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欧姆龙迈向新世纪(论文文献综述)
刘昊[1](2021)在《上海市青年群体参与合唱团的动机与影响要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百余年来,我国合唱艺术伴随着民族独立的进程而不断发展,具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时代表征。较之过去以“群众歌咏”为主要载体、在国家政教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合唱,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步入新世纪的二十年,我国群文合唱蓬勃发展,呈现出包容共生的多元生态。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迎来了全体国民追求审美的美育新时期,城市群文合唱图景出现新趋势。以上海为代表的城市出现了“趣缘”青年群体,他们大多接受了高等教育,对作为人声艺术的合唱的概念理解日益成熟,追求精益求精的听觉感受、持续参与合唱活动成为其在繁忙的学习工作之余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学者在合唱研究领域中对作品本体的音乐学研究、合唱训练策略的教育学方法研究、群文合唱的社会学意义、历史学脉络研究等方面展开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就研究对象而言,以老年、大学生、少儿群体为主。基于此,本文力图通过实证研究切入青年群体这一视角,分析该群体能够形成稳定音乐兴趣、能够将音乐学习主动纳入个体终身教育体系的成因及影响要素,探索其在不同成长阶段参与合唱和接受音乐教育过程中所感知到的音乐教育现状与问题。本研究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其一,通过扎根理论的方法,借助Nvivo软件,对上海市较为典型的三个新型合唱团中的15名团员进行深度访谈,探索了上海青年群体参与当下合唱团的动力及影响因素,构建了该群体“音乐素养-心理需要-城市情境”的动力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搭建了进一步研究的结构路径框架,提出个体青少年阶段的成长支持、参与合唱的直接体验以及当下上海的人文环境是其步入青年阶段产生多维度心理需要而继续参与合唱团的重要影响要素,并提出音乐素养在个体青少年阶段的成长支持与其成年后继续参与合唱团产生的多个心理需要之间发生中介效应的假设。随后,结合扎根理论的研究,借鉴西方合唱参与方面较为成熟的量表,对本研究调研问卷进行设计,对量表中涉及的变量进行操作化定义和题项开发,对正式问卷的内容信度与内容效度进行调整与修订。其二,面向上海市以青年职场人为主体的合唱团与大学生合唱团发放正式问卷,采集有效答卷558份,全面考察了参与合唱的上海青年群体在青少年时期参与合唱的体验、大中小学接受音乐教育的情况、自我感知的音乐素养、合唱偏好、参与合唱的心理需要等方面的情况;通过差异性分析,了解了不同性别、音乐专业与非专业人群、职场青年与大学生群体分别在读谱习惯、合唱偏好、音乐素养和心理需要方面的差异性。首次运用AMOS软件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通过KMO和巴利特球型检验确定了问卷量表中的题项能够做因子分析,再通过主成份分析肯定了量表中各个维度的组成;然后通过对理论模型指标及参数拟合度的测量和比对,对模型进行修正;最后,在结构模型检验中对质化研究中提出的若干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基于上述步骤,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成长支持对个体成年后参与合唱团的精神需要、审美需要、求知需要以及个人价值实现需要均有显着性作用;2、青少年阶段参与合唱团的体验对个体成年后参与合唱团的求知需要无显着影响;3、上海合唱环境对个体参与合唱团的价值实现需要与社交需要无显着影响;4、城市文创环境对个体参与合唱团的精神需要与审美需要无显着影响;5、除上述被排除的假设以外,其他路径中的假设关系均为显着正相关。结合扎根理论和问卷调研中产生的数据与文本分析,从终身音乐教育立场出发,本研究认为:一方面,青少年阶段的乐器学习、家庭氛围、教师素养、学校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等对个体稳定音乐兴趣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专业音乐院校复合型艺术管理人才的培养、城市人文艺术氛围的营造、文化工作者合唱观念的重塑、城市合唱团艺术标准的提高等是当下亟待改善的结构性问题。以上,也将是我国城市业余合唱走向进一步繁荣的保证。
金欢[2](2019)在《全面收费背景下我国高水平大学研究生奖助制度研究 ——以X大学为例》文中提出研究生教育引领社会发展,有助于提高国家竞争,双一流建设指导意见提出要完善奖助体系,且当前奖助制度存在问题。完善研究生奖助制度有利于促进研究生的学业发展,提升研究生的教育质量的作用。通过文献研究法对我国当前的研究生奖助制度研究后发现,我国高校研究生奖助制度在全面公费制度阶段、公费自费制度并存阶段、全面收费阶段的具体内容不同,其发展越来越多元化。我国研究生奖助制度诞生于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具有时代性;目前研究生奖助政策多元化且各项政策宗旨目的明确;研究生奖助内容大致统一,具体细则下放到基层单位制定;奖助经费来源多样化,研究生奖助制度实施过程中经费投入不断增长。形成当前奖助制度的理论基础包括教育成本分担理论、激励理论和效率与公平理论,三大理论相辅相成互为补充。