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沸石负载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

天然沸石负载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

一、天然沸石负载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任轶轩[1](2021)在《纳米TiO2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对二氧化钛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二氧化钛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尤其在用于环境有机废水的光催化降解方面表现出很高的应用价值。纳米二氧化钛具有催化活性高、无毒害、环境友好等特点,在光催化领域拥有其它材料无可比拟的优势。近年来,研究者致力于提高二氧化钛光催化材料的性能、降低成本、负载化应用技术研究等方面的工作。本论文创新优化二氧化钛实验室制备工艺,从经济性出发,采用相对廉价易得的原料及相对简单的工艺制备性能良好的锐钛矿纳米TiO2,探索研究掺杂改性、负载改性等提高光催化性能的方法,制备磁性三元复合光催化材料,实现了光催化剂废水处理过程的循环利用。研究通过光谱分析、电镜分析、光电性能及磁性能检测等表征手段,对制备的材料进行物性表征,采用标准光催化降解探针反应表征所制得样品光催化性能,研究分析其作用机理。具体内容如下:(1)通过改进的溶胶凝胶水热法成功制备出了纳米锐钛矿型TiO2,通过多组单因素实验,确定该种方法下制备的最佳工艺参数,即前驱体加水量为3 m L,p H=6,水热温度为120℃,水热时间为18 h。该制备方法原料简单不添加模板剂或表面活性剂,实验条件温和,省去高温焙烧相变过程,且制备的样品颗粒细小均匀,光催化活性相较市售P25光催化剂有明显提高;(2)对TiO2的性能的优化改善方面,目前主要有掺杂和负载两类方法,在改进溶胶凝胶水热法基础上,以尿素为氮源,引入N原子改性纳米二氧化钛,对比分析发现改性后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结晶度增高、光响应范围扩大,光催化性能增强;以SSZ-13分子筛为载体,对纳米TiO2进行负载化研究,负载后的材料对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具有吸附富集效果,光催化降解效率更高;(3)利用磁性颗粒在磁场环境下易于回收的特点,采用超声辅助水热法制备了磁性SSZ-13分子筛负载TiO2的三元复合光催化剂材料,磁性纳米Fe3O4的加入不会破坏分子筛的原有结构,在复合材料样品降解实验以外还增添了回收循环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材料各成分之间通过协同作用使光催化性能提高的同时还能高效回收,平均回收率达90%,4次循环降解实验去除率仍可达到79.6%。

徐卓群[2](2020)在《机械研磨制备碳酸钙—纳米TiO2复合光催化剂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纳米TiO2是一种典型的半导体光催化剂,碳酸钙是重要的工业矿物原料,将碳酸钙颗粒作为载体负载纳米TiO2制备复合光催化剂,可通过降低TiO2粒径和提高颗粒分散性而提升功能作用,并实现纳米TiO2应用回收和循环利用,同时提高碳酸钙的利用价值。本研究分别采用碳酸钙-纳米TiO2干法研磨和湿法研磨的方法制备了碳酸钙表面负载纳米TiO2复合光催化剂,对复合光催化剂结构、光催化性能、碳酸钙协同作用和碳酸钙与TiO2间的作用机理进行研究。(1)采用碳酸钙和纳米TiO2干法研磨方式制备了碳酸钙-纳米TiO2复合光催化剂。得到的优化条件为:碳酸钙为800目、复合比40%、研磨10min。优化条件下制备的碳酸钙-纳米TiO2复合光催化剂经紫外光照20min和40min,对甲基橙降解率达90%和100%,降解效果与纯TiO2相当。(2)采用碳酸钙和纳米TiO2湿法研磨方法制备了碳酸钙-纳米TiO2复合光催化剂,研究了反应过程中各因素的影响,得到的优化条件为:复合比20%、浆料固含量30%、介质无料比3、研磨60min、转速1000r/min。优化条件下制备的碳酸钙-纳米TiO2复合光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性能紫外光照50min,降解率达100%,与纯TiO2相当。(3)分别对干法研磨和湿法研磨制备的碳酸钙-纳米TiO2复合光催化剂降解不同浓度甲基橙溶液及其循环利用和可回收性能进行了研究。碳酸钙-纳米TiO2复合光催化剂对浓度10-80ppm甲基橙溶液具有良好降解作用,尤其适宜对低浓度甲基橙的降解。碳酸钙-纳米TiO2复合光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循环使用性能,其中干法研磨产物循环5次、湿法研磨产物在循环4次后,紫外光照20min,甲基橙降解率在90%以上。与纯TiO2相比,碳酸钙-纳米TiO2复合光催化剂悬浮液离心沉降速度快,具有很好的回收性。(4)对碳酸钙-TiO2复合光催化剂的结构与机理进行了研究。复合光催化剂以纳米TiO2在碳酸钙表面均匀、完整负载为特征形成,且TiO2颗粒的分散性比负载前显着增强。TiO2在碳酸钙在彼此颗粒界面处形成了具有化学性质的牢固结合。TiO2颗粒分散性提高及TiO2与碳酸钙界面化学键形成的电子传输通道作用成为导致纳米TiO2的光催化效能提升和在碳酸钙-TiO2中减量的重要机制。

许莎莎[3](2019)在《负载TiO2复合催化剂的光催化织物消除室内甲醛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环境污染导致水和空气质量的恶化,暴露在被污染的室内空气中可能导致病态的建筑物综合症,如头痛和疲劳。甲醛是最常见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是室内健康头号杀手,对人体危害极大。不仅如此,在室内潮湿的地方,容易滋生细菌,引发微生物污染,引起机体感染。空气质量的恶化,是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原因,空气质量的好坏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光催化技术为污染控制提供了巨大的潜力,由于半导体光催化材料能够利用廉价的光能直接降解污染物,且操作简单、条件温和、能耗低,因此被认为是处理环境污染的绝佳材料。二氧化钛(Ti02)因其成本低、稳定性好、光催化活性高而成为最有吸引力的半导体材料之一。由于它固有的缺陷,如因宽带隙(3.20eV)只能被紫外光激发(太阳光中的含量为3-5%);光生电子-空穴容易快速复合等,Ti02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因此,为提高Ti02的可见光利用率,通过有效的电荷分离来提高光催化效率,对其进行改性。本文通过染料敏化与半导体复合的方法对纳米Ti02进行改性,将白色二氧化钛与三氧化二铁(Fe203)、全氯酞菁铜(CuPcCl16)和酞菁铜(CuPc)复合,制备了三种不同复合光催化剂Fe203/Ti02、CuPcCl16/Ti02和CuPc/Ti02。再通过浸轧技术和热处理,成功将三种粉末复合催化剂负载于低熔点皮芯聚酯纤维(LMPET)表面,分别得到Fe203/Ti02@LMPET、CuPcCl16/Ti02@LMPET、CuPc/Ti02@LMPET 三种催化织物。同时弥补了粉末催化剂在水中难于固定、空气中易飞散,难于回收再利用,甚至易造成二次污染等缺点,扩大了其在环境污染处理中的应用。通过TEM、SEM、FTIR等表征,表明Fe203、CuPcCl16和和CuPc成功与Ti02结合,且得到的粉末催化剂均匀分布于LMPET纤维表面。紫外可见光谱可知,Ti02中加入Fe203、CuPc和CuPcCl16,使吸收带边缘红移,在可见光范围内出现了强吸收,提高了太阳光利用效率。根据性能测试,所制备的催化织物对水和空气中的污染物甲醛(HCHO)光催化降解性能显着。此外,对织物的抗菌活性研究表明,在LED灯照射下,织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效果能达到90%。根据循环实验可知,它们可以回收再利用,且反应速率基本稳定。织物光催化活性的提高归因于拓宽了光吸收区和抑制了电子-空穴对的复合。在光催化过程中,光电流响应的增加表明电荷分离效率增加。此外,通过电子顺磁共振技术得到证实,·OH是主要氧化活性物种,将甲醛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本论文研究的光催化织物具有使用条件温和、成本低、适合大规模生产等优点,在室内环境控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孙彩旋[4](2018)在《人造沸石负载型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纳米二氧化钛(TiO2)由于其优良的性能,如化学稳定性,无毒性,耐腐蚀性,低成本和生态友好性等,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光催化材料。然而,锐钛矿型TiO2的禁带宽度约为3.2eV,只能被紫外光激发,且光量子产率较低。此外,TiO2在溶液中的快速聚集导致有效的表面积减小,光催化效率降低,且不利于光催化反应完成后的回收,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因此,通过对TiO2改性,缩小TiO2的禁带宽度,降低电子-空穴复合速率,提高可见光照射下的TiO2光催化性能是必要的,在此基础上,用沸石作为载体,对TiO2有效固定,即可增加复合光催化剂的有效表面积,又能实现催化剂的回收利用。本课题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人造沸石负载型银改性二氧化钛(Ag-TiO2/Z)光催化剂。通过XRD,SEM,EDS,XPS,UV-vis DRS和N2吸附-解吸等温线对制备样品进行表征,并测试了样品的光催化性能、稳定性能,研究了银掺杂量、MB初始浓度、催化剂用量、光照时间及负载次数对样品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在光催化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光催化机理模型。结果显示:材料中TiO2具有锐钛矿相,掺杂剂Ag的存在形式为银单质和氧化银,氧化银的存在使复合催化剂的吸收光谱移动至可见光区域,禁带宽度为2.75eV。TiO2与沸石的结合,能够实现在疏松多孔的结构上负载光催化剂,从而减少二氧化钛的团聚效应,有效的增大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更有利于吸附以及降解污染物。不同银掺杂量样品中,3at%Ag-TiO2/Z表现出最好的光催化活性,在90分钟内,其降解率为93.08%。经5次降解后3at%Ag-TiO2/Z的降解率仍保持在89%左右,显示了该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稳定性。将该样品进行多次负载后,发现随负载次数的增加,样品的降解率先升高后降低,其中经过3次负载的3at%Ag-TiO2/Z3样品的降解率最高,为96.10%。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一种基于肖特基接触的光催化模型,认为显着的光催化效果是银与二氧化钛之间或银与氧化银之间,以及二氧化钛与氧化银两种半导体复合的共同作用结果。

