一、孔子礼学的历史形成(论文文献综述)
齐一可[1](2021)在《大、小戴《礼记》所见孔门弟子传礼考论》文中认为
刘亚奎[2](2021)在《荀子对孔子礼学思想的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周公、孔子、孟子、荀子是先秦儒学发展史上最为重要的历史人物。宋代以后,随着孟子地位的升格,人们对儒学思想内核的认识逐步由“周孔之道”让位于“孔孟之道”。这种认识虽是宋明历史的思想产物,然在一定程度上却也影响了我们对孔子、荀子之间思想联系的认识。从礼学思想来看,孔荀之间的这种思想连续性尤其值得重视和关注。就荀子对孔子礼学思想的发展而言,荀子无疑也是与孟子一样的孔学杰出开拓者,儒学无疑也可以被定义为是“孔荀之道”。太史公曰:“于威、宣之际,孟子、荀卿之列,咸遵夫子之业而润色之,以学显于当世。”此之谓也。具体说来,荀子对孔子礼学思想的发展主要表现在:首先,荀子从以“伪”论礼的角度对孔子的“习”论进行发展,孔子认同教育对人的作用,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荀子在此基础上,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进一步提出后天教育对人的重要作用,认为个体可以通过后天之伪达到“士”“君子”“圣人”的道德目标。其次,荀子从以“法”论礼的角度对孔子的“德”治思想进行发展,孔子主张为国以礼,主张全社会学习礼,统治者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实行仁政。荀子赞同礼治的治国效用,与此同时认为礼治也有其局限性,故而引入“法”。援法入礼,主张以法治弥补礼治之不足,进一步提出德主刑辅。最后,荀子从以“分”论礼的角度对孔子“正名”思想进行发展。孔子的“正名”思想维护的是旧贵族尊卑等级,在战国时期,旧贵族阶级已经逐渐被新兴地主阶级所取代,为了稳定社会秩序,荀子提出“分”论,认为“分”是协调人伦关系和社会分工的重要依据,使礼学具有社会秩序性。经过荀子以“伪”论礼、以“法”论礼、以“分”论礼对孔子礼学思想的发展,使儒家礼学在战国晚期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荀子对儒家礼学思想的发展,不仅为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重要基础,而且也对汉代以后礼法合用的国家治理模式产生了重要影响。时至今日,荀子礼学思想对现代国家治理仍有一定借鉴意义。
焦荣[3](2020)在《《论语》中礼乐信息考察》文中研究表明《论语》诸篇均程度不等地涉及到礼乐问题。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来看,其中与礼乐有关的话题发起者、主要讲述者、参与讨论者、谈论的对象、受众等,分别是:春秋末期之前的先贤和孔子同时代人;孔子及其弟子;孔子及其弟子接触到的诸国君主、贵族、名士、家人等。话题发起者和讲述者主要是孔子;参与讨论者和受众主要是孔门弟子等。《论语》中讨论礼乐问题的方式,因时因事而异,主要有:讲述、问答、辩论和具有批判性的质问等类型。其中,以问答式和讲述式最为普遍,辩论式和质问式主要针对当时社会上出现的与礼乐有关的困惑、波动和僭越等现象,往往问题比较尖锐,情绪颇为激烈。《论语》中思考、讨论、讲述礼乐之论的内容,分别涉及礼乐制度及其实践、礼乐沿革及其传承、礼乐对社会治理和养成君子人格的重要作用等问题。这些信息,与孔子的日常教学内容“六艺”以礼乐贯穿诸艺的情形相印证,与孔子终其一生呼吁实施仁政,认为维护礼乐制度是通往仁政的必由之路的思路相吻合。因此对《论语》中有关礼乐方面的信息进行探讨,既有利于客观了解先秦时期的礼乐内涵及其制度变化,也有利于深入研究孔子和儒家的礼乐思想以及礼乐对于人格养成和社会治理的影响。
许乐[4](2020)在《孔子礼学思想融入大学生礼仪教育的路径研究》文中指出孔子礼学思想是中国古代儒家文化的一大瑰宝,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稳定、国家的治理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同时它又是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中的代表,与其他礼仪文化一起成就了中国“礼仪之邦”的美誉。虽然孔子礼学思想产生的时代离今甚远,但优秀的思想、思想中的精华不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消逝。今天,“礼仪”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特性之一,深入到了国人的灵魂之中,融入到了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无形中成为了影响人们行为规范与思想品德的重要力量。