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需要政府大力推动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需要政府大力推动

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需要政府强势推动(论文文献综述)

李波[1](2020)在《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角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经过多年的发展,全球气候治理在治理主体、谈判机制、国际合作等方面已经日益完善,尤其是2015年《巴黎协定》的通过使得全球气候治理进入新阶段。中国对于《巴黎协定》的通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此后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以及欧盟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式微。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和对全球事务参与的深入,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引领者”的角色越来越突出,这引起了我们对于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角色的思考,在过往全球气候治理的历史中,中国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角色是怎样发生转变的?影响这一转变的因素是什么?在未来的全球气候治理中中国应该如何发挥作用?这都值得我们去研究。本文通过引进角色理论将现实主义和建构主义相结合力求搭建一个更为全面的分析框架,更为准确地分析中国的角色。基于角色理论的视角,可以将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角色过程分为拒绝角色、承认角色和接受角色,并通过三个变量来分析造成不同阶段角色的原因,分别是国家的利益认知,国家的身份认知和国际体系因素,三个变量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单独或共同影响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角色。从20世纪70年代到1994年,中国对于国家利益的认知是摆脱贫困和实现国家的工业化,而刚刚起步的全球气候问题对于中国来说还仅仅停留在科学研究层面,面对经济高速发展的现实利益需求,国家不愿意付出更多的成本去参与气候治理,而仅仅将其作为融入国际社会的一种手段。这一阶段正值美苏两强争霸阶段,中国作为后起者认识到只有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下才能取得发展,在党的十三大上“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被正式提出,随着对时代主题认识的加深,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中国也明确了此时自己的身份定位,那就是“和平的发展者”。此时的国际环境也较为复杂,日本经济崛起和亚洲“四小龙”腾飞,进一步刺激了中国发展经济的愿望,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受挫,中国希望通过气候治理这一平台融入国际社会,改变不利的国际环境,而石油价格的下跌,给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提供了好的发展机遇,创造了一个较为宽松的国际能源环境。这三方面因素造成了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被动的参与,表现为拒绝角色。1995-2005年,中国逐渐将气候变化纳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影响因素范围,此时经济发展的目标转变为在追求速度的同时也注重发展质量,但本质上来说,这一阶段追求经济发展质量还是服务于发展速度这一目标。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想更多地参与国际事务,随着苏联解体,世界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中国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起到了担当作用,这些因素明确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身份认知。国际体系方面,面对中国“环境威胁论”,中国开始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改善生态状况,并且科学评估中国的环境问题所带给外部的影响。美国退出《京都议定书》,全球气候治理领导者的角色开始出现缺失,这也客观上减轻了中国的减排压力,给中国经济创造了宽松的发展条件,中国和欧盟提升了在气候变化中的合作水平,加强了中国对于全球气候治理的参与。这一时期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但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处于起步阶段,应用成本较高,因此中国还是倾向于采用煤炭和天然气作为替代,这就使得中国参与气候治理表现出两面性。这三个因素使得中国对于气候治理的参与相对于前一个阶段不再消极,但整体呈现出谨慎而保守的态度,表现为承认角色。2006到2015年阶段跨“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经过改革开放将近30年的发展,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到“十五”规划末期中国还未摆脱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模式,主要还是依靠大规模的资源消耗和高资本投入来实现经济增长,因此“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成为国家的首要利益认知。2010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的提升推动中国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中国新兴国家的身份认知逐步加强,尤其是中国成功的抵御了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新兴国家的身份认知进一步强化。在国际上与中国一起崛起的发展中国家,组成了新兴国家群体,新兴国家群体为世界注入了新的活力,改变了原先由欧美所主导的世界格局。而这一时期,全球石油价格出现较大波动,煤炭消费的增长也十分有限,新能源的使用量开始出现较大增长,在科技发展的推动下国际能源结构开始向绿色能源方向发展,这也影响了中国的气候治理参与。因此,基于中国对全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利益认知和新兴国家的身份认知,以及受新兴国家群体崛起和油价大幅度动荡的国际能源体系影响,中国在这一阶段对于全球气候治理的参与表现为对角色的接受,开始了对全球气候治理的主动与开放参与。《巴黎协定》开创了全球气候治理的新局面,建立在“自愿”原则基础上“自下而上”的减排方式降低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对抗性,提高了各国的履约积极性。但美国的退出和欧盟影响力的式微又给“后巴黎”时代蒙上了阴影,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作为全球气候治理“引领者”的角色开始逐渐突出。而促成中国成为“后巴黎”时代全球气候治理引领者角色的,包括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利益认知,“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身份认知,以及制度碎片化和领导力缺失的全球治理体系。此时又恰逢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解决全球治理困境的“中国方案”,这与气候治理存在天然的契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也成为新形势下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重要理念支撑,因此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导下,中国积极落实《巴黎协定》,积极提供国际气候公共产品,践行“引领者”这一角色。基于上述对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角色的研究,本文得出以下基本结论。首先,中国的自身利益认知和身份认知是决定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角色的最根本因素,而将物质因素和观念因素相结合,区别于现实主义“国家利益是外交政策形成的最根本原因”,也区别于建构主义“国家利益是国际体系的建构”,将现实主义和建构主义相结合,形成了国家在面对利益时的主观认知。面对欧美发达国家所搭建的全球气候治理平台,中国更倾向于从自身的利益和身份出发,基于自身的利益认知和身份认知,增强适应自身的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最终更有效和积极的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其次,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角色变化,是世界权力格局转变的一种表征,也是中国逐步崛起的过程。这明确了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角色形成的基本机制,也可以更好地指导中国参与气候外交。

孙蕾[2](2019)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文中提出21世纪以来,中国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及理论研究进入了蓬勃发展的繁荣期,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列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并提出到2020年,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但是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面临诸多发展问题,一些重大基本问题有待深入解决,这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体系的构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全面梳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以往成果和研究不足的基础上,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系统研究的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和文献研究法,提出问题、分析原因、解决问题,力求在研究视角和观点上有所创新。本研究的意义在于:在理论层面有利于回应“工业文明”生产方式,有利于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理论的发展,有利于探索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在实践层面能够发挥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积极作用,能够促进提高全社会环保意识,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生态文明实践提供有效借鉴。具体而言,论文内容除绪论和结语外,正文分为五章。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主要阐述选题的依据、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论文研究的结构及创新点。第一章,生态文明的基本理论。探讨了关于生态文明概念的由来、生态文明的内涵、生态文明的特征、生态文明建设的代表性理论、生态文明相关概念的内涵及联系。通过从不同角度理解生态文明内涵、对生态文明相关概念的内涵及联系的阐述,明确了本研究内容和其他相关理论内容的区别所在。第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思想资源。论文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我国传统文化渊源和西方理论中生态文明思想三个角度,阐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思想渊源,如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列宁生态文明思想和毛泽东生态文明思想;儒家生态思想、道家生态思想和佛教生态思想等等。第三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产生的实践背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在实践历史基础上,历经起步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和迎来飞跃的阶段,取得了初步成就,如国土空间开发初具规模,格局错落有序;资源节约工作初显成效,减排能力有所提升;环保顶层设计初具雏形,保护能力有所增强;环保宣传力度有所加大,环保意识有所加强;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公众参与力度增强;社会转型阶段性告捷,环保目标更加明确;生态求美文化逐步深化,制度体系加快形成。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各要素之间的矛盾问题;生态文明建设与法律体制机制之间的矛盾问题;生态文明建设与个人价值观、意识的矛盾问题;生态文明建设与国际政治环境之间的矛盾问题。论文根据取得的初步成就和存在的问题系统阐述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建设的必要性。第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基本内容。包括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走文明发展道路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基本内容。第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发展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发展应响应“建设美丽中国”,坚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突出“中国特色”,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蕴含中国政治想象,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发挥导向作用,指导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坚持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集百家之所长,推动生态发展战略转型。在结语部分,除了总结论文的大致思路和基本观点外,还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应当进一步深化和研究的几个问题。

