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农村老年妇女的养老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邢二涛[1](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妇女养老保障的历史经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王昆[2](2021)在《土地制度变迁背景下农村老年人的养老策略分析 ——基于生命历程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赵艳[3](2021)在《健康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农村养老服务供给多元合作模式研究》文中提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健康老龄化”逐步成为全球性发展战略目标:将健康的概念延伸到老龄化过程中,将重点放在提高大多数老年人生活质量。在健康老龄化背景下,“养老”的涵义进入了强调养老服务的可获得性、满意度及老年尊严阶段。中国老龄化存在着城乡倒置问题,农村地区面临更严重的健康养老困境。本文首先界定了养老服务供给等相关概念。运用需要理论、社会公平理论、福利经济学、福利多元主义等相关理论为基础,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的发展做了四个发展阶段的划分,归纳了我国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的变迁逻辑和规律。接着,本文构建了影响我国农村养老服务供给因素的二分类logistic模型,使用CHARLS数据,通过对农村老年人能否获得及获得养老服务供给主体类型的回归分析,将城乡老年人获得家庭养老服务供给和社会养老服务供给进行对比,从健康、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特征具体分析了影响我国农村养老服务多元供给的因素。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我国农村养老服务多元供给中存在的问题:由于社会变迁、非正式照料、“家庭道德风险”导致家庭供给养老服务的困境;政府责任不到位造成城乡养老服务待遇悬殊、缺乏独立统一的农村养老服务管理机构、法制权威性不足、标准化建设工作推进缓慢;农村养老服务市场供给缺乏动力驱动、专业人才缺乏使得农村养老服务市场供需不平衡;养老服务社会组织数量有限且发展缓慢、农村社区养老服务欠缺是社会组织供给养老服务严重不足。为此,本研究从福利多元主义四个维度入手,从社会治理的责任边界划分出发,基于多元主体合作意愿和利益博弈,倡导政府与其它主体在养老服务生产中的合作伙伴关系,构建我国农村养老服务多元合作供给模式:政府“一核”主导养老服务供给,核心任务是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和政策供给,培育其他供给主体力量,主导市场化的方式合作供给养老服务;与家庭、市场、社会组织进行合作,为家庭养老服务供给提供支持,为家庭赋权增能,家庭从责任取向转为权利取向的养老服务供给;引导养老服务业融合发展,满足农村老年人差异化的养老服务需求;引导互助养老模式的发展,推动社会组织互助志愿供给养老服务。依据上述模式,本文提出我国农村养老服务供给多元合作发展的对策建议:建立农村养老服务多支柱筹资机制,包括国家、社会和家庭(个人)筹资支柱的建立。以流动式养老服务提高农村养老服务的可及性,对乡村养老价值予以再认识,支持农村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推动城乡合作供给养老服务,以科技创新应对老龄化,培养农村地区养老服务专业人才队伍。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有:(1)对福利多元主义理论进行了探索式推进。现代社会下,福利多元主义面临内生性和外源性困境。本文尝试对政府、市场化养老服务企业、非营利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组织、家庭主体进行功能定位和边界厘清,不只强调责任分配和分散化,而是注重各供给主体供给方式和合作关系,探索构建政府“一核”主导,多方合作的目标模式。研究为福利多元主义本身困境的克服提供了新机制。(2)为农村地区的养老服务供给实践提供了新思路。本研究着重探究在健康老龄化的背景下,中国农村到底该走一条怎样的养老服务供给之路,创新乡村养老模式,使得农民健康养老,农村成为理想的生活之地,从而稳定农村、繁荣农业。研究为农村养老服务发展贡献了新方案。
曹楠楠[4](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坚持不懈的反贫困过程中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扶贫脱贫道路,创造了为全球减贫70%的“当惊世界殊”的瞩目成绩,这其中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对妇女在反贫困过程中的“半边天”作用的重视与发挥。伴随农村农业生产和经济结构呈现出鲜明的“农业女性化”结构性变化,广大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成为当前农村脱贫攻坚的主要对象和主体力量。无论基于妇女可持续发展的国际视野,还是当前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现实需要及农村贫困家庭妇女作为主体的自我发展诉求,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更是当前脱贫攻坚全面决战阶段和2020年以后攻克相对贫困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为此,本文综合运用学科交叉、系统研究、比较分析、案例分析及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等研究方法,着重从贫困现状、理论资源、历史进程、品牌项目、经验启示等方面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以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历史经验回应当前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困境,以求促进广大农村贫困家庭妇女尽快摆脱贫困并实现主体身份转变,在未来的反贫困事业中更好地发挥“半边天”的巾帼之力。具体来说,论文由六部分构成:第一章绪论部分。阐述论文研究依据、意义和系统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宏观介绍研究思路方法、基本内容、创新之处等,以阐释论文选题价值、把握论题研究动态、展现论文研究基本概况,为论文研究提供基本的逻辑起点。第二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概述。在对贫困、农村贫困家庭及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等基本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基于地理环境、制度设计、历史文化、社会参与等维度对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原因进行深度剖析,系统阐述农村贫困家庭妇女在贫困程度、健康状况、受教育水平、可行能力等方面的致贫表象及相应产生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影响,宏观展现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概况,为深入研究奠定基础。第三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理论资源。从经典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国外相关理论及中国传统文化四个维度,对相应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妇女解放思想和共同富裕理论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可行能力贫困理论和女性主义经济学思想、中国传统妇女观和中国传统贫富观等相关理论思想进行阐述,为整个研究提供系统的理论支撑。第四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意义及进程。以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对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意义为出发点,历史梳理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历史实践过程,将其划分为通过体制改革、开发式扶贫、“两轮驱动”扶贫、精准扶贫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四个阶段,展现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历史脉络,从宏观视野为探索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经验规律提供实践性基础。