对于大学生礼仪教育而言,特别是新时代的大学生礼仪教育,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应当以中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为源泉,以孔子礼学思想为借鉴,结合时代特色与社会发展要求进行继承与创新,不断深入挖掘其超越时代、超越空间的当代价值,融孔子礼学思想于大学生礼仪教育,进而创造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具有中国精神和中国特色的大学生礼仪教育课程内容。要使二者有机融入,首先就需要理清二者的相通性,通过对孔子礼学思想与大学生礼仪教育进行概述梳理出了二者教育原则、教育属性、教育目标上具有互通性,这是二者融入的理论前提。再通过问卷调查法来收集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对孔子礼学思想融入大学生礼仪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二者在融入过程中存在融入的广度深度不足、融入的方式方法陈旧、融入过程中教育者队伍薄弱等问题,并通过探讨发现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是社会对孔子礼学思想的教育价值挖掘不深、传统教育观念转变不够、高校对大学生礼仪教育重视不足等。最后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与内容,从坚持融入原则、深化融入内容、创新融入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设融入的家庭、校园、社会环境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孔子礼学思想融入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基本路径,旨在优化大学生礼仪教育课程内容的同时,也能将孔子的教育原则、教育方法、教育手段融入大学生礼仪教育之中,并且以提升社会对孔子礼学思想的关注度为辅助工具,以营造出良好、适宜的融入环境为基本点,力图多方面、全方位地为二者的融入打通道路。总之,文以载道,文以化人。孔子礼学思想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虽然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受到社会环境与认知水平的限制而存在过时、陈旧的内容,但我们也不能将其随意丢掉。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就是一脉相承的,所以将孔子礼学思想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是现实的需要,也是传承的需要,我们应该不断地开拓历史文化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的道路,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李金国[5](2019)在《孔子“礼学”思想的教学论意蕴》文中指出孔子的"礼学"思想在特定时代背景下形成,并在其教学中贯彻体现。孔子于教学中坚持学礼以立人的教学目标,融礼于课程内容,设置教学礼仪和规范,通过礼仪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同时将音乐手段与礼相融合实现教化功能。其礼学教学思想对现代教学有着深远的启示。
陈雄[6](2019)在《“礼坏乐崩”与老孔分途》文中认为宗周礼乐文明代表了一个无所不包的政教文化体系,这个“体系”的构建过程上溯文王、中经周公、下至成康,由粗到精、由简到繁。礼乐文明的精神核心是“德”,周人援“德”入“礼”,使得宗教神学开始从属于礼文化;其政治核心则是宗法礼制,具体有仪制、乐制、官制等,这使得社会上下尊卑等级分明的同时又洋溢着和谐的温情。春秋时期,随着王室疆土面积和军事实力的大幅衰减、宗法制与分封制的瓦解、土地制度的变革,礼乐制度渐趋崩坏。这个时候,处在乱世之中的人们开始思考救治失序社会的药方,相对于东周这个“病体”,西周礼乐文明自然成为了他们的“参照物”。对此,有维护者、有改良者、有返归者、有变革者,走了各不相同的道路,最终目的,皆是要使社会重归于治。以老孔二者为例,前者突破了周人天神崇拜的传统和礼仪制度的藩篱,却继承了礼乐文明的核心精神,雌柔、无为、不争等思想及其思辨精神皆暗合“礼义”;后者虽以复兴周礼为己任,赞叹周文郁郁,治国以“礼”、修身以“礼”,却又在“天”“德”等观念以及教育上有所突破。在老子的思想体系中,“道”是最高本体、代表最根本的规律,“德”是“道”之用,“仁”是“德”之用,“义”是“仁”之所“宜”,“礼”是“义”的文饰,他们之间的“递失”不是质变,而是一种“朴散则为器”的关系。而老子所反对的是东周时期那种异化之“礼”,对于原初的质朴之“礼”则是赞同的。他在西周礼乐文明以及春秋礼学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的礼学思想:“慈”就是慈爱、慈柔、敬让、不争;“俭”是节俭、简约、重本;“不敢为天下先”则是守常、守中、贵身、自然。孔子的“道”也是一个“一以贯之”的概念:可理解为“先王之道”,即西周礼乐文化;也可理解为中庸之“道”,即以“礼”为指导来为政处事;还可理解为道德仁义,即仁礼合一的实践体系。