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的发展需要高新管理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王秀芳[1](2021)在《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莫尔、圣西门、傅里叶,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社会主义的发展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巨大飞跃,但是从巴黎公社起义失败到苏东剧变的发生,也充分表征了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纵观社会主义走过的五百年历程,其中不乏思想家、政治家为此所提出的真知灼见,但是以科学家视角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理论却少之又少。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钱学森创立的,关于中国应该如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21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观点和主张。这一学说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系统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为方法支撑,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促进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协调发展和高效管理为重点所进行的理论探索,是钱学森晚年学术思想的精华。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是一个内容极其广泛的理论学说,本论文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指导下,以《钱学森书信》及其补编(15卷)以及《钱学森文集》(6卷)等为主要文本依据,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等多种方法,从广泛分散在书信、文集、讲话中提取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观点,在全面展现这一宝贵精神财富的真实面貌基础上,对这一理论进行概括总结、演绎分析。钱学森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规划主张始终围绕着三个问题进行:如何实现现代科学技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为人民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内部各系统互相服务的问题。世界社会形态和三次社会革命观点,不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学说,深刻揭示了中国与世界发展的不同步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钱学森对于21世纪中国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进行了深入探索。四大领域九大建设主张对于新时代五位一体建设、教育发展和国防建设,尤其是对于创建健康中国、绿色中国、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等有重要启示与借鉴价值。社会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的倡导,对于推进信息革命背景下国家治理体系从任务能力型到系统效能型转变有重要意义。虽然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不是尽善尽美的理论学说,但至少为当今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一种思路、一种方法、一种路径,而且经过实践的检验,其中的诸多理论学说已经得到了认可并被付诸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中,虽说其中的有些观点、理论尚存在争议,但依然不能掩盖这一思想所散发的光芒。
任玉泉[2](2020)在《基于DEA模型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研究》文中认为当今社会面临着经济增长带来的物质需求和环境污染的深刻矛盾。在汽车领域,石油消耗和尾气污染已经开始严重透支环境承载力,人类进行一次绿色出行变革已经迫在眉睫。按照现在的技术,这种变革的产物应该是新能源汽车产业。虽然新能源汽车还处于和成长期,但它最终将替代传统燃油汽车,成为未来人们的出行工具。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诞生和发展,除了其本身的使命要求,具体实现则需要依靠资本的力量。只有进行融资才能将理想变为行动,将技术转化为产品进入千家万户。本文研究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融资效率就是要发掘融资和资金配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需要注意的影响因素,为企业提高融资效率和资金配置效率提供参考意见,从技术创新和运营模式两方面进行探索和展望。本文首先对国内外融资效率方面的文献进行梳理。针对现有文献研究内容宽泛、时间较早、偏重债权三个特点,制定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近五年和股权三个对应的研究方向;其次研究了融资效率的相关概念。从融资理论的定义和来源,股权融资、融资效率和产业链的定义及研究方向等几个方面论述;再次分析了融资现状。描述了产业链发展情况以及企业各个时期的融资需求,分析了产业链融资渠道和当前银根收紧、企业利润下滑、产业链立足未稳等存在问题;最后进行融资效率研究。选取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170家公司数据,通过DEA-Malmquist模型计算融资效率静、动态参数,区分产业链内部融资效率特征分布及形成原因,通过Tobit回归模型对融资效率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稳健性检验。根据变量回归显着性对影响因素的权重对进行排序,得出关键因素和非关键因素。研究结论表明,第一,新能源产业链上市公司总体效率在逐年提高,通过不断创新未来可以完成对传统车替代。第二,在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行业中,电机电控和电池企业的融资效率明显高于整车企业。第三,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起到引导作用,技术进步则起到推动性作用。第四,股权融资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第五,发达地区对企业的融资效率能够产生显着影响。地方文化环境、公共治理环境、配套环境、政府效率、对人才吸引力这些综合实力,对企业的发展始终会产生正面的推动作用。基于以上结论,一方面,建议政府相关政策制定部门大力引进政府产业引导基金,为企业建立融资信用,帮助产业进入到良性发展的轨道。另一方面,建议企业选择金融支持力强、营商环境好的地方投资。融资应重点放在股权融资。尽量高效使用资金,避免闲置,着力在研发、营销方面大力投入,迅速占领市场。展望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应该在技术发展和经营模式两方面进一步迎合市场,提高融资效率。在技术发展方面,缓解使用焦虑,发挥电动汽车在智能科技上的先天优势,拉动市场需求。在经营模式方面对标智能手机产业,采用研发设计营销与生产制造分离的方式,明确专业分工,聚焦企业价值,采用不同的融资渠道和方式,提高各自的融资效率。
郑斌[3](2020)在《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技术与创新管理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变革,建筑业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如何在保证建筑产品安全性、耐久性、适用性的基础上更加节约成本、效率更高,一直以来都是行业从事者致力研究的课题。“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通过技术的创新、应用无疑是解决发展困境的最佳方法,事实证明,建筑业的企业正在通过技术的力量完成品牌形象建设、成本节约、效率提升,特别是大型企业在这方面做出了耀眼的的成就。但是,作为行业的主体——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和技术与创新管理弊病和不足的问题,企业发展战略不足、缺乏动力。基于此,论文以“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技术与创新管理”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调查、对比分析、未确知测度综合评价模型等方法展开研究。对技术管理、创新管理的来源、发展、分类方面研究,建议将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为两个层面进行分析,一个是企业常态化下项目实施开展的技术管理工作,一方面是为企业和项目服务的创新管理工作,这种既存在个体特性又存在包含关系的划分,能够更加简单的探究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该方面的管理。在技术管理组织机构、技术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探究基础上,分析了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技术管理一般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根源,并通过管理学知识及相关企业经验给出了对策。通过政策导向理解、市场因素分析等多角度的解读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创新管理所面临的问题,建议以明确企业技术创新方向、重视人才培养、加强创新主体合作、强化行业体制建设、政策提高创新积极性等方面优化创新工作。与此同时,建立了企业自主创新评价体系,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办法进行了说明。最后论文以云南建投B公司技术与创新管理为案例,对于技术与创新进行说明。
周龙波[4](2019)在《贵阳市白云区产业转型升级中的政策工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贵阳市白云区是“传统老工业区”,同时也是国家级重要的铝工业基地和贵州省新型工业化基地。建区以来,曾经聚集了中国铝业贵州分公司、贵州铝厂、南车集团贵阳车辆厂等国有中大型企业。但2012年以来,受产品市场价格持续低位、电力价格上涨等影响,铝产业严重亏损,2015年开始,白云区范围内的贵州铝厂逐步停产,白云区铝产业及工业面临严峻形势,旧产业的快速转移和新产业的缓慢升级,严重影响了白云区的产业发展、财政收入,严重制约着白云区的可持续发展。目前产业转型升级是个各级政府需要面对的一个普遍问题,中央、省、市、区各个层面均出台了系列政策来推动其开展,但区位因素、资源环境、产业基础等各个经济因素对政策的落实具有很大的影响,采取有效的政策工具来推动政策落实,对产业转型升级有极大的放大效应。有助于政策落地、提高政策效果、增加转型效率,避免政策失误、减少资源浪费、降低决策风险,使转型升级早见成效。所以,在白云区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如何选择更加优化的政策工具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对目前国内外在产业转型升级和政策工具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陈述了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政策工具理论等论文研究过程中需要使用的概念和有关理论。然后通过案例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对贵阳市白云区2015年至2017年三年间在产业转型升级政策工具的选择情况和应用效果进行梳理汇总,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对使用效果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结合贵阳市白云区的具体实际提出了“建立统一的产业转型升级工作机构、进一步优化产业规划、注重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精准选择混合性政策工具、引入工商管理技术、探索使用市场化工具、把人才培养作为重要任务”等具有针对性、操作性的对策建议。希望形成的研究结论能够为国内其他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利的借鉴。
