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GEOLOGICAL DATING PRINCIPLES QUESTIONED Paleohydraulics:a new approach(论文文献综述)
潘国林[1](2015)在《皖南歙县滑坡分布规律、形成机理及监测研究》文中提出滑坡具有区域性、群发性和多发性等特点,造成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地质环境破坏,危害性极大。安徽省歙县位于皖南山区中东部,是安徽省滑坡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本文系统地研究了歙县地区滑坡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时空分布特征和发育规律,分析了典型滑坡的变形破坏模式和形成机理,开展了碎石土滑坡的监测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成果:1、通过资料收集、现场查勘等手段,从自然地理、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等方面分析了歙县地区滑坡形成的背景条件;阐述了歙县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和人类活动特征。2、总结了歙县地区滑坡分布基本特征。分析了区内滑坡灾害的空间和时间分布特征,认为滑坡灾害在空间分布上,主要受地形、地貌和断层构造影响,沿海拔400m-800m区域呈条带状分布;在时间分布上,主要受汛期强降雨影响,滑坡灾害集中发生于每年的5-9月。3、建立了歙县地区滑坡分类的原则,提出了包括滑坡体物质组成、结构特征及成灾机理三个方面的综合性滑坡分类体系,并按该分类方法对歙县地区的滑坡进行了分类。4、通过现场调查和分析,结合数值模拟分析,提出了研究区岩质滑坡的形成机理模式:①以横痕滑坡为典型案例,根据斜坡形态特征、坡体结构特征和变形迹象等,建立了歙县地区滑移-拉裂式滑坡的形成模式,并进行了滑坡堆积体稳定性评价,认为该滑坡体在强降雨的情况下处于不稳定状。②以鸟雀坪滑坡为典型案例,建立了歙县地区滑移~弯曲型滑坡的形成模式,采用离散元方法反演了滑坡形成过程,提出了滑坡形成的关键要素,并对复活体变形特征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得出在暴雨条件下坡体稳定性较差可能发生局部失稳的结论。5、通过现场调查和分析,以外东山滑坡为典型案例,提出了歙县地区碎石土滑坡的形成机理模式。运用PFC(颗粒流)数值模拟方法对外东山滑坡的变形破坏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建立了蠕滑~拉裂式滑坡的形成模式,并研究了不同含水率条件下坡体变形及运动特征,获得了碎石土滑坡破坏临界含水率。6、开展了区内单体滑坡监测预警研究,以歙县地区最为发育的碎石土滑坡为研究对象,选择外东山滑坡为示范点,开展了坡体深部位移监测、孔隙水压力监测和降雨量等专项监测工作,建立了滑坡监测示范点,为该区同类的滑坡地质灾害监测工作提供依据和借鉴。
王倩[2](2012)在《湖光岩玛珥湖中长链烷基二醇的检出及其表现的地球化学意义》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对湖光岩玛珥湖沉积物中发现的长链二醇类化合物结构以及分布进行初步研究。之前对该类物质的研究报道大多局限在海洋沉积环境,而在湖泊环境对这类物质的报道鲜少。本论文选取了位于广东省湛江市的湖光岩玛珥湖41个样品为(21°9’N、110°17’E)为研究对象,包括湖泊沉积物、水体样品、湖泊周边土壤。经过多次反复试验,建立了有机质分离也定量方法,并分析样品中有机质。检测出了正构烷烃、脂肪醇及长链烷基二醇。通过湖泊样品中有机质定量定性分析,及一些重要参数的计算得出了1发现表层沉积物中正构烷烃主要由陆源输入,且以草本植物贡献最大,相对于水生植物输入,以挺水性植物为主要输入。目前湖光岩玛珥湖生产力较低,富营养水平低,表现为营养贫型湖泊特征。2在表层沉积样品中共检测出5种长链烷基二醇类化合物,分别是1,13-C28、1,13-C30、1,14-C30、1,15-C30、1,15-C32;其中各二醇含量1,15-C30>1,15-C32>1,13-C30>1,13-C28>1,14-C30;3分别在春秋两季,不同层位的水体样品中检测出长链烷基二醇,即1,13-C28、1,13-C30、1,14-C30、1,15-C30、1,15-C32。春季检测出的二醇由大到小分别是1,13-C30>1,15-C30>1,13-C28>1,14-C30>1,15-C32;秋季1,14-C30>1,15-C30>1,13-C30>1,15-C32>1,13-C28。检测出秋季长链烷基二醇的含量较春季高。春季上、中层检测出二醇含量无很大差异,底层差异较大,底层只检测出两种二醇且含量不高。