通过个案研究法,对x大学采用文献研究法和目的抽样进行访谈发现,我国高水平大学研究生奖助制度的类别丰富,具有时代性、兼顾效率公平的特点,发挥了保障公平和激励学生的作用,但是目前的奖助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国奖名额较少,文科奖助项目金额较少,过于注重科研,出国交换的研究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转换学分参与评选等方面的问题。总得来说:(一)我国高水平大学研究生奖助制度体系比较完善;(二)学生对目前奖助制度的实施较为满意;(三)奖助经费来源丰富,奖助目标多元,社会捐赠较多,但理工科奖助经费和项目多于文科;(四)奖助制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过于注重科研;(五)奖助的发放重视过程性考核;(六)奖助的获得存在金字塔现象;(七)导师在研究生奖助制度中承担了重要角色。在此基础上,评定指标应多元化发展,设立单项奖奖励单方面表现优异的学生;奖助标准应细化,针对不同的学科、专业、学生的经济水平进行划分,保障人文学科等基础学科的发展和学生的培养。师生关系需要改善,以培养和谐共融的师生情,为研究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其学习质量。研究生教育在不断发展,根据我国高水平大学奖助制度当前的形势来看,今后的改革发展会集中在以下方面:奖助制度评选减小功利化影响,经费投入减少区域间、学校间、学科间的投入差异,奖学金的额度、种类、经费来源越来越多,三助的岗位和薪资水平设置更为合理等等。
王艳秋[3](2014)在《浅谈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文中认为本文就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出发点,就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建立校企联合办学的运行机制及三个融合等进行了探讨。
唐克[4](2014)在《“葡北油库”数字化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人类社会进入到信息化时代,企业信息化便成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随着社会进程的逐步加快,石油需求量急剧增加,全球信息化逐步加深,油库作为石油供应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更应该利用数字化、信息化管理来改善工作效率,提高竞争力。然而,在目前状况下,在油库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当中,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自动化水平有待提高,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与此同时,数据的传输方式和设备的管理机制还存在着较大问题,这些问题结合在一起,对油库的各个系统部门的有效运行带来不利的影响,更不能满足当今油库发展的未来趋势。本论文建立油库数字化自动控制系统,并应用于工业现场设备的控制运行中。建立SCADA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利用Wonderware InTouch软件设计上位机界面,通过OPC服务器的协议转换功能与罗克韦尔PLC模块进行数据通讯,由此建立一整套适用于油库的自动控制系统。根据国际惯例建立工业以太网,并且依照现场总线技术建立设备网和控制网,将现场设备及相关的仪器仪表数据通过PLC发送到上位机界面,上位机系统对各个部门及其现场设备统一监控管理。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数字化油库”的基本理念,使油库的生产管理更为便捷,而且在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排放和提高生产效率方面也是非常有利的。
毕秀晶[5](2014)在《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国际环境对企业空间组织以及城市-区域的经济发展发挥着日益深刻的影响,城市-区域的全球联系网络与内部空间组织演变成为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学术界研究的热议焦点,世界城市/全球城市、世界城市网络、全球城市-区域、多中心巨型城市区域等理论概念不断出,丰富了新时期城市-区域研究的理论体系。但多数理论与实证研究都是基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体制和发展经验,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发展中国家的关注相对较少。改革开放以来,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分权化以及城市化(五化)分别从外部和内部推动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城市与区域空间组织也相应地发生了巨大变化。但逐渐市场化、分权化以及快速城市化的国内背景使我国城市-区域的发展演化环境有别于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区域的发展演化背景,因此我们有必要在现有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区域空间演化的理论基础之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典型城市-区域发展演化的空间特征、过程与机理进行系统分析,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城市-区域空间演化的理论体系。与此同时,系统分析我国城市-区域的发展演化特征、过程与机理也是我国国家战略制定与实施的重要需求。国家十一五计划以来,“城市群战略”多次被写进国家级战略规划之中,强调城市群作为增长极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以促进区域的城市化与一体化进程。