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红与黑》的心理动力学建构(论文文献综述)
尤达[1](2021)在《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国创剧人,英文为the creator of American TV soaps,sitcoms and series,原指提供故事创意或者完成试播集剧本向各大电视网推销的人,在实际生产中演变为美剧的创作主体,即具有创作剧本能力的执行制片人。从历史观之,电视时代的创剧人在美剧生产过程中流露出普遍性特点,由此形成的群体特征深刻影响着创剧人自身的演变:从身份的确立到群体的形成,再到阶层的固化。网络时代的创剧人致力于群体特征的变革,以此打破阶层的桎梏。立足创剧人文本的内容与形式观之,所谓“变革”与以往并非只是理念上的区分,在实践场域的分野十分明晰。创剧人既对美剧成规化生产模式进行大胆革新,又依据“自我”的觉感与体认进行个性化创造。更为重要的是,创剧人调和了成规与个性间的对立关系,在文本的内容选择上追求“他者互文”与“自我表现”的紧密结合,表现形式上注重制作范式与创作风格的高度统一,由此在作品中反映出多元且精彩的主题,满足受众不断增长和变化的娱乐需求。这便使得创剧人不再只是播出机构定义下一味媚俗的符号客体,而是被赋予对超越性的追求。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的维度探讨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从文本的内容选择与表现形式上深入考察网络时代创剧人的变革举措,指出其群体特征的两个维度;进而分析这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最后基于媒介场域的变化探讨群体特征发生变革的外在成因,从创剧人心理探讨变革的内在动因。如此,形成了对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从表象到本质的考察。揆诸现实,这一研究的目的在于面对美剧在全球范围内卓越的传播力,从创作主体维度探寻美剧的成功之道,以求能在去芜存菁中有效“吸收外来”,为国产电视剧的发展带来启示意义。
李婧妍[2](2021)在《20世纪末中国战争小说叙事伦理研究(1978-2000)》文中研究说明战争穿流人性而过,赋予人性被消耗的动势,人类共有的伦理诉求因极端的生存境遇而被彰显。对这细微生命体验的揭示,是讲述人类整体生存寓言的隐秘手段。战争中对不同伦理诉求的独特意指,带给人们一个独具魅力的学术视域。之所以选择20世纪末这个时间段,是因为1978年至2000年这个时段正好可以包纳进当代文学的三次转型时期: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20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与此同时,以叙事伦理的角度分析战争小说的伦理特质,以发掘人性、文化与文学的深层因素是应予以瞩目的学术领域,但是对此关联性研究却在相当程度上被忽略了。本文主要运用了叙事学的方法,但打破了传统叙事学的封闭性、单一性,试图探究叙事背后的历史文化伦理意涵,同时在微观文本细读的基础上进行宏观的探本返源,并将东西方文艺理论的优长进行整合、互动式研究,以打破叙事形式伦理与叙事内容伦理之间的障碍,分别观照在不同伦理主题下所呈现的叙事形式与内容的风貌。除结语外,论文共分为七章,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论文首先梳理战争小说与叙事伦理的研究情况,虽然国内外学界有着丰富的成果,但尚未见到针对20世纪末战争小说叙事伦理进行全程性探究和深广度探询的研究成果。本文以战争小说叙事形式与内容共同体现的不同伦理主题为主线,分别观照在不同伦理样貌下所呈现的叙事形式与内容的特征,以实现叙事内容伦理与叙事形式伦理合榫的目的。第二章对“战争小说”与“叙事伦理”两个概念在当代中国战争小说的视域下进行阐释。本文所指的“战争小说”即以战争为题材的作品,既包括书写战争本体的作品,亦侧重于对战争中人之生存境遇的文学话语的关注。在叙事“伦理转向”的语境下,“叙事伦理”批评日益彰显为一种重要的批评话语,笔者探讨的“叙事伦理”以文本中故事伦理分析为主,但也不忽视抵达此伦理主题的形式结构,意图统筹分析形式与内容共建的伦理空间,在艺术阐释与伦理互动对话的共鸣中寻找新的可能。第三章探讨的是20世纪末战争小说叙事伦理的观念模态。叙事伦理与作者主体的地位有着重要的关联,作者的创作观念模态深刻影响着不同类型文本对同一种伦理指向的阐释与判断。根据20世纪末战争小说与“十七年”战争小说的历史观、战争观的不同,分为三类:分别呈现对意识形态与历史的修复式、改写式以及试图重建的文本样貌,也即是“隐我修复式”书写,“祛魅改写式”书写与“反思重构式”书写。第四章阐述了20世纪末战争小说身体伦理的苦难叙事呈现出由“遮蔽”到“存在”的特质。“隐我修复式”书写的战争小说虽延续了“十七年”身体政治化的路向,但是身体的主体性却得到了有限的回归,不过,仍存在为启蒙理性献身的倾向;“祛魅改写式”的苦难叙事展现出一种欲望化修辞的特点,而对战争与苦难根源基于人性恶的思索实际上是对身心二分法的反思;“反思重构式”小说将身体伦理加入了存在主义的反思与理性民族主义的沉重内涵,同时对身体暴力细节的刻画也是对战争创伤的再次反思。第五章研究的是20世纪末重塑典范伦理的英雄叙事,显现出典范伦理被重构为“英雄”与“反英雄”合一的指向。“隐我修复式”战争小说的典范伦理呈现出一种对“十七年”英雄祛魅的特征,在叙述话语方面显现出由“史诗”过渡到“抒情”的意图。“祛魅改写式”战争小说的典范伦理呈现出一种以“受难”与“反抗”为特征具有酒神“悲剧”气质的英雄形象,在叙事策略上则呈现出由喜剧向悲剧的走向。“反思重构式”战争小说呈现出“英雄”与“反英雄”合一的伦理特质,并有着建立一种新典范伦理的诉求,这种诉求表现为:具有在世的真实性、表达对生命之美的敬意、正视对幸福经验追求的自由。第六章探究的是20世纪末战争小说中革命伦理的历史叙事,其叙事指向呈现出一种革命资源感性解放的样貌。“隐我修复式”书写通过对既往革命伦理的修补,加入了反思国民性的内容;“祛魅改写式”书写则通过对“后革命语境”下思维的裂变、多视角书写的策略等对历史进行多角度的言说,呈现与众不同的“真实感”;“反思重构式”战争小说则以知识分子立场补充了革命伦理民主方面的内容,表现在对革命话语的民主性言说、“对话”式的书写策略等。第七章主要是对20世纪末战争小说叙事伦理的反思。20世纪末战争小说的叙事伦理呈现出“异质混成”的特征,而这种特性可以说是中国经验现代性的确证。同时,这些战争小说在创造并抵达独特中国经验时,均呈现出对话性、本土性与人文性特征,而基于这三个层面上中国经验的建立,对于在全球化语境中建立洋溢本土气息的中国叙事与提高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当然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的叙事伦理并非是完美无缺的,在现代性尚未完全降临中国的社会语境中,其仍存在着缺乏现实伦理参照的自我阐释、过于强调个体存在而忽视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张力、将修辞与伦理割裂等不足,亟待学界共同解决。
刘杰[3](2021)在《诸葛亮传说研究 ——基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文史资料的考察》文中研究指明诸葛亮,三国时期着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其事迹千百年来广为流传,他身上的传奇色彩也在各时期文人的艺术加工下愈发浓厚。西南地区自古是多民族聚居地,少数民族对于诸葛亮南征的记忆多以传说的形式流传下来,各民族不同的历史记忆使得诸葛亮传说异彩纷呈。传说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次内容,诸如传说产生的机制、族群关系、地域文化等,都值得深入研究。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将对史书、文学作品、民间传说中的诸葛亮形象作简要分析,在深入阅读大量的史料、文学作品及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对这三类作品中的诸葛亮形象进行归纳,并得出诸葛亮形象演化的大致轨迹,这一章是论文文学性的体现,也为后文的研究奠定基础。第二章首先对传说进行学术界定,再对所辑录的西南少数民族中流传的南征传说进行详细的分类,主要分为解释性传说与描述性传说两大类,再从人物和故事情节等方面进行细分,这一章是承上启下的重要部分。第三章对南征传说的产生机制做一详尽研究,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语境和背后所蕴含的“中华认同”,指出大部分南征传说受到“箭垛效应”的影响,是被建构的真实。诸葛亮传说的衍化形态主要表现为逐渐远离历史、文学性不断加强、民间文学特性不断凸显,本章最后部分将对诸葛亮传说流布的状况做简单概括。第四章运用了民间文学、民族学与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从传说圈、民族的迁徙与融合、族群理论、民俗与民间信仰四个方面对诸葛亮传说与地方社会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文末总结了各类文体中的诸葛亮形象及其演变状况,说明了南征传说对西南地区民族文化产生的巨大影响,彰显了西南各民族的文化交融与族群文化认同,描绘出各民族万象共生的文化景观,具有很高的文献与文化价值。