彭诗梦[5](2017)在《TiO2/沸石光催化氧化降解水中盐酸四环素的研究》文中认为盐酸四环素是一种具有稳定萘酚环结构的抗生素,对人类具有潜在毒性,且其一些降解副产物比亲本毒性更大,难以通过常规处理方法去除。TiO2高级氧化技术已成为废水处理领域的一种新兴技术,然而纳米TiO2存在回收利用难、成本较高等问题。因此,采用高效且易于回收分离的光催化剂降解水中盐酸四环素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之一。本研究使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 TiO2/沸石复合光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等分析手段对复合光催化剂的成分、形貌和结构等进行了表征。详细探讨了 TiO2/沸石复合光催化剂降解水中盐酸四环素的各种影响因素及其规律,对比了以相同方法制备的纯TiO2对盐酸四环素的降解效果。得到如下结论:(1)以沸石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以钛酸丁酯为原料,在450℃高温煅烧下,能成功制备TiO2/沸石复合光催化剂。(2)表征结果表明,TiO2已成功负载在沸石表面,且以锐钛矿型形式存在。使得复合催化剂容易分离回收利用。经负载后的复合催化剂表面紧密的覆盖了一层TiO2膜,其表面散落着大量的TiO2颗粒,增加了沸石的粗糙度与比表面积。(3)当TiO2/沸石复合光催化剂投加量为4g/L,盐酸四环素浓度为20mg/L,pH为4.47,暗反应吸附30 min,紫外光照射120 min时,盐酸四环素去除率可达91.7%,外加H2O2与复合光催化剂存在协同作用,有利于水中盐酸四环素的去除。(4)在同等条件下,40W紫外光(光照强度为4.9×104 W/m3)照射下,纯TiO2对盐酸四环素的去除效果优于TiO2/沸石复合光催化剂。但是在太阳光(8月上旬)照射下,TiO2/沸石复合光催化剂对盐酸四环素的去除效果基本与纯TiO2相当。(5)在TiO2/沸石复合光催化剂的稳定性试验研究中发现,TiO2/沸石复合光催化剂在重复使用4次以内时去除率可保持在80%左右,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使用5次后其去除率下降至65.37%,不能无限次使用,负载稳定性仍有待提高。(6)TiO2/沸石复合光催化剂与纯Ti02具有相似的降解动力学曲线,对盐酸四环素的降解趋势线都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均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

黄蔚[6](2016)在《纳米TiO2负载多孔材料开发及其在沥青路面中光催化降解NO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些年来,由汽车尾气带来的城市近地面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峻,为城市居民带来了巨大危害。光催化技术是一门新兴的环保技术,以纳米二氧化钛(Ti02)为典型代表的半导体光催化剂以其活性高、稳定性好、对人体无毒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环境治理领域。由于光催化剂禁带宽度影响其对太阳光的利用率,且反应物与光催化剂的有效接触面积决定了光催化降解效率,因此,论文采用稀土 Ce元素对纳米Ti02进行掺杂改性,并选取具有较高比表面积的多孔沸石作为载体制备光催化多孔粒料。以一氧化氮(NO)降解率为评价指标,探索了光催化材料在沥青基材料上的应用方式,讨论了反应条件对其光降解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光降解产物和磨耗作用对光催化材料耐久性的影响。纳米Ti02具有较宽的禁带宽度和较高的载流子复合几率,进而导致其在实际应用中对太阳能的利于率较低。离子掺杂改性可有效提高纳米Ti02对可见光的利用率,其中稀土元素因其独特的电子结构常被用于纳米Ti02的掺杂改性,且稀土铈(Ce)在众多稀土族元素中改性效果较为突出。因此,试验选取稀土Ce元素对纳米Ti02进行掺杂改性,以改善其对太阳光的利用能力。以亚甲基蓝降解率评价Ce-Ti02光催化活性,并根据XRD测试结果分析光催化剂结晶性能和改性效果。试验首先采取单因素变量法研究了稀土元素掺量、煅烧温度、时间对掺杂样品性能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设计优化掺杂工艺。结果表明,掺杂0.2%Ce元素的样品经过600℃、2h热处理后获得的纳米Ce-Ti02光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光降解效果,30min内对亚甲基蓝的降解率为33.4%。纳米Ti02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高的表面能,在应用时极易团聚而导致其光催化活性降低。薄膜负载体系可有效防止光催化剂团聚失活,其中多孔沸石因其复杂的纳米孔径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常被选为载体负载光催化剂,试验采用溶胶-凝胶法在多孔沸石表面和孔径内壁负载一层纳米Ce-TiO2薄膜,制得光催化多孔粒料(Ce-Ti02-沸石)。随后以光催化剂负载效果,多孔材料的物理吸附性能和光降解能力为评价指标,确定负载工艺并分析了光催化多孔材料在液相和气相环境下的光降解能力。结果显示,以1-2mm粒径沸石为载体,经过60min超声波振荡吸附钛溶胶后,重复负载2层光催化剂所得到的光催化多孔粒料具备较好的负载效果和较高的光催化性能。光催化多孔粒料在紫外或可见光下的气相降解NO的结果表明,以紫外线作为光源时,Ce-Ti02-沸石对NO降解能力无较大变化,而以可见光作为光源时,Ce-Ti02-沸石颗粒对NO的降解能力有明显提升,说明掺杂改性拓展了光催化剂光响应范围,提高了太阳光利用率。试验所采用的光催化材料有纳米Ce-TiO2粉末和Ce-Ti02-沸石颗粒,其中纳米粉末在沥青基试件的应用分为直掺、喷涂、涂层三种形式,沸石颗粒在沥青基试件的应用分为表面嵌入和粘结两种形式。试验根据不同应用方式分别制备光催化沥青基试件并以NO降解率评价其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直掺试件因其光催化剂被沥青和石料包裹而导致NO降解效率较低,但采取其它几种应用方式制备的光催化试件均能获得较好NO降解率。其中喷涂试件和粘结试件在50min内对NO的降解率分别为33.44%和34.07%,涂层试件因大量光催化剂被树脂包裹,光催化剂利用率较低,进而导致其在较高掺量条件下对NO的降解率为27.38%。试验进一步讨论反应条件、光降解反应次数和路表环境对光催化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采取表面喷涂、涂层、粘结三种方式制备的光催化沥青基试件在可见光照射下降解性能均有所提升,且其NO降解率与NO气体浓度呈负相关关系,当NO浓度为0.5ppm时,NO降解率取得最高值。降解产物在光催化剂表面的堆积会降低光催化反应活性,但采用水冲洗后光催化活性基本恢复到初始水平。试验选取光降解效果较好的喷涂和粘结两种方式分别将光催化材料应用于室外道路上一段时间后发现其耐路表环境的侵蚀性较差,光催化材料应用到沥青路面15天后其光降解NO能力出现一定程度衰减。

孙青[7](2015)在《纳米TiO2/多孔矿物的表面特性与光催化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重金属污染作为工业废水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具有污染持久和难以修复的特点,它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一直是困扰人们生产生活的顽疾,所以找到一种有效的净化重金属污水的方法成为诸多研究者的研究目标。相比重金属污水传统的净化处理工艺,光催化技术以其高效、绿色、环保、可行的优势进入了人们的研究视野。TiO2为一种新型半导体光催化剂,多将其制备成纳米颗粒,以期望得到更好的光催化效率。但纳米TiO2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纳米颗粒难以回收和可见光利用率低的不足,现已提出和验证的较为有效的改进方法是多孔矿物负载纳米TiO2技术和对TiO2的掺杂改性技术。现有对多孔矿物负载纳米TiO2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氧化降解染料、苯酚、甲苯等有机物方面,而利用TiO2的光催化还原性净化去除水中重金属离子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并且对多孔矿物的吸附性能与TiO2光催化性能之间的相互影响机理方面的研究也不深入,所以对比研究不同矿物载体对TiO2光催化性能的影响,明确吸附性能与光催化性能之间的关系,对指导非金属矿物载体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当今社会面临的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研究具有可见光活性的TiO2/多孔矿物光催化剂,能够进一步开拓和推动纳米TiO2/多孔矿物光催化剂的实际应用。