第五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品牌项目。围绕健康、科教、金融、就业创业、社会五大扶贫领域分别对母亲健康快车、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降消”项目等健康扶贫脱贫项目,春蕾计划、“双学双比”活动、巾帼科技致富工程等科教扶贫脱贫项目,母亲小额循环、妇女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母亲创业循环金等金融扶贫脱贫项目,巾帼家政服务、手工编织、妈妈制造等就业创业扶贫脱贫项目,幸福工程、母亲水窖、母亲邮包等社会扶贫脱贫项目的发展状况、运行模式进行阐释分析,总结项目扶贫经验,从微观视野为探索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经验规律提供实践性素材。第六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经验启示。结合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历史实践,立足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主客体身份,从明确目标导向上要实现全面自由发展、推动脱贫致富、提升可行能力,重视主体能动作用上要激发主体意识、摆脱观念束缚、弘扬优良品质,增强综合脱贫素质上要提升科技文化水平、促进就业创业发展、保障平等发展权利,强化全方位扶贫格局上要坚持政府主导作用、发挥市场导向优势、加强社会联动参与四个维度揭示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经验启示,为新时代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事业提供经验遵循。
朱艳婷[5](2020)在《城乡对比视角下养老保障、子女特征对中国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长期以来,我国的退休制度与户籍制度紧密结合,城乡居民面临不同的制度环境,出现部分城市老年人人力资源利用不足和缺乏制度保障的农村老年人“无休止劳动”并存的现象。对老年劳动参与的研究不仅关系到老年人力资源开发以及如何避免老年贫困,更是保障老年公平、提升老年人福祉题中应有之义。本研究试图回答的问题是:家庭外的养老保障制度如何影响老年人劳动参与行为?家庭内部的子女特征是否会影响老年人劳动参与?子女特征通过哪些机制发挥作用?这些家庭内外因素对劳动参与的影响是否存在城乡差异?文章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6年数据,从城乡二元分割视角切入,通过logistic模型、CEM匹配方法、中介分析方法、因果中介方法分析养老保障和子女特征对老年人整体、城市老年人、农村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影响,主要发现如下:首先,从养老保障类型来看,有离退休金的老年人比没有养老保障的老年人更不可能参与劳动,而领取养老保险金的老年人劳动参与几率和无养老保障者没有显着差别。从养老金水平来看,养老金水平越高的老年人越不可能参与劳动,养老金双轨制下养老金对体制内、外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影响有显着不同,对于拥有离退休金的体制内老年人而言,养老金的增加并不会显着降低其劳动参与几率,但会显着降低体制外老年人的劳动参与。随着养老金的增加,体制内、外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差距会逐渐缩小。分样本结果显示,城市老年人中,相比没有养老保障的人,有离退休金的人劳动参与几率显着更低,而拥有养老保险金的人和无保障者在劳动参与上没有显着差异。农村老年人中,与无保障者相比,拥有体制内养老保障并不能显着降低农村老年人劳动参与,而拥有体制外养老保障的农村老年人劳动参与几率反而更高,这可能反映出农村老年人中参与养老保险者和未参与者对晚年生活预期的差异。户籍和养老保障类型交互结果表明,有离退休金在减少城乡老年人劳动参与上无显着差异,而有养老保险金对减少城市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影响要大于农村老年人。另外,养老金水平对城乡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影响较为一致,养老金水平越高,城市、农村老年人劳动参与几率均显着下降。其次,在子女因素中,子女数量、子女性别、子女学历和子女婚姻状况对老年人劳动参与均有显着影响。相比有多个孩子的老年人,只有一个孩子的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可能性更低;相比只有女儿的老年人,有儿子的老年人劳动参与几率更高;相比没有高学历子女的老年人,有高学历子女的老年人劳动参与几率更低;相比没有未婚子女的老年人,有未婚子女的老年人劳动参与几率更高。从城乡差异来看,有儿子对增加城市老年人劳动参与的作用大于农村老年人。从代际差异来看,相比中高龄老年人,只有一个孩子的低龄老年人劳动参与几率更低。第三,将子女赡养费、见面频率、父代给予子女经济援助、父代帮助子女料理家务看孩子等四个维度的代际支持作为子女特征和劳动参与的中介变量,研究发现,有高学历子女的老年人劳动参与几率更低的原因在于父母给予子女经济援助更少、责任负担较轻,而有未婚子女的老年人劳动参与几率更高,原因在于需要给予子女经济援助。分样本结果显示,子女特征通过代际支持对城市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影响并不存在显着的中介效应,而对于农村老年人而言,中介分析结果显示有高学历子女的农村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几率更低是因为子女给予的赡养费更多;子女未婚提高农村老年人劳动参与几率是由于老人会给予子女更多的经济援助。本文以养老保障制度和家庭为核心研究老年劳动参与行为,在城乡二元分割的背景下展开探讨,丰富了已有研究成果。对子女特征影响机制的分析不仅有利于厘清子女影响老年人劳动参与的作用机理,弥补了国内在机制研究方面的不足,更为相关保障、家庭政策出台提供实证依据。
禹宁瑶[6](2020)在《农村留守老人政府特例支持体系构建研究 ——基于湘潭农村养老田野调查的分析》文中提出农村留守老人问题是中国社会特有的“新事物”。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和大量青壮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从一定意义上说,大量农村地区已然成为一个规模巨大的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和幼儿园,其生产生活活动基本上就是围绕养老和抚幼两件事展开。农村留守老人问题因农村改革政策而衍生,是经长期累积而成的复杂社会问题。留守老人经历了主动型安排、被动型接受和分工型选择的阶段性历史变化,这意味着中国留守老人问题将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存在。本研究紧紧围绕政府对留守老人“做过什么”、“做得如何”、“需要做什么”“如何做”的关键问题展开考察。从“一个村庄的中国养老”的田野调查着手,面对面感受老人的苦辣酸甜,从一个个生动具体的口述故事和感受中,抽丝剥茧,寻找问题的由来、发展的轨迹、问题的症结、解决的良方,最终提出了农村留守老人政府特例支持“影子赡养人”理论及其体系构架的研究结论。本研究对留守老人问题特性作了规律性考察。首次界定农村留守老人是与子女或其他赡养人、扶养人分开生活6个月以上,两者住所车程时间大于60分钟,独居在农村户籍所在地60岁以上的老人。提出留守老人与非留守老人相比,最大的区别是有子女但子女不在身边共同生活,留守老人养老问题最突出的特征是家庭赡养功能临时性、部分性缺失,老人处于“准事实无人赡养”状态。留守老人养老保障难、健康难、关爱难、发展难的现实背后是农村养老价值文化的严重缺失,养老观念上的“三只无形的手”——全生命周期不平等照护观念、“孝文化”名义下的养老公共责任的缺失、无限家庭和社会责任的“健全人”社会定位,将农村老人在家庭、社会、国家的角色定位中置于不利地位。留守老人养老的时间阶段性、身份流动性和安排的过渡性特征决定其养老的“过桥”性质,属于特例养老,与农村常态养老、兜底养老共同构成农村养老“三角”形态。本研究从纵向历史观察、横向事件比较的“十字”时空维度,考察留守老人政府特例支持的历史过程和问题症结。指出农村留守老人政府特例支持处于基于老人自食其力基础上的“急难补救”式支持的阶段,家庭具有托底养老保障功能,而非政府。政府责任与角色错位应予纠正,支持保障方向应调整,“保基本”制度功能设计应纠偏,政策工具空间待优化。本研究基于扎根理论方法探索留守老人养老评价体系和方法,为政府支持提供导向。首次分析了中国社会养老“剩饭现象”,提出养老“剩饭指数”理论,构建了留守老人养老评价剩饭指数由通话指数、收入稳定指数、医疗照护指数、打牌指数“四维子指数”及16个具体指标组成的评估公式与模型,用以衡量需求与供给匹配程度,更加准确判断老人生活状态和照料情况,为政策制定和服务改善提供更加精准的依据和标准。本研究在元治理理论指导下探索发现留守老人政府特例支持的直接理论基础,首次提出了“影子赡养人”理论。影子赡养人是指在法定赡养人因非主观故意造成赡养义务履行暂时性、部分性缺失时,为老人提供临时性养老帮助的责任主体。它是对法定赡养人角色和责任的临时性、部分性的替代,是在家庭赡养人功能失效时替代发生作用。影子赡养人准确定性了政府特例支持的属性,高度概括了政府特例支持的核心要义,为分析和解决留守老人问题提供一个新的理论视角。根据这一理论观点,政府对留守老人的支持,首要的理论依据是老人赡养实现程度,而不是谁是法定赡养人的问题,但凡有赡养缺失情形,“影子赡养人”就发挥“拾遗补缺”作用,为养老“剩饭现象”治理提供基本理论遵循。本研究依据“影子赡养人”理论,全新构架留守老人政府特例支持“影子赡养人功能桥”体系。其最大特点在于坚持留守老人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从“赡养”角度设定支持内容,从“过桥”性质选择支持路径,针对性、目的性强,较好解决了留守老人政府支持理论与实践“脱钩”的问题,探索了留守老人问题相对“闭环”的解决方案,是对养老社会支持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为当前农村养老改革的深入推进提供有益参考。