地方政府也积极主动的自上而下的推进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城市群的发展是能否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发挥其扩散效应、哪些因素影响了城市群的集聚与扩散成为城市群战略制定与实施过程中需着重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基于上述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本论文的研究思路是从国内外城市群相关理论及经验研究的梳理与总结入手,采用“理论演绎—假说提出—数据采集分析—模型模拟验证”的研究思路,以我国发展最为成熟的城市群之一——长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探讨全球化、信息化以及我国转型时期的背景下,我国城市群区域的空间演化特征、城市群在不同空间尺度集聚扩散过程以及主要的动力机制,为后发的以及正在建设的城市群的发展提供经验借鉴和理论依据。论文有三个核心议题:一是,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其空间演化特征如何?空间格局、空间联系以及内部的区域差异是如何演变的,是否表现出与国外城市-区域类似的多中心、网络化、均衡化态势?二是,城市群的集聚扩散态势如何,作为增长极的扩散效应是否已经显现?城市群内部的大都市区与城市群在更大的区域空间上是否存在溢出效应?空间溢出是否与空间分工演进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三是,我国城市群空间演化的动力机制是什么?政府在这个过程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论文共分为八章对上述三个核心议题进行了具体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其中前三章为理论演绎与假说提出部分,为后续的实证分析提供理论支撑和分析框架。第四、第五章分别对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空间演化的特征和过程进行了实证分析。第六、第七章则对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空间演化的动力机制以及行为主体的作用力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最后一章为全文的总结和展望。第一章是绪论。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缘起和研究目标、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研究思路与框架,并介绍了论文主要的数据来源和所用研究方法等。第二章是相关概念的界定和城市群空间演化研究的理论基础。论文首先在梳理城市群概念起源与发展的基础上,对城市群的概念、内涵进行了界定,并与相关概念进行了区别分析。其次进一步明确空间演化的主要研究内容,并在此基础上从传统城市地理学理论、区域发展理论(从佩鲁的增长极理论等区域非均衡理论到新区域主义学说)以及劳动空间分工理论三个视角对城市群演进过程与机理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回顾。第三章是对全球化与信息化背景下国内外城市群研究新进展的综述。着重关注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城市-区域国际研究的新理论、新视角、新方法以及所发现的新特征。进而在此基础之上,提出论文研究的理论假说,并确定后文的分析框架。第四章与第五章是对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的空间演化特征、演化规律、集聚扩散过程的实证分析。第四章从多尺度的空间视角出发,首先将长三角城市群区域划分为不同的空间层次,并利用人口普查数据和宏观经济指标,从空间格局、空间联系与空间差异三方面对上世纪90年代以来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的空间演化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的空间演化呈现出“多中心化”、“均衡化”、“点-面化”与“网络化”的发展特征趋势特征。第五章则以第四章划分的不同空间尺度的空间层次为基础,首先分析了城市群演化过程中经济要素在不同空间尺度上的集聚与扩散态势,并对大都市区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然后,结合人口普查的从业人口数据,进一步从产业的视角出发,实证分析城市群演化过程中的集聚扩散的主要内容。研究证实了大都市的空间溢出效应,发现了制造业空间扩散、生产性服务业进一步集聚产业集聚与扩散特征。第六章与第七章是对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演化的动力机制分析。第六章从系统论中的自组织与被组织理论出发,探讨了该理论框架下城市群作为一个空间系统的演化过程、通道与关键的行为主体,并构建了基于企业、政府与劳动者三个能动主体与城市群区域空间格局与空间联系演化的关联分析框架。其次,论文在第六章中实证分析了企业区位与再区位决策对城市群空间演化的作用力,检验企业空间组织演变与城市专业化和城市等级体系演变的耦合性。第七章则重点探讨各级政府的相关行为对城市群空间演化的作用。从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分析了政府政策、规划和投资建设对城市群区域空间演化的影响作用。在宏观层面,利用定性分析方法分别探讨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城市群区域经济空间格局以及城市联系演变的作用。