彭连贵[5](2019)在《基于技术生命周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价值评价研究》文中指出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经济体中代表性的创新群体,具有重要的发展带动作用。对于投资者而言,如何从众多的企业中选择投资收益好、发展潜力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成为投资决策时不可绕开的难题。本文选择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其高技术的特征,从技术生命周期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技术管理能力的评价指标去探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投资价值,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首先,对国内外有关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价值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研究,发现科技型中小企业研究发展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规律性,即技术引进阶段、技术创新阶段和融资阶段。其次,学者在评价科技型中小企业时,多集中在财务评价方面,聚焦创新能力与技术管理能力的评价相对较少。为此,本研究从财务方面、创新能力和技术管理能力三个维度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投资价值进行评价,并在一级指标下设置10个二级指标和31个三级指标。考虑到技术生命周期对技术管理能力评价的影响,在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四个不同的阶段选择不同的评价指标,使得该评价体系具有灵活性和周期性。在指标权重确定过程中,运用神经网络及决策树模型对缺失的数据进行补齐。之后,运用改进粗糙集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综合方法来确定指标权重,克服了以往方法在确定指标权重过程中只能处理数值型及指标权重为0的情况,使得权重的确定更符合实际。在此基础之上,构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价值评价模型,并将其应用到科技企业的投资价值评价中。最后,从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对比分析了 3D打印行业中的两家科技企业,基于投资决策分析的结果,给出投资建议。
张良[6](2018)在《高新技术企业全要素技术创新的审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我国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进一步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17年4月科技部印发《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通知,高度重视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截止2016年底我国共有高新技术企业10.4万家。尽管数量众多,但高新技术企业在投入、管理等方面仍存在较多问题,且缺乏严密有效的审计监督检查,使得企业技术创新实力明显不足,导致很多企业存续时间较短(2015年工商部门不完全统计资料显示,高新技术企业平均寿命约为2.6年)。通过对国内外技术创新审计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对于技术创新审计,大多数研究者的研究方向单一化,指标选取方向比较单一,缺少涵盖技术创新各项要素的全要素审计研究。因此,从高新技术企业全要素技术创新的角度进行审计研究,对于促进技术创新审计理论研究、改进企业技术创新工作不足、深入开展技术创新审计检查工作,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归纳现有的企业技术创新审计模式及相关研究成果,以技术创新相关理论和审计理论为指导,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全要素技术创新审计开展深入探讨,主要内容有:以审计理论为基础对高新技术企业全要素技术创新审计定义及审计要素进行基本的概念界定;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调查,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现状及审计现状,论证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全要素技术创新审计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构建高新技术企业全要素技术创新审计体系,并对各个部分进行具体论述;分析高新技术企业全要素技术创新审计指标,构建全要素技术创新审计指标体系,并对指标进行优化和赋权;最后,通过K企业审计实例分析,对其全要素技术创新审计过程作详细阐述。研究得出,高新技术企业全要素技术创新审计既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具有开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也在技术层面和业务方面具备可操作性,为改进企业技术创新工作、提高企业技术创新审计质量提供了比较有说服力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刘宏涛[7](2018)在《竞优型组织员工绩效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早已表明了事物规律的重要性,当人们的行为符合事物规律时就取得进步和发展,违背规律就要遭受惩罚。在取得文明成果的同时,人们过分强调了“竞争”的作用,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也造成了一系列的不良后果,因此,如何基于新的思想引导人与人、人与组织以及人与环境等之间和谐的发展,便成为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与竞争不同,竞优理论强调事物规律的作用,指出“竞”不应简单的理解为万物竞争,而应理解为万物争先恐后,竞相表现出符合自然规律的优良行为。以竞优思想来引导组织的构建、运营和发展,形成竞优型组织,则是竞优理论在组织管理领域的拓展应用。目前竞优型组织是一个较新颖的概念,相关的研究也处于起步阶段,因而为了在实践中更好的指导竞优型组织的运行和发展,需要对竞优型组织中涉及到的管理方法和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员工的绩效评价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和激励性,是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也为组织的各项管理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因而建立客观而公正的员工绩效评价方法,对组织及员工个人的不断提升和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是对竞优型组织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完善。目前员工绩效评价的方法有多种,但这些方法大都以决策者对各绩效指标的价值认知为评价基础,缺少员工的参与和认同,不能有效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这些方法不能有效识别和认同不同员工的内质差异和个体优势,将这些方法直接应用在对竞优型组织员工绩效的评价中,不能客观而真实的反映各员工的竞优水平,因此,有效的竞优型组织员工绩效评价方法,应在竞优理论的指导下,充分体现出竞优型组织的不同特征和价值主张。为了丰富和完善竞优型组织的相关理论,本文以竞优型组织为研究背景,按照从激励竞优到竞优调整的逻辑主线提出了三种员工绩效的评价方法,形成了竞优型组织员工绩效评价的方法体系。竞优型组织在对员工绩效进行评价时,可依据不同的评价目的选择不同的评价方法或方法组合。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从理论层面,构建了竞优型组织员工绩效评价的理论框架,并着重分析了竞优型组织与传统组织员工绩效评价的差异,进而指出了竞优型组织员工绩效评价方法的前提、功能及特点,从而有利于员工绩效评价工作的有序进行,也为员工绩效评价方法的提出奠定了基础。(2)提出了基于竞优模式识别的员工绩效评价方法。在确定价值内容的前提下,该方法允许被评价对象全面参与评价过程并充分表达其不同的价值主张,不需外部评价者的人为干预,而且在提高群体决策科学性的同时,可以获得整个群体竞优行为的“结构性”特征。首先按照竞优思想,从尊重和鼓励事物个体的内质差异出发,从最有利于体现员工价值的角度对其个体优势进行客观识别;其次利用聚类分析的方法,从优势特征集中识别群体竞优行为的模式特征;最后以各竞优模式包含的个体数量和评价信息的差异程度为基准确定各模式的话语权重,并得到最终的员工绩效评价结果。(3)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重优势的员工绩效评价方法。该方法是从组织内部的角度进行考虑,全面反映了部门或团队内员工的个体优势和整体优势,在认同员工整体价值的同时给员工个体留有充分的价值实现空间。首先以竞优思想为指导,利用目标规划方法构建优势特征识别模型,充分挖掘成员个体和整体的优势特征;然后通过一个集成优化模型,将个体信息与整体信息进行集成,并得出绩效指标的属性权重向量,进而得到最终的员工绩效评价结果。(4)提出了一种多主体参与的员工绩效评价方法。该方法是从组织整体的角度进行考虑,不仅要认同组织内部员工的竞优行为,也要兼顾组织外部环境的变化和需求。首先基于各员工的个体优势特征情况,获得评价客体的竞优结构;然后获得专家、同行业高管和客户等其他群体对员工绩效结构的价值认知情况,并基于各群体的一致性程度对信息进行集结,得到员工外部群体的最终认知结果;最后将员工外部群体对员工绩效的价值认知结果与评价客体的绩效评价结果进行融合,得到最终的评价值。(5)对竞优型组织员工绩效的管理对策进行了研究。现有的员工绩效管理对策,大多缺少对竞优型组织特征和原则的考虑,员工在提升绩效的同时可能会出现违背竞优型组织价值主张的情形。本文首先提出了竞优型组织员工绩效管理对策的逻辑框架,指出了管理对策研究所遵循的逻辑主线;其次在竞优思想的指导下,给出了基于理论抽象和实践经验的竞优型组织员工绩效管理对策;最后将本文提出的管理对策在选定的案例对象中进行了应用研究。(6)选择高新技术企业R&D人员作为案例对象进行应用研究,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首先对高新技术企业及R&D人员作为案例对象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然后依据评价目的对员工绩效评价的方法进行了选择;最后对被评价员工的绩效情况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具体的管理对策和建议。
胡承波[8](2011)在《中国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激烈的竞争,航空企业也不例外。对于处在经济发展变革中的我国航空制造业企业来说,实施技术创新、研究技术创新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的条件、发展的基础和提高竞争力的源泉与手段,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生存发展,必须依靠有效的技术创新,必须建立规范完善的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因此,如何构建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选题站在时代发展的角度,在分析我国航空企业技术创新所面临的技术环境及其技术创新现状的基础上,借鉴系统的分析方法,综合运用技术创新理论、产业演进理论、企业竞争理论、绩效理论和数据包络分析控制投影模型等相关理论,对我国航空企业技术创新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揭示了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构建了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促进我国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这一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重点研究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全文除绪论和总结展望外共有六章。其中第二章提出并分析了技术创新、竞争优势理论、绩效理论、企业持续创新理论等概念体系和理论框架,从而为本文的研究奠定相应的理论基础;第三章对我国航空制造业企业的发展现状、技术创新情况以及存在问题等进行了分析,对中外航空制造业企业竞争力作了比较分析,指出需要依靠建立技术创新长效机制来提高企业及其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第四章至第六章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揭示了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所需的创新环境;第七章通过对西飞的实证研究验证和分析本文构建的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及其评价体系。航空制造业企业通过基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学习机制、企业技术创新战略规划、企业家精神、组织模式创新、创新文化建设等来实现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建构。