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荒漠草原临时道路扰动对草地群落的影响——以阿里地区沙质针茅型草地为例

高寒荒漠草原临时道路扰动对草地群落的影响——以阿里地区沙质针茅型草地为例

一、临时公路干扰对高寒荒漠草原草地群落的影响——以阿里地区沙生针茅型草地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吴晓燕[1](2021)在《西藏高海拔地区草地生态系统退化问题及其保护修复》文中研究指明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切实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要将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1]。要深入开展青藏高原的科学考察工作,揭示环境变化的基本机理,准确把握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青藏高原的影响,研究提出保护、修复、治理的系统方案和工程措施”[2]。西藏地处我国西南边疆,又是青藏高原腹地,草地作为其最主要的生态系统之一,是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生态文明建设上的重中之重,同时以草地为基础的畜牧业仍是西藏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与深化,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邃内涵和绿色发展的理念,西藏草地退化问题受到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关注,据资料显示,截至2012年西藏天然草地退化面积已达2355.54×104hm2,占西藏可利用草地面积的30.53%[3],草地退化给生态环境和经济造成了重大的损害,因此研究西藏草地退化及其修复有着特殊而深远的意义。目前学术界关于西藏草地退化的研究很多,有使用遥感技术大范围查看退化状况的,也有研究样地集中在一个或者几个点的,但是,大范围多样地的研究有明显的空白,因此为了更加准确客观的了解西藏草地退化问题,笔者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而且为了获得更准确的一手资料,于2020年5月奔赴海拔4500m-5000m的西藏那曲地区进行草地生态系统退化状况及目前的保护、维护情况开展实地调研;后于2020年7月份在西藏山南日喀则一带选择了海拔在4400m-5200m的29个样地合计75个样点采集了土壤样品分析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等化学性质,同时根据不同覆盖度把草地分为高、中、低覆盖度,并计算每个样地的物种数。众多研究表明,草地生态系统的退化实际上是草地植被退化和土壤肥力退化相互作用产生的,因此希望通过非参数秩和检验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查看不同退化程度、不同覆盖度下,土壤化学性质是否存在显着差异;以及物种数与土壤化学性质及各化学性质之间的相关性,最终了解西藏草地的退化情况,同时在文章中总结了西藏草地退化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通过发现西藏草地退化修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修复措施,希望能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资料。研究结果如下:(1)与全国土壤养分含量分级标准相比,研究区有机质、全氮、全钾、碱解氮、含量都处于Ⅰ级极高水平,全磷和速效钾含量为Ⅱ级高水平范围,有效磷含量都处于Ⅲ级中等范围水平。土壤化学性质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pH值除与全钾和交换性镁不存在相关性,与其他物质都存在显着相关;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机质、速效钾、交换性钾、DOC相互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全钾与全氮、交换性钙、交换性镁、DOC成显着负相关。(2)随着退化程度的不断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DOC、全磷和有效磷等含量都显着降低,pH值随着退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显着提高;不同退化程度下全钾、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钠、交换性镁、交换性钾不存在显着差异。(3)不同覆盖度下,土壤有机质、DOC、全氮、碱解氮、速效和交换性钾存在显着差异,其他物质不存在统计意义上的显着差异。(4)土壤化学性质与物种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pH值与物种数存在显着负相关,土壤有机质、DOC、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和交换性钾于物种数存在显着的正相关。(5)草地退化是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通过阅读文献和现场调查提出了保护修复西藏草地退化的几项措施,如不断完善管理机构和法律法规、推行先进的管理措施、引进先进的技术人才、改变农牧民落后的观念、加强人工草地的建设以及毒杂草虫害的处理等,只有落实这些措施才能够保证西藏草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刘淑娟,魏兴琥,郑倩倩,林启霞,罗小兰,陈毅哲,梁钊雄,关共凑[2](2020)在《西藏阿里高寒荒漠区土壤有机碳含量特征》文中研究指明调查了西藏阿里高寒荒漠区30个高寒荒漠样地土壤剖面发生层,分层采集土壤样品,测定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和粒度。结果表明:(1)阿里高寒荒漠区主要分布在海拔4 000~5 000 m的湖盆、宽谷、沟谷坡麓、冲洪积扇,土层薄、地表粗砾化、沙化严重,有机碳含量低,从亚高山草原土、高山草原土、亚高山荒漠草原土、亚高山荒漠土至高山荒漠土,土壤有机碳含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高山草原土有机碳含量显着高于亚高山荒漠草原土、亚高山荒漠土和高山荒漠土,从草原到荒漠土壤退化明显。(2)8种植物群丛的土壤有机碳含量表现出按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砾漠逐渐降低的指数关系,针茅(Stipa spp.)-固沙草(Orinus thoroldii)草原和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草原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均极显着高于沙生针茅(Stipa caucasica subsp. glareosa)草原、沙蒿(Artemisia wellbyi)灌丛草原、灌木亚菊(Ajania fruticulosa)荒漠、驼绒藜(Ceratoides latens)砾漠和垫状驼绒藜(Ceratoides compacta)砾漠;沙生针茅草原、灌木亚菊荒漠、驼绒藜砾漠土壤有机碳又显着高于垫状驼绒藜砾漠。(3)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海拔、土层厚度、表层砾石含量之间具微相关性,但随海拔升高,土壤有机碳含量降低、地表粗砾化有加重的趋势,家畜超载、野生动物数量增加造成植被退化可能是导致高寒荒漠土壤有机碳降低的主要原因。

图雅[3](2020)在《基于物种分布模型的中国针茅属植物潜在分布区及其影响因子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针茅属植物在中国草原生态系统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随着水热条件的地带性分布演替分化形成了多样的针茅草原类型。物种分布模型(Species Distribution Model,SDMs)利用已知物种分布信息与所处分布区的气候环境变量通过特定算法模拟预测物种的潜在分布区,在保护生物学及气候变化研究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基于R语言“SSDM”包中的MAXENT、GAM、GBM、GLM、CTA模型及5种物种分布模型的组合模型(ensemble model),对我国针茅属主要的12种物种进行潜在分布区预测,生物气候数据使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所发布的气候模式数据的3种气候变化情景下(当前、2070s RCP 2.6和2070s RCP 8.5),筛选出影响每种针茅分布的最佳环境因子,并分析针茅属植物潜在分布区变化。主要结论如下:(1)由于相同来源的气候数据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为避免过拟合现象本文筛选互相关性系数<±0.9且贡献率>5%的环境变量用于模型的构建。温度节性变化的标准差(bio04)是影响草甸草原的物种贝加尔针茅和典型草原的物种大针茅的最佳气候因子;当前气候情景下,9月降水量(prec09)是影响长芒草分布的最佳气候因子。6月降水量(prec06)是影响克氏针茅分布的最佳气候因子。3月太阳辐射(srad03)是影响新疆针茅分布的最佳气候因子。影响短花针茅、石生针茅、镰芒针茅和沙生针茅分布的最佳气候因子分别为8月平均温(tavg08)、6月太阳辐射(srad06)、2月风速(wind02)、年均温变化范围(bio07)。2070 RCP 2.6情景下,影响长芒草、克氏针茅、新疆针茅分布的最佳气候因子分别为年均降水量(bio12)、6月降水量(prec06)、11月最低温(tmin11)。影响荒漠草原的物种分布的最佳气候因子分别为6月降水量(prec06)、温度节性变化的标准差(bio04)、降水量变异系数(bio15)、6月降水量(prec06)。2070s RCP 8.5情景下,长芒草、克氏针茅、新疆针茅分布的最佳气候因子分别为3月最低温(tmin03)、温度节性变化的标准差(bio04)、最干月降水量(bio14)。影响荒漠草原的物种分布的最佳气候因子分别为7月降水量(prec07)、温度节性变化的标准差(bio04)、降水量变异系数(bio15)、降水量变异系数(bio15)。太阳辐射及温度是影响高寒草原的物种(昆仑针茅、紫花针茅和座花针茅)分布的最佳气候因子。(2)由SDMs结果可知,草甸草原中,贝加尔针茅潜在分布于阴山以南的黄土高原及青藏高原地区。典型草原中,大针茅潜在分布于松嫩平原、呼伦贝尔及锡林郭勒高原和黄土高原北部,延伸至青藏高原东部;长芒草潜在分布于黄土高原中北部、祁连山基带、青海湖西和西辽河平原。克氏针茅潜在分布于呼伦贝尔高原、锡林郭勒高原、乌兰察布高原、青藏高原东缘以及祁连山、天山等地区;新疆针茅潜在分布于我国新疆的天山东段。荒漠草原中,短花针茅潜在分布于黄土丘陵地区的阳坡,在贺兰山、祁连山和天山等地有零星分布;石生针茅潜在分布于乌兰察布高原和锡林郭勒高原西部的波状高平原;镰芒针茅潜在分布于我国新疆海拔较高的地区;沙生针茅潜在分布于蒙古高原西部、青藏高原北部和荒漠区山地的荒漠草原带。高寒草原中,昆仑针茅潜在分布于西藏和新疆的高山地区;紫花针茅潜在分布于羌塘草原、帕米尔高原、藏南湖盆、雅鲁藏布江中上游、可可西里地区、祁连山和天山;座花针茅潜在分布于天山、帕米尔高原、昆仑山和阿尔金山地区。(3)模型精度因物种的不同、气候情景的不同而有所差别。本文选取目前应用广泛的AUC值和Kappa统计值进行模型精度评估。发现在本文选取的5种模型中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MAXENT和GBM模型的模型精度普遍高于其他几种模型。(4)通过对5种单模型预测结果进行加权平均获得组合物种分布模型。草甸草原中,从当前到2070s RCP2.6贝加尔针茅的潜在分布区增加,从当前到2070s RCP 8.5时其潜在适宜分布区面积增加减缓;典型草原中,从当前到2070s RCP 2.6,大针茅、克氏针茅和新疆针茅的潜在适宜分布区面积减少,长芒草的潜在分布区面积增加。从当前到2070s RCP 8.5,大针茅、克氏针茅的潜在分布区面积增加,而长芒草和新疆针茅的潜在分布区面积减少;荒漠草原中,从当前到2070s RCP 2.6,短花针茅、石生针茅及镰芒针茅的适宜分布区面积均增加,沙生针茅的适宜分布区面积则减少。从当前到2070s RCP 8.5,短花针茅、石生针茅和镰芒针茅的适宜分布区面积增加减缓,沙生针茅的适宜分布区面积则持续减少;高寒草原中,从当前到2070s RCP 2.6,昆仑针茅的潜在分布区面积减少,紫花针茅和座花针茅的潜在分布区面积分别增加,从当前到2070s RCP 8.5,昆仑针茅潜在分布区面积缩减趋势减缓,紫花针茅的潜在分布区面积增加,座花针茅的潜在分布区面积减少。