张笑笑[7](2020)在《Z镇农村贫困老人养老保障问题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老年人口的数量快速增长,其中农村老年人口占据相当比例,囿于农村地区在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等诸多层面发展尚不充分,致使农村老人尤其是农村贫困老人的养老保障形势较为严峻。农村贫困老人作为社会上最为弱势的群体之一,其养老保障问题历来备受政府、学界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果农村贫困老人这一特殊群体的养老问题未能得到及时且合理的解决,将会对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在我国2020年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背景之下,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切实完善并保障农村贫困老人的养老问题是一项艰巨而又繁重的任务,此举措不仅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国计民生的改善起着重要作用,也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与贫困老人生活水平的提高。故而,针对农村贫困老人养老保障问题之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时代价值。文章从人口老龄化和农村贫困人口发展现状等综合社会背景入手,在阐述与分析了学术界有关农村贫困老人的现有研究基础之上,以Z镇200位农村贫困老人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在对调研资料进行汇总、筛选以及整合的前提之下,运用SPSS19.0工具深入分析了Z镇贫困老人在经济保障、精神保障以及健康状况与生活照料三个层面的现状,掌握了贫困老人在养老保障方面面临的四个问题,即:日常经济收入水平较低、家庭养老保障功能弱化、老年精神文化生活贫乏以及社会力量参与力度不够四个问题,进而从各种角度阐释了问题形成潜在的内外因素,并据此提出要:打造优良自我实现环境、巩固家庭养老基础地位、重视老人精神文化需求及健全社会参与机制等优化路径,以期为Z镇农村贫困老年人口养老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并能够助力农村贫困老年群体早日稳定脱贫,切实完善并逐步提高Z镇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障事宜。
张驰[8](2020)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子女赡养行为及父母健康福利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劳动力持续向城镇和非农部门转移,形成了人类历史和平时期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这在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发展的同时,也对农村家庭养老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是,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出“不完整性”特征,即大量农村父母并未随子女迁移至城镇,而是留守在农村地区,这导致赡养主体和客体被迫分离,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子女赡养行为和父母养老质量。二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出“男多女少”的性别差异,这对农村家庭子女“儿主女辅”的传统赡养模式提出了挑战。不难预测,原先儿子承担更多的赡养责任,但在他们外出就业后,家庭赡养负担特别是照料负担会进一步加重,儿子和女儿赡养分工可能发生调整,“儿主女辅”的养老模式也将因此而发生改变。三是,随着现代通讯设施设备在农村地区广泛普及,代际间的通讯联系更加普遍,外出子女对父母的情感关怀不再局限于面对面的交流,子女精神赡养行为也将发生变化,父母的精神生活与健康福利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在农村青壮年人口大幅外流,现代通讯技术快速普及的背景下,研究农村家庭养老支持格局的变化及其影响,不仅有助于系统了解农村家庭养老格局的变迁,深刻认识家庭养老的优势与不足,还能为未来优化家庭和社会两种养老资源配置,缓解农村家庭养老压力,提升农村中老年人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本文在家庭经济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全国代表性微观调查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深入、系统地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子女赡养行为及父母健康福利的影响,重点关注现代通讯技术在农村家庭养老中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并提出了优化农村家庭和社会两种养老资源配置的政策建议。具体地,首先从子女赡养行为角度,全面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子女赡养行为的影响,重点关注外出就业子女在养老支持上经济投入和时间投入的调整,以及现代通讯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外出就业子女精神赡养行为的变化;其次,从性别差异视角,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男多女少”特征下,农村传统“儿主女辅”养老模式的变化趋势,即子女赡养行为的性别差异变化趋势;再次,从赡养行为变化影响效果的角度,探讨子女外出就业对父母身心健康的影响,并进一步剖析子女外出就业对父母身心健康的影响机制;最后,基于现代通讯技术快速发展的现实,从外出子女精神赡养行为变化的新视角,分析农村外出子女通讯联系对父母精神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1)农村家庭子女外出就业后的赡养行为发生了明显变化,与非外出子女相比,外出就业子女给父母的经济支持显着增多,但时间投入显着减少,即生活照料和面对面情感交流的时间均减弱,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外出就业子女在履行赡养责任时表现出用金钱投入替代时间投入的特征。(2)农村外出就业子女的精神赡养行为已经发生改变,虽然外出子女与父母面对面情感交流的频率在减少,但采用通讯手段交流的频率显着提升。(3)整体上,农村地区仍保留着“儿主女辅”的传统养老模式,即儿子的养老作用依旧大于女儿,但通过对不同代际子女赡养行为的分析发现,在改革开放后出生的新生代子女中“儿主女辅”模式已经改变,特别是在照料方面,新生代女儿的作用已经超过了新生代儿子。(4)总体上看,农村子女外出就业有利于改善父母身体健康,但对父母精神健康的影响并不明显;进一步对影响机制分析发现,子女外出就业通过“收入”和“时间分配”两条途径影响父母身心健康:子女外出就业一方面会增强对父母的经济支持,这对父母健康产生积极影响,另一方面使父母承担的劳动负担增加,获得的照料和精神支持减少,这对父母健康产生消极影响。(5)外出就业子女通讯联系能够改善父母精神健康水平,但进一步分析发现,通讯联系对父母精神健康的影响存在着显着的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对于精神疾病易发的农村女性和60岁以上的老龄群体而言,外出子女通讯联系能改善母亲精神健康,但未能明显改善老龄父母精神健康。这可能与老龄父母对现代通讯技术和设备,尤其是对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接受与使用能力较弱有关,导致了子女通讯联系的效果未得以体现。基于研究结论,本文得出如下政策启示:首先,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大背景下,外出就业子女为父母提供的生活照料减少,这在加重家庭养老照料负担的同时,又对父母健康产生不利影响,需要社会养老提供有效补充。其次,虽然子女经济支持对维持父母精神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它并不能完全有效替代子女精神支持的作用,并且在农村中老年人精神健康问题日益凸显的背景下,农村家庭子女和社会养老体系应更加关注并改善农村父母尤其是老龄父母的精神健康状况;最后,现代通讯技术正改变着代际间的情感交流方式,并且采用通讯方式的情感交流能够改善父母的精神健康水平,未来农村养老政策的制定应关注通讯技术变革所引致的农村养老方式变化,并注重年龄因素与智能通讯技术适应能力相关的事实。根据研究启示,本文最终提出三点政策建议:第一,完善农村社会养老公共服务体系,借助社会养老资源弥补家庭养老缺位,提升农村养老质量;第二,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突出子女精神赡养作用,发挥家庭养老独特优势;第三,鼓励企业研发适用于农村老人养老的移动通讯设备及相关产品,增强农村老人对智能通讯技术的适应能力。
