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张凯龙[1](2021)在《华阴市国土空间总体格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1978年以来,城镇化的迅速推进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普遍性规律,同时也表现出城镇化进程对我国建设用地提出迫切的需求,城镇化进程突出了城镇空间的扩张,也使得其与农业空间、生态空间的矛盾积弊日深。这种现象与地方政府和中央博弈关系中形成的“上下联动,全国一盘棋”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有着密切的关系。生态优先的决策在面向当前的国土空间格局研究中具有重大而普遍的意义,政府报告及相关条文中亦对此屡有指涉。与此同时,近几年随着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全面开展以及空间规划试点工作的推进,作为城镇空间控制核心的城镇开发边界在推动城市集约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关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的研究已成为规划界的热点问题。然而,在现行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华阴亟需从全域层面的总体空间格局入手,平衡生态保护与城镇发展的关系。为限制华阴城区及其周边各镇建成区的无序蔓延,促进城市良性发展,华阴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成为限制其扩张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内容包括:首先,介绍华阴市发展概况,对城镇空间发展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出华阴的城镇空间、生态空间与农业空间三者在发展中所面临的现状问题,并辨析华阴城镇空间发展中的核心问题。其次,借助GIS地理空间数据分析平台,基于构建华阴市生态安全水平格局,依据《华阴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技术指南》的相关评估等,得出生态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的初步划定,并将两者作为华阴未来发展的“刚性”底线约束条件。再次,通过对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分析,研究华阴未来城镇建设用地的发展方向与规模,结合城镇体系研究,初步划定2035年华阴城镇开发边界。最后,对华阴市生态空间、城镇空间与农业空间进行初步划分,结合已划定的“三线”从而最终划定“三区三线”形成华阴国土空间基本格局,并在基本格局基础上进行生态格局、农业格局、城乡发展格局、历史文化景观格局与安全格局的格局优化,基于格局基础与格局优化,通过进行国土空间分区及管控的格局细化,为未来华阴的城镇空间发展提供参考。
费智涛[2](2020)在《基于空间数据的城市防灾空间韧性评估》文中提出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城市需要更多方面的准备以应对各种未来不确定性扰动带来的影响,韧性这一概念的出现与发展为此提供了新视角、新思路,但因其概念多样性、边界模糊性,导致韧性概念与评估在与城市规划融合中存在难处。在城市防灾规划中,防灾服务资源的空间配置往往影响了城市的灾害应对的能力与效率,体现在城市整体的防灾韧性能力上。因此,韧性的防灾规划制定首先需要进行城市防灾韧性评估。防灾空间韧性评估则更关注防灾韧性的空间方面,对于城市防灾规划编制、防灾设施空间布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国内外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基于扰沌周期(时间维度)和韧性特征制定了面向防灾规划的防灾空间韧性分析框架并选取相关指标,通过案例分析研究,评估城市防灾空间韧性,最后针对评估结果给出若干引导性建议。具体而言,聚焦于以下若干方面:(1)综述国内外文献,阐述韧性概念、维度和特征并对韧性的特征进行分类研究,分为目的层面特征、动态(手段)层面特征;整理空间韧性研究,总结空间韧性研究系统与方法;从定性、定量两个方面总结韧性评估方法,阐明评估目标、评估系统,评估时序的重要性;最后针对目前传统数据、新型数据在评估中的应用做出总结。(2)基于扰沌周期制定了面向防灾规划的防灾韧性分析框架,明确防灾韧性在不同时间阶段评估的内容,为城市防灾空间韧性的评估提供了认识与逻辑基础。(3)以北京市六环范围内及周边区域为研究空间范围(包含189个街道办事处),城市防灾应急服务设施系统中医疗、消防和避难三个子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防灾空间韧性的作用时序分析,韧性在灾前体现为系统的健壮程度,构建体现韧性特征的灾前城市防灾空间韧性评估框架,进行指标量化研究,并将计算结果反映在街道中。以地震灾害为影响要素,基于最大灾害影响构架灾后模拟场景。(4)计算每个街道医疗、消防和避难设施系统防灾空间韧性指标,并进行单系统防灾空间韧性能力分析,根据结果绘制城市防灾韧性能力图。基于灾前综合防灾空间韧性能力分析基础,依托灾害场景计算灾后防灾空间韧性能力剩余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探求能力下降情况。最后,以灾后应急服务的时间为指标表示灾后恢复时间,绘制灾前、灾后韧性概念曲线。(5)总结基于空间数据的防灾空间韧性评估方法,并提出与城市防灾规划相衔接的引导性建议。
黄诚[3](2020)在《城市碳排放的多维度评价与情景模拟》文中提出城市是全球能源消费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地,更是实施低碳减排政策最直接有效的行政管理单元。编制包含能源排放和物质代谢中隐含排放在内的城市全范围碳排放清单,阐明其时间和空间演变规律,并定量化描述其在社会经济和自然地理因素共同驱动下的演化轨迹,不仅可以加深对城市尺度碳排放演化规律的理解,还能为精细化与网格化的低碳城市规划与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因传统碳清单核算方法不具备空间分析能力,且受城市尺度数据获取性等因素的限制,过去的碳排放研究较多的关注来自能源消费的排放,分行业部门的碳排放在城市内部精细空间的分布格局,以及城市碳排放如何受到多时空要素驱动发展演化等均有待进一步深入分析。在此背景下,本研究选取上海作为案例城市,从核算边界、时间、空间、驱动因素多个维度开展城市碳排放的评价研究,在融合空间兴趣点、能源统计、遥感影像等多源时空数据的基础上,本研究开发了碳核算、遥感与GIS空间分析技术、物质流分析等多方法交叉的评价模型,不仅编制了2000-2015年城市分行业的能源碳排放清单,揭示了其在城市30米分辨率空间的分布格局,估算了城市六类主要基础设施建筑材料中隐含的碳排放及其在城市内的空间分布特征,还对2020-2050年的碳排放发展情景进行了模拟分析。本研究为阐明城市碳排放的时空规律,揭示其未来演化趋势提供了方法和数据支撑,为城市碳排放的理论研究应用于低碳城市规划提供了决策依据。研究的主要结论包含以下几方面。研究构建了城市全范围碳排放核算框架,结果显示,2000至2015年,能源碳排放从1.40×108 t,增加至2.84×108 t,年均增速达4.36%,其中工业能源碳排放占比最大47.76%,商业和交通能源碳排放增速更快,分别为314.68%和247.19%。2000-2015年,工业单位GDP的碳排放减少了67.17%,而人均碳排放增加了35.22%,表明今后在保持工业节能减排的同时,应更多的关注生活部门的能源减排。2000-2015年,隐含碳排放量从0.92×108 t增加至3.34×108 t,增速达8.99%,其中,住宅占比最大(46.15%),非住宅次之(33.60%)。就材料而言,水泥(51.18%)、钢铁(31.36%)和砖(10.45%)中的隐含碳排放量排在前三位,而钢铁中的隐含碳排放增速最快,年均达10.14%。本研究构建的城市能源碳排放的空间分析模型,实现了城市空间30米分辨率,分工业、商业、家庭、交通四大部门的能源碳排放精细化核算与网格化估算。模型结果在低值(后30%,即0-3.68×104 t)和高值区间(前30,即8.58×104 t-12.25×104t)的空间变现能力明显优于夜间灯光方法,而且本研究的空间精度更高,能更加准确的描画碳排放在城市内部的空间异质性,且适用于其他城市能源碳排放的空间格局研究。上海市的能源碳排放主要集中在10-20 km区域,但增速由中心城区向郊区逐渐扩大,距离市中心10-20 km、30-50 km、60-80 km区域碳排放的增幅分别为41.53%、179.76%和914.09%。隐含碳排放主要集中在0-10 km区域,但距离市中心20-30 km范围内的隐含碳排放年均增速最快(13.95%)。总体而言,上海全范围碳排放呈现由市中心区域向郊外区域转移的趋势。基于LMDI因素分解模型的社会经济和自然地理要素的驱动力分析发现,人口、居民消费水平、固定资产投资是上海市能源碳排放最重要的驱动因素,其贡献率分别为,0.87、0.82和0.85。隐含碳排放的影响因素除了人口(39.12)、人均GDP(100.81)影响外,有效粒度指数(MESH,131.01)、分离度指数(SPLIT,131.03)变量对城市碳排放同样具有显着的影响。因此,在对城市人口、消费行为、固定资产等社会经济变量进行调控之外,城市的空间形态的合理规划,如适度的空间紧凑性,同样会发挥重要的碳减排效果。全范围碳排放的情景分析模型揭示,在常规情景下,城市能源碳排放将在2035年出现拐点,而隐含碳排放则呈现稳定增加的趋势。上海市全范围碳排放对基础设施寿命的敏感性(1.05)最高,其次是居民消费水平(0.52),户均面积(0.28),人口迁移率(0.16)。低碳城市建设的政策建议包括延长基础设施使用寿命,倡导居民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调控外来人口迁入率,以及增加低碳环保建筑材料的使用等。
