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小城镇建设之我见(论文文献综述)
林玲[1](2021)在《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桂北民族地区作为我国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地,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因此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发展的重点区域。如何在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示范、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等各项事业多赢,是个新命题。因此,加强对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在经济、文化、生态、社会治理等各方面建设成就的总结,对其他民族地区具有一定示范效应和借鉴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现状和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现状分析发现,桂北地区旅游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对于区域发展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同时发现当前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存在产业支撑不足、产城协调发展不足、生态保护任务重、民族文化内涵未得到充分彰显,以及融资问题难以解决,城镇设施薄弱的发展问题。如何应对上述问题,已成为推动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为此,本文依据桂北民族地区实际,按照“现状评价—问题分析—政策模拟—对策提出”的思路,结合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系统协调发展、系统障碍因子诊断、系统动力学模型的特点和思想,构建了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系统发展度模型—协调度模型—障碍度模型—系统动力学模型,“四位一体”的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途径模型框架。同时构建相适应的“质量-协调-障碍-仿真-对策”路径,“五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途径的方法体系。最终形成了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途径分析的范式。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除了考虑常规的经济、社会、环境、旅游产业规模、接待能力的维度之外,还根据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的独特性,重点突出了少数民族文化原真性保护维度,为评价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些新的探索因子。利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案例地—龙脊镇的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客观数据来源于案例地的统计年鉴,主观数据来源于对案例地居民和管理者对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原真性保护程度的深入式问卷访谈。指标数据的分类量化获取,使得评价结果更接近客观实际,真实的反映旅游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状况。并且,文章通过考虑系统的动态复杂性,建立了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在对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现状评价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具体的可持续发展障碍因子,进行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政策的仿真分析,模拟不同政策对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干预效果,形成促进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的研究得到以下几点成果:第一,通过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现状分析发现:我国旅游小城镇的空间分布和社会发展现状存在显着的地域差异。同时,样本中的大部分区域的旅游小城镇产城协调发展不足和产业支撑不足。广西旅游小城镇“桂北集聚”的分布特征,以及桂北地区旅游小城镇产城协调发展不足的社会发展现状,表明桂北地区旅游小城镇的发展优势和劣势明显,不管对于我国旅游小城镇还是广西旅游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具有典型性。第二,通过对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的特性、发展机遇、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发现: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存在产业支撑不足、产城协调发展不足、生态保护任务重、民族文化内涵未得到充分彰显,以及融资问题难以解决,城镇设施薄弱的发展问题。但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拥有明显的资源和区位发展优势,如何应对以上发展现状,是文章旨在解决的关键问题。第三,可持续发展是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本质。基于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系统、内涵和目标、作用机理,以及耦合机理分析,构建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途径模型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相适应的研究方法体系。途径模型是三个部分的有机整体: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系统协调度模型和障碍度模型,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其中协调度、障碍度、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评价指标体系彼此衔接。协调度模型是综合评价模型。协调度在可持续发展度的研究基础上,从系统协调的角度,加入对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系统耦合协调性的考核。从系统内部的耦合程度和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两个角度,科学评价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水平。障碍度模型是建立在综合评价基础上的数学统计模型。运用障碍度模型对指标进行障碍量化,有利于找出影响研究目标发展的关键因素。运用障碍度模型对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系统进行障碍度量化,找出影响区域发展的关键因素来调整管理政策。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是政策仿真模型,通过构建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基本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定量关系,描述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演化的内在机制,模拟计算统计指标值得分。在此基础上,对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政策的有效性和干预效果进行模拟分析,并以此作为提出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的重要依据。第四,在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和可持续发展途径模型框架的基础上,基于“质量-协调-障碍-仿真-对策”路径,构建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体系。首先,构建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可持续发展质量评价研究;紧接着,基于评价结果查明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状态;第三,厘清制约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子。