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会流言网络传播的危害与消解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黄艺苗[1](2021)在《网络谣言引致的公共危机演化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种网络谣言大肆传播,网络谣言具有煽动人心的特点,许多网络谣言经过传播发酵后,又会演变为更加严重的公共危机。一些缺少辨识力的网民极易受其毒害,做出危害他人安全、破坏社会稳定的行为,甚至引发严重的群体性事件,最终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重大扰乱。随着网络空间的地位不断提高,网络空间治理已经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层面,被认定为网络强国建设的基础内容。本文探究的由网络谣言造成的公共危机属于社会安全事件的范畴,由于网络谣言是通过新型传播媒介进行传播的,因此由网络谣言诱发的公共危机相较于一般的社会安全事件更加复杂,另外,考虑到早期研究较少从管理学视角对其进行分析,因此,本文针对此类公共危机的演化机理进行了专门研究,并且提出了一系列成熟的治理方案,以供负责网络谣言治理的公共部门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从新的研究视角,综合应用管理学、传播学、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对网络谣言治理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首先阐述了谣言传播及公共危机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等;然后对本文所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主要理论进行了阐述,在前两章的基础之上,分析网络谣言演化模型和网络谣言演化机理,分别从媒体报道、政府管制、社会大众、受害者亲人在公共危机中的演化机理进行阐述;以重庆公交坠江事件为例构建分析模型,模拟该事件发生前后舆论数据的变化和谣言的传播过程,最后提出网络谣言引致公共危机事件的应对策略,包括充分发挥政媒职能、做到政府媒体齐抓共管,提升辟谣工作效率、正确引导社会大众行为,健全社会法律体系、保护受害者亲人合法权益等多个方面。本文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陈玉萍[2](2021)在《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诱发、演化与治理研究》文中指出伴随中国体育旅游产业的快速兴起,体育旅游危机事件呈现多发态势,在互联网场域中,此类危机事件被当事人、网民、媒体等主体爆料后,经由网络媒体与自媒体的传播扩散,极易演化为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本文以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为研究对象,基于危机管理理论、治理理论、生命周期理论、议程设置理论、系统论等理论基础,综合应用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案例分析法、趋势分析法等方法,系统研究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诱发演化、影响与治理等核心内容,其理论贡献在于形成了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研究的理论体系,也将为应对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保障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参考。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体育旅游快速发展促使危机事件发生风险增加,体育旅游危机事件显示出环境因素与个体因素交融触发、事发空间从局地性向广域化扩散、事发时间从集中向分散迁移等发展态势。体育旅游危机事件在互联网场域中极易演变为网络舆情。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是由客体、主体、本体以及载体等四大要素构成,呈现出主体多元性与社群化、客体破坏性与复杂化、本体隐匿性与无序化、载体交互性与多样化等特征,呈现出网民表达理性化、舆情信息去中心化、传播媒介融合化等演变态势,具有主体需求导向功能、体育旅游产业危机预警功能、网民舆情依赖功能与多利益主体行为监督功能。(2)体育旅游系统由客源地需求系统、目的地接待系统、通道系统与支持保障系统构成。体育旅游系统子系统突变、子系统协同弱化、外部环境变迁冲击等原因引致系统整体紊乱。当紊乱熵值超越临界点之后,系统发生脆性崩塌引致危机事件发生。危机事件完成比特化网络转录后,在事件属性、网络表达平台、网民心理行为、政企调控缺失、媒体注意力聚焦等因素合力作用下,极易发酵演变为网络舆情,进而形成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系统。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萌发与网络舆情系统初步形成的标志为:(1)体育旅游危机事件完成从事发地到互联网场域的比特化转录;(2)网民、媒体、意见领袖、政府等利益相关者开始将注意力资源大量投向体育旅游危机事件;(3)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呈现特定流向规律。(3)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化具有时序动态性、多维性、跃变性、衍生性、反馈性、不确定性等特征,它受网络舆情系统中主体子系统、载体子系统、客体子系统的综合影响,外围宏观舆情环境通过主体因素、载体因素、客体因素的中介力量间接推动网络舆情演化。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化内源动力包含事件冲击力与当事人牵引力,外源动力则由网民关注力、媒体关注力、政府调控力、意见领袖动员力、网络平台扩散力等构成,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前期演化动力主体为内源动力,后期演化受内源动力与外源动力耦合交互作用。在网民关注力、媒体关注力、政府调控力、意见领袖动员力、当事人牵引力、事件冲击力、公共或个人网络平台扩散力的合力作用下,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经历酝酿、爆发、成熟与衰退四个生命周期阶段;不同阶段,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变的各动力源作用强度不同,引致各生命周期阶段呈现出异质的演变规律。(4)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呈现出宏观、中观、微观多维并举的影响格局。宏观影响主要表现为对国家形象、国际体育赛事旅游承办、宏观政策制度变迁等方面;中观影响主要表现为对体育旅游产业需求、体育旅游产业供给、体育旅游产业区域竞争格局、体育旅游市场规模、体育旅游产业生命周期演化等方面的影响作用;微观影响主要为对体育旅游者、体育旅游企业、体育旅游从业人员、体育旅游目的地、网民、媒体等主体的影响。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影响存在空间溢出与产业溢出效应,对具有地理空间隶属关系的目的地、同质体育旅游目的地、同质旅游危机事件发生地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对目的地体育产业、旅游产业等有产业溢出影响,并通过城市形象受损影响制造业与服务业发展。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对线下线上有融合影响作用;其影响场域呈现从体育旅游事发地到体育旅游目的地再到空间关联及产业关联旅游目的地的扩散规律。在各生命周期阶段,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舆情球体”体积发生动态变化,反应舆情热度高低,进而对宏观、中观、微观各层面产生非均衡的影响强度。(5)基于协同治理理论,考虑到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不同发展程度、不同治理主体、不同治理手段下,治理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在路径与策略上的差异性,特提出协同分异治理的理论范式。建议以制度保障为基础、以组织保障为核心、以资源保障为依托,建立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治理保障体系;同时,建构涵盖预防与应急准备机制、监测预警机制、应急处理机制、恢复与重建机制的协同分异治理机制。基于网络舆情演化生命周期的过程性差异,提出协同分时治理路径及策略。基于网络舆情发展强度的差异,将网络舆情分成轻微级、警示级、严重级三种等级,提出针对不同级别的协同分级治理路径及策略。从政府、媒体、社区居民、意见领袖、体育企业与旅游企业、体育社群等主体出发,提出协同分主体治理的路径与策略。基于治理方式的刚柔性差异,提出协同分式治理的路径与策略,刚性治理方式表现为强化舆情管控法律与制度建设、提升技术治理能力,柔性治理方式则重在塑造舆情治理理念、培育体育旅游业风险文化、引入社会力量管控、重视网络伦理建设;柔性治理与刚性治理在协同分异治理下的耦合互动,可提升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治理水平,进而有助于推动体育旅游产业生态改善与体育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