张心怡[4](2020)在《空间视角下“一带一路”国家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一带一路”作为一项实现各国联通、共同发展的重大倡议,它的提出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机遇之窗。其中,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作为优先建设领域而受到关注,因而了解当前“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现状,探究各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推动作用以及区域内由各国联通可能带来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增长的间接空间效应,对各国深入推进基础设施联通与经济合作有着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本文收集了“一带一路”区域65个国家2007-2016年的跨国面板数据,从空间视角以铁路和公路建设为例探究了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首先,分析了在空间视角下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其次,探究了“一带一路”国家的交通基础设施和经济增长的空间分布现状并剖析了其时空演化特征;再次,对交通基础设施和经济增长进行了空间数据统计分析,考察了地理、经济、文化与制度距离四种空间距离下交通基础设施和经济增长的空间自相关性;最后,分别构建了静态空间杜宾模型和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探究了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空间溢出作用;进一步又按照地理位置将“一带一路”区域划分为五大区域,针对不同地区分别给出了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的政策建议。实证研究发现:第一,交通基础设施在“一带一路”地区呈现不平衡发展状态,与中欧和东欧国家成熟的交通网络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处于亚非地区的大部分国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然而通过时空演化分析发现这一不平衡发展现状正在逐渐得到改善;第二,“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发展在地理、经济、文化以及制度距离空间下均表现出了显着的正空间自相关性,也即一国的经济增长容易受到地理相邻或经济、文化和制度环境相似的国家的正向溢出作用而相互促进;第三,整体区域的实证估计结果表明,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对促进“一带一路”各国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且公路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存在显着空间溢出效应,也即本国的道路改善将会促进空间上有关联的国家的经济交流;最后,进一步分区域的实证分析发现,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在东亚、中亚、独联体以及南亚等地区呈显着的负向作用,而在中欧和东欧等发达国家则表现为显着的正向溢出,表明在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的初级阶段空间效应是一种极化效应,而到达成熟阶段后开始出现扩散效应。根据研究发现与结论,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今后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几点政策建议。
孟蕾[5](2019)在《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社区生活圈智慧化建设数据库构建》文中研究说明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成为新时代城市发展的目标要求。城市规划正在向以人为本、重视人的生活质量的方向转变。作为重要的规划手段,社区生活圈应运而生。社区生活圈规划改变了以往计划摊派公共服务与空间资源的做法,具有从根本上提高居住环境品质的潜力。同时,人本导向的社区智慧化建设,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推动社区有效规划、高效管理与实效服务。本文选取多元要素聚集,变化周期活跃的城市中心区为研究对象,以社区生活圈智慧化建设为发展目标,梳理社区要素空间分布现状,共享社区要素信息,积极探索构建社区生活圈智慧化建设数据库的方法。针对目前多源数据之间互联不畅,数据内容重复或冲突,多源数据优势不明显的现实问题,本文提出多源数据融合协同多元描述,整合数据优势,提升数据现势性、完备性与准确性,将多源数据转换成规划师的有效生产力,转换成管理人员高效的决策力。研究内容分三部分展开:首先,结合现有研究梳理社区生活圈建设要素,选取社区生活圈建设所需数据,并将其按照空间与属性两种类型进行整理。第二,总结多源数据获取方法,分析数据获取结果的优势与不足。第三,多源数据集成统一数据空间逻辑,多源数据匹配建立同名空间实体联系,多源数据融合简化重复数据,互补差异数据,整合数据优势,弥补数据不足,对同一地物形成统一的、准确的、有用的描述,并将数据按“服务需求-服务路径-服务供给”三大门类输入数据库。研究选取天津市河东区为典型研究区,进一步探究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构建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社区生活圈智慧化建设数据库,为社区生活圈有效规划与高效管理提供数据基础,探讨数据库支撑社区生活圈智慧化建设的可能性,以期能对社区生活圈智慧化建设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刘建军[6](2019)在《生态宜居视域下的辽南农村居住环境适老性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截止到2018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约2.5亿,其中农村老年人口已超过1亿,约占农村总人口 18.7%;而辽宁省农村老年人约占户籍人口的25.58%,高出全国约7%,反映出农村老龄化课题的急迫性。本研究结合国家“坚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以绿色生态为导向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战略目标,对如何构建辽南农村生态宜居适老性环境进行探索。对于老龄化问题,不同的省市地区有着各自的特点。作为劳动力人口流失严重的地区,辽宁不可能像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那样,依靠吸引大量的劳动力人口,来抵御老龄化。作为全省沿海经济带的核心区域,辽南兼有沿海型与内陆型两种典型村落,其适老性建设既有共通之处,也存在着差异化。主要表现为:①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均衡,内陆型农村老年人交通出行成本较高;②沿海型村落的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好于内陆型,新建农宅较多,但二者都存在村一级医疗卫生人员严重不足,医疗服务水平较低,村内闲置资源较多;③两种村落中多聚集着失能、失智老人,农宅基础生活设施都较为落后,缺乏必要的适老化部品对老年人日常生活进行支持。研究以上述问题为切入点,对辽南农村不同年龄老年人的养老需求进行分析,探索“生态”、“宜居”概念下的适老性设计要素,并尝试构建相应的适老性评价模型。通过结构方程对适老性影响因素进行解析,从而全面地、系统地构建适老性设计评价体系及设计策略。研究首先对农村“生态宜居的适老性”的概念、内涵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详细的梳理。其次,重点阐述了在生态宜居视域下适老性的研究内容,发现老年人对舒适度的理解并不仅仅是依赖人体工程学所定义的无障碍尺寸,而是更关注对自身周围空间的尺度控制。因此,研究基于人际气泡理论引入了“个人领域”的概念,详细论述在这一概念下舒适度、便捷性、连续性等宜居相关概念的定义。以此为基础,对老年人在不同空间层面的适老性需求进行调研,并建立了5个理论假设。最后,研究综合适老性评价、实地测绘以及计算机模拟数据,建立生态宜居评价模型,验证相关假设。提出辽南农村适老性设计策略:①辽南农村居住环境适老性优化策略;②辽南农宅生态适应性节能与适老性设计策略,进而为辽南农村养老政策的制定以及适老性环境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论文在生态宜居的视域下从新审视老年行为、空间尺度、无障碍、适应性节能等农村居住环境适老性设计问题,尝试为老年人营建一个绿色、和谐、舒适、便捷的现代乡村生活环境。