最后,基于以上结果构建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政策仿真模拟。该方法体系能够对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开展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可以为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路径。第五,以桂北龙脊镇为例,依托上文构建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途径模型框架和方法体系,对龙脊镇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对性的对策。1)近年来龙脊镇旅游小城的可持续发展质量指数增长明显,政府对龙脊镇的旅游小城镇发展调控的成效逐渐显现。龙脊镇可持续发展系统间的相互促进作用正在愈发加强,协调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旅游业发展对小城镇建设的引导作用存在较大波动,作用不够显着等问题。2)龙脊镇可持续发展系统的一级障碍因子诊断结构表明:研究期间,龙脊镇的利益相关者对于其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在不断的调整,但并未寻求到最佳的调控策略。龙脊镇可持续发展系统的二级指标障碍度因子诊断:在整个研究期间二级指标的平均障碍度中,龙脊镇的旅游产业规模和接待能力,以及龙脊镇的资源环境是二级指标的主要障碍因子。二级指标历年的障碍因子障碍度也发生变化。从2013年,障碍度排名从高到低依次是接待能力、产业规模、经济要素、社会要素、资源环境。2018年该排名发生了较大变化,从高到低依次是产业规模、资源环境、社会要素、接待能力、经济要素。三级指标障碍度因子。旅游饭店数、旅游接待总人次增长率、网络搜索指数、经济收入多样化指数、旅游从业人员数占从业人员的比重、旅行社数、出行便捷率是历年出现频率最高的障碍度因子。3)龙脊镇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分析,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政策模拟仿真实验,仿真步长为1年,仿真时间为2013-2033年,共20年。根据龙脊镇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度因子,以及系统动力模型指标,确定民族文化保护程度、游客数量、收入多样性指数、旅游产业系数、社会服务建设系数作为输出变量,反映龙脊镇发展的调控效果。通过改变模型参数:政府监管系数、旅游节庆拉动系数、旅游宣传系数、旅游产品开发系数,分析模型参数的变动,分析这些变量对输出变量的影响。通过不断模拟、讨论、优化,最后形成促进龙脊镇可持续发展质量和系统间协调水平提升的对策建议。结果显示:增强监管投入和市场推广投入,控制旅游产品开发广度,深挖旅游产品开发深度,能够有效推进龙脊镇可持续发展质量的提升,推进龙脊镇旅游小城镇的“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以及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发展。同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第六,推动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建议。根据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案例分析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推动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建议。包括:规划引领和顶层设计;创建民族文化传承保护机制;创新旅游产品,促进产业融合;强化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支撑工作的建;构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利益驱动机制;以及完善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体系。
苏日娜[2](2020)在《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蒙古族文明离不开蒙古马的存在。内蒙古自治区特色文化是草原文化,草原文化的核心就是“蒙古族马文化”,蒙古马是草原文明的标志性元素。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如果不深入挖掘宣传文化内涵,文化产业的传播就缺少生命力和活力。许多民族地区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是难以有效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成文化产业。内蒙古马文化资源作为一个文化元素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运用马文化资源形成马文化产业是提高区域内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当前,国外的马文化产业发展较为成熟,国内的马匹数量开始减少,马的利用价值开始下降,马产业面临着转型的困境,国内开始大力发展马文化产业。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历史的角度梳理了蒙古族马文化的缘起脉络和蒙古人与蒙古马彼此的影响,强调了马文化资源对蒙古人的重要意义。通过马文化资源和马文化产业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以蒙古马文化资源丰富、马文化竞争优势极为凸显的内蒙古自治区为中心,阐述了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的形成。马文化产业属于文化产业,所以在文化产业的框架内分析马文化产业的细分行业,探讨了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马文化产业具有符号经济性,“蒙古马”成为一种符号带动消费,同时马文化产业内部产业链长、产业外部产业联动效应显着,是一个具有庞大体系的文化产业,目前也初具规模。那么马文化产业到底值不值得发展?应该如何去发展呢?发展又会面临着怎样的问题?对此,本文通过构建竞争力模型来评价当前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的影响因素、产业内部结构及内蒙古区域内马文化产业的发展,得出的结论为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值得发展,对于广、散、杂的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应多以马文化产业园区集群式的发展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内蒙古各盟市也应该借鉴锡林郭勒马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同时要结合地区的文化资源情况发展马文化产业,突出马文化内涵,另外要通过有效供给与需求激发市场活力,政府加大政策扶持,促进马文化产业发展。
李曜舟[3](2020)在《林州市茶店镇特色小城镇建设研究》文中提出进入新时代,我国对经济转型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色小城镇建设适应了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的转型发展,缓解了城乡二元结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成为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平台和载体。近年来,茶店镇围绕林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世界人文山水城市的发展战略,以“打造菊花之乡,建设美丽茶店”为目标,在加快太行菊等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加快特色小城镇的建设。以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生态游“两条腿走路”,谋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区域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处于河南省北部的林州市茶店镇为例,基于融合发展理论、协同治理理论,运用文献研究、实地调查、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茶店镇特色小城镇建设进行深入研究,以期助力茶店镇特色小城镇建设,为其他类似的地区建设特色小城镇提供帮助。本文首先从地理位置、资源禀赋、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梳理了茶店镇的基本特征;其次从产业发展、文化教育发展、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阐述了茶店镇的建设现状;然后针对特色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产业优势不足、品牌竞争力弱、基础设施不完善、部分项目推进缓慢、居民参与度低等问题,分析其成因主要包括认识不够、供给要素不足、宣传力度不够、体制机制不健全等;接着选取国内外特色小城镇建设中的成功案例法国格拉斯小镇、浙江乌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经验借鉴;最后给出几点有利于茶店镇特色小城镇建设的建议,主要包括提高认识,合理规划、加强要素保障、创新宣传,加强品牌建设、完善工作体制机制等,各方共同参与加快茶店镇特色小城镇的建设,实现小镇建设的健康持续性。
