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野桑蚕的遗传多样性及其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姜建萍[1](2017)在《中国荷斯坦牛全基因组indel分析及产奶性状关键基因鉴定》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4对极端高低乳蛋白率和乳脂率育种值的中国荷斯坦公牛为研究对象,利用Illumina重测序技术鉴定奶牛全基因组indel位点并获得乳成分高低组间差异indels;通过整合分析已报道奶牛产奶性状QTLs、GWAS鉴定的显着SNP位点及基因生物学功能,鉴定奶牛产奶性状候选功能基因和indel位点,进行遗传效应分析并鉴定关键indel位点及功能。试验1:全基因组indel位点的检测和奶牛产奶性状候选基因挖掘对8头具有极端高低乳蛋白率和乳脂率育种值的中国荷斯坦公牛的基因组DNA进行Illumina高通量重测序,共检测912,302个indel位点(1-49 bp),基于此共鉴定到高低组间等位基因方向一致的indels 3,625个,经常规测序验证其阳性率为70%。整合差异indel位点、产奶性状QTL数据库、已报道GWAS显着SNP位点以及基因的功能,共鉴定到29个与产奶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和 51个 indels,这 29 个基因为FCGR2B、CENPE、RETSAT、ACSBG2、NFKB2、TBC1D1、NLK、MAP3K1、SLC30A2、ANGPT1、UGDH、IL22RA1、SCD5、EEF2、SEC24D、SCARB1、SAA1、NR1D2、RICTOR、ELOVL6、ADAM17、GPAM、XAF1、SLCO1A2、CD1B、FA2H、ACADL、ERBB2相PARD6A。试验2:候选基因indels与产奶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及功能验证选取40头中国荷斯坦公牛作为试验群体,对鉴定到的51个indels采用池DNA克隆测序的方法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共36个indels在该群体中存在多态;通过MALDI-TOF-MS分型技术对其中的24个indels在1093头中国荷斯坦牛群体中进行分型,并与5个产奶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这24个indels至少与1个产奶性状关联程度达到显着或者极显着水平(P<0.05或P<0.01)。针对遗传效应显着的4个indel位点,利用MatInspector软件和Enhancer Element Locator(EEL)软件预测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和潜在增强子元件,并通过启动子和增强子活性分析、凝胶阻滞试验(EMSA)和超迁移凝胶阻滞试验(super-shift EMSA)进行功能验证,结果表明:ACSBG2基因5,调控区rs383700527位点在GCC碱基插入后检测到转录因子结合的改变,启动子活性分析和EMSA结果也验证上述预测,super-shift EMSA试验检测到ZNF350转录因子的结合;EEL软件预测SEC24D基因3’调控区ss2019489560位点所在区域为增强子序列,T碱基缺失前后通过结合不同的转录因子影响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表达活性,EMSA和super-shift EMSA试验检测到MYBL2转录因子的结合。IL22RA1基因上游调控区位点ss2019489552和FCGR2B基因内含子区位点rs380213439发生前后启动子活性无显着变化。试验3:候选基因ACSBG2的功能验证针对ACSBG2基因的CDS序列设计siRNA,转染至MAC-T细胞系中进行RNA干扰试验,结果显示siRNA的干扰效率达60%,转染48h后检测乳脂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情况发现SCD、DB1、CD36、VLDLR和SREBF1相对表达量发生极显着或显着升高(P<0.01或P<0.05),ACOX1、CPT1B和INSIG1基因相对表达量呈极显着或显着水平降低(P<0.01或P<0.05)。通路分析结果推测ACSBG2基因的沉默抑制脂肪酸氧化,进而通过上调脂肪生成基因硬脂酰辅酶A脱氢酶(SCD)和B类清道夫受体(CD36)的表达来促进甘油三酯的合成,从而影响奶牛的乳脂性状。
周峰[2](2013)在《中华蚱蜢的比较转录组及线粒体转录组作图研究》文中认为为构建直翅目昆虫生命之树、开展直翅目昆虫线粒体转录组基因表达研究以及直翅目昆虫个体生长发育和性别分化分子调控机制的探索,本文利用HiseqTM2000高通量测序平台对中华蚱蜢(Acrida cinerea Thunberg)的雌性若虫、雌性成虫、雄性成虫样本分别进行转录组测序,将测序reads进行无参考基因组的从头组装获得中华蚱蜢的转录组Unigene,并对Unigene进行功能注释和GO、KEGG等蛋白功能分类和代谢途径分析。进一步通过成若虫和雌雄成虫样品间的转录组Unigene的差异比较,筛选出与生长发育和性别决定相关的差异基因,进行相关功能的鉴定和参与的代谢通路的初步分析。以中华蚱蜢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为参考序列进行了测序reads和线粒体Unigene的覆盖作图分析。在研究中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高通量测序原始读序经过数据过滤后,雌性若虫获得2×34,779,159条clean reads,雌性成虫获得2×35,838,536条clean reads,雄性成虫获得2×26,234,028条clean reads,测序总量分别达6.95Gb、7.16Gb和5.24Gb。采用reads合并的拼接策略进行无参考基因组的从头组装,最后获得59,699个中华蚱蜢的Unigene,碱基总长度达31,938,874bp。采用各样品的clean reads比对回Unigene的策略,获得中华蚱蜢雌性若虫、雌性成虫、雄性成虫各自表达的Unigene分别为53,623、55,802、50,177个。(2)对获得的59,699个Unigene使用Blast相似性比对方法进行基因功能注释后,共有26,700个Unigene获得注释,占到Unigene,总数的44.72%,其中有22,176个注释到Nr库,17,057注释到Swiss-Prot库,9,295注释到Nt库,6,770注释到COG数据库,有12,075个获得了GO功能注释和分类信息,有24,645个注释到237条KEGG pathway中。这些详细的Unigene功能注释和分类信息为进一步进行中华蚱蜢Unigene参与生命活动及基因调控的各方面研究提供了依据。超过50%没有获得明确功能信息的Unigene为中华蚱蜢的新基因挖掘提供重要依据。(3)采用随机抽样的假设检验方法进行样品间差异基因的筛选,在雌性若虫和雌性成虫之间共筛选出5,444个差异基因,雌性成虫与雄性成虫之间共8,073个。共获得229个仅在雌性若虫中表达的基因,442个仅在雌性成虫中表达的基因和848个仅在雄性成虫中表达的基因。上述差异表达基因的获得为中华蚱蜢生长发育和性别分化相关基因的鉴定以及相互作用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4)样品间差异表达基因的GO功能分类和富集分析结果表明,雌性若虫在新陈代谢、细胞成分组织以及维持机体正常代谢的生物学调控过程中特异基因较多,雌性个体较雄性个体在大分子复合物组分、细胞器组分、转导调控以及细胞过程、代谢过程中拥有更多的特异性表达基因,而雄性个体则在细胞膜组分、电子载体、酶活性调节以及生殖过程中表现出更多特异性基因,推测中华蚱蜢雌性若虫在新成代谢和物质积累方面基因表达活跃,而雌性成虫在成熟阶段为保证生殖的顺利进行,从新陈代谢等各方面均较雄性个体活跃,而雄性成虫在生殖和环境适应等方面可能具有更多的基因表达投资。同时对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 pathway注释和富集分析表明,中华蚱蜢雌性若虫和雌性成虫在237条代谢途径中有85条存在差异基因的表达,其中有11条为差异基因显着富集的途径,而雌性成虫与雄性成虫之间存在差异基因的代谢途径有123条,其中有20条为差异基因显着富集的途径,在这些富集途径的综合比较中,本文推测中华蚱蜢在个体成长过程相关的新陈代谢通路方面差异较大,而雌雄个体在成熟阶段基因差异表达的代谢途径已经向生殖和激素调控等相关的代谢途径转化。(5)使用三样品clean reads对线粒体基因组的覆盖作图结果表明,95.38%的碱基位点获得测序覆盖,中华蚱蜢雌性若虫、雌性成虫、雄性成虫在线粒体基因表达图式和表达量趋势上基本一致,1-rRNA、COX1、CYTB等是reads覆盖最高的基因,1-rRNA覆盖度最高的原因可能是存在独立而高效的转录起点,s-rRNA覆盖较低可能是由较短的poly(A)尾导致的低效测序造成,部分tRNA基因可能位于多聚腺苷酸化的转录中间产物3’端而获得测序,中华蚱蜢可能存在类似黑腹果蝇5个转录单位的线粒体转录加工机制。筛选获得的44个线粒体Unigene中存在9个可能的转录中间产物Unigene, COX1基因的起始密码子应该为ACC, ND2、 COX1、COX2、ND5的不完全终止密码子可能在tRNA加工过程中由多聚腺苷酸加尾过程完善。本研究是首次对直翅目剑角蝗科代表物种进行的转录组研究,获得的大量基因数据将对基于谱系基因组学方法的直翅目昆虫生命之树的构建提供支持,并对今后深入开展蝗虫的系统发育、类群进化研究及其直翅目昆虫的系统发生分析产生深远影响。同时,通过其成若虫和雌雄成虫之间比较转录组学研究,获得的大量雌雄性别分化基因和个体生长相关基因,将为深入研究和解析蝗虫的基因组转录调控机制及其个体生长和性别分化的遗传机制提供有益帮助。