姜昊[7](2019)在《地球大数据信息服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球大数据是集地球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基础上的交叉融合学科方向,以系统性和整体性的方法研究地球科学数据和信息的相关关系,从而发现地球系统圈层相互作用的知识。本文是以地球大数据为对象、以服务知识发现为目标、以信息服务方法为手段,按照数据流、信息流和知识流的全生命周期模型,从数据信息内容服务和知识发现过程服务的角度出发,研究地球大数据的信息服务模型、信息服务系统建设方法、元数据关联检索方法以及信息服务可信度评价方法。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研究了地球大数据信息服务理论和信息服务系统建设方法,实现了数据云服务系统建设,解决了面向地球大数据知识发现的信息服务流程模型问题以及云服务系统架构问题,能够为地球大数据信息服务提供基础服务平台。构建地球大数据生命周期模型的数据闭环、信息闭环和知识闭环及其步骤流程,根据SWOT分析研究并提出地球大数据信息服务的总体模型、方法流程和标准规范。研究地球大数据信息服务系统对专业用户、决策用户和公众用户的服务模式,以及内容处理类和过程管理类的11种服务功能。提出利用“面向服务的架构”和“综合系统架构”的混合型架构理念来设计地球大数据信息云服务系统的整体架构,采用数据库集群分类存储的方法设计系统的数据服务架构,采用微服务的方法设计系统的分析服务架构。支撑数据云服务系统的建设并作系统性能比较,结果显示该系统性能基本可满足需求,搭建方法具备性价比优势。(2)提出了一种地球大数据信息服务的元数据关联模型,实现了以科学目标、应用领域和服务方向为内容关键词的关联,解决了地球大数据元数据模型的通用性和关联性的问题,能够服务于知识发现内容的检索。按照“核心元数据+内容关键词+语义映射”的思路,从“子集、实体、元素”三级层次关系,设计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属性维度、状态维度、关联维度5个子集,共16个实体和42个元素作为核心元数据模型,并制作核心元数据模型的UML图和数据字典。利用跟踪矩阵方法研究元数据的知识关联、应用关联和服务关联等关联维度的内容关键词;建立核心元数据模型与其他元数据国际标准之间的语义映射互操作。对数据云服务系统作扩展开发,实现地球大数据研究湖泊面积变化案例中数据源的检索。(3)首次提出了一种面向知识发现的地球大数据信息服务可信度评价方法,实现了数据信息内容和知识发现过程的一体化评价,解决了以全生命周期角度评价信息服务可信度的问题,能够服务于知识发现内容和过程的验证。结合数据监护概念,从数据质量、模型和信息可用性及知识满意度三个角度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以地球大数据研究湖泊面积变化的成果为对象,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从数据完整性、数据准确性、数据一致性、模型可用性、模型结果可用性出发,构建16个一级评价指标和31个二级评价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评价指标权重和评价等级,通过模糊评价矩阵计算评价结果,并对评价结果作验证。
陈碧娇[8](2019)在《基于动、静态多源数据的城市开敞空间供需互馈评价 ——以当涂县总体城市设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开敞空间系统是城市推进绿色发展,共筑生态文明的有利抓手,而现今的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对开敞空间系统没有相应完善的评估和编制方法,随着城市设计对优化提升城市空间品质,改善城市风貌的作用日趋显着,在总体城市设计层面对开敞空间系统进行定量分析评估具有重要意义。而运用新兴数据方法对城市空间进行量化评估是规划发展的一大趋势。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开敞空间的相关研究,发现存在以数据增强量化研究逐渐取代传统访谈、调查研究,以联系经济、社会、文化多角度分析逐渐取代单一角度分析的发展趋势。从而进一步综述了大数据应用于城市规划领域和基于动、静态数据对开敞空间的研究,确定利用多源数据结合使用来评价开敞空间系统。进一步,本文对开敞空间系统进行了更深入全面的认知,一方面基于国内外已有研究,界定开敞空间为空间增长边界内向公众开放的,建筑覆盖比例很低或没有的,具备休闲游憩功能,承担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互动交流功能,有一定公共设施的城市空间。并将开敞空间划分为绿地、水系、公共活动三类。同时,总结了开敞空间的功能、布局模式。另一方面,从纵向的历史观出发,根据国内外城市开敞空间的形成历程,整合相关规划思想,总结了国内外不同阶段的开敞空间发展特征。发现国内外城市开敞空间都经历过古代早期以街道、广场为主要构成的开敞空间时期,和后来公园、绿地等空间逐渐融合并行发展的时期,并且国内外城市都有了开敞空间的规划设计应趋向精细化管理、供需动态平衡和可持续性规划设计的意识。在以上认知基础上,本文从开敞空间供需互馈角度建构评价体系。通过相关供需互馈关系良好的开敞空间案例分析,得出开敞空间供需动态平衡,互相作用的基本特征。进而总结出开敞空间供需互馈的五个评价因子,包括服务覆盖可达性、设施便利度、公平性、人群活动热度、空间使用满意度,每个因子都有次一级的评价内容。结合本文的评价对象和评价目标,得出总的开敞空间供需互馈评价体系是对现状存量和总体规划期末两个阶段层次各自的开敞空间进行供给侧服务能力和需求侧活动情况的多维度研究分析。紧接着第四章,总结了现今使用频率较高的多种数据类型,根据数据内容特征,将其分为5大类和26小类。考虑实际能获取的数据类型及评价因子需要,本文选取了包括地理空间数据、开放的测绘数据、城市业态POI数据、微信宜出行数据、微博签到数据、微博文本数据、总体规划编制空间数据、现状小区房价数据在内的多种数据用于开敞空间供需互馈评价。随后介绍了各种数据的内容和使用原理,确定相应的软件分析平台和具体数理处理方法。实证部分呈现了当涂县城市发展格局变迁和开敞空间演化,梳理了现状及总体规划期末的开敞空间构成要素,结合多源数据建立分析数据库,利用供需互馈评价体系,对当涂县开敞空间系统进行多维度分析研究,还结合居住小区房价分布探讨了开敞空间资源分布公平性问题。实证分析的最后,本文总结出当涂县开敞空间系统的整体供需情况九个特征,分别是:整体供需大致吻合,局部匹配失衡,城市重心明显转移;公共活动类开敞空间供需匹配度较高;绿地、水系类开敞空间大部分供大于求;社区级开敞空间供需匹配度普遍高于城市级;服务设施对开敞空间人群活动影响作用明显;新建城市片区更易达到供需平衡;供给侧自身存在不足与矛盾;需求侧空间活动热度与满意度存在错位;城市特色意向载体供需失衡,作用不突出。在对城市各个片区的相应供需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之后,总结出各片区的开敞空间供需问题及优化建议。进而提出当涂县总体城市设计范围内的开敞空间系统7条优化建议,分别是:增补相应开敞空间要素,促进整体供需平衡;提升公共活动类开敞空间,塑造城市新兴活力带;对绿地、水系类开敞空间植入保健因素和服务设施;重视加强社区级开敞空间的建造和提升;加强城市特色意象载体的建设和宣传;以开敞空间为基础构建城市特色空间系统;建设开敞空间智慧化管理机制。文章末尾,针对全文研究亮点,提出三点研究结论,分别是:运用多源数据对城市空间进行量化研究评估是规划发展大趋势;新的数据分析方法的尝试为研究城市空间提供更多的可能;开敞空间供需互馈评价对认知和优化开敞空间系统有积极作用。
梁晨[9](2019)在《基于ArcEngine及Oracle技术的地下空间数据管理功能研究与开发》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近年来城市的不断发展、空间资源愈发紧张,地下空间开发成为当前世界城市空间扩展的方向之一。城市地下空间建筑物作为城市空间的一部分,具有引导城市空间发展方向、促进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协调城市整体可持续发展以及保障城市公共防灾的作用。地下空间数据管理体系的构建不仅对集中管理地下空间资源、促进城市资源共享以及城市建设规划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提高城市规划以及资源保护和管理方面的重要参考资料[14]。昆明市通过重点区域地下空间普查工作明确昆明市当前地下空间总量及使用状态,结合当前昆明市城区改造项目选取合适数据库平台建立合理的地下空间数据库。地下空间普查结果不仅为今后昆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以及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提供依据,也为昆明市远期城市空间总体资源规划开发奠定一定的数据基础[14]。本文以“昆明市地下空间普查”项目为背景,以昆明市地下空间建筑物普查数据为基础数据。在对整个地下空间设施普查项目工作中相关测量技术及数据处理体系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对现有临时数据库的深入分析,构建基于Oracle数据库技术地下空间数据库并与ArcEngine组件式开发技术对地下空间数据库管理功能进行设计与初步实现。主要内容与创新之处如下:1.整理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相关资料,结合当前昆明市已有的地下空间普查数据、昆明市测绘院近几年开展地下空间普查工作的经验与数据管理需求,基于当前地下空间数据内容详细设计了地下空间概念模型、物理模型以及逻辑模型,为数据的存储与管理提供详细的结构体系。2.为保障数据库建设质量,建立规范的地下空间数据库体系。采用ArcSDE for Oracle 11g构建企业地理信息数据库。为地下空间数据的数据管理、辅助决策等功能开发提供保障。3.在系统数据库建设过程中,数据基于Geodatabase数据模型基础上对地下空间数据库建库内容、流程以及实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应用当下ArcGIS软件平台和Oracle 11g数据库,并采用C/S架构模式设计地下空间数据建库与入库、数据更新、数据管理以及基于Feature Manipulate Engine软件的数据质量检查模块进行设计,各子模块相互独立,根据不同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撑。综上所述,本课题采用ArcSDE for Oracle 11g大型关系数据库建立地下空间建筑物数据库,基于C#for ArcEngine组件式开发技术完成地下空间建筑物数据管理相关功能。并结合加拿大数据格式转换软件Feature Manipulate Engine,研究地下空间数据质量管理模块。