马君程[4](2020)在《现实的超越式书写 ——论贾樟柯的电影真实性》文中研究表明贾樟柯以一种“睁眼看世界”的正视态度对待生活,以一种严峻的态度,不虚假的面对现实。他以对真实生活的还原作为出发点,以对底层群众的人文关怀作为立足点,跟随时代的脚步,一步一趋地表现着当下时代的宽度与生活的厚度。他的电影作品使得观众看到了当下的真实现实生活,形成了对过去时代不可再现的总结与反思。笔者以贾樟柯的故事片创作为研究基础,以电影真实性为研究视角,来论述贾樟柯电影真实性的丰富内涵。贾樟柯作为时代的良心影人,他一直以对时代的文献性记录作为己任,以对边缘人物的人文关怀为核心,既反映出了贾樟柯的电影良知,也体现出他对于电影真实性的情有独钟。他是巴赞纪实美学的中国“代言人”,他的镜头之下是别样的中国真实写照,他一直执着于对电影真实性的追求,对于电影真实性的探寻是他不变的电影母题,贾樟柯用他充满东方哲理的笔触在世界影史上书写下他电影真实性的注脚。本文分为九个章节来对贾樟柯的电影真实性进行探讨:第一章是电影真实性概述,首先对于电影真实性发展历史做了简单的梳理,再对电影真实性的四个维度和三个超越进行了概念的界定,最后对于贾樟柯的独特电影真实性进行了解读。第二章是通过空间、时间、视觉和听觉四个方面,较为完整地解读了贾樟柯的生活表象维度。第三章是生活真实是对于生活表象的内在深入,通过生活表象的精心截取来深入生活表象肌理,实现对于生活表象第一次超越,达到生活真实维度。第四章是通过对贾樟柯生活真实的来源、体现、尊重和真义,来对生活真实维度进行分析,阐述贾樟柯对于生活真实的正确把握。第五章是贾樟柯对于生活表象和生活真实的一种艺术重塑,脱离生活的范畴,进入到艺术的殿堂,是对于二者的第二次超越。第六章是通过艺术真实动态模型来对贾樟柯艺术真实维度进行全面解读,艺术真实的实现需要导演、电影作品和观众三者的共同作用才可以实现。第七章是贾樟柯通过电影对于现实去蔽的第三次超越,实现艺术的澄明,达到艺术真理维度。第八章是通过市场、艺术、国家、民族这四个方面,来对贾樟柯的艺术真理进行分析,解读贾樟柯电影的现实意义。第九章是从数字媒体技术出发,来阐述贾樟柯电影真实性的真正内涵以及电影真实性今后的发展。本文通过以上九个章节,以“电影真实性”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对贾樟柯的电影真实性来进行分层次论述,分析其在生活表象、生活真实、艺术真实、艺术真理四个不同维度的表达,以及在三个超越之中,四者如何在前者的基础之上进行不断地提高和升华,以求能够将贾樟柯的电影真实性进行较为全面的论述。并通过以贾樟柯电影作品为例,对电影真实性这一动态开放系统的不同层面和丰富内涵作出个人的拙见,希望能给予广大学者以些许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唐道顺[5](2019)在《江苏省国家级特色小城镇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研究》文中认为特色小城镇是国家实现新型城镇化模式的突破性举措,江苏省先后有22个小镇入选国家级特色小城镇,且江苏省公共体育服务建设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对江苏省国家级特色小城镇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进行研究,既能满足特色小城镇居民锻炼需求推动全民健身发展,也能对全国小城镇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借鉴与指导。本研究运用访谈法、实地考察法和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江苏省国家级特色小城镇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找出其建设过程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建设策略,推动江苏省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完善与提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江苏省国家级特色小城镇进行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既是实现我国体育强国梦的有效途径,又是特色小城镇实现完善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协调社会公共体育资源,保障群众基本体育权益的重要措施。2.江苏省国家级特色小城镇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具备以下优势:一、江苏省国家级特色小城镇经济实力雄厚,能在建设过程中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二、特色小城镇政府十分重视当地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三、江苏省为特色小城镇营造了良好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氛围。3.通过对江苏省国家级特色小城镇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现状调查发现:一、特色小城镇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但体育基础设施的维修与维护较差,体育设施服务体系群众满意度一般;二、群众对体育指导服务体系满意度同样较低,特别是社会体育指导员专业水平一项;三、体育信息服务体系、国民体质监测服务体系和体育组织服务体系较为完善,群众满意度较高;四、制度保障体系缺少针对性较强的地方性政策法规;五、供给投入保障体系仍沿用传统方式,以政府为主导,供给渠道较为单一。4.江苏省国家级特色小城镇公共体育服务体系面临诸多困境,其中主要包括:工业贸易类和经典产业类小城镇体育设施管理不善,场馆和设施存在选择性开放、体育经费来源渠道过于单一、缺乏均衡的体育资源分配办法、政府过度重视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缺乏对其质量的把控,以及缺少针对性较强的江苏省国家级特色小城镇“特色”公共体育政策法规等,对特色小城镇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建设进程产生一定的影响。5.根据江苏省特色小镇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现状,提出加强国家级特色小城镇体育设施体系建设,统筹体育资源分配、建立完善的体育指导和服务系统壮大社会体育指导员规模、完善国家级特色小城镇制度保障体系、转变政府职能构建多样灵活的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来源、建立大数据“特色”体质监测系统、推动体育与特色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提升小镇人居环境等建设策略。该论文有图2幅,表21个,参考文献68篇。
张丹[6](2019)在《从现实对抗到精神探寻 ——中国小城镇电影研究(1935-2018)》文中提出在中国电影的发展过程中,城市和乡村往往得到了较为充分的诠释,学术界也多以城市电影和乡村电影来概括中国电影在社会景观上呈现的两大类别。然而,纵观我国现代化、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城市和乡村之间并非有鲜明的界限划分,而是存在着过渡性区域,即小城镇。20世纪80年代,随着小城镇概念的提出,小城镇作为一个社会实体也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90年代,小城镇因其自身独特的社会表征成为部分初登影坛的第六代导演的主要书写场域。中国电影展现的社会样态也不再仅限于充满现代文明的城市和弥漫乡土气息的农村,开始有了乡村与城市、传统与现代、保守与先进等多重矛盾因素相互融合、渗透、碰撞、撕扯的过渡性区域。小城镇电影逐渐成为与城市电影、乡村电影并列的重要电影类别。影坛上关于小城镇电影的创作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初。早期小城镇电影侧重观念先行、政治先行的主流叙事,小城镇的空间主体性尚未形成,这与小城镇社会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中国早期被动的现代化进程使小城镇电影呈现出更多的乡土色彩,城市作为被邪恶入侵的对象遭遇着强烈的批判。战争年代社会的动荡不安,使小城镇成为众多知识分子逃避现实、释放苦闷的避风港。建国后,小城镇与城市、乡村共同建构着集体主义理想和集体反思的主流话语。后来随着主体意识的觉醒,小城镇电影在电影语言和审美观念的现代化问题上开始进行多元探索。可见,小城镇电影长期被统一进主流话语,其本身特有的空间寓意和艺术想象也由此被遮蔽。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影坛开始集中出现一批以小城镇为主要叙事空间的作品。