安淳淳[4](2019)在《基于MODIS数据的青藏高原植被物候监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植被物候作为植被对外界环境周期性变化的适应性表现特征,是生态系统变化的重要指示器。因此,对植被物候的反演以及变化监测有助于深入认识全球气候以及环境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机制。遥感技术的飞速发展,弥补了传统站点物候观测在空间代表性上的不足,被广泛应用于区域尺度植被物候的长时间序列监测。当前,国内外开展了大量关于植被物候反演方面的研究工作,多基于地面站点观测资料的精度验证,缺少对其空间质量方面的相关评估;在物候信息反演过程中,多基于单一植被指数以及单一反演算法,鲜有针对不同植被指数与反演算法在不同植被类型物候信息反演中的适用性的探讨,对物候反演结果的准确性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根据植被类型的特点,探索合适的植被指数与反演算法,对植被物候信息进行反演。本研究选择对全球变化敏感的青藏高原地区植被为研究对象,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等信息处理技术,对青藏高原地区长时间序列植被指数进行了重构;基于重构的植被指数数据,与不同的反演算法组合为6种物候反演方法,分别对植被物候参数进行了相关反演以及质量评价;分植被类型分别对返青期、枯黄期进行提取,进行时空特征分析和变化监测,并进一步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植被物候的影响。研究完成的工作以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物候反演方法在青藏高原地区的适用性进行了相关评价,针对不同的植被类型,分别确定了各自物候参数反演的最优方法。对于植被返青期,利用MODIS-NDVI数据作为数据源与基于季节振幅反演算法的组合方法(N-SA),其反演的各类型植被的返青期像元缺失率较低(4.58%)、时间稳定性(时间变异系数:0.137±0.098)和空间稳定性(空间变异系数:0.040±0.033)较高、与地面观测到的返青期间的差异(平均绝对误差:19.60天/年)较小,各方面质量相对较高,较其他组合方法更适合于当前研究区植被返青期的反演。不同类型植被枯黄期反演的最优组合方法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落叶林、灌丛、草地以及农作物,利用NDPI数据作为数据源与基于季节振幅反演算法的组合(P-SA),其反演的植被枯黄期像元缺失率较低、时空稳定性较高、与地面观测到的枯黄期间的一致性较好,各方面质量相对优于其他组合方法。而利用EVI数据作为数据源与基于季节振幅反演算法的组合(E-SA),其反演的草原、草甸以及高山植被枯黄期在各方面质量相对较高,较其他组合方法更适合于当前研究区草原、草甸以及高山植被枯黄期的反演。(2)基于各植被类型物候参数反演的最优方法,对青藏高原物候参数进行提取,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参数的水平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以及年际变化趋势。植被返青期主要集中在第80天到第200天,空间上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延迟的分布格局,随海拔升高,返青期开始时间显着推迟,二者之间的线性倾向斜率为11.9天/1000米(R2=0.9,p<0.05)。枯黄期在第250天至310天之间,高原南部较北部枯黄时间晚,植被进入枯黄期的时间与海拔高度呈显着负相关(R2=0.78,p<0.05),海拔每升高1000米,枯黄期提前约10天左右。2001~2017年间青藏高原地区植被物候返青期整体以3day/10yr的速率表现出微弱的推迟趋势,但存在一定的空间差异。随海拔增加,植被返青期的年际变化速率逐渐减小且趋于稳定。研究区内植被以平均1day/10yr的速率表现出推迟枯黄的趋势。在植被返青期提前的区域,枯黄期也呈现出显着提前的趋势。枯黄期延迟的植被主要分布在各生态区边缘。青藏高原地区植被枯黄期2001~2017年间的年际变化随海拔上升呈现出推迟-提前-推迟的现象。(3)分析了青藏高原地区植被返青期、枯黄期对气候变量的响应,以及不同地区植被物候变化的主要控制因素。植被返青期、枯黄期与气候变量的关系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差异。高原东部以及南部地区植被返青期主要受地表温度控制(面积比例:12.65%),随温度升高,返青期明显提前;返青期受降水控制的植被主要分布在高原东北以及西北地区,降水增加对于返青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显着面积比例为12.30%;返青发生前蒸散发的增加会引起植被所处环境以及植被本身水分的流失,对于高原北部植被返青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推迟作用。植被生长过程中降水的增加有助于植被枯黄期的推迟,以高原东部以及西北地区最为显着(面积比例11.70%);高原中西部以及东北部地区植被枯黄期受地表温度影响显着(面积比例约13.33%),温度升高时,枯黄期明显推迟;夏秋季蒸散发对于高原东部边缘以及西南局部地区的植被枯黄期控制作用较大,蒸散发的增加会引起植被枯黄期的显着推迟。