杨园园[3](2021)在《我国网络公共空间中反智主义的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反智主义是一种反对知识分子及其所代表的智识,以情感和立场为先放弃理性判断,以刻板印象和感觉经验为主去审判事物,人云亦云极端主义的现象。美国社会的反智主义最为典型,表现为宗教的反理性主义、民粹的反精英主义、以及工具主义和享乐主义。我国政治历史传统中也有反智因素存在,道家的“绝圣弃知”、法家“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以及汉代儒学的法家化、“尊君卑臣”思想,都有“愚民”、“抑民智”、拒绝知识分子“谏议”以达到“国安而不殆”、维持统治稳定的目的。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我国网络公共空间出现,反智主义借助网络公共空间中身份呈现的匿名性、言论表达的自主性、群体形态的多样性得以传播,每当公共热点事件发生时总会有反智的声音出现,总会有借着公共参与的名义挑起舆论对立的现象存在。基于国内的社会现实背景,本文从我国网络公共空间中反智主义的传播研究出发,对根植于我国社会土壤并潜藏于网络空间中的反智主义现象进行深入剖析。我国的网络公共空间,并未达到哈贝马斯阐述的理想中的“公共领域”:公众并未具有普遍的共同利益或达成共识,在公共空间中的表达并非基于理性批判或总是偏离于理性批判的初衷,看似自由表达其实受商业力量或公共权力的影响。因而我国网络公共空间中的反智主义,更多表现为:基于想象和猜忌的低幼化公共参与、缺乏同理与共情的功利性思想、简单化低俗化标签化的语言风格、严肃与娱乐的界限模糊、舆论的二元对立。对这些根深蒂固的或随时代发展而产生的非理性、反科学、反智识现象必须加以摒弃。但同时,我国网络公共空间中的反智倾向具有其积极的一面,因为有些反智的初衷可能是维护道德和反抗不公,也可能是特定群体用以释放压力的一种解构创新,对这些能够唤醒人的感性、抵抗技术理性和工具理性带来的僵化刻板、倡导自主意识与多元创造的积极因素需要加以充分肯定,而问题的关键则在于如何使公众的意愿或行为不偏离初衷,在于如何引导反智主义导向正确的方向。借助社群传播是我国网络公共空间中反智主义的主要特征,其具有“反智思想-媒介-社群-受众-其他社群”的传播流向。以言论为表现形式,反智主义的传播过程呈现为:反智言论在网络公共空间滋生-反智言论在社群内外传播发酵-舆论空间二元对立,倒逼事实真相披露-反智言论或思想平息蛰伏。其中,在社群内外的传播有两种形式:基于阶层利益或身份地位的传播,表现为同一阶层的人团结在一起与不同阶层的人进行对抗,这时的社群是以身份地位勾连起来的一个个圈子;基于价值观念或情感认同的传播,表现为同一或相似观点的人团结起来与不同甚至相反观点的人形成对立,这时的社群是以价值理念为基础构建起来的一个个圈子。在这两种对抗与互动中,反智主义言论或思想滚雪球式传播,借助现实基础影响舆论。对反智主义现象的传播追根溯源,后真相时代“情绪与立场先行”的场域气候、多元媒介对专业权威内容产出的消解、新技术带来的信息茧房与过滤气泡、文化消费主义盛行导致的功利主义、以及阶层分化和代际鸿沟等是影响反智主义传播的现实社会因素,而国民的犬儒性、共情缺失与刻板偏见、道德集体主义叙事、群体极化与沉默螺旋等则是反智言论借助社群迅速传播的个体及群体心理因素。非理性的反智危害巨大且深远,因此需建构网络公共空间中的理性反智,不管是知识分子、大众自身还是媒体、资本方、政府都需有所作为。本文使用量化的内容分析法与案例分析法,对某些热点事件发生时反智主义言论的传播特征及讨论焦点进行了观察分析,总结出我国网络公共空间中反智思潮影响下人们参与讨论的具体表现,并结合前人研究与时代背景提出关于国内网络公共空间空间反智思潮兴起的深层原因,为未来反智主义的研究及网络公共空间的治理提供借鉴。
李青[4](2021)在《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文中指出非正式科学教育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培育了具备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以教育的现代化彰显人的主体性和科学理性,最终指向人的现代性。但当前,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却面临制度、观念和方法等因素制约而无法对接社会转型需要。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良性发展,为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培育了具有自主意识和理性精神的科学公民,有力地推动科学与社会的融动互进。美国社会现代化诉求是如何借助非正式科学教育渗透到民众心智中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在此过程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研究以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出美国社会现代性是如何体现并作用于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过程。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化梳理。依托社会文化情境理论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的文化、政治、经济、等社会情境进行剖析,揭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与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互动关系,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具有主体意识、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思维的科学公民来顺应社会现代化转型的。绪论部分主要交代选题的价值、相关学术动态、研究设计的依据以及研究对象的合理化界定,使研究对象明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第一章聚焦宗教神性裹挟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虔诚信徒,培育神性社会所需的宗教价值观;第二章聚焦政治化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如何通过科学启蒙为新国家培育具有民族意识和政治素养的国家公民,践行为民主政治巩固民意的政治使命;第三章聚焦工业化时期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回应社会形态跃迁和生产力解放诉求,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塑造的技术理性及其极化对人性的异化;第四章转向对技术理性极化的利弊反思,以培育具备科学反思精神和批判意识的能动公民为目标,批判技术理性对整全人性的异化,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需要渗透知识背后的方法、态度和价值观元素,推动公众理解科学的价值及潜在的风险;第五章则根植于后现代实践哲学下的追求个体解放和意识独立的时代诉求,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逐渐从服务宗教、政治、经济和文化意识的姿态回归到追求个体自主意识的理性精神的本真使命,强调教育的实践性、情境性和交互对话性,以主体间性思维审视传播主体和公众间的互动关系,倡导公众在交流对话中加深对科学的认知,塑造具有整全理性的科学公民。研究认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科学大众走化向大众科学化的历程,即逐渐从外在于人的工具的现代性形态转向回归人性本体的后现代性形态。教育目的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实施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体现出一种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的态势。研究指出,美国文化传统、资本主义精神和分权自治体制是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目标与内容明晰、实施模式多元、广受社会支持和重视成效评估是其实践经验。最终在把握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面临的理念、经费、人员、制度和评估困境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路径:根植我国科学教育发展历史与现实,正确处理文化差异与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辩证关系;营造适切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提升其制度体系完善性和民主参与的文化生态;聚焦专业性人才培养,加强非正式科学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重视家庭情境中的科学知识传递,弥补家庭科学教育的缺失;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成效评价,健全其的成效测评体系。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需要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适切性,思考“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模式的互鉴可能;检视整体迈向“公众参与科学”阶段是否冒进;探索非正式科学教育“情境断裂”的缝合思路。