它们大多出自于部分第六代导演的边缘创作,以突出的底层视角、鲜明的纪实风格,以及多样的个体书写展现小城镇的现实风貌和小城镇人的生存状态,由此开启了不同于城市电影和乡村电影主流文化书写的边缘叙事。这些作品赋予了小城镇空间充分的主体性,小城镇空间通过影像语言的建构呈现出鲜明的景观特征,有着多元、开放的深层寓意,折射着复杂的社会语境。与此同时,学术界掀起空间转向的理论思潮,其突破文本的多学科交叉视角,为我们审视小城镇电影的空间主体性提供了有效依据,也为我们全面、客观、深入地把握电影与小城镇社会之间的多元互动关系提供了可能。随后,影坛上有越来越多的导演选择小城镇这一特定的社会空间进行艺术想象,但空间主体性不再是他们唯一的叙事策略,多元的主题及丰富的个体体验逐渐取代空间的主导地位成为小城镇电影的叙事重点。因此,小城镇在这些作品中往往成为个体怀旧、情感宣泄、社会批判的主要场域。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小城镇在经济水平上有了很大的提升,由此,小城镇电影的影像书写也呈现出新的特点。部分第六代导演一改之前的“残酷”现实叙事和批判姿态,试图建构小城镇社会新的精神矛盾空间。青年导演则在类型创作和艺术探索上不断创新,小城镇电影因此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样态。可见,空间主体性不再是小城镇电影建立自身合理地位的唯一标准,空间表征方式的多样化,以及空间参与主题叙事和风格建构发挥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强化了电影与小城镇社会之间的互动想象关系。因此,小城镇电影特有的文化内涵及社会意义不是城市电影和乡村电影等主流叙事可以替代的,小城镇电影正在以更加独立的姿态参与着中国电影的影像书写和艺术表达。
童钰[7](2019)在《特色小镇创建进程中乡镇政府职能履行研究 ——以云南省兴蒙乡为例》文中提出城镇化是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和强大动力,2016年,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为小城镇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实践中,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域不平衡,特色小镇在东部沿海地区己经取得了较好的反响,但在经济发展较差的西部地区,特色小镇创建工作举步维艰。在诸多困难中,乡镇政府如何履行好职能,引领小镇健康平稳发展,是一项重要而又迫切的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关于特色小镇创建过程中乡镇政府职能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然后阐述了乡镇政府职能和特色小镇的核心概念及基础理论。接着梳理了兴蒙乡特色小镇创建现状以及创建过程中乡镇政府职能履行情况,指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最后,通过借鉴国内外其他地区的经验,提出乡镇政府职能优化路径,为兴蒙乡特色小镇的健康发展提供价值参考,也为乡镇政府完善服务职能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研究发现,特色小镇的发展需要乡镇政府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尤其是在特色小镇创建时期,政府要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吸引多元主体参与到特色小镇发展当中。特色小镇的发展主体是企业,政府在完成了各项保障工作之后,应该放手让市场主导小镇的运营。特色小镇的发展要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在特色上下功夫,找到符合本地发展的特色道路。且小镇的文化底蕴来源于时间的沉淀,各参与主体在特色小镇发展过程中必须具备足够的耐心和毅力,锲而不舍、持之以恒推动特色小镇稳步前进,切忌急功近利,违背特色小镇发展规律。
张晶[8](2019)在《空间生产视角下特色小镇建设研究 ——以“大丰荷兰花海”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城市和空间是两个密切相关的范畴,或者说是一个问题的两种表达方法。所谓空间生产,是人们对土地和建筑物等物质形态空间进行开发、设计、利用和改造,构建和影响城市空间的形态和组织,创造新的社会空间和空间关系的过程。从空间角度看,特色小镇以特色产业为中心,是一个集创新创业和各种经济要素于一体的经济社会空间。它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鲜明的风俗、特定的地理优势。在本质上,特色小镇空间生产是对小镇特定空间内各生产因素、制度因素、文化因素进行重组和重建的过程。政府、资本、地方性文化、民众等构成了特色小镇空间生产的主要要素。其中政府和资本在空间生产中发挥关键作用,其一,资本是特色小镇空间生产的决定性力量,起主导性作用。特色小镇空间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资本介入及影响的结果,区域的空间生产正是在资本循环中不断地作用。其二,政府是特色城镇空间生产的重要力量,起着引导作用。随着资本在区域空间的积累,资本过剩将面临利润率降低的问题,要求政府建立及完善区域公共服务体系,为资本增值创造巨大空间。在确切的意义上,区域空间生产的扩大对政府的宏观调控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在一定意义上加快了资本要素的运作。正是在政府、资本的双重影响下,奠基于地方性文化的特色小镇空间的生产全面展开,各主体要素得以协调配置。本文以江苏大丰“荷兰花海”特色小镇为例,通过调查问卷和实地访谈,深入了解“花海小镇”的空间生产现状,对小镇的空间运作机制进行案例分析,进而运用马克思主义空间生产思想,剖析我国特色小镇建设的运作机制、存在问题以及原因。未来中国特色小城镇建设需要合理规划,以人为本,突出特色;需要整合空间和文化,保护空间物质载体,挖掘新的文化内涵,培育品牌城镇;需要强化政策引领,激励资本、规制资本,加强空间社会关系建设;需要加强空间主体建设,协调政府和市场关系,建立有效保障机制,提高空间治理水平。
李建红[9](2019)在《农民市民化背景下农村宅基地多元化退出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国持续高速城镇化过程中,一方面城镇建设用地扩张与保护耕地矛盾突出,而另一方面农村人口持续减少,农村宅基地大量闲置、超标,复垦潜力巨大。农民市民化实现了人口城市化和土地城市化的同步进展,农村建设用地指标转移到城镇,可以有效缓解上述用地矛盾。但由于我国农村宅基地最基本的功能是住房保障性功能,承担着社会稳定器的作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自然条件也存在很大差异,对宅基地退出应因地制宜采取多元化的退出模式。本文以农民市民化为前提,在广泛民意调查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不同区域、不同农户的具体情况,构建多元化的农民宅基地退出模式,促进农村退宅和农民市民化的顺利实施及向其他地区拓展。主要研究了一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内涵及其特点。阐述农村宅基地、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以及农村宅基地退出的内涵、主体、客体及类型等;(2)宅基地退出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综合自然、社会、经济、政策等各方面因素,结合相关理论,分析在农民市民化条件下农村宅基地退出的驱动因素和限制因素;(3)宅基地退出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通过系统分析和比较在农民市民化条件下宅基地退出过程中各行为主体的收益和成本,构建宅基地退出的理论分析框架;(4)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农民市民化为前提,根据农户宅基地退出的成本和收益比较分析结果,设计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调查问卷,并在河南省进行广泛调查和深度访谈,对调查和访谈结果运用离散选择模型和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影响农民退宅意愿的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筛选出其中具有显着影响的因素;(5)农民宅基地多样化退出模式的构建。依据上述统计分析结果,在充分考虑区位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户际差异等因素的基础上构建异地市民化+货币补偿模式、农村社区城镇化+实物补偿模式等多样化(差异化)退出模式。