秋季上、下两层水位中检测的二醇含量高,中层低。出现有机质分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湖光岩玛珥湖是个封闭系统,在湛江春季为雨季,雨水使得表层与中层有机质进行交换,而由于温跃层的存在,底层有机质与上、中层水样无有机质交换。在秋季,表层藻类生成的有机质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由沉积到了底层水体中,由于温跃层的存在,底层有机质不能与中层有机质交换,而表层微生物不断生成有机质,所以出现了表层与底层的长链烷基二醇的含量和种类相似,而中层含量最低。4通过C30和C32二醇的相对比值计算得二醇参数,其值都在88左右,浮动区间[-1,+1]之间,数值稳定,波动小,所以二醇参数可作为环境检测的指标。
艾合买提江[3](2009)在《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系统成因及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塔里木盆地是我国的重要油气勘探区,目前已发现的塔河油田是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的重要成果之一。勘探开发实践表明,塔河油田是一种缝洞型碳酸盐岩油气藏,但是,到目前为止,对塔河油田缝洞系统还认识不足,因而严重的影响了塔河油田的勘探与开发。针对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系统,针对塔北缘野外岩溶特征进行了5次系统的考察,累计考察天数达90天,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野外资料。通过裂缝及岩溶在宏观与微观、地表与地下、现代岩溶与古岩溶中表现的特点,结合地质、构造、地形、气候、水文地质条件综合研究的基础上,系统研究碳酸盐岩缝洞系统的形成条件、影响控制因素和发育特征,探讨其成因机制并建立塔河油田缝洞系统模式。首先,断裂系统对岩溶储层具有控制作用。断裂及其伴生裂缝是岩溶作用的先期通道,增加了水与碳酸盐岩的接触面积,增大了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溶蚀范围,改善了碳酸盐岩的渗流作用,使溶蚀作用增强,溶蚀速度加快;断裂带是裂缝与岩溶发育的密集带;且断裂走向与洞穴发育走向具有一致性,地震剖面上的串珠状反射分布特征大体上与断裂走向一致。此外,在多组组断裂的交汇部位,也容易形成大型洞穴。其次,岩溶最为发育且保留机率较高的是岩溶斜坡,特别是岩溶缓坡及其上的次级岩溶残丘,它是寻找岩溶型储层的最佳地区;其次是岩溶高地及岩溶谷地近岩溶斜坡一侧。断裂及其伴生裂缝、岩溶地貌是控制岩溶发育的两大重要因素,其中,岩溶地貌是控制海西早期岩溶发育的重要因素,而断裂及其伴生裂缝是控制加里东中期及海西早期岩溶发育的重要因素。此外,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北缘古岩溶缝洞系统发育特征进行的系统地质描述,初步建立了古地下河缝洞系统发育模式,厅堂型缝洞系统发育模式,层状缝洞系统发育模式三种类型发育模式。并对厅堂型缝洞系统的垮塌模式进行了研究。认为巨厚角砾层为多旋回的塌积层序;由此说明,深大洞穴是在原来洞穴基础上通过地下潜流不断的向上侵蚀岩溶作用形成的叠积洞穴。最后,结合岩溶水文系统中水循环与运移的三种不同类型流体输入方式,对塔河油田岩溶的分布进行了探讨。认为:桑塔木组尖灭线附近以多元式输入为主,为有利的岩溶发育区域。
魏明霞[4](2009)在《汝箕沟地区中生代构造环境分析》文中提出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构造带由于所处的重要构造环境以及良好的油气和煤炭资源前景,长期以来就引起能源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区内的汝箕沟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太西煤的产地,盛产世界上少有的低灰低硫优质无烟煤。本论文在充分收集前人资料和课题研究的基础上,以构造地质学、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为理论依据,结合现有的基础地质资料与最新测试成果和相关论文,配合地球化学分析的方法,从贺兰山汝箕沟地区中生代的地层特征,岩石特性,沉积分析及构造变形等方面的研究入手,通过典型的地质现象分析,探讨了贺兰山汝箕沟地区中生代构造环境属性。