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信网专家系统效能评估技术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吕惠东[1](2021)在《基于神经网络的通信网络效能评估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通信技术在军事领域和民用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对通信网络的效能进行评估,有助于合理规划网络部署,提高网络系统的高效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目前通信网络效能评估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评估结果的可解释性较差;其次,效能评估过程主观因素较大,评估结果缺乏客观性;第三,现有评估方法缺少对影响网络效能因素的分析,不能为网络规划提供指导性的建议。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以下方面进行了研究。首先,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仿真技术的网络效能评估方法SB-CNEE。文中首先阐明了网络效能和网络性能的概念差异,明确网络效能是指网络系统作为一个子系统,对一个总体任务系统目标达成的支持能力的度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网络效能计算公式和SB-CNEE网络效能评估方法。该方法采用多系统联合仿真的方式得到总体效能,再利用网络效能计算公式计算网络效能。SB-CNEE方法解决了现有效能评估方法存在的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评估结果的可解释性差等问题。其次,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通信网络效能评估方法NB-CNEE。SBCNEE方法需要多系统联合仿真,评估过程复杂、耗时较长。为此,NB-CNEE引入神经网络解决上述问题。具体地,首先应用SB-CNEE方法进行大量仿真实验,构造用于训练神经网络的数据集。进一步,训练神经网络模型,挖掘网络业务指标和网络效能的关系。为了使NB-CNEE应用于不同规模的网络,保证神经网络模型的通用性,NB-CNEE采用K-means算法对网络节点进行分类,用类数据代替节点数据训练神经网络模型。模型训练完成后,NB-CNEE进行网络效能评估时只需要通过单独的网络仿真就可以计算网络效能。与SB-CNEE相比,NB-CNEE方法更为简单、快速,可应用于紧急情况下突发任务的网络效能评估。再次,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通信网络规划优化方法SVRCNPO。如果规划的网络系统经评估后发现其效能不能满足任务要求,需要对网络系统重规划。针对该问题,SVR-CNPO利用支持向量回归方法,分析网络参数与网络效能之间的关系,计算出各个网络参数对网络效能的影响程度。在网络重规划过程中,优先对重要的网络参数进行调整,从而优化网络规划过程,提高规划效率。实验结果表明,上述方法可较为有效地评估通信网络的效能,提高网络规划效率。本文基于上述方法设计并实现了一个通信网络效能评估系统,并应用于某军事通信网络的效能评估之中。
张骁[2](2020)在《基于ANP的预警机任务电子系统效能评估》文中研究表明预警机(Air Early Warning,AEW)又叫空中指挥预警飞机,囊括了探测预警、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等重要功能,用于探测监视目标方位内的飞行或海面单位,传达或中继作战指令,引导我方战斗机执行预定作战任务,是名副其实的“移动雷达站”和“空中指挥中心”。预警机任务电子系统作为预警机最为核心的功能组成,其性能的优劣可以通过效能的高低来衡量。通过对预警机任务电子系统效能评估,能够掌握影响其效能的关键性指标,了解预警机任务电子系统各分系统能力强弱,寻找系统性能中的不足之处,为后续预警机任务电子系统的使用、升级优化和新机的研发提供理论指导。本文以预警机任务电子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为出发点,分析影响系统效能的各类指标,结合效能评估理论和模型,展开对效能评估技术的研究。首先,研究设计预警机任务电子系统效能评估的总体方案,把握效能评估流程全貌,对预警机任务电子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进行了详细研究,掌握影响系统效能的关键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系统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的初步方案,借助Delphi理论完成指标筛选;其次,在研究网络层次分析法(Analytic Network Process,ANP)独有优势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利用信念图和多专家信息融合方法确定了预警机任务电子系统指标体系相互影响关系,得到指标关联关系表,指导构建了网络化结构模型并求得预警机任务电子系统效能评估指标权重;然后,按照不同的指标类型制定相适应的指标预处理方案,将ANP法与幂指数效能模型相耦合,得到预警机任务电子系统单项能力指数和总体效能指数模型;最后,研究选取了E-2C和E-2D预警机作为评估实例,对两种型号预警机的任务电子系统配置和各指标参数进行梳理,利用幂指数评估模型求解得到预警机任务电子系统单项能力和总体效能评估结果,并在此基础上验证了结果的正确性和评估流程的有效性;另外,本文还设计了基于效能评估的数据库,开发出具有友好交互界面的效能评估软件平台。
