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寻找格林意义何在(论文文献综述)
章玺[1](2021)在《中国民间童话的改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民间童话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学体裁,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讲述中得以传承。从民间童话具有变异性的特点来看,每一次讲述都是一次新生。童话本身具有的开放性、儿童强烈的阅读需求,以及商业资本的助推等因素,使童话的改写和转化已经成为必然。在当代,民间童话不仅没有消失,反而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面貌:既有以有声书、广播剧等为代表的口头传播形式,也有以纸质书等为代表的书写印刷形式,还有以动画等为代表的影像形式。本研究立足于民间文艺学的视角,从媒介变迁的角度对源于民间的童话这一文体入手,关注中国当代童话的多元形态,从纷繁多姿的“童话”百花园中梳理出具有中国民间特色的童话,分析其是如何对传统民间童话进行改编的。同时,基于电子化和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从童话的本土化创作实践中,重新思考童话在当代的价值与意义。本研究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其中正文共有四章。引言部分首先说明了本文的研究缘由、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接着阐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最后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第一章研究童话的文化传统。从童话的经典式开头“很久很久以前”入手,回顾了童话在中国的发展史,回答“童话距离我们究竟有多远”这一疑问。从五四时期的时代背景出发,理解童话这一文体的传入对中国的影响。由于童话文体本身具有的复杂性,使“童话”这一概念从进入中国起就呈现出含混不清的局面。在“儿童本位”观的基础上对“古典童话”“民间童话”“创作童话”加以区分,并通过对古典童话进行梳理,挖掘出适合改编成现代童话的文学资源。第二章研究童话的“再创作”。以文字书写类型的童话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为孩子建构一个“可记忆的中国”。首先分析《格林童话》《意大利童话集》是如何改写传统民间童话的,接着回顾中国民间童话改写的历史和现状。最后通过评析《汉声中国童话》、萧袤“山海经系列”两个经典案例,说明国内出版社和童话作家是如何利用传统题材进行童话再创作,借此探讨童话改写的原则和方法。第三章研究童话的“新传播”。以影像视听类型的童话为研究对象,聚焦当下童话传播的新形式。从读图时代这一背景入手,探讨当代儿童生活和阅读现状,分析绘本、儿童电子读物、动画等是如何讲述和传播传统故事。绘本作为一种强调“图文统一”的艺术形式,促进了民间童话的视觉化改编。儿童电子读物,极大地促进了民间童话的传播,充分满足了儿童听故事和看故事的需求。而动画作为一种更为复杂的综合艺术,在改编上难度更大。“中国学派”对传统民间童话和民间艺术的创造性运用,依然值得今天的动画创作者学习。第四章是对多元媒介下民间童话改写和阅读的反思。一苇出版的《中国故事》引发的争论,从侧面说明了童话改写的困难。通过观察民间童话在不同媒介中的改编,总结了关于民间童话改编的六点建议。通过描述当下家长对童话的认知,说明童话在当代对儿童和成人的双重意义,以及如何更好地进行亲子阅读。结语部分,在对中国童话创作现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展望童话的未来,探讨童话创作向民间传统回归的价值和意义。
林娜[2](2021)在《格林伯格美学与艺术思想研究 ——基于与康德美学思想的比较》文中研究说明
阳火亮[3](2021)在《保护与服从 ——霍布斯论现代国家》文中提出本文是对个人的现代性处境的一次尝试性探索,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个人自由与现代国家的关系:自由而平等的个人为何要服从国家,以及如何服从国家;国家为何需要保护自由而平等的个人,以及如何保护?在个人自由与国家权威之间的关系问题中,国家处于政治学研究的核心,国家本身具有超越性。在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中,既包括神学国家的因素,也包括自然国家的因素,其重点是国家在个人生活中应该具备的地位、功能和作用,以及国家权力与个人自由之间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概而言之,这一问题的核心是国家为什么要保护个人自由,而个人又为什么要服从国家权力?个人自由有没有可能在公共政治和私人生活之中找到某种确定性和存在的空间——国家与个人之间的这个保护与服从的问题,直接涉及到现代国家的概念与理论,涉及到人的现代性处境的本质。