潘多锋[5](2019)在《青藏高原高寒草甸草食动物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机制》文中研究指明生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关系(species interaction)是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草食动物(herbivores)是自然界食物链的基础组份,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关键种(key stone species)和系统工程师(ecosystem engineer)的角色。草食动物会直接或间接地发生相互作用,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过程产生深远的影响。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多种草食动物共同生存在一起。而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体型相似或亲缘关系较近的两个物种间的单向作用(unidirectional effects),忽视了多个草食动物间的双向作用(bidirectional effects),尤其是植食性昆虫(herbivorous insect)的作用往往被忽视。作为全球自然科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区域,我国青藏高原高寒草甸中的草食动物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却十分薄弱。为了明确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多个草食动物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本研究以该系统中的两种大型草食动物(牦牛和藏绵羊)、一种小型穴居啮齿类草食动物(高原鼠兔)和一种植食性昆虫(草原毛虫)为对象,采用原位控制实验,通过草食动物的采食行为、种群密度以及植被群落的观测与分析,探讨了大型草食动物之间、大型草食动物与穴居啮齿类草食动物、大型草食动物与植食性昆虫以及穴居啮齿类草食动物与植食性昆虫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作用机制。以期为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及草地的科学合理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本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两种大型草食动物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competition)。牦牛和藏绵羊共同存在时,它们都显着降低了彼此的采食口数。这是由于二者均降低了彼此喜食的食物资源量。两种大型草食动物的食性差异较大:牦牛以优势种小嵩草为主要的食物来源,而藏绵羊主要采食高山紫菀、星状风毛菊和翻白委陵菜等可食杂类草。两种草食动物采食后,群落中小嵩草和杂类草的生物量都降低。牦牛的采食口数与莎草科地上生物量呈现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藏绵羊则与杂类草地上生物量显着正相关。因此,食物资源量的减少是两种草食动物发生竞争关系的主要原因。在生产力较低的生态系统中,两种食物需求不同的草食动物之间也会发生竞争关系。另外,在草地放牧管理中,应考虑家畜间的相互作用关系。(2)双向作用的检验发现,两种大型草食动物牦牛和藏绵羊都与高原鼠兔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牦牛和藏绵羊均显着地降低了高原鼠兔的种群密度和采食量;高原鼠兔降低牦牛的采食口数和采食时间,但增加藏绵羊的采食口数和采食时间。高原鼠兔的食性很广,其采食莎草科和杂类草的比例相对较高。大型草食动物和高原鼠兔的采食都降低了群落中莎草科和杂类草的地上生物量,因此,大型草食动物与小型穴居草食动物之间的竞争关系都是由食物资源量的降低而引起的。此外,高原鼠兔可通过改变其采食特征(采食不同功能群植物的比例)来应对大型草食动物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本研究建议,同时检验草食动物之间的双向作用才能够真实、准确、完整地认识和理解陆地生态系统中动物群落间的互惠关系(facilitation)。(3)草原毛虫与牦牛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与藏绵羊之间则是互惠关系。牦牛和藏绵羊都显着增加了草原毛虫的种群密度;草原毛虫显着地降低了牦牛的采食口数和采食时间,但增加藏绵羊的采食口数和采食时间。草原毛虫主要采食优势种小嵩草,它与牦牛具有相同的食物需求,与藏绵羊的食性差异较大。草原毛虫的采食显着降低了小嵩草的地上生物量,但是增加藏绵羊喜食的高山紫菀、星状风毛菊和翻白委陵菜的地上生物量。因此,草原毛虫通过改变可利用食物资源量来影响大型草食动物。观察发现,草原毛虫以两种阔叶类植物独一味和秦艽为主要的居住场所。两种大型草食动物采食后,群落中独一味和秦艽的密度显着增加。因此,两种大型草食动物对草原毛虫的正作用是因为它们间接地为草原毛虫提供更多的庇护场所(shelter)。远缘相关草食动物间(distantly related herbivores)的偏食性(diet preference)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和调节着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它可以作为预测远缘相关草食动物相互作用关系的一个关键指标。(4)高原鼠兔与草原毛虫之间存在着互惠关系。7月份,在其种群高峰期,高原鼠兔显着地增加了草原毛虫的种群密度。同样地,草原毛虫能够增加高原鼠兔的采食时间和访问次数,这种影响也是发生在草原毛虫种群密度较高的6月和7月。该结果表明,这两种草食动物之间的正相互作用具有很强的密度依赖性(density-dependence)。高原鼠兔对草原毛虫的正向作用也是由于其增加了秦艽和独一味的密度,进而改善了草原毛虫的生境条件。草原毛虫的采食会使群落中莎草科和杂类草出现补偿性生长(compensatory growth),两个功能群植物的N含量增加,因此,草原毛虫对高原鼠兔的正作用是因为其为高原鼠兔提供质量更高的可利用食物资源。作为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物种(key stone species),高原鼠兔对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有着深远的影响。此外,在青藏高原高寒草甸中,高原鼠兔的爆发会加剧虫害的发生。这一事实在今后的草地保护及管理中应得到重视。基于以上主要结果,本研究获得了对高寒草甸同营养级多物种之间复杂而又多样的相互作用关系及机制的深入理解和认识。在本研究系统中,四种草食动物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是多样的。牦牛、藏绵羊、高原鼠兔三者之间以及牦牛与草原毛虫之间是竞争关系,而藏绵羊与草原毛虫、高原鼠兔与草原毛虫之间为互惠关系。此外,草食动物间的相互作用的机制主要是可利用食物资源率(available food resources)和生境条件(habitat condition)的变化。本研究补充和深化了种间关系理论、间接互作关系网理论以及食物网理论,丰富了“系统工程师”的内涵。本研究证实,同一营养级的多种草食动物之间会出现互惠关系。尤其是那些亲缘关系较远、体型相差较大的草食动物之间的互惠关系更为普遍。小型草食动物,甚至是一些无脊椎的植食性昆虫会对大型有蹄类、穴居哺乳类草食动物的行为产生间接的作用。本研究的结果表明,一些草食动物会通过上行效应(bottom-up effect)或下行效应(top-down effect)间接地作用于其它生物种。本研究在草地管理与利用中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在草地的放牧管理中要充分认识到草食动物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已确定合理放牧家畜种类及组合。在草地鼠虫害防控时要重视二者之间的互惠关系,制定合理的防控措施。

赵旺林,罗天祥,张林[6](2019)在《气候变化与放牧对西藏典型高寒荒漠草地植被指数变化的相对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寒荒漠草地是青藏高原天然牧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敏感,且受放牧活动干扰较大,然而,目前仍缺乏数据解释气候变化与放牧对高寒荒漠草地生长的相对影响。西藏阿里地区的日土县,处于季风带和西风带的过渡区,形成以高寒荒漠草原为主的植被类型。基于西藏日土县2000—2016年间的MODIS遥感植被指数(NDVI),以牲畜存栏数(LN)作为放牧的关键指标,以气温、降水和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数据作为气候变化的指标,分析了研究区草地NDVI的时空变化格局以及气候变化与放牧对NDVI变化的相对影响,据此评估已实施的退牧还草生态建设工程效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000—2016年间NDVI先减后增,总体呈现增加趋势,这与温度、降水、SPEI以及LN的变化密切相关,其中,LN对NDVI变化的影响相对更大;2)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退牧还草工程实施前(2000—2007),LN对NDVI变化的影响更大,而工程实施后(2008—2016),表现为SPEI对NDVI变化的影响更大。研究结果表明,高寒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十分脆弱,在不同空间以及时间尺度受到气候变化和放牧活动的影响也有所不同。退牧还草工程通过控制牲畜数量,减轻放牧压力,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该地区植被尤其是草原和湿地NDVI的降低趋势。

郑海朋[7](2017)在《羌塘高原典型地段土地覆被遥感信息提取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下,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了显着的变化,草地退化、荒漠化加剧、冰川退缩等土地利用/土地覆被问题日益突出,对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功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整个高原面积辽阔,内部自然条件和资源利用方式差异较大,各区承载的主要生态功能及其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原因也不尽相同,因此有迫切需要认识和把握青藏高原关键区域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概况。目前,有关青藏高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研究多集中在受人类活动影响大的城市地区,以及中东部生态脆弱区,如三江源、柴达木等地区,而羌塘高原作为青藏高原腹地分布最为广泛、生物区系最为独特、生态功能最为重要的高寒草地生态系统,是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的典型区域,开展的研究却相对较少。这与羌塘高原地区道路通达性差,环境、气候条件恶劣等自然条件有关,采用常规的大范围的野外实地调查对土地覆被的研究比较困难,耗时耗力且成本昂贵,导致目前对该区域的科学考察较少。该地区已有的研究多集中在单一的土地覆被类型,如草地、荒漠、湿地等,对于羌塘高原地区完整土地覆被的研究还缺乏相关成果。同时很多土地覆被分类系统简单或不适合该地区的特殊自然情况,其分类系统也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有必要对该地区开展土地覆被分类和制图研究,这对充分认知其区域特征和地区差异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通过前期在羌塘高原开展5次(2012年2016年)野外调研工作,积累了足够的样本数据(共计6185个土地覆被样点数据)。在对羌塘高原的整体概况充分熟悉之后,通过综合比较分析,进一步选取改则县城所在的卫星轨道号143/37Landsat 8遥感影像地区作为典型地段,(该区域有610个土地覆被样点数据,且不同覆被类型样点比较完整),进行土地覆被遥感信息提取。同时,参考已有研究资料制定了适当的分类系统。以Landsat 8遥感影像为基础,采用最大似然分类、IsoData分类、神经网络分类、支持向量机、基于改进的C5.0决策树分类和面向对象分类等方法进行土地覆被分类,并对分类结果进行精度评价分析。论文所得结论主要为:(1)通过多年的野外调研和查阅该地区的相关文献资料,以国家土地分类标准为前提,充分考虑羌塘高原特殊的地理位置、寒冷干旱的气候条件和脆弱的生态系统等现实情况,并以建群植物的生活型和群落生态外貌为主要依据划定植被型,制定了高寒草地、高寒草甸、稀疏植被、高寒荒漠、水体和裸地6个一级类,针茅草原、固沙草草原、苔草草原、嵩草草甸、稀疏植被、小半灌木荒漠、垫状驼绒藜荒漠、湖泊、河流、沼泽、冰川及常年积雪、裸地和盐碱地等13个二级类的土地覆被分类系统。(2)通过对比不同时相各覆被类型2016年MODIS-NDVI时间序列数据,选取各覆被类型光谱差别最大的时相作为遥感信息提取最佳时相,本文选取2016年6月的遥感影像作为最终分类的影像。在此影像基础上,利用野外样本点对遥感影像的特征变量进行统计分析,特征变量包括7个原始波段,主成分分析前3个成分、独立主成分分析前3个成分和缨帽变换前3个分量等,NDVI、EVI、NDWI、MNDWI、NDSI、SAVI等植被指数,反演的地表温度数据等。(3)通过对典型地段进行多种分类方法的土地覆被遥感信息提取可知,基于改进的C5.0决策树分类法效果最好,总体精度为77.52%,Kappa系数为0.75,明显优于其他传统的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方法。通过人工选取特征变量组合和C5.0算法对训练样本自动生成分类规则,可从多种特征变量组合中快速选取最佳的特征变量组合并制定分类规则,显着提高了分类效率。而面向对象分类法在该地区效果一般,总体精度为68.92%,Kappa系数为0.62,这与高寒地区特殊的气候条件、稀疏的植被类型等所造成的地表地物类型在纹理等方面的差异性降低有关。(4)根据研究目的不同或提取的土地覆被类型的差异因地制宜地选择分类方法。当以制图精度为依据选择分类方法时,神经网络分类法对高寒草地提取精度最高,支持向量机对裸地的提取精度最高,其他类型的提取选择决策树分类法;神经网络分类法对针茅草原的提取精度最高,最大似然分类法对湖泊、河流和冰川及常年积雪的提取精度最高;面向对象分类法对沼泽的提取精度最高,其他类型的提取选择决策树分类法。

