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建有我国特色的世界史学科(论文文献综述)
史笑玮[1](2021)在《中美两国初中历史教材世界史内容编排比较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历史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历史比较教育学受到了越来越多海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尤其是关于不同国家历史教材的比较研究。世界史教学内容具有共通性,研究不同国家中学历史教材关于世界史内容编排的差异,有助于我们改进中学世界史内容的教学,提升初中历史教学质量。其中,美国中学的历史教材独具特色,有许多可供我们借鉴之处。美国的Mc Dougal Littell版初中历史教材是美国众多版本历史教材中认可度最高的经典教材,所以论文以我国统编版初中历史教材《世界历史》第一二册和美国Mc Dougal Littell版《World History:Ancient Through Early Modern Times》初中历史教材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两国之间世界史内容的编排,以期推动我国中学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首先,在梳理学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说明了中美两国初中历史教材世界史内容比较的必要性。其次,从辅助系统、图片、编写体例等方面论述了中美两国初中历史教材关于世界史内容编排的相同之处;重点分析论述了两国初中历史教材世界史内容编排的差异:一是从内容的编排和内容的表述方面指出了两版历史教材正文编排的差异,二是从教材的课文前设、课文旁设和课文后设三个方面分析了关于辅助文编排的差异。此后,从历史教材编写的背景、历史培养目标、历史教学方法以及对世界史问题的认知方面探讨了两国初中历史教材编排产生差异的原因,籍此对我国初中世界史内容的教学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论文通过对中美两国初中历史教材世界史内容编排的比较,继而提出了可行性建议,有助于拓宽历史比较教育研究的视野,完善初中世界史内容的教学,深化学生对世界史内容的理解,从而推动中学历史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孟德楷[2](2014)在《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与百年中国:1900-201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00年至1923年,欧洲历史学家先后在西欧主要国家的首都组织了5次规模较大(每次千人左右)的“国际历史科学大会”(The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Historical Sciences),分别为巴黎(1900年)、罗马(1903年)、柏林(1908年)、伦敦(1913年)、布鲁塞尔(1923年)。就是在布鲁塞尔举行的第5届大会上,议决设立从属于“国联”(国际联盟,联合国的前身)的常规机构——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Historical Sciences),简称“国际史学会”,组织每五年一届的大会,并处理其他日常工作。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成立后,连续组织了第6届(奥斯陆,1928年)、第7届(华沙,1933年)、第8届(苏黎世,1938年)大会。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会没能正常举行。战后,国际史学会于1950年在巴黎召开了第9届大会,并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成员(总部设在洛桑,秘书处设在巴黎)。此后,大会每5年一届如期举办,每届参会的历史学家都在2000人左右。其中以第13届大会(莫斯科,1970年)规模最大(3305人参会)。前苏联齐赫文斯基院士曾参加过第11届至16届大会,他说:“历届历史科学大会都对世界政治形势极为敏感。举办大会的东道国也会对大会发生影响。例如1970年在莫斯科的第13届大会是以纪念列宁诞辰一百周年为标志的;而1975年在旧金山举行的第14届大会则突出美国建国200周年和美国经验。……第16届大会(1985年),联邦德国总统魏茨泽克在致辞时,突出的是‘德国统一’和‘全德意志精神’。”由此也可以看出大会的多元与包容。就大会主体而言,它在促进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意识形态的“相互理解”方面进行了人所周知的努力,并取得了及其显着的效果,它也因此而享有“史学奥林匹克”的盛誉。二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与中国关系演变的历史是中国现代学术史上内容丰富而过程曲折的一幕内容。晚清学人对肇始于1900年的“万国史学大会”即有关注;民国年间,先是陈训慈、向达等青年学子,后是朱希祖、傅斯年、顾颉刚、袁同礼、姚从吾、刘崇鋐、蒋廷黻、胡适等史学中坚,以及蔡元培、罗家伦、梅贻琦、何炳松、王世杰等学、政两界的领袖,均以“主动的姿态”致力于中国史学组织的建设,以接轨国际;又均以“积极的姿态”致力于中国与国际历史学会,以及中国与“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互通;1938年抗战爆发的危难之际,中国政府排除诸难,在傅斯年、顾颉刚、蒋廷黻和胡适之间几经斟酌,指派胡适代表中国参会,并完成了中国加入国际历史学会的工作。