基于以上现实需要和研究现状,本论文以多孔矿物硅藻土、沸石、硼泥脱镁硅渣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的TiCl4低温水解沉淀法,制备了纳米TiO2/多孔矿物光催化剂,并以溶液中Cr(Ⅵ)、Cu2+为模拟污染物,采用XRD、SEM-EDS、低温氮吸附、TG-DSC、TEM、UV-vis、XPS等测试手段开展了以下研究:1.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TiO2负载量、煅烧温度和煅烧时间对纳米TiO2/硅藻土光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O2负载量和煅烧温度是影响样品光催化性能的显着因素,并且较高的煅烧温度更容易导致TiO2晶粒尺寸增大和颗粒团聚,影响样品的光催化性能。经单因素实验对比,最终确定了纳米TiO2/硅藻土光催化剂的优化制备工艺条件:20%TiO2负载量、700°C煅烧2h。在此制备条件下得到样品中TiO2为锐钛矿型,颗粒分散性较好。经700°C煅烧得到的纳米TiO2/硅藻土和纯TiO2中TiO2的晶粒尺寸分别为13.1nm和37.4nm。通过TG-DSC、XRD分别研究了纯TiO2和纳米TiO2/硅藻土光催化剂在煅烧过程中热量、质量和物相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300900°C温度范围内,硅藻土的物相结构未发生改变,但硅藻土载体可以延缓TiO2晶化过程,提高物相转变温度,减小TiO2的晶粒尺寸。2.采用Zeta电位仪和Visual MINTEQ 3.1模拟软件考察pH值对样品表面Zeta电位和Cr(Ⅵ)、Cu2+离子状态的影响,并分析了pH值对吸附去除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当纳米TiO2/硅藻土表面Zeta电位与Cr(Ⅵ)、Cu2+离子电性相异时更有利于催化剂通过静电引力吸附离子,其机理为溶液ph值降低或升高时,溶液中的h+或oh-会与si-oh反应,导致纳米tio2/硅藻土表面的zeta电位显正电性或负电性。而cr(Ⅵ)离子多以阴离子(hcro4-、cr2o72-、cro42-)存在于溶液中,所以酸性条件更有利于吸附cr(Ⅵ);铜离子在酸性溶液中主要以cu2+和cuoh+阳离子的状态存在,在中性和碱性溶液中主要以cu(oh)2(aq)中性或者溶胶形式存在,所以碱性条件有利于吸附cu2+。在ph值为2时,2g/l的纳米tio2/硅藻土对10mg/l的cr(Ⅵ)溶液的吸附去除率为16.9%,在ph值为5时,对10mg/l的cu2+溶液的吸附去除率为26.4%。3.通过能斯特方程对不同ph值条件下cr(Ⅵ)、cu2+的还原过程的热力学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随着ph值升高,cr(vi)还原电位越来越接近tio2的导带电位,不利于光催化还原cr(vi)反应的进行;cu2+还原电位不随ph值的变化发生改变,所以tio2光催化还原cu2+的过程不受ph值的影响。在不同ph值下,通过对比测试纳米tio2/硅藻土光催化剂吸附和光催化去除cr(Ⅵ)、cu2+的实验,得出吸附过程对光催化反应有协同促进作用,cr(Ⅵ)、cu2+的光催化还原反应优化ph值分别为2和5。通过研究纳米tio2/硅藻土光催化剂对cr(Ⅵ)的光催化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其反应过程符合langmuir-hinshelwood(l-h)动力学模型,计算得到的吸附速率常数k=0.3479,大于光催化还原反应速率常数k=0.3244,即说明tio2内在光催化还原反应为控制步骤。光催化反应后,固体催化剂上55.6%cr(Ⅵ)已被还原成cr(Ⅲ)。最后,通过回收重复使用催化剂的实验表明纳米tio2/硅藻土光催化剂可重复使用4次。4.以沸石作载体,考察了制备纳米tio2/沸石光催化剂的制备工艺,确定了优化工艺条件:30%tio2负载量、500°c煅烧2h,此时制备的样品经300w紫外灯照射3h对cr(vi)光催化去除率为98.25%,样品中tio2颗粒平均晶粒尺寸为7.6nm,晶型为锐钛矿型。通过xrd、sem-eds、ft-ir、低温氮吸附和tem对不同制备工艺条件所得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tio2的晶粒尺寸和团聚程度会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并且煅烧对沸石载体具有活化作用。当煅烧温度小于500°c时,因煅烧脱除了沸石孔径内吸附水和杂质,可以显着提高纳米tio2/沸石光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但tio2结晶度较低;当煅烧温度大于600°c时,tio2结晶度显着增加,但载体沸石的铝硅酸盐骨架结构会被破坏,si(al)-o键断裂向si-o-si键转变,孔结构坍塌,导致比表面积下降。5.通过纳米tio2/沸石光催化剂对cr(Ⅵ)的吸附动力学、热力学研究表明,其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分别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样品对cr(vi)的平衡吸附量qe、最大吸附量qm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煅烧温度为300°c时qe和qm最大,分别为2.73mg/g和2.78mg/g。对不同煅烧温度得到的纳米tio2/沸石光催化剂还原催化cr(Ⅵ)进行了动力学拟合,结果表明其动力学模型符合简化的l-h模型(表观一级动力学模型),煅烧温度为500°c时表观反应数率最大(kapp=0.0096min-1)。通过公式inappmlk?k/(qk)定量计算了纳米tio2/沸石光催化剂的表观反应数率kapp和tio2光催化还原内在反应数率kin以及最大吸附量qm三者之间关系,结果表明,煅烧温度越高(300700°c范围内),tio2结晶度越好,样品内在反应数率kin越大,但吸附能力随煅烧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纳米tio2/沸石光催化剂的表观光催化性能受到沸石吸附性能和tio2内在光催化还原反应性能的共同影响。6.对纳米tio2/硼泥脱镁硅渣光催化剂的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得出样品的优化制备条件是40%tio2负载量、700°c煅烧2h,在优化条件下制备样品中tio2颗粒平均晶粒尺寸为11.4nm,晶型为锐钛矿型。采用xrd、sem-eds、低温氮吸附、tem对此条件下所得样品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硼泥脱镁硅渣为细小颗粒团聚结构,其结构中的堆积孔使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正是由于一部分tio2进入了它的堆积孔,才使得纳米tio2/硼泥脱镁硅渣光催化剂的tio2负载量在三种多孔矿物复合材料中最大。7.通过对比三种多孔矿物在各自优化制备工艺条件下得到样品的光催化性能,得出以沸石作载体制备的tze-30-500的光催化性能最强。uv-vis、比表面积和孔径、zeta电位、吸附性能以及tdia-20-700、tze-30-500和tpsi-40-700样品的光催化性能对比研究表明,复合材料的紫外-可见光吸收特性与光催化性能没有直接关系,与tio2负载量有关。研究表明,样品光催化性能的强弱受其吸附性能的影响较为显着,同时催化剂的吸附性能受比表面积、孔径结构和表面电位的共同影响。相同制备工艺条件下得到的tdia-30-700、tze-30-700和tpsi-30-700光催化性能对比实验表明,剔除吸附性能的影响,以沸石作载体制备的tze-30-700依然表现出了较优异的光催化性能。表面羟基密度测试表明,硅藻土、沸石、硼泥脱镁硅渣的表面羟基密度分别为2.45个/nm2、15.17个/nm2和1.44个/nm2,表面羟基密度与光催化性能呈正相关关系,表面羟基可以抑制tio2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起到促进光催化性能的效果;通过添加甲酸作空穴捕获剂进行光催化去除cu2+实验,仅光照90mintdia-20-700对cu2+的去除率即可达到100%,表明分离捕获光生空穴可以显着促进cu2+的光催化去除效率,验证了多孔矿物表面羟基对tio2光催化性能的促进作用。8.考察了煅烧温度对尿素分解制备g-c3n4的影响,并通过xrd、低温氮吸附、uv-vis、tem对制备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煅烧温度为500°c和550°c时,尿素分解生成了g-c3n4物相,继续升高煅烧温度会出现杂质物相,经500°c煅烧制备的g-c3n4具有最好的可见光吸收效果,其禁带宽度为2.64ev。在透射电镜下,g-C3N4呈现出了类似石墨结构的层状薄片,结构相对蓬松,薄片的厚度和宽度为纳米尺寸。层状薄片结构中存在着20nm左右的介孔状结构,g-C3N4的比表面积为44.46m2/g,平均孔径为7.71nm。9.通过改变尿素添加量和煅烧温度,研究了二者对g-C3N4/TiO2/硅藻土可见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确定了优化制备工艺:尿素的添加量为50%(TiO2/硅藻土:尿素=2:1)、煅烧温度为500°C。此条件下得到样品的禁带宽度为2.96eV,相比于P25和未掺杂改性样品,g-NTDIA-1-500表现出了优良的可见光催化性能。经可见光照射5h,该样品对5mg/L Cr(Ⅵ)的去除率为51.05%。最后,通过XPS、HRTEM对N元素在g-C3N4/TiO2/硅藻土中的赋存形式进行分析得出:部分N元素在g-C3N4/TiO2/硅藻土表面以g-C3N4的形式存在,g-C3N4薄层厚度为0.92nm,g-C3N4和TiO2形成了半导体异质结。这种异质结可以使g-C3N4的光生电子快速转移到TiO2表面,抑制空穴和电子在g-C3N4表面或内部发生的直接复合;另一部分N原子会进入到TiO2晶格内置换其中的O原子,形成了一个N2p孤立能带,使TiO2的禁带宽度减小。进而使得TiO2光响应范围扩大到可见光,与g-C3N4共同作用提高TiO2/硅藻土的可见光活性。