王召[3](2020)在《小子样复杂装备系统效能评估多层Bayes-ADC模型研究》文中认为装备系统效能评估作为新装备建设中具有重要基础地位和先导作用的一项研究活动,能够有力牵引新装备的立项论证,有效规避技术风险,为新装备的发展决策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复杂装备不同于一般工业产品,其性能先进、构成复杂、费用昂贵,呈高度一体化、综合化、信息化发展趋势,一般具有高价值,高使用成本,小批生产等特点,限制了其实验与使用的次数,导致试验子样极少,因此研究小子样背景效能评估问题对于复杂装备研制极具现实意义。本文研究了小子样背景复杂装备系统效能评估的两个关键问题,分别是基于小子样数据的参数估计,以及系统效能评估ADC(Availability-Dependability-Capability,可用度-可信度-能力)模型算法的改进。针对小子样(子样一般在几个左右)问题,本文以Bayes公式为基础,充分利用历史统计数据与专家经验信息,构造多层先验分布,建立多层Bayes模型,给出复杂装备的失效率、修复率多层Bayes估计。同时,考虑参数多层Bayes估计公式中合理假设系数无法确定,依据柯西收敛准则,研究参数估计公式的局部收敛性,确定了在实际背景下,复杂装备的失效率、修复率的具体数值,提高了模型的实用性。针对已有的系统效能评估ADC模型算法,基本没有用随机过程准确描述复杂装备工作过程,导致系统效能评估ADC模型评估结果不精确问题。本文在深入研究复杂装备结构的基础上,准确地划分复杂装备工作过程中的状态,采用Q-过程描述复杂装备工作过程中的状态转移,构造Q-过程平衡方程组与Kolmogorov前进后退方程,利用Laplace变换等数学工具求解齐次微分线性方程组,得到装备可用性、可信性等指标算法公式,改进ADC模型变量算法。同时,通过建立基于灰色绝对接近度的客观权重配置极大熵模型,求解得到复杂装备能力指标体系最有可能、最合适的权重配置方案,使得在已知信息条件下确定的能力最能准确反应复杂装备能力现实表现。最后,本文在有机融合小子样数据多层Bayes估计技术与基于Q-过程改进的ADC模型基础上,提出了系统效能评估多层Bayes-ADC模型。将参数的多层Bayes估计融入改进的ADC模型变量算法中,有效的解决了小子样数据下复杂装备系统效能评估问题。通过实例研究与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模型有效性与准确性,解决了一类系统工程管理实际问题。
马丙辉[4](2020)在《军事通信网络效能评估关键技术研究与系统实现》文中指出随着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快速发展和深入应用,信息已成为重要的作战能力之一,信息优势对实现作战优势和赢得战争的最终胜利至关重要。军事通信网络为战场各作战单元间通信提供重要保障,是实现信息优势的重要物质基础。军事通信网络建设成本昂贵,因此通常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其性能进行仿真,通过仿真结果对军事通信网络效能进行评估,判断当前网络规划方案下,网络性能是否能够满足作战要求,并根据评估结果对规划方案进行优化,寻求最佳网络规划方案,从而建设安全、可靠、高效的军事通信网络。评估问题本就是一个理论难题,没有精确的解析解。随着国防信息化的飞速发展,网络结构越来越复杂,业务类型不断丰富,影响效能的因素也越来越多,这给军事通信网络效能评估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目前关于军事通信网络效能评估的研究相对较少,尚未形成统一标准,缺少通用性解决方案,并且现有研究在评估时都只考虑网络性能的最大化,忽略了网络实际建设中的经济效益问题。因此,建立通用且符合网络实际建设需求的军事通信网络效能评估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问题规约理论为指导求解军事通信网络效能评估问题,提出了一套完整且适用于各种军事通信网络的评估流程、评估方法及系统设计。在评估过程中,考虑到网络性能过剩所导致的资源浪费以及成本增加等实际问题,本文提出改进的原子指标效能计算方法,通过加入指标裕度和惩罚参数,对效能超出裕度范围的指标进行惩罚,更好的体现网络的经济技术效益。其次,本文基于对现有评估方法的研究,根据效能评估问题求解思路,提出利用随机森林回归模型,挖掘原子指标效能和网络总效能之间关系,构建智能评估模型。