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王青平博士谈美国教育的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刘淼[1](2021)在《基于运气学说运用化痰活血法对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调查与临床研究及系统评价》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长春地区老人的调查研究了解长春地区老年MCI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根据调查研究结果中的常见证候,选择化痰活血法进行干预老年MCI的临床研究,明确半夏厚朴汤加味对老年MCI的临床疗效。利用系统评价多角度探讨中医化痰活血法治疗老年MCI的应用以及临床疗效。方法:1、于202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对长春地区60岁以上老人一般人口学特征、遗传史、既往史、生活方式、先天五运六气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并将调查资料录入数据库。应用SPSS 25.0进行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单因素及多元归回分析罹患老年MCI的影响因素,最终建立路径模型。2、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式,应用化痰活血法并根据运气说建立半夏厚朴汤加味干预庚子年痰瘀互结证老年MCI,分为试验组(34例)及对照组(33例),分别应用半夏厚朴汤加味及盐酸多奈哌齐进行干预,评估两组认知功能以及中医症状改善情况。3、对中外数据库进行化痰活血法中药治疗老年MCI的RCT进行检索及筛选,对最终纳入的全文文献研究进行系统评价,根据Cochane进行偏移风险评价。针对结局指标应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判断疗效及异质性。结果:1、调查研究:本次研究共纳入1003名老人,其中男性414人,女性589人,平均年龄69.210±7.832岁,老年MCI324人,占32.3%。路径分析结果如下:①天干、主气及脑血管疾病为罹患老年MCI的直接高风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为直接风险因素(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146、0.120、0.102、0.069、0.075);②岁运、运动为罹患老年MCI的直接保护性因素(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079、-0.108);③睡眠、年龄为罹患老年MCI的间接风险因素(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085、0.087)。2、临床研究:①认知功能疗效评价:试验组与对照组干预前后组内对比疗效显着(P<0.01)。试验组改善率为79.4%,对照组改善率为81.8%,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且试验组在视空间/执行能力及延迟回忆能力2方面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②中医证候疗效评价:试验组改善率为82.4%,对照组改善率为54.5%,呈极显着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症状总积分、主要症状积分、次要症状积分以及口唇爪甲青紫、面色晦暗等症状干预后两组间对比呈极显着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3、系统评价:共纳入6项研究,样本量共计434例,化痰活血法的中药方剂可改善老年MCI人群总体认知功能水平,对MMSE、CCSE、TCD、血液流变学结局指标、中医证候积分疗效显着。结论:1、长春地区老人总体认知功能较低,与其他文化、经济水平较高地区比较,老年MCI的患病率较高。本病与五运六气、睡眠、运动、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疾病关系密切,其中天干、主气及脑血管疾病对本病影响最大。2、通过纵观庚子年五运六气变化拟定化痰活血法方药半夏厚朴汤加味治疗老年MCI疗效颇佳,与盐酸多奈哌齐对比安全性更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中医症状,提升生活质量。3、化痰活血法中药治疗老年MCI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以及相关中医症状。
陈平原[2](2020)在《色情小说与翻译研究——关于《中国近代小说的兴起》及其他》文中指出前哈佛东亚系教授、哈佛燕京学社社长韩南先生(PatrickHanan,1927—2014)2014年4月27日去世,同年9月12日,哈佛东亚系及哈佛燕京学社联合举行追思会,我路远无法参加,发去短信,请人代读:"今年2至6月,我在北京大学为研究生开设‘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史’专题课,涉及海外中国研究的贡献,专门讨论了韩南先生。
吴冬[3](2020)在《基于p38MAPK/NF-κB信号通路探讨耳甲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应与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有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上腹痛、上腹烧灼感症状中的一项或多项,且上述症状不能用器质性、系统性或代谢性疾病等来解释产生这些慢行消化不良症状原因的一种疾病。本课题组根据耳穴区特定的解剖部位,多年来一直开展耳甲电针的相关研究,本研究通过临床观察评价耳甲电针对FD的治疗效果,同时通过动物实验进一步阐释其疗效机制。方法研究一耳甲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研究选取2018年6月~2019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就诊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90例,随机分为耳甲电针组和对照刺激组各45例。耳甲电针组刺激区域为耳甲腔,对照刺激组刺激区域为外耳缘中部,即上耳舟部。使用华佗牌SDZ-ⅡB电子针疗仪进行治疗,脉冲为疏密波,其中密波频率为20 Hz,疏波频率为4 Hz,刺激强度为8-20 mA,患者每周治疗5次,每次30 min,临床试验疗程4周。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使用主要症状评分表、功能性消化不良生活质量量表(FDDQL)、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并参照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和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制定的疗效评估方法,对比分析耳甲电针组与对照刺激组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应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研究二耳甲电针对FD模型大鼠动物行为学、组织形态学的影响31只成年SPF级Sprague-Dawley(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耳甲电针组、对照刺激组,各组大鼠适应性喂养5天。本研究采用夹尾刺激法对模型组、耳甲电针组、对照刺激组大鼠进行FD模型复制。造模结束后,空白组、模型组动物自由摄食摄水,不予任何处理;耳甲电针组、对照刺激组FD模型大鼠麻醉后,采用华佗牌SDZ-ⅡB型电子针疗仪进行干预,耳甲电针组刺激区域为大鼠双侧耳甲腔,对照刺激组刺激区域为大鼠双侧耳缘,脉冲为疏密波,其中密波频率为20 Hz,疏波频率为4 Hz,刺激强度为4 mA,每天干预30 min,连续14天。分别于造模后和干预后,使用一般情况评分、体重、3h进食量、旷场实验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得分、强迫游泳不动时间,以评估各组大鼠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动物行为。结束干预后大鼠禁食不禁水24 h,取大鼠胃及十二指肠组织,应用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胃与十二指肠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研究三耳甲电针对FD模型大鼠血清学的影响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乙酰胆碱(ACh)、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5-羟色胺(5-HT)、血管活性肠肽(VIP),评价不同干预方法对FD模型大鼠血清乙酰胆碱(ACh)、炎症因子、脑肠肽的影响。研究四耳甲电针对FD模型大鼠p38 MAPK/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使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胃和十二指肠的p38 MAPK、IκB-α、p65 NF-κB蛋白表达水平,探讨耳甲电针对FD模型大鼠p38 MAPK/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以及耳甲电针治疗FD的效应机制.结果研究一耳甲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基线方面耳甲电针组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程方面,较对照刺激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耳甲电针组在主要症状评分表、FDDQL、HAMA、HAMD、SDS、中医症状量化评分,较对照刺激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耳甲电针组治疗有效率是91.11%,高于对照刺激组治疗有效率6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耳甲电针组临床痊愈4例,显效29例,有效8例,有效率91.11%,对照刺激组临床痊愈0例,显效2例,有效29例,有效率 68.89%。研究二耳甲电针对FD模型大鼠动物行为学、组织形态学的影响造模后大鼠呈现毛发粗糙、枯黄,便溏,进食量、饮水量减少,活动度、灵敏度降低,静卧扎堆乃至蜷缩于鼠笼角落,情志抑郁不安,易受惊。模型组大鼠一般情况评分较空白组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对照刺激组大鼠一般情况评分均升高(P<0.05);耳甲电针组一般情况评分高于对照刺激组(P<0.05)。模型组大鼠体重较空白组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对照刺激组大鼠体重均升高(P<0.05);耳甲电针组体重高于对照刺激组(P<0.05)。模型组大鼠3h进食量较空白组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对照刺激组大鼠3h进食量均升高(P<0.05);耳甲电针组3h进食量高于对照刺激组(P<0.05)。