1940年代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因“二战”而中断,但中国国内史学界仍关注并讨论以往历届“大会的主旨”和国际史学的趋势;1950至1970年代,中国与国际史学大会的官方联系虽然中断,但在中苏友好、中苏对立,以及东西方“冷战”的大格局下,中国史学界却并未中断对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尤其是苏联参会的关注;“文革”结束和1978年底中国改革开放格局的形成,以及胡乔木、刘大年、季羡林、戴逸、张椿年、张海鹏等一批学界领袖的扎实推动,最终完成了中国史学融入国际的进程:自1980年以来,中国史学会代表团参加了第15届,以及此后的历届大会,直至2010年,在阿姆斯特丹的第21届大会上,通过了第22届大会2015年在中国山东大学举办的议案。与其他国际组织不同,100多年来,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始终对中国、对中国史学界、对中国历史文化怀有真诚的敬重和热情的期待。1937年国际历史学会会长、剑桥大学教授田波烈访华期间,曾以“一生最伟大的时刻”期待中国加入国际历史学会;国际历史学会主席埃德曼、柯卡,秘书长阿维勒夫人等享誉国际的史学家都是中国融入大会的真诚推动者。中国与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历史,就是中国与世界、中国史学与国际史学相互交融的历史,更是一部极具讨论价值的当代学术史。本文梳理了近百年来中国与大会相互交融的基本线索,讨论了其中的每一个重要节点,以及每一个节点上的重要人物和事件,以图“回溯”或“复现”一段完备的历史。二本文在系统梳理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发展史实和中国与大会关系演变状况的基础之上,主要讨论了四方面的问题。第一,探讨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形成机制,研究其组织结构和学术范式的演变。国际学术组织是国际共同体,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是历史学家自己的国际组织,是全球史学家的学术共同体,享有“史学奥林匹克”的盛誉。第14届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主席埃德曼说:“今天,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已成为历史学科不可或缺的成分。”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折射了19世纪末以来世界历史的变迁和全球人文社会科学在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嬗变。大会从一个纯粹西欧和美国学者参与的组织发展为一个全球性的组织,大会的范式也经历了新旧更替的巨变。在大会成立之初,支配史学家头脑的是历史主义思想,研究对象主要是民族国家的政治史,写作方法是叙事。今天参加大会的史学家讨论全球史,历史学日益社会科学化,历史分析成为主流的表达方式。第二,从国际学术界层面,研究作为学术共同体的中国史学组织的的演进情况。中国近代学术共同体制度是西方的舶来品。1905年,中国学人对“柏林史学大会”的宗旨及其组织就予以关注。1920年,“南高学派”的青年学生成立史地研究会,其首要的努力目标,就是推动组建中国史学会,以利于中国参与国际学术交流。1923年,青年学子向达译自《美国历史评论》长文《不鲁舍拉第五次万国史学大会》及“译者附志”,是由本文首次使用的一篇重要文献,在近代学术交流史和史学组织发展史中有重要地位。1929年,中国史学会筹建的动机同样缘于1928年在挪威首都奥斯陆召开的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具体刺激”。1980年,中国史学会恢复工作当年,就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了第15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1982年正式成为会员。此后,1995年和2010年两次提出申办大会。考察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与中国关系的演变,有助于我们从中国历史学界参与国际交流层面上认知中国史学组织的自身演变过程和特点。第三,以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观照中国史学理论与方法的流变。晚清以降,中国遭遇“千年未有之变局”。西学东渐,中国本土的传统学问受到了最明显的冲击。相较于自然科学领域,历史学是中国传统固有之学问,中国发达的史学自有一套成熟的处理资料的方法和表达的形式,因此,史学方法的自我变革在时间上迟了一波。自民初至今,中国学人一直都密切关注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选题和方法论方面的变化,自觉从国外的新方法中汲取灵感和启发,“以预世界之流”。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各大学创办的《史地学报》、《历史教育》、《史学消息》和《现代史学》等杂志,都积极报道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活动、相关的史学选题和学术方法等,自觉寻求方法论上的启示。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中国史学虽然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进行研究,但对苏联史学家历届参会的关注,也促进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的思考;而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史学家走出国门,眼界大开,治史理念和方法得以丰富。外国史学流派和方法通过各种途径输入中国并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力,其中最集中的途径还是史学大会。参加历次大会的中国学者中都有人记录和分析了史学大会的情况,其中最集中的则又是对国际史学理论和方法进展的报道。