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是指在企业使命和创新战略指导下,为主动响应市场动态性变化,通过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有关的各种因素、环节、各个方面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自动调节与控制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功能和过程,及时有效地为市场不断提供新的价值,从而使企业获得持续的经济效益和持续发展的多层次综合性能力体系,其内生于企业独特资源、知识和技能的积累以及一系列激活机制,以有效满足或引导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或新服务来体现。论文将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划分为七个衡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维度,即学习能力、研究开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资源配置能力、组织创新能力和战略计划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是一种方法、结构和工具,用来组织和创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各种指标。系统、科学、有效地评价企业创新能力,对于航空制造业企业科学地定位自身的技术创新状态,采取有效的技术创新战略,保持和提高航空制造业企业竞争优势,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此外,改善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创新环境,对于加快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进程,提高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成效,推动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张洁[9](2010)在《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与提升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知识经济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活动不断增多,企业日益重视自主创新活动的组织管理。虽然很多企业在开展自主创新实践中,不断开发创新管理标准,但是自主创新管理能力和创新绩效仍然低下,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高新技术企业合理的配置创新资源,提升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为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重要课题。在创新研究中,技术创新理论非常丰富,但是创新组织管理研究仍然缺乏,从资源能力视角开展的创新管理研究缺乏实证的支持,也缺乏对这种能力如何建设和提升的研究。同时,创新活动具有项目的特征,目前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在研发管理,以及创新管理中的应用也得到了实践和理论的证明,但是缺乏结合组织战略层面的创新管理理论与创新项目管理理论开展对创新管理能力的深入研究。针对上述研究现状,本文以创新管理理论为主,结合组织理论、战略理论以及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开展对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活动所需要的自主创新管理能力的研究,分析自主创新管理能力的构成,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以及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提升方法。论文按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如何构成”——“如何提升”的思路,以创新管理理论为基础,综合考虑自主创新管理能力的内涵和特征,利用实证方法分析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构成变量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分析了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的提升方法。在研究的过程中,采取实证分析的方法、理论推演的方法和案例比较研究的方法。首先,在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构成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时,对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到了216份有效样本。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因子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说明了自主创新管理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存在的关系。其次,在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构建研究中,采取专家评议法和理论推演的方法,建立了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的关键域和关键活动,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的评估模型,以及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的提升模型。在分析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提升方法时,采取了理论推演的方法。最后通过案例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所构建的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开展应用研究。最终得出了研究结论以及高新技术企业开展自主创新管理的启示:1.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活动是一次性,独特性和不确定性很高的活动,具有项目的特征。在对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管理能力内涵分析基础上,明确了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构成,包括创新战略管理能力,创新组织结构,创新组织文化,创新知识管理能力,创新计划管理能力,以及创新变更管理能力六个方面。实证研究发现,这六个变量均与创新绩效正相关。对创新绩效影响大小依次是创新组织结构,创新知识管理能力,创新战略管理能力,创新组织文化,创新计划管理能力和创新变更管理能力。2.在对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构成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构建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全面动态的分析自主创新管理能力。在实证研究基础上,结合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特点,建立了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的关键域和关键活动,建立了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的评估模型,分析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的评价方法,结合层次分析法和多元回归分析法确定了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价指标权重,建立了评价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的蛛网模型。最后,从横向层面促进自主创新管理能力不断匹配和均衡发展,以及从纵向层面促进自主创新管理能力层级提升的角度,构建了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的提升模型。3.分析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的提升方法。从组织模式变革以及组织流程变革的角度出发,分析各个维度成熟度的提升。开展组织战略层面的变革和组织流程层面的变革来提升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在组织战略层面,可以通过构建面向创新的项目导向型组织模式,从创新组织结构变革,创新组织文化建设,创新项目战略导向,以及组织学习和知识转化几个维度进行提升方法集成,提升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从项目流程变革的层面,构建一种平衡创新和控制的半结构化的项目过程管理的流程,开展创新计划管理流程和创新变更管理流程的变革,促进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提升。最后分析组织模式和组织流程变革的过程,并从资源视角分析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提升机理。4.最后对IBM公司,华为公司,天士力公司等自主创新管理的案例进行分析,对比三家企业的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各维度的现状;利用所构建的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管理成熟度模型开展案例企业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的评价,并开展评价结果的分析和对比,总结和分析案例企业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的情况。本研究的创新点可以概括为:从理论视角对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构成进行分析,并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构成变量与创新绩效存在的关系;之后,在此基础上,结合组织管理成熟度理论,构建了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明确了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的关键域和关键活动,以及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的评估模型和提升模型。并分析通过组织模式和组织流程的变革,构建项目导向型组织模式和平衡创新和控制的项目过程管理流程。根据所构建的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选择案例企业开展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的评价,对案例企业开展对比研究,并建立案例企业的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得出了研究的结论。