模型组大鼠旷场实验水平运动得分较空白组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对照刺激组大鼠旷场实验水平运动得分均升高(P<0.05);耳甲电针组旷场实验水平运动得分高于对照刺激组(P<0.05)模型组大鼠旷场实验垂直运动得分较空白组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对照刺激组大鼠旷场实验垂直运动得分均升高(P<0.05);耳甲电针组旷场实验垂直运动得分高于对照刺激组(P<0.05)模型组大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较空白组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对照刺激组大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均降低(P<0.05);耳甲电针组强迫游泳不动时间低于对照刺激组(P<0.05)。HE染色胃病理切片显示,模型组胃粘膜上皮细胞有明显微损伤和脱落、排列无序,腺体明显水肿、排列不规则,有炎性细胞浸润;耳甲电针组:胃黏膜上皮细胞未见明显损伤,腺体结构完整、排列较整齐,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少。十二指肠模型组十二指肠黏膜结构较完整,肠绒毛排列紊乱,高矮不一,部分倒伏、融合,黏膜层有炎性细胞浸润;耳甲电针组十二指肠黏膜结构较完整,肠绒毛排列较整齐,部分绒毛尖端破溃,黏膜层炎性细胞浸润减少。研究三耳甲电针对FD模型大鼠血清学的影响模型组大鼠血清ACh含量较空白组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大鼠血清ACh含量均下降(P<0.05);耳甲电针组血清ACh含量低于对照刺激组(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IL-2含量较空白组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对照刺激组大鼠血清IL-2含量均下降(P<0.05);耳甲电针组血清IL-2含量低于对照刺激组(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IL-6含量较空白组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对照刺激组大鼠血清IL-6含量均下降(P<0.05);耳甲电针组血清IL-6含量低于对照刺激组(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TNF-α含量较空白组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对照刺激组大鼠血清TNF-α含量均下降(P<0.05);耳甲电针组血清TNF-α含量低于对照刺激组(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5-HT含量较空白组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对照刺激组大鼠血清5-HT含量均升高(P<0.05);耳甲电针组血清5-HT含量高于对照刺激组(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VIP含量较空白组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对照刺激组大鼠血清VIP含量均下降(P<0.05);耳甲电针组血清VIP含量低于对照刺激组(P<0.05)。研究四耳甲电针对FD模型大鼠p38 MAPK/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胃p38 MAPK蛋白水平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胃p38 MAPK蛋白水平下调(P<0.05);与耳甲电针组比较,对照刺激组胃p38 MAPK蛋白水平上调(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胃IκB-α蛋白水平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胃IκB-α蛋白水平下调(P<0.05);与耳甲电针组比较,对照刺激组IκB-α蛋白水平上调(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胃p65 NF-κB蛋白水平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胃p65 NF-κB蛋白水平下调(P<0.05);与耳甲电针组比较,对照刺激组p65 NF-κB蛋白水平上调(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十二指肠p38 MAPK蛋白水平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胃p38 MAPK蛋白水平下调(P<0.05);与耳甲电针组比较,对照刺激组胃p38 MAPK蛋白水平上调(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十二指肠IκB-α蛋白水平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十二指肠IκB-α蛋白水平下调(P<0.05);与耳甲电针组比较,对照刺激组十二指肠IκB-α蛋白水平上调(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十二指肠p65 NF-κB蛋白水平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耳甲电针组十二指肠p65 NF-κB蛋白水平下调(P<0.05);与耳甲电针组比较,对照刺激组十二指肠p65 NF-κB蛋白水平上调(P<0.05)。结论1、耳甲电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2、耳甲电针可影响FD模型大鼠动物行为和组织形态。3、耳甲电针具有抗炎、调控脑肠肽的效应。4、耳甲电针可以下调FD模型大鼠p38 MAPK/NF-κB信号通路的蛋白表达,即耳甲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机制可能通过调控p38 MAPK/NF-κB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反应,从而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状。
王宇宇[4](2020)在《清代嘉兴府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清代嘉兴府小说为研究对象,从小说发展概况、小说作者、小说艺术特色等方面对其展开探究。除绪论外,文章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对清代嘉兴府小说创作情况进行概述。通过检索前人小说书目、查阅地方志等方式,共找到文言小说28部(篇),通俗小说6部,合计34部(篇),这个数量在浙江省中仅次于杭州府,在清代浙江各府小说创作整体中位于前列。第二章对清代嘉兴府小说作者进行探究,主要聚焦其生平思想和小说观念。在这二十余位小说作者中,既有出仕为官的,也有隐居、游幕的,他们不同的经历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其小说创作及小说观念有所影响。此外,本章还对烟水散人、天花藏主人与嘉兴府的关系进行了梳理。第三章回到小说本身,分析清代嘉兴府小说的艺术特色,主要从小说主题和情节上的因循与创新、女性形象的塑造、多样的语言面貌三点来论述。对于其中较为出色同时研究成果较少的几部作品,在第四章做了个案探究。其中《遣睡杂言》带有较重的地域特色,《贤已编》中文人色彩明显,《昔柳摭谈》艺术水平较高,《侠义佳人》是晚清女性小说的代表作,各具特色,是清代嘉兴府小说中的优秀作品。
余芳芳[5](2020)在《清代前中期才子佳人小说评点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才子佳人小说在清代前期迎来高潮,并一直延续至清代中期;与此同时,通俗小说评点亦接续了明末的繁盛,并以商业性和文人性相结合的态势继续发展。通过对清代前中期才子佳人小说评点的研究,一方面能够深入了解才子佳人小说的接受情况,另一方面亦能由此窥见这一时期通俗小说评点的阶段性样貌。论文由前言、正文、结语和附录四部分组成,其中正文分为四个章节。前言部分首先对相关概念作出界定,明确将研究范围限定在清代前中期的缘由,并简要概述才子佳人小说评点的研究现状。第一章,首先对清代前中期才子佳人小说评点的存世情况进行梳理,明确才子佳人小说评点本的数量及版本情况,在此基础上总结其评点的主要形式及特征;其次,从小说评点的商业性质、才子佳人小说产生以及评点者三方面交代其形成背景。第二章,结合小说文本,分析清代前中期才子佳人小说评点在人物、情节、思想三方面的评点策略与审美趣味。第三章,结合评点内容,阐释清代前中期才子佳人小说评点情感体验性、文人自赏性、道德敏感性三大特征,从中亦可见出才子佳人小说的题材类型以及评点者的个人意趣对评点样貌的深刻影响。第四章,探讨清代前中期才子佳人小说评点的价值与局限,一方面,评点显示出促进才子佳人小说普及以及审美趣味形成的传播价值,对通俗小说艺术性质形成普遍性认识的理论价值以及接续明末文人性与商业性结合的评点传统、丰富清代中期通俗小说评点格局的评点史价值;另一方面,由于评点者忽略对作品的情感把握以及评点中道德教化因素的过分介入,亦使得才子佳人小说评点丧失了应有的精神价值。结语部分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明确了清代前中期才子佳人小说评点在才子佳人小说和评点两方面的意义。附录一为《清代前中期才子佳人小说评点叙录》,主要对作品评点本的版本、评点时间等相关情况进行说明,并阐述其在才子佳人小说语境下的价值、特色与不足;附录二为《清代前中期才子佳人小说评点一览表》,对成书时间、评点时间、版本及评点形态作出说明;附录三为《清代前中期才子佳人小说圈点形态一览表》,对作品中的圈点符号进行整理与统计。
张鹏程[6](2020)在《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培养造就“一懂两爱”的“三农”工作队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是新时代乡村干部队伍建设的显着标志,也是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重要目标。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进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着作关于干部(特别是乡村干部)教育的论述,是干部教育的根本。从一般意义上来看,政治认同教育是任何政党的重要工作,是保证其政治合法性的重要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相关文献及文件对乡村干部政治认同在具体内容和标准比以前更加清晰,要通过政治认同教育来实现。为了更好的实施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需要参考国内外研究成果,了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的现状、规律及趋势。通过比较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与中高级干部、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教育的异同,发现其自身特点。历史经验需要借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等时期,由于形势的发展、主要工作、乡村干部自身情况等,中国共产党对乡村干部实施了有针对性的政治认同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从而保证革命的胜利与建设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对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历史经验是,政治认同教育目标须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一致,政治认同教育内容须与工作实际情况相吻合,政治认同教育方法须与教育对象接受能力相适应,政治认同教育须在党的领导下有序进行。