霍布斯国家理论的核心是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即保护与服从。从国家的角度来说,国家就是个人的集合体,霍布斯试图平衡主权和个人,而不是偏向其中一方。要实现这一平衡,国家就必须要有政治决断以及实现这一政治决断的力量。个人的敌人不是国家,国家权威的敌人也不是个人自由,个人和国家共同的敌人是战争状态。对于个人而言,唯一能够相信的可以提供保护的,只能是出于个人自身的力量。国家就是共同体本身,就是个人通过彼此之间社会契约构建起来的全体人民,服从国家也就是服从个人自己。个人只有在群体中才会涉及到他人的利益,正是因为群体生活中可能产生的冲突,个人才需要国家来进行保护。因此,国家的保护和个人的服从都是基于国家的存在是以保护个人生命和自由为目的。人的困境在于,有没有可能既想要得到国家的保护又保留充分的个人自由?传统而言,国家权力多一点,个人自由似乎就少一点:人总为这个自由的空间担忧或者是挣扎。人的本质是什么?人需要的是确定性,以摆脱对未知的暴死的恐惧;人需要的是现世的安全,而不仅仅是来世的救赎。然而,人能够获得对自身生命和自由的保护,以对抗未知的、不确定性的世界,在于他对自身困境的认知。对人真正的体验和感同身受,才能真正地去理解人性。任何以自己的意识去替代他人体验,都必然导致强迫。人或许一生就处于这种自我感知与他人感知难以完全协调一致的困境中,世界的多彩源于此,世界的战乱也源于此。国家要想得到个人的服从,必须从人所处的困境出发,真正理解个人对其生命和自由的感知。个人要想得到国家更好地保护,也必须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学会和他人相处。人渴望私人自由,又渴望公共参与并在集体中得到认同,这必然需要人找到其中的平衡。
陈中梅[4](2019)在《秘—逻模式与西方文化基本结构的形成及其展开态势研究续篇——从怀特海教授关于宗教与科学的一段论述谈起》文中研究表明内容提要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基本结构形态,而这一基本结构形态一经大致形成,就会以其形成本身,在哲学、宗教、法律、政治、语言、文艺和社会等视角以外,提供考察该文化历史发展进程并会旁及上述视角的另一个重要、有时甚至是关键的切入点。有鉴于此,对于研究西方文化的中外学者来说,把它的基本结构揭示出来并赋予其尽可能贴切的概念表达,便是一份不应推辞的责任。在笔者提出的秘(索思)—逻(格斯)理论中,秘索思(■)和逻格斯(■)是构成西方文化基本框架的两个配套的根源性结构要素,也是认知与解析这一基本框架的两个元概念。秘索思和逻格斯既对立冲突,又互补合作,二者都有各自的存在价值和独立品格。纵观历史,我们得知西方文化的秘—逻品质会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主流表现样式。较之其他配套词语和二元模式,秘索思和逻格斯更为贴近西方文化的词源学和古典学根基,具备更强的掌控力、更好的学理对称性和更丰富的学术含量,发挥了前者难以替代的总括性表义功能。在本文提出的概念谱系中,统括性非元概念二元术语的叙事地位有所变动,却依然不可或缺。宗教与科学、信仰与理性、启示与实证、神话与逻辑、文学与科技、诗与哲学、诗性真理与科学真理、唯灵论与机械论、浪漫主义与启蒙精神、耶路撒冷与雅典、狄俄尼索斯与阿波罗、超越的传统与理解的传统、价值理性(或精神和道德因素)与工具理性在现代社会及其人文图谱中的关系和作用,依然是西方主流思想家们极为关注的热门话题。作为其他二元模式理论设计上的包容者和总括性代表,秘—逻模式受益于自身的元概念地位和构成系统性,拥有很强的分辨效能和更精致的解释效力。在该模式的细密爬梳比对下,西方思想和人文脉络的可思辨格局发生了变化,呈现出一种有别于一些西方着名学者所持观点的展开态势,给我们带来了诸多以前不曾有过的智性体验。事实表明,一个对西方文化基本架构以及评判它的一些主要理论成果进行认真梳理与重新评估的重大学术机遇,很可能已经悄然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西方文化崇尚"力",因此也容易造成对立。一部西方思想史既是一部二元冲突的历史,也是一部某种意义上来说不断尝试将对立的双方调和与综合起来的历史。如同帕斯卡尔以降的许多伟大思想家一样,怀特海牢牢抓住了影响近当代西方文化发展进程的宗教与科学这两个基本要素,通过长期和深入细致的研究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在西方乃至全球学界产生了广泛而持续的影响。然而,尽管他很正确地看到了冲突所造成的负面结果,但对它的正面或积极作用却似乎略显估计不足。为了多角度解析西方文化的二元构成,有时亦会有意无意地借此扩展宗教的概念外延,他采用了包括机体论与机械论以及美学与理性在内的各种配套术语,却因为心仪于冲突的化解与事态的终极谐和,而始终未能形成一种周全且层次分明的系统表述。