顼志芬[10](2009)在《面向创新的项目导向型企业评价模型与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类社会向知识经济的全面转型,创新日益成为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科技竞争力的关键。尽管我国企业的创新绩效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在企业创新活动的组织管理上仍有待改进,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在创新管理中的应用为改善企业创新活动的组织管理水平提供了思路。本文的研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很多创新活动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原因是企业组织管理模式不适应创新活动管理的要求,因此从企业组织层面建立适宜创新的、行之有效的创新活动的组织管理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如何建立适合创新的企业组织管理模式,首先要清楚企业组织管理存在哪些不适应创新活动要求的地方,这就需要对企业创新活动的组织管理状况进行评价。目前有关企业创新活动组织管理的评价研究相对较少,我国现有的企业创新的组织评价模型在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评价结果应用上还存在不足之处,有待改进。因此本文以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和创新管理理论为基础,对面向创新的项目导向型企业评价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文运用比较分析方法、文献研究法、逻辑推理法、专家评议法和案例研究法等多种方法进行研究。在构建研究框架时应用了比较分析方法和文献研究方法;在构建评价理论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时使用了理论推演方法;在检验评价指标体系时采用了专家评议法;运用案例研究方法对本文研究成果的应用进行了实证研究。这些研究方法的综合应用保证了研究的质量。本研究的结论包括四个方面:首先,面向创新的项目导向型企业具有持续创新和项目导向的基本特征,是适于创新的企业组织管理模式。面向创新的项目导向型企业评价应以其组织模型为理论基础。其次,面向创新的项目导向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框架以其组织模型为基础,涵盖了企业创新活动组织管理的主要要素。第三,面向创新的项目导向型企业评价采用蛛网模型评价方法。该方法综合定性与定量方法,能够直观的反映企业创新活动组织管理各方面的情况,便于企业通过评价发现改进的机会,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第四,面向创新的项目导向型企业评价结果的应用方法是建设项目导向型企业,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方法和途径。面向创新的项目导向型企业的建设以评价结果为基础,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分析确定改进路径和方法。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建立了面向创新的项目导向型企业评价的理论模型。本文通过对项目导向型企业相关研究的深入分析,认为项目导向型企业是适于创新的组织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面向创新的项目导向型企业的内涵和特征,建立了评价的理论模型,该模型由战略管理、组织文化、管理机制、组织体制和创新管理能力五个要素构成。该模型的建立丰富了企业创新活动组织评价的理论基础。其次,构建了面向创新的项目导向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以面向创新的项目导向型企业组织模型为理论基础,结合企业创新活动组织管理的影响因素,构建了评价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五个一级指标,十六个二级指标构成,涵盖了企业创新活动组织管理的关键要素,较好的反映企业创新活动组织管理的状况。第三、设计了面向创新的项目导向型企业的评价方法。本论文设计的面向创新的项目导向型企业评价的蛛网模型方法直观地反映了企业创新活动组织管理的状况,更具操作性;提出了评价结果分析的逆向层次分析法,对企业创新活动组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丰富了现有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第四,研究了面向创新的项目导向型企业评价结果的应用方法。本论文研究了面向创新的项目导向型企业评价结果的应用方法,完善了企业组织和创新管理评价体系的研究。该应用方法包括面向创新的项目导向型企业单要素的建设方法和集成建设方法,为企业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奠定了理论基础,完善了企业创新活动组织评价的理论体系。综上所述,本论文对企业创新活动的组织评价进行了具有一定开创性的研究,通过研究建立了系统的面向创新的项目导向型企业评价模型。
二、企业的发展需要高新管理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企业的发展需要高新管理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意义、不足 |
第一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发展轨迹 |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逻辑 |
一、资本主义的入侵催生了近代国家观念和科技救国思潮的产生 |
二、二十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实践 |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与影响因素 |
一、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
二、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形成过程 |
一、萌生阶段(1930-1955):在救国思想主导下,初步接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努力掌握专业知识 |
二、发展阶段(1956-1981):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系统工程思想逐步成熟 |
三、成熟阶段(1982-1996):在邓小平理论的影响下,开始用社会工程思想思考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
四、完善阶段(1997-2009):在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影响下,以“钱学森之问”为标志继续思考国家重点领域的发展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钱学森关于时代发展特征的分析 |
第一节 对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一):“科学技术”视角 |
一、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不断发展 |
二、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呈现“大科学”发展态势 |
三、把握产业革命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
第二节 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二):“世界社会形态”视角 |
一、世界社会形态是世界历史发展到信息革命时代的阶段性特征 |
二、信息化、差异化、资本化是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 |
三、钱学森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解读 |
第三节 对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重大任务的认识 |
一、第一次社会革命奠定了当前中国发展的制度优势、思想优势 |
二、第二次社会革命亟需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协调发展的问题 |
三、主动为第三次社会革命作准备 |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战略对策 |
一、 “时代差”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任务是极其艰巨的 |
二、科技立国重要性日益凸显 |
三、用系统视角分析时代问题 |
第五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内容 |
一、基本理念与创新主张 |
二、方法支撑和具体运用 |
三、主要框架及基本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瞄准新兴产业革命推动国家产业不断升级 |
二、加强三大经济学研究助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
三、运用系统工程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
四、创造性地提出人民体质建设主张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一):大力开展“科技经济建设” |
一、科技是21 世纪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核心 |
二、发挥社会主义国家优势大力推进科技经济建设 |
三、建设主动型“宏观控、微观放”的科技经济管理体制 |
四、依靠伦理、管理、法理规约科技经济行为 |
第三节 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二):重视发展“人民体质建设” |
一、从整体的角度规划人民体质建设 |
二、深入研究人体科学 |
三、推进医学改革 |
四、关心重视老龄人口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钱学森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必要性 |
二、钱学森论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
三、研究社会主义精神财富创造事业的学问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思想建设是“主观表现” |
一、思想指导: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 |
二、 理论研究:思维科学、系统科学、社会科学加行为科学是关键 |
三、技术手段:思想政治社会工程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客观表现” |
一、 “中国文化是强大的国力” |
二、传统文化的扬弃主张 |
三、建设21 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
四、21 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较早进行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研究 |
二、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主张 |
三、主张建立行政科学理论体系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一):政体建设 |
一、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看法与主张 |
二、行政机构必须因时因事进行调整 |
三、建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行政工作体系 |
四、总体设计部:现代国家智库建设的雏形 |
五、中央科学技术委员会:加强科学技术的综合管理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二):法律建设 |
一、法治以实现对社会和国家的最佳治理为目的 |
二、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系统工程 |
三、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法治系统工程 |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三):民主制度建设 |
一、为完善基本民主制度献计献策 |
二、探索落实民主集中制的方法路径 |
三、开展人民政协学研究助力协商民主 |
第五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四):党的建设 |
一、钱学森对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建议和主张 |
二、钱学森关于领导科学及领导干部的培养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钱学森关于地理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及基本主张 |
一、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 |
二、地理建设的主要内涵 |
三、地理建设的理论依据 |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国土工程 |
一、把交通建设作为地理建设之本 |
二、在“尊重”和“创造”基础上开展水利建设 |
三、发展沙产业、林产业、草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
四、加快现代城市建设 |
五、推进重点地区发展 |
第三节 地理建设(二):生态环境保护 |
一、国家再生资源委员会:规划资源回收利用 |
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
三、灾害学研究:科学防治自然灾害 |
四、城市学研究:山水城市发展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钱学森关于教育、科技、外交、国防发展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 |
一、教育是第一位的大事 |
二、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
三、进行全面的教育改革 |
四、开展大成智慧教育 |
第二节 推动科学技术发展 |
一、党要不断提升科技领导力 |
二、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 |
三、面向群众开展科普宣传 |
第三节 积极践行和平外交政策 |
一、平等是外交的基础 |
二、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
三、贯彻世界范围内的群众路线 |
四、大力维护国家安全 |