通过实地调研了解乡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和乡村干部的思想状况,通过网络调查问卷初步了解乡村干部的关注点和工作表现,通过干部自身及农民评价,获得乡村干部政治认同的现实要求与现状。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面临的主要机遇有中国仍然处在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两个百年”目标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等,主要挑战有不良思想对社会主流思想仍存在潜在严重对抗、价值多元化对基层干部思想观念的不断冲击、乡村文化教育建设经费的有效投入不足、乡村干部自身素质的提升滞后等,主要问题有教育主体缺乏有效教育途径、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考核机制不完善导致工作心态失衡、精致的利己主义冲击正确价值观的形成等。党的十八大以来,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有了新的变化,提升了乡村干部的政治认同,其主要举措有:在教育内容上构建以开展系列主题教育、党史党建学习教育、世情国情党情教育等多方面的教育内容体系;在教育方式方法上通过巩固党校教育体系建设、加强县乡理论学习中心组教育功能、实施教育交流策略等提高教育实效;教育保障机制方面采取了加强制度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加强乡村文化平台建设等,完善了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体系建设。虽然有较大变化,但与应有的标准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教育要素的提升与整合是重要方面。提升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实效,必须要解决“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的问题。针对现有的问题及措施,实施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需要遵循的原则和规律是: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是推进中心工作的现实需要、教育主体建设是推进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发展的关键要素、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应注重因材施教、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应以增强自我认同为基础、坚持政治认同教育与健全奖惩机制的融合发展等。创新之处是将政治认同教育扩展到乡村干部,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范畴;在研究方法上运用了理论分析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其研究结论不仅在理论上有一定的创新性,而且在实践上有利于提高政治认同教育的实效性。
许永祥[7](2020)在《特厚坚硬煤层超大采高综放开采支架-围岩结构耦合关系研究》文中认为针对榆神矿区埋深较浅的特厚坚硬煤层综放开采采用传统大采高综放开采工艺(机采割煤高度3.55.0 m)存在的顶煤悬顶距长、冒落块度大和冒放性差等问题,基于金鸡滩煤矿一盘区东翼煤层地质赋存条件,对超大采高开采工艺(机采割煤高度≥6.0 m)和放顶煤开采工艺相结合的超大采高综放开采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增大机采高度等方式优化液压支架结构与围岩结构耦合关系、减小坚硬顶煤冒放块度、改善顶煤冒放结构、提高顶煤冒放性。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物理试验和工业性试验等方法,对特厚坚硬煤层超大采高支架-围岩结构耦合关系进行研究,通过工业性试验监测结果对超大采高综放开采效果进行评价,成功实现了埋深较浅的特厚坚硬煤层一次性安全高效、高资源回收率开采。通过一系列相关研究,取得如下主要研究成果:(1)液压支架与围岩结构耦合原理在液压支架-围岩“三耦合”支护原理基础上,引入“结构耦合”概念及原理,形成支架-围岩“4S耦合”支护原理,即结构(Structure)、强度(Strength)、刚度(Stiffness)和稳定性(Stability)耦合。结构是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承载体和表现体,搞清楚液压支架结构与围岩结构特征及其力学和运动学特性是分析支架-围岩耦合支护系统应力场、位移场和能量场等多场耦合状态的必要条件。将支架-围岩结构耦合支护系统分为近场“小结构”初次耦合和远场“大结构”二次耦合:“小结构”初次耦合是液压支架“内加载”(支架提供初撑力),主动支撑、加固围岩;“大结构”二次耦合是远场顶板覆岩大结构失稳“外加载”,支护系统“小结构”处于被动承载状态,此状态既要有足够的“刚性”以承载,又要有灵敏的“柔性”以让压,使得“小结构”对“大结构”有良好的适应性。综放工作面还需考虑液压支架结构(特别是放煤机构结构)与顶煤冒放结构的耦合关系,合理的结构耦合关系有利于顶煤顺利冒落放出,提高顶煤回收率。(2)液压支架结构与顶板覆岩结构耦合关系金鸡滩煤矿特厚坚硬煤层超大采高综放首采工作面中部顶板覆岩结构特征为下位近场关键层组合悬臂梁结构与不稳定砌体梁结构交替,上位远场组合关键层可形成稳定的砌体梁结构,顶板周期来压具有大、小周期性,来压步距1020m;工作面两端头顶板为弧形三角板侧向悬顶结构,最大悬顶距超过20 m,矿压显现不强烈。提出并采用支架-围岩耦合承载能力曲线,合理解释了两柱掩护式综放液压支架承载能力的优越性。工业性试验表明:ZFY21000/35.5/70D型两柱掩护式综放液压支架既能保证工作面支护系统的可靠性和适应性,又能有效破碎坚硬顶煤;工作面实际机采高度6.36.5 m,推进速度约10.0 m/d,顶板来压期间局部煤壁出现板裂化片帮,最大片帮深度小于0.8 m。(3)液压支架结构与顶煤冒放结构耦合关系增加支架结构高度和机采高度可实现“多割少放”促进工作面采放协调,还可通过增强工作面矿压显现程度、减小坚硬顶煤悬顶长度、增大放煤口尺寸等方式改善顶煤冒放结构和冒放性;顶煤冒放过程中可形成小块度瞬时动态松散拱、中等块度不稳定拱结构与大块度稳定拱结构,通过尾梁“小拱小摆、大拱大摆”的对策可实现高效破拱;顶煤破碎块度具有双周期性,走向周期与周期来压同步,垂向周期与顶煤层位相关;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工作面资源回收率约87%,工作面中部顶煤冒放性好,端头约20 m范围内顶煤冒放性差。(4)液压支架结构与工作面煤壁结构耦合关系金鸡滩煤矿超大采高综放工作面煤壁主要发生板裂化片帮,板裂化片帮具有多种特征:板状、洋葱皮状、弹射型和护帮板扰动下板裂化片帮。煤壁板裂化片帮渐进式破坏机理为煤体内生裂隙(割理)在采动应力影响下沿纵向扩展、贯通成板结构,继而在不同应力环境下发生不同形式的板状屈曲破坏。煤壁板裂化片帮与煤体强度、煤体结构特征和应力环境等因素相关,垂直应力的泊松效应、煤壁截割后的卸荷回弹以及采动动载应力波在煤壁自由面的反射等因素促使煤壁发生纵向张拉破坏。提出并求解了整体式和分体式护帮板承载能力曲线,并将护帮板承载能力曲线作为护帮板承载性能评价指标,从力学特性和运动学特性角度得出整体式护帮板具有承载性能优、灵活性好和结构耦合适应性强等优点,并建议在满足护帮高度要求的前提下,优先选用整体式二级护帮板结构。(5)液压支架结构与工作面端头和超前段围岩结构耦合关系工作面端头顶板的侧向悬顶结构导致工作面端头和超前段巷道矿压显现强度低,工业性试验表明工作面端头的过渡、端头和超前支架结构设计合理、配套协调,保证了工作面两端头支护系统与设备的安全高效运行。(6)顶板弱化对工作面端头和超前段支架结构与围岩结构耦合关系的影响针对首采面端头顶煤冒放性差和采空区悬顶距长等问题,采用高能气体预裂装置和水力压裂对顶煤和顶板预裂弱化。高能气体预裂试验表明:(1)预裂段端头顶煤冒放块度明显减小,顶煤冒放性好;(2)预裂段端头矿压显现增强,工作面煤壁出现一定程度的可控片帮(最大片帮深度小于0.5 m);(3)预裂段采空区悬顶切顶效果显着,最大悬顶距由20 m左右降低到26 m。水力压裂预裂试验表明:(1)水力压裂对提高端头顶煤冒放性具有一定的效果,但仍存在较多大块顶煤,顶煤破碎效果弱于高能气体预裂装置;(2)水力压裂试验段工作面端头顶板垮落及时,最大悬顶距为56 m,采空区悬顶控制效果较好。
黄钦海[8](2020)在《广佛接壤地区社区女性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背景甲状腺结节[1-5](Thyroid nodule,TN)并非是一种独立疾病,而是甲状腺的一种局部组织病理表现形式,是由甲状腺组织内细胞异常增生所致的局限性肿块。TN具有多种表现形式,按肿块的质地分为实性、囊性或囊实性结节;按结节数量分为单发结节和多发结节;按性质分为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也称甲状腺癌(thyroid cancer,TC))。近年来,得益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群健康意识提高和超声检查技术的进步,全球TN的检出率大幅提高,由原来触诊获得的3%-7%增加到超声检查获得的20%-76%,其中5%-15%的TN为恶性结节,且TC呈现年轻化的趋势[6]。TN特别是TC患病率呈整体上升趋势,但在地区分布上存在较大差异。2018年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发布的全球癌症统计报告显示[7],2018年全球男女合计TC发病56.7万例,粗发病率为7.4/10万,位居所有癌症发病的第九位,死亡病例为4.1万例。女性TC发病为43.6万例,粗发病率为11.5/10万,位居所有癌症发病的第五位。2014年报道的土耳其黑海西部地区TN患病率为56.6%[8],美国有研究报道[9],从1975年至2009年期间,TC的患病率增加了近3倍(4.9/10万~14.3/10万),且女性(6.5~21.4/10万)是男性的3倍多(3.1~6.9/10万)。2005-2014年我国TC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4.30~12.29/10万),年度变化百分比为11%,且城市高于农村,女性(6.68~18.72/10万)高于男性(1.98~6.05/10万),但农村、男性发病率增长速度逐渐增大[10]。2016年北京[11]报道的TN患病率为49.0%,且女性患病率显着高于男性。可见,TN和TC危害日益严重,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不同地区人群TN的患病率存在较大差异,且女性人群危害更大。目前TN的具体致病机制尚未阐明,但已明确它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可能部分解释不同地区TN患病率差异较大的原因。甲状腺是人体内分泌系统非常重要的腺体组织,是最大的内分泌腺,主要通过激素调控人体生长和生理功能。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与TN的发生发展具有密切关系的激素为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TSH是由腺垂体分泌的激素,具有调节甲状腺细胞生长和分化,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Thyroid hormone,TH)的重要生理功能。