在微观层面,利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开发区(政府力量的集中体现)间的产业分工与联系的分析具体探讨了政府政策、规划和投资建设对企业区位决策的影响、对城市分工与联系的作用以及对城市群区域空间演化的影响作用。在探讨政府对城市群空间演化的直接作用的同时,也充分分析了政府通过对企业、产业的影响进而推动城市群演化的间接作用。第八章为总结和展望。主要对全文进行总结和归纳,提炼出关于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演化研究中的一些基本结论,并对该领域以后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些创新尝试:(1)以空间演化为桥梁将区域发展演变与生产空间演化纳入一个分析框架中,从空间格局、空间联系两个方面系统地分析了全球化与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我国城市群区域的空间演化特征,弥补了以往研究中只注重格局而忽略联系的不足。(2)在具体的分析过程中,注重将不同空间尺度、时间尺度以及宏观与微观分析方法进行结合。从动态化、多尺度、多机制的综合视角对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的空间演化进行系统分析。值得一提的是,论文在数据指标上采用了基于人口普查中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引入考虑空间自相关的空间滞后模型,更加客观、准确地模拟了区域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3)通过对大都市区在城市群内部“集聚与扩散”的实证分析,实证检验了大都市区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对周边县市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新时代背景下增长极战略的空间效应,进而为城市群战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政策意义提供了理论和实证依据。(4)从区域空间演化的能动者行为出发,以系统论中的自组织与他组织为理论基础,从企业、劳动者和政府三个行为主体的交互作用视角,将由城市群空间演化机制的研究逻辑一致地统一在动态兼容的理论框架体系之中,并实证分析了三个行为主体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城市群区域的空间格局和空间联系演化的作用机理。在弥补了以往研究主要关注企业的微观作用机制、缺少政府作用的实证支持等方面的不足的同时,为城市群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提供经验借鉴。
尚爻[6](2012)在《日本企业经营理念的历史考察 ——以家训·家宪·社训为中心》文中提出经营理念作为企业文化最直观、最核心的文化载体从根本上指导着企业的经营活动,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企业的发展与进步。而家训家宪、社是社训作为日本企业的特殊产物,其从诞生到成熟的传承过程以及与经营理念、企业文化的密切关系颇具代表性。以家训、家宪、社训为中心对日本企业经营理念展开历史考察,有助于把握日本企业的历史进程及其发展状况、了解经营理念的传承系谱与时代特征、理解当代日本企业的理念构建、完善我国企业的伦理道德建设。本文以家训家宪、社是社训为切入点,运用跨学科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宏观统筹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历史学角度对日本企业经营理念的历史脉络、基本内容、时代特征、影响作用加以系统化研究。分别以近世(以江户期为主)、近代(从明治维新到二战结束)、战后(战后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当代(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至今)四个时间带为主轴,尝试以商家家训、财阀家宪、企业社是、社训为中心,系统考察日本企业经营理念的历史,最后从经营理念探微日本企业的长寿之道,以期对尚处于发展中的中国企业有所借鉴与启示。笔者在吸收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选题立意到研究内容与方法都做出了一定的尝试,并提出了相关的见解。首先,通过解读日本近世商家直至当代企业的家训、家宪、社训,从历史学角度考察日本企业经营理念的发展与变化,解析日本企业文化的内涵,总结出对应于各个时代的“家内伦理型—家族主义型—集团主义型—社会责任型”这一经营理念的发展系谱。其次,归纳出日本企业经营理念的四大特征,即家族文化的影响深远、传承责任意识的深化、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的契合、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此外,在历史考察的基础之上,对日本企业经营理念做出了较为客观的历史评价,并阐释了自己的一些认识与思考。