张蓬[5](2021)在《中国“新文学”与“国文教育”互动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中国“新文学”与中学“国文教育”之间的互动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清末民国时期新式教育制度、白话文教科书新文学选文、新文学作品教学等方面的分析,发掘新文学在酝酿、发生、发展中与“国文教育”之间的互动影响。“新文学”借助教育制度奠定了国文教育中的“知识身份”,通过国文教科书编写加速了传播,影响了学生文学观念和审美趣味的形成,奠定了其经典地位,同时“新文学”也全面推动了国文教育改革,加快了国文教育的现代化进程。“新文学”与中学“国文教育”之间的关系纷繁复杂,主要体现在教育改革、知识生产与传播、文学创作、经典形成等方面。为了清晰地呈现出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从“文学”“教育”的双视角,以国文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尤其是“新文学”在“国文教育”中的经典形成,旨在通过以上分析促进当下文学教育中对“新文学”作品的正确认识和科学选择,为学生的文学修养培养等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本文共分五章,尝试从现存国文教育制度文件、发行量大且出版权威的代表性国文教科书等方面入手,进行细致的史料分析,探究中学“国文教育”与“新文学”之间在文学传播、知识生产、经典形成、文学创作等方面的互动关系。第一章通过对清末民初教育制度演变的考察,论证了学制和教育宗旨的变迁为“新文学”进入“国文教育”提供了先决条件,“国语运动”作为“新文学”和“国文”的媒介、桥梁,以“国语统一”为共同目的,实现了“国语运动”和“文学革命”的“双潮合一”,确立了“新文学”在“国文教育”中的“知识身份”地位。第二章以国文教科书对新文学作品的传播为研究内容,阐述了新思想、新文化和新文学如何通过国文教科书进行传播。其中政府教育部门的权力、教科书编写者的个人兴味制约着教科书对新文学作品的筛选,也影响了新文学知识的生产。从1920年代“新文学”开始进入国文教科书,到1940年代战争背景下,“国定本”以党化教育的名义对新文学作品的排挤,再到开明新编国文读本坚决选用新文学作品以反抗“国定本”的压制,都体现了国文教科书对新文学作品经典化形成的推动作用。第三章论述了新文学对国文教学改革的促进。从“问题教学法”、“道尔顿制”实验到“精读”“略读”法,新文学选文帮助国文教育加快了现代化进程。与此同时,新文学也促进了国文教育的作文教学改革,教科书中的新文学作品成为学生写作训练的范文,不仅促进了学生现代文体意识的形成,也使新文学的知识地位、知识形象在中学的作文教学中被强化,在这个过程中,新文学也得到了考试制度的官方认可,自身的知识体系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第四章分析了新文学作家的文学创作与国文教育之间的相互影响。新文学作家倡导白话文,自主编写教材,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带去新文化、新思想。从教经历也为作家提供了创作素材,他们将自己的教育理想诉诸作品,同时也促进了新文学的发展。新文学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国文教育的改革、发展,加速了国文教育的现代化进程。第五章探讨了国文教育在现代文学作品经典化进程中的作用和影响。现代语文教科书中那些不可缺少的现代文学“经典篇目”,其“经久不衰”的原因除了作品本身的经典本质外,在经典形成的过程中,还有教育、政治等其他外部力量的参与,它们的共同作用形成了文学作品的“经典化”。对于“新文学”来说,“国文教育”是一个最佳的传播途径。清末以降的学制改革和教育宗旨演变为新文学进入国文教育领域提供了先决条件,国语运动作为新文学和国文教育的桥梁,以“国语统一”为共同目的,实现了新文学与国文教育的全面结合。在这个过程中,新文学也借助国文教育这一途径,推行新文学、新文化、新思想,促进了现代文学审美观念及书写范式的形成。但是受到教育权力机制的约束和教育者个人视野及志趣的影响,国文教育对新文学存在着“限制性”选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新文学作品价值的认识。不过从最终的结果来看,二者之间的互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新文学促进了国文教学改革,引领了民国教育的新风尚,加速了其现代化进程。在二者互动的过程中,新文学选文培养了学生的现代文体意识,使新文学的知识地位、知识形象在国文教育中被强化,新文学知识体系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经典”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丹·本-阿默思,张举文[6](2020)在《“格林童话”之今昔》文中认为如果比较"格林童话"与后来发掘和创作的童话,读者可能会发现,"格林童话"似乎在许多方面显得逊色,甚至与当今时代不符。但是,格林兄弟对童话和民间故事的搜集、整理、发表有着划时代的贡献,他们对后来的文化、社会、文学的贡献是质性而不是量性的。格林兄弟用他们的童话改变了社会和知识分子对民间故事的态度,使人们从故事中看到意义,而这种意义不只是宗教或伦理等体系之间的关系问题,更重要的是故事内在的意义,由此让人们从历史、诗性、国家或国际角度去阐释故事,而不是将故事弃为无聊或边缘的东西。"格林童话"也因此成为故事研究的丰碑,人类文化的一份重要遗产。