张宁芮[9](2020)在《收缩城市视角下乡镇卫生院设施规划与建筑策划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镇化进程在近年来提速迅猛,以致出现不断流失的乡镇人口以及不断严重的老龄化等问题,乡镇卫生院的发展受到冲击,县域医疗资源配置与人口空间结构的矛盾日益凸显。一方面,乡镇医疗设施布局不平衡,可达性差,服务覆盖率低。另一方面,部分乡镇卫生院存在病人就诊率下降、相关科室功能闲置、医院内部流线混乱等问题。目前乡镇卫生院的建设标准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求,需要探索符合患者实际医疗需求和设施均衡配置的规划及建筑策划方法。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包含两部分:首先是规划布局与建筑现状分析,规划布局主要以我国常州市明光市为研究案例,以日本石川县南加贺二次医疗圈和金泽市为比较案例,运用Arc GIS可视化平台对比分析2国4个地区医疗设施分布特征及可达性,总结存在的问题。其次是进一步对乡镇卫生院规划布点进行评价,以我国常州市99所乡镇卫生院为分析对象,运用Arc GIS的最近设施点分析,测定不同级别乡镇卫生院的服务半径,与《常州市医疗卫生计生设施布局规划(2016-2020)》中基层医疗设施的未来规划目标相比较,判断其合理性。建筑现状分析结合对我国乡镇卫生院的实地调研分析,对乡镇卫生院的建设规模、科室功能设置、选址规划进行合理剖析。以常州市下辖溧阳市戴埠中心卫生院、南渡中心卫生院及新北区罗溪卫生院、奔牛人民医院为调研对象:1.对医护工作者进行访谈,了解卫生院发展脉络、设计初衷、使用现状遇到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规划等。2.通过收集现有资料、提炼建筑内部功能信息、发放问卷、访谈等方式,实地调研4所卫生院内部相关区域,获取各部分科室功能的设置、位置关系、改扩建及功能置换情况等。3.对比分析医院现状平面与原始设计图纸之间的差异,研究分析针对医院功能设置与患者间的需求错位、实际空间使用不均衡、内部流线混乱等具体问题。同时以日本人口收缩地区二次医疗圈的4所地域医疗支援医院为比较案例,通过对比二者建设规模、功能设置、面积指标等,分析优缺点。其次是对建筑策划的研究,本文研究范围为乡镇卫生院这类医疗设施,并非针对某一特定建筑。因而在第四章中依据建筑策划的研究方法及步骤,同时结合第二章与第三章的研究成果从策划目标的确定、数据的收集与分析,还有策划战略中选址、规模、功能的策划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对乡镇卫生院的建筑策划提供参考。本文主要结论有:通过对比我国与日本医疗设施布局均衡性及可达性之间的差距,结合常州市2016-2020年乡镇卫生院设施规划布局,提出三种模式乡镇卫生院服务半径指标的测定,进而优化设施服务覆盖范围指标及建设标准的可行性。通过实地调研分析我国人口收缩地区乡镇卫生院和日本二次医疗圈地域医疗支援医院的基础上解明了卫生院患者行为特征、就医需求以及内部功能的使用现状与设计人员预想之间的差距,运用记述统计、聚类比较等方法进行分析,总结了乡镇卫生院各科室房间功能设置、面积占比及位置关系等设计要点。综合以上定性与定量的分析,从规模策划、功能策划、选址策划3个角度为乡镇卫生院这一建筑类型的策划方法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依据。
李众[10](2020)在《中国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了解中国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现状,探讨中国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的影响因素,为提高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水平,改善农村老年人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2015年数据,研究60周岁及以上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现状及影响因素。采用STATA14.0对相关数据和指标进行处理;采用SPSS21.0对中国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运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对于χ2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自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双侧)。结果1.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本研究共有5186名农村老年人,其中,男性2630人,占50.71%;年龄在60~70岁之间的共有3381人,占65.19%;4172人有配偶,占80.45%;4439人非独居,占85.60%;3057人对与子女的关系感到满意,占58.95%;3333人为文盲或半文盲,占64.27%;2948人自评健康状况不好和很不好,占56.84%;2237人身体残疾,占43.14%;3596人患有慢性病,占69.34%;2501人吸过烟,占48.23%;1703人饮酒,占32.84%;433人对生活感到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占8.34%。2.中国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支持情况:在经济物质支持方面,3084人的经济物质支持在2000元以下,占59.47%;在精神情感支持方面,2685人没有子女经常探望或联系,占51.77%;在社会交往支持方面,2814人没有参加任何社交活动,占54.26%;在社会保障支持方面,346人没有参加任何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占6.67%。3.单因素分析结果:中国农村老年人的经济物质支持在区域、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居住情况、受教育程度、自评健康状况、身体残疾状况、慢性病患病情况、吸烟情况、饮酒情况和生活满意度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情感支持在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居住情况、受教育程度、自评健康状况、慢性病患病情况和吸烟情况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交往支持在区域、婚姻状况、居住情况、受教育程度、自评健康状况、身体残疾状况、饮酒情况和生活满意度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保障支持在区域、性别、婚姻状况、居住情况、受教育程度和生活满意度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为:区域、性别、婚姻状况、居住情况、受教育程度、自评健康状况、慢性病患病情况以及生活满意度对农村老年人的经济物质支持均有影响(P<0.05);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居住情况、受教育程度、自评健康状况以及慢性病患病情况对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情感支持均有影响(P<0.05);区域、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自评健康状况以及身体残疾状况对农村老年人的社会交往支持均有影响(P<0.05);区域、婚姻状况以及受教育程度对农村老年人的社会保障支持均有影响(P<0.05)。结论1.中国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支持水平有待提高,社会支持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应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区域、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居住情况、受教育程度、自评健康状况、慢性病患病情况以及生活满意度是影响中国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水平高低的主要因素,应从个体、家庭、社会组织以及政府等多个层面出发,动员多方力量,加强应对策略,以改善农村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二、中国农村老年妇女的养老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农村老年妇女的养老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3)健康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农村养老服务供给多元合作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健康老龄化背景下的中国老龄化城乡倒置问题 |