于俊[3](2019)在《国家治理视角下的当代中国税收制度改革研究》文中认为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税收制度是一国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税收制度改革是个源远流长、历久弥新的课题,从古至今,税收制度改革以制度促经济、以经济稳政治、以政治助发展,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发挥了突出的作用、留下了深刻的印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统治阶级治国理政的战略考量。税收制度兼具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双重色彩,税收制度改革是通过税收制度架构设计和组成要素的边际变化来调整治理格局、增进社会福利的过程。国家治理呼唤深化税收制度改革,税收制度改革助推国家治理优化。当今世界,不论是何种性质的国家、抑或是何种发展程度的国家,在国家治理中都非常重视税收制度改革,这其中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如何吸收和借鉴他人在税收制度改革中取得的有益成果,适时推进本国的税收制度改革,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对的一个理论和实践课题。鉴于税收制度改革的庞杂性、专业性和技术性,目前学术界对于税收制度改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税制结构、税种设置、税收政策等较为传统单一的领域内。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视角开展税收制度改革研究,可以将税收制度改革由微观的、具体的工作层面提升到宏观的、战略的层面,拓展税收制度改革研究的内涵和外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税收制度,顺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要求,实现税收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争取无产阶级自身解放的斗争中,对税收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述,提供了这个问题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税收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财税思想的中国化。在当代中国,新时代赋予税收制度改革研究的新思维、新要求、新使命,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视角探讨税收制度改革,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从高速度增长阶段转入到高质量发展阶段、更好地化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四个自信”。新中国成立以来,税收制度及其调整、改革始终伴随着共和国的历史发展进程:改革开放前,税收制度及其调整以税收集权化匹配计划经济化、以集中统一税收体制匹配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开放后,税收制度及其改革以税收公共化匹配经济市场化、以公共税收体制匹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税收制度及其改革以税收现代化匹配国家治理现代化、以现代税收制度匹配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这是我国税收制度变革发展的一项基本经验。历经七十年发展,我国税收制度日臻完善,但也还存在结构布局、法律层级等方面的不足,这些瓶颈制约着税收制度进一步的深化改革,只有从新时代税收文明现代化的高度统筹布局税收制度改革,才能打破瓶颈,建立起与国家治理战略相匹配的税收制度体系。党的领导是我国税收制度改革最本质的特征和最根本的属性,是贯穿当代中国税收制度改革研究始终的一根红线。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研究中自觉融入马克思主义原理观点和党的方针政策,能够集中体现党对税收制度改革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税收制度的优势。新时代的税收制度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融洽相助益,总体布局重塑了税收制度改革的灵魂,税收制度改革强劲了总体布局的血脉。自觉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发展的“稳定器”、文化发展的“催化剂”、生态文明发展的“净化剂”、社会发展的“粘合剂”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加速器”,是新时代中国税收制度改革的宏观抱负和历史使命。新时代的税收制度改革既要遵循自身发展规律、也要嵌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确保税收制度改革运行在正确的轨道上,避免走僵化封闭的老路和改旗易帜的邪路。恪守税收制度改革的家国情怀、激励国家社会公民多元治理主体同频共振,遵循市场规则、力求治理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注重统筹兼顾、发挥制度集成聚变效应,尊重契约伦理、扞卫税收权利义务生态,维护央地关系、调动两个积极性,是新时代中国税收制度改革的中观价值和基本原则。新时代的税收制度改革需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是税收制度改革应有的姿态。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施行税收法治方略,在“五大发展”理念指导下放大税收乘数效应,在公平正义精神感召下释放税收正能量,在绿水青山愿景引领下促进绿色税收发展,在多元共治价值追寻下创新税收治理方式,为各国治理中的税收制度改革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新时代中国税收制度改革的微观努力和路径探索。

叶婷[4](2019)在《“两型社会”建设政策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时期,为发展绿色经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同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正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之一。因此,为达成“两型社会”建设目标,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需要“两型社会”建设政策的相关扶持,来推动企业开展绿色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绩效,以共同发展绿色经济。论文为探讨“两型社会”建设政策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路径,对“两型社会”建设政策和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整理。通过理论分析,提出研究假设,构建概念模型,并以企业为研究对象设计调查问卷,利用SPSS和AMOS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整理,运用了结构方程模型,对研究假设进行了验证。论文主要探讨:(1)“两型社会”建设政策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行为及绩效的影响,并将“两型社会”建设分为资源节约型政策与环境友好型政策;(2)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行为分为绿色产品创新行为和绿色工艺创新行为,研究其在“两型社会”建设政策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绩效间的中介作用;(3)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绩效分为经济绩效与环境绩效,进一步研究“两型社会”建设政策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绩效的内部影响机制。通过对以上三个问题的探讨,得出相关结果:(1)“两型社会”建设政策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显着的正向作用;(2)“两型社会”建设政策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路径不同。其中,资源节约型政策和环境友好型政策对企业环境绩效有直接影响,对企业经济绩效不具有直接影响;(3)“两型社会”建设政策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程度不同,资源节约型政策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程度更大,而环境友好型政策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行为的影响程度更大;(4)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行为在“两型社会”建设政策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绩效间具有显着的中介作用。其中,“两型社会”建设政策只通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行为的中介作用对企业经济绩效产生正向影响。结合得到的结论,为“两型社会”建设政策更好地推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发展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张灏[5](2018)在《绿色发展观视野下的我国科技风险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类社会科技飞速的进步,在当代社会背景下,由于人类活动频次的增强和活动区域的扩展,人类的决策与行为对人类自身、人类社会及自然界的影响力也逐步加大,由此产生的各种风险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威胁逐渐增强。科技作为推动当代生产力发展的主导甚至是决定性因素,在不断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负面效应,由科技应用而引发的风险问题也日益凸显。科技使人类改造自然与控制自然的能力不断加强,其具有的各种特性也带来了许多风险,需要多元利益相关主体共同参与科技活动治理。自上世纪50年代后,关于风险问题的研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形成了有关的风险理论与风险学说,一般说来,科技风险可以分为内部风险与外部风险。内部风险是科技自身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以及人类认识与控制能力有限性等因素所造成的风险。这些风险使科技治理增加困难,甚至导致创新失败的可能。内部风险的受体主要是科技活动的直接主体。外部风险是科技治理与应用等过程中,科技活动或人工物对已有物(如生态环境、有限资源等)、人自身以及社会结构所产生的危害(如科技活动主体不愿承担相应的风险或转嫁各类风险,导致风险分配不正义而成为影响社会与世界稳定的风险源)。外部风险受体除了直接参与活动的主体外,还有各类非直接参与的主体,以及自然生态等非人主体。科技风险的存在就需要治理。科技风险治理具有复杂性。不同行动者对科技风险的识别具有差异性。而且长期以来,有些风险无法进行归责。科技与社会的相互融合和全球化的快速推进,使当代科技正成为当代社会最大的风险源之一。当前由科技应用引发的风险问题已然成为当代人文社会学科的主题之一,如何进行有效的防范和控制,将科技风险的危害降至最低,成为事关人类发展的重要议题。从现阶段科技风险研究领域来看,全社会对于科技风险的关注程度明显不足,相关基础理论还不够完善,难以有效地指导科技风险治理的具体实践。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指导下,通过对科技风险的成因、属性及主要内容等进行分析和说明,积极探索在风险社会下治理科技风险的新型模式,尽可能地降低科技所带来的风险和危害,促进人类社会能够持续和稳定的发展进步。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当代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的选题是在总结中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在绿色发展观——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引领下,综合当代各个学科的研究成果对科技风险做出新的界定,由于科技的高度复杂性和其本身固有的不确定性而使科技在其应用过程中或应用后给人类社会带来的不能被人们充分认识,并且任何专家都不能完全准确地预测、计算和控制的潜在的、不确定的危害。