赵国栋[3](2013)在《家蚕解毒酶基因表达调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自然界中,生物体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以满足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生存需要。在这些物质中,有些是为了满足生物体营养所需,对生物体是有益的;有些却对生物体的生命有危害。为了生存,生物体必须具备一定的生理、生化,甚至是行为适应能力。通过体内的解毒酶系统催化分解代谢产物或异源物,起到解毒作用,是生物体主要且常见的一种适应机制。昆虫的解毒酶是一类异质酶系,能够代谢大量的内源或外源底物,这些解毒酶系包括:细胞色素P450酶系、谷胱甘肽-S-转移酶系和酯酶等。应用geNorm和NormFinder软件首先对内参基因进行标准化分析以选择相对较稳定的内参基因,是相对定量过程中比较关键的步骤,然而即使选择了相对稳定的内参基因,由内参不稳定带来的误差仍是不容忽视的。而Dual spike-in qPCR通过向样品中加入外参基因,对目标基因进行全程跟踪标定,使校正结果较为准确。但是,该方法需同时测定DNA和RNA,使得该方法的工作量提高一倍,增加了实验成本和时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设想以Dual spike-in qPCR首先对已标准化的内参基因进行定量,再以此内参基因对目的基因进行校正的新的实验思路,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能得到较准确定量结果的同时,降低了实验的工作量和成本,为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参考。为了从宏观上解析家蚕体内主要解毒酶基因的分布情况以及外源物质对解毒酶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我们采用Dual spike-in qPCR方法,测定了家蚕正常情况以及分别添食蜕皮激素和芸香苷条件下各组织中主要解毒酶基因的转录水平。结果表明:中肠中参与蜕皮激素代谢的基因相对较少,BmGST基因主要参与了中肠对芸香苷的代谢。脂肪体中参与蜕皮激素代谢的基因主要有CYP9a20, BmGSTo1, BmGSTz2等;参与芸香苷代谢的基因较多,以BmGST基因为主。马氏管中参与蜕皮激素代谢的基因主要有CYP6ab4, BmGSTs2, BmCarE15等;参与芸香苷代谢的基因主要有BmGSTo1。为进一步了解家蚕解毒酶基因的生理功能,本研究选择了三个主要解毒酶基因:CYP6ab4、BmGSTd1、BmCarE-10。对上述基因设计了3个不同位点的siRNA,通过转染BmN细胞的方法筛选出干扰效果最显着的siRNA片段。结果表明:CYP6ab4-928,BmGSTd1-405,BmCarE-10-519的干扰效果最为显着,分别使各自干扰基因的转录水平下降到对照的26.5%,39.6%和17.9%,可用于进一步的体内RNAi实验。对家蚕五龄幼虫注射有效干扰siRNA片段,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并分析经RNAi后家蚕解毒酶基因在中肠、脂肪体和马氏管3种组织中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家蚕五龄幼虫通过注射siRNA,3种被测基因表达都能够被成功抑制,且注射后48h比24h效果更为明显。为了解家蚕解毒酶基因RNAi后虫体对辛硫磷的抗性差异,对家蚕5龄幼虫分别注射siRNA片段后,添食浸有辛硫磷的桑叶,调查统计了不同处理下的累积致死率。结果显示:分别注射三个解毒酶基因siRNA48h后添食辛硫磷导致的虫体死亡率显着增高,分别达到88%、84%和89%。为研究家蚕主要解毒酶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对三个主要解毒酶基因:CYP6ab4、BmGSTd1、BmCarE-10的启动子区域进行了功能分析,构建了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和启动子不同长度顺次缺失片段的重组质粒,与内参载体pRL-TK共转染BmN细胞,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检测启动子活性。结果表明:蜕皮激素能够上调CYP6ab4和BmGSTd1基因启动子的活性,而芸香苷能够上调BmGSTd1和BmCarE-10基因启动子的活性。家蚕CYP6ab4基因启动子5’单侧-827-722bp是该基因启动子的主要活性区域,该区域内存在的BR-C Z可能在基因表达调控过程中起重要作用;BmGSTd1基因启动子5’单侧-1385-1299bp区域内存在的Kr可能参与了基因的表达调控;BmCarE-10基因的转录活性区域是启动子5’单侧-705-625bp,该区域内存在的Sn可能参与了基因的表达调控。为了利用rAcMNPV作为基因介导的载体的双荧光定量表达载体系统对家蚕解毒酶基因启动子区域的功能进行分析。我们构建一个FHNLuc-A3RL双荧光质粒,其中萤火虫荧光素酶(FLuc)基因由解毒酶基因启动子带动,另一个由家蚕actin3启动子控制的海肾荧光素酶(RLuc)作内参基因。通过Bac-to-Bac系统制备重组杆状病毒,将这些重组病毒分别注射感染五龄起蚕,测定荧光素酶活性,从而分析启动子活性。结果表明:无论是在正常状态下还是在外源物质诱导下,各基因启动子在马氏管和脂肪体组织中的活性均高于其它组织,再次表明这两个组织在外源物质代谢过程中的重要性。而且其活性区域与BmN细胞中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也再次证明了各活性区域内可能存在与基因表达调控相关的作用元件。本研究通过定量PCR从宏观上分析了家蚕解素酶转录水平的基本情况;并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分析了三个重要解毒酶基因的启动子序列,得到了其中重要的调控区域,以及相关的蛋白因子。为家蚕解毒酶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赵斯斯[4](2012)在《家蚕P450基因CYP9A19和CYP9A22的启动子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细胞色素P450酶系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体内的一种解毒酶系,对药物、致癌物、除草剂、杀虫剂及其它环境有毒物质的代谢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家蚕既是鳞翅目昆虫研究的模式生物,又是支撑蚕丝产业的生物基础,同时也是开发生物反应器和新型昆虫产业的材料。为深入了解家蚕细胞色素P450CYP9A19和CYP9A22两个基因的诱导表达特征及其启动子活性开展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采用双跟踪标定定量PCR方法,检测了家蚕CYP9A19和CYP9A22基因在无诱导及氟化钠诱导下各个组织中的基因转录水平。结果表明:CYP9A19在中肠、丝腺、脂肪体、马氏管中均有较高水平的表达;CYP9A22在中肠、丝腺、马氏管中有表达,但在脂肪体中无表达。氟化钠诱导后随时间变化的表达模式具有组织特异性,存在中肠、脂肪体先上调再恢复的正向诱导和马氏管先下调再恢复的反向诱导两种相反的诱导方向。结果说明:在家蚕P450基因中CYP9A19和CYP9A22与氟化物抗性的相关性密切。同时在细胞水平上,利用RNA干扰手段通过转染不同干扰位点片段的方法筛选出干扰效果显着的siRNA片段。结果表明:Bm-9A19-663和Bm-9A22-1384分别使BmN细胞CYP9A19,CYP9A22基因表达降低到对照的49.59%和48.00%,这两个位点分别对两种基因干扰显着。当干涉CYP9A19时,CYP9A22基因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当干涉CYP9A22时,CYP9A19基因的表达水平却显着上调。说明当CYP9A22基因表达明显下调时,CYP9A19基因表达水平对其有一种补偿效应。家蚕CYP9A19和CYP9A22基因的过量表达与外源环境有毒物质的代谢有关。为了研究该两个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对其启动子区域进行了功能分析,构建了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和启动子不同长度顺次缺失片段的重组质粒,和内参载体pRL-TK共转染BmN细胞,瞬时表达后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检测启动子活性。分析结果表明:家蚕CYP9A19基因启动子转录起始位点上游-1492~-1102bp这一区域是重要的转录活性区域;CYP9A22基因启动子转录起始位点上游-1630~-1210bp这一区域是重要的转录活性区域。0.1×10-2mol/L、0.1×10-3mol/L、0.1×10-4mol/L的NaF诱导细胞后,其中在0.1×10-3mol/L的NaF条件下,荧光素酶活性增强显着,表明0.1×10-3mol/L NaF能上调基因的表达。表明受氟化钠诱导家蚕后CYP9A19和CYP9A22基因的上调表达与其基因启动子转录活性的升高有一定的关系。本研究为探索家蚕CYP9A19和CYP9A22基因的转录调控机理奠定了重要基础,但其具体功能和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在启动子活性方面研究应用广泛。我们就不同载体大小和构建方法这两个方面因素对双荧光素酶系统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讨论。结果表明,载体越大,转染效率越低,并得到了一条标准曲线,提出了消除转染效率差异误差的标准化方法。另一方面,研究CYP9A19和CYP9A22基因启动子活性的过程中采用了两种不同的载体构建方法。方法一是按照常规作法将启动子片段插入luc+基因上游的多克隆位点区域;方法二是将启动子片段插入紧挨着luc+基因前的NcoⅠ酶切位点处。两种方法所得启动子表达趋势是一致的,但具体的活性值方法一是方法二的两倍左右。也就是说,方法一更好的反映了表达模式;方法二更好的反映了启动子活性真实值。这两方面的研究,对今后更好的更准确的进行双荧光素酶实验打下基础。