伍端[10](2019)在《文旅特色小镇景观艺术设计研究 ——以安顺市旧州镇为例》文中指出文旅特色小(城)镇是中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人们探索统筹城乡发展和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智慧和结晶,反映城市与乡村自然互动关系的一种文化景观,直接承载着城市和乡村的代表性形象以及反映了城镇的历史、时代特征和文化积淀。本文以安顺市旧州古镇为研究对象,基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景观艺术学、形态设计和古镇规划保护理论,在大量相关数据整理和实地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和多层次分析,对旧州古镇城区的景观进行综合评价。分析旧州古镇更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适合旧州古镇景观特色的保护和更新机制的营建策略。论文通过综合分析旧州古镇相关文献和实地调研得出,旧州古镇景观艺术形态是由古镇的外部景观空间和内部线性景观构成,外部空间受古镇历史文化和地理自然环境的影响较为明显,就古镇整体景观形态而言,这一时期所形成的建筑风格受江浙传统民居的影响,同时具有明显地域特色。从目前旧州古镇的特色景观是随着历史变迁而改变,也融合少数民族的艺术文化,对古镇特色景观保护是比较完整的。从实际出发通过多次实地调研和资料分析,详细分析了景观要素的构成,总结了古镇的整体景观形态及其特有的景观资源。探索文旅特色小镇景观艺术的内涵与外延,从历史人文资源、产业要素、空间艺术形态、民俗文化和环境资源五个方面分析了旧州古镇的景观形态价值,建立景观形态对特色小镇产业的影响标准,并进一步运用实际案例论证景观形态影响文旅特色小镇的重要作用。论文从研究文旅特色小镇格局的景观特征,综合分析了小镇景观的保护现状,提出乡土景观文化特色生态群落、城乡等值的特色生活空间、生态特色产业平台三个层级的构建策略,并针对相应营建策略提出改进方式和措施。论文的最后以旧州古镇景观为实例,对旧州古镇的整体形态进行宏观布局分析,从古镇旅游景观现状、景观空间形态、建筑特色、道路节点、街巷院落、土地利用现状、景观植物群落分析、农业现状等进行深入分析,并根据得出的结论提出旧州古镇文旅生态景观艺术设计构想。以期对我国文旅特色小镇景观艺术设计研究,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提供实效性较强的研究策略和启示。
二、中国小城镇建设之我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小城镇建设之我见(论文提纲范文)
(1)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旅游城镇化研究 |
1.3.2 旅游小城镇研究 |
1.3.3 桂北民族地区城镇化研究 |
1.3.4 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 |
1.3.5 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研究 |
1.3.6 总体评述 |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4.4 创新点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桂北民族地区 |
2.1.2 民族旅游 |
2.1.3 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
2.1.4 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新型城镇化理念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 协调发展理论 |
2.2.5 旅游真实性理论 |
2.2.6 系统动力学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现状分析 |
3.1 我国旅游小城镇分布特征 |
3.1.1 数据资料情况 |
3.1.2 我国旅游小城镇空间分布特征 |
3.1.3 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分布特征 |
3.2 我国旅游小城镇社会发展现状分析 |
3.2.1 数据资料情况 |
3.2.2 我国旅游小城镇社会发展现状分析 |
3.3 广西旅游小城镇分布特征和社会发展现状分析 |
3.3.1 广西旅游小城镇分布特征 |
3.3.2 广西旅游小城镇社会发展现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现状分析 |
4.1 桂北民族地区小城镇特性 |
4.1.1 桂北民族地区区位和民族聚落分布特点 |
4.1.2 桂北民族地区地理环境 |
4.1.3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资源 |
4.2 桂北民族地区发展的机遇分析 |
4.2.1 国家和地方政策支持 |
4.2.2 旅游业发展宏观背景 |
4.2.3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基础良好 |
4.3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现状 |
4.3.1 桂北民族地区当代小城镇主要类型和数量 |
4.3.2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 |
4.3.3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业综合效益分析 |
4.4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存在问题 |
4.4.1 小城镇空间组织的离散性 |
4.4.2 产业支撑不足 |
4.4.3 产城协调发展不足 |
4.4.4 生态保护任务重 |
4.4.5 民族文化内涵未得到充分彰显 |
4.4.6 融资问题难以解决,城镇设施薄弱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系统分析 |
5.1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系统结构描述 |
5.2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目标 |
5.2.1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5.2.2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目标分析 |
5.3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系统作用机理 |
5.3.1 小城镇建设对民族旅游发展的作用机理 |
5.3.2 民族旅游发展对小城镇建设的作用机理 |
5.4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系统耦合机理 |
5.4.1 经济耦合协调 |
5.4.2 社会耦合协调 |
5.4.3 资源环境协调 |
5.5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途径模型框架构建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体系构建 |
6.1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质量评价研究 |
6.1.1 桂北面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2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质量评价指标内涵辨析 |
6.1.3 指标权重赋值 |
6.1.4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质量评价方法 |
6.2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系统协调性 |
6.3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障碍因子诊断与识别 |
6.3.1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子层级构建 |
6.3.2 障碍度诊断模型构建 |
6.4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建模 |
6.4.1 系统动力学建模仿真的原理和步骤 |
6.4.2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系统反馈结构分析 |
6.4.3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6.4.4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系统参数、检验和策略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案例分析—以龙脊镇为例 |
7.1 研究区域概况和数据来源 |
7.1.1 研究区概况 |
7.1.2 数据来源和处理 |
7.2 龙脊镇可持续发展质量、系统协调性、障碍因子诊断和识别 |
7.2.1 龙脊镇可持续发展质量评价指标权重结果 |
7.2.2 龙脊镇可持续发展系统整体发展质量分析 |
7.2.3 龙脊镇可持续发展系统协调性分析 |
7.2.4 龙脊镇可持续发展系统障碍因子识别和诊断 |
7.3 龙脊镇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验证与仿真分析 |
7.3.1 模型参数选取 |
7.3.2 模型的仿真分析 |
7.3.3 模型的策略分析 |
7.3.4 龙脊镇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推动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建议 |