血清TSH的水平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甲状腺功能状态[12]。TSH长期处于高水平时,可促进甲状腺细胞增生,导致TN甚至TC的发生。有研究发现[13,14],血清TSH升高与TC风险的增高密切相关,有望发挥预测因子的作用。碘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主要存储于甲状腺组织中,是合成TH必不可少的原料。碘在甲状腺组织中有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当碘和TH缺乏时,TSH分泌代偿性增多,促进甲状腺细胞生长。提示,碘缺乏时,可能通过TSH影响甲状腺疾病的发生。我国几十年来实行全民食盐加碘运动,使大部分居民处于超碘水平,甲状腺疾病谱发生了改变。一般认为碘营养水平与甲状腺疾病呈“U”字型曲线关系,即碘摄入过低或过高,均可增加甲状腺疾病的风险[15,16]。但碘的摄入与TN的关系尚未明确,目前尚缺乏统一结论。田燕等研究认为[17],碘缺乏可使TN的患病率和及其体积增加,但杜丹等发现[18],碘摄入量的大小对TN患病率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显着的变化,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患病率显着提高,这与TN有相同的流行趋势。MS与TN是否相关呢?目前,已有学者研究了两者的关系。Ayturk等发现[19],MS组的TN患病率显着高于非MS,两者具有相关关系。韩国的一项研究也发现[20],MS患者有更高的TN患病率,且MS组分的数量与TN呈正相关,组分越多,TN患病率越高。目前,关于睡眠模式对TN影响的报道较少,两者间的关系尚未明确。睡眠模式主要包括入睡时间推迟、昼夜节律紊乱和睡眠剥夺等形式,它们主要通过内分泌激素(TSH、胰岛素生长因子、生长激素和褪黑素等)的异常调节而发挥作用。有研究发现[21],延迟晚上上床睡眠时间,可提高TSH的分泌峰值,血清TSH水平显着提高。Luo等研究发现[22],睡眠时长不足,增高甲状腺癌患病风险,可能的原因是睡眠剥夺导致TSH水平升高和免疫应答受损,从而导致患癌风险增高。女性较男性有较高的TN(TC)发生率,可能与其生殖生育因素相关,如月经、绝经、妊娠和流产等,但尚无统一结论。法国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显示[23],月经初潮年龄较小和怀孕次数增加,与TC相关,可能是它的危险因素。但美国的一项队列研究发现[24],月经周期较长、月经初潮在年龄14岁以上,能增加TC的风险。许蕾蕾等研究发现[25],育龄期延长、绝经期延迟、怀孕和流产次数的增加有更高的TN检出率。有研究表明[26],孕期及生育期妇女有更高的TN患病率。此外,长期暴露于雌激素环境,可能增加甲状腺癌发生的风险,但TC的发生并不能归咎于单独的高雌激素水平[27]。目前关于TN的发生发展与女性发育和生殖因素方面的研究仍然有限,需进一步深入研究。里水镇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着名的“广东四小虎”之一)东北部,毗邻广州市,是佛山市与广州市链接的重要枢纽,其辖区面积为148.28平方公里,总人口435998人(2017年),辖区共有20个社区,组成16个村委会。里水镇经济实力强劲,位列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第9名(2018年度),且先后获得国家卫生镇、全国文明村镇、国际安全社区等称号。该地居民生活水平较高,与广州差距不大,同时还保留着农业生产,工作压力相对较小,幸福指数较高,具有较好的先进社区代表性。本研究选择里水镇作为研究点,探索新经济形态下的先进社区TN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防控措施。目前,TN的致病机制尚未阐明,且其发病率日益增高,造成较大的社会经济和健康负担,面临的防控任务依然严峻。虽然TN影响因素的研究越来越多,但尚无统一明确的结论,不同地区TN的发病特点和危险因素差异较大,提示TN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地区有各自的特点。因此,探索研究TN的危险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探明不同地区TN的流行病学特征,有助于TN的精准防控。目前TN的人群研究多集中于医院体检人群和住院人群,社区人群的研究甚少,广东地区更罕见。探明社区TN的流行病学特点,具有重要的意义,可有助于指导地方制定有针对性的TN防治工作策略和措施,也可为TN病因研究积累基础数据。里水镇是中国先进村镇的代表,是研究新经济时代下的疾病谱特征的较好样本。此外,女性人群为TN的易感人群,相对男性有更高的患病率,应是关注的重点人群。同时为响应国家现行的“关爱妇女”政策,探索研究妇女TN患病情况和相关危险因素,可为保障妇女健康提供基础数据支撑。本研究拟分两部分对TN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主要分析广佛接壤区女性手术住院TN患者的结节特征与相关危险因素,第二部分着重调查分析社区健康人群妇女TN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以期了解社区女性TN的分布特征,为指导和制定社区TN的防控策略、措施提供数据支撑,进而为其他地区社区TN防控提供参考。2研究目的近年来,TN及TC发病率迅速上升,已成为常见的内分泌疾病,造成较大的疾病负担。女性人群是高危人群,相较男性有更高的患病率,危害更重。本研究拟通过收集广佛接壤地区基于社区女性TN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根据甲状腺内分泌及调节因素设计社区女性TN流行病学病因调查相结合,探索社区女性TN的病因或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符合实际的社区女性TN防控措施提供数据与理论支撑,以期降低妇女TN患病率,提高一、二级预防效率,切实提高女性健康水平,保护妇女健康权益。同时,为有针对性地指导优化社区TN防治的卫生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3研究方法本研究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某三级医院病案室和电子病历系统记录在册的广佛接壤区里水镇女性住院患者基本信息及详细病历资料,包括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居住地、病理类型及生化检查结果等。将数据汇总整理,采用SPSS 20.0软件对TN患者各项指标进行回顾性描述统计分析。以TN患者为病例组,同时按照年龄、居住地和民族进行频数匹配,在医院内选择同期住院的里水镇女性非TN患者作为对照,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TN的临床特点和发病影响因素。第二部分进行社区流行病学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广佛接壤区里水镇的20个村居委的妇女为调查对象进行现场调查和甲状腺检查。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以获取调查对象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生活方式(吸烟、饮酒、口味)、睡眠模式(入睡时点、睡眠时长)、月经及生殖情况(月经初潮年龄、绝经情况、怀孕次数、流产次数)以及疾病患病史等资料。同时采用触诊和高频超声检查对调查对象进行甲状腺检查,明确TN的患病情况。应用EpiData3.0软件编制数据库,对问卷进行双人双录入,excel 2007对数据进行整理,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整个研究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均实施了的严格质量控制措施,最大程度上确保研究数据真实可靠。本文的应用的统计方法主要包括:方差分析、卡方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检验水准α=0.05。4研究结果第一部分临床资料分析结果:4.1本研究共纳入社区女性TN住院患者104例进行分析,平均入院年龄为48.41±11.97岁,其中TC患者13例,恶性结节构成比为12.5%。进行年龄分层后,40-49岁组恶性结节构成比最高,为1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2 TN的临床病理特征分类以结节性甲状腺肿为主,占比70.19%,其次为乳头状甲状腺癌(10.58%),滤泡状甲状腺癌最低(1.92%)。TN的合并症状以合并增生和出血为主,分别为19.23%和18.27%。4.3临床良恶性TN患者的超声特征比较:结节回声信号类型分布存在差异,其中恶性结节组低回声信号者构成比为76.92%,而良性结节组仅为29.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节内血流信号分布也不同,恶性结节组结节内血流丰富者占比最高,为76.92%,而良性结节组占比仅为14.29%,两组差异显着(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结节内血流信号丰富是TN的危险因素(OR=14.540,95%CI:3.734~56.617,P<0.05)。4.4临床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文化程度、职业、甲状腺疾病史,血TSH、血肌酐和血红细胞含量在TN组和非TN组的分布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文化程度、有甲状腺疾病史、血肌酐和血红细胞异常是TN的影响因素,其中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学文化程度TN患病风险是小学文化程度的2.95倍。第二部分社区调查结果:4.5社区调查中共有1597名调查对象进入研究,年龄为20-76岁,平均年龄为42.38±10.51岁,年龄多集中于30-39岁(38.63%)。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38.95%),主要职业是农民者占多数(34.25%)。共检出甲状腺结节患者125例,检出率7.9%。甲状腺结节患者年龄范围为23-76岁,平均年龄为49.63±12.13岁。4.6人群甲状腺结节超声特征分析,甲状腺结节大小在年龄(?2=12.229)、文化程度(?2=15.940)、是否患有慢性炎症(?2=10.241)的分布上存在显着差异(P<0.05)。但以55岁为界将年龄分两层比较时,结节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7甲状腺结节检出率具有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长,增高趋势有统计学意义(?2=105.640,P<0.001)。文化程度不同,TN检出率不同,其中小学/文盲文化程度检出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5.000,P<0.001)。从事的职业不同,TN检出率不同,其中农民检出率最高,不同职业TN检出率存在显着差异(?2=13.952,P=0.007)。4.8饮食习惯不同,TN的检出率不同,其中口味适中者检出率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7.339,P<0.001)。4.9睡眠模式不同,TN检出率不同,是否晚上最佳睡眠时长(?2=13.387,P<0.01)、晚上入睡时间(?2=13.469,P=0.009),晚上睡眠时长(?2=16.813,P=0.002)检出率存在显着差异,其中非最佳睡眠时长、晚上入睡时间<9点、晚上睡眠时长>10小时,有更高的结节检出率。4.10生殖生育因素中是否绝经(?2=68.194,P<0.001),怀孕次数(?2=10.089,P=0.039)的TN检出率存在显着差异。