秦小建[7](2020)在《多向度的人与多维度的公法——《新政治科学》读后感》文中研究指明《新政治科学》是沃格林构建庞大思想体系的学术宣言。其反对19世纪以来实证主义对社会科学研究的过度宰制,倡导一种回到古希腊意义上的科学和理性传统,展开对人与政治社会的研究。沃格林认为,人是一种社会的历史存在,不仅作为可供认知和实践的外部对象,还内含有一套社会的自我意义赋予——符号话语,表现为仪式、神话和理论。政治科学研究应该关注这些社会自我解释的意涵、渊源和流变。现代社会话题转化为"人与公法"的命题,探索多向度的人与公法的多维度。除此,其讨论的"超越实在代表—存在代表—宪法法律代表—代理"的复合代表问题,也可能帮助理解中国宪法体制中代表问题。
吕狂飚[8](2020)在《好灵魂与爱的秩序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爱的教育哲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现代社会,爱与教育的命运是同步的:当作为关系性的善的友爱被冷落时,教育便不再注重对人之友爱的培育,而是转向了对遵守、信任制度之人的培育;当作为人的本体论的爱被降格为欲望时,教育亦不再致力于提升人的爱欲,而是在肯定人的欲望的前提下,使自己沦为了培育和增强人满足其欲望的能力的“技术教育”。本文的目的并不只在于呈现爱与教育的这一现代命运;而更在于去思考爱和教育如何才能摆脱这一命运,进而恢复人的爱以及相应的教育。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本文选择“回返”到柏拉图,研究《理想国》中的爱的教育哲学;研究的思路则是将爱的教育哲学放到灵魂论中来考察。为此,本文首先明确了柏拉图的爱欲论与灵魂论的关系,即对爱欲的理解必须建立在对“何为好灵魂或好生活”的理解之上。接着,本文转向了《理想国》前四卷,并在“灵魂的形式秩序”的意义上阐明柏拉图对“好灵魂”的一种理解以及在这种理解中的“爱欲的命运”。而通过对护卫者的友爱教育的分析,本文发现,这种教育并不能实现柏拉图所说的那种“形式的好灵魂”;并且,通过对“高贵的谎言”的求助,柏拉图暗示了某种区别于“形式的好灵魂”的“实质的好灵魂”。为了澄清与理解柏拉图所暗示的“实质的好灵魂”,本文转向了《理想国》第八、九卷。在这两卷中,柏拉图考察了四种恶的城邦政体、灵魂和生活,并论证了“哲学家的生活是最好的生活”。通过对柏拉图的“考察”的分析,本文发现,“灵魂的爱的秩序”正是柏拉图用来考察城邦政体、灵魂和生活的“解释性和规范性的原理”;这种“爱的秩序”之实质在于“价值的秩序”。而通过对柏拉图的“论证”的分析,本文认为,哲学家的生活之所以是最好的生活,不是因为哲学家的快乐是“真正的快乐”,而是因为哲学家的爱欲始终向着“真理和存在”敞开;而其他人的“爱欲”则在不同的意义和程度上关闭了“真理和存在”。为了厘清柏拉图所说的“真理和存在”以及致力于培育“实质的好灵魂”的“哲学家教育”,本文最后转向了《理想国》第五、六、七卷。通过对“哲人王”设想的解读表明,在“哲学家的灵魂的秩序”作为城邦的政治秩序和人的灵魂的秩序的“规范性的原理”的意义上,“哲学家教育”即是教育的“规范性的原理”,“教育之本质”。而借助于从海德格尔对“真理和存在”的理解中所获得的“解释框架”,本文进一步在存在论的意义上澄清了柏拉图在对“哲学家”的界说中所说的“真理”,其通过“太阳比喻”和“线段比喻”所暗示的“善”,以及通过“洞穴比喻”所暗示的“教育之本质”。
刘菲菲[9](2020)在《20世纪西方人兽变形文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兽变形故事,是早期人类文学题材的重要类型。它表现了原始初民奇特丰富的想象力,承载着初民对生命的态度和独特的思维模式,是西方文学史的组成部分。在原始初民生活的年代,人兽变形是一种转换仪式,他们在集体中举行这种仪式,以期能使人和动物达成某种程度的相通。随着原始宗教的影响,人类社会中出现了变形神话,而西方变形文学和变形神话有着紧密联系。本文以20世纪西方人兽变形文学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变形文学的发生发展进行分析,对西方人兽变形文学横切面和纵切面进行比较研究后,尝试从比较研究、神话原型研究、主题研究、叙事学和身体美学等角度切入,重点讨论20世纪变形文学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以及它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本文由六个部分构成。绪论部分包括选题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以及方法等方面,主要是对西方变形文学的发展与研究现状做了简要梳理。通过了解学界对西方变形文学的研究成果,确定本文的研究方向和目的,也对论题的方法论进行了思考。