殷玥[5](2021)在《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挑战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网络化作为现代化动力引擎和新时代鲜明特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模式、交流方式和生活习惯。互联网借助现代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媒体技术建立了新的信息传播时空秩序,使人民大众在互联网场域中高效、便捷的获取和传递信息,网络空间已然成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全新空间。当前,互联网以其信息传播的快捷性、涉及领域和范畴的宽泛性、应用前景的广阔性为各族群众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新的交往交流交融的场域,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搭建了新的平台和渠道。与此同时,网络空间的虚拟性、互动性和开放性也催生了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等各种社会思潮的涌现、合流和激荡,不可避免深刻影响着网民的价值理念、情感结构及身份认同。网络空间本应是中华各族儿女心灵相契、筑梦远航的共有精神家园,但由于网络空间天然的虚拟性特征、网民身份复杂性特点、网民网络活动及舆论的隐蔽性特性,在各族网民自由平等网络身份下隐匿潜藏着网络民粹主义的暗流,网络空间中不乏一些针对特定民族或宗教的歧视偏激言论,质疑否定我国的民族与宗教政策,制造民族宗教间的矛盾纠纷事端,表现出极端的煽动性与排他性,并借助新媒体技术以非理性舆论表达和碎片化信息流通的形式迅速传播扩散,这势必对我国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造成冲击,影响民族关系的团结和睦,甚至会割裂各族网民的中华民族归属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形成挑战。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和纷繁复杂的国内状况,在新时代积极应对网络民粹主义思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现实重要性和紧迫性。本文以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对我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带来的挑战为研究主题,试图在探寻网络民粹主义生存发展的内在规律及演变逻辑中规避和消弭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消极影响,并为网络民粹主义的规制和治理提供举措与途径。因此,本文对深入研究网络民粹主义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均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视角,虚拟与现实两种维度,以网络民粹主义理论概述为研究起点,围绕理论探析——问题研析——解决分析的逻辑主线展开论述,阐释了这一社会思潮的内涵、本质、机理、特征及表现形式,探寻网络民粹主义对人们情感认同、共同价值观念造成冲击的理论,并进一步归纳总结出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冲击、淡化、削弱等负面影响。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借助民粹主义舆论而生,依托互联网而存,不仅会破坏虚拟网络空间秩序的稳定,也会影响现实社会中各民族的交融汇聚。网络民粹主义产生的根源及社会因素是多方面深层次的,因而必须以互联网为舆论阵地,统筹推进网络场域综合治理和现实社会严格管控。这些新情况和新要求促使我们在同一种问题意识和话语空间内基于网络民粹主义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挑战及对策问题做出严肃而细致的研究。这不仅是新时代扎实推进网络安全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需要,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长远需要。
刘迎[6](2020)在《基于微信平台的食品安全谣言传播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微信的广泛使用,食品安全领域已成为谣言的重灾区。作为民众最关心的话题,食品安全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最近几年,食品安全谣言的传播为微信用户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食品安全谣言是指在人际网络之间广泛传播,但缺乏事实根据的相关食品安全消息或信息。本文主要通过研究食品安全谣言在微信平台的传播原因和特点,为治理食品安全谣言传播提出相应对策。首先,本文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发现食品安全谣言在微信平台的广泛传播与微信用户的认知、行为和心理动机有关。其次,分析谣言的链状、树状和放射状三种传播方式,并通过H7N9病毒相关谣言案例分析了食品安全谣言的传播经过孕育和形成期-发展和高潮期-削弱和衰退期-消解和潜伏期四个阶段。再次,采用文本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对2018年8月-2020年3月微信公众号“谣言过滤器”“一周辟谣”版块中涉及食品安全信息的43条谣言样本进行分析,总结得出食品安全谣言传播的特点:传播内容方面,诉诸恐惧语言引起受众危机意识、专业化的术语磨灭受众怀疑精神、公信力信源口吻增强谣言可信度;传播手段方面,借助短视频进行传播、旧式谣言翻新再加工、对国外信息夸大谣传、抛开剂量谈影响效果。接着,本文从社会功能和危害两方面分析了食品安全谣言在微信平台传播的影响。最后结合当前食品安全谣言传播的治理困境,提出了几项治理对策:第一,提高用户的媒介素养和科学理性批判素质;第二,利用大数据监控,加强舆情信息跟踪研判;第三,增加辟谣公众号,提高辟谣平台的影响力;第四,以区块链信息传播机制加大信息公开力度;第五,发挥主流媒体舆论导向作用防止谣言再生。
张博[7](2020)在《风险社会语境下公共舆论风险的社会表征及治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伴随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了极大满足,与之相对的,是我国同时也进入了高风险社会时期。随着社会重大公共事件与风险事件的频发,公共舆论风险已经成为我国转型期突出的社会问题。公共舆论风险不仅会对个人与企业造成人身安全、经济财产等方面的损失,更会极大影响国家层面的宏观治理,公共舆论风险治理已经成为当下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以媒介实践理论为理论视角,结合互联网治理与公共舆论治理的相关理论,采用案例分析法和典型论证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的质性研究方法,对风险社会语境下公共舆论风险的社会表征及治理问题进行研究。文章结合了近年来发生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对公共舆论风险媒介建构的实践逻辑进行了抽象,对公共舆论风险的类型与公共舆论风险生成的原因进行了探析,在此基础上,对风险社会语境下公共舆论风险的治理路径进行了探索。公共舆论风险实践的“社会性后果”主要表现在国家、企业与个人三个层面。国家层面主要表现为公共舆论表达中的非理性与历史虚无主义导致政府舆论引导困难;企业层面主要表现为风险谣言的传播对企业品牌的打击与公众信任的破坏,个人层面主要表现为网络暴力对个人权利的侵犯。社会化媒体在公共舆论风险建构中扮演着关键性角色,这主要表现在社会化媒体在舆论风险议题的设置与动员公共舆论对风险事件的关注层面,亦成为社会化媒体在社会风险建构中的核心实践,而公共舆论风险的生成则经历了从个体表达到社会化调适的逻辑过程。公共舆论风险生成的原因主要有互联网技术与社会化媒体“去中心化”的公共性危机、转型社会的“制度—结构”性危机与公众作为“产消者”的媒介素养缺失危机。风险社会语境下公共舆论风险的治理需要完善互联网的“技术风险”治理机制,构建公众利益表达与协同参与的风险沟通机制,建构社会化媒体的实践伦理准则,加强面向公众的媒介素养教育进行综合治理。
孙琴[8](2020)在《社交媒体时代企业网络谣言传播的应对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谣言是一种古老的信息传播现象,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企业网络谣言在社交媒体上的泛滥对现代企业产生巨大影响,是艰巨的挑战,也是企业蜕变进化的机遇。从社交媒体时代背景出发,探讨企业网络谣言在社交媒体时代所呈现的特点,并分析其对企业的影响。结合实际案例,探讨企业网络谣言的应对现状,分析企业网络谣言案例的得失,总结不足之处。从中析出企业网络谣言产生的原因,为企业网络谣言相关的研究和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建议。首先,研究梳理了谣言与网络谣言的定义和特点,界定了企业网络谣言的内涵。然后,以企业网络谣言传播的机理分析为逻辑起点,对其在社交媒体中所体现的特点进行系统研究。其次,研究分析企业网络谣言传播的影响。结合案例“星巴克咖啡致癌事件”与“鸿茅药酒事件”对企业网络谣言的应对现状进行探讨,发现目前企业应对网络谣言,存在意识淡薄、方法不足、外部环境不足等问题。最后,探讨企业网络谣言的产生原因,包括社交属性促使、经济利益驱动、社会情绪煽动三个方面。社交媒体时代,多元化的传播手段,传播主体话语权的增强,网络媒体的“放大镜”作用,让企业网络谣言的应对工作更具挑战性。在社交媒体时代,企业应对网络谣言需要强化意识管理,对企业不实信息保持高度警惕,积极面对。在应对机制上,建立企业网络谣言预警机制、企业网络谣言控制机制、企业网络谣言防范机制;与公众的互动,培养公众的责任意识与媒介素养,倡导公众理性筛选网络信息,借助“意见领袖”的影响强化辟谣工作;深化企业信息公开,要借助社交媒体及时公布信息,引进新技术手段加强信息的管控,企业联合起来,组建行业自治组织,搭建行业专业化辟谣平台和网站。