马赫[4](2020)在《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文中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深入发展,流行文化已经全方位的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明星效应和明星偶像崇拜作为流行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与载体,使得流行文化在传播和大众化上得以可能,是流行文化不可或缺的生命力。人是文化的载体,也意味着文化对人具有形塑的功能,而偶像崇拜作为青少年时期的一种过渡性行为,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青少年主要以明星偶像作为自身崇拜与追捧的对象。近年来,由于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中的失范行为带来的文化讨论与社会问题也逐渐成为大众舆论与学术界的讨论热点与研究焦点之一。如私生粉跟踪偷拍与隐私侵犯、职业黑粉拉踩与谣言散布、打投流量购买与言论控评、恶意举报与网络暴力、过度迷恋以至于情感带入等粉丝负面事件屡见不鲜,“饭圈女孩”、“跪族男孩”等青少年粉丝群体的失范行为往往成为网络社交媒体的热点新闻。因此研究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现象、失范及其社会效应具有重要的社会学与文化学意义。当前,关于偶像崇拜的研究已经从大众文化研究领域拓展到心理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教育学等人文学科的多个学科与研究领域,对明星偶像崇拜的研究也从单一的理论转变为多元的分析,而且更加关注明星偶像崇拜群体的内部运行规律和心理活动,探索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的价值与意义。我国学术界在青少年偶像崇拜研究上侧重对现象进行调查,如描述偶像崇拜的特征、原因,强调偶像崇拜与榜样学习之间的关系,注重对我国青少年榜样教育问题提供指导性策略,总体缺少对明星偶像崇拜失范问题的详细解读与重构路径的具体剖析。本研究首先梳理了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的历史演变,描述了社会变迁下偶像崇拜尤其是明星偶像崇拜的发展与变化,总结出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的流行文化背景及时代转变过程。中国偶像崇拜文化经历了从单一化到多元化、从精英化到大众化、从政治到文化的转变过程,中国偶像则经历了英雄偶像,明星偶像,选秀、草根偶像,流量、养成偶像的发展历程。其次,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等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比较与阐释了我国青少年偶像崇拜的现状与明星偶像崇拜新特征。当前我国青少年偶像崇现呈现出泛化与较高卷入度,崇拜对象以明星偶像为主流、二次元偶像彰显出时代的特征,在崇拜活动中科技使用与消费行为成为常态,并在自我认知上表现出主动性,而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负功能有待进一步分析。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则显示出了消费需求与粉丝经济、技术进步与推动、明星偶像的养成与低龄化、偶像制造的麦当劳化、粉丝类型的多元化、粉丝群体的组织化等新特征。明星偶像崇拜文化作为一种流行文化,其对于社会、文化的发展以及大众本身所具有的正功能不容忽视。但是,近年来由于粉丝对明星的过度崇拜与迷恋所导致的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带来了超出理智的后果与社会问题。再次,结合当代中国社会中多样化的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进行访谈分别从粉丝的文本生产符号异化、消费与拜金主义、自我的丧失、狭隘性、非道德化、娱乐极端化等方面,解析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具体失范现象与行为,呈现其作为一个社会问题的普遍性以及对其予以重构的意义。通过文化与认同、个体与组织、制度与科技等维度分析了明星偶像崇拜失范产生的原因,并从网络社会流行下生活态度与价值取向、社会化主体间的影响与作用、基于亚文化视阈的探讨等视角对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偏差行为进行了学理性思考。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现象代表着网络社会下青少年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的形成,是当代青少年价值取向的体现。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不利于青少年的自身成长、社会稳定与发展,体现了社会化主体与青少年之间的矛盾性,也体现了社会化主体之间的统一性。青少年偶像崇拜亚文化反映出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已经不再是单一的个人问题或者心理活动,更是一种文化的实践,体现了亚文化在发生、发展过程中自身风格化的展现以及与主文化的对立与融合。最后,在研究基础上探究了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在价值、规范和行为的社会系统中路径重构的可能性,提出发挥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的合力正确引导青少年偶像崇拜的观念与行为。对于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不能置之不理,但主流文化不应是单一的否定与阻隔的状态,而是通过积极的引导策略与调适形式,在放任恣意发展与合理监督引导之间形成一种适度的张力,为明星偶像崇拜亚文化的构建和青少年失范提供价值与行为等方向指引。总之,当今中国流行文化下的明星偶像崇拜现象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青少年粉丝及其诸多言行也常常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虽然学术界围绕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但对于流行文化中当代青少年粉丝的偶像崇拜特点与失范问题研究仍有缺憾。因此,本研究意图通过对我国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研究来推动相关领域的进展,并对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偶像观与价值观有所裨益。
郭希杰[5](2020)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习共同体构建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时代发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构建学习共同体已成为教学改革的一项迫切需求。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习共同体是由生生、师生之间围绕立德树人的共同愿景,转变知识观、学生观和学习观,进行合作探究,最终实现师生共同进步和成长,落实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型团体。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习共同体,具有群体共生性、价值共同性、合作共享性、民主开放性的特征,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构建学习共同体,有利于形成合作探究的新型教学模式,建立起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同时能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促进更有意义的学习。目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构建学习共同体既有可能性,同时又存在困境。可能性主要表现在高中教学过程中有充足的互动时间,高中生是有合作学习意愿,同时也有构建学习共同体的意愿。存在的困境主要表现在师生缺乏对学习共同体的共识,学习共同体的共同愿景尚未达成,政治学科的师生互动不够,教学评价存在也存在局限性。基于此,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策略,围绕学习共同体的正确认知、确立共同愿景、开展互动教学、改进教学评价这几方面入手。第一,师生应改变传统观念,形成学习共同体的正确认知;第二,确立共同目标,达成共同愿景,并发挥共同愿景的导向作用;第三,积极探索学习共同体的组建方式,建立民主和谐的现代师生关系,开展真正有效的互动教学,解决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第四,构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习共同体的评价体系,改进评价原则和方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第五,基于学习共同体理念的教学案例分析,将学习共同体构建策略与教学案例相结合,进行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为例的教学案例分析,通过互动教学,师生合作对话,最终实现共同成长与进步。