疾病史中有无代谢综合征(?2=50.668,P<0.001)的TN检出率存在显着差异。4.11 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TN检出率与年龄(R=0.198,P<0.001)、文化程度(R=-0.092,P<0.001)、口味(R=0.059,P=0.019)、是否绝经(R=0.207,P<0.001)、怀孕次数(R=0.064,P=0.010)和有无代谢综合征(R=0.178,P<0.001)等因素存在弱相关关系,且与文化程度呈负相关关系。4.12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年龄(相对于20-29岁组,60-75岁组OR=46.919,P<0.001)、口味(相对于口味适中组,口味偏淡组OR=3.316,P=0.002)、怀孕次数(相对于未怀孕者,怀孕3次者OR值最大,为0.225,P=0.006)和有无代谢综合征(OR=4.247,P<0.001)均有统计学意义。5研究结论5.1广佛接壤区社区女性TN住院患者中TC构成比为12.5%,提示TN有较高的恶性化风险。恶性TN的病理特征主要以乳头状甲状腺癌为主,良性结节主要以甲状腺肿为主;TC中检出低回声信号和结节内血流丰富的超声征像率更高,而结节内血流丰富信号是TC的危险因素。可为筛查防治工作中提供理论支持。5.2临床资料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提示,文化程度、职业、甲状腺疾病史、血TSH、血肌酐和血红细胞是TN的影响因素,其中中学文化程度是危险因素。提示开展进一步相关研究的必要性。5.3广佛接壤区社区健康女性TN总检出率为7.9%,40岁以上人群的检出率明显增高,且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趋势。应把40岁以上妇女作为TN防控的重点人群,加强TC筛查防治工作。5.4生活方式(口味)、月经及生育史(怀孕次数)、睡眠模式(迟睡、睡眠时长)和疾病史(代谢综合征)是TN的影响因素,其中年龄、口味偏淡、怀孕3次及以上和有代谢综合征是TN的危险因素。应该加强相应高危人群的监控和防治宣教,以利于TN的一、二级预防。
林洁[9](2020)在《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及其当代启示》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日益蓬勃,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科学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将推动着社会的重大变革和历史的进步。回顾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历程,自改革开放后,科学技术的作用也越来越强。邓小平在中国改革开放和中国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敏锐观察到科学技术对中国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重温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思想,一方面有利于深化对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的认识,从而深化对邓小平理论体系的认识;另一方面对我国当前和未来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乃至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现实启示。除绪论外,本文将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背景条件。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思想是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发展成熟起来的,从国内环境来看,20世纪80年代后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日益突显,而当时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差距较大,需要尽快提升自身的综合国力;从国际环境来看,世界上第三次工业革命已经出现,促使各国对科学技术产生了高度关注。邓小平还继承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人的科学技术思想。第二部分,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的主要内容。这一部分主要叙述了邓小平在汲取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技术的思想。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这是邓小平对于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关系的深刻理解,也是其科学技术思想的精髓。二是邓小平关注到了科学技术人才对于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形成了科学技术人才观。三是邓小平不断致力于深化改革,以破旧立新的创新思维提出了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四是邓小平将科学技术深入发展,指出科学技术要运用于国家发展的各个领域,形成了他对科学技术功能的论述。第三部分,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对当代的启示。通过对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背景条件及其主要内容的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得出启示:在新时代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国家强盛之基,要把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作为新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力,要努力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从而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
谢滔[10](2019)在《基于区域分割的SAR图像舰船目标检测技术研究》文中指出由于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具有全天时、全天候对海洋环境监视能力,开展基于SAR图像的舰船目标检测技术研究对经济民生和国防事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SAR技术诞生至今,国内外学者和研究机构针对SAR图像舰船目标检测技术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然而,针对SAR图像中目标轮廓模糊的情况,传统方法依然难以取得好的检测结果。此外,随着SAR技术的发展进步,人们获取的SAR图像数据呈指数增长,图像数据朝着大篇幅和高分辨的方向发展,传统基于像素的处理方式越来越难以胜任未来发展的趋势。为了克服现有方法存在的瓶颈问题,论文基于SAR图像区域分割方法开展舰船目标检测技术研究,对超像素分割方法和水平集演化方法进行了详细深入的探索,并据此提出新的SAR图像舰船目标检测方法。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对现有的SAR图像舰船目标检测方法做了系统介绍。系统地回顾了SAR技术的发展历程,对现有SAR图像舰船目标检测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分析了现有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未来发展趋势,对本文的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并给出了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研究了基于像素显着性差异和空间距离的SAR图像超像素生成方法。论文从现有的超像素生成算法出发,分析了SAR图像的特性和现有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像素显着性差异和空间距离的SAR图像超像素生成方法。为了解决现有超像素方法在不均匀边缘纹理区域难以形成准确超像素分割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高斯核加权的局部对比测度算子,该算子能在有效抑制相干斑的情况下,极大增强图像不均匀区域的像素动态范围,为准确检测出目标模糊的轮廓和边缘提供有利条件。此外,本文还提出采用自适应的局部紧凑性参数,解决超像素方法在混合区域效果差的问题。基于仿真SAR图像和真实SAR图像开展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和现有方法相比,基于不同噪声环境,在运算效率与现有方法相当的情况下,本文方法可实现更准确的超像素分割。研究了基于超像素的SAR图像海杂波统计分析。论文从传统SAR图像海杂波统计分析方法出发,创新性地提出开展基于超像素的SAR图像海杂波统计分析。论文采用强大的Sci Py科学计算库中的统计函数子库,将分布函数库中80多种分布函数对海杂波的超像素样本数据进行拟合,通过比较拟合误差,获取超像素海杂波最适合的分布模型——无界约翰逊(Johnsonsu)分布,并通过多组数据拟合实验,验证了Johnsonsu分布对超像素海杂波数据的拟合能力。研究了基于超像素的恒虚警率(Constant False Alarm Rate,CFAR)海面舰船目标检测方法。论文基于本文提出的超像素分割方法和Johnsonsu分布模型,开展了超像素级CFAR检测算法研究。不同于现有基于超像素的CFAR检测方法,本文采用全新的环形拓扑结构,背景超像素采用Johnsonsu分布函数建模,通过与传统的K-CFAR和最新的SP-CFAR算法开展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实现更高的检测率和更低的虚警率。研究了基于超像素的马尔科夫随机场(Markov Random Field,MRF)海面及驻泊舰船目标检测方法。传统MRF方法基于像素空间关系,难以实现准确的分割。论文提出超像素级MRF舰船目标检测算法,以超像素为最小分析单元,解决了传统MRF方法无法利用图像高层次信息的缺点,此外还提出采用混合非局部的场分布函数,使分割结果更加精确。通过与传统MRF方法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超像素级MRF方法的检测精度更高,在驻泊舰船目标检测时效率比传统MRF方法更高。研究了基于水平集方法和视觉显着性的SAR图像驻泊舰船目标检测技术。为了进一步提升SAR图像驻泊舰船目标检测的精度,论文从局部二值拟合模型和改进的局部对比测度算法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水平集方法和视觉显着性的SAR图像驻泊舰船检测方法。算法主要步骤包括,首先,利用降采样原理对图像进行快速初始化;其次,采用本文提出的基于显着性拟合能量的水平集方法进行分割演化;然后,通过自适应阈值提取候选目标;最后,通过面积筛选,获取最终检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相比传统K-CFAR和最新的多参数加权图像熵(Multiscale Variance Weighted Image Entropy,MVWIE)算法,可实现更高的检测率。通过和本文提出的超像素级MRF方法比较,驻泊舰船目标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本文基于水平集的方法在舰船目标完整性较差的情况下可获得更准确的目标轮廓。