傅泳菡[7](2011)在《新世纪日本文化外交及其对中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文化外交日渐成为一国外交的重要支柱,是一国软实力的展现和运用。与此同时,对其的理论研究和实证探讨也方兴未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文化外交学自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却又自成一体,形成日本特色。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伴随日本国力的增长,其也对他国开展积极的文化外交。日本文化外交内容繁富,活动主体多元,机制完备,既有文化血液,又有外交骨骼。日本视中国为其主要对象国,对华文化外交不遗余力,成效显着,但也面临着两国结构性矛盾带来的掣肘。本文试图通过对一个组织和一个项目的案例剖析解读日本文化外交的优势和局限。中国的文化外交应借鉴日本的经验,结合自身国情,发展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外交机制,使文化外交成为塑造中国形象、促进中国和平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中国版本图书馆全国图书在版编目中心[8](2011)在《中国图书出版月度CIP数据选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李战杰[9](2010)在《专业化劳动力、经济增长与产业升级》文中指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走过了快速工业化的过程,保持了长期高速的经济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付出沉重的代价。尽快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动产业升级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首要命题。深圳市的改革实践似乎为这一命题提供了可行的答案,即通过自主创新、分工深化、产业集聚、专业劳动力培育与升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了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长期快速稳定增长。这种升级和发展,不是一味模仿,也不是简单的“雁形理论”的跟从,而是依靠创新和专业化分工,实现以简单劳动力静态比较优势为主向以专业化劳动力动态比较优势为主的转变。时至今日,深圳不仅拥有华为、中兴等国际一流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有服装、珠宝等产品远销海外的传统优势产业,深圳还培育出了发达的金融服务业,创新的现代物流业,走向全球的文化产业,并创建了国际一流的人居环境。本文通过对增长理论的梳理,以增长理论的最新扩展即内生专业化劳动力增长理论为基础,结合实际做了进一步推演,构建了专业化劳动力的升级模型和基于专业化劳动力的产业结构分析模式。并以此为分析框架,选取深圳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生物基因产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样本,选取深圳黄金珠宝业、服装业作为传统优势产业的样本,对深圳模式进行了系统的案例研究,总结发现了一条发展中国家基于专业化劳动力比较优势实现赶超的可能路径,从而回答了中国经济增长、转型、升级的三大核心问题。形成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信息革命、知识经济、全球化分工的背景下,经济增长的核心源泉来自由分工和专业化形成的、富于创造和创新的专业化劳动力。2、通过促进产业聚集,深化分工,从而增加专业化劳动力的种类和数量,推动专业化劳动力升级,是缩小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与技术差距的关键。3、依托专业化劳动力动态比较优势,推进新技术的应用,新产业的开发,新产业的创造,是发展中国家加快长期经济增长速度,拉近甚至赶超发达国家的关键。4、中国可以通过发挥专业化劳动力的动态比较优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国可以依托专业化劳动力的升级,实现产业的升级;中国可以借助基于专业化劳动力的创新,推进高新技术产业高级化,巩固和提升优势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战略产业,构建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中国经济实现长期较快增长。
金峻[10](2008)在《2007年我国继电器产业经济运行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7年我国继电器行业取得了历史性突破:销售收入突破百亿人民币,进出口总额突破10亿美元,产业规模跃上新台阶;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自主创新能力显着增强;国际化经营业绩显着。形势展望:国际经济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增加,出口面临重压;我国宏观经济总体看好,两化融合为产业发展带来新契机;产业发展面临多重压力,发展空间与增长质量有待拓展和提高;新技术趋势将引导新的产业发展方向。
二、欧姆龙迈向新世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欧姆龙迈向新世纪(论文提纲范文)
(1)上海市青年群体参与合唱团的动机与影响要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 |
四、相关概念解析 |
五、研究重点与难点 |
上篇 |
第一章 我国群众合唱文化的回溯与当代发展 |
第一节 我国群文合唱的历史回顾 |
第二节 我国群文合唱的现当代发展 |
一、我国改革开放后的群文合唱 |
二、步入新世纪的当代群文合唱 |
三、我国当代群文合唱的特点 |
第三节 上海群文合唱:发展与超越 |
一、近代上海社会音乐文化的发轫 |
二、上海市群文合唱初级阶段:歌咏齐唱 |
三、建国后的上海群文合唱:歌咏爱好者群体的兴起 |
四、从“群众歌咏”到“合唱艺术”:上海市业余合唱团的突围 |
五、网红合唱团的“出圈”效应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成年群体合唱参与的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 |
第一节 成年群体参与音乐社群的理论回顾 |