我们需要把握科技风险的不确定性、不可预测性、更大隐蔽性、更强危害性、更快的扩散性、连锁反应性和生成的渐进性等特征,就科技风险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性以及成因进行详细的分析,努力克服或降低人类主体性的过分张扬、工业社会中科技的工具理性的片面夸大、市场经济中急功近利的利益驱动,以及对科技盲目崇拜的价值观和科技道德的滑坡等导致科技风险增大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关于科技风险的治理,主要从内部和外部对科技风险进行有效的治理,根据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来对社会和公众在科技成果的应用方面要加强法制控制、道德控制、科技控制、完善科技风险评估机制、全球协同治理科技风险等一系列的控制措施和手段,期望达到更有效的控制科技风险的目的。本研究的基本逻辑思路如下:生态危机引起了人类对工业文明社会的反省,加快人类改变传统的发展观念与经济增长方式,使之朝着绿色的路径发展。只有以绿色发展观作为指导建设现代科技风险治理的创新机制,才能完成这一任务。科技风险治理创新机制有利于防范和控制科技风险,加快社会架构的调整,将绿色社会从理论变为现实。为此首先界定什么是科技风险:科技风险就是指在科技价值实现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可能对社会造成巨大损害的负面效应。科技所带来的风险表现为多种形式,包括生物、信息、核能等新材料和新能源在实际消费和享受过程中所存在的显性危害、隐性危害和潜在危害。科技风险主要分为狭义风险和广义风险。科技既能够把自然力转化为绿色环保、高效能的产品,减少环境污染,让人类获得更多的社会财富与使用价值,也会给人类带来科技风险,带来灾难。任何一个社会工业文明的发展都不可避免的会遭遇到科技风险。为了治理科技风险,我们需要树立绿色发展观,绿色发展观念的产生,是当代社会发展观念创新的结果,彰显了由科学发展观直至五项发展观念的改变,不但是意识领域创新的体现,还是实践形成的结果,这给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前行的道路和方向,也就是利用绿色发展带动生态文明建设,以达到人类和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目标。以绿色发展观审视我国科技风险治理,我们看到,以绿色发展观审视我国科技风险治理,在承认“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基础上,同时发现科技不仅会带来风险,而且其自身本身也存在风险。传统的治理方式存在着诸多的不合理,不能回应来自当前各方面所提出的挑战。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促进科技进步的现实转向:坚持绿色发展:指向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代际之间的和谐与自由。坚持绿色发展,解决如何引导科技发挥积极动力。在以绿色发展观为指导治理我国的科技风险,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达到“他山之玉,可以攻玉”的目的。在以绿色发展观指导探讨中国科技风险治理的对策时,我们初步提出了基本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以及主要对策。我们认为,风险是科技的内在属性之一,虽然科技风险不可能完全消除,但通过人类的共同努力,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可以将科技风险的负效应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监督,最终促使科技为人类社会造福。坚持绿色发展观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重要体现,也是经济大国的重要担当。我们应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实现美丽中国做出应有的努力!

欧擎宇[6](2017)在《促进益阳市两型社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性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上升至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战略高度,要求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以“两型”理念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建设再次成为亮点。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我国“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阵地,益阳市作为长株潭“3+5”城市群的重要城市之一,成为未来承接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人口转移以及实现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目标阵地。近年来,益阳市强化“两型”目标指引,突出务实推进,注重基层渗透,大力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实现了经济的平稳发展和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本文以促进益阳市“两型社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作为研究主题。首先简要分析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对国内外“两型社会”发展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本文阐释了“两型社会”的内涵以及发展“两型社会”的必要性,并对“两型社会”相关理论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随后,本文从经济社会、资源节约、生态环保三个领域详细描述了益阳市“两型社会”发展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深刻剖析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接着,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典型地区在发展“两型社会”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并从他们的经验和做法中,提出对益阳市的主要启示。最后,本文立足于益阳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从经济政策、产业结构调整、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政府引导五个层面提出促进益阳市“两型社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为实现益阳市经济和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参考与思路。

付瑶[7](2016)在《当代中国节约型社会建设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作出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决策。这个重大战略决策,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在总结国内外现代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在推进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的。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综合实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然而,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又正处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新四化"同步发展的重要历史进程中,各种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迅速增加。因此,建设节约型社会对于缓解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压力是十分必要的。从理论上讲,马克思的节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从抽象的层面对经济学问题进行探讨时提出了劳动时间节约理论。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节约始终是被作为很高的道德维度加以提倡的传统伦理观念。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上,节约思想更是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运用。中国共产党汲取中国传统节约思想精华,深入研究马克思节约理论相关论述,赋予"节约"以崭新的时代内容。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我国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提出了许多有关节约的思想,既给当前节约型社会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又为以后的不断发展壮大提供了重要保证。结合当代中国国情对中国共产党的节约思想进行挖掘,并从整体上进行探讨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价值。从实践上讲,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一项庞大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政府、企业、个人等多个行为主体,受到政策、制度、体制及国际国内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提出和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这一问题。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因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节约型社会在其建设过程中仍然面临诸多利益冲突与社会矛盾。例如,关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问题,虽然从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以来,各地区和各部门做出了很大努力,但最终结果是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体现在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和资源消耗仍然大大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另外,消费领域也存在着严重的浪费行为和现象,特别是在某些党员和领导干部中存在的奢侈享乐和挥霍浪费现象已经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强烈不满。鉴于此,在全社会范围内倡导节约精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和紧迫,对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途径、机制和目标模式等问题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对当代中国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有关问题展开了系统研究和探讨,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引言、正文、结论等几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引言论述了本选题的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在梳理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阐述了当前国内外学者对节约型社会建设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尝试和不足之处。第一章考察理论界关于节约型社会的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节约型社会的内涵以及节约型社会的特征等问题,并从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提出背景和重大意义等方面阐述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要性。第二章从历史和现实相统一的角度来研究我国的节约型社会建设问题,系统梳理了中国传统的节约理论、马克思的节约理论以及中国共产党的节约理论,并从这些理论中挖掘其当代价值。第三章借鉴国外的节约理论以及西方发达国家在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实践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并从这些理论和成功经验中寻找对于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有益启示。第四章对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实践进行考察。在分析我国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找到发展中遇到的障碍以及未来发展中面临的挑战,为进一步的解决问题奠定基础。第五章在前四章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标模式与进一步必须采取的有效途径和政策措施。结论部分,论述了建设节约型社会需要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多角度、全方位推进建设进程。