(1)通过汝箕沟地区中生代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的地层特征,沉积分析和鄂尔多斯盆地内部进行对比、晚三叠世延长组及早侏罗世沉积物源和古水流向分析,推断出汝箕沟地区在中生代早中期是鄂尔多斯盆地的一部分,物源区主要是来自于北部的正谊关断裂;(2)通过对汝箕沟玄武岩地质地球化学指标,稀土和微量元素测试资料进行的多种判别分析,确定该玄武岩为板内拉斑玄武岩,形成于板内张性构造环境,其形成时代为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反映了该时期汝箕沟地区处于拉张的区域构造环境;(3)通过小松山断层面之下地层分布规律,顺层断层特征及裂变径迹测试资料,结合其变形特点,认为中生代汝箕沟地区西麓处于一个由东向西平缓抬高的斜坡环境,小松山断层是一重力滑覆断层,它代表了近东西向的拉张,目前汝箕沟地区西麓东高西低的剖面特征是该区后期构造反转的结果;(4)综合分析论证得出,汝箕沟地区在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处于近东西向拉张应力背景下的区域构造环境,具有拉张断陷性质。
杜江峰[5](2008)在《黑龙江汤原断陷古近系层序地层格架内湖泊砂体沉积特征及成因机制》文中研究表明汤原断陷是依舒地堑最北端的一级构造单元,古近纪时期总体表现为东断西超的箕状断陷盆地。论文采用三级层序四分方案,运用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古湖泊学、地球化学、古生物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通过大量的岩心、露头、地球物理、古生物、地球化学等资料综合分析,识别划分了汤原断陷古近系一至五级层序地层单元并建立了等时层序地层格架,由1个超层序组、4个超层序和11个三级层序组成。从岩性组合、岩石结构、原生沉积构造、地球物理响应、砂体形态等方面,综合研究了古近纪汤原断陷湖盆发育的湖泊砂体的识别标志和沉积特征,将其划分为扇三角洲、湖相和水下重力流3大成因类型,针对本区湖相成因砂体深入研究并建立了水下重力流沉积的系统分类方案。恢复了汤原断陷古近系不同构造阶段的沉积体系平面分布特征,总结了等时层序地层格架内不同成因类型湖泊砂体的分布规律,半定量-定量综合分析了本区各级层序发育的控制因素,研究了坡折带、斜坡带、古中央隆起带及凹陷带背景下发育的各种层序样式。首次提出具古中央隆起的复合半地堑层序地层模式,进一步将其细化为超补偿型、补偿型和欠补偿型3种模式,在不同模式下,分别探讨了各类湖泊砂体的形成机制。
谢正温[6](2004)在《陇东地区长6-8油层组沉积、储层特征及压裂地质研究》文中认为在沉积体系、沉积相以及层序地层研究的基础上,认真研究了储集砂体平面展布样式、垂向叠置方式、形态及规模大小;对储集层进行了成岩作用、孔隙成因及其演化分析,提出了储层的控制因素,预测和评价了研究区的有利勘探目标。提出了压裂地质研究的概念及其研究方法,通过研究加深了对于压裂地质的认识。主要成果及创新在于: 识别出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和曲流河三角洲体系。其中前二者主要分布于盆地的西缘,是一种相带发育不完整的体系,其前端往往演化为浊积扇。曲流河三角洲主要发育于研究区的北部、东部及东南部的地区,沉积规模较大。三种三角洲的共同特点是河口坝不发育,其骨架砂体是水下分流河道。 成岩作用对长6-8储层的破坏与改造作用十分明显,胶结作用和交代作用尤为强烈。不同时期孔隙水介质条件的变化,导致粒间孔隙被后期的碳酸盐、硅质和自生粘土矿物充填,从而降低了储层的孔渗性。长8储层孔隙主要为次生孔隙,以缩小的颗粒孔隙和溶蚀微孔隙居多;喉道窄小,以超微细管束状喉道、片状或弯片状喉道为主,收缩喉道次之。 首次应用分形几何的理论从数学角度研究了储集层孔渗的非均质性,对于预测储集层的精度有了进一步提高。 依据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野外露头和井下资料的详细分析研究,建立了陇东地区层序地层格架。 根据沉积相带的发育特征和砂体的平面展布规律,对目前探井少,又无重大突破的地区进行了沉积相分析,并对含油气有利相带进行了预测。 提出了压裂地质研究方法,明确指出通过开展压裂地质研究有可能在早期勘探过的老区发现油田。 依据沉积相、沉积体系、储层特征以及层序地层研究提出的关于陇东地区长6-8油层沉积特点的一些观点,改变了人们在盆地南部地区的勘探思路,既由湖相找油转而到沿辫状河三角洲寻找高渗带,在西峰两侧、马岭、城壕华池以及镇原地区的石油勘探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勘探成果非常突出;提出的压裂地质分析方法已经在长庆宁夏老区、姬塬地区、白豹地区取得积极成果,该方法引起了长庆油田的高度重视。