汪滨,郑水林,张广心[8](2013)在《纳米TiO2/非金属矿物复合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半导体TiO2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性能,在降解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及室内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进一步提高其可见光活性并将其固定化是该技术工业化的关键。纳米TiO2/非金属矿物复合光催化剂具有光催化活性高、易分离回收等优点,是目前光催化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根据国内外近期纳米TiO2/非金属矿物复合光催化剂的研究现状,对其制备及改性进行了综合评述,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张洁[9](2013)在《功能性纳米复合材料的吸附—光催化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TiO2光催化降解染料得到了广泛研究。但因其自身不能吸收可见光,限制了其对太阳光的有效利用。此外,粉末状的TiO2在实际应用中不易回收。因此,本文主要通过两方面来改善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在应用中的缺点:一方面通过改变其形貌,制备一维二氧化钛纳米带,以达到回收重复利用的目的,并通过耦合窄带隙的氧化亚铜半导体,以期实现对可见光或太阳光的有效利用,提高光催化活性,使染料分子得到有效脱除。另一方面将光催化剂与纸张材料结合,充分发挥其纸张的吸附与光催化的协同效应,并拓宽其应用的范围。一维二氧化钛纳米带采用水热法制备,并利用酸腐蚀水热处理与紫外光协助还原法制备了表面粗糙的TiO2纳米带与(氧化)石墨烯@TiO2纳米带复合结构(GX@TiO2)。GX@TiO2复合结构明显提高了TiO2纳米带对阴、阳离子型染料甲基橙与碱性品红的脱色活性。这种提高主要归因于石墨烯较大的比表面积及其类苯环结构通过π-π键与染料分子发生吸附。利用简单的液相沉积法在酸蚀TiO2纳米带和GX@TiO2复合物表面负载Cu2O纳米颗粒,构成Cu2O@TiO2纳米带与Cu2O@GX@TiO2纳米带的复合结构。前者的氧化亚铜相貌更规则且尺寸分布更均匀。相比较TiO2纳米带与GX@TiO2纳米带,两者均具有更高的脱色活性,且对阴离子型染料甲基橙的脱色效果更佳。这种显着的脱色能力归因于Cu2O活性面{111}晶面的暴露。所有负载Cu2O的TiO2纳米带复合物在黑暗中吸附染料后,再经可见光辐射,脱色作用提高不大。重点研究了Cu2O@TiO2复合物对甲基橙染料的脱色过程,红外谱图证明了复合物对甲基橙分子发生了可见光催化降解。将整个甲基橙的脱色过程定义为快吸附-慢降解。采用碳纤维作为光催化剂二氧化钛的载体,将负载处理后的碳纤维与植物纤维配抄成纸,制备了具有吸附-光催化协同性能的光催化纸张。考察了甲基橙染料的pH值,不同的固着剂类型与用量,碳纤维与植物纤维之间的比例以及湿强剂PAE用量等因素,对纸张光催化脱色效果的影响。最后优化出的高性能的光催化纸张的条件为:碳纤维与植物纤维比例为1:1,固着剂Na2SiO3的用量为2.5%(相对二氧化钛),PAE的用量为0.4%(相对绝干纤维)。制备的光催化纸与负载TiO2的碳纤维载体以及相当量的二氧化钛颗粒进行对比实验,发现光催化纸具有最优异的脱色能力。并且光催化纸在第六次重复脱色实验中,脱色能力才开始出现明显下降趋势。从长期使用与生产成本考虑,光催化纸具有潜在的实用价值。

邱茂琴[10](2013)在《改性沸石负载纳米TiO2的制备及对砷的吸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体中砷污染是目前许多国家所面临的重要环境和人类健康安全问题。砷广泛存在于地球环境中,人类的采矿冶炼以及化工生产等活动使越来越多的砷转移到水体中。砷在人体内累积,会导致皮肤癌和肝肾功能损坏,严重的会致人死亡。纳米二氧化钛良好的化学活性、无毒且成本低,在水处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鉴于此,本文以天然沸石为载体,以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改性沸石负载纳米二氧化钛,并研究了它对水体中砷的去除效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粉末固载法确定出沸石的最佳粒度为100-200目,研究了三种不同方法改性沸石对纳米二氧化钛的负载率,确定出沸石改性方法为NaOH-焙烧联合改性。在NaOH改性浓度为1.5mol·L-1,焙烧温度500℃下处理即得改性沸石。2.试验研究了溶胶-凝胶法制备改性沸石负载纳米二氧化钛的最佳工艺条件:在室温下,以一定量的改性沸石为载体,取钛酸丁酯10mL,无水乙醇50mL,冰乙酸10mL,去离子水10mL,调节体系pH为3-4,在此条件下即可制备改性沸石负载纳米二氧化钛。3.在改性沸石负载纳米二氧化钛对砷的吸附试验中,研究了负载型纳米二氧化钛用量、吸附pH、吸附时间等对砷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负载型纳米二氧化钛用量为10mg,振荡吸附时间为20min,在pH为4的条件下,改性沸石负载纳米二氧化钛对砷的吸附率均达92%以上,其中以NaOH-焙烧联合改性沸石负载纳米二氧化钛对砷的吸附率最高,吸附率达97%以上。4.将溶胶-凝胶法制备所得的纳米二氧化钛进行机理表征,用X射线衍射仪表征二氧化钛颗粒以及晶体类型;用SEM观察二氧化钛颗粒的表面形貌。通过XRD衍射分析,得出当焙烧温度在400℃时,在20分别为25.5°,37.9°,47.8°,53.8°以及55.0°位置出现了弱的锐钛矿晶型衍射峰,当温度到达600℃时,出现了金红石型Ti02的衍射峰(20分别为27.7°,36.2。,41.5°,54.4°及57.0°),表明温度的升高促进了二氧化钛从锐钛矿晶型向金红石晶型的转变。而此试验研究的是锐钛晶型的二氧化钛,因为它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因此,选择500℃作为焙烧温度,以形成锐钛矿的二氧化钛。通过SEM图,可以观察出纳米二氧化钛样品的粒径均在100nm以下,存在一定程度的团聚,产生此现象的原因可能为烧结过程温度过高所导致。且NaOH-焙烧联合改性沸石负载TiO2的粒径较单一的纳米二氧化钛粒径大,这改善了单一的纳米二氧化钛在水处理应用中的不足。5.最后将改性沸石负载纳米二氧化钛用于水体中砷的去除效果评价,分别取等量的不同改性沸石负载的纳米二氧化钛,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研究了它对模拟含砷废水中砷的吸附率。结果得出,NaOH改性沸石负载纳米二氧化钛对砷的吸附率为93.06%,焙烧改性沸石负载纳米二氧化钛对砷的吸附率为95.22%, NaOH-焙烧联合改性沸石负载纳米二氧化钛对砷的吸附率达97.98%,单一纳米二氧化钛对砷的吸附率达90.94%,表明了在模拟含砷废水的处理中,可以使砷浓度为1mg·L-1的含砷废水达到工业水排放标准。NaOH-焙烧联合改性沸石负载纳米二氧化钛较单一纳米二氧化钛对砷的吸附率有很大的提高,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由此可见,改性沸石负载纳米二氧化钛在含砷废水处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二、天然沸石负载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然沸石负载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纳米TiO2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选题
    1.1 绪论
    1.2 二氧化钛简介
        1.2.1 二氧化钛的晶体结构
        1.2.2 二氧化钛的能带结构
        1.2.3 二氧化钛的光催化原理
    1.3 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
        1.3.1 TiO_2的工业化制法
        1.3.2 TiO_2的实验室制法
    1.4 二氧化钛的应用
        1.4.1 废水处理领域
        1.4.2 抗菌材料领域
        1.4.3 新能源领域
        1.4.4 其他精细化工领域
    1.5 二氧化钛光催化特性
        1.5.1 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
        1.5.2 晶粒尺寸对光催化的影响
        1.5.3 比表面积对光催化的影响
        1.5.4 TiO_2实际应用需要解决的问题
    1.6 TiO_2纳米化
    1.7 TiO_2掺杂改性
        1.7.1 贵金属修饰改性
        1.7.2 元素掺杂改性
        1.7.3 半导体复合改性
        1.7.4 表面光敏化改性
        1.7.5 表面酸化改性
    1.8 TiO_2负载化
        1.8.1 负载体种类
        1.8.2 分子筛简介
        1.8.3 负载型TiO_2制备方法
    1.9 本论文选题意义及主要工作
        1.9.1 本文选题意义
        1.9.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原料、仪器及性能表征手段
    2.1 实验药品及设备
        2.1.1 实验所用药品
        2.1.2 实验所用仪器
    2.2 实验流程
    2.3 材料表征手段
        2.3.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2.3.4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
        2.3.5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2.3.6 荧光发射光谱分析(PL)
        2.3.7 磁学性质测定(VSM)
    2.4 光催化剂性能评价
        2.4.1 光催化降解实验
        2.4.2 光催化材料稳定性试验
第三章 溶胶凝胶水热法制备纳米TiO_2光催化剂
    3.1 引言
    3.2 溶胶凝胶水热法制备纳米TiO_2
    3.3 制备工艺条件优化