胡林[8](2016)在《高寒地区水蚀发育机理及公路边坡水蚀生态防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青藏高原高寒地区土壤侵蚀防治和强化公路边坡生态防护对保护国家生态屏障和减少公路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青藏工程走廊带(青藏公路沿线两侧48km2范围)及青藏高原典型公路边坡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GIS技术和137Cs核素示踪技术结合RUSLE模型,并采用野外调查和放水冲刷试验,研究了高寒地区水蚀发育规律和机理及其防控对策。通过研究,阐明了青藏工程走廊带的土壤侵蚀强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揭示了寒区公路裸露边坡细沟发育过程及其产流产沙规律;分析了现有青藏高原公路边坡常见植物防护措施(三维网植草、铺草皮护坡)下的土壤侵蚀特征及其对侵蚀的调控机制;提出了寒区公路边坡生态防护对策;为青藏高原公路建设生态防护和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为高寒地区公路建设引发水土流失的防控提供合理技术,同时,为寒区复合侵蚀营力作用下土壤侵蚀预报模型的发展提供参考。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阐明了青藏工程走廊带土壤侵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青藏工程走廊带范围土壤侵蚀强度以微度和轻度为主,两种侵蚀强度占比大于60%,中度以下的侵蚀类型占78.94%。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137Cs含量差异显着,表明其土壤侵蚀强度差异显着,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侵蚀强度与137Cs含量的大小依次是林地>草地>耕地>路侧裸地>风沙地,草地土壤侵蚀强度与137Cs含量因草地的类型而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排序为荒漠草原草地>高寒草甸草地>高寒草原草地。R值变化范围为16—2037.03 MJ·mm/hm2·h·a,总体呈现由北向南递增的趋势;K值分布范围为0.13-0.83 t·hm2·h/hm2·MJ·mm;LS值小于5的累积面积为46%;C值以安多为界,呈现两种不同的特征,安多往北的区域C值整体趋近1,安多往南的区域整体趋近0。R、K、LS、C、P值与A值的灰色关联度分别为:0.677、0.505、0.193、0.627、0.625。低覆盖的荒漠草原草地、高寒草原草地和风沙地及路侧裸地是走廊带内主要侵蚀发源地类。在青藏工程走廊开展建设工程活动中,LS>15的区域为水土流失脆弱区应尽量减少扰动,提高植被覆盖度是控制该区水土流失的关键。(2)揭示了寒区公路裸露边坡细沟发育过程及其产流产沙规律。寒区公路水蚀发育的主要形式以片蚀-细沟-浅沟侵蚀过程为主,阳坡侵蚀沟发育和侵蚀程度高于阴坡。斜坡长10m边坡在1-3m和7-8m是其边坡细沟发育和分布的主要部位,也是侵蚀主要的发生部位和产沙的部位。边坡细沟的累积长度、细沟侵蚀平均深度随放水流量的增大而增大;坡面侵蚀沟宽度和深度伴随流量增大并渐趋平衡,细沟形成后坡面放水流量增大对侵蚀沟的影响逐步减弱。细沟平均宽度、深度、累积细沟长度和细沟侵蚀平均深度随斜坡长度的增加整体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寒区裸露坡面径流量随着冲刷历时的延长而增大,其波动变化程度与冲刷流量呈显着的正相关;裸坡产沙量与放水流量呈正比,坡面产沙波动呈现多峰多谷的特点,产沙过程较产流过程波动更为强烈。裸坡的产沙量与径流量之间的倍率关系无较好的相关性,随着冲刷历时的延长,坡面侵蚀含沙量逐渐减小。裸坡累积径流量与累积产沙量的关系均满足幂函数关系。(3)分析了现有高寒高海拔地区公路边坡常见植物防护措施(三维网植草、铺草皮护坡)的土壤侵蚀产流产沙特征和防护效果,并建立了青藏高原地区三维网植草措施坡面土壤侵蚀预报模型。植被覆盖可以有效坡面减少径流和泥沙量,坡面径流量与植被覆盖度呈显着负相关关系,不同冲刷流量和植被盖度配置具有控制土壤侵蚀的效果不同;裸坡产沙是覆盖度为37%和74%的植草护坡产沙的9和13倍,三维网植草护坡措施在边坡植被覆盖率达到37%时相比裸坡减沙92.6–95.4%,可有效控制坡面土壤侵蚀。本试验条件下,在放水流量为3.0 L/min时,铺草皮的防护效果低于三维网植草护坡。当放水流量增加达到8.0L/min时,铺草皮的防护效果要优于三维网植草措施。三维网措施对产沙的调控能力要优于铺草皮措施,对产流的调控能力要小于铺草皮措施。在非全覆盖条件下,不同植物措施及格局搭配综合防护效果表现为三维网植草护坡优于部分铺草皮护坡;部分铺草皮护坡中草皮位于坡中下部效果优于草皮位于顶部。高寒高海拔地区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措施减蚀作用主要体现于对坡面组成物质中的粗颗粒的拦蓄。(4)揭示了不同植物措施对坡面水蚀的调控机制。寒区坡面径流侵蚀剥蚀率与径流剪切力、径流功率、过水断面单位流量呈良好的关系,单位水流功率更好用于计算径流产沙量。公路裸坡临界径流剪切力为1.09Pa,土壤可蚀性参数为1.1×10-3s/m,临界水流功率为0.68Pa,土壤可蚀性参数为7.3×10-3s2/m2,细沟侵蚀的临界过水断面单位能量为0.19cm。土壤侵蚀剥蚀率与单位径流功率呈二次函数关系,与侵蚀动能呈对数函数关系。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得出各因子与侵蚀产沙关联程度排序为,对于水动力学参数:阻力系数>雷诺数>佛汝德数;对于侵蚀侵蚀动力学参数:单位径流功率>径流功率>径流动能>过水断面单位能量。植草和草皮护坡具有分散削减侵蚀和防控土壤侵蚀功能。植草防护坡面径流雷诺数和佛汝德数随着覆盖度增大而变小,阻力系数随着草地盖度的增大而减小,单位水流功率和径流动能随着覆盖度的增加呈指数函数减少。不同防护措施条件下,铺草皮护坡和三维网植草护坡单位径流功率较裸坡有所减少,且其减少比例接近。试验设计三种草皮格局护坡,从坡面流态调控效果而言全铺草皮>中部铺草皮>上部铺草皮,对比单位径流功率,全铺草皮<中部铺草皮<上部铺草皮。(5)提出了寒区公路边坡生态防护对策。对青藏工程走廊带公路水土保持选线的界定标准、边坡防护分类及策略、施工工艺进行了系统论述,提出了寒区边坡控制水土流失的新型草皮骨架综合护坡技术,寒区植被建设草种选择应优先将青藏高原本地物种筛选、驯化、开发利用。