Guy Berthault[7](2002)在《地质年代测定原理质疑——古水力学的一种新方法(英文)》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地质年代测定的基础是史泰侬 (Stenon)于 17世纪提出的三原则 ,即 :叠加、连续性和原始水平性。这些原则又源于一项沉积学假设 :土壤下的各层都是古老连续沉积的地层。因而地层学是以沉积学资料为基础的。现根据连续观察和实验室的实验结果认为 :史泰侬的地层学模型与实验数据不符 ,因为他忽略了沉积学中的主要因素 :流动及其时序效应。沉积过程可以分为 3个阶段 :冲刷、搬运和沉积物的积淀 ,而非静态的液流正是搬运的因素。史氏仅考虑到第 3阶段———沉积 ,且假设液流的速度为零。模拟了由不同颗粒度和具有不同速度生成的诸多沉积层的构造 ,将液流的时序重新组合到作者的科学见解的范围内 ,而这对于在沉积学 ,地层学和地质年代测定的相互链接的顺序中是必不可少的。作者引入古水力学作为地质年代确定的新方法 ,从而把这个链条的两端连接起来 ,而把对喷发岩的放射年代测定法视作非常规的方法。总之 ,古水力学这一新方法导致了实验沉积学的建立 ,而且此前的静态的地层学和地质年代学的假设和原理都应重新接受从现场观察和实验室实验得出的数据资料的检验
二、GEOLOGICAL DATING PRINCIPLES QUESTIONED Paleohydraulics:a new approach(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GEOLOGICAL DATING PRINCIPLES QUESTIONED Paleohydraulics:a new approach(论文提纲范文)
(1)皖南歙县滑坡分布规律、形成机理及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滑坡研究简史 |
1.2.2 滑坡形成机理研究 |
1.2.3 滑坡监测预警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地质环境条件 |
2.1 区域自然地理条件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象水文 |
2.2 地形地貌 |
2.3 地层岩性特征 |
2.4 地质构造 |
2.5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
2.5.1 新构造运动 |
2.5.2 地震 |
2.6 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 |
2.7 水文地质特征 |
2.8 植被分布特征 |
2.9 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类型及特征 |
第3章 滑坡类型及分布特征研究 |
3.1 滑坡分类 |
3.1.1 国际常用滑坡运动分类 |
3.1.2 国内滑坡分类 |
3.2 研究区滑坡类型划分 |
3.2.1 分类目的与原则 |
3.2.2 滑坡类型划分 |
3.3 滑坡灾害的分布特征 |
3.3.1 滑坡灾害的空间分布 |
3.3.2 滑坡灾害的时间分布 |
3.3.3 滑坡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
第4章 滑坡形成机制与影响因素研究 |
4.1 滑坡基本特征及形成机制分析 |
4.1.1 岩质滑坡基本特征及形成机制分析 |
4.1.2 土质滑坡基本特征及形成机制 |
4.1.3 古滑坡体复活滑坡基本特征及形成机制 |
4.2 滑坡灾害影响因素分析 |
4.2.1 地层岩性对滑坡影响 |
4.2.2 地质构造对滑坡影响 |
4.2.3 地形地貌对滑坡影响 |
4.2.4 大气降水对滑坡影响 |
4.2.5 交通工程对滑坡影响 |
4.2.6 河流对滑坡影响 |
4.2.7 人类其他活动对滑坡影响 |
第5章 典型岩质滑坡形成机制及稳定性分析 |
5.1 横痕滑坡形成机制及稳定性分析 |
5.1.1 横痕滑坡形成机制 |
5.1.2 滑坡残留体稳定性分析 |
5.2 鸟雀坪古滑坡形成机制及稳定性分析 |
5.2.1 鸟雀坪古滑坡形成机制 |
5.2.2 古滑坡复活体稳定性分析 |
第6章 典型碎石土滑坡形成机制分析 |
6.1 工程地质条件 |
6.1.1 地形地貌 |
6.1.2 地层岩性 |
6.1.3 地质构造 |
6.1.4 水文地质条件 |
6.2 滑坡体基本特征 |
6.2.1 滑坡形态特征 |
6.2.2 滑坡边界特征 |
6.2.3 滑坡体结构特征 |
6.2.4 滑坡变形破坏特征 |
6.3 外东山滑坡变形破坏机制离散元分析 |
6.3.1 物理实验与参数取值 |
6.3.2 滑坡形成机制数值分析 |
第7章 滑坡监测研究 |
7.1 滑坡监测概述 |
7.1.1 目的与任务 |
7.1.2 基本方法 |
7.1.3 监测分级 |
7.1.4 监测仪器选型原则 |
7.1.5 监测仪器布置原则及要求 |
7.2 歙县外东山滑坡变形监测 |
7.2.1 监测内容及监测仪器 |
7.2.2 监测方法及测点布置 |
7.3 监测结果分析 |
7.3.1 雨量计观测结果分析 |
7.3.2 深部测斜仪监测结果分析 |