孙璇[10](2019)在《湖北省空间贫困分异格局与减贫策略研究》文中提出贫困是困扰人类发展的全球性难题,消除贫困是全世界奋斗的目标和理想。2016年联合国大会第七十届会议上通过《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其中第一项目标即在全世界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贫困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我国作为发展中的人口大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不断加大扶贫工作的政策力度,区域性贫困成为我国目前贫困空间分布的主要特征。贫困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阻碍着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以及环境保护。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工作报告指出“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解决好贫困问题是现阶段决胜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贫困问题是一个集多学科研究的综合性问题。近年来,一些学者将空间概念引入到贫困问题研究中,形成了比较有影响力的空间贫困理论和贫困地理学[1]。空间贫困是研究贫困的空间分布以及贫困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理论,除了从经济和社会角度开展研究以外,将自然环境对贫困的影响纳入评估体系,是继传统贫困、多维贫困之后,关于贫困研究的又一次进展。空间贫困是一个长期动态变化的过程,贫困测度是空间贫困问题研究的基础,也是扶贫决策的依据。空间贫困研究最主要的成果是绘制贫困地图,贫困地图能够把贫困与地理资本之间复杂的关系进行可视化表达。制定相应的减贫策略是空间贫困研究的最终目的。当前国际社会和学界比较重视空间贫困问题的研究,但国内关于空间贫困研究成果尚不多见,其中贫困测度主要集中在以村域为研究尺度的地理资本指标体系研究,省域空间贫困研究相对较少,缺少涵盖经济、社会和环境(生态)多个维度的省域空间贫困测度指标体系以及一套客观、规范、有效的评估机制。随着现阶段中国进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新阶段,深入探讨贫困问题的地理空间识别和优化治理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从地理资本视角出发,依据空间贫困理论、人地关系理论、空间经济学等理论,结合自然、人文两个类别的地理资本空间数据和统计数据,选择能够表达和反映区域贫困特征的指标变量及其定量表达形式,以湖北省为研究对象,以县级行政区为基本研究单元,构建基于地理资本体系的空间贫困指标体系与测度模型,采用定量分析和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估湖北省103个县域单元的空间贫困分异格局,揭示贫困差异的空间分布规律及空间地理影响机制,以针对性的制定减贫策略,为扶贫开发规划与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全文共计9章:第1、2、3章主要介绍本论文的研究基础,为实证研究奠定理论、方法和数据基础。基于研究背景与意义的提出,全面梳理国内外空间贫困理论、空间贫困方法、空间贫困陷阱、空间贫困地图以及空间贫困政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把握研究动态及趋势,并提出本论文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在对支撑本研究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归纳总结研究方法;同时,介绍湖北省自然、经济、社会基本概况,分析湖北省的典型性与代表性以及研究单元的选择,并对本研究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作出说明,构建研究数据库。第4章构建空间贫困指标体系与测度模型,为实证研究奠定评价依据。按照指标选取的基本原则,建立一套覆盖“2类地理资本、6个维度、25个指标(原始指标或生成指标)”的能够反映湖北省空间贫困状况的省域空间贫困测度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综合测度模型——空间贫困指数(SPI),对湖北省空间贫困进行定量、客观、全面地解析。第5、6章对湖北省空间贫困格局特征进行分析,全面系统深入研究空间贫困分异机制,主要包括空间贫困异质性格局分析和空间贫困关联性格局分析。根据测度模型计算各县域研究单元空间贫困指数,利用GIS空间分析软件绘制空间贫困地图,划分5类空间贫困地域类型,对贫困格局状况进行可视化表达,全面解析湖北省空间贫困总体空间差异和结构空间差异,探讨空间贫困异质性格局特征及分异机制;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借助OpenGeoDa软件从全局空间自相关、局部空间自相关以及热点分析(Getis-Ord Gi*)三个方面对湖北省空间贫困进行关联性格局分析,探究其贫困程度空间依赖性分布模式。第7章对湖北省空间贫困陷阱进行分析,为有针对性地制定减贫策略奠定基础。采用致贫贡献度模型探究湖北省空间贫困致贫因子,归纳提炼导致空间贫困陷阱产生的主要因素,揭示空间贫困分布格局形成机理与地理资本要素之间的关系。第8章根据以上实证分析结果,制定湖北省空间贫困减贫策略。提出相应的减贫策略是空间贫困研究的最终目的。在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北省扶贫政策梳理及效果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前文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有针对性的治理空间贫困的对策。第9章,结论与展望。总结归纳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就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指出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及研究期望。研究的主要结论:(1)湖北省空间贫困具有显着的总体分异特征与结构分异特征,不同区域空间贫困程度差异明显。(2)湖北省空间贫困分布具有显着的空间依赖性特征,受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地理环境的双重影响,相邻地区具有相似的空间关联性。(3)湖北省空间贫困是诸多因素耦合作用的结果,表现为多因素复合影响特征。经济欠发达等普遍性因素已不是影响湖北省空间贫困的主导因素,而自然地理资本缺陷和社会地理资本缺陷是造成湖北省陷入空间贫困陷阱的主要原因。(4)湖北省不同区域空间贫困的致贫因子存在显着差异。五类贫困区从低度过渡到高度,资源环境的致贫作用显着,地形地貌和气候气象的致贫作用逐渐上升,社会资本的致贫作用以及经济资本的消贫作用逐渐下降;空间贫困各指标对不同县域致贫程度差异明显,当自然地理因素致贫影响程度占主导地位时,人文地理因素的致贫作用则被削弱。(5)“自然地理资本、人文地理资本和五类贫困区”研究导向是构建空间贫困优化及减贫策略体系的科学依据。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1)通过空间多维视角来考量贫困问题。(2)科学构建了空间贫困测度的地理资本指标体系。(3)基于空间贫困及其综合治理来解析一个省域空间样本。
二、加强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华阴市国土空间总体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宏观背景 |
1.1.2 中观背景 |
1.1.3 现实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2.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 关于国土空间规划的研究综述 |
2.1.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2.2 关于城镇开发边界的研究综述 |
2.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2.3 关于国土空间总体格局的研究综述 |
2.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2.4 本章小结 |
3.华阴市空间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
3.1 研究区域范围及城市发展概况 |
3.1.1 经济发展状况 |
3.1.2 社会发展状况 |
3.1.3 自然条件及旅游资源 |
3.2 华阴市城镇空间发展的历史演变与规律总结 |
3.2.1 华阴市城镇空间发展的历史演变 |
3.2.2 华阴市城镇空间发展的规律总结 |
3.3 华阴市空间发展现状问题分析 |
3.3.1 传统城市空间格局受到威胁、城区景区未能同步发展 |
3.3.2 城镇空间与生态空间的冲突 |
3.3.3 城镇空间与农业空间的矛盾 |
3.4 本章小结 |
4.华阴城镇空间发展的底线约束分析 |
4.1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城镇空间发展约束分析 |