郭子良[9](2016)在《中国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与自然保护区体系有效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为了优化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布局,提高自然保护区网络的有效性,该文以地貌、植被和自然保护区等空间分布数据为基础,采用叠加分析、TWINSPAN分类、保护空缺分析等方法,开展了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分析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现状和格局以及各地理单元的保护空缺,评估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天然植被的保护有效性。研发了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的定量评估方法,并用106个自然保护区进行了测试。依据以上研究结果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关键区域分析,提出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的优化布局方案。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提出了包括4个地貌大区、40个地貌地区、127个地貌亚地区和473个地貌区的地貌区划系统。提出了包括8个地理区域、37个地理地带、117个地理区和496个地理小区的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2.在自然保护区体系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挥着主体作用;野生植物、草原与草甸以及海洋和海岸类型自然保护区较少;中小型自然保护区居多,大型自然保护区较少且主要位于西南、西北等地;我国自然保护区空间分布格局倾向于局部聚集。3.有7个自然保护地理区和188个自然保护地理小区尚未建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虽然这些地理单元的保护空缺并不是均需要开展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布局,许多自然保护地理单元以栽培植被为主,但在一些自然生境较好的自然保护地理单元仍存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空缺。4.超过8.85%的植被区和35.87%的植被小区并未进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近25%的自然植被群系未被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效保护。天山山地、黄土高原和东南沿海等地区植被的保护有效性低。在主要山地800 m以下的山地基部,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境的保护力度不足。低海拔的水平地带性植被和基带植被在自然保护区建设过程中未得到足够重视,存在明显空缺。5.提出了从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和遗传种质资源等三方面定量评估其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的数学模型和方法。测试发现河北南大港和辽河源、黑龙江镜泊湖等省级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更高。此评估方法能很好识别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等保护价值。6.建议优先在202个地理小区对232处省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升级,并在102个地理小区新建省级自然保护区;优先建设高岭-盘岭和长白山等6处自然保护区域,太行山北段和武夷山北段等14处自然保护区群;在10个地区促进跨境自然保护区网络的建设;对18个地区的自然保护区进行合并。

彭江涛[10](2015)在《中国针茅属植物分子系统学及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茅属(Stipa Linn.),隶属于禾本科(Poaceae)针茅族(Stipeae Dumort),分布生境多样,种间差异较小,具有明显的大尺度地理替代与小尺度的生境替代。但基于传统的形态学分析,很难揭示其系统演化与区域分化。DNA序列分析及分子标记是揭示物种演化与区域分化的有效手段。本文以分布于青藏高原、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针茅属植物为实验材料,同时使用了3个基因序列(rbcL、 trnL-F、ITS)对针茅属植物及其近缘种进行分子系统发育分析,对中国针茅属的属下分类、系统演化关系以及区域分化特征进行了探讨。主要结论如下:1.针茅属叶绿体rbcL、trnL-F基因及其联合序列构建的最大简约发育树(Maximum-Parsimony)基本一致,针茅属植物分为2个单系分支,一支包括光芒组(Sect. Leiostipa Dum.)、羽针组(Sect. Smirnovia Tzvel.)、羽芒组(Sect. Stipa)以及一部分须芒组(Sect. Barbatae Junge)等,另一支以拟细柄茅组(Sect. Pseudoptilagrostis Tzvel.)为主,还包括部分须芒组针茅。须芒组针茅没有聚为单系群体。其中,在针茅属的几组中,羽芒组的长舌针茅(S. macroglossa)、拟长舌针茅(S. stapfii)与光芒组针茅亲缘关系最近。2.ITS序列构建的MP树与叶绿体基因拓扑结构一致,针茅属分为2个单系分支,羽针组、羽芒组、光芒组聚为一支,另一支以拟细柄茅组针茅为主。须芒组针茅没有聚为单系群体。3. rbcL, trnL-F以及ITS分析均表明,传统分类光芒组中的甘青针茅(S. przewalskyi Roshev.)、本氏针茅(S. bungeana Trin.)以及丝颖针茅(S. capillacea Keng)与光芒组其它物种遗传距离较大,聚类分析中并没有聚为单系类群,应把这3种针茅从光芒组中分离出来,各自划为一个独立的组,即本氏针茅、丝颖针茅(S. capillacea Keng)为丝芒组(Sect. Bungeana Z. Y. Chu, C. Z. Liang et J.T. Peng);甘青针茅划分为硬毛组(Sect. Przewalskyiana Z. Y. Chu, C. Z. Liang et J. T.Peng)。4. rbcL, trnL-F以及ITS聚类分析中,传统分类须芒组针茅中,紫花针茅(S. purpurea Griseb.)、短花针茅(S. breviflora Griseb.),东方针茅(S. orientalis Trin.)和昆仑针茅(S. roborowskyi Roshev.)并没有聚为单系群体,而是呈现较为复杂的复系群体。东方针茅、昆仑针茅与高寒草原的拟细柄茅组的针茅聚为一类,构成一个单系类群。所有的羽针组的针茅都是一个稳定的单系群体。5.在区域尺度上,针茅属植物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8条ISSR随机引物共扩增出301条清晰条带,其中296条为多态性片段,多态位点比率高达98.30%。Nei’s指数与Shannon’s指数在须芒组中最高,在硬毛组中最低。针茅属各种间多样性DST=0.2760,远远大于种内基因多样度(HS),且分化系数(GST)高达0.8296。针茅属高的基因多样性归因于丰富的种间变异。AMOVA分析表明,针茅属85.51%的变异来源于种群之间。针茅属光芒组、须芒组、羽针组、硬毛组、丝芒组各组内种群间变异比较小,为14.47%,甚至小于针茅属各种群内变异(15.6%)。6.针茅属各组的遗传多样性排列顺序为:须芒组>拟细柄茅组>羽针组>光芒组>丝芒组>硬毛组。光芒组的遗传一致度最高,平均值为0.9615,其次为羽针组,平均值为0.9585,拟细柄茅组为0.9366。针茅属各组内高度的相似性,可能与针茅属各组中物种种间杂交有关。7.光芒组针茅的遗传多样性与经度、海拔有显着的相关性,拟细柄茅组针茅的遗传多样性与年降水量、年平均温度、纬度、经度均有显着相关关系。针茅属ISSR聚类分析与rbcL、trnL-F、ITS所构建的系统发育树相一致,有着明显的区域分化,其演化主要沿着两个方向进行,一是适应干旱气候条件,二是适应高寒气候条件。羽芒组、光芒组、须芒组和羽针组属于前者,拟细柄茅组属于后者。8.小尺度的人为干扰改变了大针茅、克氏针茅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格局。在连续5年的放牧实验基础上,利用ISSR对不同放牧梯度大针茅、克氏针茅种群遗传多样性与遗传格局进行了检测。扩增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放牧压力下,大针茅、克氏针茅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均有所改变。2种针茅的遗传多样性在轻度放牧中最大,在重度放牧时遗传多样性减小。在不同的放牧样地中,大针茅、克氏种群的遗传分化系数(GST)分别为16.82%、21.00%。AMOVA分析显示,大针茅和克氏针茅的遗传分化在总变异中占据显着的比例,这一结果表明针茅属植物对环境的变化异常的敏感,空间异质性是导致其分化与区域分异的重要原因。

二、临时公路干扰对高寒荒漠草原草地群落的影响——以阿里地区沙生针茅型草地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临时公路干扰对高寒荒漠草原草地群落的影响——以阿里地区沙生针茅型草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西藏高海拔地区草地生态系统退化问题及其保护修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草地退化
        1.2.2 草地土壤化学性质研究
        1.2.3 退化草地植被与土壤化学性质的关系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西藏高海拔地区草地生态系统现状
    2.1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2.1.1 研究区概况
        2.1.2 研究区域和方法
        2.1.3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土壤数据分析
        2.2.2 不同退化等级土壤化学性质的变化
        2.2.3 不同覆盖度下土壤化学性质的变化
        2.2.4 物种数与土壤化学性质的关系
第三章 西藏高海拔地区草地退化的原因及危害
    3.1 草地退化的原因
        3.1.1 自然原因
        3.1.2 人为原因
    3.2 草地退化的危害
        3.2.1 对草地植被和土壤的危害
        3.2.2 加剧灾害的发生
        3.2.3 对经济发展的危害
第四章 西藏高海拔地区草地保护修复现状
    4.1 草地保护修复原则
        4.1.1 坚持以保护为主,开发与利用相结合的原则
        4.1.2 坚持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原则
        4.1.3 坚持预防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
    4.2 草地保护修复措施
        4.2.1 继续推行先进的管理手段
        4.2.2 建设人工草地
        4.2.3 治理草原病虫害毒杂草
        4.2.4 改变农牧民观念,加强普法教育
        4.2.5 加强机构建设,建立健全法规
        4.2.6 加强草业人才队伍的建设
第五章 结论与探讨
    5.1 结论
    5.2 创新点与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2)西藏阿里高寒荒漠区土壤有机碳含量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点布设
        1.2.2 土壤调查内容
2 结果与讨论
    2.1 不同荒漠土壤类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差异
    2.2 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差异
    2.3 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海拔、表层砾石含量、土层厚度的关系
3 结论