1.1.2 我国农村地区面临更严重的健康养老困境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目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2 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养老 |
2.1.2 养老服务 |
2.1.3 养老服务供给 |
2.1.4 养老服务供给模式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需要理论 |
2.2.2 社会公平理论 |
2.2.3 福利经济学理论 |
2.2.4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3.1 对养老服务理念和政策方面的研究 |
2.3.2 对养老服务供给主体及其关系的研究 |
2.3.3 对养老服务照护模式的研究 |
2.3.4 对国内外研究的述评 |
3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的发展历程 |
3.1 我国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的四个发展阶段 |
3.1.1 第一阶段:1949--1979年,集体和家庭承担主要责任阶段 |
3.1.2 第二阶段,1980--2000 年前,家庭和个人独担养老服务阶段 |
3.1.3 第三阶段,2000 年--2012 年,养老服务体系构建阶段 |
3.1.4 第四阶段,2013 年至今,多方力量创新提质阶段 |
3.2 我国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的变迁逻辑 |
3.2.1 养老服务的对象在逐步扩大 |
3.2.2 养老服务项目逐步丰富 |
3.2.3 运用市场化政策管理工具增多 |
3.2.4 注重养老服务质量意识增强 |
3.3 我国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的变迁规律 |
3.3.1 家庭是提供农村养老服务的主要力量 |
3.3.2 政府是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的重要力量 |
3.3.3 市场化是不断提高农村老年人生活品质的有效手段 |
3.3.4 社会组织是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的补充方式 |
4 我国农村养老服务多元供给的影响因素研究 |
4.1 数据来源及样本描述 |
4.1.1 数据来源说明 |
4.1.2 样本选择描述 |
4.2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
4.2.1 模型构建 |
4.2.2 变量选取 |
4.3 农村老年人能否获得养老服务多元供给的影响因素研究 |
4.3.1 农村样本描述性统计 |
4.3.2 回归结果与分析 |
4.3.3 主要结论 |
4.4 农村老年人获得养老服务供给主体类型的影响因素 |
4.4.1 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 |
4.4.2 农村老年人获得养老服务供给主体类型的回归结果分析 |
4.4.3 主要结论 |
4.5 养老服务多元供给城乡对比分析 |
4.5.1 能否获得养老服务多元供给的城乡对比研究 |
4.5.2 城乡老年人获得养老服务供给主体类型的对比研究 |
4.5.3 主要结论 |
5 我国农村养老服务多元供给中存在的问题 |
5.1 农村家庭(非正式部门)供给养老服务的困境 |
5.1.1 社会变迁导致农村家庭养老服务供给数量减少 |
5.1.2 非正式照料导致农村家庭养老服务水平不高 |
5.1.3“家庭道德风险”导致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窘迫 |
5.2 政府部门供给农村养老服务责任不到位 |
5.2.1 公平理念欠缺造成城乡养老服务待遇悬殊 |
5.2.2 缺乏独立统一的农村养老服务管理机构 |
5.2.3 养老服务政策的法制权威性不足 |
5.2.4 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工作推进缓慢 |
5.3 农村养老服务市场供需不平衡 |
5.3.1 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支付能力不足 |
5.3.2 农村养老服务市场供给缺乏动力驱动 |
5.3.3 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缺乏,阻碍养老服务市场供给 |
5.4 社会组织(社区)供给养老服务严重不足 |
5.4.1 养老服务社会组织数量有限且发展缓慢 |
5.4.2 我国农村社区养老服务欠缺 |
5.4.3 我国农村互助养老服务供给总量不足 |
6 我国农村养老服务多元合作供给模式的构建 |
6.1 多元主体存在合作供给农村养老服务的意愿 |
6.1.1 政府的合作意愿 |
6.1.2 家庭的合作意愿 |
6.1.3 市场的合作意愿 |
6.1.4 社会组织的合作意愿 |
6.2 多元主体存在合作供给农村养老服务的利益博弈 |
6.2.1 政府和家庭(农民)之间的博弈 |
6.2.2 政府与市场的博弈 |
6.2.3 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博弈 |
6.3 多元主体合作供给农村养老服务的责任边界 |
6.3.1 政府:一核主导养老服务供给 |
6.3.2 家庭:权利取向的养老服务供给 |
6.3.3 市场:产业化供给差异性养老服务 |
6.3.4 社会:社会化互助志愿供给养老服务 |
7 我国农村养老服务供给多元合作发展的对策建议 |
7.1 建立农村养老服务多支柱合作筹资机制 |
7.1.1 国家筹资支柱的建立 |
7.1.2 社会筹资支柱的建立 |
7.1.3 家庭(个人)筹资支柱的建立 |
7.2 以共享合作提高农村养老服务的可及性 |
7.2.1 增加医疗服务的流动性,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共享 |
7.2.2 通过流动的方式更好地满足农村老年人精神需求 |
7.3 提升乡村养老价值,推动城乡合作供给养老服务 |
7.3.1 乡村养老价值的再认识 |
7.3.2 支持农村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 |
7.3.3 推动城乡合作供给养老服务 |
7.4 融合科技力量,促进乡村养老的现代化 |
7.4.1 科技创新会提高养老服务能力 |
7.4.2 加强信息化建设,实施“互联网+养老”行动 |
7.5 合作培养农村地区养老服务专业人才队伍 |
7.5.1 政策上要对养老服务人才建设进行规范 |
7.5.2 发挥城市到乡村的人才辐射效应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之处 |
第2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概述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2.1.1 贫困 |
2.1.2 农村贫困家庭 |
2.1.3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 |
2.2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原因 |
2.2.1 地理环境的约束 |
2.2.2 制度设计的性别盲视 |
2.2.3 历史文化的影响 |
2.2.4 社会参与力量的不足 |
2.3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表现 |
2.3.1 贫困程度深重 |
2.3.2 健康状况较差 |
2.3.3 受教育水平不高 |
2.3.4 可行能力缺失 |
2.4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影响 |
2.4.1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经济影响 |