宋雪[9](2020)在《基于协同治理视角的灾害事件多元主体辟谣研究》文中提出在灾害事件中,错综复杂的谣言环境使得社会弥漫着焦虑与恐惧的情绪,导致人心惶惶,干扰灾害救援与灾后重建工作,降低社会公信力,甚至使社会面临次生灾害风险。因而及时有效地进行辟谣行动在灾害事件社会治理中尤为重要。在社会化媒体时代,传统公共行政时期的政府或媒体单一主体辟谣显现出辟谣速度慢、辟谣公信力低、辟谣难度大、辟谣能力弱、辟谣信息不全面等诸多问题,多元主体参与辟谣行动可以弥补这一缺失,且社会化媒体的兴起为多元主体辟谣提供了便利条件,再加上辟谣行动符合社会各个主体的利益,因此可以说多元主体参与辟谣行动势在必行。由此,本研究对灾害事件中多元主体辟谣进行深入考察,通过考察灾害事件辟谣行动中的主体构成,以及多元辟谣主体的话语生产、辟谣效果,来厘清多元主体在辟谣行动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而指导协同辟谣机制构建,提高辟谣信息传播效率、提升灾害事件中的辟谣行动效果,维护灾害事件中清朗的舆论空间,帮助恢复社会秩序稳定。本研究以协同治理的视角关注了多元主体的辟谣行动,拓展了以往单一辟谣主体的研究视角,同时补充完善了协同治理的研究范畴,赋予该研究领域一定的创新性。研究基于灾害事件中的原创辟谣微博文本和下方评论文本,综合运用内容分析、语料库与话语分析等研究方法,基于“谁在辟谣”——“如何辟谣”——“产生怎样的辟谣效果”的研究思路,从协同治理理论视角,剖析灾害事件中多元主体如何参与辟谣行动以及生成怎样的辟谣效果问题,解析多元主体在灾害事件辟谣行动中的角色,进而提出优化协同辟谣机制的思考和建议。研究聚焦“谁在辟谣”这一问题,发现灾害事件中辟谣行动主体性质多样,政府主体、官方媒体主体、非官方媒体主体、普通个人主体、认证用户主体、企业与组织机构主体均积极参与到灾害事件辟谣行动中。从原创辟谣微博数量和辟谣微博数量的动态变化来看,政府主体是辟谣行动的核心领导者。在政府这一核心领导者的引领下,多元辟谣主体在政治认同、公共利益、主体效益、亲社会性和利他性的推动下,积极参与到灾害事件辟谣行动当中。在灾害事件中多元主体“如何辟谣”的问题上,研究从“辟谣对象”和“辟谣策略”两个方面展开。在辟谣对象方面,研究发现普通个人主体与认证用户主体在人为事故类灾害中更为活跃,而其他主体则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灾害类型偏向;所有性质类型的辟谣主体在谣言类型上倾向性一致。在辟谣策略方面,普通个人主体多基于道德正义立场,使用情感注入策略;政府主体、企业与组织机构主体多使用澄清谣言不实之处的劝服技巧;官方媒体主体通过建立造谣传谣者与辟谣者之间的二元对立方阵,揭示造谣传谣行为的不正当性,使得辟谣信息更加具有说服力。认证用户主体多通过对已知信息的再加工,做出基于事实的推理论证;非官方媒体主体多通过引用专家论证来对辟谣信息展开详细阐释。关于灾害事件中多元主体“产生怎样的辟谣效果”的问题,研究从辟谣信息传播力和辟谣信息接受效果两个方面来考察灾害事件中多元主体的辟谣效果。研究发现,在辟谣信息传播力方面,非官方媒体凭借其平台属性、认证用户主体凭借其庞大的粉丝基数以及适合与公众沟通的话语表达方式,而具有较强的辟谣信息传播力。在辟谣信息接受效果方面,官方媒体、非官方媒体的辟谣微博接受度最差。其中,官方媒体主体辟谣微博下方评论通过质疑的态度框架表达对官方媒体主体的不信任,并通过争夺界定谣言的话语权来否定官方媒体辟谣的合法性;非官方媒体主体辟谣微博下方评论通过愤怒情绪框架表达对非官方媒体主体的不信任,并通过真相框架要求非官方媒体主体提供更详细、全面的信息。政府主体的辟谣微博接受效果有待提高,其辟谣微博下方评论通过反讽框架与政府信息缺位框架的建构来表达对官方辟谣行动的不满。认证用户和普通个人主体的辟谣微博接受度最高,其辟谣微博下方评论通过信任的态度框架和“我们”与“他们”对立关系的建构,表达出对认证用户和普通个人主体深层次的认同。通过对灾害事件辟谣行动中“谁在辟谣”“如何辟谣”“产生了怎样的辟谣效果”等一系列问题的梳理,研究最终描绘出灾害事件中多元主体的辟谣角色。政府主体是灾害事件辟谣行动中的核心力量,普通个人主体是情绪化辟谣信息传播者,认证用户主体是理智的辟谣信息传播者,官方媒体承担着辟谣信息汇聚者与谣言警示者的角色,非官方媒体承担着辟谣信息专业阐释者的角色,企业与组织机构主体扮演着辟谣信息补充者的角色。然而,在灾害事件辟谣过程中,一些问题仍然影响着辟谣效果的发挥:普通个人主体传播力度弱、缺乏辟谣动力;官方媒体主体辟谣的接受效果差、公信力不足;“后真相”语境下,真相建构困境干扰了辟谣消息传播。研究在厘清灾害事件多元主体辟谣角色的基础上,针对灾害事件中的辟谣困境,提出协同辟谣的思考和建议。研究认为:第一,依据多元主体的辟谣动力,构建协同辟谣的共同目标;第二,整合多元主体辟谣信息,完善信息资源配置;第三,依据辟谣主体角色,完善灾害事件中多元辟谣主体联动机制,从而增强灾害事件中辟谣信息传播效果,全面提高辟谣效率。
张畅[10](2020)在《网络突发公共事件权威解析机制的建构与管理》文中研究说明乌尔里希·贝克在他的着作《风险社会》中说:“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全球化扩展,人类已经进入一个‘风险社会’,‘风险’代替‘危险’成为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特征。”现代社会中,人们不得不去面对由于自身或自然环境所造成的一些无法预料、无法控制的巨大威胁,我们称之为突发公共事件。近年来,在网络传播环境下,这些突发公共事件正逐渐冲破现实与虚拟的边界,越来越多的突发公共事件在网络空间中爆发或放大,这些突发公共事件涉及自然灾害、社会安全、公共卫生等多方面。(关于近年来重要的突发公共事件,参见论文附录。)一桩一桩的事件都说明了各种各样的突发公共事件在网络空间中演变成网络突发公共事件,各种各样的“真相”漫天飞舞,公众沉浸其中完全迷失方向。另一方面,网络空间的虚拟特点、网络环境的监管与执法难度较大、商业利益的驱动、挖掘真相的时间成本大等问题,让急需了解事件真相的受众轻而易举地相信网上不明来源的信息,种种现实都在呼吁着整治与规范突发公共事件的网络传播环境与秩序,最重要的是呼唤权威解析的声音与机制的出现。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过程中,尤其是治理突发公共事件的网络传播混乱局面,最重要的是正本清源,是提供针对真假混杂的网络新闻信息的权威解析。目前,学界对此关注与研究得还很不够。本文以公共危机管理与风险管控为研究视角,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在多个层次上,力图对我国网络突发公共事件权威解析机制的建构与管理提出全新的构想,进行有益的探索与思考,为突发公共事件网络传播乱象治理与应急管理工作提供可资借鉴的意见。本文的写作思路与主要内容是:第一部分(第一章),明确本文的理论视角与研究目的,界定本文的主要概念,并剖析我国突发公共事件网络传播的现实状况和急需解决的核心问题;第二部分是本文的核心篇章,分为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共三章,分别就政府、主流媒体与第三方机构的网络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机制作出设想,即主要从机制构建、专家库建设、日常管理与应急管理等几个方面展开。最后是第三部分(结语),即在前面三章的基础上对政府、主流媒体与第三方机构三者之间如何进行联动互证予以进一步的思考与探索。本文的主要观点是:在复杂的网络传播生态中,突发公共事件极易引发舆论动荡、激发群体事件、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网络突发公共事件传播的混乱局面,是一种典型的公共危机与风险现象,学界应予以高度重视;从新闻传播专业角度而言,治理网络突发公共事件传播乱局,最重要的是建立针对网络新闻信息的权威解析机制。网络突发公共事件权威解析机制的建构,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本文力图在此方面提供一种可操作的、行之有效的思路与路径。建构网络突发公共事件权威解析机制,在我国必须由政府、主流媒体、第三方机构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建设与管理,尤其应注重专家库的建设与管理。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各层级的权威解析机制之间必须建立一种联动与互证的日常管理制度,才能有效地管控突发公共事件引发的公共危机或次生灾害。
二、社会流言网络传播的危害与消解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社会流言网络传播的危害与消解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谣言引致的公共危机演化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创新点 |
1.4 文献综述 |
1.4.1 网络谣言研究现状 |
1.4.2 公共危机研究现状 |
1.4.3 研究评述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网络谣言 |
2.1.2 公共危机 |
2.2 理论基础 |
2.2.1 传播流理论 |
2.2.2 公共危机管理理论 |
2.2.3 危机阶段分析理论 |
2.2.4 Petri网理论 |
2.2.5 演化博弈理论 |
第3章 网络谣言引致公共危机事件的演化机理分析 |
3.1 网络谣言演化模型 |
3.1.1 网络谣言影响因素 |
3.1.2 网络谣言特征 |
3.1.3 网络谣言方法与步骤 |
3.2 网络谣言演化机理 |
3.2.1 媒体报道在网络谣言引致公共危机中的演化机理 |
3.2.2 政府管制在网络谣言引致公共危机中的演化机理 |
3.2.3 社会大众在网络谣言引致公共危机中的演化机理 |
3.2.4 受害者亲人在网络谣言引致公共危机中的演化机理 |
3.2.5 综合形成网络谣言引致公共危机的演化机理 |
第4章 网络谣言引致的公共危机演化博弈研究 |
4.1 演化博弈中主体的界定 |
4.1.1 媒体 |
4.1.2 政府 |
4.1.3 社会大众 |
4.1.4 受害者亲人 |
4.2 研究假设 |
4.2.1 四方行为策略假设 |
4.2.2 参数设定 |
4.3 网络谣言引致公共危机的博弈模型构建 |
4.3.1 媒体与政府之间的博弈模型 |
4.3.2 媒体与社会大众之间的博弈模型 |
4.3.3 媒体与受害者亲人之间的博弈模型 |
4.3.4 政府与社会大众之间的博弈模型 |
4.3.5 政府与受害者亲人之间的博弈模型 |
4.3.6 社会大众与受害者亲人之间的博弈模型 |
4.4 演化博弈模型的复制动态方程 |
4.4.1 媒体与政府博弈的复制动态方程 |
4.4.2 媒体与社会大众博弈的复制动态方程 |
4.4.3 媒体与受害者亲人博弈的复制动态方程 |
4.4.4 政府与社会大众博弈的复制动态方程 |
4.4.5 政府与受害者亲人博弈的复制动态方程 |
4.4.6 社会大众与受害者亲人博弈的复制动态方程 |
4.5 演化博弈模型求解与实证分析 |
4.5.1 模型的均衡点及稳定性求解 |
4.5.2 模型的参数分析 |
4.5.3 仿真实验——以重庆公交坠江事件为例 |
第5章 网络谣言引致公共危机事件的应对策略 |
5.1 充分发挥政媒职能,做到政府媒体齐抓共管 |
5.1.1 建立网络谣言传播预警机制 |
5.1.2 组建政府媒体联合监督体制 |
5.1.3 科普网络谣言危害辨别技巧 |
5.1.4 适时果断转移公众注意焦点 |
5.1.5 构建危机历史事后评估制度 |
5.2 提升辟谣工作效率,正确引导社会大众行为 |