二、王青平博士谈美国教育的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王青平博士谈美国教育的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运气学说运用化痰活血法对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调查与临床研究及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老年轻度认知障碍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一、老年MCI的流行病学研究 |
二、中医古今文献对老年MCI的认识 |
1、病名 |
2、病因病机 |
3、中医药治疗探讨 |
三、现代医学对老年MCI的认识 |
1、病名 |
2、临床诊断 |
3、分型及临床表现 |
4、治疗及预后 |
综述二 五运六气临证思维浅谈 |
一、象与运气 |
1、中医象思维 |
2、象思维与运气学说 |
二、病证与运气 |
三、防治与运气 |
1、开方-开时间 |
2、择方-读运气 |
第一章 老年MCI现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
1、研究对象及研究设计 |
2、研究工具 |
3、质量控制 |
4、统计分析 |
二、结果 |
1、调查对象社会人口学的基本情况 |
2、调查对象生活方式特征的分布情况 |
3、调查对象慢性病的患病情况 |
4、调查对象遗传史分布情况 |
5、调查对象过敏史分布情况 |
6、调查对象MoCA评分及检出情况 |
7、调查对象健康生活质量情况 |
8、老年MCI患者中医证候分布情况 |
9、罹患老年MCI与先天五运六气属性的关系 |
10、罹患老年MCI的多因素分析 |
11、罹患老年MCI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
三、讨论 |
1、长春地区老年MCI患病现况 |
2、先天运气禀赋与疾病 |
3、调查结果差异 |
4、展望 |
四、小结 |
第二章 化痰活血法治疗痰瘀互结证老年MCI的临床研究 |
一、研究设计 |
二、临床资料 |
1、病例来源 |
2、诊断标准 |
3、纳入标准 |
4、排除标准 |
三、研究方法 |
1、治疗方案 |
2、观察指标及疗效性评价 |
3、疗效性观测指标 |
4、统计分析 |
四、结果 |
1、基线资料比较 |
2、认知功能疗效评估 |
3、中医证候疗效评估 |
4、不良反应 |
五、讨论 |
1、立方思想 |
2、庚子年五运六气特点 |
六、小结 |
第三章 化痰活血法治疗老年MCI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
一、研究方法 |
1、检索策略 |
2、纳入与排除标准 |
3、数据提取与质量评价 |
4、统计分析 |
二、结果 |
1、文献检索情况 |
2、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
3、质量评价 |
4、疗效评价 |
5、安全性评价 |
6、发表偏倚 |
7、利益冲突 |
三、讨论 |
四、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 |
2、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ting,CDR) |
3、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 |
4、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 |
5、海金斯基缺血指数量表(Hachinski,HIS) |
6、轻度认知障碍中医证候量表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个人简历 |
(2)色情小说与翻译研究——关于《中国近代小说的兴起》及其他(论文提纲范文)
一、如何被中国读者接纳 |
二、说书人与叙述者 |
三、从《金瓶梅》到《肉蒲团》 |
四、传教士与翻译小说 |
(3)基于p38MAPK/NF-κB信号通路探讨耳甲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应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综述部分 |
综述一 现代医学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现状 |
1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概念与诊断 |
2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流行病学 |
3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和病理机制 |
4 功能性消化不良与炎症的关系 |
5 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脑肠轴的关系 |
6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现状 |
7 小结 |
8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医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现状 |
1 古代文献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认识 |
2 中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现状 |
3 小结 |
4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针灸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现状 |
1 针灸古代文献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认识 |
2 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现状 |
3 耳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现状 |
4 参考文献 |
综述四 耳迷走神经刺激的研究现状 |
1 耳迷走神经刺激与耳穴的关系 |
2 迷走神经的概念 |
3 耳迷走神经的概念 |
4 迷走神经刺激的分类 |
5 耳迷走神经刺激对疾病的治疗 |
6 耳迷走神经刺激对炎症的治疗 |
7 小结 |
8 参考文献 |
前言 |
研究部分 |
研究一 耳甲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
1 研究方案与设计 |
2 研究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研究二 耳甲电针对FD模型大鼠动物行为学影响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研究三 耳甲电针对FD模型大鼠血清学影响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研究四 耳甲电针对FD模型大鼠P38 MAPK/NF-κB信号通路影响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创新点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附录1 临床试验研究随机数字表 |
附录2 伦理审批件 |
附录3 病例报告表和知情同意书 |
(4)清代嘉兴府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三、研究现状 |
第一章 清代嘉兴府小说创作的整体研究 |
第一节 清代嘉兴府小说的数量 |
第二节 清代嘉兴府小说的类型和题材 |
第三节 清代嘉兴府小说创作的兴盛原因 |
第二章 清代嘉兴府小说作者研究 |
第一节 清代嘉兴府小说作者的生平与思想 |
第二节 清代嘉兴府小说作者的小说观念 |
第三节 清代烟水散人、天花藏主人与嘉兴府关系考辨 |
第三章 清代嘉兴府小说的艺术特色 |
第一节 主题、情节上的因循与翻新 |
第二节 形象上的突破——以女性形象塑造为例 |
第三节 多样的语言面貌 |
第四章 清代嘉兴府小说个案探究 |
第一节 《遣睡杂言》与《贤已编》 |
第二节 《昔柳摭谈》 |
第三节 《侠义佳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5)清代前中期才子佳人小说评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
二、清代前中期才子佳人小说评点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清代前中期才子佳人小说评点概述 |
第一节 清代前中期才子佳人小说评点存世情况及形式特征 |
一、清代前中期才子佳人小说评点存世情况 |
二、评点形式及其特征 |
第二节 清代前中期才子佳人小说评点的形成背景 |
一、小说评点产生与商业化运作 |
二、才子佳人小说盛行 |
三、评点者的身份、动机与影响 |
第二章 清代前中期才子佳人小说的评点策略 |
第一节 人物:个性化与固定化 |
一、“口角”与“摹神” |
二、人物功能区分 |
三、才人形象鉴赏与塑造 |
第二节 情节:追求戏剧性与完整性 |
一、“不容人到十分得意处” |
二、设置总纲,收尾完整 |
三、做好铺垫,埋好伏笔 |
第三节 思想:“回归正则” |
一、婚恋:“合乎情正” |
二、劝世:“挽回人心,维持世化” |
第三章 清代前中期才子佳人小说评点的特征 |
第一节 情感体验性 |
一、细察男女“情深之语” |
二、“奇情奇态,使人欣赏” |
三、“真正多情人,定不孟浪” |
第二节 文人自赏性 |
一、情感的高度认同 |
二、高扬个人才学 |
三、才学观念的畸形演变 |
第三节 道德敏感性 |
一、强调偶发性与合理性 |
二、强调对道德礼教的补叙 |
三、以礼教约束作为表达手段 |
第四章 清代前中期才子佳人小说评点的价值与局限 |
第一节 清代前中期才子佳人小说评点的价值 |
一、传播:形成才子佳人小说的鉴赏导向 |
二、理论:形成对通俗小说的普遍性认识 |
三、评点史:接续与平衡 |
第二节 清代前中期才子佳人小说评点的局限 |
一、对作品整体的情感把握不足 |
二、道德教化因素过分介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清代前中期才子佳人小说评点叙录 |
附录二 清代前中期才子佳人小说评点一览表 |
附录三 清代前中期才子佳人小说圈点形态一览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6)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研究基础 |
(二)研究背景 |
(三)研究意义 |
二、研究述评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理论基础 |
一、新时代政治认同教育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认同教育理论 |
(二)政治认同理论 |
(三)新时代政治认同教育理论内涵及实质 |
二、乡村干部教育理论 |
(一)乡村干部及职责内涵 |
(二)乡村干部教育理论 |
(三)习近平关于乡村干部教育的重要论述 |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振兴理论 |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 |
(二)乡村振兴理论 |