        3.3.1 前驱体水量对产物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3.3.2 前驱体碱度对产物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3.3.3 水热时间对产物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3.3.4 水热温度对产物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3.4 TiO_2样品表征与评价
        3.4.1 X射线衍射分析
        3.4.2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分析
        3.4.3 扫描电镜分析
        3.4.4 透射电镜分析
        3.4.5 光催化降解实验性能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TiO_2光催化剂掺杂改性及负载化研究
    4.1 引言
    4.2 N掺杂改性TiO_2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4.2.1 N掺杂改性TiO_2样品的制备
        4.2.2 N掺杂改性TiO_2样品的XRD表征
        4.2.3 N掺杂改性TiO_2样品的FTIR表征
        4.2.4 N掺杂改性TiO_2样品的UV-Vis表征
        4.2.5 N掺杂改性TiO_2样品的光催化性能测试
    4.3 分子筛负载TiO_2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4.3.1 分子筛负载TiO_2样品的制备
        4.3.2 分子筛负载TiO_2样品的XRD表征
        4.3.3 分子筛负载TiO_2样品的FTIR表征
        4.3.4 分子筛负载TiO_2样品的TEM表征
        4.3.5 分子筛负载TiO_2材料的光催化性能测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磁性SSZ-13 分子筛负载TiO_2复合光催化剂
    5.1 引言
    5.2 TiO_2/磁性SSZ-13 分子筛的制备
    5.3 TiO_2/磁性SSZ-13 分子筛的结构形貌表征
        5.3.1 XRD表征和分析
        5.3.2 FT-IR表征和分析
        5.3.3 SEM和 TEM表征和分析
    5.4 TiO_2/磁性SSZ-13 分子筛的性能表征
        5.4.1 VSM表征和分析
        5.4.2 UV-Vis表征和分析
        5.4.3 PL表征和分析
    5.5 TiO_2/磁性SSZ-13 分子筛的催化及回收实验
        5.5.1 光催化性能评价实验
        5.5.2 磁回收性能实验
        5.5.3 光催化剂稳定性实验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机械研磨制备碳酸钙—纳米TiO2复合光催化剂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1章 绪论
第2章 原料、试剂和实验方法
    2.1 原料和试剂
    2.2 技术路线和仪器设备
        2.2.1 技术路线
        2.2.2 实验仪器
    2.3 测试与表征方法
        2.3.1 复合材料的结构分析
        2.3.2 合成机理分析方法
        2.3.3 光催化性能测试方法
第3章 干法研磨制备碳酸钙负载纳米TiO_2复合光催化剂及其表征
    3.1 引言
    3.2 CaCO_3负载纳米TiO_2的影响因素
        3.2.1 二氧化钛复合比例对光催化效率的影响
        3.2.2 碳酸钙粒度对光催化效率的影响
        3.2.3 研磨时间对光催化效率的影响
    3.3 CaCO_3-TiO_2复合光催化剂的物相与微观形貌分析
        3.3.1 CaCO_3-TiO_2复合光催化剂的物象和化学组成
        3.3.2 CaCO_3-TiO_2复合光催化剂的结构与形貌
    3.4 CaCO_3和TiO_2的结合机理
        3.4.1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3.4.2 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分析
    3.5 小结
第4章 湿法研磨制备碳酸钙负载纳米TiO_2复合光催化剂及其表征
    4.1 引言
    4.2 CaCO_3负载纳米TiO_2的影响因素
        4.2.1 二氧化钛复合比例对光催化效率的影响
        4.2.2 浆料固含量对光催化效率的影响
        4.2.3 介质比对光催化效率的影响
        4.2.4 转速对光催化效率的影响
        4.2.5 研磨时间对光催化效率的影响
    4.3 CaCO_3-TiO_2复合光催化剂的物相与微观形貌分析
        4.3.1 CaCO_3-TiO_2复合光催化剂的物相和化学组成
        4.3.2 CaCO_3-TiO_2复合光催化剂的结构与形貌
    4.4 CaCO_3和TiO_2的结合机理
    4.5 小结
第5章 CaCO_3-TiO_2复合光催化剂的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CaCO_3-TiO_2复合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
        5.2.1 干法研磨制备的复合光催化剂的性能
        5.2.2 湿法研磨制备的复合材料光催化剂的性能
    5.3 复合光催化剂的循环利用性能
        5.3.1 干法研磨制备的复合光催化剂的循环利用性能
        5.3.2 湿法研磨制备的复合光催化剂的循环利用性能
    5.4 复合光催化剂的可回收性能
        5.4.1 干法研磨制备的复合光催化剂可回收性能
        5.4.2 湿法研磨制备的复合光催化剂可回收性能
    5.5 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存在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3)负载TiO2复合催化剂的光催化织物消除室内甲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甲醛去除方法的研究
        1.2.1 植物净化技术
        1.2.2 吸附技术
        1.2.3 催化氧化技术
        1.2.4 光催化技术
    1.3 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改性
        1.3.1 半导体复合
        1.3.2 染料敏化
        1.3.3 金属离子与非金属离子掺杂
        1.3.4 贵金属沉积
        1.3.5 其他二氧化钛的改性研究
    1.4 光催化抗菌材料的研究
        1.4.1 二氧化钛光催化抗菌机理
    1.5 二氧化钛负载
    1.6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1.6.1 课题的提出
        1.6.2 课题研究内容
第二章 Fe_2O_3/TiO_2、CuPcCl_(16)/TiO_2、CuPc/TiO_2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2.2.2 Fe_2O_3/TiO_2、CuPcCl_(16)/TiO_2、CuPc/TiO_2三种催化剂的制备
        2.2.3 Fe_2O_3/TiO_2、CuPcCl_(16)/TiO_2、CuPc/TiO_2三种催化剂表征
        2.2.4 Fe_2O_3/TiO_2、CuPcCl_(16)/TiO_2、CuPc/TiO_2的光催化性能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Fe_2O_3/TiO_2、CuPcCl_(16)/TiO_2、CuPc/TiO_2的表征分析
        2.3.2 Fe_2O_3/TiO_2、CuPcCl_(16)/TiO_2、CuPc/TiO_2光催化性能研究
    2.4 小结
第三章 光催化织物的制备及消除室内污染物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3.2.2 光催化织物的制备
        3.2.3 光催化织物的表征
        3.2.4 催化织物的光催化性能测试
        3.2.5 织物的光催化抗菌性能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光催化织物的表征分析
        3.3.2 光催化织物降解甲醛的性能研究
        3.3.3 织物光催化抗菌性能研究
        3.3.4 织物光催化降解甲醛的机理研究
    3.4 小结
第四章 总结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4)人造沸石负载型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光催化史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安排
第二章 负载型Ag-TiO_2光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2.1 TiO_2光催化的基本原理
        2.1.1 半导体的能带结构
        2.1.2 TiO_2光催化基本原理
    2.2 影响TiO_2光催化剂性能的主要因素
        2.2.1 晶型对光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2.2.2 粒度与比表面积对光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2.2.3 反应溶液的p H值对光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2.2.4 搅拌速度对光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2.2.5 实验温度对光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2.3 提高TiO_2光催化性能的主要方法