这个“一以贯之”的“道”其实就是“忠”“恕”二字,“忠”是“礼主敬”,“恕”是“仁内礼外”的修养。孔子礼乐思想可以“真”“善”“美”的角度切入,他黜新乐之“假”、崇诗乐之“真”;倡导“礼”“乐”二者相辅相成,在潜移默化中催人向善;《诗》是基础功夫,“礼”是修身工夫,“乐”是修心工夫,三者的递进暗含着“真”“善”“美”的统一。老孔皆对未来新社会进行了构想:在前者“太上”的社会中,人民安土重迁,上下安居乐业,不用奇技淫巧,不求过分欲望,天性得以保存,与自然和谐相处。何以能之?不求高深智慧、不崇圣贤道德,不以繁政扰民,实行无为而治,最终“无为而无不为”。后者“大同”社会则尚贤能、讲信睦,天下为公,人们言、行、思均趋同,非一日可及,故要从次一级的“近期目标”即重建礼治社会着手。通过“正名”恢复“亲亲”“尊尊”的宗法秩序,通过“为国以礼”实现社会大治,通过“惠”“均”“安”实现人民的富足,通过“修文德”实现四方归之,最终走向天下太平。二者的思想是迥异的,他们对“礼坏乐崩”的反应也是不同的,但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目标是一致的。孔子所谓“天下有道”的社会与老子所强调的“以道莅天下”的原则是相似的,他们的道论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他们的政治思想一个看似无为实则“无为而无以为”,另一个虽要“有为”,但终极目标是“无为而治”。在他们的理想社会中,天下的“玄同”与天下的“大同”异曲同工;他们都有“天下一家”之情怀,都追求社会的安泰和谐;他们都以人民为本,提倡顺民之性、化民无形的圣人政治。
黄春春[7](2019)在《孔子礼学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古代社会自先秦时期实行礼制以来,“礼”无论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社会交往过程中,还是在国家政治上都扮演着重要角色。首先,“礼”在中国古代表现为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与当时的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国家治理的规章制度,是天子与诸侯、贵族之间相互交往的行为准则;作为道德规范,它是一个人道德修养高低的评判标准,是通往圣人之路的要求。其次,“礼”是约束着人们的言行举止的礼节规范,在封建社会时期它还是统治阶级和贵族举行各种仪礼、仪式的制度和规范。“礼”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核心概念,这一点无论是在他的政治理想,还是在他的道德伦理观念中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礼”产生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对神秘事物的敬畏的祭祀,这种祭祀经过长期的发展到夏商时期已经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宗教祭祀仪式。到了周朝,周公开始制礼作乐,对现存的礼乐进行大规模的整理、改造,创建了一套完整的礼乐制度。孔子非常认可周礼,以宣扬礼教为己任,并为“礼”添加了新的内容。孔子是第一个把“仁”提高到哲学高度的人,他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的仁学思想的提出在哲学史上是一个具有理论贡献的创新。孔子主张通过施行“仁道”来进行“复礼”,通过“仁”和“礼”的相互制约、相辅相成,来达到“仁”和“礼”的统一。一方面,从作为社会伦理道德的“礼”的角度来看,孔子认为人们在自身修养、与人交际、日常处事等方面应该学礼、知礼、有礼;另一方面,从作为政治手段、典章制度的“礼”的角度来看,孔子认为在政治治理上应该遵循“礼”的原则来治理国家。作为孔子礼学思想的最终目的——“和”,其中蕴含着孔子思想中个人修身的“和”、人际之间的“和”、政治上的“和”以及天人关系的“和”,孔子认为通过“礼”的作用能够最终实现他的社会“大同”理想。孔子生活在等级分明的社会,因此,他的礼学思想中具有明显的等级性,这在当时的社会现状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只有明确了尊卑长幼、关系远近之分,才能正名分,使各个等级的人各安其位、各守其礼,才能使等级社会的社会秩序走向正轨。孔子的礼学思想在历史上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在孔子之后,“礼”在各个历史阶段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为礼学思想成为中华传统核心思想之一奠定了基础。孔子礼学思想不仅具有提升个人道德修养的价值,同时也具有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参考价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提倡的“和谐”显然与我国先秦时期孔子礼学思想的“贵和”目的是一脉相通的,而“礼”的实现也需要有“仁”作为内在的道德准则才能达到完满和谐。