4.1.1 技术路线与数据准备 |
4.1.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估 |
4.1.3 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估 |
4.1.4 基于“生态—廊道—基质”的生态网络构建 |
4.1.5 城市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
4.2 生态保护红线初划 |
4.2.1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方法 |
4.2.2 校验划定范围 |
4.2.3 确定红线边界 |
4.3 永久基本农田初划 |
4.3.1 农业生产适宜性分析 |
4.3.2 初步判定农业生产适宜性等级 |
4.3.3 永久基本农田初划 |
4.4 本章小结 |
5.华阴市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研究 |
5.1 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 |
5.1.1 单项评价 |
5.1.2 集成评价 |
5.2 华阴市城镇空间拓展方向与建设用地规模选择 |
5.2.1 华阴市人口规模预测 |
5.2.2 中心城区拓展方向与建设用地规模选择 |
5.2.3 各镇拓展方向与建设用地规模选择 |
5.3 华阴市城镇体系 |
5.3.1 城镇等级规模结构 |
5.3.2 城镇职能结构 |
5.3.3 城镇空间结构 |
5.4 华阴市城镇开发边界划定 |
5.4.1 边界初划 |
5.4.2 方案协调 |
5.4.3 划定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6.华阴市国土空间格局研究 |
6.1 格局基础:“三区三线”初步划定 |
6.1.1 “三类”空间划定原则与划定方法 |
6.1.2 “三区三线”基本格局初步划定 |
6.2 国土空间格局优化 |
6.2.1 生态格局 |
6.2.2 农业格局 |
6.2.3 城乡发展格局 |
6.2.4 历史文化景观格局 |
6.2.5 安全格局 |
6.3 格局细化:国土规划分区与管控 |
6.3.1 一级规划分区 |
6.3.2 二级规划分区 |
6.3.3 国土规划分区管控 |
6.4 本章小结 |
7.结语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附录一 |
致谢 |
附图 |
(2)基于空间数据的城市防灾空间韧性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自然灾害严重阻碍了人类城市的发展 |
1.1.2 国际上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构建韧性城市势在必行 |
1.1.3 我国的防灾减灾行动和韧性理念的融入 |
1.1.4 现实需求 |
1.2 研究目的、意义及创新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3 研究创新点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韧性与韧性城市 |
1.3.2 城市空间韧性 |
1.3.3 韧性的评估 |
1.3.4 城市空间数据的应用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城市防灾空间韧性分析框架 |
2.1 相关概念界定辨析 |
2.1.1 韧性与城市韧性 |
2.1.2 城市防灾韧性 |
2.1.3 城市空间韧性及分析 |
2.1.4 韧性的评估 |
2.1.5 城市空间数据 |
2.2 灾害应对全过程视角下的防灾韧性城市 |
2.3 城市防灾空间韧性分析框架 |
2.3.1 城市防灾规划在防灾韧性中的体现 |
2.3.2 面向城市防灾规划的韧性分析框架 |
2.4 基于空间数据的城市防灾空间韧性评估内容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空间数据的城市防灾空间韧性评估模型构建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城市防灾空间韧性评估对象 |
3.3 城市防灾空间韧性评估逻辑 |
3.4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4.0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础与逻辑 |
3.4.1 评估方法选取 |
3.4.2 城市防灾应急服务设施系统构成 |
3.4.3 基于空间数据的韧性指标选取与量化 |
3.4.4 韧性评估框架与测度 |
3.4.5 评估流程 |
3.5 城市灾害影响场景构建 |
3.5.1 数据获取、处理及数据库构建 |
3.5.2 依托空间数据的城市灾害场景构建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空间数据的城市防灾韧性评估 |
4.1 城市防灾空间韧性指标计算 |
4.1.1 健壮性计算 |
4.1.2 冗余性计算 |
4.1.3 多样性计算 |
4.1.4 快速性计算 |
4.2 单系统防灾空间韧性评估结果分析 |
4.2.1 城市医疗系统防灾空间韧性分析 |
4.2.2 城市消防系统防灾空间韧性分析 |
4.2.3 城市避难场所系统防灾韧性分析 |
4.3 灾害影响场景下韧性综合评估 |
4.3.1 地震灾害影响场景下的功能下降测度 |
4.3.2 灾后恢复时间测度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评估结果引导下的策略与建议 |
5.1 评估结果与存在问题梳理 |
5.2 规划策略引导 |
5.2.1 韧性特征方面策略 |
5.2.2 防灾规划中的韧性提升策略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存在不足之处 |
6.3 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城市碳排放的多维度评价与情景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城市尺度的碳排放研究 |
1.2.2 能源碳排放的核算研究 |
1.2.3 隐含碳排放的核算研究 |
1.2.4 碳排放的空间研究 |
1.2.5 碳排放驱动力研究 |
1.2.6 碳排放模拟研究 |
1.2.7 已有研究评述 |
1.3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目标 |
1.3.1 问题的提出 |
1.3.2 研究目标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数据 |
2.1 研究对象及范围 |
2.1.1 研究对象 |
2.1.2 研究范围 |
2.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2.2.1 空间数据来源 |
2.2.2 非空间数据来源 |
2.2.3 数据预处理 |
第三章 能源碳排放的时空演化特征 |
3.1 模型与方法 |
3.1.1 能源碳排放核算模型 |
3.1.2 能源碳排放空间分布模型 |
3.1.3 能源碳排放驱动力分析方法 |
3.2 上海市能源碳排放演化特征 |
3.3 能源碳排放空间演化特征 |
3.3.1 上海市能源碳排放空间演化特征 |
3.3.2 精度评价 |
3.3.3 不同能源消费部门碳排放时空演化特征 |
3.4 能源碳排放驱动力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3.5.1 本章主要结论 |
3.5.2 政策启示 |
第四章 隐含碳排放的时空演化特征 |
4.1 模型与方法 |
4.1.1 物质存量核算方法 |
4.1.2 隐含碳排放核算模型 |
4.1.3 空间分布制图方法 |
4.1.4 隐含碳排放驱动力分析方法 |
4.2 物质存量的变化特征 |
4.3 隐含碳排放核算结果 |
4.4 隐含碳排放空间演化特征 |
4.5 隐含碳排放变化的驱动力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城市碳排放情景分析 |
5.1 模型与方法 |
5.1.1 Cohort人口预测模型 |
5.1.2 人口预测精度评价 |
5.1.3 能源碳排放预测模型 |
5.1.4 基础设施需求预测模型 |
5.2 人口预测结果 |
5.3 能源碳排放情景模拟 |
5.4 隐含碳排放情景模拟 |
5.5 综合碳排放变化趋势与情景模拟 |
5.5.1 综合碳排放变化趋势 |
5.5.2 情景模拟 |
5.6 敏感性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5.7.1 本章主要结论 |
5.7.2 政策启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科研成果 |
致谢 |
(4)空间视角下“一带一路”国家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传统经济学关于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 |
1.2.2 空间经济学关于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 |
1.2.3 “一带一路”交通基础设施的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思路框架 |
1.4 研究创新和特色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模型 |
2.1 交通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理论基础 |
2.1.1 交通基础设施的网络性与外部性 |
2.1.2 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空间溢出效应的作用机理 |