        2.3.1 贵金属沉积
        2.3.2 离子掺杂
        2.3.3 半导体复合
        2.3.4 染料敏化
    2.4 纳米TiO_2光催化剂的负载
        2.4.1 载体的种类及负载方法
        2.4.2 沸石负载TiO_2体系
    2.5 负载型Ag-TiO_2光催化剂的制备
        2.5.1 实验原料及实验仪器
        2.5.2 实验步骤
        2.5.3 样品制备
    2.6 光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2.6.1 XRD表征
        2.6.2 SEM和EDS表征
        2.6.3 XPS表征
        2.6.4 UV-vis DRS表征
        2.6.5 N2吸附-脱附表征
    2.7 光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评价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负载型Ag-TiO_2光催化剂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3.1 XRD分析
    3.2 SEM和EDS分析
    3.3 XPS分析
    3.4 UV-vis DRS分析
    3.5 N2吸附-脱附分析
    3.6 负载型Ag-TiO_2光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分析
        3.6.1 不同银掺杂量样品对光催化效果的影响
        3.6.2 亚甲基蓝溶液初始浓度对光催化效果的影响
        3.6.3 催化剂的用量对催化效果的影响
        3.6.4 光照时间对光催化效果的影响
        3.6.5 稳定性能测试
        3.6.6 负载次数对光催化效果的影响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负载型Ag-TiO_2光催化剂的催化机理分析
第五章 结论
    5.1 本文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5)TiO2/沸石光催化氧化降解水中盐酸四环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抗生素及其处理技术
        1.1.1 四环素类抗生素性质与种类
        1.1.2 四环素类抗生素的使用与危害
        1.1.3 抗生素废水的处理技术
    1.2 TiO_2光催化氧化技术
        1.2.1 TiO_2光催化氧化技术发展及现状
        1.2.2 TiO_2光催化剂降解有机物机理
    1.3 TiO_2/沸石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1.3.1 溶胶-凝胶法
        1.3.2 固体扩散法
        1.3.3 离子交换法
        1.3.4 均匀沉淀法
    1.4 提高TiO_2光催化效率的途径
        1.4.1 贵金属沉积
        1.4.2 复合半导体
        1.4.3 表面光敏化
        1.4.4 超强酸化
    1.5 TiO_2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1.6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1.6.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6.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及试剂
        2.1.1 试验沸石
        2.1.2 试验用水
        2.1.3 药品试剂
    2.2 试验装置及仪器
        2.2.1 试验装置
        2.2.2 试验仪器
    2.3 试验分析方法
        2.3.1 盐酸四环素溶液标准曲线的确定
        2.3.2 盐酸四环素降解率的测定方法
        2.3.3 样品的表征方法
第三章 TiO_2/沸石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3.1 TiO_2/沸石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3.1.1 载体的预处理
        3.1.2 光催化剂的制备
    3.2 TiO_2/沸石复合光催化剂的形态与结构表征
        3.2.1 X射线衍射(XRD)
        3.2.2 扫描电镜(SEM)
        3.2.3 红外光谱(FTIR)
        3.2.4 拉曼光谱(Raman Spectrum)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TiO_2/沸石降解水中盐酸四环素的试验研究
    4.1 试验过程
    4.2 试验结果与讨论
        4.2.1 影响盐酸四环素去除效果的主要因素
        4.2.2 各因素对盐酸四环素降解效果的影响
        4.2.3 纯TiO_2与TiO_2/沸石复合光催化剂降解效果对比分析
        4.2.4 可见光与紫外光试验的降解效果对比分析
        4.2.5 H_2O_2与TiO_2/沸石复合光催化剂联合降解试验研究
        4.2.6 TiO_2/沸石复合光催化剂的稳定性研究
        4.2.7 动力学研究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
    5.2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6)纳米TiO2负载多孔材料开发及其在沥青路面中光催化降解NO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光催化技术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
        1.2.2 纳米TiO_2光催化剂的掺杂改性
        1.2.3 纳米TiO_2在沸石上的负载研究
        1.2.4 光催化材料在路面上的应用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光催化机理简述和气相反应装置
    2.1 引言
    2.2 光催化反应机理概述
    2.3 光催化反应活性影响因素
    2.4 光催化气相反应装置
        2.4.1 光催化气相反应装置设计理念
        2.4.2 光催化气相反应装置的设计与制造
    2.5 光催化气相反应装置适用性检测及结果分析
        2.5.1 初始气体浓度稳定性测试
        2.5.2 反应箱体气密性测试
        2.5.3 箱体对气体吸附性测试
第三章 纳米Ce-TiO_2掺杂改性试验
    3.1 引言
    3.2 试验原料和试验设备
        3.2.1 主要试验材料与试剂
        3.2.2 主要实验设备
    3.3 掺杂试样的制备
    3.4 掺杂试样的制备及性能评价方法
        3.4.1 光催化活性表征方法
        3.4.2 Ce-TiO_2结晶性能和晶型结构(XRD)
        3.4.3 Ce-TiO_2表面形态结构(SEM)
    3.5 工艺参数对光降解性能的影响
        3.5.1 Ce元素掺量的影响
        3.5.2 煅烧温度的影响
        3.5.3 煅烧时间的影响
    3.6 XRD测试结果分析
        3.6.1 Ce掺量对XRD结果影响分析
        3.6.2 煅烧温度对XRD结果影响分析
        3.6.3 煅烧时间组XRD结果影响分析
    3.7 正交试验和表面形态结构分析
        3.7.1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3.7.2 掺杂试样表面形态结构分析
    3.8 小结
第四章 沸石负载纳米Ce-TiO_2多孔颗粒制备及性能评价
    4.1 引言
    4.2 试验原材料与实验设备
        4.2.1 主要原材料及试剂
        4.2.2 主要实验设备
    4.3 沸石负载纳米Ce-TiO_2多孔颗粒的制备
        4.3.1 沸石颗粒的预处理
        4.3.2 Ce-TiO_2溶胶的制备
        4.3.3 沸石-Ce-TiO_2多孔颗粒的制备
    4.4 沸石负载试样结构和性能评价方法
        4.4.1 沸石颗粒烧失量
        4.4.2 Ce-TiO_2负载量
        4.4.3 沸石负载试样光催化性能测试及表征方法
        4.4.4 沸石负载试样孔隙结构和表面形貌分析(BET、SEM)
    4.5 热处理对沸石结构性能的影响
        4.5.1 沸石烧失量测定
        4.5.2 热处理前后沸石孔隙结构变化情况
    4.6 沸石粒径对负载量的影响
    4.7 超声波处理时间对负载效果的影响
        4.7.1 超声波处理时间对Ce-TiO_2负载量的影响
        4.7.2 超声波处理时间对负载试样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4.8 Ce-TiO_2负载层数对试样性能的影响
        4.8.1 负载层数对Ce-TiO_2负载量的影响
        4.8.2 光降解亚甲基蓝溶液试验结果与分析
        4.8.3 光降解NO试验结果与分析
    4.9 Ce-TiO_2-沸石光催化性能测试结果与分析
    4.10 Ce-TiO_2-沸石试样微观性能测试结果及分析
        4.10.1 扫描电镜(SEM)分析
        4.10.2 孔径分析仪(BET)