研究孔子的礼学思想,不仅仅是因为“礼”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的重要地位,同时也是为现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让人们知礼、守礼,既可以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也可以使人们的社会生活变得井然有序。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论述、明确要求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央政治局围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集体学习。学习“礼”、研究“礼”、推广“礼”,对我国建设诚信、友善、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要以长远的眼光、开放的胸怀、批判继承的态度从孔子的礼学思想中发掘出可借鉴的内容,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有效的方针策略。
潘艺佳[8](2019)在《孔子军事教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内关于孔子军事教育思想的研究基本上还是空白,仅有的相关研究局限于考论孔子的军事思想和军事才能。然而,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的军事思想和军事才能,不可能不在教育领域有所体现。而且,孔子所生活的时代,正是诸侯以军事实力互相争霸的春秋晚期,孔子要推行仁政礼治,也不得不以富国强兵为先决条件。已有的大量研究表明,孔子私学的教育内容,基本上还是延续西周以来的“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射御就是当时最主要的军事技能,而礼乐书数与军事活动也密切相关。因此,本研究将尝试专门探讨孔子的军事教育思想。儒家崇尚王道,主张以德服人,后世儒者也多是文弱书生,于是很多人认为,儒家只重文教,反对任何形式的战争,儒者只学习诗书礼乐,不问兵事。其实,这是误解。儒家祖述尧舜文武,而真正于史可考的祖师乃是周公,周公制礼作乐,或有其事,然周公以武力平定三监之乱,征伐不服从周室统治的东夷部落,则已经得到大量金文资料的证实。事实上,春秋之前的各级贵族,都是武士,从事战争是他们最主要的职责。从西周建立到春秋末年,大大小小的战争其实没有终止过。春秋之前对贵族子弟的教育,始终以军事教育为主,孔子无疑继承了西周教育的这个传统。孔子的培养目标是士,在孔子那个时代,士有执干戈以卫社稷的义务,所以,士不能不接受军事教育。但是,孔子认为对士的军事教育应该和道德教育相结合,德成于上,艺成于下。将军事教育和道德教育结合起来的主要方式是礼乐教育,比如射礼。不过,孔子的军事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国防教育思想方面。他针对卫国提出了“庶、富、教”的思想,其中的教就是以全体民众为对象的国防军事教育。孔子主张先富后教,先教后战,这是他的仁学思想在军事教育领域的充分体现。受儒家文化的深远影响,中华民族成为礼仪之邦。然而,礼仪之邦不应该是文弱之邦。盛唐之后,北宋开始标榜文治,结果中华民族先亡于元,后亡于清,在近代,又差点被西方列强瓜分。挖掘孔子的军事教育思想,弘扬中华民族的尚武传统,或许应该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应有之义。
张兴华[9](2019)在《孔子礼的教育思想研究》文中认为礼是先秦社会的价值核心,这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中占有突出地位。礼学教育是古代教育思想史上值得关注的问题,作为儒家学派创始人的孔子,更是一位礼学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可以认定为是一种礼的教育思想。孔子在前人的礼学思想上,对传统的礼进行了改革与发展,提出了以仁为核心的礼学思想。本文就孔子礼的教育思想展开研究,叙述了学术界关于孔子礼学思想与教育思想的相关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认为孔子礼的思想研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课题。孔子礼学思想的形成与他的家世、自身的好学,还有所处的礼乐环境相关。孔子不仅形成了自己深厚的礼学思想,而且还将其通过教育来发扬。探究孔子礼学思想的具体内容,孔子礼的教育思想包涵许多方面。孔子在以礼教人的过程中,其核心主旨在于以礼立人,通过礼的教育,人能够被礼所熏染,提高自我的修养,成为能够安身立命的人,成为圆满的具有仁德的君子,弘扬礼教,实现修齐治平。这是孔子礼的教育要达到的目的。通过研究,肯定了孔子礼的教育思想,提出继续以礼的教育展开对秦汉以下的教育,可以深入研究。