5.2.1 制定网络谣言治理模式 |
5.2.2 协助公众对真伪的求证 |
5.2.3 设计合理公民参与规则 |
5.2.4 发挥意见领袖积极作用 |
5.2.5 助力官方辟谣消息推广 |
5.3 健全社会法律体系,保护受害者亲人合法权益 |
5.3.1 依法依规处置,及时公布结果 |
5.3.2 加强心理辅导,增进配合意愿 |
5.3.3 打击歹意之人,提升法律意识 |
5.3.4 客观评价事件,化解社会矛盾 |
5.3.5 传播正面能量,增强辨别能力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2)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诱发、演化与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发生风险加剧 |
1.1.2 网络自媒体的快速发展 |
1.1.3 旅游网络舆情的深刻影响 |
1.1.4 网络治理现代化新命题的提出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4.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4.3 相关研究评述 |
1.5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
1.6.1 研究重点 |
1.6.2 研究难点 |
1.6.3 研究创新之处 |
1.7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7.1 研究思路 |
1.7.2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厘定 |
2.1.1 体育旅游的概念梳理与厘定 |
2.1.2 体育危机事件、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的概念梳理与界定 |
2.1.3 网络舆情的概念溯源 |
2.1.4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内涵解析 |
2.2 理论基础 |
2.2.1 系统理论 |
2.2.2 生命周期理论 |
2.2.3 协同治理理论 |
2.2.4 危机管理理论 |
2.2.5 议程设置理论 |
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构成解析、功能特征与发展态势 |
3.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基本构成 |
3.1.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主体 |
3.1.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客体 |
3.1.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本体 |
3.1.4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载体 |
3.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功能特征 |
3.2.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特征 |
3.2.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功能 |
3.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发展态势 |
3.3.1 体育旅游发展态势 |
3.3.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发展态势 |
3.3.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发展态势 |
4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诱发分析 |
4.1 体育旅游系统的解构 |
4.1.1 旅游系统理论的流变 |
4.1.2 体育旅游系统的概念界定、功能与解构 |
4.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的发生 |
4.2.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的特征与分类 |
4.2.2 体育旅游系统紊乱引发危机事件发生的逻辑 |
4.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生成 |
4.3.1 系统紊乱、危机事件发生与网络舆情生成的逻辑 |
4.3.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发生与网络舆情生成的关系机理 |
4.4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系统构建及形成 |
4.4.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系统的定义与特征 |
4.4.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系统构建与构成要素 |
4.4.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萌发与网络舆情系统初步形成 |
5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研究 |
5.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的逻辑起点、概念内涵与特征 |
5.1.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生物性认知:演化的逻辑起点 |
5.1.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的概念内涵 |
5.1.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的特征 |
5.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的影响因素及其演化机理 |
5.2.1 系统论视角下的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化因素的构成 |
5.2.2 不同演化因素的分解及其对网络舆情演化的作用机理 |
5.2.3 多因素融合叠加主导网络舆情演化的逻辑机理 |
5.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历程及阶段性演化特征 |
5.3.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历程 |
5.3.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分阶段的演化特征与机理 |
6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多维影响研究 |
6.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多维影响结构图及其解析 |
6.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影响机理 |
6.2.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宏观层面的影响机理 |
6.2.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中观层面的影响机理 |
6.2.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微观层面的影响机理 |
6.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影响的溢出效应 |
6.3.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影响效应的空间溢出 |
6.3.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影响效应的产业溢出 |
6.4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影响场域 |
6.4.1 基于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空间虚实性的影响场域 |
6.4.2 基于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波及域时序扩散的影响场域 |
6.5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影响强度 |
7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协同分异治理研究 |
7.1 协同治理理论渊源与协同分异治理的提出 |
7.1.1 协同治理理论渊源 |
7.1.2 协同分异治理的提出 |
7.2 协同分异治理的保障体系 |
7.2.1 制度保障是基础 |
7.2.2 组织保障是核心 |
7.2.3 资源保障是依托 |
7.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协同分异治理机制 |
7.3.1 防微杜渐:预防与应急准备机制 |
7.3.2 未雨绸缪:监测预警机制 |
7.3.3 临危不乱:应急处理机制 |
7.3.4 转危为安:恢复与重建机制 |
7.4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协同分异治理的路径选择 |
7.4.1 基于网络舆情演化生命周期阶段的协同分时治理及治理路径 |
7.4.2 基于网络舆情发展强度的协同分级治理及治理路径 |
7.4.3 基于网络舆情治理主体的协同分主体治理及治理路径 |
7.4.4 基于网络舆情治理方式刚柔性的协同分式治理及治理路径 |
8 研究结论与不足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雪乡宰客事件”网络舆情生命周期变化 |
附录2 典型体育旅游危机事件一览表 |