2.4.2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政治影响 |
2.4.3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文化影响 |
2.4.4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社会影响 |
2.4.5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生态影响 |
小结 |
第3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理论资源 |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妇女扶贫脱贫的相关理论 |
3.1.1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
3.1.2 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妇女扶贫脱贫的相关理论 |
3.2.1 妇女解放思想 |
3.2.2 共同富裕理论 |
3.2.3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 |
3.3 国外妇女扶贫脱贫的相关理论 |
3.3.1 可行能力贫困理论 |
3.3.2 女性主义经济学思想 |
3.4 中国传统文化中妇女扶贫脱贫的相关理论 |
3.4.1 中国传统妇女观 |
3.4.2 中国传统贫富观 |
小结 |
第4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意义及进程 |
4.1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重大意义 |
4.1.1 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
4.1.2 彰显我国政治优势的集中标识 |
4.1.3 提升我国文化实力的现实途径 |
4.1.4 巩固我国社会安定的必要保障 |
4.1.5 打造我国美丽生态的重要环节 |
4.2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历史进程 |
4.2.1 通过体制改革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脱贫 |
4.2.2 通过开发式扶贫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脱贫 |
4.2.3 通过“双轮驱动”扶贫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脱贫 |
4.2.4 通过精准扶贫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脱贫 |
小结 |
第5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品牌项目 |
5.1 健康扶贫脱贫项目 |
5.1.1 母亲健康快车 |
5.1.2 农村妇女“两癌”检查 |
5.1.3 “降消”项目 |
5.2 科教扶贫脱贫项目 |
5.2.1 春蕾计划 |
5.2.2 “双学双比”活动 |
5.2.3 巾帼科技致富工程 |
5.3 金融扶贫脱贫项目 |
5.3.1 母亲小额循环 |
5.3.2 妇女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 |
5.3.3 母亲创业循环金 |
5.4 就业创业扶贫脱贫项目 |
5.4.1 巾帼家政服务 |
5.4.2 手工编织 |
5.4.3 妈妈制造 |
5.5 社会扶贫脱贫项目 |
5.5.1 幸福工程 |
5.5.2 母亲水窖 |
5.5.3 母亲邮包 |
小结 |
第6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经验启示 |
6.1 明确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目标导向 |
6.1.1 实现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全面自由发展 |
6.1.2 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实现脱贫致富 |
6.1.3 提升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可行能力 |
6.2 重视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主体能动作用 |
6.2.1 激发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主体意识 |
6.2.2 摆脱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观念束缚 |
6.2.3 弘扬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优良品质 |
6.3 增强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综合脱贫素质 |
6.3.1 提升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科技文化水平 |
6.3.2 促进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就业创业发展 |
6.3.3 保障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平等发展权利 |
6.4 强化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全方位扶贫格局 |
6.4.1 坚持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政府主导作用 |
6.4.2 发挥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市场导向优势 |
6.4.3 加强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社会联动参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城乡对比视角下养老保障、子女特征对中国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第二节 城乡差异 |
第三节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第一节 概念和理论视角 |
第二节 实证研究 |
第三节 文献评价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分析思路与研究框架 |
第二节 研究视角和研究假设 |
第三节 数据、变量与方法 |
第四章 现象描述 |
第一节 样本基本情况 |
第二节 养老保障、子女变量和劳动参与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五章 养老保障和劳动参与 |
第一节 养老保障类型、水平和劳动参与 |
第二节 参保对劳动参与的内生性问题及解决 |
第三节 城乡异质性分析 |
第六章 子女因素和劳动参与 |
第一节 子女特征和劳动参与 |
第二节 城乡异质性分析 |
第三节 代际异质性分析 |
第七章 子女特征对劳动参与影响的机制分析 |
第一节 子女特征对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影响机制 |
第二节 影响机制的再检验 |
第三节 城乡异质性分析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本文主要结论 |
第二节 讨论及政策意涵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已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农村留守老人政府特例支持体系构建研究 ——基于湘潭农村养老田野调查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相关文献回顾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目标及框架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创新及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点 |
1.5.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核心概念和理论方法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农村留守老人与农村留守老人问题 |
2.1.2 赡养人与影子赡养人 |
2.1.3 常态养老、兜底养老和特例养老 |
2.1.4 政府养老支持与政府养老特例支持 |
2.1.5 养老价值文化与养老剩饭指数 |
2.2 理论方法基础 |
2.2.1 元治理理论 |
2.2.2 扎根理论 |
2.3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2.3.1 研究方法检讨 |