刘悦,万宁[10](2019)在《孔子的礼学思想在预科生思想意识层面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带来了无数先进思想与灿烂文化,但对后世影响最深的莫过于儒家学说。孔子作为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其思想理论在历史长河中一直处于主流思想地位,也为自上而下的封建社会提供了行为规范与道德准则。时至今日,孔子的思想学说依旧对社会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就存在孔子礼学思想的影子。本文通过了解孔子礼学思想的内容与价值,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分析孔子礼学思想对预科生思想意识层面的影响。
二、孔子礼学的历史形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孔子礼学的历史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2)荀子对孔子礼学思想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一、荀子所承继的孔子礼学思想传统 |
(一)周公制礼——孔子礼学思想缘起 |
1.周公制礼的必要性 |
2.制礼作乐 |
(二)孔子礼学思想的具体内容 |
1.克己复礼为仁 |
2.为国以礼 |
3.不学礼,无以立 |
二、荀子以“伪”论礼对孔子礼学思想的发展 |
(一)“伪”的内涵 |
(二)以“伪”论礼得以成立的理论基础 |
1.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
2.凡礼义者,是生于圣人之伪 |
3.涂之人可以为禹 |
(三)以“伪”论礼之现实目标 |
1.士的养成 |
2.君子的养成 |
3.圣人人格的养成 |
三、荀子以“法”论礼对孔子礼学思想的发展 |
(一)“法”的内涵 |
(二)荀子以“法”论礼的理论基础 |
1.“礼”的治理作用体现 |
2.“礼”的治理作用局限 |
3.礼法合治 |
(三)荀子以“法”论礼的内容 |
1.援法入礼 |
2.以法辅礼 |
3.德主刑辅 |
四、荀子以“分”论礼对孔子礼学思想的发展 |
(一)“分”的内涵 |
(二)以“分”论礼的理论基础 |
1.生存基础 |
2.制度基础 |
(三)荀子以“分”论礼的内容 |
1.人伦关系 |
2.社会分工 |
五、荀子发展孔子礼学思想的影响 |
(一)对古代中国社会政治治理的影响 |
1.对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推动 |
2.对汉代以后礼法合用的国家治理模式奠基 |
(三)对现代国家治理的启示 |
1.科学教育观的形成 |
2.构建当代和谐社会 |
3.德治与法治的结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论语》中礼乐信息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其价值 |
二、基本概念 |
三、相关研究现状 |
四、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五、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
第一章 《论语》中礼乐话题的参与者 |
第一节 《论语》中礼乐话题的发起者、主要讲述者及讨论者 |
一、《论语》中礼乐话题的发起者 |
二、《论语》中礼乐之论的主要讲述者 |
三、《论语》中礼乐话题的讨论者 |
第二节 《论语》中礼乐话题的谈论对象 |
一、《论语》中礼乐话题的谈论对象及内容出处 |
二、相关礼乐话题分析 |
第三节《论语》中礼乐之论的受众及讨论方式 |
一、《论语》中礼乐之论的受众 |
二、《论语》中礼乐之论的讨论方式 |
第二章 《论语》中所见礼乐制度考察 |
第一节 《论语》中所见礼乐制度信息 |
一、礼乐制度的沿革 |
二、礼乐的程式 |
三、礼乐制度的类型 |
第二节 《论语》中所见礼乐制度的实践 |
一、祭祀 |
二、交往 |
三、治理 |
四、演礼 |
第三章 《论语》中所见礼乐的功用 |
第一节 人格塑造 |
一、待人接物方面 |
二、日常行为举止方面 |
三、饮食方面 |
第二节 社会功用 |
一、礼乐教化 |
二、维护等级秩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孔子礼学思想融入大学生礼仪教育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概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孔子礼学思想与大学生礼仪教育概述 |
2.1 孔子礼学思想简述 |
2.1.1 孔子礼学思想的产生背景 |
2.1.2 孔子礼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
2.1.3 孔子礼学思想的主要特征 |
2.2 大学生礼仪教育简述 |
2.2.1 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含义 |
2.2.2 大学生礼仪教育的主要内容 |
2.2.3 大学生礼仪教育的主要特点 |