一、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理论 |
二、深度休闲理论 |
三、动机理论 |
四、自我决定理论 |
第二节 成年群体参与音乐社群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际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扎根理论的动机与影响要素模型构建 |
第一节 扎根理论的基本理念及样本选择 |
一、扎根理论的基本理念与使用流程 |
二、合唱团样本选择 |
三、合唱团员样本选择 |
第二节 访谈设计与数据处理 |
一、访谈提纲的设计 |
二、数据收集与处理 |
三、理论饱和度检验 |
第三节 动机与影响要素的理论模型构建与关系假设 |
一、基于扎根理论的动力与影响因素的关系模型建构 |
二、基于关系模型的路径关系与假设 |
本章小结 |
下篇 |
第四章 基于扎根理论的实验设计 |
第一节 问卷框架与设计 |
第二节 量表题项的编制与生成 |
一、“心理需要”(因变量Y)的操作化定义与量表题项设计 |
二、成长支持(自变量AX)的操作化定义与量表题项设计 |
三、参与体验(自变量BX)的操作化定义与量表题项设计 |
四、上海人文环境(自变量CX)的操作化定义与量表题项设计 |
五、音乐素养(M中介变量)的操作化定义与量表编制 |
第三节 问卷的修订与正式调研量表的内容信度检验 |
一、问卷的修订 |
二、样本量的选取与数据收集 |
三、正式调研问卷中相关量表的内容信度检验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分析与模型检验 |
第一节 样本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
一、样本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基本描述与分析 |
二、过去校内外音乐教育经历的基本描述 |
三、上海青年群体青少年阶段参与合唱的体验 |
四、上海青年群体在青少年阶段的成长支持 |
五、上海青年群体感受到的当下合唱环境与城市文创环境 |
六、参与合唱团的上海青年群体读谱习惯与自我评估的音乐素养 |
七、上海青年群体对当代阿卡贝拉和传统合唱的不同态度 |
八、上海青年群体参与合唱的心理需要 |
九、上海青年群体感受到的阻碍合唱发展的要素 |
第二节 正态检验 |
第三节 正式测量项目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
一、青少年阶段成长支持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
二、青少年阶段参与合唱团的体验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
三、上海人文环境探索性因子分析 |
四、自我评估的音乐素养探索性因子分析 |
五、心理需要探索性因子分析 |
第四节 正式测量项目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一、青少年阶段成长支持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二、青少年阶段参与合唱体验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三、上海人文环境验证性因子分析 |
四、自我评估的音乐素养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五、青年人参与当下上海市合唱团的心理需要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五节 有关控制变量的差异性分析 |
一、音乐专业与非专业人群的差异分析 |
二、职场青年与大学生群体的差异分析 |
三、青年群体的性别差异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构模型与检验假设 |
第一节 影响因素与心理需要之间的关系验证 |
一、家庭支持、学校支持、校外支持对心理需要的影响 |
二、青少年阶段的合唱参与体验对心理需要的影响 |
三、上海合唱环境、城市文创环境对心理需要的影响 |
第二节 音乐素养的中介作用检验与分析 |
一、音乐素养在家庭支持对心理需要的影响中的中介作用 |
二、音乐素养在学校支持对心理需要的影响中的中介作用 |
三、音乐素养在校外支持对心理需要的影响中的中介作用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青少时期的乐器学习和家长的适度坚持成就了青年人成年后参与合唱的稳定兴趣 |
二、校内外音乐教师的艺术修养是学生养成终身音乐学习态度与音乐审美力的催化剂 |
三、学校教育阶段基本音乐素养的建立和面向人人理念的落实是合唱美育终身化的前提 |
四、面向市场的合唱文化敦促专业音乐院校在艺术与管理方面的复合人才培养 |
五、合唱良性生态发展需要创作者的观念解放及其与表演团队的声求气应 |
六、城市人文艺术氛围和国民合唱观念的重塑是城市合唱发展的保证 |
七、研究局限与展望 |
附录 |
一、半结构访谈提纲 |
二、正式调研问卷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参考文献 |
二、外文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2)全面收费背景下我国高水平大学研究生奖助制度研究 ——以X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节 问题提出 |
一、研究生教育引领社会发展,有助于提高国家竞争力 |
二、双一流建设指导意见提出完善奖助体系 |
三、当前奖助制度存在问题 |
第二节 核心概念 |
一、高水平大学 |
二、研究生 |
三、全面收费 |
四、奖助制度 |
第三节 研究问题与意义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及框架 |
第五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 |
二、国外研究 |