2.3.2 抽样分析法的运用 |
2.3.3 古城村田野调查 |
2.3.4 特定研究任务的多元方法运用 |
2.3.5 主要数据构成及样本编码 |
第3章 基于古城村折射的留守老人问题历史脉络 |
3.1 古城村养老历史变迁 |
3.1.1 养老发展轨迹 |
3.1.2 养老历史状况 |
3.1.3 养老变化特征 |
3.2 古城村留守老人问题的历史考察 |
3.2.1 留守老人现象的出现及演变过程 |
3.2.2 留守老人问题的出现及环境特征 |
3.2.3 留守老人问题的政策历史背景 |
3.2.4 留守老人问题产生的根源 |
3.3 小结 |
第4章 湘潭市农村留守老人现状分析 |
4.1 湘潭市留守老人概况 |
4.2 数据来源 |
4.3 湘潭市留守老人整体情况分析 |
4.3.1 个体特征分析 |
4.3.2 经济状况 |
4.3.3 身体及生活情况 |
4.3.4 精神状况与社会交往情况 |
4.4 湘潭市留守与非留守老人差异性分析 |
4.5 湘潭市留守老人区域性特征分析 |
4.6 小结 |
第5章 湘潭市农村留守老人政府支持现状分析 |
5.1 政策实施概述 |
5.1.1 农村老人社会保障政策 |
5.1.2 农村养老服务政策 |
5.1.3 农村留守老人专项政策 |
5.2 养老政策内容分析 |
5.2.1 分析对象与方法 |
5.2.2 分析维度 |
5.2.3 政策编码 |
5.2.4 分析结果 |
5.2.5 分析讨论 |
5.3 养老政策效应分析 |
5.3.1 分析对象及方法 |
5.3.2 分项评估结果 |
5.3.3 分析讨论 |
5.4 小结 |
第6章 农村留守老人养老评价“剩饭指数”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
6.1 建模的研究背景 |
6.2 建模的目标任务 |
6.3 基于扎根理论的建模方法选择 |
6.4 数据编码与模型建构 |
6.4.1 开放式编码 |
6.4.2 轴心编码 |
6.4.3 选择性编码 |
6.5 养老评价剩饭指数构成分析 |
6.6 基于养老剩饭指数的评价分析 |
6.7 小结 |
第7章 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需求及政府责任分析 |
7.1 研究设计 |
7.1.1 研究方法和数据处理 |
7.1.2 养老需求构成要素四维设定 |
7.2 农村老人常态养老需求分析 |
7.2.1 需求内容维度分析 |
7.2.2 供给主体维度需求分析 |
7.2.3 支持方式维度需求分析 |
7.2.4 历史变化维度需求分析 |
7.3 农村留守老人特例养老需求分析 |
7.3.1 需求内容维度分析 |
7.3.2 供给主体维度需求分析 |
7.3.3 支持方式维度需求分析 |
7.4 农村留守老人特例养老需求模型 |
7.4.1 农村常态养老与特例养老需求差异性分析 |
7.4.2 农村留守老人特例养老需求模型 |
7.5 基于需求侧的留守老人政府特例支持责任分析 |
7.5.1 养老支持责任的理论基础 |
7.5.2 政府养老责任清单分析 |
7.5.3 政府特例养老支持的主要差距 |
7.6 小结 |
第8章 农村留守老人政府特例支持“影子赡养人功能桥”模型构建及阐释 |
8.1 政府特例支持“影子赡养人”理论的提出 |
8.1.1 理论背景 |
8.1.2 理论发现 |
8.1.3 理论内涵 |
8.1.4 理论意义 |
8.2 政府特例支持“影子赡养人功能桥”模型构建 |
8.2.1 理论基础和方法 |
8.2.2 “影子赡养人功能桥”模型 |
8.3 基础支持系统内涵阐释 |
8.3.1 农村养老价值文化 |
8.3.2 农村养老基础政策 |
8.3.3 养老服务标准 |
8.4 核心支持系统内涵阐释 |
8.4.1 家庭主养支持 |
8.4.2 社会共养支持 |
8.4.3 政府公养支持 |
8.5 制度支持系统内涵阐释 |
8.5.1 “安全屋”机制 |
8.5.2 “蓄水池”机制 |
8.5.3 “长博弈链”机制 |
8.6 小结 |
第9章 农村留守老人政府特例支持体系建设对策 |
9.1 构建家庭主养核心支持政策体系 |
9.1.1 制定全国统一的留守老人认定标准及具体办法 |
9.1.2 建立留守老人健康管理服务制度 |
9.1.3 建立留守老人养老环境支持系统 |
9.1.4 建立留守老人亲情陪护制度 |
9.1.5 试点建立农村以房养老准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制度 |
9.1.6 建立留守老人法律援助制度 |
9.2 构建社会共养核心支持政策体系 |
9.2.1 建立留守老人政府购买服务制度 |
9.2.2 建立邻里互助照料制度 |
9.2.3 完善为老公益创投制度 |
9.2.4 探索设立农村社区互助养老基金 |
9.2.5 推进农村养老价值文化建设 |
9.3 构建政府公养核心支持政策体系 |
9.3.1 建立定期探访制度 |
9.3.2 建立“双困”留守老人护理补贴制度 |
9.3.3 建立资助留守老人购买意外伤害商业保险制度 |
9.3.4 建立留守老年人入住公办养老机构管理办法 |
9.3.5 建立留守老人养老公共服务信息平台 |
9.3.6 建立留守老人应急救援制度 |
9.4 优化农村留守老人养老基础政策环境 |
9.4.1 完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
9.4.2 建立老年人长期照护保险制度 |
9.4.3 建立老年照护救助制度 |
9.4.4 建立养老征信制度 |
9.5 建立农村留守老人养老服务标准体系 |
9.5.1 鼓励急需标准的优先研制 |
9.5.2 标准化建设的重点 |
9.6 探索农村留守老人多元化养老模式 |
9.6.1 多元养老模式的比较与选择 |
9.6.2 医养结合介入实验启示 |
9.6.3 积极养老模式的植入 |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基本结论 |
10.2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录 B 调查研究资料 |
附件1 湘潭市留守老人问卷调查表 |
附件2 湘潭市老人日常活动困难程度问卷调查表 |
附件3 湘潭县留守老人入户访谈提纲 |
附件4 湘潭市留守老人养老评价问卷调查表 |
附件5 湘潭市非留守老人问卷调查表 |
附件6 湘潭县古城村老人入户调查表 |
附件7 湘潭县古城村老人访谈提纲 |
附件8 湘潭县镇村干部访谈提纲 |
附件9 湘潭县农村养老调研座谈会纪要 |
附件10 湘潭县养老田野调查访谈样本编号及基本情况 |
附件11 访谈实录 |
(7)Z镇农村贫困老人养老保障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不足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农村贫困老年人口 |
(二)农村养老保障 |
二、理论基础 |
(一)经济交换理论 |
(二)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
(三)需要层次理论 |
第三章 Z镇农村贫困老人养老保障现状调查分析 |
一、Z镇基本情况 |
二、Z镇农村贫困老人养老保障状况分析 |
(一)经济保障状况 |
(二)健康及生活照料状况 |
(三)精神保障状况 |
第四章 Z镇农村贫困老人养老保障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Z镇农村贫困老人养老保障存在的问题 |
(一)日常经济收入水平较低 |
(二)家庭养老保障功能弱化 |
(三)老年精神文化生活贫乏 |
(四)扶贫政策实施主体单一 |
二、Z镇农村贫困老人出现养老保障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经济来源单一且不稳定 |
(二)农村空巢现象日益严峻 |
(三)“精神养老”重视度不足 |
(四)社会力量参与力度不够 |
第五章 Z镇农村贫困老人养老保障问题的优化路径 |
一、创造优良自我实现机会 |
(一)提高贫困老人劳动技能 |
(二)加强参与社会实践引导 |
二、巩固家庭养老基础地位 |
(一)“孝道文化”贯穿养老始终 |
(二)加强舆论宣传引导作用 |
三、重视老人精神文化需求 |
(一)“物质养老”与“精神养老”并举 |
(二)大力开展文化娱乐活动 |
四、健全社会力量参与机制 |
(一)制定并完善社会参与机制 |
(二)注重和加强政府引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子女赡养行为及父母健康福利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农村子女外出就业对其赡养行为的影响研究 |
1.2.2 农村家庭子女赡养行为的性别差异研究 |
1.2.3 农村子女外出就业对父母健康的影响研究 |
1.2.4 评述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数据来源与说明 |
1.6 可能的创新点与研究不足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外出就业劳动力 |
2.1.2 农村留守老人 |
2.1.3 家庭养老与子女赡养 |
2.2 家庭经济学中的相关理论 |
2.1.1 家庭中的生产与时间分配 |
2.1.2 家庭中的利他主义 |
2.1.3 健康资本理论 |
2.3 理论分析框架 |
第三章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子女赡养行为的影响 |
3.1 劳动力转移影响子女赡养行为的理论机制 |
3.2 数据、变量与描述性分析 |
3.2.1 数据说明 |
3.2.2 主要变量及其设定 |