四、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历史和经验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积极探索 |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唤醒阶级意识教育的思索 |
(二)大革命时期打倒封建军阀和土地革命教育的探索 |
(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教育的探索 |
(四)抗日战争时期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教育的探索 |
(五)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与争取实现民主教育的探索 |
二、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乡村干部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的艰辛探索 |
(一)过渡时期乡村干部巩固新生政权的认同教育 |
(二)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前进时期人民公社化认同教育的探索 |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革命运动”教育的曲折探索 |
三、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乡村干部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教育 |
(一)改革开放初期乡村干部解放思想教育的探索 |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乡村干部乡村治理建设教育的探索 |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乡村干部基层党建教育的探索 |
四、中国共产党成立至党的十八大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基本经验 |
(一)政治认同教育目标须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一致 |
(二)政治认同教育内容须与工作实际情况相吻合 |
(三)政治认同教育方法须与教育对象接受能力相适应 |
(四)政治认同教育须在党的领导下有序进行 |
五、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面临的机遇、挑战与主要问题 |
一、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面临的良好机遇 |
(一)中国仍然处在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
(三)“两个百年”目标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
二、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及思想仍存在严重潜在对抗 |
(二)价值多元化冲击基层思想观念和执政基础 |
(三)乡村文化教育建设经费的有效投入不足 |
(四)乡村干部自身素质的提升滞后 |
三、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一)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主体缺乏应有的责任意识 |
(二)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 |
(三)考核机制不完善导致工作心态失衡 |
(四)精致的利己主义冲击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时代推进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主要举措 |
一、构建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内容体系 |
(一)开展系列主题教育增强理想信念认同 |
(二)加强党史党建国史教育增强政党认同 |
(三)强化世情国情党情教育增强道路和制度认同 |
(四)完善乡村振兴战略教育培训增强政策认同 |
(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建设强化价值认同 |
二、拓展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方式方法 |
(一)巩固党校教育体系建设增强教育主渠道功能 |
(二)加强县乡理论学习中心组教育功能 |
(三)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开放教育策略 |
(四)利用现代通讯科技拓展学习方式 |
(五)拓展基层党组织教育学习功能 |
三、以保障机制为重点完善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体系建设 |
(一)加强制度建设推动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走深走实 |
(二)加大经费投入确保政治认同教育的实施 |
(三)加强乡村文化平台建设巩固认同教育基础 |
(四)完善网络网站建设丰富政治认同教育资源 |
(五)加强考评结果运用增强政治认同教育实效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时代加强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基本遵循 |
一、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是实施乡村振兴的现实需要 |
(一)立足发展现实是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基本要求 |
(二)乡村振兴的认知与实施是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重要实现 |
二、教育主体建设是推进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发展的关键要素 |
(一)思想境界是提升乡村干部能力素质的首要和根本 |
(二)榜样示范是激发乡村干部提升能力素养的重要动力 |
(三)教育主体的领导力是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重要影响因素 |
三、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应注重因材施教 |
(一)乡村干部实际情况是政治认同教育实施因材施教的基础 |
(二)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应突出个性需求特点 |
(三)创新教育方式方法促进因材施教的实施 |
四、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应以增强自我认同为基础 |
(一)加强“三农”问题教育增强对乡村干部的身份认同 |
(二)普及农业生产经营专业教育增强职业认同 |
(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增强价值认同 |
(四)巩固公仆意识教育增强情感认同 |
五、坚持政治认同教育与健全奖惩机制的融合发展 |
(一)扭曲的权力观是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问题的根源 |
(二)完善利益导向机制是实施有效教育的基础 |
(三)教育导向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是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的基本原则 |
(四)有效奖惩保障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实效的提升 |
六、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件 |
(7)特厚坚硬煤层超大采高综放开采支架-围岩结构耦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榆神矿区厚及特厚坚硬煤层开采现状 |
1.1.2 特厚坚硬煤层超大采高综放开采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综放开采发展和研究现状 |
1.2.2 综放采场顶板覆岩结构及矿压显现特征研究现状 |
1.2.3 综放开采放煤理论研究现状 |
1.2.4 放顶煤液压支架发展和研究现状 |
1.2.5 特厚坚硬煤层综放开采研究现状 |
1.2.6 结构耦合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液压支架与围岩结构耦合原理 |
2.1 液压支架与围岩结构耦合的定义 |
2.1.1 煤矿开采与岩层控制中的结构 |
2.1.2 液压支架与围岩结构耦合关系 |
2.2 液压支架-围岩“大、小结构”耦合原理 |
2.2.1 采场围岩“大结构 |
2.2.2 采场围岩“小结构” |
2.2.3 采场围岩“小结构”初次耦合 |
2.2.4 采场围岩“大结构”二次耦合 |
2.3 特厚坚硬煤层综放开采“大、小结构”分析 |
2.3.1 顶板覆岩结构特征及液压支架工作阻力确定 |
2.3.2 液压支架结构对顶煤冒放结构的影响 |
2.3.3 坚硬顶煤冒放结构分析 |
2.3.4 液压支架结构高度(采放比)对顶煤冒放结构的影响 |
2.3.5 液压支架结构高度(采放比)与矿山压力显现强度关系 |
2.3.6 放煤机构结构对顶煤冒放结构及冒放性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3 超大采高综放开采液压支架与顶板覆岩结构耦合关系 |
3.1 超大采高综放开采工程背景 |
3.2 超大采高综放开采合理采高研究 |
3.2.1 综放工作面增大采高的优势和劣势 |
3.2.2 榆神矿区相似开采技术条件类比分析 |
3.3 液压支架架型结构对承载特性和适应性影响研究 |
3.3.1 液压支架顶梁失稳状态分析 |
3.3.2 综放液压支架结构及承载特性对比分析 |
3.3.3 液压支架结构件强度校核 |
3.4 顶板覆岩运动规律和矿压显现特征分析 |
3.4.1 顶板覆岩结构及矿压显现特征数值模拟分析 |
3.4.2 工业性试验分析 |
3.4.3 生产效率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超大采高综放开采液压支架与顶煤冒放结构耦合关系 |
4.1 特厚坚硬煤层超大采高综放开采数值模拟建模 |
4.1.1 无黏结颗粒与黏结颗粒力学模型对比 |
4.1.2 黏结颗粒力学模型及液压支架模型建模 |
4.2 顶煤冒放结构及成拱特征分析 |
4.2.1 顶煤冒放成拱结构特征 |
4.2.2 顶煤块度分布特征周期性变化 |
4.2.3 顶煤采出率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超大采高综放开采液压支架与煤壁结构耦合关系 |
5.1 超大采高综放工作面煤壁板裂化片帮特征及危害防治 |
5.1.1 工作面煤壁片帮特征研究现状 |
5.1.2 超大采高综放工作面煤壁板裂化片帮特征 |
5.1.3 工作面煤壁板裂化片帮危害与防治 |
5.2 超大采高综放工作面煤壁板裂化片帮机理研究 |
5.2.1 板裂化破坏研究现状 |
5.2.2 工作面煤壁煤岩结构特征 |
5.2.3 工作面煤壁应力环境特征 |
5.2.4 煤岩物理力学特性试验分析 |
5.2.5 煤壁板裂化片帮发展机理研究 |
5.3 不同护帮板结构特性及其与煤壁结构耦合效果研究 |
5.3.1 不同护帮板结构力学特性分析 |
5.3.2 不同护帮板结构运动学特性分析 |
5.3.3 二级护帮板和三级护帮板对比分析 |
5.3.4 护帮板结构形式与煤壁耦合效果分析 |