高瑞娜[5](2011)在《家蚕细胞色素P450的基因表达调控研究》文中认为细胞色素P450是参与外源和内源化合物合成、分解的一种重要代谢酶系。包括参与杀虫剂和植物次生物质的代谢以及蜕皮激素、保幼激素、性信息素的合成,与昆虫的生长、发育和防御密切相关。为了研究家蚕细胞色素P450 3家族基因与蜕皮激素的代谢关系和细胞色素P450 4家族基因与芸香苷的代谢关系,本研究用Real-time PCR和双荧光检测系统对CYP 3家族和CYP 4家族基因功能和调控机制进行研究,结果如下:采用双跟踪标定定量PCR (dual-spike-in qPCR)方法,检测在蜕皮激素诱导下家蚕中肠和脂肪体内CYP 3基因家族的转录水平。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在蜕皮激素诱导下家蚕幼虫脂肪体中CYP302, CYP306和CYP339的转录水平分别上升了191.4, 7.4和421倍,在中肠中变化不显着;其余基因转录水平变化不明显或检测不到转录活性。说明CYP339基因最有可能参与家蚕蜕皮激素的代谢,这为进一步研究P450基因与内源物质的关系提供理论基础。选两个代表基因CYP339和CYP306研究与蜕皮激素代谢相关的基因表达调控机制,对其启动子区域的功能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和启动子不同长度缺失片段(2000bp, 1600bp, 1200bp, 800bp, 400bp左右)的重组质粒,和内参载体pRL-TK共转染BmN细胞,通过蜕皮激素诱导,瞬时表达后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检测启动子活性。功能分析结果表明:CYP306基因5个缺失片段中只有pGL3-306-1, pGL3-306-2具有启动子活性,CYP339基因的5个启动子片段均具转录活性,其中都是长1 600 bp的片段转录活性最高。说明这两个基因的5’调控区在1 200 bp片段与1 600 bp片段之间可能存在转录增强因子的结合位点,而在其上游可能存在转录抑制因子的结合位点。2×10-2, 2×10-3, 2×10-4μg/μL三个浓度的蜕皮激素溶液诱导细胞后,2个基因的10个缺失片段活性较未诱导细胞变化不一,其中经2×10-3μg/μL的蜕皮激素诱导后增幅最明显,最高增幅可达10倍左右,表明受蜕皮激素诱导家蚕后CYP306, CYP339基因的上调表达与其基因启动子转录活性的升高有一定的关系。本研究为探索家蚕CYP306, CYP339过量表达的转录调控机理奠定了重要基础,但其具体功能和作用机制还待进一步研究。通过测定芸香苷对家蚕CYP 4家族基因的诱导表达差异来初步鉴定该基因家族与植物次生物质抗性的相关度。实验用芸香苷配制成梯度溶液(5×10-1 ng/μL, 5×10-2 ng/μL, 5×10-3 ng/μL)浸泡桑叶喂食家蚕。采用dual-spike-in qPCR法,检测在芸香苷诱导下家蚕中肠、脂肪体内CYP4M5和CYP4M9的基因转录水平。结果表明,在5×10-2 ng/μL芸香苷诱导下,脂肪体中CYP4M5, CYP4M9的转录水平在添食2 h时达到最高,分别为1 282.3, 39.382,与对照相比上升了21 336倍, 201倍;在中肠中CYP4M5, CYP4M9的转录水平分别在24 h, 48 h达到最高,上升了10 896倍, 1 816倍。在5×10-1 ng/μL诱导下转录水平变化没有5×10-2 ng/μL诱导的明显,5×10-3 ng/μL下转录水平几乎没有变化。说明CYP 4家族基因的转录水平与芸香苷诱导的浓度和时间有关,在低浓度下诱导变化不明显,过高的浓度又会抑制基因的表达。实验结果证明,已知的家蚕CYP 4家族基因与植物次生物质的代谢抗性密切相关。
赵敏[6](2010)在《喙尾琵甲生态学特性及种内分化研究》文中指出喙尾琵甲(Blaps rhynchopetera Fairmaire)属鞘翅目Coleoptera ,拟步甲科Tenebrionidae,琵琶甲属Blaps,是一种具有重大利用价值的民族民间药用昆虫,用于发烧、疥疮、癌症等疾病的治疗。本文从保护和可持续开发的角度,在分布区和生境调查的基础上,对其开展了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细胞学、形态学和分子谱系地理学的研究,并分析了该昆虫与地理近缘种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从理论上,为其可持续开发和保护提供了准确的分类关系及详尽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知识,阐述了其种群分化历史。在应用上,为其人工规模养殖提供了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主要生态学特性及分布。实验种群特定年龄平均生命表表明,喙尾琵甲种群的存活曲线类似于第Ⅲ种类型;世代的死亡率65.17%,其中,幼虫期的死亡率最高,达51.43%,卵期死亡率居次,这两个时期是影响整个种群数量变动的关键虫期。对三个龄段幼虫密度效应的研究表明,各龄段都存在着密度制约效应,并随着龄数的增加,对密度的敏感程度增加;低龄幼虫在初始密度0.3头/cm3至10头/cm3的4组密度中,以5头/cm3密度组的存活率最高(77.70±4.49%),个体增重随密度增加而降低;中龄幼虫在初始密度0.01头/cm3至0.6头/cm3的6组密度中,存活率大体随初始密度的增大而降低,一般存活率在60.00%以上,个体增重随密度增加而减少;老熟幼虫在初始密度0.002头/cm3至0.016头/cm3的4组密度中,低密度组具有70%以上的化蛹率,所需的化蛹时间少于51天,平均蛹重与密度成负相关;92.26%的老熟幼虫在化蛹前营造蛹室;蛹室形状以长椭圆形为主,化蛹的位置集中在容器的中心区域。分布区调查表明,喙尾琵甲分布区域在22°40′28°20′N,97°40′107°20′E之间,在我国西南地区云南、四川、贵州和广西4省约19个地(州、市)有分布,分布区以云南省为主,邻近省区相接部分有部分分布,重庆市可能有分布,越南北部地区有部分分布;垂直分布海拔在7083 110 m之间,主要分布区域在1 0002 100 m之间;生境以泥瓦房为代表、类型单一;分布区内,温湿度适中,光照充足,年均气温为15.65±2.55℃,≥10℃积温值为4972.40±1230.48℃,年降水量1020.63±211.79 mm,年相对湿度73.08±7.24 %;主成分分析表明,温度因子、日照和低温因子、水份因子对喙尾琵甲地理分布起主导作用。2.染色体。优化低渗火焰干燥法,以0.025 %的秋水仙碱处理4.0 h后,0.075 mol/L KCl低渗溶液处理30 min,卡诺氏固定液室温固定18 h,在预冷的载玻片滴片后染色,获得了较好的染色体分散结果。以雄性精巢为材料,对喙尾琵甲的染色体的Giemsa染色研究表明,雄性染色体数目2n=38,包含17对常染色体、3条X染色体和1条Y染色体。Xyp性复合体似“降落伞”形,性染色体X1、X2和X3并列连在一起,形成头部,然后与杆部的Y染色体连接在一起。推测雌性2n=40。3.形态学比较。对7个地理种群114个形态特征进行的群间形态总体差异显着性配对t检验表明,分布区北缘的西昌和鲁甸种群与其余种群间的差异极显着(P<0.01);石林、马关和瓮安种群间,以及兰坪与瓮安种群间差异不显着。对9个外部特征,以及包括防御腺、外生殖器、翅尾和刚毛刷在内的内部特征进行的分析表明,西昌种群在体型指标大于或区别于其余种群;喙尾琵甲具有较高的形态多样性,但在种群间,外部形态变异没有单一的变化规律或趋势,而是随着特征的改变而变化。主成分分析共提取到6个主成分,第1个成分的方差贡献率41.23%,体型因子占主导,第2和第3主成分以腹板的比例特征为主。UPGMA聚类分析表明,种群间出现了分化,鲁甸和西昌种群与其余种群间的关系较远,单独聚在一支;在另一支中,元谋种群聚在外,石林、瓮安、兰坪和马关种群未完全分开。40个形态特征与13个环境因子间存在显着和极显着的相关关系,表明地理种群的形态特征受到环境因子的影响,而发生了相应的变化。4.种内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通过建立的喙尾琵甲的AFLP反应体系,以10对引物对喙尾琵甲13个地理种群进行了遗传分化研究,结果表明,多态性条带比例达到97.32%。东部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低于西部地区,两个地区的基因流(Nm)都小于1,遗传漂变可能导致种群间明显的遗传分化。AMOVA分析表明,种群内遗传分化(53.22%)大于种群间的分化(46.78%)。基于Nei(1972)遗传距离的UPGMA聚类分析发现,13个地理种群分成了两支,东部的鲁甸、瓮安、马龙、马关和石林种群按顺序聚在一支。西部的西昌和景东种群聚在外支,元谋和大山包种群、保山与漾濞和兰坪种群分别聚在一支。除云南大山包种群外,其余种群均按地理位置聚在了一起。Shannon信息指数I与经度呈显着负相关关系(r=-0.681,P<0.05),随着经度的增加而遗传多样性降低。Mantel检验表明,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极显着正相关(rxy=0.435,P=0.004<0.01),暗示遗传分化可能主要是由地理隔离造成。5.基于mtDNA基因COI和COII的谱系地理学分析。喙尾琵甲mtDNA的COI和COII合并序列的长度为1303 bp,在20个群体的115条合并序列中,变异率为11.36%,共检测到34种单倍型,其中仅东部地区具有共享单倍型(B和F)。单倍型构建的MP树和NJ树表明,单倍型按分布区域分为东部和西部两支。AMOVA表明,总样本的总遗传变异量的43%和39%分别来自于地区间和种群间,仅有18%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内,即东部和西部群体间发生了明显的分化,所有种群间的分化也较大。Mantel检验暗示喙尾琵甲种群间相对较高的遗传分化可能主要是由地理隔离造成的。单倍型网络嵌套支分析表明,有6个嵌套支在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之间具有统计显着性,其中,4个嵌套支解释了西部群体分化是由于异域片段化和基因交流受阻形成的,与该区域南北纵贯的高山深谷地貌是一致的。东部群体可能是随农耕文化的发展,人为扩散所形成。中性检测和失配分析都没有检测到种群明显扩张的历史。6.喙尾琵甲与地理近缘种亲缘关系的分析。AFLP分析,以及mtDNA的COI和COII基因片段单倍型NJ树和MP树分析,都支持了琵甲属琵甲亚属、脊琵甲亚属(端脊琵甲B. apicecostata和阿拉琵甲B. allardiana allardiana)和乾琵甲属的分类地位,同时也支持了喙尾琵甲非单系群的分类地位。琵甲亚属中,四川琵甲(B. sztschwana)和琵甲属未定种(Blap sp.)与喙尾琵甲的关系最近,与库氏琵甲(B. kolbei)的关系稍远,特氏琵甲(B. tschitscherini)的亚属地位有待进一步确认。综上所述,喙尾琵甲的分布区域以云南和周边省区为主,范围狭窄,但在分布区内,地形和气候复杂多样。AFLP分析及结合系统发育、群体遗传学和谱系地理学的mtDNA基因片段分析表明,该昆虫分化为东部和西部两个群体,界定为两个进化显着单元,应该得到保护;西部群体的分化程度高于东部群体,且各群体间也有较大程度的分化。群体间分化的原因,除了群体历史外,主要原因可能是地貌造成的地理隔离,以及喙尾琵甲自身的生物学特性(无翅)形成较弱的扩散能力和对稳定生境的严重依赖导致的有限扩散。推测喙尾琵甲历史上可能在其分布区北部存在两个冰期避难所,即滇西北的横断山区和滇东北的昭通地区。