成强[8](2015)在《环境伦理教育研究》文中提出环境与发展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保护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环境伦理研究的根本任务,必须引起人类社会高度重视。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环境教育,伦理为先。环境伦理教育是有效实施环境教育的中心工作,是贯彻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提高全民族环境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美丽中国梦的根本保障之一。绪论部分对环境伦理的产生根源和实施环境伦理教育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研究。阐释了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是推动环境伦理研究持续深入的主要动力,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加剧了生态危机恶化,公众自觉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亟待加强。绪论对加强环境伦理教育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重点论述,环境伦理教育有助于提高公民环境伦理意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环保实践技能、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第二章从三个方面对环境伦理研究相关概念内涵进行深入辨析。一是对伦理研究相关概念内涵进行界定,主要包括伦理与道德,伦理学与道德哲学的概念辨析、对应关系和基本特征。二是对环境伦理学的概念内涵和研究方法进行系统阐述。三是对环境教育和环境伦理教育的概念内涵、基本特征和研究方法进行梳理,系统阐明环境教育与环境伦理教育的内在必然联系,对环境伦理教育基本原则和道德规范教育进行了明确界定。第三章从五个方面对环境伦理和道德教育的研究启示进行归纳总结。一是对人类中心主义、动物解放与权利论、敬畏生命、大地伦理观、自然价值论、深层生态伦理、生态女性主义、生态中心主义、生态马克思主义等环境伦理理论流派的研究体系、发展历史和现状进行系统分析,揭示了环境伦理对改变人类价值观、提升道德境界、实现伦理超越、促进入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积极现实意义,环境伦理价值观蕴含着人与自然之间内在价值的对立统一、肯定性和否定性的对立统一、主体能动性和客体受动性的对立统一。二是简要阐释了中国古代朴素的生态智慧,对儒家、道家和佛教的传统环境伦理思想萌芽进行重点介绍,尤其对“天人合一”的朴素环保思想和“善待万物之仁”的伦理价值取向给予生态意蕴上的特殊关注。三是对环境伦理学演变进程进行简要梳理,从国外环境伦理萌芽时期开始,对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公平正义的环境伦理、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的环境伦理和全球化的环境伦理进行了简要介绍。通过对生态中心论、现代人类中心论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论批判和价值澄清,进一步倡导要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新型伦理关系。四是主要阐述了认知规律研究的教育启示意义,包括杜威的道德认知理论、皮亚杰的道德心理发展理论、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三水平六阶段发展理论、彼得斯的道德认知与发展阶段理论、布鲁姆的认知层次学说和掌握学习理论、卡都图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柏瑞的发展模型理论。五是简要展示了道德教育研究普遍规律对现代环境伦理教育的有益启示,包括道德可教、学校和社会在道德教育方面的有机衔接、道德教育的非灌输性原则、道德教育的课堂教学实践规律研究、道德教育实践的方式方法研究。第四章从五个方面对环境伦理教育理论研究体系进行总结分析。主要是对环境伦理教育的本质特征、活动要素、组织结构、功能价值、评价方式进行科学界定,全面构建科学合理的环境伦理教育理论框架体系。第五章从三个方面对环境伦理教育发展历程进行归纳总结。一是全过程跟踪国际环境伦理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历程,从环境伦理教育诞生开始,经过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为标志的成长阶段,以第比利斯会议为标志的蓬勃发展阶段,再到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顺利召开以后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普遍认同。二是对我国环境伦理教育产生和发展历程进行简要回顾,重点对中国特色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和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重大意义和根本要求做出系统阐述。三是对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的环境伦理教育经验和我国环境伦理教育实践现状进行比较研究。第六章从两个方面论述加强环境伦理教育的框架构想和实施办法。着重剖析了当前我国环境伦理教育实践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结合环境伦理研究的最新进展,提出加强环境伦理教育的框架构想和实施对策,一是关注道德认知水平发展,针对不同思维发展阶段,区别化实施环境伦理教育实践。二是注重教育内容的改革创新。三是借助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加大学科融合力度,开展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教学,加强实践教学,拓展第二课堂,澄清环境价值观。四是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教育功能,加强舆论监督和伦理引导。五是体现政府部门开展环境伦理教育的主导力量,全面提高各级政府环境保护监管职责。六是注重发挥非政府组织和企业的环境伦理教育影响力。七是倡导创建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等环境伦理教育实践活动。八是加快环境伦理教育法治化进程,倡导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九是注重完善教育保障配套措施,主要包括资金保障、师资保障、组织机制保障、课程设置和教材开发保障。十是关注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蓬勃发展,加快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新型文明社会。第七章对环境伦理教育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结论、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进行梳理,为继续深入研究环境伦理教育理论体系、框架结构、改进措施和保障机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郭永园[9](2015)在《协同发展视域下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文中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事关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和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协同是一切系统演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各要素通过协同合作,达到系统整体功能大于各个要素功能之和的效果。因此,协同发展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的分析架构是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生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为理论依据,从国内外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经验出发,借鉴协同学研究成果而构建的。这一分析结构包括三个维度,即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文明建设的协同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构成要素间的协同发展和空间维度的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文明建设的协同发展是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文明建设的协同发展就是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的过程,是其他文明建设实现生态化的过程。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主要是经济发展动力和组织结构的生态化,以生态化技术创新驱动生态化产业的发展,通过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经济发展的绿色转型。政治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发展首先是实现党的领导方式的生态化,以此为核心带动政治文明建设的生态化。法治体系是政治建设的主体部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政治建设主要体现为生态化法治体系的构建。民主是社会发展的前进方向,民主建设的生态化要超越传统民主理念,更加凸显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的重点是培养生态意识、传播生态知识和倡导生态思维。培养生态意识是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文化建设的直接表现,也是传播生态知识和倡导生态思维的前提基础。生态知识的传播是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协同发展的关键所在,以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性。树立生态化思维是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是生态化人口生产,这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基础。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建设协同发展的主体是生态社会组织,主要途径是生态民生项目建设。生态文明由环境资源、价值理念和制度体系所构成。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子系统,又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体。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文明建设的协同发展是以其系统内部的协同发展为基础,因此,实现系统内部的协同发展就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要素间协同发展要以综合性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为基础。首先是内容的综合性,即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要涵盖生态文明建设的不同层面和所有要素。其次是实体和程序的综合,即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尤其是生态法律体系不仅要对实体性权利作出明确的规定,还要对权利实现的程序性规范作出规定。其三是制度类型的综合,即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建设既要对传统的硬性制度规范予以重视,更要对软性制度规范予以高度关注。综合性制度体系建设突破点在于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补偿制度和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等。生态的公共属性决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性、全局性,在空间的维度上就体现为各个区域的协同推进。研究选取省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区域单位,将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划分为纵向的中央和地方协同发展与横向的地方政府间协同发展两个方面。依据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主体的博弈分析和现有的区域间生态文明建设协同组织的发展状况,参照美国经验,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要通过完善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协同组织和构建以软法为主的混合法治体系而实现。研究构建了生态文明建设三维的协同发展分析框架,即系统之间、构成要素间以及空间维度的协同发展。研究方法既包括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方法,也采用了经典数理统计、博弈模型分析以及空间统计分析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以实现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全面、科学的分析。主体部分系统地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社会主义建设的实现路径。研究将生态文明建设解构为资源环境、价值理念和制度体系等方面,并提出了要素间的协同发展的战略安排。研究提出了一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观点,如宪法的生态化、生态化党的领导方式、生态化法治体系、文化建设的三个层次、生态化人口生产、综合性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软法之治等。