第四节 推进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 |
一、认真研究21世纪国防建设重点问题 |
二、加强战略战术运用确保打赢现代战争 |
三、顺应国际军事变革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评价与当代价值 |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贡献 |
一、以系统理论创新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发展问题 |
二、深入阐明了科学技术推动国家进步发展的作用机理 |
三、为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中的难点和热点献计献策 |
四、解读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的某些重要论断和观点 |
五、提出并尝试破解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发展问题 |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特点 |
一、科学家的理想性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 |
二、技术方法的科学性与具体场景的适用性 |
三、学理上的逻辑性与实践中的有限性 |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评价 |
一、性质上:它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阶段性:它是还不成熟、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
三、实践上: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
第四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教育启示 |
一、树立求真求实态度,认真研究国家发展中的各类问题 |
二、汲取人物思想智慧,助力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 |
三、注重资源开发利用,挖掘展现先进群体精神风貌 |
四、贯彻立德树人方针,实现高等教育道德性与知识性逻辑的统一 |
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强化科学家队伍的国家观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基于DEA模型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进展 |
1.2.2 国外研究进展 |
1.2.3 简要的述评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技术路线 |
1.3.2 核心理论概念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 |
1.4.2 效率研究 |
2 新能源汽车产业融资现状分析 |
2.1 发展概述 |
2.1.1 发展环境 |
2.1.2 产业链构成 |
2.1.3 产业链特征 |
2.1.4 未来展望 |
2.2 融资需求 |
2.2.1 企业生命周期内融资需求 |
2.2.2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融资需求 |
2.3 融资渠道及存在问题 |
2.3.1 主要融资渠道 |
2.3.2 股权类融资渠道 |
2.3.3 股权类融资项目 |
2.3.4 存在问题 |
3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研究 |
3.1 研究方法 |
3.1.1 效率评价方法 |
3.1.2 融资效率DEA评价法 |
3.1.3 Malmquist指数评价法 |
3.2 研究数据 |
3.2.1 研究指标的选取 |
3.2.2 上市公司样本选取 |
3.2.3 数据处理 |
3.3 效率分析 |
3.3.1 DEA模型分析 |
3.3.2 Malmquist模型分析 |
4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市公司融资效率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4.1 影响因素分析 |
4.1.1 被解释变量 |
4.1.2 解释变量 |
4.2 影响因素模型分析 |
4.2.1 指标及变量选取 |
4.2.2 模型设定 |
4.2.3 Tobit面板模型测算及结果分析 |
4.2.4 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2.1 政策支持 |
5.2.2 金融支持 |
5.2.3 企业治理 |
5.3 展望 |
5.3.1 技术发展 |
5.3.2 经营模式 |
参考文献 |
(3)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技术与创新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1.6 研究对象范围界定 |
1.7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概述 |
2.1 建设工程管理的措施概述 |
2.1.1 组织措施 |
2.1.2 技术措施 |
2.1.3 经济措施 |
2.1.4 管理措施 |
2.2 技术管理理论概述 |
2.2.1 技术的发展 |
2.2.2 技术的释义 |
2.2.3 技术的类别 |
2.3 技术创新理论概述 |
2.3.1 技术创新理论 |
2.3.2 建设工程项目创新概念 |
2.3.3 建筑施工企业技术创新 |
2.3.4 技术创新模式 |
2.4 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概述 |
2.4.1 文献调研法 |
2.4.2 对比分析法 |
2.4.3 案例分析法 |
2.4.4 专家会议法 |
2.4.5 未确知测度综合评价 |
2.5 技术与创新管理分析 |
第3章 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技术管理 |
3.1 技术管理工作的任务和作用 |
3.2 技术管理组织机构 |
3.3 技术管理制度 |
3.3.1 技术管理制度的制定原则 |
3.3.2 技术管理制度的分类 |
3.3.3 技术管理制度执行影响因素分析 |
3.3.4 技术管理制度执行影响因素解决对策 |
3.4 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技术管理工作分析 |
3.4.1 图纸相关工作管理 |
3.4.2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管理 |
3.4.3 技术交底、技术复核管理 |
3.4.4 检验、试验管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创新管理 |
4.1 创新模式 |
4.1.1 按技术创新的动力划分 |
4.1.2 按技术创新源划分 |
4.2 创新管理体系 |
4.2.1 公司创新管理体系 |
4.2.2 创新管理制度 |
4.3 技术创新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
4.3.1 建筑活动和产品特点带来的问题 |
4.3.2 建筑活动社会环境带来的问题 |
4.4 创新工作优化思路 |
4.4.1 通过明确企业技术创新方向优化创新工作 |
4.4.2 通过重视人才培养优化创新工作 |
4.4.3 通过加强创新主体合作优化创新工作 |
4.4.4 通过强化行业体制建设优化创新工作 |
4.4.5 通过政策提高创新积极性优化创新工作 |
4.5 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6 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 |
4.7 案例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企业技术与创新管理案例分析---以云南建投B公司为例 |
5.1 企业背景 |
5.2 企业技术与创新管理制度建设 |
5.2.1 技术与创新管理制度的亮点 |
5.2.2 技术与创新制度形成流程 |
5.2.3 已形成的技术与创新制度内容 |
5.3 公司技术与创新管理投入分析 |
5.3.1 技术与创新管理人员投入 |
5.3.2 技术与创新管理资金占营业额的比重 |
5.3.3 技术设备情况 |
5.4 公司技术与创新管理产出分析 |
5.4.1 自主创新 |
5.4.2 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 |
5.5 企业技术与创新管理案例分析 |
5.5.1 利用BIM技术完成复杂结构项目实施 |
5.5.2 项目实施效果总结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论文的不足 |
6.3 展望 |
谢辞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专家打分卡——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技术与创新管理研究 |
(4)贵阳市白云区产业转型升级中的政策工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与文献评估 |
1.3.1 产业转型升级问题的研究 |
1.3.2 关于政策工具的研究 |
1.3.3 产业转型升级政策工具研究 |
1.4 研究内容的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4.3 主要创新点 |
2 核心概念及基本理论 |
2.1 核心概念 |
2.1.1 产业转型升级的概念 |
2.1.2 产业转型升级政策工具的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2.2 政策工具理论 |
3 贵阳市白云区产业转型升级政策工具的应用现状 |
3.1 白云区产业发展现状 |
3.2 白云区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3.2.1 工业产业未形成集群发展 |
3.2.2 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仍然较低 |
3.2.3 人才资源和创新能力供给不足 |
3.3 白云区产业转型升级政策工具选用的现状 |
3.4 白云区产业转型升级政策工具应用效果 |
3.4.1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
3.4.2 地区经济稳中有进 |
3.4.3 营商环境持续向好 |
3.5 白云区产业转型升级政策工具选择特点 |
3.6 白云区政策工具绩效评价 |
4 贵阳市白云区产业转型升级中采取的政策工具问题 |
4.1 强制性工具效率较低,政策有效性较差 |
4.1.1 宏观管理不到位,政府多头管理阻碍政策执行 |
4.1.2 微观管理越位,政策制定没有充分联系实际 |
4.1.3 规划难以实施,政策延续性差 |
4.2 自愿性工具使用较少,政策效率低 |
4.2.1 企业参与不够,执行政府政策的热情不高 |
4.2.2 行业协会未发挥应有作用,不利于政策的实施 |
4.3 混合型政策工具效果不理想,政策公平性稍欠 |
4.3.1 经济激励工具精度不够,政策对象存在偏差 |
4.3.2 市场机制没有发挥有效作用,资源配置不公平 |
5 完善政策工具选择方案 |
5.1 白云区产业转型升级政策工具选择上应遵循的原则 |
5.1.1 注重发挥自愿性政策工具作用,坚持市场导向 |
5.1.2 限制强制性政策工具使用,避免过度干预 |
5.1.3 以新公共管理理论为指导,打造服务型政府 |
5.2 白云区产业转型升级政策工具选择的优化方案 |
5.2.1 建立统一工作机构,明确政策工具制定和实施主体 |
5.2.2 进一步优化产业规划,突出高端产业和第三产业 |
5.2.3 注重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引导企业自我提升 |
5.2.4 精准选择混合性政策工具,激发产业发展活力 |
5.2.5 引入工商管理技术,提高行政效率 |
5.2.6 探索市场化工具,提高政策工具的使用成效 |
5.2.7 把人才培养作为重要任务,提供人才保障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基于技术生命周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价值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投资价值理论 |
2.1.1 投资价值 |
2.1.2 投资价值评估的理论借鉴 |
2.2 技术生命周期理论 |
2.2.1 技术生命周期的内涵 |
2.2.2 技术生命周期阶段及特征研究 |
2.3 科技型中小企业 |
2.3.1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内涵 |
2.3.2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界定 |
2.3.3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类型研究 |
2.3.4 科技型中小企业研究的进程变化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投资价值研究 |
3.1 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价值评估的特殊性 |
3.2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价值构成 |
3.2.1 企业的价值构成 |