杜周和[7](2009)在《基于Bmamy2基因的家蚕起源与分化研究》文中指出家蚕的起源与分化不仅是基础科学问题,也是有关蚕业发生历史和产业发展的重大实践问题,其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对家蚕的品种鉴定、基因资源利用、杂种育种等产业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自印度昆虫学家霍顿提出家蚕的种源问题后,逐渐引起各国学者的注意。自1915年日本学者青木清首先用血清沉淀反应研究家蚕与野蚕的亲缘关系始,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外学者,特别是中日学者从文献学、气候学、古生物学、生态地理学、考古学、遗传学、生理生化学、细胞学、分子标记(RAPD、AFLP、SSR等)、DNA序列分析等多角度、多层次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索,取得重要研究成果。首先明确并达成一致共识:家蚕来源于野桑蚕,中国野蚕是家蚕的直系祖先,日本野蚕与中国野蚕存在较大的遗传分化,对家蚕的起源没有直接贡献;家蚕最早起源于中国,野蚕在中国被驯化成家蚕后向世界各地传播,各地地理气候和人文社会环境不同,经过长期的生殖隔离、自然选择和人工定向选育,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地理系统和生态类型。但是,在家蚕的起源地域和分化模式上,不同学者使用不同的技术手段、实验材料和分析方法,得出不同的结论,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以日本学者吉武成美教授为代表,基于家蚕地方品种多种酶系的同工酶多态性提出的“一化性一中心学说”;二是以我国学者蒋猷龙教授为代表的“多化性多中心学说”,其学术依据主要是古生物学、古气候学和考古学资料:三是西南大学鲁成教授依据现代分子标记研究提出的“混化性起源学说”。DNA是直接的遗传物质,所提供的遗传信息比其它形态标记、生化标记更加准确可靠。DNA序列分析通过测定核酸一级结构中核苷酸组成和排列顺序来比较同源分子之间的相关性,其揭示的遗传信息比其它分子标记更加丰富和详细,在生物的起源进化研究特别是短期驯化物种的起源进化研究上具有明显的优势,是目前分子进化及系统发育研究最有效、最可靠的方法。家蚕驯化时间短,且研究的是物种内不同类型间的亲缘关系,特别需要一个快速进化的基因作为检测标记。淀粉酶在猪、绵羊、家蚕及果蝇等多个物种中表现出较高的同工酶谱多样性及核苷酸多态性,广泛用于进化研究。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文献研究和序列测定确证Bmamy2是一个快速进化、多态性丰富的基因,且具有合适的基因结构,便于同时利用外显子和内含子携带的遗传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结论更加全面、可靠。实验以大量典型家蚕地方品种和有代表性的野蚕地理类型为材料,以Bmamy2基因为标记,通过DNA序列多态性探索家蚕的起源与分化模式,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α-淀粉酶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α-淀粉酶是一个与生命活动紧密相关的多基因家族,在不同物种中具有不同的基因结构和分布特点。在三刺鱼、非洲爪蟾、鸡以及人等脊椎动物中,物种间和物种内不同基因拷贝间具有保守的基因结构,分布在一条染色体上,存在较多的重叠基因;物种内不同基因拷贝间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极高,物种间序列相似性低。而在果蝇、蚊子和家蚕等昆虫中,α-淀粉酶基因没有类似的保守结构和重叠基因,不同拷贝以串连形式分布在多条染色体上:物种内和物种间不同基因拷贝间序列相似性较低。在秀丽隐杆线虫等低等生物基因组中只有一个α-淀粉酶基因拷贝,在昆虫、哺乳动物等高等生物中发生了显着的基因扩增,基因数量明显增加。脊椎动物中各淀粉酶基因严格按物种聚类,物种间没有交叉,推测基因扩增发生在物种分化之后。昆虫中,α-淀粉酶基因起源进化关系复杂,蚊子和果蝇同属双翅目,但基因拷贝数相差很多,表明两物种分化形成后蚊子中发生了显着的基因扩增;嗜凤梨果蝇和黑腹果蝇同属果蝇科,亲缘关系很近,在两物种分化形成后,嗜凤梨果蝇又发生了基因扩增,形成相对较多的基因拷贝。蚊子和家蚕虽然分属不同的目,但两者的α-淀粉酶基因却表现出较为相似的分化模式;各物种中α-淀粉酶基因都聚类成彼此间遗传差异较大的两族,其中一族与细菌具有较近的遗传距离;物种分化形成后发生了基因扩增事件,形成较多的基因拷贝。家蚕Bmamy2、Bmamy3、Bmamy4三个基因在同一染色体上紧邻着串连排列,且具有及其相似的基因结构,可能通过基因重复而产生,但三个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差异显着,推测三基因经受了不同的进化选择。2.家蚕Bmamy2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序列分析克隆测序了家蚕Bmamy2基因编码区序列,是家蚕基因组中第一个有实验证据的淀粉酶基因序列。家蚕Bmamy2基因CDS全长1752bp,除起始密码子外,编码583个氨基酸,有8个内含子,其中第一、第六、第七和第八内含子较长,分别为393bp、505bp、647bp和1828bp,其余均在100bp左右;除第四外显子较长外(582bp),其余外显子均小于100bp;外显子/内含子边界符合GT-AG规则。芯片数据和RT-PCR检测一致表明Bmamy2在家蚕幼虫中肠和脂肪体中表达,且中肠中表达量极高,脂肪体中表达量较低,在头部、表皮、血液、丝腺、精巢和卵巢等组织中不表达。功能结构域预测发现催化中心的两个关键氨基酸发生突变(D258Y,D423P),该酶可能已失去催化水解碳水化合物的功能。Bmamy2基因在细菌等微生物中存在直系同源基因,碱基变异丰富,家蚕地方品种中碱基突变率5.6%,野蚕中碱基突变率8.3%,遗传多样性高,没有明显的碱基使用偏好和特别长的内含子间隔,是家蚕多样性检测较好的标志基因。3.家蚕的种群结构及遗传分化虽然按地理系统和生态类型取样,但系统发育分析并未检测到按系统或生态类型聚类的结果,分子方差分析也未检测到按系统或生态类型归类的组群结构。90个家蚕地方品种聚类成三大簇群,每一簇群均由来自不同系统和生态类型的品种构成,归属同一地理系统或生态类型的品种分布在不同的聚类枝上。三大簇群间存在较大的遗传距离,簇群内不同品种间遗传差异小。推测三大簇群分别来自三个独立的驯化起源。4.野蚕的多样性及地理种群结构野蚕是一个在东南亚地区尤其是中国广泛分布的物种,具有一化性、二化性及多化性等多种生态类型,在眠性上有三眠蚕、四眠蚕及少数的五眠蚕。野蚕的多样性在形态特征、生态类型、发育生理、食性、抗性及多种分子标记等各个方面和层次得到充分体现。基于Bmamy2基因部分区段的序列分析,不同个体间碱基突变率高达8.3%,内含子区域更高达10.8%,单倍型多样度h=0.987±0.023,核苷酸多样性π=0.02281±0.0034。野蚕的生态学特征之一是群体发育极不整齐,典型的现象是越年卵孵化的长期化和蛹期发育的多样化,发育早的已完成一个世代,而发育迟的尚未出壳,造成世代重叠。分子方差分析显示,野蚕没有形成稳定的地理组群结构,彼此间亲缘关系的疏密与空间距离的远近没有必然联系。聚类分析中,来自不同地区的野蚕同聚在相同的聚类枝上,表现较近的亲缘关系;而同一地区的个体却分布于不同聚类枝上,亲缘关系较远。各地野蚕是多种眠性和生态类型混栖的混杂群体。5.家蚕的起源与分化基于Bmamy2基因的序列多态性,应用系统发育分析、Network分析、AMOVA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检测到一致的系统发育模式。90个家蚕和野蚕样本混合聚集成不同的聚类簇群,每一簇群都同时由家蚕和野蚕组成,家蚕来自不同的地理系统和生态类型;簇群间具有较大的遗传距离,簇群内的不同品种间遗传差异较小。不同系统或生态类型的家蚕品种具有相似的分化程度,与野蚕间具有相似的遗传距离,应当具有相似的驯化起源时间,经历了相似的分化历程,而各地野蚕又是多种类型的混杂群体,推测从野蚕到家蚕的驯化当是由多种类型的野蚕同时开始的。聚类簇群间较大的遗传距离表明不同簇群可能具有不同的起源背景和进化经历,来源于不同的地理区域。即,家蚕很可能是在几个不同地域由多种生态类型混杂的野蚕驯化而成的,起源之初就有多种化性的遗传背景,家蚕的起源为“混化性多地域”模式。多种化性的家蚕向世界各地传播,适应当地的自然气候和人工选择,逐渐分化形成不同的地理系统和生态类型。