最后,本文提出一种灵活、可扩展的军事通信网络效能评估系统的设计方案,并以战术互联网为研究对象,实现了改进的原子指标效能计算方式和随机森林回归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本文提出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本文提出的效能计算方法可以使评估结果更加符合军事通信网络实际建设需求,为网络设计、建设、优化提供更加全面的决策依据,达到最大限度利用网络,发挥网络综合效能,寻求最佳经济技术效益的目的,对军事通信网络效能评估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王召,刘思峰,陈顶,方志耕[5](2019)在《极小子样下无人侦察机系统效能评估多层Bayes-ADC模型》文中研究指明针对研发阶段无人侦察机系统效能评估受到研发试验成本、样机数量等相关条件制约,其所能获取的样本量极少问题,提出多层Bayes-ADC模型.该方法运用多层Bayes技术,充分利用历史统计数据和经验信息,确定无人侦察机失效率、修复率多层Bayes估计,进而构造无人侦察机可用度、可信度.同时基于极大熵准则确定能力指标权重,进而构造无人侦察机能力向量.基于以上建立了极小子样背景的系统效能评估多层Bayes-ADC模型,解决了极小子样下的无人侦察机系统效能评估问题.案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董彦磊[6](2018)在《卫星通信系统运行控制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当今世界,大国竞争日趋激烈,促使空间已经成为世界各强国间高新技术角逐的主战场。作为空间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卫星通信的建设和发展对国防安全、民用生产等领域具有深刻影响,而构建智能、高效、合理、可行的运控系统是发挥卫星通信系统效能的关键。针对地球同步轨道(Geosynchronous Earth Orbit,GEO)卫星移动通信、GEO宽带卫星通信和低轨道(Low Earth Orbit,LEO)星座卫星通信等典型卫通系统的管控问题,本文开展卫星通信系统运行控制关键技术研究。总结全文工作,其主要成果和创新点如下:1.面向GEO卫星移动通信运行控制的资源规划关键技术研究。针对GEO卫星移动通信运行控制的资源规划问题,设计了GEO卫星点波束平面覆盖和球面覆盖计算模型;构建了GEO卫星的滚动姿态偏差、俯仰姿态偏差、偏航姿态偏差与地面波束覆盖范围之间的数理模型,分析了三类偏差对地面波束覆盖范围的影响;利用所建立的卫星移动通信资源描述模型、终端分布模型和通信业务模型,提出了基于多模型融合的GEO卫星移动通信资源规划算法。将所提模型和算法工程化实现,并转化应用到了国内第一个军民共用的“天通一号”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实践表明:上述工作为G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姿态控制、波束资源规划提供了合理的设计支撑。2.面向GEO宽带卫星通信运行控制的资源调度关键技术研究。围绕各类星、网、地等异构资源和任务需求,建立了基于资源虚拟化思想的统一模型;探讨了通信任务与卫星、网系和地面站型资源之间的匹配约束问题,确定了基于任务的卫星资源需求匹配关系;以卫星资源使用效率最高为优化目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遗传-粒子群任务资源调度算法。将所提模型和算法工程化实现,并转化应用到了我国某军事卫星通信系统中。实践表明:上述工作能够为多任务资源规划调度等实际工程应用提供通用理论支撑。3.面向LEO星座卫星通信运行控制的移动性管理关键技术研究。针对LEO星座网络拓扑高动态变化带来移动性管理负荷重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动态外地代理的卫星网络移动性管理机制;基于移动代理簇、归属移动外地代理和托管移动外地代理,探索了地面移动节点对于LEO卫星的接入切换策略,优化了移动性管理流程,降低了移动性管理信令开销。对上述研究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面向动态外地代理的移动性管理机制能适应LEO星座网络的高动态特性,减少移动性管理中星地之间信息交互次数和移动性管理开销与切换时延,降低网络的移动性管理负荷。4.卫星通信系统运行态势精确感知技术研究。针对目前卫通系统通信效能感知精细化程度低问题,从态势体系要素建立和态势信息获取入手,建立了板卡级、设备级、节点级、网络级和应用级的卫星通信态势信息获取模型;建立了分层分级的态势评估综合指标体系,并通过引入“决策融合”和“可信度”的思想,提出了基于决策融合的系统态势评估方法;结合逆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并行处理、快速学习以及模糊集算法适合处理不精确和不确定语义变量的优势,提出了模糊集-神经网络混合态势预测算法,对比验证了所提算法在预测精度和收敛速度等方面相比传统BP神经网络算法的优越性。
姚敏,王东[7](2016)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散射通信系统效能评估模型》文中研究表明针对当前信息化作战的特点,对通信系统效能的评估应该以其综合效能指标作为最终标准。基于此要求,提出了以AHP(层次分析法)为基础的通信系统效能评估方法,利用AHP建立易于对通信系统效能进行分析的层次结构模型,通过层次单排序以及总排序确定底层各单项指标相对于通信系统效能的最终权重值矩阵,确定了评估模型的参数。通过对具体散射系统采用此方法进行评估,验证了该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