7.3.3 渗压计监测结果分析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湖光岩玛珥湖中长链烷基二醇的检出及其表现的地球化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2 湖泊有机质输入特征及环境意义 |
1.3 湖光岩玛珥湖的研究现状 |
1.4 二醇类化合物的研究现状 |
2. 湖光岩玛珥湖的基本特征及其成因 |
2.1 自然地理简介 |
2.2 湖光岩玛珥基本特征及其形成过程 |
2.3 湖光岩玛珥湖现代环境特征 |
3. 采样及分析方法 |
3.1 采样方法 |
3.2 样品采集 |
3.3 实验方法 |
4. 湖光岩玛珥湖沉积物生物标志物特征 |
4.1 引言 |
4.2 湖光岩表层沉积物中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与含量 |
4.3 湖光岩水体中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与含量 |
4.4 湖光岩周边土壤中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与含量 |
5. 结论 |
6 论文的主要创新与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3)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系统成因及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的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岩溶动力学研究进展 |
1.2.2 油气田古岩溶研究 |
1.2.3 缝洞系统模式研究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特征 |
2.1 野外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1 构造格局 |
2.1.2 巴楚地区沉积相特征 |
2.2 塔河油田地质概况 |
2.2.1 地层及沉积特征 |
2.2.2 奥陶系沉积相特征 |
第三章 野外地质工作 |
3.1 2003 年乌什县岩溶现象考察 |
3.2 2007 年塔北地区岩溶现象考察 |
3.2.1 断层对裂缝发育的控制 |
3.2.2 断裂对岩溶作用的控制 |
3.2.3 裂缝与溶蚀孔洞之间的关系 |
3.2.4 岩性和层面与溶蚀作用关系密切 |
3.3 2009 年塔北地区岩溶现象考察 |
3.3.1 一间房-唐王城岩溶考察 |
3.3.2 五道班岩溶考察 |
第四章 塔河油田奥陶系储层特征 |
4.1 储集空间及储集类型 |
4.1.1 储集空间类型 |
4.1.2 储集类型 |
4.1.3 孔渗特征 |
4.2 古岩溶作用的标志 |
4.2.1 岩芯上古岩溶作用的标志 |
4.2.2 钻井录井过程中岩溶作用的标志 |
4.2.3 测井曲线上岩溶作用的特征 |
4.2.4 溶洞预测的地球物理方法 |
4.3 塔河油田四区奥陶系裂缝特征及成因 |
4.3.1 塔河油田四区奥陶系裂缝特征 |
4.3.2 裂缝主控因素研究 |
4.3.3 裂缝的成因分析 |
4.4 塔河油田奥陶系缝合线研究 |
4.4.1 缝合线采样和测试方法 |
4.4.2 缝合线特征 |
4.4.3 成因分析 |
4.4.4 缝合线的油气意义 |
4.5 碳酸盐岩裂缝与岩溶作用关系 |
4.5.1 碳酸盐岩裂缝分类及成因 |
4.5.2 构造断裂、裂缝及岩溶之间的关系 |
4.5.3 非构造裂缝加速岩溶发育 |
4.5.4 裂缝与岩溶关系讨论 |
第五章 塔河油田古岩溶特征 |
5.1 奥陶系碳酸盐岩岩石学特征 |
5.1.1 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特征 |
5.1.2 奥陶系主要岩石类型 |
5.2 地层溶蚀能力分析 |
5.2.1 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被溶解能力整体较强 |
5.2.2 上奥陶统岩石被溶解能力差异较大 |
5.3 岩溶产物的地球化学特征 |
5.3.1 阴极发光特征 |
5.3.2 流体包裹体特征 |
第六章 塔河油田古岩溶模式与缝洞组合 |
6.1 碳酸盐岩缝洞系统形成条件与控制因素 |
6.1.1 碳酸盐岩岩石性质与岩溶作用关系 |
6.1.2 碳酸盐岩岩层组结构类型与缝洞系统关系 |
6.1.3 地质构造与岩溶作用关系 |
6.1.4 地形地貌条件对岩溶作用的影响 |
6.1.5 地下水动力循环与缝洞发育关系 |
6.2 奥陶系风化壳古岩溶发育演化模式 |
6.2.1 阿克库勒凸起的构造演化 |
6.2.2 多期次、多旋回裸露风化古岩溶作用机制与演化模式 |
6.3 岩溶缝洞类型及特征 |