    4.11 小结
第五章 Ce-TiO_2在沥青基试件上的应用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试验原材料与实验设备
        5.2.1 沥青及砂石材料
        5.2.2 其它实验原材料及试剂
        5.2.3 主要实验设备
    5.3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确定
        5.3.1 目标空隙率的确定
        5.3.2 级配的确定
        5.3.3 确定最佳沥青用量
    5.4 负载Ce-TiO_2沥青基试件的制备
        5.4.1 纳米Ce-TiO_2粉末直掺
        5.4.2 Ce-TiO_2分散液表面喷涂
        5.4.3 Ce-TiO_2涂层
        5.4.4 Ce-TiO_2-沸石颗粒的应用
    5.5 纳米Ce-TiO_2沥青基试件光降解NO性能评价方法
    5.6 NO气体浓度平衡时间的确定
    5.7 不同应用方式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5.7.1 粉末直掺试件光催化活性测试结果分析
        5.7.2 表面喷涂试件光催化活性测试结果分析
        5.7.3 Ce-TiO_2涂层试件光催化活性测试结果分析
        5.7.4 沥青基试件负载Ce-TiO_2-沸石光催化活性测试结果分析
    5.8 光催化反应条件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5.8.1 光源的影响
        5.8.2 NO浓度的影响
    5.9 光催化沥青试件耐久性测试
        5.9.1 反应次数对试件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5.9.2 室外路表环境对材料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5.10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7)纳米TiO2/多孔矿物的表面特性与光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课题来源
    1.2 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及其来源
    1.3 TiO_2的特征与光催化性能
        1.3.1 TiO_2的晶体结构与性质
        1.3.2 TiO_2的光催化原理
        1.3.3 TiO_2光催化剂的优势与不足
    1.4 TiO_2的载体种类
    1.5 三种多孔矿物简介及研究进展
        1.5.1 硅藻土性质与应用
        1.5.2 沸石的性质与应用
        1.5.3 硼泥脱镁硅渣的性质与应用
    1.6 纳米TiO_2的负载方法
        1.6.1 固相反应法
        1.6.2 液相沉淀法
        1.6.3 溶胶凝胶法
    1.7 TiO_2可见光活性的研究进展
        1.7.1 染料表面光敏化改性
        1.7.2 金属掺杂改性
        1.7.3 非金属掺杂改性
    1.8 小结
    1.9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9.1 研究目标
        1.9.2 研究内容
    1.10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实验试剂、仪器及研究方法
    2.1 实验试剂
    2.2 主要实验仪器与装置
        2.2.1 主要实验仪器
        2.2.2 实验装置
    2.3 实验内容与研究方法
        2.3.1 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
        2.3.2 重金属Cr(VI)、Cu~(2+)的吸附实验
        2.3.3 重金属Cr(VI)、Cu~(2+)的光催化实验
    2.4 表征仪器与方法
        2.4.1 化学组成分析
        2.4.2 X射线衍射测试(XRD)
        2.4.3 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分析(SEM-EDS)
        2.4.4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TEM)
        2.4.5 高分辨率透射电镜(HRTEM)
        2.4.6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2.4.7 紫外-可见光漫反射光谱分析(UV-vis)
        2.4.8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2.4.9 热重-差热分析(TG-DSC)
        2.4.10比表面积及孔结构分析
        2.4.11 Zeta电位分析
    2.5 吸附和光催化性能评价
        2.5.1 反应体系的确定
        2.5.2 Cr(VI)分析方法及标准曲线绘制
        2.5.3 Cu~(2+)分析方法及标准曲线绘制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纳米TiO_2/硅藻土光催化剂的制备、结构及光催化特性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硅藻土
        3.2.2 实验方法
        3.2.3 表征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正交实验
        3.3.2 TiO_2负载量的影响
        3.3.3 煅烧温度的影响
        3.3.4 煅烧时间的影响
        3.3.5 样品表征
        3.3.6 吸附实验
        3.3.7 光催化实验
        3.3.8 光催化单因素实验
        3.3.9 动力学拟合
        3.3.10光催化产物分析
        3.3.11回收再利用性能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纳米TiO_2/沸石光催化剂的制备、结构及光催化特性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沸石
        4.2.2 实验方法
        4.2.3 表征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TiO_2负载量的影响
        4.3.2 煅烧温度的影响
        4.3.3 样品表征
        4.3.4 吸附动力学与热力学
        4.3.5 光催化动力学
        4.3.6 吸附对光催化反应促进机理
        4.3.7 回收再利用性能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纳米TiO_2/硼泥脱镁硅渣光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不同矿物载体对比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硼泥脱镁硅渣
        5.2.2 实验方法
        5.2.3 表征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TiO_2负载量的影响
        5.3.2 煅烧温度的影响
        5.3.3 样品表征
        5.3.4 优化工艺制备的不同矿物载体复合催化剂对比
        5.3.5 相同工艺制备的不同矿物载体复合催化剂对比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g-C_3N_4/TiO_2/硅藻土光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可见光催化性能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方法
        6.2.2 表征方法
        6.2.3 可见光催化去除Cr(VI)实验
    6.3 结果与讨论
        6.3.1 g-C_3N_4的制备与性能
        6.3.2 g-C_3N_4/TiO_2/硅藻土光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
        6.3.3 g-C_3N_4/TiO_2/硅藻土光催化剂的可见光催化机理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论文的主要结论
    7.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7.3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在学期间撰写的发明专利
在学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主要获奖

(8)纳米TiO2/非金属矿物复合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非金属矿物材料
3 纳米Ti O2/非金属矿物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工艺
    3.1 浸渍法
    3.2 包覆法
    3.3 水解沉淀法
    3.4 溶胶—凝胶法
4 纳米Ti O2/非金属矿物复合光催化剂的掺杂改性
    4.1 金属元素掺杂
    4.2 稀土元素掺杂
    4.3 非金属元素掺杂
5 展望

(9)功能性纳米复合材料的吸附—光催化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TiO_2光催化剂的简介
    1.3 TiO_2光催化剂载体的研究进展