康洪晶,伍洁,程海军,胡博[8](2015)在《舰艇武器系统效能评估现状及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舰载武器种类和战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客观、快捷、有效的效能评估方法的发展已迫在眉睫。论文对效能的基本概念、效能评估的意义与主要评估方法做了全面的综述,指出了当前综合效能评估技术研究中存在的以及在实际评估中应考虑的问题,对舰载武器系统综合效能技术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官斌,王立[9](2013)在《军事通信系统的效能评估初探》文中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军事通信系统的构成日益复杂,规模日益庞大,战术技术指标更加复杂多样。以往那种仅凭经验作定性分析的效能评估方法已很难对现有军事通信系统的效能做出科学准确的评估。论文从军事通信系统的功能划分着手,构建了军事通信系统效能评估的指标,并对军事通信系统的效能评估方法做了初步探讨。
董保良,周兴乾,祁小丁,张金强[10](2013)在《战术通信网性能评估指标体系》文中研究指明战术通信网效能指标体系的建立是进行战术通信网作战效能评估的基础和前提。通过分析战术通信网的组成、功能以及任务的特殊需求,提出了战术通信网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内容,对指标进行了归类和细化,并对整个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了分析研究,针对数字化部队作战任务的需求重点研究使用了需求指标。
二、通信网专家系统效能评估技术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通信网专家系统效能评估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神经网络的通信网络效能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效能评估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要点以及组织结构 |
2 相关技术综述 |
2.1 效能评估方法 |
2.1.1 人为驱动方法 |
2.1.2 数据驱动方法 |
2.2 仿真相关技术 |
2.2.1 OPNET网络仿真平台 |
2.2.2 vsTASKER作战仿真平台 |
2.2.3 HLA高层体系结构 |
2.3 机器学习相关技术 |
2.3.1 BP神经网络 |
2.3.2 支持向量回归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仿真技术的通信网络效能评估方法 |
3.1 基本思想 |
3.1.1 网络效能的概念 |
3.1.2 网络效能计算公式 |
3.1.3 网络效能评估方法 |
3.2 评估系统设计 |
3.3 实验对比分析 |
3.3.1 实验方案 |
3.3.2 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神经网络的通信网络效能评估方法 |
4.1 问题分析 |
4.2 基于神经网络的效能评估方法 |
4.2.1 评估方法概述 |
4.2.2 业务相关的评估指标 |
4.2.3 数据获取与处理 |
4.2.4 节点分类过程 |
4.3 实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
4.3.1 实验架构与场景 |
4.3.2 模型训练及优化 |
4.3.3 有效性验证 |
4.3.4 通用性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通信网络规划优化方法 |
5.1 网络优化问题分析 |
5.2 网络优化方法 |
5.2.1 方法概述 |
5.2.2 支持向量回归模型 |
5.2.3 参数影响程度 |
5.3 实验方案与结果分析 |
5.3.1 实验方案 |
5.3.2 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军事网络效能评估系统的实现 |
6.1 评估系统目标 |
6.2 评估系统概况 |
6.2.1 评估系统结构 |
6.2.2 系统技术选型 |
6.3 功能介绍 |
6.3.1 网络效能计算 |
6.3.2 评估结果展示 |
6.3.3 数据接收与管理 |
6.3.4 系统部署 |
6.4 界面展示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基于ANP的预警机任务电子系统效能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网络层次分析法 |
1.2.2 作战装备效能理论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效能评估总体方案设计及指标体系建立 |