8.1 规划引领,顶层设计 |
8.2 创建民族特色文化传承保护机制 |
8.3 创新升级旅游产品 |
8.4 强化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工作 |
8.5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利益驱动机制 |
8.6 完善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体系 |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
9.1 总结 |
9.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三、论文内容及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马文化与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的形成 |
第一节 蒙古人的马文化 |
一、“马背民族”的缘起 |
二、蒙古族眼中的“马” |
三、“蒙古马”精神对蒙古族的影响 |
第二节 内蒙古马文化资源与马文化产业的关系 |
一、马的用途与功能 |
二、马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与马文化产品的精神价值 |
三、发展马文化产业有助于保护与传承马文化 |
第三节 内蒙古马文化资源与马文化产业形成 |
一、内蒙古马文化资源 |
二、精神文化需求与经济发展需求相统一 |
三、马文化产业形成 |
第二章 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
第一节 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背景 |
一、马文化产业环境分析 |
二、马文化产业结构分析 |
三、马文化细分产业发展现状 |
第二节 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的发展特点 |
一、马文化产品具有符号经济的性质 |
二、马文化产业结构高度化 |
三、马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联动效应显着 |
第三节 内蒙古马文化资源在马文化产业中的运用案例 |
一、传承与保护并重:以歌舞演艺《千古马颂》为例 |
二、市场需求引领:以草原夏季“8·18赛马节”为例 |
三、政府规划推动:以蒙古族特色马文化小镇为例 |
第三章 基于竞争力模型对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要素分析 |
第一节 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 |
一、文化产业竞争力相关理论 |
二、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竞争力决定要素的层次结构 |
三、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
第二节 马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要素的量化处理 |
一、马文化产业生产要素 |
二、马文化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及竞争要素 |
三、马文化产业需求状况要素 |
四、马文化产业相关产业发展要素 |
五、马文化产业政府要素 |
第三节 基于层次分析法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竞争力分析 |
一、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 |
二、马文化产业竞争力各要素指标的衡量 |
三、马文化产业评价结果分析 |
第四章 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发展思考 |
第一节 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广而散的马文化产业结构存在着一定的发展制约性 |
二、马文化资源产业化缺乏内涵 |
三、马文化产业市场中的有效性供给与需求不足 |
四、政策与法规滞后于马文化产业发展 |
第二节 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对策 |
一、促进马文化产业聚集发展优化资源配置 |
二、重视马文化精神实质创造新型马文化产业 |
三、依靠旅游供需激发马文化市场活力 |
四、进一步优化马文化产业政策体系 |
第三节 结论 |
一、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实现经济文化双重效益 |
二、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可能发展的趋势与进一步拓展的空间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林州市茶店镇特色小城镇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社会经济发生重大变化 |
2、城镇化过程中出现发展问题 |
3、特色小(城)镇兴起 |
4、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 |
1、国外文献综述 |
2、国内文献综述 |
3、国内外文献述评 |
(四)研究内容 |
1、研究的基本思路 |
2、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研究方法 |
2、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二、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 |
1、乡村振兴战略 |
2、特色小城镇 |
(二)理论基础 |
1、融合发展理论 |
2、协同治理理论 |
三、茶店镇特色小城镇建设现状 |
(一)茶店镇特色小城镇的基本特征 |
1、地理位置 |
2、资源条件 |
3、社会文化资源 |
4、社会经济状况 |
(二)茶店镇特色小城镇建设现状 |
1、加快特色产业发展 |
2、传承特色传统文化 |
3、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
4、建设美丽宜居生活环境 |
四、茶店镇特色小城镇建设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
(一)茶店镇特色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1、特色农业发展有待提升 |
2、特色旅游品牌优势不足 |
3、基础设施不健全 |
4、部分建设项目推进缓慢 |
5、社会公众参与度较低 |
(二)茶店镇特色小城镇建设中问题成因分析 |
1、特色小城镇建设要素供给不足 |
2、各方对特色小城镇建设认识不深 |
3、政府对特色小城镇宣传力度不够 |
4、小镇建设评估监督机制不健全 |
五、国内外特色小城镇建设经验借鉴 |
(一)法国格拉斯小镇 |
(二)浙江省乌镇 |
(三)国内外特色小城镇建设经验启示 |
六、促进茶店镇特色小城镇建设的对策建议 |
(一)提高认识,合理规划建设 |
(二)多方筹措,加强要素保障 |
(三)创新产品,加强品牌建设 |
(四)创新思维,完善体制机制 |
七、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成果等 |
(4)现实的超越式书写 ——论贾樟柯的电影真实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及文献综述 |
一、研究内容 |
二、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电影真实性概述 |
第一节 中国电影真实性观念的发展与变迁 |
一、社会写实主义 |
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
三、纪实美学 |
四、对历史的借鉴与启示 |
第二节 现实的超越式书写 |
一、电影真实性的维度划分 |
二、电影真实性的不同类型 |
三、电影真实性的概念界定 |
四、电影真实的超越式书写 |
第三节 贾樟柯电影真实性的独特表达 |
一、导演自身的真实性品格 |
二、电影作品的真实性蕴含 |
三、电影影像的真实性超越 |
第二章 生活表象:客观现象的原生态刻描 |
第一节 社会现实的摹仿拼贴 |
一、真实可感的人物群像写照 |
二、新闻事件的独创文本互文 |
三、权利协商的社会热点表达 |
第二节 生活空间的原貌摹写 |
一、现实空间的真实还原 |
二、故乡小城的迷恋情节 |
三、庸常生活的公共空间 |
第三节 社会发展的时间书写 |
一、过去时的个人成长经历 |
二、现在时的社会发展现状 |
三、将来时的未来社会担忧 |
第四节 嘈杂声音的历史质感 |
一、环境音响的生活空间表征意义 |
二、媒介声音的时代背景指代意义 |
三、人物方言的多重层次指示意义 |
第五节 视觉符号的真实隐喻 |
一、服饰装扮的时代指涉 |
二、生活用品的物化情感 |
三、荒凉废墟的象征表达 |
四、光影色彩的悲凉底色 |
第三章 第一超越:深入生活表象的内在肌理 |
第一节 生活表象的精心截取 |
第二节 生活表象的内在肌理 |
第四章 生活真实:真实生活本质的能动书写 |
第一节 生活真实来源:生活经验的丰富积累 |
一、成长的生活环境 |
二、成长的相关人物 |
三、成长的生活经历 |
第二节 生活真实体现:生活矫饰的理性去蔽 |
一、纪实镜头对真实生活原貌的刻描 |
二、良知影像对生活真实本质的揭示 |