刘慧鸿[6](2020)在《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精神养生被认为是中医养生方法之一,并贯穿于养生始终,是养生活动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人民在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等诸多方面的健康需求如何实现,是一个在宏观层面涉及社会文化,在微观层面涉及精神调摄的多层面问题。中医药学凝聚着的深邃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对于创造性的解决如此宏大的健康需求提供了可能性。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精神养生的文献、理论、案例和策略研究,对此种实际上涉及面甚广的健康需求提出精神养生的理解和主张,探索精神养生在现代社会中的存在状态和价值实现。方法:研究方法也属于人的精神心理活动或观念认知方面的事物。如有中医学者所认为的“由于时代性的遮蔽”,养生缺少精神独立的系统研究。解除时代性的遮蔽是社会文化层面的宏大的精神需求。所以在研究方法上,立足传统文化、体现文化自觉,从而其根本方法就是传统文化话语体系中的“道学的”“观照的”方法。同时研究内容,精神养生的“道”与“术”,根本上也是传统文化和文化自觉。所以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是相应、相融、相生的,在传统文化的“共冶一炉”中,这也是文化自觉的一个重要面向。个体、群体就是在文化的抱持中健康成长的,放眼古今中外,没有比文化自觉更能提升人民精神境界、鼓舞人心和促进个体健康的事物。“道学的”“观照的”方法的特征,首先是境界取向。境界立意高远,就能“整全”“顾及全面”。借鉴整体论、内省法、创造性诠释等已有的思想方法,这些思想方法无论是历史渊源还是思想内核,都承继了传统文化。同时,论文也使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问卷调查、比较研究等方法,由此呈现“整全的顾及全面的多层远近观”。具体步骤为,首先对精神养生与道学的关系进行探讨,然后以精神养生、心理养生、情志养生、心性修养等为检索关键词在中英文数据库对文献检索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对精神养生的传统智慧进行阐释。借鉴于阐释得到的洞见,先在宏观层面、社会层面进行考察以完成理论探索,并明确理想和主张;最后通过精神养生相关的实践进行体验和考察,对如何实现理想和主张提供策略建议。成果:在文化层面,立足传统文化,以“道学”的阐释能力,展示精神养生的内在体系,阐明精神养生的“道”与“术”、“知”与“行”,使得对精神养生之本来面目有一个意会。并将道学这个研究方法与精神养生这个研究对象交融在一起,呈现为文化自觉的一种形式。在个体层面,通过道学的观照使得个体对精神养生的面貌有一个俯瞰,心中对如何精神养生有一个总览而不失细节的心智地图,协助个体在有限的生命和急迫的生活节奏的两难中找到可行、必行、乐行的实践道路。结论:本研究开启精神养生的新的自觉,在最大的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主的基础上阐释精神养生,在体现精神养生所追求的“精神内守”“独立守神”的境界中观照精神养生。论文主要有以下创新:一、在研究方法上,论文创造性的在养生学研究中运用整体论的、自本体诠释的方法、内省的方法等体现道学观照的方法;由分析式、还原式的研究范式,转向道学、整体论的、内省的方法;由以西诠中的解释转向自身解释,转向文化自觉的解释。论文将相关的现代健康理论、方法和技术纳入道学的观照之中,也就等于纳入了精神养生的理论和实践,这种纳入也是一种“与新科技相结合,多学科交叉”,是“超世界水平的发展方向”的一种可能形式,是文化自觉的呈现。二、论文以问道的精神把精神养生作为生命过程始终存在的一种本质。创造性的提出了“入道-养生-疗疾”的健康实践连续谱,鲜活的呈现了精神养生贯穿于养生始终,同时强调养生贯穿生活始终。三、论文阐释了精神养生“道”与“术”的知识体系结构,“施”与“受”的实践体系结构,“知识体系结构”与“实践体系结构”形成的真知真行结构,构成了精神养生的三重太极结构。论文清晰了精神养生知识丛林的观感,拓展实践视野,有利人们在生活中找到、选择自己的健康道路。四、论文从精神养生内生的理论视角初步提出发挥精神养生社会价值的建议。
李岩[7](2020)在《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研究(1987-2020)》文中研究表明1987年以来,东亚社会在政治、文化、经济、技术等方面都经历了剧烈的转型,社会生存环境的变化必然带来新的创作形式和认同体验,进而使电影创作中的性别观念、性别形象、性别关系等方面都发生了关键的文化政治的转向。本文紧抓性别政治研究的三大脉络,即男性、女性和性少数,在具体的历史文化语境中,考察各阶段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生产以及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受到文化研究、演化心理学、后人类和赛博女性主义等理论的启发,并综合借鉴性别文化研究如男性研究、女性主义、酷儿理论、性别身份、性别表演等最新成果,对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中的性别气质、性别心理、性别隐喻、性别关系等方面进行研究。从认识论层面,性别政治不应简单地被视为一种女性主义运动的文化建构,而是以种族、阶级、地域、年龄等多元文化分析范畴共同形成的、交织性的多元文化视角,这使性别成为一种主体性身份建构的力量。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和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也同时在解构和颠覆传统观念对性别乃至人本身之概念的理解,由后人类理论而发展出对传统性别政治观念的挑战。因此,本文在对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现象进行梳理和研究时,将把性别政治现象作为一种生物本能与文化行为的综合性产物,并结合影视文化研究和文本分析,对东亚新电影相关视听表征进行解码。本文主要分为六部分:绪论部分阐述本文选题依据与背景,概括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在分析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的基础上,确定本文研究切入点;第一章通过对人本主义起源和发展的分析,厘清人类社会身份政治内生性矛盾的发生原理;并以赛博女性主义和后人类理论为基础,为性别政治问题的终结提出一定的解决方案,并对后冷战以来,东亚社会中,政治、经济和电影政策历史转型背景和后浪潮下与性别政治相关的东亚新电影作品进行梳理,归纳出东亚新电影的大致格局。第二章以东亚新电影中的父权的主体性危机及其权力结构的消解,对其从弑父到无父的历史沿革进行梳理,探索男性主体形象建构和变迁以及主体性危机的原因,阐释传统父权叙事的危机和父权关系转化的原理;再从从寻父到崇父,讨论新父权结构再确立的路径。从传统秩序的解体及其话语转向,探索东亚男性权力主体的建构方式,以及男权衰落和男性形象的弱化转型的发生机制。第三章从全球化和后殖民语境下的女性电影中的权力置换进行分析,阐释被客体化的和被物化的女性形象,分析东亚和女性双重他者视域下的女性主体叙事;并通过换装与换体电影中的主体身份置换建构,分析历史转折中的家庭关系从诞生到崩解过程;并以女性作为导演的电影生产与主妇权力战场下的突围相结合,分析东亚新电影中女性受难、荡妇羞辱和女性复仇的镜语表达,突出女性权力话语转换下对主体观视结构的挑战和否定。第四章从政治正确的话语建构范式出发,以“去他者化”的性别语境,回应性少数题材东亚新电影的诞生与崛起的历史原因。并从生物学角度,区分性取向和性别认同的差异,建构起性少数平权的理论基础;同时,通过对相关社会环境与具体文本的分析,探索“LGBTQIA+”群体中真性少数的平权;由社会审美的性少数转向,探索百合、耽美等伪性少数的禁忌趣味,并以其禁忌文本的消解与建构模型,探索性少数文化群体符号学游击战的运行机制,最后,从文本出发,探索不同性别、性向与性认同主体间欲望的共通之处。结论部分分别从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层面对本文进行总结,提炼研究创新点,指出性别政治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
王伟[8](2020)在《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中化学教师对化学的理解(即学科理解)是课程与教学领域一个业已存在但容易忽视的研究领域,本轮新课程改革将学科理解作为一个核心问题提出,也是因为其是新课程改革亟待研究的一个领域。高中化学教师的学科理解是一个是基础、典型的教师实践活动,它是教师进行深度教学的前提。本研究结合科学教师的学科知识、科学本质研究成果,从梳理化学学科本质出发,充分利用文本分析法、访谈法、调查法、观察法等多种教育研究方法,对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的概念、特点、研究向度等诸多要素进行了理论研究,构建了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5个维度、28个指标的评价标准。并以此为标准,从整体调查、具体内容观察两个层面对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进行评价,剖析两种水平的特点,挖掘水平、特点背后的影响因素,对此提出多维度、全方位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提升对策。研究认为,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作为基础的、典型的教师实践活动,其评价标准是多维度、多层次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整体水平不高、差异较大,其中青年化学教师的学科理解水平尤为薄弱;高中化学教师在对具体知识学科理解及教学的水平也不高、差异也较大,且关系复杂,受多种因素影响,并以制约因素为主,因此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具有复杂性。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问题研究的缘起与意义,对教师学科理解概念进行了辨析、界定,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文献综述,确定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一章论述了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对PCK理论和深度教学理论进行梳理,研究认为教师学科理解与PCK理论有着紧密的关联,教师进行全面、系统地学科理解是其进行深度教学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研究确定了教师学科理解的特点、问题以及研究向度。