张丽[8](2008)在《应用mtDNA CytB基因全序列分析白唇鹿和五个马鹿亚种的遗传多样性与系统进化》文中指出本研究以白唇鹿、甘肃马鹿、青海马鹿、天山马鹿、东北马鹿和塔里木马鹿为研究对象,根据鹿线粒体DNA CytB全序列,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检测了白唇鹿和五个马鹿亚种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的多态性,旨在分子水平上探讨中国白唇鹿和五个马鹿亚种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进化,为鹿品种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clustalX软件进行同源序列比对;Dnasp4.10软件用于遗传多样性分析、计算单倍型多样度、核苷酸多样度;MEGA4.0软件采用邻接法和最小进化法构建系统发育树,并进行系统发育关系分析;NETWORK软件用于网络关系分析,对中国白唇鹿和五个马鹿亚种的51个个体的mtDNA CytB基因全序列进行测序分析,并以黇鹿线粒体基因组为对照(Genbank登录号为AJ000022),结果表明:塔里木马鹿与甘肃马鹿、青海马鹿亲缘关系最远,塔里木马鹿与东北马鹿较近,与天山马鹿最近;天山马鹿与甘肃马鹿、青海马鹿亲缘关系较近,与东北马鹿较远;甘肃马鹿和青海马鹿是同一个DNA类型。白唇鹿、天山马鹿、塔里木马鹿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甘肃马鹿、青海马鹿、东北马鹿的遗传多样性较贫乏。同时,引用Genbank已登录的41条序列,包括非洲马鹿4个(登录号:AY070222、AY118198、AY244489),东亚马鹿2个(登录号:AY070224、AY244490),西欧马鹿10个(登录号:AY070226、AY070221、AY044859、AY244491、AF489281、AY044858、AY044860、AB021099、AY070226、AY148966),中东马鹿3个(登录号:AY118199、AF489280),北亚/北美马鹿4个(AF423198、AB021096、AY044862、AF423199),梅花鹿5个(登录号:AB021092~AB021094、AY035876、AB021095,南亚马鹿3个(登录号:AY035875、AY070223、AY044861),水鹿3个(登录号:AY035874、AF423200、AF423201),巴尔干马鹿7个(登录号:AY044857、AF423195、AF423196、AF489279、AY118197、AY070225),17个单倍型结合41条引用的序列信息,分别构建系统发育树和网络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塔里木马鹿与西方马鹿群体遗传距离(0.044)和东方马鹿群体遗传距离(0.059)比较,说明塔里木马鹿与西方马鹿系统的亲缘关系更近。梅花鹿与马鹿的遗传距离(0.040)较近,结合系统树说明梅花鹿和马鹿是近缘种,马鹿是从梅花鹿中分化出来的;梅花鹿和白唇鹿的遗传距离为0.049,两者与水鹿的遗传距离无较大差异(0.062~0.064),结合系统树说明梅花鹿和白唇鹿几乎同时从水鹿中分化出来。中国马鹿有两个母系起源,白唇鹿有一个母系起源。
孙辉[9](2008)在《60Co-γ辐射对家蚕和柞蚕生物学效应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试验用60Co-γ射线对家蚕和柞蚕生物学效应进行了研究,通过电泳试验证实了家蚕和柞蚕经辐射后体内血液蛋白质的变化。用60Co-γ射线对家蚕卵进行照射,辐射剂量在10~30 Gy之间。结果表明: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家蚕的平均孵化率有显着提高,对照区的平均孵化率为93.11%而10Gy、20Gy和30Gy区分别达到34.44%、39.67%和51.11%;四龄第二天随机称量50头蚕,对照、10Gy、20Gy和30Gy区每头蚕平均体重分别为1.174g、1.116g、0.975g和0.862g,体重随剂量增加明显减轻,其中20Gy和30Gy区对比对照和10Gy区都有极显着差异;茧层率在10Gy和20Gy辐照区与对照区比较变化不大即23.37%、23.54%对比24.25%,而30Gy为21.74%则显着降低;单蛾产卵数从对照区的529粒到10Gy升高到540粒,而30Gy又降低为392粒。家蚕的血液蛋白质电泳条带发现有变化,20Gy和30Gy部分条带均有变淡。综合实验结果用辐射育种技术对家蚕以10Gy时的照射效果较佳。柞蚕各辐射剂量组的孵化率都比对照低,剂量在5—15Gy之间孵化率变化不大,与对照的92.40%相比,从5Gy的55.19%升高到20Gy的67.22%,而25Gy组又降为34.07%;(20×25)Gy则为4.62%,明显受到上代辐射的影响。体重随着剂量的升高变化没有规律性,总体上看体重变化不明显。茧层率方面,辐射剂量为10Gy时达到13.49%,此时对照组为9.16%,其它各剂量组的茧层率与对照之间非常接近。次代卵孵化率的变化最明显,在各剂量组50粒卵中,对照、5Gy、10Gy、15Gy、20Gy、25Gy和(20×25)Gy分别为36、30、43、10、5、5和0。柞蚕的血液蛋白质电泳条带有变化,可能是辐射剂量小的原因。推测辐射对后代的累积作用相比生物体自身的修复机制在本试验中更占优势。
袁芳芳[10](2007)在《桑天牛卵寄生蜂生殖生理特性及其种群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桑天牛卵寄生蜂对桑天牛的为害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其野外寄生率可高达50%。因此,保护、放养桑天牛卵寄生蜂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如何增强桑天牛卵寄生蜂的生防效能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论文利用PCR扩增分子检测技术、RAPD—PCR技术和SDS不连续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实验方法,分别从桑天牛卵寄生蜂与Wolbachia的关系、桑天牛卵寄生蜂与寄主桑天牛的关系及桑天牛卵寄生蜂与其他近缘种的关系等三个方面来研究该蜂,所得数据经过处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用wsp、ftsZ和16S rDNA特异性基因引物和相应的PCR反应体系及条件能够快速、准确地扩增出米蛾体内wolbachia的相应基因片段,说明引物和条件适用于检测与米蛾感染同种wolbachia的昆虫。而使用wsp、ftsz和16S rDNA特异性基因引物和相同的PCR条件,在桑天牛卵啮小蜂的DNA中未扩增出任何片断,可能是由于桑天牛卵啮小蜂体内感染的wolbachia与米蛾体内的wolbachia不属于同一株系,所以未检测到;也有可能是桑天牛卵啮小蜂体内未感染wolbachia或者感染率较低所致。2.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来自6个不同地理区域的桑天牛卵寄生蜂聚为2类,第1类含5个区域,并且又可分成3个亚类:第Ⅰ-1类包括来自保定和唐县的桑天牛卵寄生蜂,第Ⅰ-2类仅有来自迁安的桑天牛卵寄生蜂,第Ⅰ-3类包括来自易县和山东(泰安)的桑天牛卵寄生蜂,其中,第Ⅰ-1类和第Ⅰ-2类均来源于河北省;第Ⅰ-3类中的易县来源于河北省,泰安来源于山东省。第Ⅱ类含1个区域,为来自武昌的桑天牛卵寄生蜂,源于湖北省。3.从酯酶同工酶的图谱中可以看出,来自6个不同地理区域的桑天牛卵寄生蜂分别表现为9、10、8、8、8和7条谱带。谱带最多的为10条,是来自唐县的桑天牛卵寄生蜂;最少的为7条,是来自湖北(武昌)的桑天牛卵寄生蜂。在多态性带中,有6个位置上的谱带为共同具有的谱带,但有1个位置上唐县的带宽一些,湖北的带深一些。有4个位置上的谱带为区域特有带,1个为唐县单独具有,且颜色深些;另3个为湖北单独具有,1个颜色较深,2个带缺失。结果表明,湖北的桑天牛卵寄生蜂与其他区域的桑天牛卵寄生蜂差异较大。4.蛋白质在生物的一生当中变化是较大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物的发生发展过程。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比较了桑天牛卵啮小蜂寄生对桑天牛卵内蛋白质变化的影响。从全蛋白电泳图谱的结果看,桑天牛卵啮小蜂的寄生改变了整个桑天牛卵内蛋白质的变化,甚至使变化开始复杂化。前3d的蛋白质条带变化较为明显,刚寄生1d的桑天牛卵内出现三条谱带,未被寄生的卵内却没有,第二天时就一块消失了。这一时期出现与寄生和抗寄生有关的特异性蛋白质的可能性较大。
二、野桑蚕的遗传多样性及其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野桑蚕的遗传多样性及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荷斯坦牛全基因组indel分析及产奶性状关键基因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畜禽重要经济性状主效基因鉴定策略 |
1.2 插入缺失变异 |
1.3 启动子和增强子调控元件 |
1.4 本研究选取的候选功能基因研究进展 |
1.5 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奶牛全基因组indel检测及产奶性状候选基因挖掘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候选基因indels与产奶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及功能验证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ACSBG2基因的功能验证 |
4.1 试验材料 |
4.2 试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下一步计划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介 |
(2)中华蚱蜢的比较转录组及线粒体转录组作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转录组学研究 |
1.1.1 组学研究概述 |
1.1.2 转录组 |
1.1.3 转录组学 |
1.2 转录组研究方法 |
1.2.1 转录组研究的基本方法 |
1.2.2 高通量测序技术 |
1.2.3 转录组测序(RNA-seq)技术 |
1.3 线粒体转录组作图研究 |
1.3.1 线粒体基因组概述 |
1.3.2 线粒体转录组概述 |
1.3.3 线粒体转录组作图 |
1.4 直翅目昆虫及其转录组研究进展 |
1.4.1 直翅目昆虫研究概述 |
1.4.2 中华蚱蜢研究现状 |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2章 高通量测序中华蚱蜢的转录组分析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标本 |