3.2.3 外出子女与非外出子女的特征及赡养行为差异的描述性分析 |
3.3 实证分析与结果 |
3.3.1 计量模型与估计方法 |
3.3.2 外出就业子女赡养行为变化:经济支持VS生活照料 |
3.3.3 外出就业子女的精神赡养行为 |
3.3.4 稳健性检验 |
(一)样本调整 |
(二)模型设定调整 |
(三)倾向得分匹配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村家庭子女赡养行为的性别差异 |
4.1 研究背景 |
4.2 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说 |
4.2.1 子女赡养行为的性别差异与代际差异 |
4.2.2 影响赡养行为性别差异变化的机制分析 |
4.3 儿子和女儿的特征及赡养行为差异的描述性分析 |
4.4 代际视角下子女赡养行为性别差异的实证分析 |
4.4.1 模型设定与估计方法 |
4.4.2 基础回归结果与分析 |
4.4.3 稳健性检验 |
4.5 影响赡养行为性别差异的机制分析 |
4.5.1 女性地位 |
4.5.2 家庭子女数量 |
4.5.3 传统性别观念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村家庭子女外出就业与父母健康 |
5.1 农村子女外出就业影响父母健康的理论机制 |
5.2 数据说明、变量设定与描述性统计 |
5.2.1 数据说明 |
5.2.2 主要变量及其设定 |
5.2.3 留守父母与非留守父母特征及健康状况的比较分析 |
5.3 子女外出就业对父母健康影响的总效应 |
5.3.1 计量模型与估计方法 |
5.3.2 基础回归结果 |
5.3.3 子女外出就业影响的异质性分析 |
5.4 子女外出就业总效应的中介机制:时间与金钱,孰轻孰重? |
5.4.1 子女外出就业对父母经济支持和时间分配的影响 |
5.4.2 子女经济支持与隔代照料的中介作用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村外出子女通讯联系对父母精神健康的影响 |
6.1 研究背景 |
6.2 基于Grossman健康需求模型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模型 |
6.2.1 理论分析 |
6.2.2 实证模型 |
6.3 外出就业子女通讯联系与父母精神健康之间的关系 |
6.3.1 数据说明 |
6.3.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6.4 外出就业子女影响父母精神健康的实证结果与讨论 |
6.4.1 基础回归 |
6.4.2 稳健性检验 |
(一)精神健康衡量指标调整 |
(二)通讯联系变量设定调整 |
(三)内生性的进一步讨论 |
6.4.3 外出子女通讯联系影响的异质性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启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启示与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收缩城市视角下乡镇卫生院设施规划与建筑策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2.1 收缩城市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2 医疗建筑策划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3 乡镇医疗设施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调查对象 |
1.3.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规划布局分析 |
2.1 本章研究目的 |
2.2 人口收缩地区医疗设施现状分析 |
2.2.1 国内人口收缩地区乡镇卫生院设施规划——以江苏省常州市、安徽省明光市为例 |
2.2.2 日本人口收缩地区医疗设施现状分析——以石川县金泽市、南加贺二次医疗圈为例 |
2.2.3 比较研究 |
2.3 乡镇卫生院现状布局评价——以江苏省常州市为例 |
2.3.1 运用算法及其原则 |
2.3.2 运用于常州市乡镇医疗设施规划选址分析 |
2.3.3 分析结果 |
2.3.4 人口收缩与乡镇卫生院布局之间的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建筑现状分析 |
3.1 本章研究目的 |
3.2 国内人口收缩地区乡镇卫生院建筑现状——以江苏省常州市为例 |
3.2.1 概况 |
3.2.2 相关指标及政策 |
3.2.3 功能设置 |
3.2.4 原始功能与需求功能间的差异 |
3.2.5 建筑平面及面积指标分析 |
3.2.6 乡镇卫生院功能与面积指标小结 |
3.3 日本人口收缩地区医院建筑现状——以二次医疗圈地域医疗支援医院为例 |
3.3.1 概况 |
3.3.2 功能设置 |
3.3.3 建筑平面及面积指标分析 |
3.3.4 日本地域医疗支援医院在人口收缩区域所承担的作用分析 |
3.4 比较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乡镇卫生院建筑的策划方法 |
4.1 本章研究目的 |
4.2 策划目标的确定 |
4.3 数据收集与分析 |
4.4 策划战略的确定 |
4.4.1 考虑影响因素优先级 |
4.4.2 选址策划 |
4.4.3 规模策划 |
4.4.4 功能策划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结论 |
5.2 今后研究课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目录 |
附录A 问卷 |
附录B 常州市各级公立医疗机构明细表 |
附录C 国内4所乡镇卫生院基本资料 |
附录D 日本4所地域医疗支援医院基本资料 |
附录E 患者问卷调查 |
附录F 文献研究动向 |
(10)中国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对象与方法 |
2.1 数据来源 |
2.2 样本选择 |
2.3 研究指标选择与解释 |
2.4 研究方法 |
2.5 质量控制 |
3 结果 |
3.1 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 |
3.2 中国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支持情况 |
3.3 中国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的单因素分析 |
3.4 中国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的多因素分析 |
4 讨论 |
4.1 中国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现状 |
4.2 中国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的影响因素 |
4.3 对策与建议 |
4.4 创新与展望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国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相关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中国农村老年妇女的养老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妇女养老保障的历史经验研究[D]. 邢二涛.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1
- [2]土地制度变迁背景下农村老年人的养老策略分析 ——基于生命历程的视角[D]. 王昆. 吉林大学, 2021
- [3]健康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农村养老服务供给多元合作模式研究[D]. 赵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研究[D]. 曹楠楠. 吉林大学, 2020(03)
- [5]城乡对比视角下养老保障、子女特征对中国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影响研究[D]. 朱艳婷. 南京大学, 2020(09)
- [6]农村留守老人政府特例支持体系构建研究 ——基于湘潭农村养老田野调查的分析[D]. 禹宁瑶. 湘潭大学, 2020(12)
- [7]Z镇农村贫困老人养老保障问题研究[D]. 张笑笑. 河南大学, 2020(02)
- [8]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子女赡养行为及父母健康福利影响研究[D]. 张驰.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9]收缩城市视角下乡镇卫生院设施规划与建筑策划方法研究[D]. 张宁芮. 东南大学, 2020(01)
- [10]中国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 李众. 郑州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