第三节 生活真实尊重:世态百相的独立思考 |
一、保持世态百相的隐忍客观 |
二、尊重电影观众的独立思考 |
第四节 生活真实真义:电影叙事的平淡诗意 |
一、真实的生活状态 |
二、诗意的叙事结构 |
三、留白的开放结局 |
第五章 第二超越:建构生活真实的影像世界 |
第一节 现实生活的艺术重塑 |
第二节 独立自足的意象世界 |
第六章 艺术真实:开放的动态艺术真实模型 |
第一节 中西方艺术真实性的历史变迁和影响 |
一、中国艺术真实观念的历史变迁 |
二、西方艺术真实观念的历史变迁 |
三、中西方艺术真实观念的电影影响 |
四、中西方电影真实观念的兼收并蓄 |
第二节 贾樟柯艺术真实的动态模型 |
一、艺术真实(A):创作主体的创作真实 |
二、艺术真实(B):艺术作品的本体真实 |
三、艺术真实(C):鉴赏主体的鉴赏真实 |
第七章 第三超越:超越艺术真实的真理澄明 |
第一节 艺术真实的现实澄明 |
第二节 艺术真理的生命敞亮 |
第八章 艺术真理:艺术生命的敞亮与去蔽 |
第一节 “独立影人”面对市场困境的坚守 |
一、艺术电影的艰难处境 |
二、市场困境的顽强坚守 |
第二节 “夹缝一代”高举纪实美学的旗帜 |
一、现实生活的真实呈现 |
二、纪实美学的持续关照 |
第三节 “电影诗人”构建时代良知的影像 |
一、时代变迁的文献记录 |
二、知识分子的时代良知 |
第四节 “民间导演”对于民族符号的传播 |
一、影像的民族文化内涵 |
二、民族符号的广泛传播 |
第九章 贾樟柯电影真实性在数字媒体时代下的再思考 |
第一节 数字化电影浪潮的到来 |
第二节 摄影影像本体论的消解 |
第三节 诠释电影真实性的本质 |
一、创作自由是电影真实性的首要条件 |
二、真情实感是电影真实性的价值体现 |
三、生活逻辑是电影真实性的生命根基 |
四、时代语境是电影真实性的生存土壤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致谢 |
(5)江苏省国家级特色小城镇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江苏省国家级特色小城镇演变历程及类型划分 |
3.2 江苏省特色小城镇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内涵与建设价值 |
3.3 江苏省国家级特色小城镇进行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独特优势 |
3.4 江苏省国家级特色小城镇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 |
3.5 江苏省国家级特色小城镇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困境 |
4 江苏省国家级特色小城镇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策略 |
4.1 加强国家级特色小城镇体育设施体系建设,统筹体育资源分配 |
4.2 建立完善的体育指导和服务系统 |
4.3 完善国家级特色小城镇制度保障体系 |
4.4 转变政府职能构建多样灵活的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来源 |
4.5 建立大数据“特色”体质监测系统 |
4.6 推动体育与特色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提升小镇人居环境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从现实对抗到精神探寻 ——中国小城镇电影研究(1935-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一)问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二、对象与方法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何去何从:早期小城镇电影的家国叙事(1935—1978) |
第一节 城乡对立下的政治书写与个体彷徨 |
一、政治和道德的说教 |
二、个体情感的压抑与苦闷 |
三、“家”与“国”的共同忧患 |
第二节 现实空间的对抗与精神空间的矛盾 |
一、传统伦理规制下的“罪恶空间” |
二、游离、辗转的主体空间 |
三、个体情感映射下的“废墟空间” |
小结 |
第二章 坚定信念:改革开放后小城镇电影的集体叙事与风格化初探(1979—1995) |
第一节 主流话语下的历史反思与主体觉醒 |
一、审视历史的人性批判 |
二、规避政治的异域书写 |
第二节 集体空间的遮蔽与地域空间的凸显 |
一、主体生存空间的压制与异化 |
二、异域空间下的风格化探索 |
小结 |
第三章 驻足凝视:世纪之交小城镇电影的个体叙事(1995—2010) |
第一节 社会转型下的多元创作与主题表达 |
一、第六代导演的县城影像 |
二、其他导演的主题叙事 |
第二节 小城镇电影空间主体性的生成 |
一、在个体记忆和想象中生成的历史空间 |
二、在客观和主观镜头下生成的现实空间 |
三、在主客体中生成的异质空间 |
小结 |
第四章 精神超越:近年来小城镇电影的叙事转向(2011—2018) |
第一节 全球化浪潮下的创作调整与艺术突破 |
一、叙事性的增强与叙事空间的延伸 |
二、类型的丰富与风格的多样 |
第二节 小城镇电影空间叙事的转向 |
一、空间主体性的弱化与空间精神性的延续 |
二、青年导演多元的想象空间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7)特色小镇创建进程中乡镇政府职能履行研究 ——以云南省兴蒙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动态 |
二、国内研究动态 |
三、简要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特色小镇创建进程中乡镇政府职能履行的核心概念及其基础理论 |
第一节 特色小镇创建进程中乡镇政府职能履行的核心概念 |
一、特色小镇的概念 |
二、特色小镇创建指标体系 |
三、乡镇政府的概念 |
四、乡镇政府职能的概念 |
第二节 特色小镇创建进程中乡镇政府职能履行的基础理论 |
一、新公共服务理论 |
二、治理理论 |
三、服务型政府理论 |
第三章 兴蒙乡特色小镇创建进程中乡镇政府职能履行现状 |
第一节 兴蒙乡特色小镇创建概况 |
一、兴蒙乡特色小镇创建基础条件 |
二、兴蒙乡特色小镇创建议程 |
第二节 特色小镇创建中乡镇政府职能履行现状 |
一、积极履行引导职能 |
二、充分发挥协调职能 |
三、严格执行监督职能 |
第四章 兴蒙乡特色小镇创建进程中乡镇政府职能履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兴蒙乡特色小镇创建进程中乡镇政府职能履行存在的问题 |
一、政府职能的越位 |
二、政府职能的缺位 |
三、政府职能的错位 |
第二节 兴蒙乡特色小镇创建进程中乡镇政府职能履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行政理念认识不足 |
二、责权利益不清晰 |
三、乡镇政府职能定位有待深化 |
第五章 国内外特色小镇创建进程中乡镇政府职能履行经验 |
第一节 国外特色小镇创建进程中基层政府职能履行经验 |
一、通过创新理念引导小镇建设 |
二、重视文化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利用 |
第二节 国内特色小镇创建中乡镇政府职能履行经验 |
一、准确定位参与主体角色 |
二、因地制宜培育独特发展模式 |
第三节 国内外特色小镇创建进程中乡镇政府职能履行的经验借鉴 |
第六章 兴蒙乡特色小镇创建进程中乡镇政府职能优化路径 |
第一节 准确把握乡镇政府职能定位 |
一、严格规范行政行为 |
二、明确界定乡镇政府职责 |
第二节 弥补乡镇政府职能不足 |
一、完善配套设施建设 |
二、拓宽融资渠道 |
三、明确特色产业 |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第三节 促进特色小镇健康发展 |
一、合理制定规划 |
二、正确认识特色小镇发展内涵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8)空间生产视角下特色小镇建设研究 ——以“大丰荷兰花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回顾 |
一、空间生产理论的相关研究 |
二、特色小镇相关研究 |
三、特色小镇空间生产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第四节 调研过程介绍 |
一、调研基本情况 |
二、调研内容 |
三、调研结果 |
第二章 特色小镇概述及其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特色小镇概述 |
一、特色小镇的概念 |
二、特色小镇的兴起及其表现 |
三、特色小镇的功能和意义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的社会空间思想 |
二、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思想 |
三、马克思恩格斯城市思想 |
四、习近平关于新型城镇化的论述 |
第三章 大丰荷兰花海特色小镇的空间建设案例分析 |
第一节 大丰荷兰花海特色小镇概况 |
一、大丰荷兰花海特色小镇的基础条件 |
二、大丰荷兰花海特色小镇的发展现状 |
第二节 大丰荷兰花海特色小镇的空间生产 |
一、大丰荷兰花海空间生产特征分析 |
二、大丰荷兰花海空间生产的影响因素 |
三、大丰荷兰花海的空间建设评价 |
第四章 空间视角下特色小镇建设的动力机制及存在问题 |
第一节 特色小镇空间生产的动力机制 |
一、政府积极推进 |
二、市场及资本运作逻辑 |
三、地方独特文化传统 |