2.1.2 主要实验仪器 |
2.1.3 主要试剂 |
2.1.4 试剂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总RNA提取与纯化 |
2.2.2 总RNA样品质量检测 |
2.2.3 转录组文库(cDNA文库)的构建 |
2.2.4 转录组文库(cDNA文库)的测序与数据处理 |
2.2.5 生物信息学分析流程 |
2.3 实验结果 |
2.3.1 总RNA样品质量检测 |
2.3.2 测序原始数据统计 |
2.3.3 测序数据组装 |
2.3.4 Unigene的功能注释 |
2.3.5 GO功能分类 |
2.3.6 KEGG代谢通路分析 |
2.4 小结与讨论 |
第3章 中华蚱蜢成若虫、雌雄成虫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3.1 分析方法 |
3.1.1 基因表达水平的标准化 |
3.1.2 差异基因的筛选 |
3.1.3 差异基因的GO功能富集分析 |
3.1.4 差异基因的KEGG Pathway富集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差异表达的基因 |
3.2.2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功能注释和功能富集分析 |
3.2.3 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 Pathway功能富集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4章 中华蚱蜢线粒体转录组作图分析 |
4.1 研究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3)家蚕解毒酶基因表达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昆虫解毒酶研究进展 |
1 细胞色素 P450 |
2 谷胱甘肽-S-转移酶 |
3 羧酸酯酶 |
第二节 基因表达调控研究进展 |
1 基因表达调控研究进展概述 |
2 实时荧光定量 PCR(Real-time qPCR)技术 |
3 RNAi 的研究进展 |
4 启动子及其研究进展 |
5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系统 |
6 Bac-to-Bac 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一节 材料 |
1 家蚕品种及饲养 |
2 菌株、病毒、质粒和细胞系 |
3 常用试剂和缓冲液 |
第二节 方法 |
1 家蚕基因组 DNA 的提取 |
2 组织总 RNA 的抽提 |
3 反转录 |
4 常规 PCR 反应 |
5 实时定量 PCR(Real-time PCR) |
6 琼脂糖凝胶中回收 DNA 片段 |
7 酶切反应 |
8 DNA 片段的连接与转化 |
9 测序和 DNA 合成 |
10 质粒 DNA 少量快速提取—碱法 |
11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12 重组 Bacmid 的产生 |
13 昆虫细胞的培养 |
14 Bacmid 转染 Sf9 培养细胞 |
15 病毒的大量扩增与纯化 |
16 病毒滴度的测定与接种 |
17 荧光强度的测定 |
第三章 家蚕基因表达定量方法的研究 |
摘要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 |
第四章 家蚕解毒酶基因转录水平定量研究 |
第一节 家蚕细胞色素 P450 基因转录水平定量研究 |
摘要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 |
第二节 家蚕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转录水平定量研究 |
摘要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 |
第三节 家蚕羧酸酯酶基因转录水平定量研究 |
摘要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 |
第五章 利用 RNAi 分析家蚕主要解毒酶基因的功能 |
第一节 家蚕 BmN 细胞水平主要解毒酶基因 RNAi 分析 |
摘要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 |
第二节 家蚕个体水平主要解毒酶基因 RNAi 分析 |
摘要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 |
第六章 家蚕主要解毒酶基因启动子 5' 单侧缺失分析 |
第一节 家蚕 CYP6ab4 基因启动子活性区域分析 |
摘要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 |
第二节 家蚕 BmGSTd1 基因启动子活性区域分析 |
摘要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 |
第三节 家蚕 BmCarE-10 基因启动子活性区域分析 |
摘要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 |
第七章 家蚕体内解毒酶基因启动子活性组织特异性分析 |
摘要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致谢 |
(4)家蚕P450基因CYP9A19和CYP9A22的启动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细胞色素 P450 酶系与细胞色素 P450 |
1.1 细胞色素 P450 酶系 |
1.2 细胞色素 P450 |
2 昆虫细胞色素 P450 研究进展 |
2.1 昆虫 P450 的结构特点 |
2.2 昆虫 P450 的表达与调控 |
2.3 昆虫 P450 表达的调控机制 |
2.4 昆虫 P450 的功能 |
3 家蚕细胞色素 P450 研究进展 |
3.1 家蚕 P450 研究进展 |
3.2 本研究室工作 |
4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系统 |
4.1 概述 |
4.2 DLR 分析系统的化学特性 |
4.3 DLR 分析系统的载体系列 |
5 启动子及其研究进展 |
5.1 概述 |
5.2 启动子的结构特点 |
5.3 昆虫启动子研究方法 |
5.4 昆虫启动子研究进展 |
第二章 氟化钠 NaF 诱导下家蚕 CYP9A19 和 CYP9A22 基因的表达变化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核酸的提取 |
1.3 逆转录 |
1.4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1.5 Real-time PCR |
1.6 标准曲线制作 |
1.7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无诱导时家蚕 CYP9A19 和 CYP9A22 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 |
2.2 氟化钠诱导下家蚕 CYP9A19 和 CYP9A22 基因的表达变化 |
3 讨论 |
第三章 利用 RNA 干涉技术在细胞水平分析家蚕 CYP9A19 和 CYP9A22 基因的表达变化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siRNA 对 CYP9A19,CYP9A22 表达的抑制 |
3 讨论 |
第四章 家蚕 CYP9A19 和 CYP9A22 基因启动子的活性分析 |
摘要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2 家蚕 CYP9A19 和 CYP9A22 基因启动子的克隆 |
2.3 荧光素酶报告质粒的构建 |
2.4 细胞转染 |
2.5 细胞抽提物制备和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生物信息学分析 CYP9A19 和 CYP9A22 基因启动子 |
3.2 CYP9A19 和 CYP9A22 基因启动子的 PCR 扩增 |
3.3 CYP9A19 和 CYP9A22 基因启动子报告载体的构建 |
3.4 CYP9A19 和 CYP9A22 基因启动子在 BmN 细胞中的转录活性 |
3.5 氟化钠诱导对 CYP9A19 和 CYP9A22 基因启动子转录的影响 |
4 讨论 |
第五章 讨论不同载体大小和构建方法对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的影响 |
摘要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2 荧光素酶报告质粒的构建 |
2.3 细胞转染和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标准化质粒的构建 |
3.2 CYP9A19 和 CYP9A22 基因启动子报告质粒的构建 |
3.3 转染效率相关于载体大小的标准曲线 |
3.4 两种载体构建方法双荧光素酶系统检测结果的比较 |
4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家蚕细胞色素P450的基因表达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细胞色素P450 酶系与细胞色素P450 |
1.1 细胞色素P450 酶系 |
1.2 细胞色素P450 |
2 昆虫细胞色素P450 及其研究进展 |
2.1 昆虫P450 的特点 |
2.2 昆虫P450 基因的调控 |
2.3 研究进展 |
3 家蚕P450 基因及其研究进展 |
3.1 参与内源物质代谢 |
3.2 参与外源物质代谢 |
3.3 研究进展 |
4 实时荧光定量PCR 技术 |
4.1 实时荧光定量PCR 原理 |
4.2 实时荧光定量PCR 的方法 |
5 启动子及其研究进展 |
5.1 概述 |