5.3.5 整体式二级护帮板在超大采高综放工作面应用效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超大采高综放首采面端头顶板结构及其弱化措施研究 |
6.1 高能气体预裂装置弱化技术试验 |
6.1.1 高能气体预裂装置技术特点 |
6.1.2 高能气体预裂装置布置参数 |
6.1.3 顶煤弱化效果对比分析 |
6.1.4 端头悬顶切顶效果分析 |
6.1.5 安全性分析 |
6.1.6 高能气体预裂装置小结 |
6.2 水力压裂顶煤弱化技术试验 |
6.2.1 水力压裂钻孔布置 |
6.2.2 水力压裂致裂效果分析 |
6.2.3 水力压裂对顶煤冒放影响分析 |
6.2.4 水力压裂队采空区悬顶影响分析 |
6.2.5 水力压裂技术措施小结 |
6.3 工作面端头和超前支护系统适应性分析 |
6.4 超前液压支架与锚网索结构耦合关系研究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广佛接壤地区社区女性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广佛接壤区社区女性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特征 |
1.前言 |
2.材料与方法 |
3.结果 |
4 讨论 |
5.小结 |
第二部分 :广佛接壤区社区妇女人群甲状腺结节的影响因素分析 |
1.前言 |
2.材料与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小结 |
全文结论 |
对策与建议 |
创新性、局限性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研究的基金项目 |
致谢 |
(9)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及其当代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0.1.1 选题目的 |
0.1.2 选题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国外研究现状 |
0.2.2 国内研究现状 |
0.3 研究方法 |
0.4 本文创新之处 |
1 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背景条件 |
1.1 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时代条件 |
1.1.1 世界局势变化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 |
1.1.2 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急切需要 |
1.1.3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 |
1.2 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
1.2.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 |
1.2.2 列宁的科学技术思想 |
1.2.3 毛泽东的科学技术思想 |
2 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的主要内容 |
2.1 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 |
2.1.1 科学技术与生产力要素的关系 |
2.1.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2.2 科学技术人才的重要性 |
2.2.1 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
2.2.2 知识、人才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
2.2.3 教育对知识和人才的重要作用 |
2.2.4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
2.3 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 |
2.3.1 改革科技体制的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
2.3.2 科技体制改革必须引进先进技术并扩大国际交流 |
2.3.3 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是科研机构改革 |
2.3.4 要将创新思维融入科技体制改革之中 |
2.4 科学技术的主要功能 |
2.4.1 科学技术是推动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动力 |
2.4.2 科学技术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保障 |
2.4.3 科学技术促进人类思维方式的转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
3 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的当代启示 |
3.1 新时代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国家强盛之基 |
3.1.1 深刻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内涵 |
3.1.2 产业变革促进科学技术与经济紧密结合 |
3.1.3 用高质量科学技术成果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
3.2 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新时代科技发展的着力点 |
3.2.1 以深化科研机构和企业的改革为重点 |
3.2.2 以完善科技创新体制为保障 |
3.3 积极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挑战与发展机遇 |
3.3.1 加强党在科学技术事业发展中的领导作用 |
3.3.2 明辨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
3.3.3 重视教育与广纳科学技术人才 |
3.3.4 把开放共享作为未来科学技术发展的主旋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10)基于区域分割的SAR图像舰船目标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1 SAR图像舰船目标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
1.2.2 存在的关键问题和发展趋势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
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1.3.2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SAR图像超像素生成方法 |
2.1 引言 |
2.2 现有超像素方法 |
2.3 基于像素显着性差异和空间距离的超像素生成 |
2.3.1 高斯核加权局部对比测度 |
2.3.2 自适应局部紧凑性参数 |
2.3.3 本文方法的距离测度与算法处理流程 |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4.1 仿真SAR图像实验评估 |
2.4.2 真实SAR图像验证实验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SAR图像超像素海杂波模型统计分析 |
3.1 引言 |
3.2 海域高分辨SAR图像数据 |
3.3 传统海杂波统计分析方法 |
3.3.1 SAR图像常用模型 |
3.3.2 模型参数估计方法 |
3.3.3 模型拟合精度评估 |
3.3.4 SAR图像海杂波模型拟合仿真实验分析 |
3.4 基于Sci Py科学计算库的SAR图像海杂波统计模型分析 |
3.4.1 Sci Py科学计算库 |
3.4.2 SAR图像海杂波统计模型分析 |
3.4.3 SAR图像超像素级海杂波统计模型分析 |
3.4.4 Johnsonsu分布模型对超像素海杂波拟合实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超像素的SAR图像舰船目标检测方法 |
4.1 引言 |
4.2 基于超像素的CFAR海面舰船目标检测 |
4.2.1 SAR图像CFAR检测方法 |
4.2.2 现有基于超像素的CFAR检测方法 |
4.2.3 基于环形拓扑结构的超像素级CFAR检测方法 |
4.2.4 SAR图像海面舰船目标检测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 基于超像素的MRF海面及驻泊舰船检测方法 |
4.3.1 MRF图像分割方法 |
4.3.2 基于超像素的混合非局部MRF方法 |
4.3.3 SAR图像海面及驻泊舰船目标检测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水平集演化的SAR图像驻泊舰船目标检测方法 |
5.1 引言 |
5.2 局部二值拟合模型 |
5.3 改进的局部对比算法 |
5.4 基于水平集方法和视觉显着性的驻泊舰船目标检测 |
5.4.1 快速初始化 |
5.4.2 改进的LSM算法 |
5.4.3 自适应阈值 |
5.4.4 筛选 |
5.4.5 算法流程 |
5.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5.1 快速初始化结果与分析 |
5.5.2 改进的水平集演化结果与分析 |
5.5.3 自适应阈值结果与分析 |
5.5.4 筛选结果与分析 |
5.5.5 SAR图像驻泊舰船目标检测实验结果对比与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四、王青平博士谈美国教育的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运气学说运用化痰活血法对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调查与临床研究及系统评价[D]. 刘淼.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色情小说与翻译研究——关于《中国近代小说的兴起》及其他[J]. 陈平原. 文艺争鸣, 2020(09)
- [3]基于p38MAPK/NF-κB信号通路探讨耳甲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应与机制研究[D]. 吴冬.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
- [4]清代嘉兴府小说研究[D]. 王宇宇. 暨南大学, 2020(04)
- [5]清代前中期才子佳人小说评点研究[D]. 余芳芳. 广西大学, 2020(07)
- [6]新时代乡村干部政治认同教育研究[D]. 张鹏程. 海南师范大学, 2020(12)
- [7]特厚坚硬煤层超大采高综放开采支架-围岩结构耦合关系研究[D]. 许永祥.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20(08)
- [8]广佛接壤地区社区女性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研究[D]. 黄钦海. 广州医科大学, 2020(01)
- [9]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及其当代启示[D]. 林洁. 辽宁大学, 2020(01)
- [10]基于区域分割的SAR图像舰船目标检测技术研究[D]. 谢滔. 国防科技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