第四,中国与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关系史是在微观层面上研究全球化历程的极佳个案。从起源上说,国际史学大会本身就是全球化进程在历史学的学术研究和学术组织层面的反映。就演进来看,大会起初是一个欧美性质的组织,其成分和议题不断扩张,中国加入和申办的经历本身就是全球化进程的一个个案情况,值得从全球史入手解读。中国对大会的期待和参与当然有着自己的民族诉求。作为历史大国,中国学者们除学习国外同行之外,更要展示自身的追求和取得的成绩,以期在世界讲坛上获得应有的话语表达。而史学又总是以这样那样的方式昭示着国家的兴衰,因而中国与史学大会的关联,又成为近百年来几代学人念兹在兹的“邦国大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中国成为战胜国,首次跻身近代大国之列,这也成为中国以大国身份加入国际史学大会的直接动机;1938年,傅斯年在阐释中国参加大会的动因时,更是明言:“此会系‘国联’所主持,是一郑重国际学术会议,未可轻视。且其中包括近代外交史、远东史,此皆日本人指鹿为马,混淆视听之处,吾国不可略也。”这也说明,只有融入国际,才可以真正扞卫中国的权益。1980年之后,中国再度以“和平大国崛起”的姿态成为国际历史学会会员国,及至2010年在阿姆斯特丹大会上成功申办了2015年大会,成为100多年来,大会第一次在亚洲国家举行的东道主,中国与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关系掀开了新的一页。这是继中国成功主办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之后,将在中国举办的又一次国际盛会。主办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对中国文化发展具有世界性的战略意义,是中国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文化节点。
张广智[3](2014)在《中国史学:在与世界史学互动中前行——以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为中心的考察》文中研究指明2015年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将在中国济南召开。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诞生于欧洲,从1898年迄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它经历了从创立、发展和国际化三个发展阶段。其发展受到西方文化的浸润与熏陶,反过来也极为深刻地影响着现当代西方史学。中国历史学家与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及其常设机构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早在19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有联系,胡适于1938年8月参加了在瑞士苏黎世召开的第八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此后中国与它若即若离,直至1982年重新入会。中国史学目前迫切需要走向世界,而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作为一扇中外史学交流的窗口,可以让中国了解世界与国际史学,更让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和中国史学。重绘新的世界史学地图,它将会起到非凡的作用。
王立端[4](2011)在《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争论研究 (1949-1999)》文中研究指明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首先涉及怎样理解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应该在马克思所阐述的公有制——私有制——公有制这一人类社会普遍规律的框架下解读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可以选择四个视角,即马克思恩格斯探寻原始社会、农村公社的过程,他们形成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人类早期社会历史的指导思想等视角以解读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的涵义和性质,结论是: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是马克思恩格斯以所有制为核心考察印度等国遗存的农村公社而抽象出来的公社公有制的一个假设概念,其所指是原始共产主义,其能指则是比较具体的印度等国的农村公社。探讨新中国成立后近五十年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争论史,不难发现,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争论,其内在动力是马克思主义史学本身的发展,同时也与建国后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和马克思主义史学怎样为社会主义现实服务紧密相连,当然还与各个时期的政治环境和学术氛围有关。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争论构成了建国后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主干,由此衍生出了中国古代史研究中许多具体历史问题的争论,包括中国古史分期问题、中国古代社会的特点、农民战争问题、土地所有制形式问题、奴隶制度问题等的深入研究,同时还拓展到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以及中国和东方社会历史实际的深入研究,收获了许多重要的理论成果,对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也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和史学理论的中国化进程,推进了中国史体系的构建和重构的过程,促进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体系的形成。