(3)基于物种分布模型的中国针茅属植物潜在分布区及其影响因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植物与气候关系的研究进展
        1.2.2 针茅属植物研究进展
        1.2.3 物种分布模型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获取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草甸草原针茅属分布区概况
        2.1.2 典型草原针茅属分布区概况
        2.1.3 荒漠草原针茅属分布区概况
        2.1.4 高寒草原针茅属分布区概况
    2.2 数据获取
        2.2.1 物种分布数据获取
        2.2.2 气候与环境变量数据的获取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环境变量筛选的方法
    3.2 单模型精度比较方法
        3.2.1 模型方法
        3.2.2 模型评估
    3.3 组合模型构建
    3.4 技术路线图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4.1 环境因子筛选的结果
        4.1.1 当前气候情景下不同草原类型针茅属植物环境因子筛选结果
        4.1.2 在2070sRCP2.6情景下不同草原类型针茅属植物环境因子筛选结果
        4.1.3 在2070sRCP8.5情景下不同草原类型针茅属植物环境因子筛选结果
    4.2 中国针茅属植物潜在分布区预测
        4.2.1 草甸草原针茅属植物在不同气候情景下的潜在分布区
        4.2.2 典型草原针茅属植物在不同气候情景下的潜在分布区
        4.2.3 荒漠草原针茅属植物在不同气候情景下的潜在分布区
        4.2.4 高寒草原针茅属植物在不同气候情景下的潜在分布区
    4.3 预测中国针茅属植物的不同模型性能比较
        4.3.1 预测草甸草原针茅属植物的模型性能比较
        4.3.2 预测典型草原针茅属物种的模型性能比较
        4.3.3 预测荒漠草原针茅属物种的模型性能比较
        4.3.4 预测高寒草原针茅属物种的模型性能比较
    4.4 中国针茅属植物组合模型预测结果及最适分布区面积变化分析
        4.4.1 草甸草原针茅属植物组合模型结果及最适分布区面积变化
        4.4.2 典型草原针茅属植物组合模型结果及最适分布区面积变化
        4.4.3 荒漠草原针茅属植物组合模型结果及最适分布区面积变化
        4.4.4 高寒草原针茅属植物组合模型结果及最适分布区面积变化
第五章 结论
    5.1 影响不同草原类型针茅属植物的主导环境因子
    5.2 不同草原类型的针茅属植物在不同气候情景下的潜在分布区
    5.3 不同物种分布模型的性能比较
    5.4 不同草原类型针茅物种在气候变化情景下的适宜生境面积变化
第六章 讨论与展望
    6.1 针茅属植物的研究意义
    6.2 物种分布研究中气候与环境变量的筛选
    6.3 物种分布的潜在分布区研究
    6.4 物种分布模型研究趋势
    6.5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第一导师简介
第二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4)基于MODIS数据的青藏高原植被物候监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植被的影响
        1.1.2 青藏高原植被物候研究的重要性
        1.1.3 遥感技术对植被物候研究的促进作用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植被物候观测的发展
        1.2.2 物候反演算法研究
        1.2.3 植被指数
        1.2.4 植被物候与气候变化关系
        1.2.5 不足与问题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总体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4 总体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貌
        2.1.2 气候
        2.1.3 水文
        2.1.4 土壤
        2.1.5 植被
        2.1.6 生态区划
    2.2 社会经济概况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数据源及预处理
    3.1 资料收集
        3.1.1 地表反射率
        3.1.2 植被指数
        3.1.3 降水
        3.1.4 地表温度
        3.1.5 蒸散发
        3.1.6 地面站点数据
        3.1.7 其他辅助数据
    3.2 数据预处理
        3.2.1 格式转换
        3.2.2 数值转换
        3.2.3 NDPI计算
        3.2.4 物候观测站点的选取
        3.2.5 地形复杂度划分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植被物候遥感反演
    4.1 时间序列数据集重建
        4.1.1 滤波前后图像视觉对比
        4.1.2 时间序列曲线相似性对比
        4.1.3 典型地物变化趋势对比
        4.1.4 时序重建定量统计分析
    4.2 物候反演方法
    4.3 物候反演评价
        4.3.1 像元缺失率
        4.3.2 时空稳定性
        4.3.3 地面观测验证
        4.3.4 物候反演综合评价
    4.4 讨论
        4.4.1 返青期、枯黄期反演比较
        4.4.2 反演算法与植被指数数据对物候提取结果的影响
        4.4.3 地形对物候反演结果的影响
        4.4.4 地面观测数据局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植被物候时空格局
    5.1 物候分布特征
        5.1.1 返青期分布特征
        5.1.2 枯黄期分布特征
    5.2 物候变化趋势
        5.2.1 返青期变化趋势
        5.2.2 枯黄期变化趋势
    5.3 讨论
        5.3.1 物候时间分布特征
        5.3.2 物候空间分布特征
        5.3.3 物候年际变化
        5.3.4 物候对海拔的依赖性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气候变化分析
    6.1 降水
        6.1.1 TRMM降水数据验证
        6.1.2 降水时空分布特征
        6.1.3 降水变化趋势
    6.2 地表温度
        6.2.1 MODIS地表温度数据验证
        6.2.2 地表温度时空分布特征
        6.2.3 地表温度变化趋势
    6.3 蒸散发
        6.3.1 MODIS蒸散发数据验证
        6.3.2 蒸散发时空分布特征
        6.3.3 蒸散发变化趋势
    6.4 讨论
        6.4.1 高原气候变暖的减缓
        6.4.2 不同时期蒸散发对比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7.1 植被物候对降水的响应
        7.1.1 返青期对降水的响应
        7.1.2 枯黄期对降水的响应
    7.2 植被物候对温度的响应
        7.2.1 返青期对温度的响应
        7.2.2 枯黄期对温度的响应
    7.3 植被物候对蒸散发的响应
        7.3.1 返青期对蒸散发的响应
        7.3.2 枯黄期对蒸散发的响应
    7.4 植被物候气象驱动因素
        7.4.1 不同生态区植被物候气象驱动因素
        7.4.2 不同植被类型物候气象驱动因素
    7.5 讨论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青藏高原高寒草甸草食动物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与分析
        1.2.1 生物物种之间的直接作用
        1.2.2 生物物种之间的间接作用
        1.2.3 草食动物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1.2.4 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草食动物间的相互作用
        1.2.5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和实验设计
    2.1 青藏高原概述
        2.1.1 区域范围
        2.1.2 气候特点
        2.1.3 植被及土壤特征
        2.1.4 动物类群
    2.2 研究设计
        2.2.1 实验样地概述
        2.2.2 本研究的草食动物
        2.2.3 大型草食动物的放牧处理
        2.2.4 高原鼠兔的移除控制实验
        2.2.5 草原毛虫的移除控制实验
        2.2.6 草原毛虫对高原鼠兔影响的实验
第三章 大型草食动物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3.1 研究的问题与假设
    3.2 材料与方法
        3.2.1 采食行为的观测
        3.2.2 植被群落观测
        3.2.3 数据处理与统计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牦牛、绵羊的食性选择
        3.3.2 牦牛、藏绵羊的采食口数
        3.3.3 植被群落的变化
        3.3.4 牦牛、藏绵羊的采食行为与植被的关系
    3.4 讨论
        3.4.1 牦牛、藏绵羊间的食性差异
        3.4.2 牦牛、藏绵羊间的竞争关系
    3.5 小结
第四章 大型草食动物与高原鼠兔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4.1 研究的问题与假设
    4.2 材料与方法
        4.2.1 高原鼠兔的食性特征
        4.2.2 高原鼠兔的种群数量
        4.2.3 大型草食动物的采食行为
        4.2.4 植被群落的观测
        4.2.5 数据处理与统计
    4.3 结果与分析
        4.3.1 高原鼠兔的食性特征
        4.3.2 高原鼠兔的种群密度
        4.3.3 大型草食动物的采食时间和采食口数
        4.3.4 高原鼠兔对植被群落的影响
        4.3.5 高原鼠兔的食性特征与植被群落的关系
        4.3.6 高原鼠兔的种群数量与植被的关系
        4.3.7 大型草食动物的采食行为与植被的关系
    4.4 讨论
        4.4.1 大型草食动物对高原鼠兔的影响
        4.4.2 高原鼠兔对大型草食动物的作用
        4.4.3 高原鼠兔的食性对大型草食动物的响应
    4.5 小结
第五章 大型草食动物与小型植食性昆虫的相互作用关系
    5.1 研究的问题与假设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草原毛虫的食性特征
        5.2.2 草原毛虫的种群密度
        5.2.3 草原毛虫的生境调查
        5.2.4 大型草食动物的采食行为特征
        5.2.5 草原毛虫对小嵩草及杂类草的影响
        5.2.6 数据处理与统计
    5.3 结果与分析
        5.3.1 草原毛虫的食性选择
        5.3.2 草原毛虫的种群密度的变化
        5.3.3 大型草食动物对草原毛虫的食物及生境的影响
        5.3.4 草原毛虫的种群密度与植被的关系
        5.3.5 草原毛虫对大型草食动物的采食行为的影响
        5.3.6 草原毛虫对植被的影响
    5.4 讨论
        5.4.1 大型草食动物对植食性昆虫的作用
        5.4.2 植食性昆虫对大型草食动物的影响
    5.5 小结
第六章 啮齿类草食动物与小型植食性昆虫的相互作用关系
    6.1 研究的问题与假设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草原毛虫的种群密度
        6.2.2 高原鼠兔对植被的影响
        6.2.3 高原鼠兔的采食行为
        6.2.4 草原毛虫对植被的影响
        6.2.5 数据处理与统计
    6.3 结果与分析
        6.3.1 草原毛虫的种群密度的变化
        6.3.2 草原毛虫的食物资源及生境的变化
        6.3.3 草原毛虫的种群密度与植被的关系
        6.3.4 草原毛虫对高原鼠兔的采食行为的影响
        6.3.5 草原毛虫对植被的影响
    6.4 讨论
        6.4.1 高原鼠兔对草原毛虫的正向作用
        6.4.2 草原毛虫对高原鼠兔的正向作用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本研究的创新点
    7.3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