曹天虹[10](2015)在《论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与能源消费革命》文中研究说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针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资源与环境等问题和矛盾,从中国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出发所做出的一个重要决策。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对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总要求,即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这一要求的提出进一步明确了对能源利用的总体规划。本文从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与能源消费革命的关系出发,完成了以下工作:(1)阐述了节约的概念、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内容以及节约在资源节约型社会中的意义,对节约的价值、在资源节约与拉动内需的互动中建设节约型社会等问题做出了深入探讨;(2)分析了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与能源消费革命的关系。提出了推动能源消费革命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着力点,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来分析两者的关系:首先,分析了能源消费在资源消费中的地位;其次,阐述了推动能源消费革命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意义;最后,提出了节约是能源消费革命的核心;(3)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实现路径。即大力建设资源节约型政府、完善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法律与政策体系、推进个人节约型消费行为选择及推动能源技术进步与创新。本文基于“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对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总要求出发,分析了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与能源消费革命的关系,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具体实现路径。通过对中国能源消费问题的现状分析,提出了推动能源消费革命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着力点,并进一步分析了节约是能源消费革命的核心,详尽论述了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与能源消费革命的关系。对于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与能源消费革命的关系这一论题,本文只做出了初步探究,对于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这一方向,以及如何基于能源问题建设节约型社会,仍有较大的研究空间,这也是今后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这些研究将对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尝试。

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需要政府强势推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需要政府强势推动(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角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与创新之处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文献综述
        三、对研究现状的评价及本文研究视角的创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框架
    第四节 论文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国全球气候治理角色的理论框架与变量组合
    第一节 全球气候治理的论析
        一、气候变化问题
        二、全球气候治理
    第二节 国家角色的论析
        一、角色理论论析
        二、国际关系中的国家角色论析
    第三节 国家利益、身份认知、国际体系:变量设置与研究假设
        一、选取利益、身份和国际体系作为变量的理论依据
        二、国家利益、身份认知与国际体系对全球气候治理的意义
        三、研究假设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拒绝角色:中国对全球气候治理的被动参与(20世纪70年代-1994)
    第一节 基于经济高速增长的国家利益观
        一、气候问题的“非经济”认知
        二、经济高速增长认知产生的背景
        三、基于经济高速发展的国家利益认知下的国家发展策略
    第二节 “后起和平发展者”的身份认知
    第三节 紧张的国际环境和宽松的国际能源体系
        一、周边及国际环境
        二、宽松的国际能源体系
    第四节 拒绝角色的变量作用过程及国际参与
        一、拒绝角色的变量作用过程
        二、拒绝角色的环境治理国际参与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承认角色:中国对全球气候治理的谨慎而保守参与(1995-2005)
    第一节 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国家利益认知
        一、对气候问题的“经济”认知
        二、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利益认知的背景
        三、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认知下的发展
    第二节 “负责任大国”的身份认知
        一、“负责任大国”的文化渊源
        二、“负责任大国”产生的历史背景
    第三节 气候治理主体转变与油价大幅上升的国际体系
        一、“中国环境威胁论”的兴起
        二、全球气候治理主体的变化
        三、全球油价大幅上涨的能源体系
    第四节 承认角色的变量作用过程及气候治理参与
        一、承认角色的变量作用过程
        二、承认角色的气候治理国际参与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接受角色:中国对全球气候治理的主动与开放参与(2006-2015)
    第一节 全面转变发展方式的国家利益认知
    第二节 新兴国家的身份认知
        一、中国新兴国家身份认知的产生
        二、低碳经济:新兴国家身份认知下的气候治理路径
    第三节 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与国际油价动荡的国际能源体系
        一、新兴国家群体的兴起与气候治理参与
        二、油价动荡的国际能源体系
    第四节 接受角色的变量作用过程及气候治理参与
        一、接受角色的变量作用过程
        二、接受角色下中国的气候治理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后巴黎”时代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角色
    第一节 “后巴黎”时代全球气候治理的引领者
        一、经济“新常态”的国家利益认知
        二、“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身份认知
        三、制度碎片化和领导力缺失的全球治理体系
    第二节 “后巴黎”时代全球气候治理的中国方案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全球气候治理的“中国方案”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中国参与气候治理的实践
    本章小结
结论
    一、本文的基本结论
    二、有待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论文中所用图
附录二 论文中所用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件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论文创新点摘要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的依据
        (二)研究的理论意义
        (三)研究的实践价值
    二、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有待深入研究的方向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
        (一)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
        (二)系统研究的方法
        (三)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四、论文的结构及创新点
        (一)论文的基本结构
        (二)论文的创新点
第一章 生态文明的基本理论
    一、生态文明概念的由来
    二、生态文明的内涵
        (一)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角度理解生态文明
        (二)从人类社会形态组成角度理解生态文明
        (三)从生态文明组成角度理解生态文明
        (四)从生态文明所涉及的对象间关系角度理解生态文明
        (五)从生态文明建设角度理解生态文明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与特征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特征
    四、生态文明建设的代表性理论
        (一)“五力模型”设想
        (二)注重理念说
        (三)生态主导说
        (四)机制构建说
    五、生态文明相关概念的内涵及联系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思想资源
    一、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
        (二)列宁生态文明思想
        (三)毛泽东生态文明思想
    二、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
        (一)儒家生态思想
        (二)道家生态思想
        (三)佛教生态思想
    三、西方理论中的生态文明思想
        (一)现代人类中心主义
        (二)生物中心主义理论
        (三)生态中心主义理论
        (四)生态社会主义理论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产生的实践背景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探索
        (一)实践历史依据
        (二)实践探索阶段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初步成就
        (一)国土空间开发初具规模,城市格局错落有序
        (二)资源节约工作初显成效,减排能力有所提升
        (三)环保顶层设计初具雏形,保护能力有所增强
        (四)环保宣传力度有所加大,环保意识有所加强
        (五)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公众参与力度增强
        (六)社会转型阶段性告捷,环保目标更加明确
        (七)生态求美文化逐步深化,制度体系加快形成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各要素之间的矛盾问题
        (二)生态文明建设与法律体制机制之间的矛盾问题
        (三)生态文明建设与个人价值观、意识的矛盾问题
        (四)生态文明建设与国际政治环境之间的矛盾问题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一)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二)建设美丽中国
    二、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一)科学规划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前提
        (二)树立科学的生态观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保障