此外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争论还反映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历史认知模式,即重视理论模式的运用,彻底改变了中国传统史学重经验考据的历史认知模式,转而重视历史发展规律性的探索。因此,研究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争论史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张天明,赵海红[5](2007)在《何炳松历史教科书选材思想探析》文中研究指明何炳松在历史教科书的选材上坚持三大标准:"综合眼光"标准——反对"欧洲中心论"和"中国中心论",主张关注世界各地的历史发展;"综合研究"标准——反对偏重政治史,主张关注人类历史的各个方面;"民族和文化的源流"标准——反对只根据地域空间来划分中外史的范围,主张应根据民族和文化发展的源流来确定各个国家和民族历史的内容。他还认为历史教科书选材应该遵循"详近略远"和"简明切实"原则。这些选材思想对我们现在的历史教科书编写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陈琼[6](2007)在《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世界史学科的建设 ——以北大、清华的世界史学科为考察对象》文中提出一门学科如果不了解其自身发展的历史,必定影响其进一步发展的可能。中国世界史学科在20世纪的发展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初至1949年为第一阶段,是中国世界史学科的初创阶段;1949年至今是第二阶段,这一时期中国世界史学科经历了曲折发展,并初步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学科体系。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只对第二阶段进行了一些初步研究,对于第一阶段近半个世纪的中国世界史学科初创阶段的研究基本还未展开。虽说20世纪上半叶它尚未形成相对完整的学科体系,但已初具规模,并且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为日后世界史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北大、清华因其特殊地位和条件,在中国现代大学许多学科建设中具有代表性。本文拟通过对两校世界史学科作比较具体的考察,以反映我国世界史学科在20世纪20-40年代的初创和发展。全文共分四章,计4万余字。第一章主要论述我国世界史学科初建的背景,即世界史课程在近代新式学堂中开设的情况。其教学最初发端于传教士创办的学校,洋务运动展开后,中国近代新式学堂中开始设置“世界史地”类课程。戊戌变法前后,译介世界各国史着成为一时之风气。清末“壬寅(1902)学制”和“癸卯(1904)学制”中,具体规定了大学堂中世界史课程的设置,京师大学堂中开设的世界史课程是我国世界史学科创建的先声。第二章首先分析了民国建立后大学学制的新变化,及其对世界史学科创建的影响。然后从制度和政策两个层面,分别阐述了北大和清华世界史学科的创建和发展,两校在不同校长执掌期间学术环境和学风的变化,历史学系在不同系主任领导之下教学和研究取向的变化,以及当时史学界氛围、治史趋势的改变等因素对其的影响。第三章从知识和学术层面,具体考察了两校世界史学科创建和发展的过程。这些具体层面包括:教师的组成状况、教师的深造和培养政策,课程教学与试卷以及教材、教学参考书与着译等诸方面。通过具体考察,比较清晰地反映出这一时期世界史学科建设的基本面貌。第四章概要论述了1936-1949年间两校在西南联大时期及抗战后恢复开办期间学科发展的情况。并对这一时期世界史学科初创和发展中的特点进行概括,阐明其对世界史学科今后发展的影响。从整个学科的发展来说,20世纪20-40年代的世界史学科,在教学与研究方面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与教训,这对于后来学科的发展是一笔可资借鉴的宝贵财富。因为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是在具体的组织、制度、人事以及一定的社会政治、文化环境下进行的,所以探讨其发展进程,把握学术与制度环境间的互动关系及具体的实践方式,对于推动世界史学科的教学与研究的发展,也将具有积极意义。
世界历史编辑部[7](2007)在《2006年度中国世界史研究述评》文中提出
孙诗锦,龙秀清[8](2005)在《博导聚首津门共商世界史学科发展大计》文中认为
刘明翰[9](2001)在《创建有我国特色的世界史学科》文中研究说明
二、创建有我国特色的世界史学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创建有我国特色的世界史学科(论文提纲范文)
(1)中美两国初中历史教材世界史内容编排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价值与创新之处 |
一、两国初中历史教材世界史内容比较的必要性 |
(一)优化初中世界史内容教学的要求 |
(二)提升初中历史教学质量的要求 |
二、两国初中历史教材世界史内容编排的共性 |
(一)辅助系统与正文系统紧密结合 |
(二)都注重图片和插图的选用 |
(三)都采用了主题与时序相结合的通史编写体例 |
(四)都强调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和区域性 |
三、两国初中历史教材世界史内容编排的差异 |
(一)正文编排的差异 |
1.内容的编排 |
2.内容的表述 |
(二)辅助文编排的差异 |