2.2 探索性空间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2.3 空间计量模型介绍 |
2.3.1 空间计量模型的基本形式 |
2.3.2 空间计量模型的估计与选择 |
第3章 “一带一路”交通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分布现状分析 |
3.1 “一带一路”区域范围 |
3.2 “一带一路”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布局与时空演化分析 |
3.3 “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布局与时空演化分析 |
第4章 “一带一路”交通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数据统计分析 |
4.1 空间距离的设定与空间权重矩阵的构造 |
4.2 “一带一路”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空间自相关性检验 |
4.2.1 一带一路”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
4.2.2 一带一路”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 |
第5章 “一带一路”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作用的空间计量分析 |
5.1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
5.1.1 变量选取 |
5.1.2 数据来源 |
5.2 整体区域实证结果分析 |
5.2.1 模型设定与选择 |
5.2.2 整体区域静态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
5.2.3 整体区域动态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
5.3 分区域实证结果分析 |
5.3.1 研究区域划分 |
5.3.2 分区域模型选择 |
5.3.3 分区域估计结果分析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社区生活圈智慧化建设数据库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总课题缘起 |
2.总课题研究方法与框架 |
3.本论文在总课题中的定位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从传统居住区规划转向社区生活圈建设 |
1.1.2 城市建设走向智慧化协同与精细化管理 |
1.2 概念界定 |
1.2.1 社区生活圈 |
1.2.2 智慧化建设 |
1.2.3 多源数据融合 |
1.2.4 配套设施 |
1.3 理论基础 |
1.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3.2 人地关系理论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关于社区生活圈的研究 |
2.1.1 社区生活圈空间界定 |
2.1.2 社区生活圈服务评价 |
2.1.3 社区生活圈规划策略 |
2.1.4 小结 |
2.2 关于社区智慧化建设的研究 |
2.2.1 社区智慧化建设模式 |
2.2.2 社区智慧化建设内容 |
2.2.3 社区智慧化建设数据库构建 |
2.2.4 小结 |
2.3 研究现状总结 |
第3章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社区生活圈数据库构建方法 |
3.1 数据库设计目标 |
3.1.1 需求分析 |
3.1.2 建库原则 |
3.2 数据库总体设计 |
3.2.1 功能设计 |
3.2.2 结构设计 |
3.3 数据内容选取 |
3.3.1 社区生活圈建设要素梳理 |
3.3.2 社区生活圈数据选取整理 |
3.4 数据获取方法 |
3.4.1 规划机构基础数据获取 |
3.4.2 高分遥感影像矢量提取 |
3.4.3 百度地图Place API接口 |
3.4.4 LBS数据传输平台采集 |
3.5 多源数据融合 |
3.5.1 多源数据集成 |
3.5.2 多源数据匹配 |
3.5.3 多源数据融合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天津市河东区社区生活圈智慧化建设数据库构建 |
4.1 研究区概况 |
4.1.1 现有数据内容分析 |
4.1.2 现有数据特征剖析 |
4.2 数据规范处理 |
4.2.1 属性字段代码统一 |
4.2.2 数据分类方式统一 |
4.3 多源数据集成 |
4.3.1 数据格式转换 |
4.3.2 空间基准统一 |
4.3.3 集成结果分析 |
4.4 多源数据匹配 |
4.4.1 基于几何特征的数据匹配 |
4.4.2 基于拓扑特征的数据匹配 |
4.4.3 基于属性特征的数据匹配 |
4.5 多源数据融合 |
4.5.1 精细空间场景构建 |
4.5.2 精确属性信息完善 |
4.6 数据按类入库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创新点 |
5.3 研究展望:社区生活圈智慧化建设数据库的应用探讨 |
5.3.1 运行支撑设计 |
5.3.2 主页面设计 |
5.3.3 功能模块设计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生态宜居视域下的辽南农村居住环境适老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提出问题 |
1.1.1 辽南农村养老困境 |
1.1.2 建筑空间与行为 |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1 政策背景:城镇化、供给侧与生态宜居 |
1.2.2 社会背景:农村老龄化现状 |
1.2.3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界定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相关理论与框架 |
1.4.1 结构方程模型 |
1.4.2 空间关系学 |
1.4.3 研究论文框架 |
1.5 本章小结 |
2 生态宜居的适老性理论构建 |
2.1 生态宜居适老性相关研究 |
2.1.1 生态宜居文献综述 |
2.1.2 适老性文献综述 |
2.1.3 研究文献综述总结与评述 |
2.1.4 生态宜居与适老性的内在联系 |
2.2 生态宜居的适老性理论框架 |
2.2.1 生态宜居的适老性设计原则 |
2.2.2 生态宜居适老性空间划分 |
2.2.3 生态宜居的行为分析方法 |
2.2.4 引入“个人领域”概念 |
2.3 生态宜居适老性模型 |
2.3.1 生态宜居适老性评价模型 |
2.3.2 研究假设提出 |
2.4 本章小结 |
2 辽南农村适老性调研与统计描述 |
3.1 调研内容概述 |
3.1.1 调研对象概述 |
3.1.2 调研数据说明 |
3.1.3 辽南地域民俗 |
3.2 养老需求与行为数据统计 |
3.2.1 养老需求与老年人基本属性 |
3.2.2 老年人交通出行需求与行为特征 |
3.2.3 老年人邻里社交需求与行为特征 |
3.2.4 老年人农宅居住需求与行为特征 |
3.3 适老性满意度评价统计 |
3.3.1 交通出行空间适老性满意度评价 |
3.3.2 邻里社交空间适老性满意度评价 |
3.3.3 农宅居住环境适老性满意度评价 |
3.3.4 农宅热舒适度适老性满意度评价 |
3.4 农村基础设施现状统计 |
3.4.1 辽南农村交通设施 |
3.4.2 辽南村落基本概况 |
3.4.3 辽南农宅建筑信息 |
3.4.4 辽南农宅院落信息 |
3.5 农宅生态适应性节能统计 |
3.5.1 能源消耗类型调研数据 |
3.5.2 生态适应性节能方式 |
3.5.3 农宅属性与能耗关系 |
3.6 本章小结 |
4 辽南农村出行空间适老性分析 |
4.1 交通出行空间适老性分析 |
4.1.1 交通出行空间研究概述 |
4.1.2 交通出行空间适老性现状分析 |
4.1.3 交通出行空间适老性需求分析 |
4.2 交通出行空间适老性影响因素 |
4.2.1 交通出行无障碍设计因素分析 |
4.2.2 交通出行便捷性设计因素分析 |
4.2.3 交通出行空间适老性相关分析 |
4.3 邻里社交空间适老牲分析 |
4.3.1 邻里社交空间研究概述 |
4.3.2 邻里社交空间适老性现状分析 |
4.3.3 邻里社交空间适老性需求分析 |
4.4 邻里社交空间适老性影响因素 |
4.4.1 人文生态适老性设计因素分析 |
4.4.2 宜居适老性设计因素分析 |
4.4.3 邻里社交空间适老性相关分析 |
4.5 农村出行空间适老性设计要点 |
4.5.1 交通出行空间适老性设计要点 |
4.5.2 邻里步行空间适老性设计要点 |
4.5.3 邻里休闲空间适老性设计要点 |
4.6 本章小结 |
5 辽南农宅居住空间适老性分析 |
5.1 居住行为的二次调研概述 |
5.1.1 老年居住行为统计描述 |
5.1.2 农宅居住空间演变特征 |
5.1.3 农宅居住空间适老性需求分析 |
5.2 农宅居住空间适老性分析 |
5.2.1 主要生活空间现状分析 |
5.2.2 辅助生活空间现状分析 |
5.2.3 院落生活空间现状分析 |
5.2.4 农宅适应性节能现状分析 |
5.3 农宅居住空间适老性影响因素 |
5.3.1 空间秩序性设计因素分析 |
5.3.2 空间适应性设计因素分析 |
5.3.3 光热舒适与适应性节能因素分析 |
5.3.4 农宅空间适老性相关分析 |
5.4 农宅光热能耗模拟分析 |
5.4.1 开间/进深对采光影响 |
5.4.2 开间/进深对能耗的影响 |
5.4.3 火炕对能耗的影响 |
5.5 农宅居住空间适老性设计要点 |
5.5.1 主要生活空间适老性设计要点 |
5.5.2 辅助生活空间适老化设计要点 |
5.5.3 光热舒适度与适应节能设计要点 |