附录3 部分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案例网络数据 |
附录4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3)我国网络公共空间中反智主义的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反智主义研究 |
二、网络公共空间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我国网络公共空间中反智主义的呈现 |
第一节 网络公共空间中的非理性反智 |
一、基于想象和猜忌的低幼化公共参与 |
二、缺乏同理与共情的功利性价值评判 |
三、简单化、标签化、低俗化的语言风格 |
四、严肃与娱乐边界的模糊消解 |
五、二元对立无处不在的舆论格局 |
第二节 网络公共空间中的理性反智 |
一、基于共情和信任的理性公民参与 |
二、赋予个性与创新的解构式反收编 |
第二章 我国网络公共空间反智主义的传播特征 |
第一节 社群扮演重要角色 |
第二节 类似舆情生成阶段 |
一、反智言论滋生 |
二、社群内外传播 |
三、倒逼事实披露 |
四、言论平息蛰伏 |
第三章 我国网络公共空间反智主义传播的成因 |
第一节 “后真相”与文化消费 |
一、“后真相”的时代场域 |
二、文化消费市场的繁荣 |
第二节 技术变革与媒介多元化 |
一、技术的赋权与规则过滤 |
二、媒介的多元化与去专业化 |
第三节 阶层分化与代际鸿沟 |
一、精英阶层与大众阶层的对峙 |
二、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的拉锯 |
第四节 情感偏向与立场过滤 |
一、普遍的国民性: 大众犬儒化 |
二、个体心理因素: 共情缺失与刻板偏见 |
三、群体心理因素: 同温层与道德集体 |
四、群体传播效应: 回声室与沉默的螺旋 |
第四章 如何建构网络公共空间中的理性反智 |
第一节 公共讨论中权威精英与大众的理性重塑 |
第二节 文化传递中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和解 |
第三节 信息生产与传播中公共媒体平台的把关 |
第四节 舆情事件中网络公共空间舆论的引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相关研究 |
(二)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研究概况 |
(三)现代性相关研究 |
(四)文献述评 |
三、研究设计 |
(一)现代性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关系 |
(二)理论基础 |
(三)具体方法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内容 |
四、核心概念 |
(一)现代性 |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 |
第一章 “侍奉上帝”与宗教信徒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前殖民时期的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前殖民阶段的美国社会发展样态 |
(二)前殖民阶段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概况 |
二、“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清教政治模式在殖民地初步践行 |
(二)殖民地经济贸易水平逐渐增强 |
(三)欧洲文化教育传统在北美的沿袭 |
(四)宗教性教育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 |
三、“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教义问答”模式中的家庭教育 |
(二)“社区布道”中的科学知识推广 |
(三)本杰明·富兰克林等人的科学实践 |
(四)“报刊出版”中的科学知识扩散 |
四、“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为开拓“新耶路撒冷”而教 |
(二)教育类型与方式分散多样 |
(三)以立法巩固教育的宗教性 |
(四)教育的实用性倾向日渐凸显 |
五、“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宗教神性对自然人性的无情宰治 |
(二)“杂乱拼凑”的教育师资队伍 |
(三)“潜匿于神学体系中的科学知识”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层级化明显 |
第二章 “科学立国”与“国家公民”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新生国家为自由民主而战 |
(二)“旧科学”的落寞与“新科学”的荣盛 |
(三)“大觉醒运动”与西进运动的发展 |
(四)以立法形式巩固民主政治观的实践 |
二、“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培育民族情感”的场馆科学实践 |
(二)“宣扬理性”的公共讲座与科学博览会 |
(三)“知识福音”与教会性科学知识推广 |
(四)政治主导的科学知识推广实践 |
(五)职业科学人的热情参与 |
(六)“公民社会塑造”与科学新闻出版 |
三、“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科学立国”成为核心价值诉求 |
(二)“宗教性的消退”与“世俗化的觉醒”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具有国家化倾向 |
(四)注重借鉴西欧教育的优质经验 |
四、“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立国之师”的质量参差不齐 |
(二)“科学立国”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 |
(三)“科学立国”的实利主义倾向显现 |
(四)“国家公民培育”面临“肤色歧视” |
第三章 “技术时代”与“科技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内战对美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助推 |
(二)“手工训练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
(三)进步主义运动与进步教育实践 |
二、“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教会推行的“科学肖陶扩之旅” |
(二)“政府推动”的技术知识推广 |
(三)“报刊科学”中的科技知识传递 |
(四)科学场馆的科学知识宣传 |
(五)技术行会的产业技能培训 |
(六)“新闻媒体人”的科技资讯传播 |
三、“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以培育具有技术理性的产业人为目标 |
(二)教育内容更注重生产实用性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遵循“新闻模式” |
(四)“新闻人的出场”与“科学人的隐退” |
四、“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唯技术理性的价值取向盛行 |
(二)科学新闻的“碎片化”与“主观化” |
(三)伪科学与迷信冲击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出现衰退迹象 |
第四章 “科学危机”与“批判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科学危机”激化了美国社会发展矛盾 |
(二)“莫斯科的威胁”与“华盛顿的警觉” |
(三)公众“科学万能论”价值观的消解 |
(四)“经济起落”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颠簸” |
二、“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新闻科学”的“荧幕化”与内容“专精化” |
(二)增强公众科学鉴别力的“电视科学” |
(三)创设“科学原生态”的场馆科学模式 |
(四)“共筑科学理解力”的“科学共同体” |
(五)“从做中学”的社区化科学教育 |
三、“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理解科学”的政治取向较为明显 |
(二)理性批判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三)“现代公众”概念的逐渐清晰化 |
(四)科学与消费的联姻:“科学广告”盛行 |
四、“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消费文化对公众理智精神的侵蚀 |
(二)科学在公众视野中的形象滑落 |
(三)迷信和虚假内容仍然充斥其中 |
(四)公众定位从“知识缺失”转向“理解缺失” |
第五章 “交往社会”与“实践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科学哲学的“生活实践转向” |
(二)知识生产模式的后现代转型 |
(三)社会转型对非正式科学教育提出新要求 |
(四)美国社会持续关注科学教育事业 |
二、“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为公众参与科研创设“公共科学领域” |
(二)鼓励实践探索的科学场馆活动 |
(三)推行交互对话的科学传播模式 |
(四)“活动式”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开展 |
(五)“专业化”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 |
三、“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强调公众参与科学的机会平等 |
(二)注重科学参与的交互性对话 |
(三)凸显公众参与科学的情境化 |
(四)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的成效测评 |
四、“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公众参与”面临过度商业化的侵蚀 |