第一章:20世纪以前西方人兽变形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探寻变形文学的成因,就要分析原始初民的思维特点,原始宗教中的变形仪式对变形神话的产生有直接影响,这些都是人兽变形文学的重要成因。而且,西方人兽变形文学在文学史的各个时期发展情况并不相同。古希腊罗马是变形文学的兴盛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变形文学。中世纪时期,由于基督教的地位和神权的威压,变形文学到了凋敝时期,基督教认为变形是一种异教徒的迷信行为,并对希腊神话和奥维德《变形记》都采取打压的手段。在文艺复兴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变形文学再次在温室中孕育并生长。但在古典主义和启蒙主义时期,理性盛行的年代,变形文学和非理性一起再次凋敝。第二章:20世纪西方人兽变形文学的复兴。在20世纪非理性主义崛起,以及现代作家们对世界和人类敏锐观察中,变形文学的回归势不可挡,带着浓烈的复古色彩,在很多主题方面都能让人感知到某种集体记忆。20世纪变形文学渲染了独特的现代色彩,“变形”成为一种现代的“仪式”,也是现代的“神话”。卡夫卡的《变形记》中,人变甲虫就是一个现代神话故事,是20世纪西方变形文学的开端,对整个20世纪的变形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第三章:20世纪西方人兽变形文学的“变”与“不变”。首先对各个时期的变形文学进行横切面的分析,发现20世纪的变形文学较之以前,在变形模式和特点、变形主题、叙事模式以及陌生化效果等方面是有很多相同之处的。其次,在对各个时期的变形文学进行历时性分析后,可以发现,20世纪的变形文学也是和以前变形文学截然不同的,主要体现在变形过程、变形主题、叙事风格和艺术手法等方面。第四章:20世纪西方人兽变形文学具有独特价值。20世纪西方人兽变形文学自身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在审美方面来看,变形文学中人类身体的转化符合现代身体美学的特点,正是因为变形文学对身体的重视才使得这类文学具有时代色彩。此外,变形文学具有的动态美和生态美,反映了西方人的审美意识,以及整个西方在20世纪对美的新需要。从文化价值来看,它包含了20世纪西方人的生存困境、精神诉求和对人的出路的探求。结语部分是对西方人兽变形文学的展望,它在20世纪并不是短暂的兴起,还有持续发展的空间。
杜娟[10](2020)在《论米兰·昆德拉对刻奇的书写》文中研究说明刻奇是现代西方文化研究中的热门词语,它不仅作为庸俗的坏趣味艺术的代名词被广泛使用,更作为现代性的典型产品经由大众文化以及中产趣味等途径融入了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法籍捷克裔的文学家、理论家米兰·昆德拉敏锐地捕捉到了现代社会刻奇的无孔不入,在察觉到刻奇对个体存在主体性的压制与丰富性的抹杀后,昆德拉借助小说的智慧对刻奇进行了全方位的书写与呈现,探寻了刻奇阴翳下存在的多种可能性,展现出其对现代性所形塑的现代社会中人的存在状况的深刻反思。本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进行分析论证。论文第一章首先展现了昆德拉刻奇书写的源起,一方面是由于刻奇在现代社会的倍速膨胀,另一方面则与昆德拉的生平经历以及人生历程息息相关。第二章展现昆德拉小说中的刻奇图景,政治舞台上演出着群体性“媚他”的刻奇之舞,而个体则在情感的矫饰中沉醉于“自媚”之中,在现代人的自我伪饰了种种价值被无限放大后,压倒他者的欲望致使人与人之间的纷争永无休止。在第三章,分析昆德拉小说中对超越刻奇的可能性及其后果的书写,无论是戏谑式的反抗还是背弃式的反抗,抑或放弃斗争的脱离式的反抗,都揭示出现代人超越刻奇就如同西西弗推动巨石,结局注定是徒劳。第四章承接第三章,分析昆德拉的刻奇书写处于价值与虚无之间的特性,昆德拉笔下的刻奇本质上反映出“失重”的现代人无从把握轻与重的边界,在轻与重之间徘徊的状态。这体现着超越维度被现代性取消后,存在的终极意义失落的现代人进行自我救赎的尝试。昆德拉锐利地言明这场救赎的结局注定失败,并暗示了自己的选择——直面无意义。透过昆德拉对刻奇的哲理思辨与诗性书写,我们能获取些许存在的启示。面对无从摆脱的刻奇,唯有摆脱极端的个人中心主义立场,以“同情”唤回他者的在场,才能填补存在的缺失感,实现同一与差异并存的完满生存。
二、寻找格林意义何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寻找格林意义何在(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民间童话的改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及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童话研究的历史和流派 |
(二)童话与媒介 |
(三)童话与改编 |
四、研究内容及思路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二)研究内容及思路 |
一、童话的文化传统:从“很久很久以前”说起 |
(一)“童话”的传入 |
(二)代代相传的中国童话 |
小结 |