1.课文前设 |
2.课文旁设 |
3.课文后设 |
小结 |
四、两国初中历史教材世界史内容编排差异的原因 |
(一)两国初中历史教材编写的背景不同 |
(二)两国初中历史培养目标的不同 |
(三)两国初中历史教学方法的不同 |
(四)两国对世界史问题认知的不同 |
五、思考与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与百年中国:1900-2010(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CONTENTS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题解 |
二、学术史 |
三、问题与方法,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演进历程 |
一、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创始背景 |
二、早期国际历史科学大会 |
(一) 1898年海牙:发端 |
(二) 1900年巴黎:独立大会 |
(三) 1903年罗马:常设性组织的标志 |
(四) 1908年柏林:办会争议和成就 |
(五) 1913年伦敦:盛况及意义 |
三、一战后的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与大会 |
(一) 1923年布鲁塞尔大会:“胜利者的聚会” |
(二) 1926年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的成立 |
(三) 奥斯陆、华沙和苏黎世大会 |
四、冷战时期:政治与方法论的争议 |
(一) 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的制度改革 |
(二) 冷战时期的政治对话和分歧 |
(三) 方法论讨论 |
五、全球化时代的全球性史学会 |
(一) 冷战结束之前的全球史 |
(二) 1995年以来的大会与全球史 |
(三) 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的全球化努力 |
第二章 民国早期:中国学界对“万国史学大会”的积极姿态 |
一、国学根底与国际视野:南高史地研究会与《史地学报》 |
(一) 南高史地研究会成立的背景 |
(二)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创办与南高史地研究会的活动 |
(三) 《史地学报》的学术抱负及其对国外史学的关注 |
二、对接国际:陈训慈论中国史学组织的早期建设 |
(一) 陈训慈其人及其西史视野 |
(二) 陈训慈对西方史学家组织的引介和对中国史学会建设的初步思考 |
(三) 推动中国史学走向世界 |
(四) 近代科学语境中的史地学会建设 |
三、陈训慈、向达与“不鲁舍拉第五届万国史学大会” |
(一) 《史地学报》首次提到伦敦国际史学大会 |
(二) 陈训慈对第5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报道 |
(三) 向达发表评述第5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译文 |
(四) 向达译文传达的大会信息 |
四、第6届国际史学大会在中国的反响 |
(一) 从《史地学报》到《史学杂志》 |
(二) 陈训慈对第6届国际史学大会的评介 |
(三) 刺激与回应:朱希祖筹建中国史学会 |
第三章 20世纪30年代:中国参加国际历史科学大会 |
一、国际历史学会会长田波烈来华:过程与反响 |
(一) 田波烈来华与中国学人的响应 |
(二) 顾颉刚、陶希圣与田波烈的会谈 |
(三) “最伟大的时刻”:田波烈的期待与傅斯年、何炳松的参与 |
(四) 相关媒体报道的搜集与分析 |
二、学界立场和政界态度:中国加入国际史学会的合力 |
(一) 傅斯年、王世杰的努力 |
(二) 蔡元培与中研院的态度 |
(三) 傅斯年的坚持与中国参会代表(胡适)的选定 |
三、中国代表胡适与第八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 |
(一) 会前的准备:傅斯年与胡适之间的联络 |
(二) 胡适的参会论文:中国史研究的新进展 |
(三) 胡适的参会过程:中国登上国际史学舞台 |
第四章 1940-1980年:失联与回归 |
一、官方联系中断后中国史学界与大会的关联 |
(一) 关注大会主旨:1940年代相关状况与分析 |
(二) 冷战思维:1950—1970年代相关状况的梳理与分析 |
二、中国与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官方联系的恢复 |
(一) 国际史学界的呼唤与中国史学界走向开放 |
(二) 中国组建第15届大会代表团和参会筹备 |
三、参加第15届大会与成为正式会员国 |
(一) 参加第15届大会的意义与影响 |
(二) 中国正式加入国际史学会 |
第五章 1985年:中国与第16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 |
一、两个显着变化 |
二、以积极的姿态参会 |
三、大会对中国的持续影响 |
第六章 1990年代:波折中不断密切的交流与合作 |
一、中国学者参与马德里和蒙特利尔大会的历程 |
(一) 代表团的构成及其特点 |
(二) 中国学者的大会学术交流活动 |
二、中国首次申办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及其受挫 |
(一) 关于中国申办国际大会的原因分析 |
(二) 申办国际史学大会的过程与节点 |
(三) 中国首次申办失利原因分析 |
三、1990年代中国学者对大会的观察与思考 |
(一) 对会议代表性观点的介绍与评论 |
(二) 对西方学者研究方法与特点的思考 |
(三) 关于中国史学发展的建议 |
第七章 历史性突破:2000年以来的中国与国际史学大会 |
一、中国积极参与新世纪的三次大会 |
(一) 新世纪中国史学家代表团的构成及其特点 |
(二) 中国史学家参与深度的提升 |
(三) 新世纪中国学者对大会的积极观察与思考 |
二、2010年:成功申办2015年第22届大会 |
(一) 中国申办国际史学大会的再次酝酿 |
(二) 中国再次申办的筹备历程 |