5.6 本章小结 |
6 生态宜居适老性结构方程 |
6.1 数据信效度检验 |
6.1.1 信度检验 |
6.1.2 效度分析 |
6.1.3 潜变量与可观测变量 |
6.2 结构方程 |
6.2.1 结构方程模型 |
6.2.2 模型整体拟合度分析 |
6.3 适老性模型的修正 |
6.3.1 模型调整 |
6.3.2 模型的路径分析 |
6.4 适老性模型效应分析 |
6.4.1 潜变量的影响效应分析 |
6.4.2 观测变量影响效应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辽南农村生态宜居适老性设计策略 |
7.1 辽南农村居住环境适老性设计策略 |
7.1.1 辽南农村交通出行空间适老性建设策略 |
7.1.2 辽南农村邻里居住环境归属感营造策略 |
7.1.3 辽南农宅居住空间适老性设计策略 |
7.2 辽南农宅生态适应性节能与适老性设计优化策略 |
7.2.1 开间进深适应性节能优化策略 |
7.2.2 采暖设备更新及外墙维护策略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的不足 |
8.4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辽南农村适老性满意度调研问卷 |
附录B 入室调查问卷(二次调研) |
附录C 文中分析的农宅基本信息统计结果 |
附录D 适老性满意度评价统计结果 |
附录E 农宅光热物理信息统计结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地球大数据信息服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大数据时代科学研究范式的演变 |
1.1.2 地球科学数据特点和知识发现的需求 |
1.1.3 地球大数据信息服务的目的 |
1.1.4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和研究问题 |
1.2.1 空间信息服务的概念 |
1.2.2 空间信息服务系统 |
1.2.3 空间信息服务的元数据 |
1.2.4 空间信息服务可信度评价 |
1.2.5 研究问题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地球大数据信息服务模型 |
2.1 地球大数据的特点 |
2.1.1 数据规模 |
2.1.2 数据类型 |
2.1.3 数据流转 |
2.1.4 数据真实性 |
2.1.5 数据价值 |
2.2 地球大数据生命周期模型 |
2.2.1 生命周期模型案例分析 |
2.2.2 地球大数据生命周期模型的设计 |
2.3 地球大数据信息服务参考模型 |
2.3.1 地球大数据信息服务SWOT分析 |
2.3.2 地球大数据信息服务总体模型 |
2.3.3 地球大数据信息服务方法流程 |
2.3.4 地球大数据信息服务标准规范 |
2.4 本章小节 |
第3章 地球大数据信息服务系统建设方法 |
3.1 信息服务系统用户服务模式 |
3.2 信息服务系统服务功能 |
3.2.1 内容功能类服务 |
3.2.2 过程管理类服务 |
3.2.3 服务用户需求 |
3.3 信息云服务系统架构 |
3.3.1 系统整体设计 |
3.3.2 数据服务子系统 |
3.3.3 分析服务子系统 |
3.4 数据云服务系统搭建和性能测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球大数据信息服务的元数据关联方法 |
4.1 方法设计思路 |
4.2 核心元数据模型 |
4.2.1 案例分析 |
4.2.2 核心元数据模型设计 |
4.3 内容关键词关联 |
4.4 语义互操作关联 |
4.4.2 数据集类词汇映射 |
4.4.3 数据资源类词汇映射 |
4.5 元数据关联方法应用实验 |
4.5.1 实验目的和案例分析 |
4.5.2 关联矩阵关键词 |
4.5.3 关联检索测试 |
4.6 本章小节 |
第5章 地球大数据信息服务可信度评价方法 |
5.1 信息服务可信度评价流程 |
5.1.1 数据监护方法 |
5.1.2 评价内容和流程设计 |
5.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
5.2.1 数据质量指标 |
5.2.2 信息和模型可用性指标 |
5.2.3 知识满意度指标 |
5.3 信息服务可信度的评价方法 |
5.3.1 评价方法分类 |
5.3.2 模糊综合评价法 |
5.3.3 指标权重赋权法 |
5.4 信息服务可信度评价实验 |
5.4.1 案例分析 |
5.4.2 建立评价指标集 |
5.4.3 计算评级指标权重 |
5.4.4 建立评价等级和模糊评价矩阵 |
5.4.5 计算评价结果 |
5.4.6 评价结果判定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INSPIRE系统、EOSDIS系统和GEOSS系统比较分析 |
附录2 《变化星球的繁荣发展:空间地球观测十年战略》主要内容 |
附录3 GEO社会受益领域和在研项目 |
附录4 哥白尼计划信息服务 |
附录5 评价打分单因素指标统计表 |
附录6 信息服务可信度评价的指标权重调查表(部分) |
附录7 地球大数据湖泊面积变化研究的成果评价调查表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基于动、静态多源数据的城市开敞空间供需互馈评价 ——以当涂县总体城市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开敞空间系统是城市推进绿色发展,共筑生态文明的有利抓手 |
1.1.2 现有城市规划体系中开敞空间处境尴尬 |
1.1.3 总体城市设计层面对开敞空间系统进行分析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
1.1.4 运用新兴数据方法对城市空间进行量化评估是规划发展的一大趋势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相关研究综述 |
1.4.1 城市开敞空间的研究概况 |
1.4.2 大数据应用于城市规划领域的研究概况 |
1.4.3 动、静态数据应用于开敞空间的研究概况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开敞空间的相关认知 |
2.1 开敞空间的概念辨析 |
2.1.1 城市开敞空间 |
2.1.2 城市公共空间 |
2.1.3 城市绿色空间 |
2.2 开敞空间的构成 |
2.2.1 构成类型 |
2.2.2 绿地类开敞空间 |
2.2.3 水系类开敞空间 |
2.2.4 公共活动类开敞空间 |
2.3 开敞空间的功能 |
2.3.1 生态维护功能 |
2.3.2 康体养生功能 |
2.3.3 避难容灾功能 |
2.3.4 经济触媒功能 |
2.3.5 社会文化功能 |
2.4 开敞空间的布局模式 |
2.4.1 绿地、水系类开敞空间布局模式 |
2.4.2 公共活动类开敞空间布局模式 |
2.5 开敞空间的国内外发展特征 |
2.5.1 开敞空间国内发展特征 |
2.5.2 开敞空间国外发展特征 |
2.6 开敞空间的相关规划理论 |
2.6.1 系统论思想 |
2.6.2 空间生产理论 |
2.6.3 景观都市主义 |
2.6.4 公园城市理论 |
2.6.5 空间均衡理论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开敞空间供需互馈评价体系 |
3.1 供给侧与需求侧 |
3.1.1 供给侧 |
3.1.2 需求侧 |
3.1.3 供需互馈 |
3.2 开敞空间供需互馈评价原则 |
3.2.1 系统整体性 |
3.2.2 科学性 |
3.2.3 可操作性 |
3.2.4 适用性 |
3.3 开敞空间供需互馈的案例分析 |
3.3.1 美国布莱恩特公园 |
3.3.2 美国布鲁克林大桥公园 |
3.3.3 法国香榭丽舍大道 |
3.4 开敞空间供需互馈基本特征 |
3.4.1 较好的物质空间品质 |
3.4.2 较高的便捷可达性 |
3.4.3 一定的服务设施配置 |
3.4.4 较高的人群活动热度 |
3.4.5 较好的人群使用体验 |
3.5 开敞空间供需互馈评价体系设计 |
3.5.1 开敞空间供需互馈评价因子 |
3.5.2 评价对象 |
3.5.3 评价目标 |
3.5.4 评价体系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多源数据的评价方法 |
4.1 动、静态数据与多源数据 |
4.2 多源数据类型构成及各种数据的应用方向 |
4.3 开敞空间供需互馈评价数据选取 |
4.3.1 数据选取 |
4.3.2 数据解析 |
4.4 开敞空间供需互馈评价数据处理 |
4.4.1 数据处理软件平台 |
4.4.2 数据坐标统一 |
4.4.3 数据处理分析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当涂县开敞空间供需互馈评价实践与实证 |
5.1 研究范围与空间发展格局 |
5.2 当涂县城市与开敞空间演化变迁 |
5.3 现状存量和总体规划开敞空间构成及布局模式 |
5.3.1 现状开敞空间构成 |
5.3.2 总体规划开敞空间构成 |
5.3.3 当涂县开敞空间布局模式 |
5.4 现状存量开敞空间供需互馈评价 |
5.4.1 供给侧服务能力评价 |
5.4.2 需求侧人群活动分析 |
5.4.3 存量空间总体供需对比分析 |
5.5 总体规划期末开敞空间供需互馈评价 |
5.5.1 供给侧服务能力评价 |
5.5.2 需求侧人群活动分析 |
5.5.3 总体规划期末开敞空间综合供需情况 |
5.6 结合房价分布进一步深入探讨开敞空间分布社会公平性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当涂县开敞空间系统优化建议 |
6.1 开敞空间系统总体供需特征总结 |
⑴ 整体供需大致吻合,局部匹配失衡,城市重心明显转移 |
⑵ 公共活动类开敞空间供需匹配度较高 |
⑶ 绿地、水系类开敞空间大部分供大于求 |
⑷ 社区级开敞空间供需匹配度普遍高于城市级 |
⑸ 服务设施对开敞空间人群活动影响作用明显 |
⑹ 新建城市片区更易达到供需平衡 |
⑺ 供给侧自身存在不足与矛盾 |
⑻ 需求侧空间活动热度与使用满意度存在错位 |