        (三)完善生态法律制度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制度保障
        (四)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行为保障
    三、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科学规划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前提
        (二)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参与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三)坚持绿色发展之路
        (四)坚持循环发展之路
        (五)坚持低碳发展之路
    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两型社会”背景下的空间格局
        (二)“两型社会”背景下的产业结构
        (三)“两型社会”背景下的生产方式
        (四)“两型社会”背景下的生活方式
    五、坚持走文明发展道路
        (一)走实现人类全面发展之路
        (二)走生态系统健康发展之路
        (三)走延伸人类文明发展之路
        (四)走科学总结历史教训之路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发展方向
    一、响应“建设美丽中国”,坚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一)弘扬生态求美文化,将求美精神渗透到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中
        (二)发挥生态文化内聚力,形成并维系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二、突出“中国特色”,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
        (一)传承我国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精髓
        (二)破解生态发展难题,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
    三、蕴含中国政治想象,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一)蕴含中国的政治想象,保持理论活力
        (二)破除僵化思想,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
        (三)发挥生态文明建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作用
    四、发挥导向作用,指导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一)理论要发挥科学树立生态价值观和生态道德观的导向作用
        (二)理论要发挥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导向作用
        (三)理论要发挥提升全民生态消费意识水平的导向作用
    五、坚持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借鉴国外先进生态建设理论是理论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借鉴国外先进生态建设理论是克服生态弊端的有效方法
        (三)具有全球视野,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中国方案
    六、集百家之所长,推动生态发展战略转型
        (一)吸收交叉学科理论研究成果,及时解决新问题
        (二)科学总结经验,发挥推动生态与发展战略转型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相关学术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3)国家治理视角下的当代中国税收制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来源和意义
    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
    四、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六、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国家治理与税收制度
    第一节 国家治理
        一、国家治理对国家统治和国家管理的历史性超越
        二、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中的税收因素
        三、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的任务
    第二节 税收及其制度
        一、财政与税收
        二、税收制度的内涵与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税收的论述
    第三节 国家治理与税收制度的互动
        一、具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双重色彩的税收制度
        二、国家治理呼唤深化税收制度改革
        三、税收制度助推国家治理成就新高度
第二章 国外税收制度改革的治理经验与启示
    第一节 发达国家的税收制度改革
        一、税收制度促进面向现代国家转型
        二、相机抉择的税收制度结构化改革
        三、税收制度改革强国富民的新担当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税收制度改革
        一、税收制度助力稳固民族独立成果
        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中税收制度改革
        三、税收制度改革擦亮新兴市场国家的发展成色
    第三节 国外社会主义国家的税收制度改革
        一、苏联东欧国家不成功的税收制度改革
        二、越南革新开放下的税收制度改革
        三、古巴“模式更新”下的税收制度改革
第三章 当代中国税收制度的确立、改革和问题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税收制度的建立、调整和评价
        一、新旧税收制度的转换
        二、改革开放前的税收制度调整
        三、对改革开放前税收制度改革的评价
    第二节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税收制度改革
        一、税收制度现代化进程的开启
        二、涉外税制和“利改税”的出台
        三、分税制和“营改增”的深远影响
        四、市场经济条件下央地税收的合作与博弈
    第三节 现行税收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结构布局不够完善
        二、税收法律级次较低
        三、地方税收体系失衡
        四、税收征管效率较低
第四章 国家治理视角下新时代中国税收制度改革的使命
    第一节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治理的“助推器”
        一、促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二、提升政府对经济主体进行调节的能力
        三、拓展公共资源的多元协同治理
    第二节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治理的“稳定器”
        一、从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到政治体制改革
        二、从依法治税实践推及到依法治国战略
        三、从税收技术发展关涉到民主权利保障
    第三节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治理的“催化剂”
        一、协同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
        二、丰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第四节 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治理的“粘合剂”
        一、推动形成稳定的橄榄型社会结构
        二、推动建成全面的多层次社保体系
        三、推动创建融通的大格局社会治理
    第五节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治理的“净化剂”
        一、克服生产的“异化”及自然的“异化”
        二、放大生态文明建设的正外部性
        三、绿色税收制度拓宽绿色发展道路
    第六节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加速器”
        一、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二、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三、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第五章 国家治理视角下新时代中国税收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恪守家国情怀的价值
        一、以人为本
        二、增进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助力民族复兴之梦
    第二节 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
        一、把握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二、把握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三、把握好坚守与开创的关系
    第三节 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
        一、统筹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
        二、统筹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
        三、统筹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
    第四节 遵从权利义务相统一的契约伦理
        一、维护税务相对人的权益
        二、建设纳税社会信用体系
        三、提供税收事先裁定服务
    第五节 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一、明确中央和地方的职权
        二、健全地方税体系
        三、增强税收预算科学性
第六章 国家治理视角下新时代中国税收制度改革的对策
    第一节 全面落实税收法治方略
        一、大力推进税收立法进程
        二、严格规范税收执法行为
        三、完善提供税收司法保障
        四、创新开展税收法治宣教
    第二节 充分发挥税收乘数效应
        一、进一步优化税收制度结构
        二、进一步稳定宏观税负水平
        三、进一步深化税收种类改革
        四、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改革
    第三节 有力彰显税收公平正义
        一、聚合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情系民生降低基尼系数
        三、大力扶持民营企业成长
        四、积极鼓励慈善事业发展
    第四节 加速提升税收绿色指数
        一、激活绿色税收制度机制
        二、健全完善环境保护税法
        三、增强现有税种绿色程度
    第五节 多元构建税收综合治理
        一、推动建立税收保障制度
        二、发挥涉税中介服务力量
        三、打造经世济用税收智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两型社会”建设政策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两型社会”建设及其政策的研究
        1.2.2 关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研究
        1.2.3 关于“两型社会”建设政策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结合研究
        1.2.4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研究的方法
第2章 “两型社会”建设政策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基本理论
    2.1 “两型社会”建设及其系统
        2.1.1 “两型社会”建设的内容与目标
        2.1.2 “两型社会”建设系统
    2.2 “两型社会”建设政策构成
        2.2.1 资源节约型政策
        2.2.2 环境友好型政策
    2.3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行为、驱动因素及绩效评价
        2.3.1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行为
        2.3.2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驱动因素
        2.3.3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