3.2.2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价值评价的特征分析 |
3.3 科技型中小企业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的因素分析 |
3.3.1 内部因素影响分析 |
3.3.2 外部因素影响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价值评价指标体系 |
4.1 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
4.2 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思路 |
4.3 指标体系研究 |
4.3.1 财务指标分析 |
4.3.2 创新能力指标分析 |
4.3.3 技术管理能力指标分析 |
4.3.4 指标体系的确定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价值评价模型 |
5.1 投资价值评价模型的设计思路 |
5.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5.2.1 基于粗糙集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5.2.2 基于改进粗糙集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5.2.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5.2.4 指标权重确定的综合方法 |
5.3 投资价值评价模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3D打印行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价值评价 |
6.1 3D打印 |
6.1.1 3D打印技术 |
6.1.2 3D打印关键技术的技术生命周期阶段的研究 |
6.1.3 3D打印技术的技术生命周期的评判 |
6.2 X科技企业投资价值评价指标体系 |
6.2.1 X科技企业技术管理能力评价指标 |
6.2.2 X科技企业投资价值评价指标 |
6.2.3 X科技企业指标权重 |
6.3 X科技企业投资价值评价研究 |
6.4 Y科技企业投资价值评价研究 |
6.5 投资决策分析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6)高新技术企业全要素技术创新的审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点 |
2 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审计研究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相关理论 |
3 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及其审计的现状分析 |
3.1 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及其审计的调查间卷 |
3.2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3.3 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审计必要性分析 |
3.4 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审计可行性分析 |
4 高新技术企业全要素技术创新审计体系构建 |
4.1 高新技术企业全要素技术创新审计要素体系 |
4.2 高新技术企业全要素技术创新审计依据体系 |
4.3 高新技术企业全要素技术创新审计程序体系 |
5 高新技术企业全要素技术创新审计指标体系构建 |
5.1 全要素技术创新的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5.2 全要素技术创新审计指标 |
5.3 全要素技术创新审计评估 |
6 高新技术企业全要素技术创新审计实例——以K企业审计为例 |
6.1 K企业概况 |
6.2 资料获取 |
6.3 实施全要素技术创新审计 |
6.4 企业全要素技术创新审计报告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学习经历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
(7)竞优型组织员工绩效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结构安排 |
1.6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研究文献评述 |
2.1 竞优及其评析方法 |
2.1.1 竞优思想的提出 |
2.1.2 竞优思想的内涵 |
2.1.3 竞优活动的特点 |
2.1.4 竞优评析方法 |
2.2 竞优型组织及其构建策略 |
2.2.1 竞优型组织的含义 |
2.2.2 竞优型组织的特征 |
2.2.3 竞优型组织的优势 |
2.2.4 构建竞优型组织的基本策略 |
2.3 员工绩效评价理论 |
2.3.1 员工绩效的含义 |
2.3.2 员工绩效评价的内容 |
2.3.3 员工绩效评价的方法 |
2.4 综合评价理论 |
2.5 对本文的启示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竞优型组织员工绩效评价的理论框架 |
3.1 员工绩效评价的含义 |
3.2 员工绩效评价的目的 |
3.3 员工绩效评价的原则 |
3.4 员工绩效评价的影响因素 |
3.4.1 组织外部因素 |
3.4.2 组织内部因素 |
3.4.3 评价本身的因素 |
3.5 员工绩效评价的指标 |
3.5.1 绩效评价指标的设计原则 |
3.5.2 绩效评价指标的分类 |
3.5.3 绩效评价指标的提取 |
3.5.4 绩效评价指标的描述 |
3.6 绩效评价的标准 |
3.6.1 绩效评价标准的类型 |
3.6.2 定义绩效评价标准的原则 |
3.6.3 绩效评价标准的特征 |
3.6.4 绩效评价标准的制定 |
3.7 绩效指标权重的确定 |
3.8 绩效评价理论框架的构建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竞优型组织员工绩效评价方法的构建基础 |
4.1 理论基础 |
4.1.1 竞优型组织与传统组织员工绩效评价的差异分析 |
4.1.2 竞优型组织员工绩效评价方法的前提 |
4.1.3 竞优型组织员工绩效评价方法的功能 |
4.1.4 竞优型组织员工绩效评价方法的特点 |
4.1.5 个体优势特征的内涵 |
4.1.6 识别个体优势特征的意义 |
4.2 技术基础 |
4.2.1 个体优势特征的表达方式 |
4.2.2 基于理想点效用模式的个体优势特征识别方法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竞优模式识别的员工绩效评价方法 |
5.1 问题描述及评价原理 |
5.1.1 问题描述 |
5.1.2 评价原理 |
5.2 个体优势识别 |
5.3 竞优模式识别 |
5.4 竞优模式话语权重的确定 |
5.5 评价结论及方法流程 |
5.5.1 评价结论 |
5.5.2 方法流程 |
5.6 特点及适用范围 |
5.6.1 方法的特点 |
5.6.2 适用范围 |
5.7 应用案例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双重优势的员工绩效评价方法 |
6.1 问题描述及评价原理 |
6.1.1 问题描述 |
6.1.2 评价原理 |
6.2 发掘员工个体优势 |
6.3 发掘员工整体优势 |
6.4 基于双重优势的集成优化 |
6.5 方法的流程 |
6.6 特点及适用范围 |
6.6.1 方法的特点 |
6.6.2 适用范围 |
6.7 应用案例 |
6.8 本章小结 |
第7章 多主体参与的员工绩效评价方法 |
7.1 问题描述及评价原理 |
7.1.1 问题描述 |
7.1.2 评价原理 |
7.2 员工外部主体意见的获取 |
7.2.1 不同类别外部主体意见的获取 |
7.2.2 基于有效性的各类别信息集结 |
7.3 员工竞优结构的获取 |
7.4 评价信息的集中 |
7.5 评价流程 |
7.6 特点及适用范围 |
7.6.1 方法的特点 |
7.6.2 适用范围 |
7.7 应用案例 |
7.8 本章小结 |
第8章 竞优型组织员工绩效的管理对策 |
8.1 竞优型组织员工绩效管理对策的逻辑框架 |
8.2 竞优型组织的价值观管理 |
8.2.1 组织价值观与员工绩效评价的逻辑关系 |
8.2.2 竞优型组织价值观的优选 |
8.2.3 竞优型组织价值观的传递 |
8.3 竞优内核管理 |
8.4 基于优势识别和评价结果的管理对策 |
8.4.1 竞优模式的分析及管理 |
8.4.2 基于竞优的员工绩效标杆选拔 |
8.4.3 竞优激励 |
8.4.4 基于竞优特征的岗位选择及安排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高新技术企业R&D人员绩效评价研究 |
9.1 案例对象选择的可行性分析 |
9.1.1 高新技术企业的可行性分析 |
9.1.2 R&D人员的特点及可行性分析 |
9.2 DR公司及其对R&D人员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 |
9.3 确定绩效评价小组 |
9.4 R&D人员绩效指标体系的构建 |
9.5 数据处理及结果 |
9.6 R&D人员竞优特征分析 |
9.6.1 个体优势特征分析 |
9.6.2 竞优模式特征分析 |
9.7 绩效标杆选择 |
9.8 竞优激励 |
9.9 对策建议 |
9.10 本章小结 |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研究结论 |
10.2 本文研究的不足 |
10.3 进一步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和科研情况 |
作者简介 |
附录 |
(8)中国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关于技术创新概念 |
1.2.2 关于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 |
1.2.3 关于技术创新能力 |
1.2.4 关于技术创新主体 |
1.2.5 简要述评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技术创新的基本理论 |
2.1 技术创新的涵义和意义 |
2.1.1 技术创新的涵义 |
2.1.2 技术创新的特征 |
2.1.3 技术创新的意义 |
2.2 技术创新的基本类型 |
2.2.1 技术创新的分类 |
2.2.2 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模式 |
2.3 技术创新与产业演进分析 |
2.3.1 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机制的影响 |
2.3.2 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 |
2.4 技术创新与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
2.4.1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
2.4.2 技术创新与企业发展 |
2.4.3 技术创新与企业竞争优势 |
2.5 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理论 |
2.5.1 绩效的概念 |
2.5.2 绩效管理的内涵 |
2.5.3 企业组织绩效理论 |
2.6 企业持续创新理论 |
2.6.1 持续创新概念的渊源及含义 |
2.6.2 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内涵与构建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现状分析 |
3.1 中国航空制造业企业的发展现状和特点 |
3.1.1 中国航空制造业企业的特点 |
3.1.2 中国航空制造业企业的发展历程 |
3.1.3 我国航空制造业企业的基本状况 |
3.1.4 我国航空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形成过程 |
3.2 中外航空制造业企业竞争力比较分析 |
3.2.1 国外航空制造业企业的发展现状和特点 |
3.2.2 国外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战略的分析 |
3.2.3 我国航空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3.2.4 我国航空制造业企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
3.3 我国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作用分析 |
3.3.1 国家竞争力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 |
3.3.2 航空制造业企业在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中的战略作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体系的构建 |
4.1 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界定 |
4.2 学习机制的形成 |
4.2.1 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学习机制分析 |
4.2.2 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学习能力发展的特征 |
4.2.3 我国航空制造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学习战略的建构 |