第二章是建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评价标准。首先分析科学本质与学科本质的关系,提出学科本质的研究展望,并梳理得出感知、解释、应用、评价四个理解的进程。其次结合认识论、价值论、方法论、本体论视角,从化学学科发展史中梳理出理解化学学科本质的5个维度,将之作为学科理解的维度,对这些维度的内涵进行了剖析。最后在此基础上通过对8位专家进行开放式访谈,确定高中化学学科理解水平评价标准的初步指标,并结合CVI效度检验法,向10位专家进行内容效度咨询,得到5个维度、28个指标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标准。第三章是对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的整体水平及现状进行评价。研究首先设计调查问卷,根据问卷对1 1 89名高中化学教师进行调查,再分析调查得到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及现状,最后对此提出了宏观层面的提升对策。第四章是以“原电池”为例,制定高中化学教师对具体知识学科理解水平的评价标准。首先,研究对课程标准、高中化学教科书、高考题以及大学教科书中有关“原电池”内容的呈现形式和特点进行分析。其次,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跳出以上几种材料来分析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内容学科理解的生长点,从而确定每个指标“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评价标准。第五章是对以“原电池”为例,对高中化学教师具体知识层面的学科理解及其教学水平进行评价。研究遴选10位高中化学教师进行研究,经过29课时的录像观察、1154多分钟访谈,整理了 31万余字的访谈资料,最终得出10位教师在28个指标上的“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和学科理解教学水平,分析这两个水平的特点以及联系。进一步通过文本分析法得出其两个水平的影响因素及特点,得到一些有益的信息。第六章提出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对策。研究认为需要重新审视教师学科理解与“素养为本”教学的关系,并结合具体案例提出教师“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三重认识境界。研究认为,高中化学教师只有补足自身学科理解认识上的短板,及时更新自身的学科理解认识,才有可能在教学中去实施相关内容,进而真正达成发展学生科学素养的“素养课”教学目的。在此基础上,研究从个人领域、外部领域、实践领域、结果领域四个方面提出整合性的提升对策。在这其中,特别地提出了基于学科理解的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和基于学科理解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标准。第七章是本次研究的反思与展望,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再次简要介绍了本次研究的结果,提出了研究可能的创新点,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张敏[9](2020)在《漫游·反思·想象 ——论新感觉派小说的景观书写》文中指出作为“中国第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1],新感觉派的独特性在于他们真正正面面对并书写了“都市”,他们依据带有强烈自我意识的城市漫游者视野对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的都市风景线进行了感性描绘。景观的书写本身就是一个审美工程,物质和心理都参与其中,但它在具备现代主义品质之时,物质和心理就各自发展成独立的景观。“物质”是在漫游者的张望和震惊之中具备了独立的审美品质,“心理”则随着精神漫游的履迹聚焦于本我人性的畸形、病态和记忆、梦境的清晰画面。总的来说本论文是从作为现代主义的文化体验切入,探究新感觉派作家以城市漫游者视角将漫步于上海都市空间的过程中产生的感觉感知、情绪情感、价值取向、审美个性等方面的新异变化落脚在对物质景观、情感意象、心理时空和审美图景等层次的细致描摹之上进而传达出的第一波中国现代主义城市诗学内涵。“‘物质’对本雅明来说,意味着感官体验的信息的总体”[2],李欧梵重绘上海心理地图的努力也是从漫游者的感觉体验出发的。所以本论文的第一章主要基于本雅明在感觉碎片中窥见整体的方法和李欧梵建构心理地图的方法分析新感觉派小说中都市物质全景的感觉化建构过程。新感觉派作家对都市物质景观的书写抛却了传统客观写实的方法,将自我的街道漫游体验融入到了文本书写之中,描画的是漫游者在与都市空间的互动中产生的一个从体验新鲜感觉到感知异质文明,直至空间认知地图完整生成的心理转换过程,最终用漫游者城市认知地图的铺展来呈现都市物质空间的全景概观。这实际是一个双向地指涉过程:现代都市重塑了人们的感知,人们对异质空间的新鲜感知也重塑了都市,描画出了崭新的都市图景。所以本章的第一节是对小说中物质空间的感觉主体和空间范畴进行分析,也就是对城市漫游者的登场和街道空间的崛起进行简单分析;第二节是分析作为感觉主体的漫游者在新鲜的街道空间之中生成的官能性感知结构和欲望化认知经验;第三节是在第二节的基础上分析漫游者在欲望化认知经验的指引下生成的物质空间的认知地图。用凯文·林奇提出的建构城市意象的五种元素分析漫游者的认知图示,最终分析得出漫游者对区隔租界内与外的边界元素的深刻认知,对通行道路元素的忽视、对南京路区域元素和三大百货公司的标记物元素以及城市和街道互动生成的阴角节点元素的欲望化认知使街道经验的内涵成为一张充满物质性、开放性的另类都市文化地图。本论文的第二章从新感觉派对都市心灵图景的立体化描绘层面进行分析。“漫游一方面是他的姿态,一方面也是抗议”[1],身体的漫游与精神的漫游存在错位和反差。在新感觉派作家笔下,都市心灵的病态现象被隐喻成了一种遍布荒芜的“孤城”景象,漫游者作为最先觉醒的人群,也最先展开了对“孤城”的防御与突围。波德莱尔认为大城市孩子的经验首先表现在“梦的起伏的波纹和意识的突然跳跃”[2]上。在新感觉派小说中,梦境画面的织就和记忆时空的回溯成了行之有效的防御和突围方式。第二章第一节主要探究的是在新感觉派小说中“孤城”景语所隐喻的病态人性内涵和孤寂心理内容;第二节主要以施蛰存的《梅雨之夕》作为探究对象,阐释了漫游者在找寻城市的过程中,找寻自我的精神旅程;第三节则关注漫游者的记忆时空图景,围绕穆时英和施蛰存的回忆系列小说展开,通过探究“旧宅”这一意象化空间中陈设布景和情感画面的意义承载来窥析小说中的漫游者以及作为漫游者的作家潜意识底层的精神碎片。第三章分析了新感觉派小说中审美空间的混杂布景。身体与心灵的漫游铺展了现代物质和心理图景,而物质与心理结构性生成的是“审美”这一诗性结果。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多元文化呈现出并置与博弈的状态,所以分析新感觉派小说中的审美图景是把握作家文化心理认同的重要切入点。第三章第一节阐释的是都市物质空间的典型景观布展。在上海的十里洋场之中,漫游者浮光掠影之一瞥定格住的是瞬间性的身体欲望景观与全息的商业景观,漫游者的沉沦姿态彰显的是西方资本主义物质文明兀进上海取得的世俗胜利;第二节从被刻意放大的异域情调入手,分析了漫游者对异域风情追逐与营造的热情,他们的目的似乎是要在“安全的文本距离内体验文学创作的‘神游’性满足感”[3];第三节则以漫游者的城乡空间转移为切入点,分析了他们脆弱的乡土情结以及他们逐渐勃兴的“城镇意识”,并得出了他们在理想化的城镇空间中构建乌托邦的结论。
宋业臻[10](2020)在《腐败犯罪思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时代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主要体现在我国腐败现象发展的复杂性以及形成腐败现象成因的复杂性上。采用腐败的主观测量方法、客观测量方法并引入传染病学的传播动力学模型,计算、估计十八大之后,我国腐败与反腐败发展趋势的“三高悖论”现象,对腐败现象的查处力度高、查处绩效高以及个别地区和行业系统性腐败发生风险高。在“牛顿——实证主义”范式指导下的“方法论中心主义”心理学研究,由于缺失“本体论问题”,个体层面解释腐败现象时,难以形成与政治社会环境层面的呼应,故在解释系统性腐败成因方面面临宏观政治社会层面解释与微观个人层面解释的“两层隔离”困局。为了破解“三高悖论”之谜,突破“两层隔离”困境,本研究在吸纳心理学前沿理论的基础上,重塑了犯罪思维概念,采用“整体关联主义”范式指导下的质性量化混合研究方法的“探索式”、“解释式”与“嵌入式”设计,分别得出了以“权力”为核心概念进行推理与决策的“权力型”、以“风险”为核心概念进行推理与决策的“风险型”、以“利益是否合理”为核心概念进行推理与决策的“利益合理性”型腐败犯罪思维三类型模型。从政治社会背景与个体差异性两层结合的角度分析,“功能性分权”背景下的“结构赋权”与“关系赋权”生成了“权力的心理效应”,进而塑造了“权力型”腐败犯罪思维,“心理补偿”机制与“时代性焦虑”构成了“权力型”腐败犯罪思维的生成动力。“政治资源经营化”的多重运作机制与“重监督、轻制约”权力安排、“运动式廉政治理”塑造了“环境风险信息线索”加工机制,进而塑造了“风险型”腐败犯罪思维,“公平交易”、“上级庇护”的风险信息线索加工机制,与“相对随机”结构、体制结构组织化的腐败网络形态与政治资源经营化交易机制互相对应。社会转型造成的多元价值混合、“道德价值一元论”、“常识理性”推理机制与社会关系网络的耦合系统塑造了“利益合理性型”腐败犯罪思维,“合理”的腐败犯罪思维与腐败网络共同组成了利益交换的信任机制。在揭示出腐败犯罪思维的三类型理论及其多层面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其特征、成因与前沿科技成果,提出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的技术支撑建议。在“不敢腐”层次上,应当加强“执法威慑”与“技术威慑”,改变腐败分子的腐败决策衡量标准;在“不能腐”层次上,应当借助信息公开平台与协同办公系统断绝腐败分子的腐败机会;在“不想腐”层次上,应当从源头上通过先进技术辅助杜绝“带病提拔”,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党员干部心理健康、心理平衡的辅助配套措施。