    2.4 “两型社会”建设政策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影响研究的基本框架
        2.4.1 “两型社会”建设政策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相互关系
        2.4.2 “两型社会”建设政策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框架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假设与概念模型构建
        3.1.1 研究假设
        3.1.2 概念模型构建
    3.2 变量测量
        3.2.1 “两型社会”建设政策的测量
        3.2.2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行为的测量
        3.2.3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绩效的测量
    3.3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3.3.1 问卷设计
        3.3.2 数据收集
    3.4 模型验证方法设计
第4章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4.1 数据分析方法及步骤
    4.2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4.3 样本信度与效度分析
        4.3.1 样本信度分析
        4.3.2 验证性因子分析
        4.3.3 建构信度分析
        4.3.4 相关分析
    4.4 假设检验
        4.4.1 整合模型的构建与检验
        4.4.2 多假设模型的构建与检验
        4.4.3 中介作用检验
第5章 检验结果、结论及政策建议
    5.1 检验结果及分析
        5.1.1 “两型社会”建设政策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
        5.1.2 “两型社会”建设政策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行为的影响
        5.1.3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行为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
        5.1.4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行为的中介作用
    5.2 研究结论
        5.2.1 “两型社会”建设政策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
        5.2.2 “两型社会”建设政策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路径不同
        5.2.3 “两型社会”建设政策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程度不同
        5.2.4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行为具有显着的中介作用
    5.3 政策建议
        5.3.1 完善节能减排激励机制
        5.3.2 加大环境规制力度
        5.3.3 强化对绿色技术创新型企业的支持激励
第6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

(5)绿色发展观视野下的我国科技风险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科技风险治理的研究意义
        1.1.1 研究课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述评
        1.2.1 绿色发展
        1.2.2 科技风险
    1.3 研究方法及重点与难点
        1.3.1 论文研究方法
        1.3.2 本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第2章 我国科技风险问题的产生及其后果
    2.1 科技风险与特征
        2.1.1 科技风险的界定与分类
        2.1.2 科技风险的特征
    2.2 科技发展的不确定性构成风险的可能性
        2.2.1 科技风险问题的明确
        2.2.2 科技风险问题产生的根源
        2.2.3 科技本身具有不确定性
        2.2.4 科技中社会因素的渗透进一步增加了这种不确定性
    2.3 我国科技发展中的风险因素及特征
        2.3.1 生态资源风险
        2.3.2 生命生存风险
        2.3.3 社会风险
第3章 绿色发展观的兴起
    3.1 绿色发展观的生态内涵及基本特征
        3.1.1 生态内涵
        3.1.2 基本特征
    3.2 绿色发展观的理论缘起
        3.2.1 中国传统文化中“见素抱朴”观
        3.2.2 西方文化中的“自然”观
        3.2.3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生态”观
    3.3 绿色发展观产生的时代背景
        3.3.1 社会进步的现实困境
        3.3.2 全球生态保护意识的觉醒
        3.3.3 社会生产力的催生作用
    3.4 绿色发展观的现实评价
        3.4.1 从文明形态的角度来看
        3.4.2 从发展模式的视角来看
        3.4.3 从发展愿景的角度来看
第4章 以绿色发展观审视我国科技风险的治理
    4.1 在防控科技风险上容易发生的可能性
        4.1.1 偏离以人为本理念的可能性
        4.1.2 偏离全面发展理念的可能性
        4.1.3 偏离协调发展理念的可能性
        4.1.4 偏离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可能性
    4.2 我国在科技风险防控策略上存在的问题
        4.2.1 观念缺失
        4.2.2 科研逻辑缺失
        4.2.3 内在属性缺失
        4.2.4 工具缺失
        4.2.5 政策缺失
    4.3 传统治理方式面临的挑战
        4.3.1 责任主体分配不明晰
        4.3.2 公众风险意识不清醒
        4.3.3 科技理性工具化与政策选择失衡
    4.4 绿色发展对科技风险治理的行为逻辑与实现机理
        4.4.1 绿色发展观对科技风险治理的意义
        4.4.2 治理的行为逻辑与实现机理
第5章 发达国家的经验与我们的重新思考
    5.1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5.1.1 美国科技风险治理经验
        5.1.2 英国科技风险治理经验
        5.1.3 日韩科技风险治理经验
        5.1.4 其他国家科技治理的发展历程及其治理
    5.2 对中国科技风险治理的启示
        5.2.1 从社会参与者层面来讲
        5.2.2 从政府治理的层面来讲
        5.2.3 从各组织因素差异层面来讲
第6章 中国科技风险治理应对策略探讨
    6.1 基本思路与基本原则
        6.1.1 对中国当代科技风险治理的基本思路
        6.1.2 基本原则
        6.1.3 策略选择
    6.2 主要对策
        6.2.1 全面认识绿色发展战略
        6.2.2 政府职能由主导向引导转变
        6.2.3 市场导向机制的完善
        6.2.4 公众参与和协商制度的设立
    6.3 保障机制
        6.3.1 切实推进绿色产业链建设
        6.3.2 强化绿色配套保障措施的建设
        6.3.3 建立绿色成果共享机制
结语 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6)促进益阳市两型社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点
第2章 两型社会相关理论基础
    2.1 两型社会的内涵
    2.2 建设两型社会的必要性
        2.2.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
        2.2.2 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
        2.2.3 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
        2.2.4 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2 循环经济理论
        2.3.3 低碳经济理论
        2.3.4“两型”产业理论
第3章 益阳市两型社会建设现状与问题
    3.1 益阳市基本情况
    3.2 益阳市发展两型社会的主要做法
        3.2.1 扎实推进两型示范创建
        3.2.2 不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3.2.3 环境治理成效显着
        3.2.4 稳步推广清洁低碳技术
    3.3 益阳两型社会建设现状
        3.3.1 经济社会领域
        3.3.2 资源节约领域
        3.3.3 生态环保领域
    3.4 益阳两型社会建设存在的问题
        3.4.1 经济总量依然偏低
        3.4.2 政策法规不完善
        3.4.3 两型产业发展缓慢
        3.4.4 资源节约水平不高
        3.4.5 环境治理任务艰巨
第4章 国内外构建两型社会的主要经验和启示
    4.1 国内经验
        4.1.1 长沙市主要经验
        4.1.2 武汉城市圈主要经验
    4.2 国外主要经验
        4.2.1 日本主要经验
        4.2.2 美国主要经验
        4.2.3 德国主要经验
    4.3 国内外经验对我市的启示
        4.3.1 运用经济手段调节社会资源配置
        4.3.2 具有强有力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
        4.3.3 重视科学技术创新
        4.3.4 注重政府的示范效应
第5章 促进益阳市两型社会发展的对策建议
    5.1 经济政策方面的建议
        5.1.1 创新金融体制机制
        5.1.2 创新财政扶持方式,调整完善财政政策
    5.2 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建议
        5.2.1 发展低碳产业,打造“两型”产业新引擎
        5.2.2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5.2.3 加快建立现代服务业体系
        5.2.4 加快发展旅游产业
    5.3 资源节约方面建议
        5.3.1 创新资源节约体制机制
        5.3.2 推进节能减排
        5.3.3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5.3.4 构筑“资源节约型”消费体系
        5.3.5 积极推动科技创新
    5.4 环境保护层面的建议
        5.4.1 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机制,提升友好水平
        5.4.2 加大生态环境污染治理的力度
        5.4.3 加强农村环保工作
        5.4.4 加强“两型”宣传与教育
    5.5 转变政府职能,构建“两型”政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当代中国节约型社会建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一) 国内研究状况评析
        (二) 国外研究状况评析
        (三) 总结与展望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 研究的创新尝试
        (二) 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当代中国节约型社会建设的缘起与重要意义
    一、节约型社会建设的缘起
        (一) 节约型社会建设提出的背景
        (二) 节约型社会建设探索的过程
    二、节约型社会的内涵与特征
        (一) 节约型社会的内涵
        (二) 节约型社会的特征
    三、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意义
        (一) 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国内意义
        (二) 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国际意义
第二章 当代中国节约型社会建设的理论渊源
    一、中国传统节约理论概述和重要启示
        (一) 中国传统节约理论概述
        (二) 中国传统节约理论的重要启示
    二、马克思节约理论的主要内容和现实意义
        (一) 马克思节约理论的主要内容
        (二) 马克思节约理论的现实意义
    三、中国共产党节约理论的历史演进和当代价值
        (一) 中国共产党节约理论的系统梳理
        (二) 中国共产党节约理论的总体特点
        (三) 中国共产党节约理论的当代价值
第三章 国外的节约理论及其节约型社会建设的经验
    一、国外的节约理论
        (一) 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节约理论
        (二)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节约理论
    二、国外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主要做法及基本经验