(6)气候变化与放牧对西藏典型高寒荒漠草地植被指数变化的相对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域和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数据处理
    1.3 数据分析方法
        1.3.1 NDVI时空变化趋势分析
        1.3.2 NDVI与主要影响因子相关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日土县草地NDVI变化的空间格局
    2.2 气候变化与放牧对日土县草地NDVI变化的相对影响
    2.3 退牧还草工程实施前后日土县草地NDVI的变化趋势
3 讨论
    3.1 日土县退牧还草工程实施效果
    3.2 不同草地类型NDVI变化趋势的差异
    3.3 展望

(7)羌塘高原典型地段土地覆被遥感信息提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羌塘高原概况
    2.2 典型地段选取
    2.3 土地覆被分类系统的确立
第3章 数据来源、数据处理和方法
    3.1 数据来源
    3.2 数据处理
    3.3 方法
第4章 土地覆被遥感信息提取
    4.1 最大似然分类法
    4.2 神经网络分类法
    4.3 支持向量机分类法
    4.4 IsoData分类法
    4.5 改进的C5.0 决策树分类法
    4.6 面向对象分类法
第5章 土地覆被分类结果精度评价
    5.1 常用遥感影像分类精度评价方法
    5.2 最大似然分类法精度评价
    5.3 神经网络分类法精度评价
    5.4 支持向量机分类法精度评价
    5.5 IsoData分类法精度评价
    5.6 改进的C5.0 决策树分类法精度评价
    5.7 面向对象分类法精度评价
    5.8 多种方法的精度评价对比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