二、论《红与黑》的心理动力学建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红与黑》的心理动力学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对象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身份与阶层: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 |
第一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身份界定(1928-1963) |
一、创剧人身份的探索:从发明家到电视人 |
二、创剧人身份的确立:首席编剧与执行制片人 |
第二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阶层分析(1964-1998) |
一、创剧人群体的形成:三大剧种创剧人群体 |
二、创剧人阶层的出现:三大阶层创剧人分布 |
第三节 网络时代创剧人的阶层突破(1999-2019) |
一、模型构建:多源异构数据下的第一阶层创剧人画像 |
二、画像分析:从第一阶层创剧人到创剧人“职业群体” |
第二章 他者与自我: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内容选择 |
第一节 他者互文:临摹现实文本下的客观写实 |
一、效仿现实生活:从真人真事中取材 |
二、互文经典作品:从文学与影视中取材 |
第二节 自我表现:“三重自我建构”下的主观抒情 |
一、对“个体自我”的探寻 |
二、对“关系自我”的定位 |
三、对“集体自我”的认知 |
第三节 紧密结合:创剧人文本内容层面的群体特征 |
一、他者故事中自我的汇入 |
二、自我镜像中他者的虚构 |
第三章 制作与创作: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表现形式 |
第一节 制作范式:视听电影化与叙事文学性 |
一、电影化影像策略:质感营造与“景观”制造 |
二、文学性叙事策略:叙事结构与叙事线索 |
第二节 创作风格:视听个性化与叙事风格化 |
一、个性化的长镜头与蒙太奇 |
二、风格化的“话语”建构 |
第三节 高度统一:创剧人文本形式层面的群体特征 |
一、制作范式中个性的凸显 |
二、创作风格中成规的体现 |
第四章 互构与升华:群体特征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 |
第一节 相互关系:成规与个性的互构 |
一、同源性:相近起源与发展 |
二、同构性:相互建塑和形构 |
三、共生性:互相依存与协作 |
第二节 共同作用:多元且精彩的主题 |
一、世界观的引导:个人信仰与哲学思辨 |
二、人生观的认同:女性主义、反同性歧视和反种族歧视 |
三、价值观的迎合:反英雄、非英雄与集体无意识 |
第五章 环境与心理:网络时代创剧人群体特征的成因 |
第一节 外在环境之变:媒介场域架构下的特征成因 |
一、网络时代媒介场域的架构变化 |
二、媒介与受众博弈下的底层逻辑 |
第二节 内在心理动因:“人类动机理论”下的特征成因 |
一、自我求生:生活困难者的生理需要 |
二、自我救赎:面临威胁者的安全需要 |
三、自我倾诉:身份认同困惑者的归属需要与情感缺失者的情感需要 |
四、自我证明:事业受挫者的尊重需要 |
五、自我实现:美国创剧人的终极追求 |
结语 |
第一节 从传播到效仿:美剧强大的影响力 |
第二节 在分辨中学习:现状、启示与反思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2)20世纪末中国战争小说叙事伦理研究(1978-200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缘起 |
1.2 研究现状 |
1.2.1 战争及中国当代战争小说研究 |
1.2.2 叙事伦理研究 |
1.3 研究方法与意义 |
1.3.1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1.3.2 研究目的与创新 |
第2章 界定与理论:“战争小说”与“叙事伦理”的概念阐释 |
2.1 战争与战争小说 |
2.2 伦理、道德与叙事伦理 |
2.2.1 伦理与道德 |
2.2.2 伦理与文学 |
2.2.3 叙事的伦理转向与叙事伦理 |
第3章 修复与重建:20世纪末战争小说叙事伦理的观念模态 |
3.1 隐我修复式的战争书写 |
3.1.1 以人性修复历史的“新启蒙”语境 |
3.1.2 “归来者”的“隐我”与群化精神意向 |
3.2 祛魅改写式的战争书写 |
3.2.1 间接的历史感悟与主体性历史思考 |
3.2.2 重释历史与人性的“祛魅改写” |
3.3 反思重构式的战争书写 |
3.3.1 由“多元”到“断裂”的文化语境 |
3.3.2 民族主义的“反思与重构” |
第4章 由“遮蔽”到“存在”:20世纪末战争小说身体伦理的苦难叙事 |
4.1 战争苦难的探询限度与启蒙理性的献祭 |
4.2 政治化身体的消解与苦难的欲望化修辞 |
4.2.1 重返身体的“居留”与民族精神的焦虑 |
4.2.2 战争真相的过滤与欲望本能的释放 |
4.3 战争苦难的身体呈现 |
4.3.1 民族视域体察战争对身体的戕害 |
4.3.2 以暴力的细节反思战争的暴力 |
4.3.3 情爱对身体的去蔽与对战争苦难终极追问的缺失 |
第5章 “英雄”与“反英雄”合一:重构典范伦理的英雄叙事 |
5.1 典范伦理的嬗变 |
5.1.1 由“君子”到“英雄”:典范伦理的递嬗 |
5.1.2 由“英雄”到“反英雄”:典范的塑造与语境的转变 |
5.2 英雄的祛魅 |
5.2.1 由“性格”到“气质”:人格化英雄的有限还原 |
5.2.2 由“史诗”到“抒情”:叙事话语的转变 |
5.3 “受难”与“反抗”:酒神的“悲剧”气质 |
5.3.1 由“正典”到“民间” |
5.3.2 由“日神”到“酒神” |
5.4 英雄与反英雄之辩 |
5.4.1 集体与个体:典范的群己分殊 |
5.4.2 反英雄与新典范伦理 |
第6章 革命资源的感性解放:20世纪末战争小说革命伦理的历史叙事 |
6.1 战争场域下“人民性”与“国民性”的人性思索 |
6.2 “后革命”视域下对战争历史的多维度探索 |
6.2.1 “后革命”:战争的另一叙事角度 |
6.2.2 战争历史真相的个性化追索 |
6.2.3 旁观与后设的叙事策略:对革命战争历史的“复线化”呈现 |
6.3 战争美学的知识分子立场确证:民主性与对话性的参与 |
6.3.1 革命话语的守护与更新:对战争的民主性言说 |
6.3.2 战争小说的审美重铸:“对话性”的生存辩难 |
第7章 20世纪末战争小说叙事伦理的意义与局限 |
7.1 异质混成:中国经验的现代性确证 |
7.2 20 世纪末战争小说中抵达中国经验的途径 |
7.2.1 在对话中体知战争经验的真实 |
7.2.2 战争书写对本土美学经验的构筑 |
7.2.3 战争小说的应有之义:人文性尺度的观照 |
7.3 20 世纪末战争小说叙事伦理的“边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
(3)诸葛亮传说研究 ——基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文史资料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价值 |
一、选题缘由 |
(一)个人学术兴趣 |
(二)资料丰富但关注不足 |
二、选题价值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诸葛亮南征传说的收集与整理 |
二、诸葛亮艺术形象的研究 |
三、诸葛亮南征传说研究的成果与不足之处 |
第三节 研究理论与方法 |
一、研究理论 |
(一)传说圈理论 |
(二)族群理论 |
二、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文本细读法 |
(三)访谈法 |
第一章 诸葛亮人物形象分析 |
第一节 历史上的诸葛亮 |
一、官修史书中的诸葛亮 |
二、地方志中的诸葛亮 |
第二节 文学作品中的诸葛亮 |
一、魏晋笔记小说中的诸葛亮 |
二、唐诗中的诸葛亮形象 |
三、平话与小说中的诸葛亮形象 |
四、汉族民间传说中的诸葛亮 |
第三节 诸葛亮形象的演变 |
第二章 诸葛亮传说类型分析 |
第一节 传说的定义与分类 |
一、传说的界定 |
二、传说的类型 |
第二节 描述性传说 |
一、以诸葛亮为主角的传说 |
二、诸葛亮部将为主角的传说 |
三、以少数民族人物为主角的传说 |
第三节 解释性传说 |
一、风物传说 |
二、习俗传说 |
第三章 诸葛亮传说的生成与衍化 |
第一节 诸葛亮传说的生成机制 |
一、历史语境 |
二、中国认同 |
三、箭垛效应 |
四、被建构的真实 |
第二节 诸葛亮传说的衍化形态 |
一、历史到文学 |
二、口头到文本 |
三、流变到坚守 |
第三节 诸葛亮传说的流布情况 |
一、在西南地区广泛传播 |
二、在域外的传播 |
第四章 诸葛亮传说与地域社会 |
第一节 被建构的空间——“传说圈” |
一、传说圈的定义 |
二、诸葛亮传说圈的分类 |
三、诸葛亮传说圈与西南文化空间 |
第二节 叶落为根——民族迁徙与融合 |
一、彝族等部分氐羌民族的迁徙与融合 |
二、佤族等部分百濮民族的迁徙与融合 |
三、傣族等部分百越民族的迁徙与融合 |
第三节 一灯即明——诸葛亮与西南族群 |
一、 诸葛亮传说与族群关系讲述 |
二、从对立到共生 |
第四节 历史的微风——民俗 |
一、民族服饰与建筑 |
二、火把节与泼水节 |
三、鬼主与山官制度 |
四、盟誓文化 |
第五节 “绝地天通”下的守望——民间信仰 |
一、 西南地区诸葛亮崇拜概况 |
二、诸葛亮传说与民间信仰的互动 |
三、诸葛亮民间信仰产生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4.1 流行文化 |
1.4.2 明星偶像 |
1.4.3 偶像崇拜 |
1.4.4 青少年 |
1.4.5 失范 |
1.5 文献综述 |
1.5.1 国外文献综述 |
1.5.2 国内文献综述 |
1.5.3 评述 |
1.6 研究理论依据 |
1.6.1 功能论 |
1.6.2 结构分析 |
1.6.3 亚文化理论 |
1.7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7.1 研究方法 |