    1.4 二氧化钛基光催化纸简介
    1.5 二氧化钛基光催化纸与织物的应用
        1.5.1 自清洁作用
        1.5.2 光催化降解气相有机污染物
        1.5.3 光催化降解液相有机污染物
        1.5.4 消毒杀菌
    1.6 其他类纳米光催化纸的简介
        1.6.1 纳米银纸
        1.6.2 纳米金纸
    1.7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7.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7.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Cu_2O@TiO_2异质结构的制备与脱色行为的研究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仪器
        2.1.3 分析与检测手段
        2.1.4 实验方法
        2.1.5 有机染料的选择及标准曲线的确定
        2.1.6 脱色实验分析
    2.2 结果与讨论
        2.2.1 XRD 表征
        2.2.2 SEM 与 HRTEM 分析
        2.2.3 比表面积分析
        2.2.4 Uv-vis DRS 表征
        2.2.5 Cu_2O@TiO_2复合物的对甲基橙的脱色性能研究
        2.2.6 Cu_2O@ TiO_2回收实验分析
        2.2.7 Cu_2O 含量对复合物脱色效果的影响
        2.2.8 复合物黑暗吸附与可见光光催化脱色对比
        2.2.9 FTIR 表征
        2.2.10 光催化机理的研究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Cu_2O@GX@TiO_2复合物的制备与脱色行为的研究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原料
        3.1.2 实验仪器
        3.1.3 分析与检测手段
        3.1.4 实验过程
        3.1.5 光催化反应实验
    3.2 结果与讨论
        3.2.1 XRD 分析
        3.2.2 FTIR 分析
        3.2.3 拉曼光谱分析
        3.2.4 SEM 分析
        3.2.5 不同初始浓度的硫酸铜对碱性品红脱色效率的影响
        3.2.6 不同质量分数的氧化亚铜对复合物脱色效率的影响
        3.2.7 复合物对不同染料的脱色行为
        3.2.8 脱色反应中甲基橙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3.2.9 不同物质对碱性品红的脱色行为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二氧化钛基光催化纸的制备与脱色行为的研究
    4.1 实验部分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仪器设备
        4.1.3 实验方法
        4.1.4 表征与性能检测
        4.1.5 二氧化钛基光催化纸的强度和灰分的测定
        4.1.6 二氧化钛基光催化纸对甲基橙染料的脱色效果及表征
    4.2 结果与讨论
        4.2.1 XRD 分析
        4.2.2 SEM 分析
        4.2.3 甲基橙的 pH 对纸张脱色性能的影响
        4.2.4 固着剂的种类与用量对光催化纸的脱色效果的影响
        4.2.5 碳纤维与植物纤维比例对纸张脱色性能以及机械性能的影响
        4.2.6 湿强剂 PAE 用量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4.2.7 光催化纸的脱色性能比较
        4.2.8 不同时间下甲基橙的紫外吸收光谱
        4.2.9 光催化纸的重复回收利用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5.1 结论
    5.2 论文创新之处及对未来工作的建议
        5.2.1 创新之处
        5.2.2 对未来工作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10)改性沸石负载纳米TiO2的制备及对砷的吸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概述
        1.1.1 纳米二氧化钛的结构、性质及用途
        1.1.2 沸石的结构及性能
    1.2 材料改性方法及制备研究进展
        1.2.1 沸石改性处理方法
        1.2.2 纳米TiO_2改性制备方法
    1.3 材料应用研究现状
        1.3.1 沸石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
        1.3.2 纳米二氧化钛应用研究现状
    1.4 论文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1.4.1 论文研究的内容
        1.4.2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2章 改性沸石的制备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试剂、材料及仪器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沸石粒度试验
        2.3.2 沸石改性研究试验
    2.4 试验结果与讨论
        2.4.1 沸石粒度确定
        2.4.2 NaOH溶液浓度对改性沸石的影响
        2.4.3 焙烧温度对沸石改性的影响
        2.4.4 NaOH-焙烧联合改性对沸石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改性沸石-纳米TiO_2的制备工艺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试剂、材料及仪器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O_2原理
        3.3.2 溶胶-凝胶法制备改性沸石负载纳米TiO_2方法
    3.4 试验结果与讨论
        3.4.1 溶剂用量对凝胶时间的影响
        3.4.2 加水量对凝胶时间的影响
        3.4.3 体系pH值对凝胶时间的影响
        3.4.4 加水方式对凝胶时间的影响
        3.4.5 搅拌速度对凝胶时间的影响
        3.4.6 热处理温度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改性沸石负载纳米TiO_2对砷的吸附研究
    4.1 实验试剂、材料及仪器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试液、砷标准溶液、模拟含砷废水的配制
        4.2.2 沸石负载纳米TiO_2对砷的吸附试验
    4.3 试验结果与讨论
        4.3.1 标准工作曲线的绘制
        4.3.2 负载型纳米二氧化钛用量的影响
        4.3.3 吸附pH的影响
        4.3.4 振荡时间的影响
        4.3.5 饱和吸附容量的测定
        4.3.6 解吸试验
        4.3.7 再生试验
    4.4 含砷废水测定及砷去除效果评价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沸石负载纳米TiO_2吸附机理表征
    5.1 主要仪器及表征方法
    5.2 XRD表征结果分析
    5.3 SEM表征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四、天然沸石负载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纳米TiO2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D]. 任轶轩.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2]机械研磨制备碳酸钙—纳米TiO2复合光催化剂及性能研究[D]. 徐卓群.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3]负载TiO2复合催化剂的光催化织物消除室内甲醛的研究[D]. 许莎莎. 浙江理工大学, 2019
  • [4]人造沸石负载型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D]. 孙彩旋.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7)
  • [5]TiO2/沸石光催化氧化降解水中盐酸四环素的研究[D]. 彭诗梦. 长沙理工大学, 2017(12)
  • [6]纳米TiO2负载多孔材料开发及其在沥青路面中光催化降解NO性能研究[D]. 黄蔚. 重庆交通大学, 2016(06)
  • [7]纳米TiO2/多孔矿物的表面特性与光催化性能研究[D]. 孙青.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5(09)
  • [8]纳米TiO2/非金属矿物复合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J]. 汪滨,郑水林,张广心.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 2013(04)
  • [9]功能性纳米复合材料的吸附—光催化性能的研究[D]. 张洁. 齐鲁工业大学, 2013(04)
  • [10]改性沸石负载纳米TiO2的制备及对砷的吸附研究[D]. 邱茂琴. 成都理工大学, 2013(05)

标签:;  ;  ;  ;  ;  

天然沸石负载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