二、童话的“再创作”:建构一个可记忆的中国 |
(一)如何编选具有民族特色的童话集 |
1.《格林童话》 |
2.《意大利童话》 |
(二)中国民间童话改编的历史和现状 |
(三)经典改写案例分析 |
1.《汉声中国童话》 |
2.萧袤“童话山海经”系列 |
小结 |
三、童话的“新传播”:传统故事的创新表述 |
(一)根植于民间和传统的绘本创作 |
1.绘本的起源和历史 |
2.中国绘本的引进与原创 |
3.中国民间童话绘本 |
(二)民间童话的大众化传播——以童书类APP为例 |
1.儿童有声书:凯叔讲故事 |
2.电子书:KaDa故事 |
3.动画书:咿啦看书 |
(三)传统民间童话在现代影视中的再呈现 |
1.国产动画对民间童话的改编与颠覆 |
2.国产动画对民间艺术的创造性运用 |
小结 |
四、多元媒介下中国民间童话改编的再思考 |
(一)多元媒介下的中国民间童话改编 |
(二)多元媒介下的亲子阅读 |
1.童话的价值与意义 |
2.童话具有永恒的魅力 |
3.童话的双重读者:成长中的儿童与怀旧的成人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保护与服从 ——霍布斯论现代国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上篇 霍布斯政治思想中的保护与服从 |
第一章 霍布斯与“保护—服从”理论研究综述 |
第一节 霍布斯的主要政治学着作及其思想简述 |
第二节 当前霍布斯研究简述 |
第三节 霍布斯的保护与服从理论研究 |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保护与服从学说的“政治—神学”面相 |
第一节 恐惧——宗教生活的基础 |
第二节 宗教与魔鬼学说 |
第三节 权威之争:宗教、神学与国家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保护与服从学说的政治—法律面相 |
第一节 霍布斯时代的法律综述 |
第二节 17 世纪英格兰有关征服的大讨论以及霍布斯论征服 |
第三节 征服与普通法 |
第四节 征服、普通法与议会 |
第五节 法律的严苛与宗教的不宽容 |
第六节 霍布斯论法律:同意和明晰性 |
第七节 小结:新的法律权威来源 |
中篇 保护与服从理论中的现代国家 |
第四章 论自由 |
第一节 霍布斯之前的自由 |
第二节 自由主义自由以及斯金纳的批判 |
第三节 霍布斯论自由 |
第四节 小结:自由与强制 |
第五章 论国家 |
第一节 霍布斯之前的保护力量 |
第二节 霍布斯论国家形式 |
第三节 霍布斯的国家权力 |
第四节 国家与政府 |
第五节 小结:国家权利的绝对性与个人自由绝对性 |
第六章 论政治代表 |
第一节 皮特金论霍布斯的代表概念与斯金纳的反驳 |
第二节 霍布斯之前的代表概念 |
第三节 霍布斯的代表概念 |
第四节 结论:代表人民与人民代表 |
下篇 现代政治与人的境况 |
第七章 政治决断 |
第一节 政治决断的目的:个人安全与自由 |
第二节 政治决断的国家 |
第三节 个人及其服从 |
第四节 小结:政治决断下的自由空间 |
第八章 论人 |
第一节 人的境况 |
第二节 现代世界的不确定性 |
第三节 人的困境 |
第四节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秘—逻模式与西方文化基本结构的形成及其展开态势研究续篇——从怀特海教授关于宗教与科学的一段论述谈起(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译文 |
评论与阐发(以下简称“评论”) |
(5)中国“新文学”与“国文教育”互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新文学在国文教育中“知识身份”的确立 |
第一节 晚清至“五四”教育制度变迁中的“文学”演变 |
一、晚清学制改革对“文学教育”的奠基 |
二、民初教育改革对“文学教育”地位的确定 |
三、“五四”时期教育制度改革对“文学教育”的强化 |
第二节 新文学与国文教育“联姻” |
一、“言文一致”的必然结果 |
二、文学教育改革的需要 |
三、“文学革命”与“国语运动”的利益共谋 |
第二章 新文学以国文教科书为媒介的传播 |
第一节 1920 年代国文教科书新文学兴味的体现 |
一、《白话文范》的“新思潮”倾向 |
二、《初中国语文读本》的新文学经典倾向 |
三、《初级国语读本》的“新文学理念”倾向 |
四、编者个人因素对新文学选文编排的影响 |
第二节 1930 年代国文教科书“文学教育”观的转变 |
一、“新思潮”的延续与深化 |
二、“文艺性”的强调与凸显 |
三、从“文学”到“文章” |
第三节 1940 年代国文教科书中新文学的“遮蔽”与“反抗” |
一、“国定本”对“新文学”的有意遮蔽 |
二、《开明新编国文读本》对“新文学”的坚持 |
三、国文教科书新文学选文特征 |
第三章 新文学对国文教育改革的推动 |
第一节 新文学选文促进阅读教学改革 |
一、“人生问题”选文引发“问题教学法” |
二、艺术性选文引发“道尔顿制”教学实验 |
三、新文学教育引发“精读”“略读”改革 |
第二节 新文学选文促进国文写作教学改革 |
一、语体文作文观的形成 |