(二)科学人与公众的科学理解错位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缺乏自我批判反思 |
(四)公众参与科学的活力受限 |
第六章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审思:历程审视、影响因素、经验与反思 |
一、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审视 |
(一)目标追求: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 |
(二)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 |
(三)实践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 |
(四)“自我批判”: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 |
二、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
(一)美国文化传统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二)资本主义精神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三)分权自治政治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四)科学自身发展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三、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实践经验 |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清晰 |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实施模式多元化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社会支持力度高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更强调成效评价 |
四、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与反思 |
(一)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
(二)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 |
(三)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本土化转译 |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改革年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5)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挑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文献述评 |
(一) 网络民粹主义的价值内涵研究 |
(二) 网络民粹主义的发展动因研究 |
(三) 网络民粹主义的影响效应研究 |
(四) 网络民粹主义的治理对策研究 |
(五)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术评析 |
三、研究难点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难点 |
(二) 研究原则与研究方法 |
四、概念梳理与理论阐释 |
(一) 网络民粹主义的理论内涵与基本特征 |
(二)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的价值意蕴 |
第一章 网络民粹主义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挑战的表现形式 |
第一节 网络民粹主义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挑战的生成源起 |
一、民粹主义的发展演进 |
二、互联网传播媒介的技术支持 |
三、我国社会转型发展中现实问题的涌现与叠加 |
第二节 网络民粹主义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挑战的常用手段 |
第二章 网络民粹主义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挑战的影响机理 |
第一节 网络民粹主义诱发情绪喧嚣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情感认同 |
一、群体极化现象冲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共同认知 |
二、民粹主义的极端诉求在民族问题场域形成张力 |
三、众声喧哗与集体谴责冲击中华民族向心力凝聚力 |
第二节 网络民粹主义引发民族隔阂侵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根基 |
一、互联网的传导效应将民族问题扩大化 |
二、民粹主义与各类思潮渗透合流挑拨民族关系 |
三、与民族分裂势力勾结联动扰乱我国民族领域意识形态 |
第三节 网络民粹主义煽动负面舆情削弱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价值共识 |
一、网络民粹主义的政治性特征引发极端价值诉求 |
二、网络舆论骚动和反智言论深刻影响线下社会秩序 |
三、谣言和分裂言论冲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神凝聚 |
第三章 治理网络民粹主义思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对策与意义 |
第一节 治理网络民粹主义思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意义 |
一、治理网络民粹主义思潮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
二、治理网络民粹主义思潮有利于构建各民族交融互助的共有精神家园 |
三、治理网络民粹主义思潮有利于筑牢各民族团结凝聚的社会心理基础 |
四、治理网络民粹主义思潮有利于增强各民族休戚与共的思想情感认同 |
第二节 治理网络民粹主义思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应对策略 |
一、风险研判层面科学谋划筑牢网络安全屏障,消弭网络民粹主义滋生 |
二、创新载体推进“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抵御网络民粹主义冲击 |
三、政府部门加强民族宗教网络舆情监管治理,减少网络民粹主义侵扰 |
四、发挥技术支撑建立健全网络安全预警机制,消解网络民粹主义基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6)基于微信平台的食品安全谣言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谣言的研究 |
二、关于食品安全谣言传播的研究 |
第六节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第七节 创新点 |
第一章 微信平台中食品安全谣言传播主体分析 |
第一节 微信用户的认知情况分析 |
一、多数用户对食品安全谣言的判断能力较弱 |
二、多数用户对信息的判断受精力和阅历影响 |
第二节 微信用户的行为特征分析 |
一、对微信功能的认知影响用户信息获取行为 |
二、媒介素养高低直接影响用户信息传播行为 |
三、对谣言的容忍程度与信息的传播呈正相关 |
第三节 微信用户的心理动机分析 |
一、消极心理动机 |
二、积极心理动机 |
第二章 微信平台中食品安全谣言传播方式和过程分析 |
第一节 食品安全谣言传播的三种方式 |
一、链状传播 |
二、树状传播 |
三、放射状传播 |
第二节 食品安全谣言传播的过程 |
第三章 微信平台中食品安全谣言传播特点分析 |
第一节 传播内容的惊悚巧诈 |
一、诉诸恐惧语言引起受众危机意识 |
二、专业化的术语磨灭受众怀疑精神 |
三、公信力信源口吻增强谣言可信度 |
第二节 传播手段的巧捷万端 |
一、借助短视频进行传播 |
二、旧式谣言翻新再加工 |
三、对国外信息夸大谣传 |
四、抛开剂量谈影响效果 |
第四章 微信平台中食品安全谣言传播影响分析 |
第一节 食品安全谣言传播的社会功能 |
一、帮助个体获得认知平衡 |
二、有效助推社会矛盾解决 |
第二节 食品安全谣言传播的危害 |
一、严重影响民众的生产生活 |
二、不断摧毁社会的信任体系 |
三、持续削弱政府的权威形象 |
四、不绝消耗有限的公共资源 |
五、干扰企业经营和市场秩序 |
第五章 微信平台中食品安全谣言传播治理困境及对策分析 |
第一节 食品安全谣言传播的治理困境 |
一、用户媒介素养普遍较低 |
二、食品安全谣言根源难溯 |
三、辟谣平台总体影响力低 |
四、用户固有印象难以打破 |
五、旧式谣言仍会死灰复燃 |
第二节 食品安全谣言传播的治理对策 |
一、提高用户的媒介素养和科学理性批判素质 |
二、利用大数据监控,加强舆情信息跟踪研判 |
三、增加辟谣公众号,提高辟谣平台的影响率 |
四、以区块链信息传播机制加大信息公开力度 |
五、发挥主流媒体舆论导向作用防止谣言重生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食品安全谣言样本 |
附录2 :关于微信用户对食品安全谣言的态度调查问卷 |
附录3 :访谈提纲 |
附录4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7)风险社会语境下公共舆论风险的社会表征及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问题及研究方案设计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一章 风险社会语境下的风险与公共舆论 |
第一节 风险研究的认识论批判 |
第二节 风险传播视域中的公共舆论 |
第三节 公共舆论风险化:风险传播中的信息非理性实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公共舆论风险实践的“社会性后果” |