        (一) 通过完善的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来规范
        (二) 通过有效的政策调控和政府示范来激励
        (三) 通过企业的认同和科学技术创新来推动
        (四) 通过公民的参与和节约意识培养来保障
第四章 当代中国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实践和面临的挑战
    一、中国的资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 中国的资源现状
        (二) 中国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三) 与节约相悖的各种浪费现象
    二、中国节约型社会建设取得的成就
        (一) 国家层面的成就
        (二) 地方层面的成就
        (三) 企业层面的成就
    三、中国节约型社会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 资源短缺对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二) 环境状况总体恶化的趋势未得到根本遏制的挑战
        (三) 节约型法律保障缺乏和体制机制尚不健全的挑战
        (四) 城市化发展趋势和发展要求对资源和环境的挑战
        (五) 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与升级的挑战
第五章 当代中国节约型社会建设的目标模式与有效途径
    一、当代中国节约型社会建设的目标模式
        (一) 节约型社会的经济模式
        (二) 节约型社会的政治模式
        (三) 节约型社会的文化模式
        (四) 节约型社会的生态模式
    二、当代中国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 节约型社会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二) 节约型社会建设顺利进行的制度保障
        (三) 节约型社会建设需要有效的政策措施
        (四) 节约型社会建设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8)环境伦理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环境伦理的产生
    第二节 加强环境伦理教育的重要意义
第二章 环境伦理研究相关概念内涵辨析
    第一节 伦理研究的相关概念内涵
    第二节 环境伦理学的概念内涵和研究方法
    第三节 环境教育与环境伦理教育的内在联系
第三章 环境伦理和道德教育的研究启示
    第一节 环境伦理研究主要流派
    第二节 中国古代环境伦理思想启迪
    第三节 现代环境伦理的发展趋势
    第四节 认知规律的研究启示
    第五节 道德教育规律的研究启示
第四章 环境伦理教育理论研究
    第一节 环境伦理教育的本质特征
    第二节 环境伦理教育的活动要素
    第三节 环境伦理教育的组织结构
    第四节 环境伦理教育的功能价值
    第五节 环境伦理教育的评价方式
第五章 环境伦理教育发展历程
    第一节 国际环境伦理教育产生和发展历程
    第二节 我国环境伦理教育产生和发展历程
    第三节 环境伦理教育国内外实践
第六章 环境伦理教育框架构想和实施办法
    第一节 环境伦理教育存在问题剖析
    第二节 环境伦理教育框架构想和具体实施措施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第二节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奖励

(9)协同发展视域下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时代背景
        1.1.2 现实依据
    1.2 文献综述
        1.2.1 生态文明概念
        1.2.2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1.2.3 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
    1.3 研究方法
        1.3.1 规范与实证相统一的研究范式
        1.3.2 质性与量化相结合的技术方法
    1.4 创新之处
        1.4.1 研究视角的创新
        1.4.2 研究方法的创新
        1.4.3 研究内容的创新
第2章 分析基础
    2.1 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的理论渊源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
        2.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2.2 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的理论参照
        2.2.1 协同学理论
        2.2.2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2.3 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发展分析结构
        2.3.1 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文明建设的系统间协同发展维度
        2.3.2 生态文明建设构成要素间协同发展维度
        2.3.3 生态文明建设区域协同发展维度
第3章 系统间协同发展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3.1 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发展
        3.1.1 推进生态化技术创新引领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
        3.1.2 培育生态化产业促进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
    3.2 政治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发展
        3.2.1 建设生态化法治体系维系政治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
        3.2.2 完善生态化党的领导方式确保政治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
        3.2.3 加强生态化民主建设巩固政治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
    3.3 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发展
        3.3.1 培养生态意识引导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
        3.3.2 传播生态知识支撑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
        3.3.3 倡导生态化思维掌控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
    3.4 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发展
        3.4.1 实施生态民生项目建设推进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
        3.4.2 坚持生态化人口生产稳固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
        3.4.3 发展生态化社会组织助力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
第4章 系统要素协同发展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4.1 生态文明建设的构成要素
        4.1.1 生态资源
        4.1.2 生态价值观
        4.1.3 制度体系
    4.2 生态文明建设要素协同发展考略
        4.2.1 生态价值观的整体性缺失
        4.2.2 制度体系的系统性匮乏
        4.2.3 生态系统的失衡
    4.3 生态文明建设要素协同发展的着力点
        4.3.1 完善制度体系建设驱动要素协同发展
        4.3.2 构建综合性制度体系
        4.3.3 突破制度体系的重点领域
第5章 区域协同发展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5.1 纵向的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发展
        5.1.1 纵向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主体的博弈分析
        5.1.2 纵向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组织建设
    5.2 横向的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
        5.2.1 地方政府在生态协同发展中的博弈分析
        5.2.2 横向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组织建设
    5.3 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现状的空间统计分析
        5.3.1 生态禀赋区域各异
        5.3.2 生态消费区域有别
        5.3.3 生态文明建设区域差异
    5.4 美国州际生态治理实践经验
        5.4.1 央地协作治理
        5.4.2 地方合作治理
        5.4.3 基本经验
        5.4.4 对我国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的启示
    5.5 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的软法之治
        5.5.1 软法之治的兴起
        5.5.2 软法对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
        5.5.3 跨区域生态软法运行的审视
        5.5.4 跨区域生态软法的发展要略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10)论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与能源消费革命(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节约与资源节约型社会
    1.1 节约的概念
    1.2 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内容
    1.3 节约在资源节约型社会中的意义
第二章 推动能源消费革命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着力点
    2.1 能源消费在资源消费中的地位
    2.2 推动能源消费革命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意义
    2.3 节约是能源消费革命的核心
第三章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实现路径
    3.1 大力建设资源节约型政府
    3.2 完善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法律与政策体系
    3.3 推进个人节约型消费行为选择
    3.4 推动能源技术进步与创新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需要政府强势推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角色研究[D]. 李波. 山东大学, 2020(02)
  •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D]. 孙蕾.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1)
  • [3]国家治理视角下的当代中国税收制度改革研究[D]. 于俊. 华侨大学, 2019(12)
  • [4]“两型社会”建设政策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 叶婷.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5]绿色发展观视野下的我国科技风险治理研究[D]. 张灏.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
  • [6]促进益阳市两型社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欧擎宇.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6)
  • [7]当代中国节约型社会建设问题研究[D]. 付瑶.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6)
  • [8]环境伦理教育研究[D]. 成强. 中国海洋大学, 2015(10)
  • [9]协同发展视域下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 郭永园. 湖南大学, 2015(04)
  • [10]论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与能源消费革命[D]. 曹天虹. 上海师范大学, 2015(11)

标签:;  ;  ;  ;  ;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需要政府大力推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