6.3.1 岩溶纵向特征 |
6.3.2 岩溶地貌、古水系 |
6.3.3 控制岩溶发育的因素 |
6.3.4 岩溶缝洞的充填史与洞穴保存状况 |
6.4 塔河油田岩溶作用机制探讨 |
6.4.1 岩溶作用期次及分布 |
6.4.2 塔河油田洞穴层分区对比 |
6.4.3 洞穴层形成序次 |
6.5 缝洞发育类型 |
6.5.1 岩溶缝洞系统发育演化理论模式 |
6.5.2 塔北缘古岩溶缝洞系统发育类型 |
6.6 巨厚洞穴及洞穴内塌积层序 |
6.6.1 巨厚洞穴及洞穴内塌积层序成因模式 |
6.6.2 塌积层序的地质意义 |
6.7 塔河油田岩溶分布探讨 |
6.7.1 断裂对岩溶储层的控制作用 |
6.7.2 岩溶洞穴层发育与古地貌、古水系的关系分析 |
6.7.3 岩溶作用发生范围探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汝箕沟地区中生代构造环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的来源、目的和意义 |
二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一) 研究历史和现状 |
(二) 存在问题 |
三 研究内容 |
四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 主要研究方法 |
(二) 技术路线 |
五 论文工作计划 |
六 拟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认识 |
第一章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及汝箕沟地区地质概况 |
1.1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 |
1.1.1 大地构造位置 |
1.1.2 区域地层特征 |
1.1.3 盆地西缘沉积特征 |
1.1.4 盆地西缘构造 |
1.2 汝箕沟地区 |
1.2.1 区域地质背景 |
1.2.2 地层概况 |
1.2.3 贺兰山构造带分段及特征 |
1.2.4 汝箕沟地区边界断裂 |
第二章 汝箕沟地区中生代地层层序及与鄂尔多斯盆地对比 |
2.1 汝箕沟地区三叠系地层划分 |
2.2 汝箕沟地区侏罗系地层划分 |
2.3 汝箕沟地区与鄂尔多斯盆地地层对比 |
2.3.1 汝箕沟地区 |
2.3.2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地层层序 |
2.3.3 贺兰山汝箕沟地区地层与鄂尔多斯盆地的对比 |
第三章 汝箕沟中生代沉积及所提取的构造环境信息 |
3.1 沉积相和沉积体系 |
3.1.1 三叠纪沉积体系 |
3.1.2 侏罗纪沉积体系 |
3.2 沉积环境 |
3.3 沉积建造 |
3.4 物源和古水流分析 |
3.5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沉积环境 |
3.6 沉积-构造环境信息 |
第四章 汝箕沟玄武岩及其提供的构造环境信息 |
4.1 贺兰山地区岩浆分布 |
4.2 汝箕沟玄武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
4.2.1 岩石学特征 |
4.2.2 岩石化学特征 |
4.2.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4.3 汝箕沟玄武岩的年龄测试分析 |
4.3.1 汝箕沟玄武岩裂变径迹测试 |
4.3.2 汝箕沟玄武岩与上下地层的接触关系 |
4.3.3 玄武岩的形成时代确定 |
4.4 汝箕沟玄武岩的大地构造环境指示 |
第五章 小松山断裂构造特征及构造环境信息的提取 |
5.1 逆冲推覆构造与滑覆构造 |
5.2 小松山断裂的性质分析 |
5.3 小松山滑覆构造的确定 |
5.4 汝箕沟地区西麓以小松山为代表的中生代构造反转 |
5.5 小松山断裂提供的构造环境信息 |
5.6 总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黑龙江汤原断陷古近系层序地层格架内湖泊砂体沉积特征及成因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前言 |
一 选题目的与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四 完成的工作量 |
五 主要结论与认识 |
六 创新点 |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一节 区域构造背景 |
第二节 地层层序特征 |
第三节 构造特征研究 |
第四节 盆地构造演化 |
第二章 层序地层特征 |
第一节 层序级别划分及研究方法 |
第二节 层序界面特征及识别 |
第三节 层序地层单元特征 |
第四节 层序地层格架特征 |