2.3 孔子礼学思想与大学生礼仪教育的互通性 |
2.3.1 教育原则 |
2.3.2 教育属性 |
2.3.3 教育目标 |
3 孔子礼学思想融入大学生礼仪教育的现状调查分析 |
3.1 调查问卷的研究设计 |
3.2 调查问卷的具体内容分析 |
3.2.1 大学生对于礼学思想融入礼仪教育的认识 |
3.2.2 高校教师对于礼学思想融入大学生礼仪教育的认识 |
3.2.3 礼学思想融入礼仪教育的时代要求 |
3.3 调查结果分析 |
3.3.1 孔子礼学思想融入大学生礼仪教育的现实成效 |
3.3.2 孔子礼学思想与大学生礼仪教育融合的特点 |
4 孔子礼学思想融入大学生礼仪教育的问题及其原因 |
4.1 孔子礼学思想融入大学生礼仪教育存在的问题 |
4.1.1 融入的广度深度不足 |
4.1.2 融入的方式方法陈旧 |
4.1.3 融入过程中教育者队伍薄弱 |
4.2 孔子礼学思想融入大学生礼仪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
4.2.1 社会对孔子礼学思想的现实价值挖掘不深 |
4.2.2 传统教育观念转变不够 |
4.2.3 高校对大学生礼仪教育重视不足 |
5 孔子礼学思想融入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基本路径 |
5.1 坚持礼学思想融入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基本原则 |
5.1.1 贯彻方向原则 |
5.1.2 突出民族性原则 |
5.1.3 强调知行统一原则 |
5.1.4 运用创造性转化原则 |
5.2 丰富礼学思想在大学生礼仪教育中的内容 |
5.2.1 融入政治观教育 |
5.2.2 融入道德观教育 |
5.2.3 融入法治观教育 |
5.3 创新礼学思想融入大学生礼仪教育的方法 |
5.3.1 具体问题与具体分析相结合 |
5.3.2 理论学习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
5.3.3 线下创作与线上宣传相结合 |
5.4 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
5.4.1 提升礼仪教师的礼仪素养 |
5.4.2 改善礼仪师资队伍结构的层次性 |
5.4.3 强化礼仪教师队伍专业培训的针对性 |
5.5 创设礼学思想融入大学生礼仪教育的良好环境 |
5.5.1 营造孝爱重德的家庭环境 |
5.5.2 创造文明礼貌的校园环境 |
5.5.3 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 |
6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孔子礼学思想融入大学生礼仪教育的现状调查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孔子“礼学”思想的教学论意蕴(论文提纲范文)
一、孔子“礼学”思想的内涵及特征 |
(一)“礼”的内涵 |
(二)孔子“礼学”思想的特征 |
1. 人本意识 |
2. 礼外仁内 |
3. 礼乐相融 |
4. 等级维护 |
二、孔子“礼学”的教学思想阐释 |
(一)教学目标:学礼以“立人” |
(二)教学内容:融“礼”于课程 |
(三)教学规范:重视师生礼仪 |
(四)教学手段:“礼乐”相融化德 |
(五)师生关系:依“礼”促和谐 |
三、孔子“礼学”教学思想的现代教学启示 |
(一)整合课程资源,开设礼学课程 |
(二)重塑教学礼仪,强化生命体验 |
(三)加强音乐教育,促进礼乐相融 |
(四)以礼“立人”,培养现代公民 |
(6)“礼坏乐崩”与老孔分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观点 |
1.4 论文有待改进之处 |
第2章 从“协和万邦”到“礼坏乐崩” |
2.1 西周礼乐文明的“万国咸宁” |
2.1.1 “礼”与礼制的渊源 |
2.1.2 周礼损益“殷礼”的“创造” |
2.1.3 构建“五礼”体系 |
2.1.4 宗周“五乐”制度 |
2.1.5 礼器制度三例 |
2.2 东周社会的“礼坏乐崩” |
2.2.1 “礼坏乐崩”的词源 |
2.2.2 “礼坏乐崩”的时间考察 |
2.2.3 “礼坏乐崩”之因 |
2.2.4 “礼坏乐崩”的具体表现 |
第3章 从“礼坏乐崩”到老孔分途 |
3.1 礼学视域下的先秦诸子发生学 |
3.1.1 诸子哲学发生学引论 |
3.1.2 关于诸子哲学起源问题的论辩 |
3.1.3 诸子哲学发生学新论 |
3.2 老孔对周礼的因循与突破 |
3.2.1 老孔对周礼的因循 |
3.2.2 老孔对周礼的突破 |
第4章 老子礼学思想研究 |
4.1 老子礼学相关概念辨析 |
4.1.1 “礼”“道”“德”三者关系及涵义 |
4.1.2 “上德”为何“不德”又何以“不德”而“有德”? |
4.1.3 “道”“德”“仁”“义”“礼”的递失何以可能? |
4.1.4 “忠信之薄而乱之首”的“礼”究竟是什么样的“礼”? |
4.2 老子“三宝”礼学思想研究 |
4.2.1 引论 |
4.2.2 “慈” |
4.2.3 “俭” |
4.2.4 “不敢为天下先” |
第5章 孔子礼学思想研究 |