4.3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规划与选择 |
4.3.1 企业战略 |
4.3.2 技术创新战略 |
4.3.3 技术创新推进企业战略发展 |
4.4 员工参与创新机制 |
4.4.1 员工参与创新培育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
4.4.2 员工参与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
4.4.3 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促进企业科学和谐发展 |
4.5 企业家精神 |
4.5.1 企业家是技术创新的核心 |
4.5.2 企业家对开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
4.5.3 基于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企业家战略 |
4.6 创新文化建设 |
4.6.1 企业文化与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共同进化机制 |
4.6.2 我国航空制造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创新文化的内涵 |
4.6.3 充实我国航空制造企业文化与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具体途径 |
4.7 组织模式创新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能力评价 |
5.1 企业技术创新创新机制创新能力的内涵及构成 |
5.1.1 企业技术创新创新机制创新能力的内涵 |
5.1.2 企业技术创新创新机制创新能力对创新项目的作用机理 |
5.1.3 企业技术创新创新机制创新能力的基本构成 |
5.1.4 中国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创新能力分析 |
5.2 中国航空企业技术创新创新机制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 |
5.2.1 企业技术创新创新机制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和意义 |
5.2.2 企业技术创新创新机制创新能力评价的基本内容和要素 |
5.2.3 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创新能力评价的原则 |
5.2.4 航空企业技术创新创新机制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与度量 |
5.3 我国航空制造企业技术创新创新机制创新能力的评价模型 |
5.3.1 数据包络分析理论 |
5.3.2 以航空制造业企业竞争力为输出的多目标DEA控制投影模型 |
5.3.3 基于DEA的我国航空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创新能力实证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环境分析 |
6.1 我国航空制造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环境 |
6.1.1 企业创新环境概念 |
6.1.2 政策环境分析 |
6.1.3 市场环境分析 |
6.1.4 法律环境分析 |
6.1.5 金融环境分析 |
6.1.6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6.2 政府扶持与航空制造业企业发展 |
6.2.1 政府行为的内涵与演变 |
6.2.2 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
6.2.3 政府管理企业的职能与方式 |
6.2.4 航空制造业企业的政策作用机理与目标 |
6.2.5 政府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地位与作用 |
6.3 国外与我国航空制造业发展政策比较分析 |
6.3.1 国外扶持航空制造业发展的政策 |
6.3.2 我国支持航空制造业发展的政策 |
6.3.3 中外航空制造业发展政策比较分析 |
6.4 航空制造业企业实现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分析思考 |
6.4.1 建设航空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及其支撑体系 |
6.4.2 确立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
6.4.3 完善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投融资体制机制 |
6.4.4 建立和完善航空制造业企业人才激励机制 |
6.4.5 加强技术引进宏观管理和强化消化吸收与创新 |
6.4.6 大力推进航空制造业企业的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实证研究 |
7.1 西飞集团公司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
7.1.1 西飞集团公司技术创新的基本概况 |
7.1.2 西飞集团公司技术创新创新机制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
7.1.3 影响西飞集团公司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因素及其原因 |
7.1.4 西飞集团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建构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途径 |
第8章 总结与研究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本文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论文 |
(9)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与提升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目录 |
表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背景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现实背景 |
1.1.3 理论背景 |
第二节 研究范围与研究视角 |
1.2.1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2.2 研究视角的选择 |
第三节 研究主题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的主题 |
1.3.2 研究的意义 |
第四节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4.1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1.4.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五节 论文框架与创新点 |
1.5.1 本研究的逻辑框架 |
1.5.2 论文主要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创新管理理论 |
2.1.1 创新过程视角的创新管理研究 |
2.1.2 组织和战略视角开展的创新管理研究 |
2.1.3 项目管理视角的创新管理研究 |
2.1.4 集成观和系统观下开展的创新管理理论 |
第二节 企业创新能力理论 |
2.2.1 企业能力理论的发展 |
2.2.2 技术创新能力理论 |
2.2.3 创新管理能力理论 |
第三节 组织管理成熟度理论与创新管理能力理论 |
2.3.1 组织管理成熟度理论 |
2.3.2 组织管理成熟度与自主创新管理能力 |
第四节 现有研究的总体评述 |
2.4.1 现有理论之间的关系和发展 |
2.4.2 现有理论的贡献和不足 |
第三章 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管理能力的内涵与现状 |
第一节 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管理能力内涵 |
3.1.1 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活动内涵 |
3.1.2 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管理过程 |
3.1.3 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管理能力内涵 |
第二节 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管理能力现状 |
3.2.1 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管理现状与问题 |
3.2.2 高新技术企业所需自主创新管理能力内容 |
第四章 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构成与创新绩效的研究 |
第一节 自主创新管理能力的构成与研究假设 |
4.1.1 自主创新管理能力的构成 |
4.1.2 自主创新管理能力与创新绩效关系的研究假设 |
第二节 自主创新管理能力与创新绩效关系的研究设计 |
4.2.1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与调研设计 |
4.2.2 本研究的调查过程与数据收集 |
4.2.3 本研究的变量测度与量表的开发 |
4.2.4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三节 实证分析和研究结论 |
4.3.1 问卷的信效度以及因子分析结果 |
4.3.2 创新绩效回归分析结果 |
4.3.3 实证研究的结论 |
第五章 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 |
第一节 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的构成 |
5.1.1 自主创新管理成熟度模型构成的原理和方法论 |
5.1.2 自主创新管理成熟度模型的结构和构成 |
第二节 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 |
5.2.1 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的关键域和关键活动 |
5.2.2 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的评估方法和模型构成 |
5.2.3 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的评估结果分析 |
第三节 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提升模型 |
5.3.1 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提升模型的五个等级 |
5.3.2 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提升的两个层面 |
第四节 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建设和应用 |
5.4.1 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管理成熟度模型建设和应用过程 |
5.4.2 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管理成熟度模型建设和应用方法 |
第六章 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提升方法 |
第一节 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提升的方法模型 |
6.1.1 组织战略层面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提升 |
6.1.2 项目层面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提升 |
6.1.3 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全面提升方法模型 |
第二节 基于组织模式变革的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提升 |
6.2.1 基于组织模式变革的创新组织结构设计 |
6.2.2 基于组织模式变革的创新组织文化建设 |
6.2.3 基于组织模式变革的创新战略形成 |
6.2.4 基于组织模式变革的组织知识管理机制建立 |
6.2.5 基于项目导向型组织模式构建的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提升 |
第三节 基于组织流程变革的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提升 |
6.3.1 基于组织流程变革的创新计划管理流程建立 |
6.3.2 基于组织流程变革的创新变更管理流程建立 |
6.3.3 基于创新项目过程管理的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提升 |
第四节 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全面提升的方法与机理 |