二、写作教学内容的明确 |
三、写作指导方法的转变 |
第三节 新文学选文促进国文考试改革 |
一、考核方式的改变 |
二、考核内容的改变 |
第四章 新文学家教育思想、创作与国文教育的相互影响 |
第一节 新文学家教育思想对国文教育的影响 |
一、周氏兄弟的“儿童本位”思想 |
二、叶圣陶与朱自清的国文教育观 |
第二节 国文从教经历对新文学创作的影响 |
一、以学生为假想读者群的“范文式”创作 |
二、以抒发个人教育理想为目的的创作 |
三、从教经历影响在作家写作风格中的体现 |
第三节 新文学中的“教育书写” |
一、以“教育批判”为主题的创作 |
二、以“儿童为本”的创作 |
三、为教育助力的新文学读物编辑 |
第五章 国文教育视野下现代文学经典的形成与反思 |
第一节 新文学作品在国文教科书中的“经典化”历程 |
一、散文作品的“经典化”形成 |
二、小说作品的“经典化”形成 |
三、新诗作品的“经典化”形成 |
四、戏剧作品的“经典化”形成 |
第二节 新文学作品在国文教科书中的“经典”成因 |
一、符合选文标准 |
二、具有教学价值 |
三、文化斗争需要 |
四、自我经典化努力 |
第三节 国文教育对新文学“经典”产生的影响 |
一、节选对原作解读的影响 |
二、删改对原作解读的影响 |
三、教学阐释对原作的影响 |
四、教育及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本文参考的中学国文教科书及新文学选文篇目 |
后记 |
(6)“格林童话”之今昔(论文提纲范文)
注记 |
(8)好灵魂与爱的秩序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爱的教育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爱的现代命运与教育 |
(一) 爱的失落与教育的转向 |
(二) 爱的降格与教育的作为 |
二、为什么选择柏拉图的《理想国》 |
(一) 为什么选择柏拉图 |
(二) 为什么选择《理想国》以及如何理解《理想国》 |
三、研究综述或现状 |
四、相关概念澄清、研究方法、研究思路 |
(一) 相关概念澄清 |
(二) 研究方法或如何解读《理想国》 |
(三) 研究思路 |
上篇 灵魂与爱欲的命运:好灵魂的形式秩序及其教育 |
一、爱欲与灵魂 |
(一) 柏拉图的爱欲论与灵魂论的关系 |
(二) 灵魂“是”与“像是” |
二、好灵魂的形式秩序与爱欲的命运 |
(一) 正义之为好灵魂的德性 |
(二) 灵魂的推理与统治:《斐多》中的好灵魂与身体的爱欲的命运 |
(三) 所有的爱欲都属于灵魂:《菲丽布》中的灵魂与爱欲 |
(四) 从城邦的成长来看正义:《理想国》前四卷中的城邦正义 |
(五) 灵魂的形式正义:《理想国》第四卷中的好灵魂与爱欲的命运 |
三、城邦护卫者的友爱教育 |
(一) 护卫者的教育问题的提出 |
(二) “我们的传统教育”为什么是“最好的教育” |
(三) 对“自己人”友爱何以可能:作为教育起点的“假”中之“真” |
四、高贵的谎言对友爱教育的改造 |
(一) 高贵的谎言的第一部分对友爱教育的改造 |
(二)高贵的谎言的第二部分对友爱教育的改造 |
下篇 灵魂的爱的秩序:好生活的实质秩序及其教育 |
一、城邦政体与灵魂内在的爱的秩序 |
(一) 城邦政体与灵魂品性 |
(二) 灵魂品性的逻辑结构与爱的秩序 |
(三) 爱的秩序的四种意涵 |
二、好生活的实质秩序 |
(一) 非必要欲望的“无法”与欲爱的“无限” |
(二) 僭主的生活之为最坏的生活的第一个论证 |
(三) 归约到快乐或哲学家的生活之为最好的生活的第二个论证 |
(四)真正的快乐或哲学家的生活之为最好的生活的第三个论证 |
(五) 向着“真理和存在”敞开或对第三个论证的重塑 |
三、插曲:真理的本质及其与存在的关系 |
(一) 认识论意义上的真理何以可能 |
(二) 真理与人的自由 |
(三) “有-无”的“存有”及其与存在者、人的关系 |
四、哲学家的教育 |
(一) “哲学家的教育”之为教育的“规范性的原理” |
(二) 爱真理的哲学家 |
(三) “哲学家的教育”对“人何以达至真理”问题的回答 |
(四) “洞穴比喻”中的人之“居留”与教育 |
结语:教育之为爱“真理和善”的精神性实践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已取得的学术成果 |
(9)20世纪西方人兽变形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20世纪以前西方人兽变形文学的产生与发展 |
第一节 20世纪以前西方人兽变形文学的兴盛与凋敝 |
一、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变形文学 |
二、文艺复兴时期的变形文学 |
三、19世纪的变形文学 |
四、变形文学在特殊时期的凋敝 |
第二节 人兽变形母题的成因 |
一、初民独特的思维模式 |
二、初民的动物崇拜心理 |
三、仪式与原始宗教 |
第三节 人兽变形神话的发展与意义 |
一、变形神话的出现 |
二、希腊神话的影响和传播 |
三、奥维德《变形记》的影响和传播 |
四、人兽变形神话的原型意义 |
第二章 20世纪西方人兽变形文学的复兴 |
第一节 20世纪西方人兽变形文学的兴盛 |