5.1 “道”壹于“礼”——孔子之“礼”的“一以贯之” |
5.1.1 先王之道 |
5.1.2 中庸之道 |
5.1.3 道德仁义 |
5.1.4 “吾道一以贯之” |
5.2 孔子礼乐思想的真、善、美 |
5.2.1 “兴于诗”——黜新乐之“假”、崇诗乐之“真” |
5.2.2 “立于礼”——礼乐教化之“善” |
5.2.3 诗礼乐三位一体的艺术人生之“美” |
第6章 礼学视域下老孔理想政治论 |
6.1 老子对未来新社会的构想 |
6.1.1 “小国寡民”的周礼精神 |
6.1.2 理想社会的图景 |
6.1.3 理想社会的构建策略 |
6.2 孔子对未来新社会的构想 |
6.2.1 孔子“大同”思想真伪辨 |
6.2.2 理想社会的图景 |
6.2.3 重建礼治社会 |
6.3 老孔政治思想的殊途同归 |
6.3.1 “有为”求“无为”,“无为”而“有为” |
6.3.2 “天下有道”与“以道莅天下” |
6.3.3 理想社会的殊途同归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孔子礼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1.以“仁”作为“礼”的内在道德规范的标准有利于提升人们的道德修养 |
2.以“和”作为“礼”的目标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1.国内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现状综述评价 |
(四)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一、孔子礼学思想的历史渊源和形成的时代背景 |
(一)孔子礼学思想的历史渊源 |
1.“礼”的萌芽——对神秘现象的敬畏 |
2.“礼”的发展——外在规范的形成(周礼的制定) |
3.“礼”的没落——周礼的衰落 |
(二)孔子礼学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1.“礼崩乐坏”的社会环境 |
2.社会伦理秩序失范严重 |
3.国家等级秩序紊乱 |
二、孔子礼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礼”的内涵 |
1.历史上对“礼”的各种解释 |
2.孔子思想“礼”的含义 |
(二)“礼”的核心——“仁” |
1.“仁”的含义 |
2.孔子的仁学思想 |
3.孔子“以仁释礼” |
4.孔子“克己复礼为仁”的观点 |
(三)“礼”的存在形式——礼制 |
1.遵循礼制的原则 |
2.作为社会伦理道德的“礼” |
3.作为政治手段、典章制度的“礼” |
(四)“礼”的目的——“和” |
1.人伦之“和” |
2.政治之“和” |
3.天人之“和” |
三、孔子礼学思想的基本特征 |
(一)孔子的“礼”具有等级性 |
1.孔子的“礼”有尊卑、长幼之分 |
2.孔子的“礼”有关系远近之分 |
(二)孔子的“礼”具有发展性 |
1.认为周礼是根据夏商两代的礼仪制度发展而成 |
2.认为后世的礼仪制度是可以预见的 |
(三)孔子的“礼”具有普遍性 |
1.孔子的“礼”包含日常生活、社会交际、国家治理等礼仪、礼治规范 |
2.孔子的“礼”包含个人的道德修养 |
四、孔子礼学思想在历史上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 |
(一)在历史上的积极意义 |
1.使人们的道德修养得到提高 |
2.使人们生活的社会环境得到改善 |
3.使国家等级秩序有序化 |
(二)在历史上的消极影响 |
1.促使等级分化 |
2.对人的思想束缚 |
3.对“法”的忽视 |
4.过于繁琐,逐渐流于形式 |
五、孔子礼学思想的当代启示 |
(一)当代伦理失范的表现 |
1.人与人之间缺乏尊重 |
2.孝悌的弱化 |
3.诚信的缺失 |
(二)个人层面对孔子礼学思想的实践 |
1.提高个人修养 |
2.尊重他人,遵守伦理道德规范 |
3.守法和守礼 |
(三)国家层面对孔子礼学思想的推崇 |
1.建立适合当代中国社会的礼制 |
2.构建适合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道德规范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孔子军事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现状 |
1.2.1 关于孔子有无军事教育思想 |
1.2.2 孔子军事教育思想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
1.3.4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2 孔子军事教育思想形成的背景 |
2.1 春秋时期的军制 |
2.1.1 “兵农合一”的兵役制度 |
2.1.2 军礼 |
2.2 孔子的家世 |
2.3 孔子的政治伦理和治国思想 |
2.3.1 孔子的政治伦理思想 |
2.3.2 孔子的治国思想 |
3 孔子的军事教育思想体系 |
3.1 军事教育的目的 |
3.1.1 培养君子 |
3.1.2 富国强兵 |
3.1.3 天下一统 |
3.2 军事教育的对象 |