2.1 引言 |
2.2 预警机任务电子系统效能评估总体方案设计 |
2.2.1 效能评估总体方案设计 |
2.2.2 效能评估研究流程 |
2.3 预警机任务电子系统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建立 |
2.3.1 预警机任务电子系统组成和功能分析 |
2.3.2 指标体系建立原则及构造流程 |
2.3.3 预警机任务电子系统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2.4 基于Delphi法的效能评估指标的筛选 |
2.4.1 Delphi理论研究 |
2.4.2 预警机任务电子系统指标体系初步方案筛选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ANP的效能评估指标权重确定 |
3.1 引言 |
3.2 网络层次分析法(ANP)理论研究 |
3.2.1 网络层次分析法基本结构模型 |
3.2.2 网络层次分析法超矩阵构造及求解 |
3.2.3 层次分析法与网络层次分析法联系与区别 |
3.3 预警机任务电子系统网络结构模型建立 |
3.3.1 评估指标相关性概述 |
3.3.2 基于信念图的专家信息表示 |
3.3.3 多专家信息融合确定评估指标关联度 |
3.3.4 构造评估指标体系网络结构模型 |
3.4 预警机任务电子系统效能评估指标权重确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幂指数法的评估模型研究 |
4.1 引言 |
4.2 效能评估理论研究 |
4.2.1 效能评估理论分类 |
4.2.2 幂指数法理论研究 |
4.3 指标分类和指标值预处理 |
4.3.1 指标分类 |
4.3.2 预警机任务电子系统指标值预处理 |
4.4 基于幂指数法的预警机任务电子系统效能评估模型的建立 |
4.4.1 预警机任务电子系统单项能力指数 |
4.4.2 预警机任务电子系统总体效能指数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效能评估软件开发与实例对比验证 |
5.1 引言 |
5.2 预警机任务电子系统效能评估软件 |
5.2.1 效能评估软件设计原则 |
5.2.2 效能评估软件整体需求 |
5.2.3 效能评估软件各功能模块设计与开发 |
5.3 预警机任务电子系统效能评估实例验证和分析 |
5.3.1 预警机评估对象及其实际参数 |
5.3.2 基于幂指数法的预警机任务电子系统效能评估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网络层次分析法加权超矩阵数据 |
附录2 待评估预警机任务电子系统参数及预处理结果 |
致谢 |
(3)小子样复杂装备系统效能评估多层Bayes-ADC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复杂装备小子样数据参数估计研究 |
1.2.2 复杂装备系统效能评估研究 |
1.2.3 复杂装备系统能力指标体系权重配置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第二章 小子样复杂装备系统效能评估框架设计 |
2.1 复杂装备系统效能评估相关概念 |
2.1.1 复杂装备PBS结构与可靠性框图 |
2.1.2 多层贝叶斯参数估计模型 |
2.1.3 ADC 模型与多层Bayes-ADC 模型 |
2.2 基于小子样数据的复杂装备系统效能评估模型框架 |
2.2.1 小子样数据参数估计多层Bayes模型框架 |
2.2.2 基于马氏过程的复杂装备可用度与可信度评估模型框架 |
2.2.3 基于灰色绝对接近度赋权的复杂装备能力评估模型框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多层贝叶斯估计的复杂装备系统可用度与可信度评估 |
3.1 小子样复杂装备子系统失效率与修复率多层贝叶斯估计 |
3.1.1 复杂装备子系统失效率多层贝叶斯估计 |
3.1.2 复杂装备子系统修复率多层贝叶斯估计 |
3.2 基于时间连续马氏过程的复杂装备系统可用度算法设计 |
3.2.1 复杂装备可靠性框图及其状态划分 |
3.2.2 复杂装备任务的马氏过程刻画 |
3.2.3 复杂装备系统可用度建模与求解 |
3.3 基于时间连续马氏过程的复杂装备系统可信度算法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灰色绝对接近度赋权的复杂装备系统能力评估模型 |
4.1 复杂装备系统效能评估能力指标体系结构分析 |
4.2 基于灰色绝对接近度的复杂装备系统能力算法设计 |
4.2.1 灰色绝对接近度关联模型 |
4.2.2 基于灰色绝对接近度的能力指标体系熵权配置模型 |
4.2.3 基于灰色熵权的复杂装备系统能力评估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评估方法研究——以某新型无人侦察机为例 |
5.1 案例背景 |
5.2 基于多层Bayes-ADC模型的无人侦察机系统效能评估 |
5.2.1 某新型无人侦察机小子样失效率与修复率多层Bayes估计 |
5.2.2 某新型无人侦察机可用度与可信度计算 |
5.2.3 基于灰色绝对接近度的无人侦察机系统能力计算 |