四、群众广泛支持 |
第二节 特色小镇空间建设存在的问题 |
一、政策和制度不完善,缺乏专业性的空间规划 |
二、区域资源配置能力不足,空间生产布局不合理 |
三、过度关注产业空间,忽视非物质空间建设 |
四、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 |
第五章 特色小镇空间建设对策分析 |
第一节 精准定位和合理空间规划 |
一、合理规划空间建设 |
二、突出小镇特色 |
第二节 合理利用资本、完善配套的基础设施空间建设 |
一、政策扶持,激励资本参与小镇空间建设 |
二、规制资本,避免空间过渡资本化 |
第三节 融合空间与文化 |
一、保护物质载体,传承人文空间 |
二、加强创新力度,挖掘文化新底蕴 |
第四节 加强特色小镇空间主体建设 |
一、强化小镇人才队伍建设 |
二、协调政府和市场两个主体之间的关系,提高空间治理水平 |
三、建立有效的主体约束和激励机制,促进特色小镇有序共享发展 |
第六章 相关研究结论 |
一、主要结论 |
二、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一、专着 |
二、期刊 |
三、学位论文 |
四、报纸 |
五、其他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
附件 |
附件1:大丰荷兰花海特色小镇现状调查问卷 |
附件2:大丰荷兰花海特色小镇现状访谈提纲 |
(9)农民市民化背景下农村宅基地多元化退出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2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4 可能的创新点 |
2 农村宅基地退出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民市民化 |
2.1.2 农村宅基地 |
2.1.3 宅基地使用权 |
2.1.4 农村宅基地退出的内涵、主体、客体及类型 |
2.1.5 宅基地退出补偿 |
2.2 宅基地退出的理论基础 |
2.2.1 制度变迁理论 |
2.2.2 地租理论 |
2.2.3 社会保障理论 |
2.2.4 农户行为理论 |
2.2.5 博弈理论 |
3 现有农村宅基地退出模式的梳理与总结 |
3.1 天津“宅基地换房”模式 |
3.1.1 基本情况 |
3.1.2 实施步骤 |
3.1.3 模式特点 |
3.2 浙江嘉兴“两分两换”模式 |
3.2.1 基本情况 |
3.2.2 实施过程 |
3.2.3 模式特点 |
3.3 重庆“地票”模式 |
3.3.1 基本情况 |
3.3.2 实施过程 |
3.3.3 模式特点 |
3.4 成都温江“双放弃”模式 |
3.4.1 基本情况 |
3.4.2 实施过程 |
3.4.3 模式特点 |
3.5 现有模式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
3.5.1 现有模式的特征 |
3.5.2 存在的问题 |
4 农村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实证研究 |
4.1 样本选择与问卷设计 |
4.1.1 样本区选择及其概况 |
4.1.2 问卷设计与调查 |
4.2 调查结果的统计描述 |
4.2.1 农户个人及家庭基本情况 |
4.2.2 农户宅基地使用基本情况 |
4.2.3 调查对象对国家宅基地制度的认知情况 |
4.2.4 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未来居住区域及原因的统计分析 |
4.3 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
4.3.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4.3.2 解释变量赋值 |
4.3.3 模型选择与说明 |
4.3.4 模型检验与分析 |
4.4 结论与启示 |
4.4.1 简要结论 |
4.4.2 政策启示 |
5 农民市民化的农村宅基地退出模式构建 |
5.1 农民市民化及其方式 |
5.1.1 农民市民化 |
5.1.2 农民市民化的方式 |
5.2 农村宅基地的退出模式的构建 |
5.2.1 异地市民化+货币补偿模式 |
5.2.2 农村社区城镇化+实物补偿模式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0)文旅特色小镇景观艺术设计研究 ——以安顺市旧州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新型城镇化 |
1.1.2 政策导向 |
1.1.3 发展现状 |
1.1.4 社会文化生活 |
1.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课题研究目的 |
1.2.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4 课题研究的对象及内容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5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
1.5.1 内容创新 |
1.5.2 方法创新 |
1.6 课题的研究方法 |
1.7 课题研究框架 |
1.8 相关概念 |
1.8.1 特色小镇 |
1.8.2 文旅特色小镇 |
1.8.3 景观艺术 |
1.8.4 景观设计 |
1.9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内外文旅特色小镇景观艺术设计案例研究 |
2.1 国外案例研究 |
2.1.1 法国圣特罗佩小镇 |
2.1.2 瑞士卢塞恩 |
2.2 国内案列研究 |
2.2.1 古北口镇 |
2.2.2 青岩古镇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文旅特色小镇景观艺术设计的表达 |
3.1 文旅特色小镇的表达与载体 |
3.1.1 选址布局 |
3.1.2 整体环境的塑造 |
3.1.3 空间动线及尺度 |
3.1.4 民俗文化与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利用 |
3.1.5 建筑特征 |
3.1.6 景观小品 |
3.2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旧州文旅特色小镇景观艺术的构建 |
4.1 营造乡土文化特色生态群落 |
4.1.1 历史人文资源 |
4.1.2 地理区位条件 |
4.1.3 生态环境资源 |
4.1.4 优质产品文化 |
4.1.5 整合发展策略 |
4.2 营造城乡等值的特色生活空间 |
4.2.1 公共服务空间 |
4.2.2 文化体验空间 |
4.3 营建跨越空间边界的特色产业平台 |
4.3.1 产业布局塑造小镇空间格局 |
4.3.2 产业业态影响小镇功能分区 |
4.3.3 产业人文构筑小镇交通网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旧州古镇文旅生态景观艺术设计研究策略 |
5.1 旧州古镇景观艺术设计研究的必要性 |
5.1.1 基本分析 |
5.1.2 现状分析 |
5.1.3 面临问题 |
5.1.4 构建思路 |
5.2 景观艺术的形态设计定位 |
5.3 总体布局策略 |
5.3.1 延续古镇文脉 |
5.3.2 优化用地布局 |
5.3.3 整体形态控制 |
5.3.4 明确景观艺术形态 |
5.4 规划设计 |
5.4.1 规划理念与定位 |
5.4.2 功能提升策略 |
5.4.3 景观艺术形态的恢复实践办法 |
5.4.4 专项设计 |
5.4.5 景观艺术引导设计 |
5.5 旧州古镇未来文旅产业开发的经济设想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中国小城镇建设之我见(论文参考文献)
- [1]桂北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研究[D]. 林玲.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2]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 苏日娜.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3]林州市茶店镇特色小城镇建设研究[D]. 李曜舟. 河南工业大学, 2020(01)
- [4]现实的超越式书写 ——论贾樟柯的电影真实性[D]. 马君程.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6)
- [5]江苏省国家级特色小城镇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 唐道顺.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4)
- [6]从现实对抗到精神探寻 ——中国小城镇电影研究(1935-2018)[D]. 张丹.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7]特色小镇创建进程中乡镇政府职能履行研究 ——以云南省兴蒙乡为例[D]. 童钰. 云南财经大学, 2019(02)
- [8]空间生产视角下特色小镇建设研究 ——以“大丰荷兰花海”为例[D]. 张晶. 江苏大学, 2019(02)
- [9]农民市民化背景下农村宅基地多元化退出模式研究[D]. 李建红. 广西大学, 2019(01)
- [10]文旅特色小镇景观艺术设计研究 ——以安顺市旧州镇为例[D]. 伍端. 天津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