1.7.2 研究框架 |
1.7.3 文章结构 |
第2章 中国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现象的历史演变 |
2.1 中国流行文化发展历程 |
2.1.1 建国至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 |
2.1.2 改革开放至“南方谈话”和十四大(1978年-1992年) |
2.1.3 “南方谈话”和十四大至二十世纪末(1992年至1999年) |
2.1.4 二十一世纪至十八大(2000年-2012年) |
2.1.5 十八大至新时代(2012至今) |
2.2 中国偶像崇拜现象的历史变迁 |
2.2.1 英雄偶像的时代 |
2.2.2 明星偶像的主流化 |
2.2.3 选秀、草根偶像的崛起 |
2.2.4 流量、养成偶像的到来 |
2.3 小结 |
2.3.1 影响中国流行文化的主要因素 |
2.3.2 中国偶像崇拜的嬗变 |
第3章 青少年偶像崇拜研究 |
3.1 青少年偶像崇拜基本现状 |
3.1.1 偶像崇拜的泛化与较高卷入度 |
3.1.2 明星偶像与二次元偶像 |
3.1.3 崇拜中的科技使用与消费行为 |
3.1.4 自我认知上的主动性 |
3.1.5 失范的负功能有待进一步分析 |
3.2 青少年偶像崇拜的比较研究 |
3.2.1 问卷调查的比较 |
3.2.2 网络调查的比较 |
3.3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新特征 |
3.3.1 消费需求与粉丝经济 |
3.3.2 技术进步与推动 |
3.3.3 明星偶像的养成与低龄化 |
3.3.4 偶像制造的麦当劳化 |
3.3.5 粉丝类型的多元化 |
3.3.6 粉丝群体的组织化程度 |
3.3.7 明星偶像崇拜的正功能 |
3.3.8 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显现 |
第4章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表征 |
4.1 符号异化、消费与拜金主义 |
4.1.1 偶像符号异化与消费主义 |
4.1.2 粉丝消费 |
4.1.3 奢侈生活、虚假需求与拜金主义 |
4.2 自我的丧失 |
4.2.1 象征性权力的偶像崇拜与权力分层 |
4.2.2 泛偶像化下的假偶像与精英主义 |
4.2.3 自我认同的偏差——社会化的障碍 |
4.3 狭隘性 |
4.3.1 新媒体与传播技术下的盲区 |
4.3.2 明星偶像崇拜的文化趋同现象 |
4.3.3 价值观的偏差与替代 |
4.4 非道德化 |
4.4.1 非理性的偶像崇拜 |
4.4.2 偶像崇拜的非道德化 |
4.4.3 暴力化的蔓延(语言、行为等) |
4.5 娱乐极端化 |
4.5.1 日常生活化的娱乐至死 |
4.5.2 肤浅化与浮动性 |
第5章 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原因与解析 |
5.1 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原因 |
5.1.1 文化与认同 |
5.1.2 个体与组织 |
5.1.3 制度与科技 |
5.2 明星偶像崇拜及失范的解析 |
5.2.1 网络社会流行下生活态度与价值取向 |
5.2.2 社会化主体间的影响与作用 |
5.2.3 基于亚文化视阈的探讨 |
第6章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重构路径 |
6.1 政府层面 |
6.1.1 价值:社会文化的建设 |
6.1.2 规范:制度的建设 |
6.1.3 行为:政府的监管 |
6.2 多元社会层面 |
6.2.1 学校教育的引导与创新 |
6.2.2 大众传播媒介的导向 |
6.2.3 明星公司、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 |
6.2.4 粉丝社群的管理 |
6.3 个人层面 |
6.3.1 家长与家庭的角色 |
6.3.2 偶像的角色 |
6.3.3 传媒者的角色 |
6.3.4 青少年粉丝的角色 |
第7章 结语 |
7.1 回视偶像崇拜 |
7.2 本研究的结论 |
7.3 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的相关学术成果 |
致谢 |
(5)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习共同体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评价分析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地方 |
2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习共同体构建概述 |
2.1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习共同体的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共同体 |
2.1.2 学习共同体 |
2.1.3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习共同体 |
2.2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习共同体的构成要素 |
2.2.1 学习者 |
2.2.2 共同愿景 |
2.2.3 交互手段 |
2.2.4 学习情境 |
2.2.5 学习资源 |
2.3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习共同体的基本特征 |
2.3.1 政治认同性 |
2.3.2 合作开放性 |
2.3.3 团体共进性 |
2.4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习共同体构建的理论依据 |
2.4.1 观察学习理论 |
2.4.2 建构主义理论 |
2.4.3 合作学习理论 |
2.4.4 团体动力学理论 |
3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习共同体构建现状调查及分析 |
3.1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习共同体构建现状调查 |
3.1.1 学生问卷调查设计及说明 |
3.1.2 教师访谈调查设计及说明 |
3.2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构建学习共同体现状分析 |
3.2.1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构建学习共同体之可能性 |
3.2.2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构建学习共同体之困境 |
4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习共同体建构策略思考 |
4.1 端正理念:形成学习共同体正确认知 |
4.2 明确目标:发挥共同愿景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引领作用 |
4.2.1 达成共同愿景 |
4.2.2 激发共同愿景源动力 |
4.3 定位实践:积极探索学习共同体的组建方式 |
4.3.1 建立现代师生关系,奠定学习共同体心理基础 |
4.3.2 开展互动教学,激发学习共同体的生命活力 |
4.3.3 解决挑战性问题,构建学习共同体的落脚点 |
4.4 改进评价:构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习共同体的评价体系 |
4.4.1 促进全面发展,改进评价原则 |
4.4.2 坚持多元评价,积极转变方式 |
4.4.3 凸显学生在评价中的地位 |
5 案例分析: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基于学习共同体的教学案例 |
5.1 基于学习共同体理念的教学设计 |
5.2 基于学习共同体理念的教学实施 |
5.3 基于学习共同体理念教学实施效果的评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导论: 问道的精神 |
1.1 道学与养生 |
1.1.1 问“道” |
1.1.2 何谓道学? |
1.1.3 道学与养生 |
1.2 道学与精神养生的交融 |
1.2.1 精神养生及与道学 |
1.2.2 “入道-养生-疗疾”健康实践的连续谱 |
1.2.3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对象、意义与论文题目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意义 |
1.3.3 题解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精神养生的历史回望:超越时空的传统 |
2.1 历史回望的文献范畴 |
2.2 相关研究进展 |
2.2.1 精神养生与道学的交汇 |
2.2.2 精神养生、道学与“西学”的交汇 |
2.2.3 精神养生与疗疾的交汇 |
2.3 精神养生的知识结构——“道、法、术” |
2.4 儒家与精神养生 |
2.4.1 儒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
2.4.2 儒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
2.4.3 教化与师表 |
2.5 道家与精神养生 |
2.5.1 道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
2.5.2 道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
2.5.3 俗世即道场、临炉指点、道侣 |
2.6 佛家与精神养生 |
2.6.1 佛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
2.6.2 佛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