5.2.4 无人侦察机系统效能评估结果 |
5.3 常用效能评估模型对比分析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4)军事通信网络效能评估关键技术研究与系统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军事通信网络效能评估存在的问题 |
1.4 课题研究内容及思路 |
1.5 本文组织结构 |
2 军事通信网络效能评估基础理论 |
2.1 效能评估流程及要素 |
2.1.1 效能评估流程 |
2.1.2 效能评估要素 |
2.2 效能评估指标体系 |
2.2.1 效能的定义 |
2.2.2 军事通信网络效能指标 |
2.2.3 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
2.2.4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2.3 效能评估方法 |
2.3.1 德尔菲法 |
2.3.2 层次分析法 |
2.3.3 熵值法 |
2.3.4 BP神经网络 |
2.3.5 支持向量回归 |
2.3.6 总结 |
2.4 本章小结 |
3 军事通信网络效能评估关键技术研究 |
3.1 利用问题规约理论求解评估问题 |
3.1.1 问题规约理论 |
3.1.2 利用问题规约理论求解评估问题 |
3.2 军事通信网络指标体系构建 |
3.2.1 指标体系构建流程 |
3.2.2 战术互联网指标体系构建 |
3.3 原子指标效能评估 |
3.3.1 军事通信网络效能定义 |
3.3.2 原子指标效能计算 |
3.3.3 加入指标裕度和惩罚参数 |
3.4 军事通信网络总效能评估 |
3.4.1 简单加权聚合求解总效能 |
3.4.2 基于随机森林回归模型的效能预测 |
3.5 本章小结 |
4 军事通信网络效能评估系统设计 |
4.1 系统框架设计 |
4.2 原子指标与指标体系设计 |
4.2.1 原子指标仿真数据获取 |
4.2.2 原子指标效能计算 |
4.2.3 指标体系存储设计 |
4.3 评估模型设计 |
4.3.1 加权聚合评估模型 |
4.3.2 智能评估模型 |
4.4 效能评估系统流程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军事通信网络效能评估系统实现与验证 |
5.1 改进的原子指标计算模型的实现与验证 |
5.1.1 原子指标计算模型实现 |
5.1.2 不同网络规模下模型验证 |
5.1.3 不同数据传输速率下模型验证 |
5.2 智能评估模型的实现与验证 |
5.2.1 智能评估模型实现 |
5.2.2 随机森林回归模型准确性验证 |
5.2.3 随机森林回归模型有效性验证 |
5.3 军事通信网络效能评估系统实现与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卫星通信系统运行控制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创新点 |
1.3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卫星通信运行控制系统及技术简介 |
2.1 引言 |
2.2 国外卫星通信运行控制系统发展概况 |
2.2.1 TSAT卫星通信运行控制系统 |
2.2.2 Thuraya卫星移动通信运行控制系统 |
2.2.3 Iridium低轨星座卫星通信运行控制系统 |
2.3 国内卫星通信运行控制系统发展概况 |
2.3.1 中星16卫星通信运行控制系统 |
2.3.2 天通一号卫星移动通信运行控制系统 |
2.4 卫星通信系统运行控制关键技术研究现状 |
2.4.1 GEO卫星移动通信资源规划技术 |
2.4.2 GEO宽带卫星通信资源调度技术 |
2.4.3 LEO星座移动性及路由管理技术 |
2.4.4 基于态势感知的效能评估技术 |
2.5 本文选题的背景和研究重点 |
第三章 基于多模型融合的GEO卫星移动通信资源规划 |
3.1 引言 |
3.2 波束覆盖计算 |
3.2.1 星地相对静止平面覆盖计算 |
3.2.2 星地相对静止球面覆盖计算 |
3.3 卫星姿态偏置对波束覆盖影响 |
3.3.1 构建卫星姿态坐标系 |
3.3.2 姿态偏置对波束覆盖影响分析 |
3.4 基于多模型融合资源规划算法 |
3.4.1 资源描述模型 |
3.4.2 终端分布模型 |
3.4.3 通信业务模型 |
3.4.4 资源规划 |
3.5 仿真结果与分析 |
3.5.1 波束覆盖仿真分析 |
3.5.2 卫星姿态偏置仿真分析 |
3.5.3 资源规划仿真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混合遗传粒子群算法的GEO宽带卫星通信资源调度 |
4.1 引言 |
4.2 多域异构资源统一建模 |
4.2.1 卫星资源描述模型 |
4.2.2 通信网系资源描述模型 |
4.2.3 地面站型资源描述模型 |
4.3 任务资源匹配约束分析 |
4.3.1 任务需求描述模型 |
4.3.2 任务资源匹配约束 |
4.4 基于混合遗传粒子群算法的任务资源调度 |
4.4.1 资源调度问题模型抽象 |
4.4.2 基于遗传和粒子群的资源调度改进方法 |
4.5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动态外地代理的LEO星座网络移动性管理 |