第三章 沉积体系类型及特征 |
第一节 湖泊砂体类型划分 |
第二节 扇三角洲沉积体系 |
第三节 湖泊沉积体系 |
第四节 水下重力流沉积体系 |
第四章 层序地层格架内湖泊砂体分布规律 |
第一节 沉积体系分布特征 |
第二节 层序地层格架内湖泊砂体分布规律 |
第五章 层序形成机制与模式 |
第一节 层序形成控制因素分析 |
第二节 层序地层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统一图例 |
图版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6)陇东地区长6-8油层组沉积、储层特征及压裂地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四节 主要研究成果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一节 自然地理位置及勘探现状 |
第二节 区域地质概况 |
第三节 地层系统 |
第三章 长6-8油层组沉积相特征 |
第一节 延长组沉积古地理格局 |
第二节 古流向及物源分析 |
第三节 长6-8油层组沉积体系和沉积相划分 |
第四节 长6-8油层组沉积相特征 |
第五节 沉积相和砂体展布 |
第六节 陇东地区延长组沉积环境演化 |
第四章 沉积层序 |
第一节 层序地层学研究的进展 |
第二节 湖盆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
第三节 层序地层学的基本概念及要点 |
第四节 陇东地区延长组的沉积层序 |
第五节 层序演化 |
第六节 沉积层序与油气 |
第五章 储层特征 |
第一节 储层岩石学特征 |
第二节 成岩作用类型及演化 |
第三节 孔隙类型与演化 |
第四节 储层非均质性 |
第五节 储层控制因素分析 |
第六节 储层渗透率平面分形预测 |
第六章 有利储集相带和区块的预测及评价 |
第一节 有利富集因素分析 |
第二节 有利相带评价 |
第七章 储集层压裂地质研究 |
第一节 压裂地质的概念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压裂地质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研究项目情况 |
附件1 分形几何预测储层渗透率计算程序 |
附件2 图版 |
致谢 |
(7)地质年代测定原理质疑——古水力学的一种新方法(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 Situation |
1.1 The basic assumption |
1.2 The three principles |
(1) Principle of superposition |
(2) Principle of continuity |
(3) Principle of original horizontality |
1.3 The model |
2 Sedimentology discussed |
2.1 The princlple of superposition |
2.2 The principle of continuity |
2.3 The principle of original horizontality |
2.4 The action of fluids |
2.5 Conclusion |
3 Major stages of the laboratory research |
3.1 Lamination |
3.2 Stratification |
4 Conclusions |
4 Addendum |
四、GEOLOGICAL DATING PRINCIPLES QUESTIONED Paleohydraulics:a new approach(论文参考文献)
- [1]皖南歙县滑坡分布规律、形成机理及监测研究[D]. 潘国林. 合肥工业大学, 2015(02)
- [2]湖光岩玛珥湖中长链烷基二醇的检出及其表现的地球化学意义[D]. 王倩. 长江大学, 2012(01)
- [3]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系统成因及模式研究[D]. 艾合买提江. 中国石油大学, 2009(05)
- [4]汝箕沟地区中生代构造环境分析[D]. 魏明霞. 长安大学, 2009(12)
- [5]黑龙江汤原断陷古近系层序地层格架内湖泊砂体沉积特征及成因机制[D]. 杜江峰. 吉林大学, 2008(11)
- [6]陇东地区长6-8油层组沉积、储层特征及压裂地质研究[D]. 谢正温. 西北大学, 2004(04)
- [7]地质年代测定原理质疑——古水力学的一种新方法(英文)[J]. Guy Berthault.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