(8)高寒地区水蚀发育机理及公路边坡水蚀生态防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青藏高原地区土壤侵蚀研究进展
        1.2.2 公路建设引发土壤侵蚀研究进展
        1.2.3 公路边坡水土流失植物措施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2.1 ~(137)Cs采样及数据处理方法
        2.2.2 空间分析数据与处理
        2.2.3 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及其因子确定
        2.2.4 野外冲刷试验设计与试验方法
        2.2.5 水动力学方法
    2.3 小结
3 基于~(137)CS示踪和RUSLE的青藏工程走廊带水蚀特征研究
    3.1 青藏工程走廊带~(137)CS含量分布特征
        3.1.1 不同土地利用的~(137)Cs核素分布特征
        3.1.2 不同覆盖度条件下草地~(137)Cs分布特征
        3.1.3 不同海拔高程土壤~(137)Cs分布特征
        3.1.4 公路横向距离与土壤~(137)Cs分布特征的关系
    3.2 基于~(137)CS的青藏工程走廊带侵蚀强度分析
        3.2.1 背景值选择与分析
        3.2.2 不同土地利用的土壤侵蚀模数分析
        3.2.3 青藏工程走廊带沿程侵蚀模数变化分析
    3.3 基于RUSLE的青藏工程走廊带土壤侵蚀特征分析
        3.3.1 青藏工程走廊带土壤侵蚀的区域特征
        3.3.2 RUSLE模型各因子计算结果
        3.3.3 RUSLE模型下青藏工程走廊带土壤侵蚀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寒区坡面土壤侵蚀特征
    4.1 寒区建成公路边坡侵蚀现状调查与分析
        4.1.1 建成公路边坡侵蚀沟发育和分布调查特征
        4.1.2 公路边坡土壤侵蚀影响因素
    4.2 寒区坡面径流侵蚀的产流产沙规律
        4.2.1 不同放水流量坡面径流特征
        4.2.2 不同放水流量坡面产沙特征
        4.2.3 裸坡累积径流量与累积产沙量关系
    4.3 寒区公路坡面侵蚀沟分布特征
        4.3.1 坡面细沟侵蚀发育过程分析
        4.3.2 坡面细沟特征
        4.3.3 坡面细沟侵蚀几何分布特征
    4.4 寒区坡面水蚀的水动力学特征
        4.4.1 寒区坡面径流水动力学特征
        4.4.2 寒区坡面侵蚀动力特征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植被覆盖对寒区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
    5.1 寒区水土流失防护的主要措施概述
        5.1.1 三维网植草护坡技术
        5.1.2 人工铺草皮边坡防护技术
    5.2 三维网植草措施对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
        5.2.1 不同流量不同覆盖度对坡面径流率的影响
        5.2.2 不同流量不同覆盖度对坡面径流流速的影响
        5.2.3 不同流量不同覆盖度对坡面径流过程的影响
        5.2.4 不同流量不同覆盖度对坡面产沙特征的影响
        5.2.5 不同流量不同覆盖度对坡面产流过程的影响
        5.2.6 坡面流量和覆盖度与产沙的相关关系
    5.3 不同植被类型对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
        5.3.1 不同植被措施坡面产流特征
        5.3.2 不同植被措施坡面产沙特征
        5.3.3 不同植被措施坡面径流含沙量与产沙量关联分析
        5.3.4 不同植被措施坡面累积产沙量与累积径流量关联分析
    5.4 不同草皮格局对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
        5.4.1 不同植被格局坡面初始产流时间
        5.4.2 不同植被格局坡面产流特征
        5.4.3 不同植被格局坡面产沙特征
        5.4.4 不同草皮格局坡面累积产沙量与累积径流量关联分析
    5.5 不同植物防护措施防护效益分析
        5.5.1 不同植物防护措施下坡面泥沙颗粒特征
        5.5.2 不同植物措施的防治土壤侵蚀效果评价
    5.6 本章小结
6 植物措施对寒区坡面水蚀的水动力调控
    6.1 坡面侵蚀产沙与动力学因子灰色关联分析
    6.2 不同植物措施对寒区坡面水蚀动力特征的调控
        6.2.1 不同流量不同覆盖度植草措施对坡面水蚀动力特征的调控
        6.2.2 不同植物措施分布对坡面水蚀动力特征的调控
        6.2.3 不同草皮格局对坡面水蚀动力特征的调控
    6.3 本章小结
7 高寒高海拔地区公路边坡生态防护策略
    7.1 青藏工程走廊带公路选线与边坡生态防护分类及策略
        7.1.1 水土保持选线及生态防护分类及策略
    7.2 高寒高海拔地区公路边坡生态防护策略
        7.2.1 高寒高海拔地区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总体要求
        7.2.2 高寒高海拔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措施关键技术
        7.2.3 本地物种开发利用的青藏高原边坡人工植被建植策略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中国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与自然保护区体系有效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自然保护体系构建技术研究进展
        1.3.1 自然保护区合理布局方法
        1.3.2 生境廊道设计
        1.3.3 小结
    1.4 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研究进展
        1.4.1 国外研究进展
        1.4.2 国内研究进展
        1.4.3 小结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研究
    2.1 引言
    2.2 原则
        2.2.1 区划原则
        2.2.2 命名原则
    2.3 区划依据
        2.3.1 地貌区划依据
        2.3.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依据
    2.4 区划方法
        2.4.1 地貌区划
        2.4.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
    2.5 地貌区划系统
        2.5.1 东部季风淋蚀地貌大区
        2.5.2 西北干燥风蚀地貌大区
        2.5.3 青藏高原高寒冻蚀地貌大区
        2.5.4 南海诸岛地貌大区
    2.6 基本地理单元数量分类结果
    2.7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方案
        2.7.1 东北温带区域
        2.7.2 华北暖温带区域
        2.7.3 华东、华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2.7.4 华中、西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2.7.5 内蒙古温带区域
        2.7.6 西北温带暖温带区域
        2.7.7 青藏高原高寒区域
        2.7.8 南海诸岛热带区域
    2.8 结论与讨论
        2.8.1 地貌区划
        2.8.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
3 自然保护区的数量特征和分布格局分析
    3.1 引言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3.3 结果
        3.3.1 自然保护区的级别
        3.3.2 自然保护区的类型
        3.3.3 自然保护区的规模
        3.3.4 自然保护区的空间分布格局
        3.3.5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发展
    3.4 结论与讨论
        3.4.1 结论
        3.4.2 讨论
4 陆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分析
    4.1 引言
    4.2 数据来源与处理
        4.2.1 数据来源
        4.2.2 数据处理
    4.3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总体保护有效性和保护空缺
        4.3.1 自然保护地理区域和地带
        4.3.2 自然保护地理区
        4.3.3 自然保护地理小区
    4.4 各自然保护地理区域保护有效性和保护空缺
        4.4.1 东北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2 华北暖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3 华东、华南热带亚热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4 华中、西南热带亚热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5 内蒙古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6 西北温带暖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7 青藏高原高寒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5 结论与讨论
        4.5.1 结论
        4.5.2 讨论
5 陆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被保护有效性分析
    5.1 引言
    5.2 数据来源与处理
        5.2.1 数据来源
        5.2.2 数据处理
    5.3 结果
        5.3.1 植被区域和植被地带
        5.3.2 植被区和植被小区
        5.3.3 植被群系的保护
        5.3.4 各个自然保护地理区域的垂直覆盖差异
        5.3.5 中东部24个自然保护地理地带的垂直保护空缺
        5.3.6 我国山地植被垂直分布格局
        5.3.7 自然保护区对不同山地的保护有效性
    5.4 结论与讨论
        5.4.1 结论
        5.4.2 讨论
        5.4.3 建议
6 陆域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研究
    6.1 引言
    6.2 陆域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方法
        6.2.1 陆地生态系统保护价值评估
        6.2.2 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
        6.2.3 遗传种质资源保护价值评估
    6.3 案例研究
        6.3.1 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
        6.3.2 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
    6.4 结论与讨论
        6.4.1 结论
        6.4.2 讨论
7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优化布局
    7.1 引言
    7.2 数据来源与处理
        7.2.1 数据来源
        7.2.2 数据处理
        7.2.3 优化布局原则
    7.3 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关键区域
    7.4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优化布局建议
        7.4.1 东北温带区域
        7.4.2 华北暖温带区域
        7.4.3 华东、华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7.4.4 华中、西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7.4.5 内蒙古温带区域
        7.4.6 西北温带暖温带区域
        7.4.7 青藏高原高寒区域
        7.4.8 总体布局
    7.5 自然保护区域和自然保护区群布局建议
        7.5.1 自然保护区域建设
        7.5.2 自然保护区群建设
        7.5.3 跨境自然保护区建设
        7.5.4 自然保护区合并
    7.6 结论与讨论
        7.6.1 结论
        7.6.2 讨论
8 结论和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8.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数据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国作物种质资源
附录2 不同自然地理单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晋级前后对比
附录3 建议优先规划建设的自然保护区域和自然保护区群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10)中国针茅属植物分子系统学及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针茅属植物研究概况
    1.1 针茅属植物的分类与分布研究
        1.1.1 针茅属植物的生物学特征及系统位置
        1.1.2 针茅属的属下分类系统
        1.1.3 中国针茅属及针茅草原的分布
    1.2 针茅属系统发育研究的现状及问题
        1.2.1 植物系统发育研究概况
        1.2.2 针茅属植物系统发育分析概况
    1.3 针茅属植物遗传多样性及其与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1.4 科学问题及研究内容
        1.4.1 科学问题
        1.4.2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于叶绿体基因组(cpDNA)的针茅属系统发育分析
    2.1 研究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总DNA提取
        2.1.3 引物设计
        2.1.4 PCR反应体系
        2.1.5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DNA样品的浓度与纯度
        2.2.2 rbcL与trnL-F的扩增结果
        2.2.3 序列的一致性分析与替代饱和分析
        2.2.4 rbcL序列分析
        2.2.5 trnL-F序列分析
        2.2.6 rbcL与trnL-F序列联合分析
    2.3 结论与讨论
        2.3.1 序列替代饱和分析
        2.3.2 针茅属植物属下分组
第三章 针茅属植物nrDNAITS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研究材料
        3.1.2 总DNA提取
        3.1.3 nrDNA ITS片段的扩增
        3.1.4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ITS基因扩增结果及序列分析
        3.2.2 ITS数据构建的系统发育分析
    3.3 结论与讨论
        3.3.1 针茅属的单系性和范围界定
        3.3.2 基于ITS序列分析针茅属的属下分类
第四章 针茅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ISSR测定方法
        4.1.3 数据记录与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PCR扩增及针茅属遗传多样性
        4.2.2 针茅属植物的遗传结构
        4.2.3 ISSR标记的针茅属各种群间的遗传关系
    4.3 结论与讨论
        4.3.1 针茅属遗传多样性
        4.3.2 针茅属遗传结构
        4.3.3 ISSR标记的针茅属属下各种群的亲缘关系
第五章 针茅属植物的系统演化与区域分化
    5.1 针茅属植物的系统发育
    5.2 针茅属植物的区域分化及与环境因子的作用
第六章 放牧干扰对大针茅和克氏针茅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研究地概况
        6.1.2 实验设计
        6.1.3 ISSR测定方法
        6.1.4 数据统计及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不同放牧梯度下大针茅、克氏针茅的遗传多样性
        6.2.2 不同放牧梯度下大针茅、克氏针茅种群的遗传分化
        6.2.3 不同放牧梯度下各样地间大针茅、克氏针茅的聚类分析
    6.3 结论与讨论
        6.3.1 针茅属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6.3.2 小尺度的放牧扰动改变了针茅属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
        6.3.3 适度放牧增加了针茅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与不足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临时公路干扰对高寒荒漠草原草地群落的影响——以阿里地区沙生针茅型草地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西藏高海拔地区草地生态系统退化问题及其保护修复[D]. 吴晓燕. 西藏大学, 2021(12)
  • [2]西藏阿里高寒荒漠区土壤有机碳含量特征[J]. 刘淑娟,魏兴琥,郑倩倩,林启霞,罗小兰,陈毅哲,梁钊雄,关共凑. 中国沙漠, 2020(04)
  • [3]基于物种分布模型的中国针茅属植物潜在分布区及其影响因子分析[D]. 图雅.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4]基于MODIS数据的青藏高原植被物候监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D]. 安淳淳.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019(01)
  • [5]青藏高原高寒草甸草食动物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机制[D]. 潘多锋.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6]气候变化与放牧对西藏典型高寒荒漠草地植被指数变化的相对影响[J]. 赵旺林,罗天祥,张林. 生态学报, 2019(22)
  • [7]羌塘高原典型地段土地覆被遥感信息提取方法研究[D]. 郑海朋. 西南大学, 2017(02)
  • [8]高寒地区水蚀发育机理及公路边坡水蚀生态防控技术研究[D]. 胡林. 西安理工大学, 2016(01)
  • [9]中国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与自然保护区体系有效性分析[D]. 郭子良.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8)
  • [10]中国针茅属植物分子系统学及遗传多样性研究[D]. 彭江涛. 内蒙古大学, 2015(03)

标签:;  ;  ;  ;  ;  

高寒荒漠草原临时道路扰动对草地群落的影响——以阿里地区沙质针茅型草地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