3.2.1 对弟子的军事教育 |
3.2.2 对国民的军事教育 |
3.2.3 对统治者的军事教育 |
3.2.4 对士兵的军事教育 |
3.2.5 对将帅的军事教育 |
3.3 军事教育的内容 |
3.3.1 国防理论 |
3.3.2 战略思想 |
3.3.3 将领选拔原则 |
3.3.4 军法 |
3.3.5 军事技能 |
3.4 军事教育的方法 |
3.4.1 问答法 |
3.4.2 启发教学法 |
3.4.3 直接参与法 |
3.4.4 学思结合法 |
3.4.5 言传身教法 |
4 孔子仁礼思想与军事教育思想的联系 |
4.1 孔子仁学思想在军事教育中的体现 |
4.1.1 慎战思想 |
4.1.2 仁义之师不可战胜 |
4.1.3 不教不驱之战 |
4.1.4 庶而后教 |
4.2 孔子礼学思想在军事教育中的体现 |
4.2.1 孔子“礼”学思想的起源 |
4.2.2 依“礼”规范军事秩序 |
4.2.3 “礼”的教化作用 |
4.2.4 正名思想在军礼中的运用 |
4.2.5 礼学变革思想对军事教育的影响 |
5 孔子军事教育思想的影响 |
5.1 孔子军事教育思想对当世的影响 |
5.2 孔子军事教育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孔子礼的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2.1 关于孔子教育思想 |
1.2.2 关于先秦礼乐型文明社会 |
1.2.3 关于孔子礼的教育思想论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目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第2章 孔子礼学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2.1 春秋时期礼的社会风气 |
2.2 孔子在浓厚礼的环境下成长 |
2.2.1 鲁国社会礼学浓厚 |
2.2.2 知礼的家庭教育 |
2.2.3 孔子虚心学礼 |
第3章 孔子的礼学思想 |
3.1 孔子关于礼的起源思想 |
3.1.1 礼源于祭祀 |
3.1.2 礼源于仁心 |
3.2 对礼的发展 |
第4章 孔子礼的教育思想 |
4.1 孔子礼的教育思想内容 |
4.1.1 孔子论述如何对待祭祀礼仪 |
4.1.2 孔子论述如何对待丧礼 |
4.1.3 孔子与弟子对其他礼的论述 |
4.2 论礼的教育思想的实践 |
4.2.1 礼的教育思想的实践条件 |
4.2.2 礼的教育思想的实践方法 |
4.3 孔子礼的教育思想的作用 |
4.3.1 礼的教育是培养成人 |
4.3.2 成人的根本是孝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所获荣誉 |
致谢 |
(10)孔子的礼学思想在预科生思想意识层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孔子礼学思想概述 |
(一) 礼学思想的道德规范内容 |
(二) 礼学思想的基本原则 |
1. 礼 |
2. 仁 |
(三) 礼学思想的重要性 |
1. 孔子礼学思想促进个人修养的提升 |
2. 孔子礼学思想改善社会面貌 |
3. 孔子礼学思想提升社会契约度 |
二.孔子礼学思想对预科生思想意识层面的影响 |
(一) 对教师教育方式的影响 |
(二) 对预科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培养与启发 |
1.克己复礼、反省反思 |
2.结交挚友、彬彬有礼 |
3.志存高远、事必亲躬 |
四、孔子礼学的历史形成(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小戴《礼记》所见孔门弟子传礼考论[D]. 齐一可.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2]荀子对孔子礼学思想的发展研究[D]. 刘亚奎.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3]《论语》中礼乐信息考察[D]. 焦荣. 兰州大学, 2020(10)
- [4]孔子礼学思想融入大学生礼仪教育的路径研究[D]. 许乐. 陕西科技大学, 2020(02)
- [5]孔子“礼学”思想的教学论意蕴[J]. 李金国.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9(04)
- [6]“礼坏乐崩”与老孔分途[D]. 陈雄. 湖南大学, 2019(01)
- [7]孔子礼学思想研究[D]. 黄春春. 广西师范大学, 2019(09)
- [8]孔子军事教育思想研究[D]. 潘艺佳.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1)
- [9]孔子礼的教育思想研究[D]. 张兴华.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19(02)
- [10]孔子的礼学思想在预科生思想意识层面的影响[J]. 刘悦,万宁. 文学教育(下),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