第一节 国家层面:公共舆论表达中的非理性与历史虚无主义 |
第二节 企业层面:谣言传播中的信任崩坏与“购买恐慌” |
第三节 个人层面:网络暴力实践中的公民权利侵犯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公共舆论风险社会表征中不同媒体的实践角色 |
第一节 传统媒体在风险信息传播中的角色内涵 |
第二节 社会化媒体对公共舆论风险的社会化建构 |
第三节 公共舆论风险的媒介建构与生成逻辑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从“技术风险”到利益诉求:公共舆论风险生成的归因分析 |
第一节 互联网技术与社会化媒体“去中心化”的公共性危机 |
第二节 转型社会的“制度—结构”性危机 |
第三节 公众作为“产消者”的媒介素养缺失危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在新媒介实践中走向协同共治:公共舆论风险的治理路径 |
第一节 完善互联网技术治理机制与构建社会化媒体的实践伦理规范 |
第二节 构建公众利益表达与协同参与的风险沟通机制 |
第三节 加强公众的媒介素养教育 |
本章小结 |
结语 媒介实践与风险建构的公共导向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清单及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
(8)社交媒体时代企业网络谣言传播的应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目标与方法 |
第一章 社交媒体时代企业网络谣言传播的机理分析 |
第一节 企业网络谣言传播在社交媒体中的特点 |
一、信息传播的高速多样 |
二、信息传播的范围扩大 |
三、传染力和破坏力跨越式增强 |
四、信息传播的不稳定与网络失范 |
第二节 企业网络谣言传播的影响 |
一、引发企业公信力危机 |
二、造成企业经济损失 |
三、引起社会心理恐慌 |
四、实现另类舆论监督 |
第二章 社交媒体时代企业网络谣言的应对现状 |
第一节 企业应对网络谣言的意识淡薄 |
一、企业缺乏风险意识 |
二、企业缺乏互动意识 |
第二节 企业应对网络谣言的方法不足 |
一、企业网络谣言应对“重堵轻疏” |
二、企业网络谣言应对缺乏联动 |
三、企业网络谣言应对滞后 |
第三节 企业应对网络谣言的环境不足 |
一、法律监管谣言仍待具体 |
二、网络空间环境仍待建设 |
三、公众媒介素养仍待提升 |
第三章 社交媒体时代企业网络谣言产生的原因 |
第一节 社交属性推动企业网络谣言传播 |
一、社交化属性与传播的隐蔽性 |
二、主体多元致使信息不可控 |
三、多媒体手段使信息真假难辨 |
第二节 经济利益驱使企业网络谣言传播 |
一、公共利益与商业利益的失衡 |
二、流量为王与眼球效应的滥用 |
第三节 社会情绪煽动企业网络谣言传播 |
一、信息不畅与先入为主心理 |
二、利已主义与情绪筛选 |
三、社会负面情绪的宣泄 |
第四章 社交媒体时代企业网络谣言的应对策略 |
第一节 企业网络谣言的机制应对 |
一、建立企业网络谣言应对机制 |
二、健全企业网络谣言新闻发言人机制 |
三、增强企业网络谣言信息处理机制 |
第二节 公众的理性引导与责任意识 |
一、培养责任意识与媒介素养 |
二、倡导理性筛选网络信息 |
三、借助“意见领袖”的影响 |
第三节 推进和深化企业信息公开 |
一、企业借助社交媒体及时公布信息 |
二、新技术手段加强企业信息的管控 |
三、搭建行业专业化辟谣平台和网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致谢 |
(9)基于协同治理视角的灾害事件多元主体辟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精神分析与功能主义视角的谣言研究 |
二、灾害事件中的谣言研究 |
三、社会化媒体中的谣言研究 |
四、辟谣研究:从单一主体到多元主体协同辟谣研究 |
第三节 关键概念 |
一、灾害的概念界定 |
二、谣言与辟谣的概念界定 |
第四节 理论资源:理解多元主体辟谣行为的协同治理视角 |
一、治理权威多元化的协同学理论 |
二、从治理理论到协同治理理论 |
三、协同辟谣的内涵厘清 |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与内容 |
二、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第六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灾害事件辟谣行动中的多元主体 |
第一节 灾害事件中辟谣行动的主体构成 |
一、作为核心主体的政府 |
二、作为系统联盟成员的其他主体 |
第二节 多元主体辟谣行动参与程度处于动态变化中 |
一、核心主体地位增强 |
二、主要主体:动态变化的表达空间 |
第三节 多元主体辟谣行为动因分析 |
一、政治认同的推动 |
二、公共利益的驱动 |
三、主体效益的刺激 |
四、亲社会性和利他性 |
小结 |
第三章 灾害事件中多元辟谣主体的话语生产 |
第一节 多元主体辟谣话语中的对象类型分布 |
一、多元主体辟谣话语中的灾害类型偏向 |
二、多元主体辟谣话语中的谣言类型偏向 |
第二节 多元主体辟谣话语中的策略倾向 |
一、辟谣文本的情感注入 |
二、澄清谣言的不实之处 |
三、多种形态阐释辟谣信息 |
四、造谣传谣者与辟谣者:辟谣文本中的二元对立 |
小结 |
第四章 灾害事件中多元主体的辟谣效果 |
第一节 灾害事件中多元辟谣主体的传播效果分析 |
一、灾害事件中多元主体的辟谣信息传播力 |
二、灾害事件中多元主体的辟谣信息接受效果 |
第二节 灾害事件中多元主体辟谣信息接受效果的成因分析 |
一、框架选择与凸显:多元框架与话语断层 |
二、策略运用:情感、真相与话语权争夺 |
小结 |
第五章 灾害事件中多元主体协同辟谣路径优化 |
第一节 多元主体的角色定位 |
一、核心主体:中坚力量与有待加强的辟谣效果 |
二、主要主体:差异化的功能定位 |
第二节 灾害事件中多元主体辟谣行动面临的困境 |
一、普通个人传播力度弱与辟谣动力缺失 |
二、官方媒体辟谣信息接受效果较差与公信力不足 |
三、“后真相”时代的真相建构困境 |
第三节 灾害事件中多元主体协同辟谣行动启示 |
一、构建协同辟谣的共同目标 |
二、完善信息资源配置 |
三、完善灾害事件中多元辟谣主体联动机制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网络突发公共事件权威解析机制的建构与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 |
二、选题的意义 |
三、研究现状述评 |
四、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突发公共事件及其网络传播 |
第一节 突发公共事件概述 |
一、突发公共事件及其分类 |
二、突发公共事件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突发公共事件的网络传播 |
一、网络突发公共事件界定 |
二、突发公共事件的网络传播生态 |
三、网络突发公共事件的传播特点 |
第三节 我国突发公共事件网络传播现状 |
一、突发公共事件网络传播典型案例分析 |
二、网络突发公共事件传播混乱局面 |
三、网络突发公共事件亟需权威解析 |
四、建构网络突发公共事件权威解析机制的基本思路 |
第二章 网络突发公共事件的政府权威解析机制 |
第一节 政府权威解析机制的建构 |
一、建构政府权威解析机制的法规政策依据 |
二、分层级建构权威解析机制 |
三、解析机制的责任归属 |
第二节 政府权威解析机制的管理 |
一、政府权威机制的日常运行管理 |
二、政府权威机制的联动管理 |
三、政府权威机制的日常专家库建设与管理 |
第三章 网络突发公共事件的主流媒体权威解析机制 |
第一节 主流媒体权威解析机制的建构 |
一、平面媒体与广播电视媒体的权威解析机制 |
二、网络媒体的权威解析机制 |
第二节 主流媒体权威解析机制的管理 |
一、主流媒体权威机制的日常运行管理 |
二、主流媒体权威机制的应急管理 |
三、主流媒体权威机制的日常专家库建设与管理 |
第四章 网络突发公共事件的第三方权威解析机制 |
第一节 第三方权威解析机制的建构 |
一、建构第三方权威解析机制的基本原则 |
二、第三方权威解析机制的建构主体 |
第二节 第三方权威解析机制的管理 |
一、第三方权威解析机制的日常运行管理 |
二、第三方权威机制的应急管理 |
三、第三方权威机制的日常专家库建设与管理 |
结语:网络突发公共事件多方权威解析机制之间的联动与互证 |
参考文献 |
附录 近10年来我国突出公共事件一览表(部分统计)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四、社会流言网络传播的危害与消解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谣言引致的公共危机演化机理研究[D]. 黄艺苗. 长春工业大学, 2021(08)
- [2]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诱发、演化与治理研究[D]. 陈玉萍.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3]我国网络公共空间中反智主义的传播研究[D]. 杨园园. 山东大学, 2021(12)
- [4]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D]. 李青.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0)
- [5]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挑战及对策研究[D]. 殷玥. 中央民族大学, 2021(01)
- [6]基于微信平台的食品安全谣言传播研究[D]. 刘迎. 河南工业大学, 2020(01)
- [7]风险社会语境下公共舆论风险的社会表征及治理研究[D]. 张博. 暨南大学, 2020(04)
- [8]社交媒体时代企业网络谣言传播的应对研究[D]. 孙琴.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9]基于协同治理视角的灾害事件多元主体辟谣研究[D]. 宋雪.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10]网络突发公共事件权威解析机制的建构与管理[D]. 张畅.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