5.1 引言 |
5.2 地面移动IP协议适用性分析 |
5.3 面向动态外地代理的移动性管理机制 |
5.3.1 系统模型 |
5.3.2 基于移动代理域的位置区划分 |
5.3.3 移动节点接入切换策略 |
5.3.4 信关站接入切换策略 |
5.4 移动性管理开销分析 |
5.5 仿真结果与分析 |
5.5.1 移动性管理开销 |
5.5.2 绑定更新次数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移动、宽带、低轨融合卫星通信运行态势精确感知技术研究 |
6.1 引言 |
6.2 细颗粒度态势信息获取模型 |
6.3 基于决策融合的态势综合评估 |
6.3.1 态势评估数据预处理 |
6.3.2 分层分级的态势评估指标体系 |
6.3.3 基于决策融合的态势评估方法 |
6.4 模糊集-神经网络混合态势预测算法 |
6.5 仿真结果与分析 |
6.5.1 基于决策融合的态势评估分析 |
6.5.2 态势预测仿真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贡献 |
7.2 下一步的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7)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散射通信系统效能评估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层次分析法 |
2 层级分析法的指标体系建模 |
2.1 项目评价权重值判断矩阵的生成 |
2.2 层次单排序的计算 |
2.3 系统评价的生成 |
2.4 层次总排序的计算 |
3 散射通信系统的效能评估 |
4 结束语 |
(8)舰艇武器系统效能评估现状及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效能的定义及分类 |
3 国内外效能评估研究的现状分析 |
3.1 效能评估模型研究现状 |
3.2 效能评估方法研究现状 |
3.3 效能评估方法选择 |
4 结语 |
(9)军事通信系统的效能评估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军事通信系统的构成和功能划分 |
2.1 系统的构成 |
2.2 系统的功能分层 |
3 军事通信系统效能评估的指标体系 |
3.1 可靠性 |
3.2 抗干扰性 |
3.3 安全性 |
3.4 机动性 |
4 军事通信系统的效能评估方法 |
5 结语 |
(10)战术通信网性能评估指标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1 战术通信网性能评估研究方式 |
1.1 从战术通信网的组成和功能分析 |
1.2 从数字化部队作战任务需求出发 |
2 战术通信网作战效能指标体系 |
2.1 基本业务指标 |
2.1.1 响应能力 |
2.1.2 处理能力 |
2.1.3 有效性 |
2.2 使用需求指标 |
2.2.1 可靠性 |
2.2.2 抗干扰性 |
2.2.3 安全性 |
3 战术通信网性能指标计算 |
3.1 指标无量纲化 |
3.2 指标的综合 |
4 结束语 |
四、通信网专家系统效能评估技术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神经网络的通信网络效能评估方法研究[D]. 吕惠东.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基于ANP的预警机任务电子系统效能评估[D]. 张骁.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3]小子样复杂装备系统效能评估多层Bayes-ADC模型研究[D]. 王召.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7)
- [4]军事通信网络效能评估关键技术研究与系统实现[D]. 马丙辉.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5]极小子样下无人侦察机系统效能评估多层Bayes-ADC模型[J]. 王召,刘思峰,陈顶,方志耕.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9(11)
- [6]卫星通信系统运行控制关键技术研究[D]. 董彦磊.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 2018(03)
- [7]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散射通信系统效能评估模型[J]. 姚敏,王东.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16(03)
- [8]舰艇武器系统效能评估现状及发展研究[J]. 康洪晶,伍洁,程海军,胡博. 舰船电子工程, 2015(02)
- [9]军事通信系统的效能评估初探[J]. 官斌,王立. 舰船电子工程, 2013(12)
- [10]战术通信网性能评估指标体系[J]. 董保良,周兴乾,祁小丁,张金强. 四川兵工学报, 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