5.2 启动子的特点 |
5.3 启动子的研究 |
5.4 昆虫启动子研究进展 |
第二章 蜕皮激素诱导下家蚕CYP3 基因家族的表达变化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核酸的提取 |
1.3 cDNA 第一链的合成 |
1.4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1.5 Real-time PCR |
1.6 标准曲线制作 |
1.7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蜕皮激素诱导后CYP 3 基因家族成员在中肠中的转录水平 |
2.2 蜕皮激素诱导后CYP3 基因家族在脂肪体中的转录水平 |
2.3 在脂肪体中CYP3 基因家族部分基因在蜕皮激素诱导下和正常情况下的转录水平比较 |
3 讨论 |
第三章 CYP306、CYP339 基因启动子的活性分析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2 CYP306、CYP339 基因启动子的克隆 |
2.3 荧光素酶报告质粒的构建 |
2.4 真核细胞转染实验 |
2.5 细胞抽提物制备和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 |
3 结果与分析 |
3.1 CYP306、CYP339 基因启动子的PCR 扩增 |
3.2 CYP306、CYP339 基因启动子报告基因的构建 |
3.3 家蚕CYP306, CYP339 基因启动子在BmN 细胞中的转录活性 |
3.4 诱导物对CYP306, CYP339 基因启动子转录的影响 |
4 讨论 |
第四章 家蚕P450 4 家族基因对植物次生物质的抗性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试剂和药品 |
3 主要方法 |
3.1 核酸的提取 |
3.2 cDNA 第一链的合成 |
3.3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3.4 Real-time PCR |
3.5 标准曲线制作 |
3.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在脂肪体中CYP4M5 和CYP4M9 基因在芸香苷诱导下和正常情况下的转录水平比较 |
4.2 在中肠中CYP4M5 和CYP4M9 基因在芸香苷诱导下和正常情况下的转录水平比较 |
5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喙尾琵甲生态学特性及种内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
1.2.1 种群分化 |
1.2.2 谱系地理学 |
1.2.3 拟步甲科昆虫、琵甲族昆虫及喙尾琵甲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喙尾琵甲生态学特性及分布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材料 |
2.1.2 试验工具和仪器 |
2.1.3 试验地点 |
2.1.4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生命表分析 |
2.2.2 幼虫密度制约 |
2.2.3 实验种群的化蛹特征 |
2.2.4 自然分布区分析 |
2.3 小结和讨论 |
2.3.1 小结 |
2.3.2 讨论 |
第三章 喙尾琵甲的细胞学初步研究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材料 |
3.1.2 主要仪器和试剂 |
3.1.3 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制片优化结果 |
3.2.2 染色体标准染色研究 |
3.3 小结和讨论 |
3.3.1 小结 |
3.3.2 讨论 |
第四章 喙尾琵甲不同地理种群形态学比较研究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材料和采样 |
4.1.2 主要仪器和试剂 |
4.1.3 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形态特征分析 |
4.2.2 种群划分 |
4.2.3 形态特征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
4.3 小结和讨论 |
4.3.1 小结 |
4.3.2 讨论 |
第五章 喙尾琵甲不同地理种群AFLP 分析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材料 |
5.1.2 主要仪器和试剂 |
5.1.3 DNA 的提取和检测 |
5.1.4 AFLP 的扩增 |
5.1.5 扩增产物的检测 |
5.1.6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AFLP 反应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
5.2.2 种群遗传多样性 |
5.2.3 遗传分化和遗传结构 |
5.2.4 聚类分析 |
5.2.5 遗传多样性与地理因子的相关性 |
5.3 小结和讨论 |
5.3.1 小结 |
5.3.2 讨论 |
第六章 基于mtDNA 基因COⅠ和COⅡ序列的喙尾琵甲谱系地理学分析 |
6.1 材料和方法 |
6.1.1 材料和采样 |
6.1.2 主要仪器和试剂 |
6.1.3 DNA 的提取和检测 |
6.1.4 mtDNA 基因COI 和COII 的扩增和测序 |
6.1.5 数据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COI 基因的结果和分析 |
6.2.2 COII 基因的结果和分析 |
6.2.3 COI 基因和COII 基因的合并分析 |
6.3 讨论 |
6.3.1 基因和片段的选择及解决力 |
6.3.2 遗传结构和地域性分化 |
6.3.3 单倍型分布与冰期避难所 |
6.3.4 喙尾琵甲群体历史推测 |
6.3.5 进化显着单元和保护提示 |
第七章 喙尾琵甲及地理近缘琵甲分子系统学研究 |
7.1 材料和方法 |
7.1.1 材料 |
7.1.2 主要仪器和试剂 |
7.1.3 DNA 的提取和检测 |
7.1.4 AFLP 的扩增和检测 |
7.1.5 COI 和COII 基因片段的扩增和测序 |
7.1.6 数据分析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基于AFLP 的系统发育关系分析 |
7.2.2 基于COI 和COII 基因的系统发育关系分析 |
7.3 小结和讨论 |
7.3.1 小结 |
7.3.2 讨论 |
第八章 结论和讨论 |
8.1 结论 |
8.1.1 主要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分布和染色体 |
8.1.2 种内分化 |
8.1.3 喙尾琵甲与地理近缘种的关系 |
8.2 讨论 |
8.2.1 遗传格局和分化历史的形成 |
8.2.2 云南谱系地理学分布模式比较 |
8.2.3 喙尾琵甲的保育和保护性开发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7)基于Bmamy2基因的家蚕起源与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家蚕的分化及系统特征 |
1.1.1 家蚕的传播与系统分化 |
1.1.2 家蚕的系统特征 |
1.1.3 中国系统家蚕地方品种特征特性 |
1.2 野蚕的多样性 |
1.2.1 概述 |
1.2.2 野蚕广泛的地理分布 |
1.2.3 野蚕生态学(化性)多样性 |
1.2.4 野蚕发育生理多样性 |
1.2.5 野蚕的食性多样性 |
1.2.6 野蚕的分子生物学多样性 |
1.2.7 野蚕的抗性多样性 |
1.2.8 中外野蚕差异比较 |
1.3 家蚕起源与分化研究进展 |
1.3.1 概述 |
1.3.2 基于历史文献学的研究 |
1.3.3 基于考古学和生态气候学的研究 |
1.3.4 基于染色体、细胞学和生理生化学的研究 |
1.3.5 基于分子标记的研究 |
1.4 线粒体基因在生物系统发育研究中的应用 |
1.4.1 线粒体基因的特点 |
1.4.2 线粒体基因的假基因 |
1.4.3 线粒体基因在物种进化研究中的应用 |
1.4.4 线粒体基因在家蚕进化研究中的应用 |
1.5 核基因在生物系统发育研究中的应用 |
1.5.1 物种进化研究中常用的核基因 |
1.5.2 家蚕淀粉酶基因家族组成及其遗传多样性 |
第二章 引言 |
2.1 研究背景 |
2.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3 主要研究内容 |
2.4 实验技术路线 |
第三章 家蚕BMAMY2基因克隆、表达研究及相关物种淀粉酶基因比较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及数据来源 |
3.1.2 软件工具 |
3.1.3 主要试剂及耗材 |
3.1.4 主要溶液及配制 |
3.1.5 主要仪器设备 |
3.1.6 方法与步骤 |
3.1.6.1 家蚕Bmamy2基因克隆及组织表达 |
3.1.6.2 家蚕及相关物种淀粉酶基因比较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家蚕Bmamy2基因的克隆 |
3.2.2 家蚕Bmamy2基因结构 |
3.2.3 家蚕Bmamy2基因序列特征 |
3.2.4 家蚕Bmamy2基因功能域结构 |
3.2.5 家蚕Bmamy2基因的组织表达特征 |
3.2.6 α-amy基因的鉴定 |
3.2.7 不同物种中α-淀粉酶基因的结构、序列与分布特征 |
3.2.8 13物种α-淀粉酶基因聚类分析 |
3.3 讨论 |
3.3.1 家蚕Bmamy2基因的结构、序列及组织表达特征 |
3.3.2 重叠基因 |
3.3.3 α-淀粉酶基因在物种间和物种内的分化 |
3.3.4 α-淀粉酶基因的多样性 |
第四章 家蚕地方品种多样性及其遗传分化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主要试剂及耗材 |