2.6.3 迷时师度与船子投江 |
2.7 古代医家与精神养生 |
2.7.1 古代医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
2.7.2 古代医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
2.7.3 主体的转换——医者与患者,养生家与养生之家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现代反思: 现代人的精神状况与问道东方 |
3.1 西方文明范围中现代人的精神状况 |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研究 |
3.1.2 雅思贝尔斯《时代的精神状况》 |
3.1.3 加缪《鼠疫》 |
3.1.4 小结 |
3.2 精神养生与现代研究 |
3.2.1 精神境界的现代研究 |
3.2.2 精神养生“法术”的现代研究 |
3.2.3 精神养生与养生的社会人文研究 |
3.3 精神养生与身体——我们该如何意识我们的身体? |
3.3.1 立足于身体的精神养生 |
3.3.2 当代身体意象的分裂特征 |
3.3.3 当代身体实践的分裂特征 |
3.3.4 精神养生与身体实践的内在统一性 |
3.3.5 精神养生视野中的清醒与睡眠 |
3.3.6 小结 |
3.4 精神养生与语言——我们该如何言说健康? |
3.4.1 当下健康流行语言的荒诞与后现代主义的反抗 |
3.4.2 精神养生与诊治的语言 |
3.4.3 精神养生与食、药的语言 |
3.4.4 精神养生与疾病谱、预防医学的语言 |
3.5 中医养生学视野中的心性修养与人民的健康促进 |
3.5.1 健康面临的人性挑战 |
3.5.2 中医养生学视野中健康促进的理念与实践 |
3.5.3 生生之道与中医养生学心性修养的实践观 |
3.5.4 小结 |
3.6 以道莅天下——《黄帝内经》“独立守神”的意义发现 |
3.6.1 独立守神的渊源与探索路径 |
3.6.2 早期社会文化与“独立守神” |
3.6.3 “独立守神”在传统文化实践中的显现 |
3.6.4 “独立守神”在生物医学实践中的显现 |
3.6.5 “独立守神”在心理治疗实践中的显现 |
3.6.6 小结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则精神养生案例及其启示 |
4.1 案例1: 何以解忧——竹林七贤作为团体形式精神养生的滥觞 |
4.1.1 古代社会生活中团体的存在 |
4.1.2 竹林之游的精神养生属性 |
4.1.3 古代团体养生的存在状态及价值 |
4.1.4 小结 |
4.2 案例2: 某温泉度假村调训养生课程的精神心理效果考察 |
4.2.1 调训课程介绍 |
4.2.2 课程方案举例与纪实 |
4.2.3 问卷调查部分 |
4.2.4 调训课程组织者对课程的理解 |
4.2.5 解读 |
4.2.6 小结 |
4.3 案例3: 某瑜伽自然疗法静修营实践 |
4.3.1 背景 |
4.3.2 内容 |
4.3.3 讨论 |
4.3.4 小结 |
4.4 案例4: 某院慢性病辟谷实践的总结及比较研究 |
4.4.1 某医院利用辟谷治疗代谢综合征的当代实践 |
4.4.2 古今辟谷与正念饮食干预的比较研究 |
4.4.3 小结 |
4.5 启示 |
第五章 前行策略: 充分发挥精神养生力量的讨论 |
5.1 提出策略建议的方法 |
5.2 个体的内求为本 |
5.3 个体内求与中医院校教育内求的相融、相生 |
5.4 全民教育——全民的内求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题目作为核心论点之一 |
6.2 健康实践的连续谱与精神养生的道学内涵 |
6.3 文化自觉的一种呈现——方法与对象的同一 |
6.4 精神养生的道与术、施与受、知与行的三重太极结构 |
6.5 理论探索总结: 现代人的精神状况及精神养生 |
6.6 案例启发与策略建议总结 |
6.7 根本的结论 |
结语 |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特点与不足之处 |
特点 |
不足之处 |
自反性陈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7)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研究(1987-202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范围的确定 |
(二)研究对象的确立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一) 研究思路 |
(二) 论文结构 |
第一章 性别政治下的东亚新电影 |
第一节 性别政治的后人类终结 |
一、人本主义身份政治的终结 |
二、后人类对性别政治的消解 |
第二节 东亚新电影的历史图景 |
一、东亚新电影的历史转型 |
二、后浪潮下的东亚新电影 |
第二章 父权危机下性别政治影像建构 |
第一节 父权的主体性危机及其结构的消解 |
一、从弑父到无父:传统父权叙事的危机 |
二、从寻父到崇父:新父权结构的再确立 |
第二节 从传统秩序的解体到男性弱化转向 |
一、东亚男性气质的主体建构 |
二、东亚男性形象的弱化转型 |
第三章 女权崛起下的性别政治身份转型 |
第一节 双重他者化下的主体身份异构 |
一、他者之他者视域下的女性呈现 |
二、换装与换体下的主体身份异构 |
第二节 对父权观视结构的挑战和否定 |
一、东亚女性导演的崛起 |
二、女性受难与女性复仇 |
第四章 性少数平权下性别政治的消解 |
第一节 从误读到日常:可讲述性的获得 |
一、从政治正确到去他者 |
二、性别取向与性别认同 |
第二节 性别想象:社会审美的性少数转向 |
一、真性少数的平权 |
二、伪性少数的趣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科研工作 |
致谢 |
附录:与本文相关的主要影片 |
附表:入围三大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东亚电影剧情长片 |
(8)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概念界定 |
一、理解 |
二、学科 |
三、学科理解 |
四、学科理解水平 |
五、学科理解水平评价 |
六、相近概念辨析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研究现状框架的确立 |
二、化学等学科的理解研究 |
三、学科本质的理解研究 |
四、课程理解的研究 |
五、化学学科理解及发展演变 |
第四节 研究的内容、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的内容 |
二、研究的思路 |
二、研究的方法 |
第一章 教师学科理解理论基础与研究向度 |
第一节 PCK理论 |
一、学科知识概念及特点 |
二、学科知识与PCK |
三、学科知识与教师资格认定 |
四、学科知识与教师发展 |
五、学科知识测评研究 |
六、研究启示 |
第二节 深度教学理论 |
一、深度教学的概念 |
二、深度教学的特征 |
三、深度教学的启示 |
第三节 教师学科理解的特点及问题检视 |
一、教师学科理解的特点分析 |
二、教师学科理解的问题检视 |
第四节 教师学科理解的研究向度 |
一、教师学科本质的特征 |
二、教师学科理解的表征 |
三、教师学科理解的评价 |
四、教师学科理解的价值 |
第二章 化学学科理解的内涵及水平标准构建 |
第一节 学科本质理解—化学学科理解的起点 |
一、理解缘起: 科学本质理解的研究困境 |
二、学理分析: 理解研究转向的可行依据 |
三、研究维度: 学科本质理解的研究展望 |
四、结语 |
第二节 化学学科理解水平的标准构建 |
一、从化学史中探寻学科本质的可行性分析 |
二、高中化学学科理解水平标准构建的原则 |
三、高中教师化学学科理解水平的要素内涵 |
四、化学学科理解水平标准的历史探寻与内容呈现 |
五、化学学科理解内容的其它解读 |
第三节 高中化学学科理解水平标准的效度检视 |
一、学科理解水平标准构建的一轮专家咨询过程 |
二、学科理解水平标准构建的二轮专家咨询过程 |
第三章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整体水平的现状调查 |
第一节 高中教师化学学科理解水平调查方案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调查工具 |
第二节 高中教师化学学科理解水平调查实施与结果分析 |
一、调查的过程分析 |
二、调查的分析过程 |
三、调查的主要结论 |
四、调查的主要启示 |
第四章 高中化学教师具体知识学科理解的水平划分——以“原电池”为例 |
第一节 高中化学具体知识学科理解水平的起点分析—以“原电池”为例 |
一、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的“原电池”内容分析 |
二、高中化学教科书中的“原电池”内容分析 |
三、高考试题中的“原电池”内容分析 |
四、大学化学教科书中的“原电池”内容分析 |
五、研究小结 |
第二节 高中化学具体知识学科理解的水平分析——以“原电池”为例 |
一、化学学科价值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及水平划分 |
二、化学学科方法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与水平划分 |
三、化学知识结构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与水平划分 |
四、化学知识获取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与水平划分 |
五、化学知识本质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与水平划分 |
六、研究小结 |
第五章 高中化学教师具体知识学科理解水平的测查—一以“原电池”为例 |
第一节 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研究总体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设计 |
三、研究过程 |