一、20世纪的西方人兽变形文学 |
二、人兽变形文学与非理性主义 |
三、人兽变形文学与作家的责任 |
第二节 西方人兽变形文学与20世纪神话回归 |
一、人兽变形文学与仪式 |
二、人兽变形文学与神话 |
三、人兽变形文学与变形童话 |
第三节 卡夫卡《变形记》中“人变兽”母题的呈现 |
一、人变甲虫与现代神话 |
二、人变甲虫与社会排斥 |
三、人变甲虫的原型体现与价值 |
第三章 20世纪西方人兽变形文学的“变”与“不变” |
第一节 对20世纪以前人兽变形文学的传承 |
一、相同的变形模式和特点 |
二、相同的变形主题 |
三、相同的叙事模式 |
四、相同的陌生化效果 |
第二节 对20世纪以前人兽变形文学的发展 |
一、不同的变形过程与特点 |
二、不同的变形主题 |
三、不同的叙事风格 |
四、不同的创作目的 |
第三节 《母猪女郎》对20世纪“人变兽”母题的新发展 |
一、对20世纪变形文学内容的新表现 |
二、对20世纪变形文学主题的新探索 |
三、不一样的“变形人” |
第四章 20世纪西方人兽变形文学的独特价值 |
第一节 20世纪西方人兽变形文学的审美价值 |
一、人兽变形文学与身体美学 |
二、人兽变形文学中的动态美与生态美 |
三、“兽”与“丑”的审美表现 |
第二节 20世纪西方人兽变形文学的文化价值 |
一、生存困境与人性的失落 |
二、现代人精神诉求的呈现 |
三、现代人的出路与希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论米兰·昆德拉对刻奇的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 |
0.2 研究现状综述 |
0.3 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一章 昆德拉对刻奇的书写的源起 |
1.1 刻奇的现代面孔 |
1.1.1 作为大众文化代名词的刻奇 |
1.1.2 作为中产阶级趣味的刻奇 |
1.2 昆德拉刻奇书写的旨向 |
1.2.1 对极权社会的反抗 |
1.2.2 对存在可能性的勘探 |
第二章 昆德拉小说中的刻奇图景 |
2.1 政治舞台的表演 |
2.1.1 故作姿态的政客 |
2.1.2 翩翩起舞的人群 |
2.2 个人情感的矫饰 |
2.2.1 情感的制造及炫耀 |
2.2.2 情感的诗化及崇高化 |
2.3 自我价值的伪饰 |
2.3.1 一致化的恐慌中标榜自我 |
2.3.2 在极速的时代中追求不朽 |
第三章 超越刻奇的可能性及其后果 |
3.1 戏谑式的反抗及其后果 |
3.1.1 戏谑的反抗形式 |
3.1.1.1 对极权政治的揶揄 |
3.1.1.2 对常规习俗的嘲弄 |
3.1.2 戏谑式反抗的后果 |
3.1.2.1 玩笑者的万念俱灰 |
3.1.2.2 游戏者的自我摧毁 |
3.2 背弃式的反抗及其后果 |
3.2.1 背弃的反抗形式 |
3.2.1.1 对既定身份的背叛 |
3.2.1.2 对现时生活的放弃 |
3.2.2 背弃式反抗的后果 |
3.2.2.1 背叛者的穷途末路 |
3.2.2.2 放弃者的无所依归 |
3.3 脱离式的反抗及其后果 |
3.3.1 对“常人”状态的脱离 |
3.3.2 脱离者的虚无与死亡 |
第四章 昆德拉小说的刻奇书写:在价值与虚无之间 |
4.1 刻奇:在轻与重之间徘徊 |
4.1.1 “失重”的现代人 |
4.1.2 轻与重的边界 |
4.2 刻奇:现代人的自我救赎 |
4.2.1 一场失败的自我救赎 |
4.2.2 昆德拉的选择:直面无意义 |
结语:反思刻奇——以“同情”唤回他者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寻找格林意义何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民间童话的改编研究[D]. 章玺.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2]格林伯格美学与艺术思想研究 ——基于与康德美学思想的比较[D]. 林娜. 上海大学, 2021
- [3]保护与服从 ——霍布斯论现代国家[D]. 阳火亮. 北京大学, 2021
- [4]秘—逻模式与西方文化基本结构的形成及其展开态势研究续篇——从怀特海教授关于宗教与科学的一段论述谈起[J]. 陈中梅. 文学, 2019(02)
- [5]中国“新文学”与“国文教育”互动关系研究[D]. 张蓬.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6]“格林童话”之今昔[J]. 丹·本-阿默思,张举文. 遗产, 2020(02)
- [7]多向度的人与多维度的公法——《新政治科学》读后感[J]. 秦小建. 人大法律评论, 2020(01)
- [8]好灵魂与爱的秩序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爱的教育哲学研究[D]. 吕狂飚. 浙江师范大学, 2020
- [9]20世纪西方人兽变形文学研究[D]. 刘菲菲. 陕西理工大学, 2020(12)
- [10]论米兰·昆德拉对刻奇的书写[D]. 杜娟. 西北大学, 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