4.1.3 主要溶液及配制 |
4.1.4 主要仪器设备 |
4.1.5 方法与步骤 |
4.1.6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家蚕地方品种Bmamy2基因DNA序列碱基组成及其突变分析 |
4.2.2 单倍型分析 |
4.2.3 遗传距离分析 |
4.2.4 Network分析 |
4.2.5 系统发生分析 |
4.2.6 分子方差(AMOV)分析 |
4.3 讨论 |
4.3.1 家蚕的对外传播及系统分化 |
4.3.2 家蚕地方品种的组群结构 |
4.3.3 家蚕的驯化及品种分化 |
第五章 野桑蚕的多样性及家蚕的起源与分化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主要试剂及耗材 |
5.1.3 主要溶液及配制 |
5.1.4 主要仪器设备 |
5.1.5 方法与步骤 |
5.1.6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野桑蚕的表形、发育及茧质多样性 |
5.2.2 野桑蚕Bmmay2基因碱基插入/缺失及替换分析 |
5.2.3 野桑蚕Bmmay2基因核苷酸多样性和单倍型多样度分析 |
5.2.4 分子方差分析 |
5.2.5 野桑蚕间遗传距离分析 |
5.2.6 野桑蚕的系统发育分析 |
5.2.7 家蚕的起源与分化 |
5.3 讨论 |
5.3.1 野桑蚕的多样性 |
5.3.2 野桑蚕的地理组群结构及混杂分布 |
5.3.3 家蚕的组群结构 |
5.3.4 家蚕的起源与分化 |
5.4 结论 |
第六章 综合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 |
致谢 |
(8)应用mtDNA CytB基因全序列分析白唇鹿和五个马鹿亚种的遗传多样性与系统进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SUMMARY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遗传多样性及其研究意义 |
1.1 遗传多样性的概念 |
1.2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意义 |
2 分子系统学 |
2.1 分子系统学概念及发展 |
2.2 分子系统学研究方法 |
2.3 系统树的构建方法 |
2.4 系统发育树构建方法的比较 |
3 鹿类资源遗传多样性的评估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
3.1 细胞学标记 |
3.2 生物化学标记 |
3.3 分子生物学标记 |
3.4 线粒体DNA |
4 我国马鹿和白唇鹿资源概况 |
4.1 马鹿资源 |
4.2 白唇鹿资源 |
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部分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1.1 样本的采集 |
1.2 主要仪器设备 |
1.3 序列分析软件 |
1.4 主要试剂及工具酶 |
1.5 试验相关溶液的配制(详见附录二) |
2 方法 |
2.1 基因组DNA 的提取 |
2.2 基因组的DNA 的琼脂糖电泳检测 |
2.3 线粒体DNA Cytb 基因全序列的扩增 |
2.4 从GenBank 下载的序列信息 |
2.5 序列分析 |
第三部分 结果分析与讨论 |
1 结果与分析 |
1.1 基因组DNA 提取结果检测 |
1.2 Cytb 基因PCR 纯化产物的电泳检测结果及测序结果 |
1.3 白唇鹿和五个马鹿亚种mtDNA Cytb 基因遗传多样性分析 |
1.4 白唇鹿和五个马鹿亚种系统进化分析 |
1.5 鹿属动物系统进化分析 |
2 讨论 |
2.1 白唇鹿和五个马鹿亚种mtDNA Cytb 基因全序列的遗传多样性 |
2.2 白唇鹿和马鹿亚种的系统进化分析 |
第四部分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英文缩略表 |
附录二 试验相关溶液的配制 |
附录三 GENBANK 下载相关鹿科动物序列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9)60Co-γ辐射对家蚕和柞蚕生物学效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低剂量辐射刺激农作物产量提高研究 |
1.1.1 辐射在植物方面的诱变效应 |
1.1.2 辐射在动物等方面的诱变效应 |
1.2 辐射对家蚕和柞蚕的变异的研究 |
1.2.1 激光对家蚕和柞蚕的变异的研究 |
1.2.2 磁场影响家蚕体内蛋白质含量 |
1.2.3 碳、氦离子局部照射影响家蚕造血器官 |
1.2.4 高压静电场处理蚕卵影响蚕的全茧量和茧层量 |
1.2.5 软x射线照射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 |
1.3 ~(60)Co-γ射线诱变研究概况 |
1.3.1 γ射线特点 |
1.3.2 γ射线生物效应 |
1.3.3 ~(60)Co-γ射线辐射家蚕和柞蚕的生物学效应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及处理 |
2.2 主要仪器设备 |
2.3 主要试剂及常用溶液配制 |
2.4 血液取样 |
2.5 家蚕孵化率调查 |
2.6 蚕体重的称量 |
2.7 茧层率和单蛾产卵数的统计 |
2.8 次代卵孵化率的调查 |
3 结果与分析 |
3.1 1~(60)Co-γ辐射对孵化率的影响 |
3.2 辐射对家蚕体重的影响 |
3.3 辐射对家蚕茧成绩的影响 |
3.4 辐射对家蚕蛾产卵量的影响 |
3.5 辐射对家蚕血液蛋白质影响 |
3.6 柞蚕试验结果与分析 |
3.7 辐射对柞蚕血液蛋白质影响 |
4 讨论 |
5 结论 |
5.1 ~(60)Co-γ射线辐射对家蚕的生物学效应 |
5.2 ~(60)Co-γ射线辐射对柞蚕的生物学效应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读研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桑天牛卵寄生蜂生殖生理特性及其种群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天牛天敌及寄生蜂的研究进展 |
1.1.1 天牛的主要天敌 |
1.1.2 桑天牛卵寄生蜂的研究进展 |
1.2 Wolbachia的研究进展 |
1.2.1 Wolbachia简介 |
1.2.2 Wolbachia的分子检测技术 |
1.2.3 Wolbachia对生物防治的意义 |
1.3 寄生机制-蛋白质方面的初探 |
1.4 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的采集 |
2.2 试剂与仪器 |
2.2.1 试剂 |
2.2.2 主要仪器 |
2.3 试验方法 |
2.3.1 桑天牛卵寄生蜂DNA的提取体内Wolbachia的检测分子 |
2.3.2 桑天牛卵啮小蜂孤雌生殖后代分析 |
2.3.3 来自不同区域的桑天牛卵寄生蜂的RAPD分析 |
2.3.4 桑天牛卵寄生蜂酯酶同工酶电泳分析 |
2.3.5 桑天牛卵啮小蜂寄生对桑天牛卵内蛋白变化的影响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桑天牛卵寄生蜂DNA的提取及体内Wolbachia的检测分子 |
3.1.1 基因组DNA的完整性和纯度 |
3.1.2 桑天牛卵寄生蜂体内Wolbachia的分子检测 |
3.2 来自不同区域的桑天牛卵寄生蜂的RAPD分析 |
3.2.1 探索RAPD的最佳反应体系 |
3.2.2 RAPD扩增结果分析 |
3.3 酯酶同工酶的结果分析 |
3.4 桑天牛卵啮小蜂各个发育阶段虫态的显微观察 |
3.5 桑天牛卵啮小蜂孤雌生殖的结果分析 |
3.6 SDS-PAGE全蛋白电泳图谱结果 |
4 结论 |
5 讨论 |
5.1 桑天牛卵寄生蜂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改进 |
5.2 桑天牛卵啮小蜂体内wolbachia的分子检测 |
5.3 6个不同地理区域的桑天牛卵寄生蜂的RAPD分析 |
5.3.1 影响RAPD-PCR扩增反应的因素 |
5.3.2 RAPD技术的主要特点 |
5.4 酯酶同工酶和RAPD技术分析结果的比较 |
5.5 寄生蜂的性别决定机制和性别控制因素 |
5.6 Wolbachia诱导产雌孤雌生殖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发表论文 |
四、野桑蚕的遗传多样性及其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荷斯坦牛全基因组indel分析及产奶性状关键基因鉴定[D]. 姜建萍.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4)
- [2]中华蚱蜢的比较转录组及线粒体转录组作图研究[D]. 周峰.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4)
- [3]家蚕解毒酶基因表达调控研究[D]. 赵国栋. 苏州大学, 2013(08)
- [4]家蚕P450基因CYP9A19和CYP9A22的启动子分析[D]. 赵斯斯. 苏州大学, 2012(03)
- [5]家蚕细胞色素P450的基因表达调控研究[D]. 高瑞娜. 苏州大学, 2011(06)
- [6]喙尾琵甲生态学特性及种内分化研究[D]. 赵敏.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0(02)
- [7]基于Bmamy2基因的家蚕起源与分化研究[D]. 杜周和. 西南大学, 2009(03)
- [8]应用mtDNA CytB基因全序列分析白唇鹿和五个马鹿亚种的遗传多样性与系统进化[D]. 张丽. 甘肃农业大学, 2008(09)
- [9]60Co-γ辐射对家蚕和柞蚕生物学效应的研究[D]. 孙辉. 安徽农业大学, 2008(09)
- [10]桑天牛卵寄生蜂生殖生理特性及其种群遗传多样性的研究[D]. 袁芳芳. 河北农业大学,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