6.4.1 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全面提升方法 |
6.4.2 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全面提升的机理 |
第七章 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和方法的案例研究 |
第一节 案例企业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创新组织结构 |
7.1.1 IBM公司的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 |
7.1.2 天士力公司的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 |
7.1.3 华为公司的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 |
7.1.4 案例企业对比研究与总结 |
第二节 案例企业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创新文化建设 |
7.2.1 IBM公司的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 |
7.2.2 天士力公司的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 |
7.2.3 华为公司的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 |
7.2.4 案例企业对比研究与总结 |
第三节 案例企业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创新战略管理能力 |
7.3.1 IBM公司的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 |
7.3.2 天士力公司的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 |
7.3.3 华为公司的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 |
7.3.4 案例企业对比研究与总结 |
第四节 案例企业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创新知识管理能力 |
7.4.1 IBM公司的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 |
7.4.2 天士力公司的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 |
7.4.3 华为公司的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 |
7.4.4 案例企业对比研究与总结 |
第五节 案例企业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创新计划管理能力 |
7.5.1 IBM公司的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 |
7.5.2 天士力公司的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 |
7.5.3 华为公司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 |
7.5.4 案例企业对比研究与总结 |
第六节 案例企业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创新变更管理能力 |
7.6.1 IBM公司的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 |
7.6.2 天士力公司的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 |
7.6.3 华为公司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 |
7.6.4 案例企业对比研究与总结 |
第七节 案例企业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 |
7.7.1 IBM公司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 |
7.7.2 天士力公司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 |
7.7.3 华为公司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 |
7.7.4 案例企业对比研究与总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的主要结论和管理启示 |
8.1.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8.1.2 研究的管理启示 |
第二节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之处和后续研究的方向 |
8.3.1 研究不足之处 |
8.3.2 后续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管理能力的调查问卷 |
附录B 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指标专家评分表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面向创新的项目导向型企业评价模型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我国企业创新活动的组织管理现状 |
二、国际上创新活动的组织管理现状 |
第二节 研究问题及意义 |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范围的界定 |
三、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第四节 论文框架和主要创新点 |
一、论文框架 |
二、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
第一节 企业创新活动的组织管理及其评价的相关研究综述 |
一、企业创新活动组织管理的相关研究 |
二、企业创新活动组织管理评价的相关研究 |
三、企业创新活动的组织管理及其评价研究的评述 |
第二节 项目导向型企业及其评价的相关研究综述 |
一、有关项目导向型企业的内涵和特征 |
二、项目导向型企业项目管理能力的评价 |
三、现有项目导向型企业及其评价研究的评述 |
第三节 企业组织变革的相关研究综述 |
一、企业组织变革理论的发展历程 |
二、企业组织变革理论的相关研究内容 |
三、现有企业组织变革研究的评述 第三章 现有企业创新活动的组织评价模型的比较研究 |
第一节 现有企业创新活动的组织评价模型 |
一、我国政府有关创新型企业的评价模型 |
二、美国PMI的组织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 |
三、欧洲IPMA的组织项目管理能力模型 |
第二节 现有企业创新活动的组织评价模型比较分析 |
一、我国现有企业创新活动的组织评价模型的比较 |
二、现有企业创新活动组织评价模型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四章 面向创新的项目导向型企业组织评价模型 |
第一节 面向创新的项目导向型企业评价的目标与逻辑框架 |
一、面向创新的项目导向型企业评价的目标 |
二、面向创新的项目导向型企业评价的逻辑框架 |
第二节 面向创新的项目导向型企业组织的内涵 |
一、项目导向型企业的内涵 |
二、面向创新的项目导向型企业组织的内涵 |
三、面向创新的项目导向型企业与一般企业的关系 |
第三节 面向创新的项目导向型企业组织模型 |
一、面向创新的项目导向型企业组织模型 |
二、面向创新的项目导向型企业组织模型的特征 第五章 面向创新的项目导向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一节 面向创新的项目导向型的企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一、面向创新的项目导向型企业评价指标的内涵 |
二、面向创新的项目导向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三、面向创新的项目导向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
四、面向创新的项目导向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构成要素的分析 |
第二节 面向创新的项目导向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的确认 |
一、面向创新的项目导向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确认方法的设计 |
二、面向创新的项目导向型企业评价指标的分析确认 |
三、面向创新的项目导向型企业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四、面向创新的项目导向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的确认结果 第六章 面向创新的项目导向型企业评价方法 |
第一节 面向创新的项目导向型企业评价过程 |
一、一般评价活动的过程 |
二、面向创新的项目导向型企业的评价过程 |
第二节 面向创新的项目导向型企业评价数据收集与处理方法 |
一、面向创新的项目导向型企业评价的数据收集方法 |
二、面向创新的项目导向型企业评价数据的处理方法 |
第三节 面向创新的项目导向型企业评价结果的生成方法 |
一、面向创新的项目导向型企业评价结果的表达方法 |
二、面向创新的项目导向型企业评价结果的确定方法 |
三、面向创新的项目导向型企业评价结果的分析方法 第七章 面向创新的项目导向型企业评价结果的应用研究 |
第一节 面向创新的项目导向型企业评价结果应用的基础 |
一、面向创新的项目导向型企业评价结果应用的目标 |
二、面向创新的项目导向型企业评价结果应用原则 |
第二节 面向创新的项目导向型企业评价结果的应用过程模型 |
一、面向创新的项目导向型企业评价结果的应用过程模型 |
二、面向创新的项目导向型企业评价结果应用的具体过程 |
第三节 面向创新的项目导向型企业评价结果的应用方法 |
一、面向创新的项目导向型企业的建设方法 |
二、面向创新的项目导向型企业建设方法的全面集成 第八章 面向创新的项目导向型企业评价的案例研究 |
第一节 面向创新的项目导向型企业评价案例研究的设计 |
一、面向创新的项目导向型企业评价案例选择的原则 |
二、面向创新的项目导向型企业评价案例研究的过程 |
三、面向创新的项目导向型企业评价案例企业的选择 |
第二节 案例企业面向创新的项目导向型企业评价结果的比较 |
一、3M公司的评价过程与结果 |
二、S公司的评价过程与结果 |
三、3M公司和S公司评价结果的比较分析 |
第三节 案例企业面向创新的项目导向型企业评价结果分析与应用 |
一、案例企业面向创新的项目导向型企业评价结果的分析 |
二、案例企业面向创新的项目导向型企业建设过程 |
三、案例企业面向创新的项目导向型企业建设方法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一、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二、创新点 |
第二节 研究不足之处及后续研究建议 |
一、研究不足之处 |
二、后续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面向创新的项目导向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评议问卷 附录 B 面向创新的项目导向型企业评价标准 附录 C 3M公司创新活动组织管理数据 附录 D S公司项目管理制度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企业的发展需要高新管理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D]. 王秀芳. 兰州大学, 2021(09)
- [2]基于DEA模型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研究[D]. 任玉泉. 浙江大学, 2020(02)
- [3]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技术与创新管理研究[D]. 郑斌.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4]贵阳市白云区产业转型升级中的政策工具研究[D]. 周龙波. 贵州大学, 2019(06)
- [5]基于技术生命周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价值评价研究[D]. 彭连贵.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9(06)
- [6]高新技术企业全要素技术创新的审计研究[D]. 张良. 山东科技大学, 2018(03)
- [7]竞优型组织员工绩效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D]. 刘宏涛. 东北大学, 2018(12)
- [8]中国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研究[D]. 胡承波. 武汉理工大学, 2011(05)
- [9]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与提升方法研究[D]. 张洁. 南开大学, 2010(07)
- [10]面向创新的项目导向型企业评价模型与方法研究[D]. 顼志芬. 南开大学, 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