⑼ 城市特色意向载体供需失衡,作用不突出 |
6.2 各个城市片区开敞空间多维度供需互馈情况比对 |
⑴ 老城区内部 |
⑵ 城东片区 |
⑶ 城南片区 |
⑷ 城北片区 |
⑸ 经开区北区 |
⑹ 经开区南区 |
⑺ 藏汉片区 |
6.3 各个片区开敞空间优化建议 |
6.4 开敞空间系统优化建议 |
⑴ 增补相应开敞空间要素,促进整体供需平衡 |
⑵ 提升公共活动类开敞空间,塑造城市新兴活力带 |
⑶ 对绿地、水系类开敞空间植入保健运动因素和服务设施 |
⑷ 重视加强社区级开敞空间的建造和提升 |
⑸ 加强城市特色意象载体的建设和宣传 |
⑹ 以开敞空间为基础构建城市特色空间系统 |
⑺ 建设开敞空间智慧化管理机制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及结论 |
7.1.1 全文内容总结 |
7.1.2 研究结论 |
7.1.3 主要创新点 |
7.2 不足与展望 |
7.2.1 不足 |
7.2.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作者简介 |
(9)基于ArcEngine及Oracle技术的地下空间数据管理功能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地下空间发展现状 |
1.2.1 国外地下空间开发与应用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地下空间开发与应用研究现状 |
1.3 空间数据管理现状 |
1.3.1 空间数据库发展现状 |
1.3.2 地下空间数据库构建方法概述 |
1.3.3 地下空间数据管理系统构建方案概述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地下空间建筑物数据采集与处理 |
2.1 地下空间数据采集精度标准 |
2.2 地下空间数据采集 |
2.3 地下空间数据处理 |
2.3.1 地下空间数据处理原则 |
2.3.2 地下空间数据处理内容 |
2.4 成果图编绘 |
2.4.1 地下空间设施符号分类 |
2.4.2 图上要素表示 |
2.5 成果质量检查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理论基础与关键技术 |
3.1.数据库关键技术 |
3.1.1 Geodatabase空间数据模型技术 |
3.1.2 Arc SDE空间数据引擎技术 |
3.1.3 Oracle 11g技术 |
3.2 系统关键技术 |
3.2.1 组件式GIS基本思想 |
3.2.2 Arc Engine组件技术 |
3.2.3 Query Interface接口跳转技术 |
3.2.4 ADO数据库访问技术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下空间建筑物数据库设计 |
4.1 地下空间建筑物数据特点及分层 |
4.1.1 地下空间数据特点 |
4.1.2 地下空间数据分层 |
4.2 地下空间数据库总体设计 |
4.3 城市地下空间数据库概念设计 |
4.4 城市地下空间数据库逻辑设计 |
4.4.1 空间位置分区 |
4.4.2 地下空间数据逻辑分层 |
4.4.3 地下空间数据逻辑结构表 |
4.5 城市地下空间数据库物理设计 |
4.5.1 设计任务 |
4.5.2 设计步骤 |
4.5.3 地下空间数据库物理结构图 |
4.6 城市地下空间元数据库设计 |
4.6.1 元数据库 |
4.6.2 元数据管理模式 |
4.6.3 地下空间建筑物元数据存储结构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下空间数据管理系统构建 |
5.1 系统技术路线与总体结构 |
5.1.1 系统需求分析 |
5.1.2 系统运行环境配置 |
5.1.3 开发环境搭建 |
5.1.4 系统总体结构 |
5.2 系统接口 |
5.2.1 系统插件接口 |
5.2.2 系统工具接口 |
5.2.3 地图文档接口 |
5.2.4 图层管理接口 |
5.2.5 图层空间参考接口 |
5.2.6 空间入库接口 |
5.2.7 空间数据查询接口 |
5.3 用户登陆模块 |
5.3.1 用户登陆模块设计 |
5.3.2 用户登陆模块实现 |
5.4 数据入库模块 |
5.5 数据操作及管理模块 |
5.5.1 图层管理及显示 |
5.5.2 空间数据操作 |
5.6 数据质量检查模块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工作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湖北省空间贫困分异格局与减贫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贫困问题具有复杂性和普遍性 |
1.1.2 脱贫减贫工作受到高度重视 |
1.1.3 扶贫成效显着但任务依然艰巨 |
1.1.4 贫困状况空间分布不均衡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空间贫困理论研究 |
1.3.2 空间贫困方法研究 |
1.3.3 空间贫困陷阱研究 |
1.3.4 空间贫困地图研究 |
1.3.5 空间贫困政策研究 |
1.3.6 研究述评与启示 |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思路 |
1.5.2 技术路线 |
2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2.1 理论基础 |
2.1.1 地理学相关理论 |
2.1.2 经济学相关理论 |
2.1.3 贫困相关理论 |
2.2 研究方法 |
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自然地理概况 |
3.1.2 社会经济概况 |
3.1.3 研究区典型性、代表性与研究单元选择 |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2.1 数据来源 |
3.2.2 数据处理 |
3.2.3 数据库构建 |
4 湖北省空间贫困指标体系与测度模型 |
4.1 指标选取原则 |
4.2 自然地理资本指标体系 |
4.2.1 资源环境维度 |
4.2.2 地形地貌维度 |
4.2.3 气候气象维度 |
4.3 人文地理资本指标体系 |
4.3.1 经济资本维度 |
4.3.2 社会资本维度 |
4.3.3 交通区位维度 |
4.4 空间贫困指标体系 |
4.5 空间贫困指数-熵权TOPSIS模型 |
4.6 本章小结 |
5 湖北省空间贫困异质性格局分析 |
5.1 空间贫困总体特征 |
5.1.1 空间贫困总体格局 |
5.1.2 空间贫困分异格局 |
5.2 空间贫困结构特征 |
5.2.1 自然地理资本空间特征 |
5.2.2 人文地理资本空间特征 |
5.3 本章小结 |
6 湖北省空间贫困关联性格局分析 |
6.1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 |
6.2 全局空间关联性分析 |
6.3 局部空间关联性分析 |
6.4 热点分析(Getis-Ord Gi~*) |
6.5 本章小结 |
7 湖北省空间贫困陷阱分析 |
7.1 致贫贡献度模型 |
7.2 致贫因子分析 |
7.2.1 整体致贫因子分析 |
7.2.2 五类贫困区致贫因子分析 |
7.2.3 单项因子致贫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8 湖北省空间贫困减贫策略 |
8.1 扶贫政策梳理及效果评价 |
8.1.1 扶贫政策梳理 |
8.1.2 扶贫效果评价 |
8.2 空间贫困减贫策略 |
8.2.1 自然地理资本优化策略 |
8.2.2 人文地理资本优化策略 |
8.2.3 五类贫困区减贫策略 |
8.3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9.3.1 研究不足 |
9.3.2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加强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华阴市国土空间总体格局研究[D]. 张凯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基于空间数据的城市防灾空间韧性评估[D]. 费智涛.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
- [3]城市碳排放的多维度评价与情景模拟[D]. 黄诚.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4]空间视角下“一带一路”国家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 张心怡.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
- [5]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社区生活圈智慧化建设数据库构建[D]. 孟蕾. 天津大学, 2019(01)
- [6]生态宜居视域下的辽南农村居住环境适老性设计研究[D]. 刘建军.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6)
- [7]地球大数据信息服务方法研究[D]. 姜昊.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2019(06)
- [8]基于动、静态多源数据的城市开敞空间供需互馈评价 ——以当涂县总体城市设计为例[D]. 陈碧娇. 东南大学, 2019(05)
- [9]基于ArcEngine及Oracle技术的地下空间数据管理功能研究与开发[D]. 梁晨.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10]湖北省空间贫困分异格局与减贫策略研究[D]. 孙璇.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