(三) 2010年阿姆斯特丹:中国成功获得第22届大会的承办权 |
(四) 中国申办成功的原因及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中国史学:在与世界史学互动中前行——以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与西方史学相向而行 |
二、中国历史学家与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联系 |
1.在战火纷飞年代里的初步接触。 |
2.在“闭关锁国”年代里的“藕断丝连”。 |
3.在改革开放年代里的重新连接。 |
三、开辟中国史学的新天地 |
(4)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争论研究 (1949-199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一、选题的动机和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学术价值和研究方法 |
四、论文内容和思路介绍 |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经典中的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 |
第一节 准确解读马克思恩格斯的亚细亚生产方式——以马克思恩格斯对原始社会史的认识过程为视角 |
一、探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以所有制为核心内容表述社会经济形态的历史分期 |
二、十九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以前,考察各种公社土地所有制形式,抽象出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核心是原始的"公社公有制" |
三、十九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找到了原始的公社公有制的历史事实依据,实现了对原始社会史的科学认识 |
第二节 准确解读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以马克思恩格斯对农村公社的认识过程为视角 |
一、十九世纪50年代对农村公社的研究,形成了人类早期社会公社土地公有制的认识 |
二、十九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中后期,证明了公社土地公有制是人类早期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 |
三、十九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突破了"公社及其土地所有制"的狭隘视野,形成了对农村公社的科学认识 |
第三节 准确解读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以马克思形成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的研究方法为视角 |
一、青年和中年马克思侧重于逻辑思辨的方法,将农村公社所有制视为原始公有制的遗存进而推论出亚细亚生产方式 |
二、晚年马克思侧重于经验实证的方法,通过对农村公社和原始社会史的实证研究,从世界历史的角度证实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完善了唯物史观 |
第四节 准确解读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以马克思研究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指导思想为视角 |
第五节 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与东方社会理论的区别 |
第六节 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争论的缘起和国内外争论的概况 |
一、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争论的缘起以及苏联和日本的争论 |
二、中国学术界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争论(20—40年代) |
三、60—70年代国外的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争论 |
第二章 二十世纪50—60年代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争论 |
第一节 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争论的背景和促成争论的动力 |
第二节 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争论的概况 |
一、原始社会说 |
二、古代东方奴隶社会说 |
三、特殊经济形态说 |
四、铜器时代说 |
五、原始大家长制家庭公社说 |
六、混合形态说 |
第三节 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争论的特点 |
第四节 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争论的评价 |
第三章 新时期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争论 |
第一节 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争论的背景和促成争论的动力 |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优良学风的恢复是新时期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讨论的重要前提 |