第二节 基于学科理解的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教学水平分析 |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二、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教学水平的解读与分析 |
三、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教学表现水平研究的结论 |
第三节 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分析 |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二、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的分析过程 |
三、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的研究结论 |
第四节 影响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的因素分析 |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二、影响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的因素解读 |
三、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影响因素分析的结论 |
第六章 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对策 |
第一节 重新审视教师学科理解与素养为本的教学 |
一、教师要重新审视素养为本的化学知识教学 |
二、教师学科理解要关照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 |
三、学科理解须纳入教师成长的专业发展指标 |
第二节 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对策 |
一、个人领域的提升对策 |
二、外部领域的提升对策 |
三、实践领域的提升对策 |
四、结果领域的提升对策 |
五、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理论研究结论 |
(一)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是基础的、典型的教育实践活动 |
(二)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需要多维、多层的评价标准 |
二、实证研究结论 |
(一)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整体水平的差异较大 |
(二)青年高中化学教师的学科理解水平普遍较弱 |
(三)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的具体水平较为薄弱 |
(四)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受多种因素制约 |
(五) 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具有复杂性 |
第二节 研究反思 |
一、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二、研究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高中化学教师化学学科理解维度的效度评价量表 |
附录二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标准建构表 |
附录三 高中化学教师化学学科理解水平现状的问卷调查 |
附录四 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诊断表 |
附录五 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内容学科理解水平的访谈提纲 |
附录六 高中化学教师具体知识学科理解水平诊断表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漫游·反思·想象 ——论新感觉派小说的景观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上海浮世绘——物质景观的感觉化书写 |
第一节 城市漫游者与街道空间 |
第二节 新鲜世界里的新鲜“感觉” |
第三节 都市物质空间的认知图绘 |
第二章 幻梦启示录——心理时空的立体化描摹 |
第一节 “孤城”隐喻与都市病相的恶化 |
第二节 “雨巷”情境与都市梦境的起伏 |
第三节 “旧宅”意象与记忆时空的回溯 |
第三章 混杂之美学——审美图景的混杂性呈现 |
第一节 资本主义物质景观的陶醉与沉沦 |
第二节 异域情调的想象与营造 |
第三节 “城镇意识”的勃兴与乌托邦世界的建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腐败犯罪思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第一节 腐败现象发展的复杂性:“三高悖论” |
第二节 腐败成因解释的复杂性:“两层隔离” |
小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腐败概念分析 |
第二节 犯罪思维概念分析 |
一、传统犯罪思维概念分析 |
二、系统梳理并重新界定犯罪思维概念 |
三、犯罪思维的影响因素 |
小结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第一节 混合研究方法的科学哲学讨论 |
一、“第三波方法论”运动与从“牛顿-实证主义”到“整体关联主义”范式变迁 |
二、“三高悖论”、“两层隔离”、话语多元性与心理学“本体论问题”丢失 |
第二节 采用怎样的混合设计模式 |
一、总体混合设计模式 |
二、具体混合设计方法1:“探索式”部分的混合设计 |
三、具体混合设计方法2:“解释式”部分的混合设计 |
第四章 腐败认知表征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参与者 |
第二节 腐败认知表征“概念-特征”网络类型的“探索式”混合设计研究 |
一、研究工具 |
二、腐败认知表征“概念-特征”网“均衡性”分析 |
三、腐败认知表征“概念-特征”网“中心性”分析 |
四、腐败认知表征“概念-特征”网“凝聚子群”分析 |
第三节 腐败认知表征“概念-特征”网络类型的“解释式”混合设计研究 |
一、研究工具 |
二、研究结果 |
小结 |
第五章 腐败决策表征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工具 |
一、腐败决策表征维度探索 |
二、腐败决策表征工具设计 |
第二节 研究假设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小结 |
第六章 腐败犯罪思维影响因素研究 |
第一节 腐败犯罪思维影响因素量化研究 |
一、研究工具 |
二、研究结果 |
第二节 腐败犯罪思维影响因素质化研究 |
一、“权力型”不等于“一把手”:“功能型分权”下“结构赋权”与“关系赋权” |
二、““风险线索加工”与“政治资源经营化”的多重运作逻辑 |
三、“合理”与“常识理性-关系社会”耦合系统的“圈子”运行机制 |
小结 |
第七章 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系的技术支撑 |
第一节 反腐败技术建议的制度基础 |
第二节 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技术体系的建议 |
第八章 总讨论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一、扩展“经济-社会结构”与“国家-社会”解释路径 |
二、扩展“个体差异性”解释路径 |
三、扩展反腐败技术支撑建议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论《红与黑》的心理动力学建构(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D]. 尤达.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20世纪末中国战争小说叙事伦理研究(1978-2000)[D]. 李婧妍. 辽宁大学, 2021(02)
- [3]诸葛亮传说研究 ——基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文史资料的考察[D]. 刘杰.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D]. 马赫. 吉林大学, 2020(01)
- [5]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习共同体构建研究[D]. 郭希杰.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6]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D]. 刘慧鸿.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7]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研究(1987-2020)[D]. 李岩. 南京大学, 2020(09)
- [8]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研究[D]. 王伟.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9]漫游·反思·想象 ——论新感觉派小说的景观书写[D]. 张敏.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10]腐败犯罪思维研究[D]. 宋业臻. 中国政法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