二、重视对《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各种形式》的解读是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研究重起的一个重要因素 |
三、60—70年代国外学术界有关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研究成果引进中国,推动了中国学术界对此问题的讨论 |
第二节 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争论的概况 |
一、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内涵和性质 |
二、亚细亚生产方式特征 |
三、马克思恩格斯是否放弃了"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 |
四、"亚细亚的"范围 |
五、亚细亚生产方式是否符合中国和东方其他国家社会历史实际 |
六、对社会形态发展学说的争论 |
七、对东方社会理论的拓展研究 |
第三节 亚细亚生产方式争论的特点 |
一、争鸣持续的时间长、规模大、自由度更高 |
二、参加者的范围广、层次多 |
三、研究所涉及的问题广泛也更加深入 |
四、反对教条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
五、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争论也反映出了学科特点 |
六、与反封建专制主义有一定关系,起初还带有一定的意识形态色彩 |
第四节 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争论的评价 |
第四章 建国后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争论的代表性人物 |
第一节 吴泽:亚细亚生产方式与马克思主义东方学 |
第二节 朱曦:亚细亚生产方式与"无奴说" |
第三节 田昌五:亚细亚生产方式与创立中国古代史新体系 |
第四节 吴大琨:亚细亚生产方式与社会历史发展的"一元多线" |
第五节 日知:亚细亚生产方式与其学科倾向的关联 |
第五章 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争论的重要成果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的中国化 |
第二节 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关联性 |
第三节 研究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意义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世界史学科的建设 ——以北大、清华的世界史学科为考察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中国世界史学科初建的背景 |
第二章 北大、清华世界史学科的建设:制度、政策层面 |
一、学制及其变化 |
二、北京大学世界史学科 |
三、清华大学世界史学科 |
第三章 学科的具体考察:知识、学术层面 |
一、教师组成状况及有关政策 |
(一) 教师组成状况 |
(二) 深造和培养政策 |
二、课程教学与试卷分析 |
(一) 课程教学 |
(二) 考试及试题分析 |
三、教材、教学参考书和着译 |
(一) 教材、教学参考书 |
(二) 着译及相关成果 |
第四章 学科的继续发展 |
第五章 学科发展的特点及其影响 |
主要参考文献 |
(7)2006年度中国世界史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总论及国际关系史 |
一、综述 |
二、欧洲中心论及世界历史体系问题 |
三、国家起源及早期发展问题 |
四、国际关系史 |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
一、古代东方史 |
二、古代希腊罗马史 |
三、中世纪西欧史 |
四、拜占庭与东欧史 |
五、东亚史 |
世界近现代史 |
一、欧洲一体化史 |
二、欧美史 |
三、俄罗斯及东欧国家史 |
四、亚非拉美史 |
四、创建有我国特色的世界史学科(论文参考文献)
- [1]中美两国初中历史教材世界史内容编排比较研究[D]. 史笑玮. 曲阜师范大学, 2021
- [2]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与百年中国:1900-2010[D]. 孟德楷. 山东大学, 2014(11)
- [3]中国史学:在与世界史学互动中前行——以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为中心的考察[J]. 张广智. 文史哲, 2014(02)
- [4]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争论研究 (1949-1999)[D]. 王立端. 福建师范大学, 2011(05)
- [5]何炳松历史教科书选材思想探析[J]. 张天明,赵海红.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08)
- [6]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世界史学科的建设 ——以北大、清华的世界史学科为考察对象[D]. 陈琼. 华东师范大学, 2007(03)
- [7]2006年度中国世界史研究述评[J]. 世界历史编辑部. 世界历史, 2007(02)
- [8]博导聚首津门共商世界史学科发展大计[J]. 孙诗锦,龙秀清. 历史教学, 2005(04)
- [9]创建有我国特色的世界史学科[J]. 刘明翰. 历史教学, 2001(01)
标签:世界历史论文; 亚细亚论文; 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论文; 教学理论论文; 世界主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