三、研究文献述评 |
第一章 我国高校研究生奖助制度沿革与现状 |
第一节 全面收费前我国研究生奖助制度演进 |
一、全面公费制度阶段 |
二、公费、自费制度并存阶段 |
第二节 我国现行研究生奖助制度概况 |
一、各项研究生奖助制度的目的、奖助对象和标准、经费来源等情况 |
二、各项研究生奖助申请流程 |
三、我国现行研究生奖助制度特点 |
第三节 我国现行研究生奖助制度形成的理论基础 |
一、教育成本分担理论 |
二、激励理论 |
三、效率与公平理论 |
四、三大理论之间的关系与运用 |
第二章 X学校研究生奖助制度: 个案分析 |
第一节 X大学概况及其现行研究生奖助制度总体概况 |
一、X大学概况 |
二、X大学现行研究生奖助制度概况 |
第二节 文科A学院现行研究生奖助制度概况 |
一、A学院国家奖学金评审细则 |
二、A学院硕士学业奖学金评审细则 |
三、A学院研究生学术奖励方法实施细则 |
四、A学院博士新生奖学金实施细则 |
第三节 理工科B学院现行研究生奖助制度概况 |
一、B学院优秀博士新生奖学金实施细则 |
二、B学院专项奖助学金项目内容 |
三、B学院“综合评价”实施细则 |
第四节 X大学现行研究生奖助制度特点及实施情况分析 |
一、访谈对象情况说明 |
二、X大学现行研究生奖助制度特点 |
三、X大学研究生奖助制度实施的应然实然状况分析 |
四、X大学研究生奖助制度实施效果分析 |
第三章 结论与思考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第二节 讨论与分析 |
一、相关正面评价的讨论 |
二、相关负面评价的讨论 |
三、相关改进设想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附录 X大学研究生奖助制度访谈提纲 |
后记 |
(4)“葡北油库”数字化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目前国内外研究概况、水平及发展趋势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油库数字化技术应用的研究方案 |
2.1 油库数字化技术的研究方法 |
2.2 油库数字化技术的实现方法 |
2.3 油库数字化管理信息的系统结构 |
2.4 油库数字化管理信息的系统功能 |
第三章 油库数字化的技术综述 |
3.1 SCADA 系统 |
3.2 Wonderware InTouch 组态软件 |
3.3 OPC 技术 |
3.4 现场总线技术 |
3.5 罗克韦尔(Rockwell)PLC |
第四章 油库数字化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
4.1 系统功能简介 |
4.2 系统管理与维护部分 |
4.3 系统设计原则 |
4.4 网络系统设计 |
4.4.1 库区调度中心网络系统设计 |
4.4.2 罗克韦尔 PLC 通信技术及网络架构 |
4.5 SCADA 系统设计 |
4.5.1 上位机系统设计 |
4.5.2 OPC 服务器设计 |
4.5.3 PLC 模块简介 |
4.5.4 PLC 模块设计 |
4.5.5 设备网组态 |
4.5.6 设备网变频器选型 |
4.5.7 变频器参数设定及其优化 |
4.5.8 现场仪表设计 |
第五章 油库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实现 |
5.1 系统目标 |
5.2 SCADA 实现 |
5.2.1 SCADA 技术要求 |
5.2.2 SCADA 系统结构图 |
5.2.3 上位机实现 |
5.3 控制系统实验研究及仿真优化 |
5.3.1 输油泵变频调速的技术路线 |
5.3.2 输油泵变频调速的节能原理 |
5.3.3 RSLogix5000 |
5.3.4 PID 控制 |
5.3.5 仿真及优化结果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详细摘要 |
(5)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化、信息化与城市区域化发展的全球背景 |
1.1.2 市场化、分权化与快速城市化的国内环境 |
1.1.3 城市群日益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新空间单元 |
1.1.4 城市群逐渐成为我国国家发展战略的新型空间形态 |
1.2 研究缘起与研究目标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篇章框架 |
1.4.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2 研究篇章框架 |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5.1 主要研究方法 |
1.5.2 主要数据来源 |
1.6 论文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城市群空间演化的相关概念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城市群概念的起源与发展 |
2.1.1 城市群概念的缘起 |
2.1.2 国外早期的城市群研究与相关概念的提出 |
2.1.3 城市群概念在我国的发展 |
2.1.4 本文对城市群概念和内涵的界定 |
2.2 城市群区域空间演化的概念和内涵 |
2.2.1 空间、空间要素、空间结构与空间组织 |
2.2.2 空间重组、空间重构与空间演化 |
2.2.3 本文对区域空间演化的概念与内涵界定 |
2.3 城市群区域空间演化的理论基础 |
2.3.1 传统城市地理理论回顾 |
2.3.2 区域发展理论 |
2.3.3 劳动空间分工理论与城市群的形成机制 |
2.4 小结 |
第三章 城市群空间演化的研究进展综述 |
3.1 专业化、多中心与网络化: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新区域空间 |
3.1.1 全球城市-区域(Global city-region)的研究起源与进展 |
3.1.2 多中心巨型城市-区域(内部格局与内部网络) |
3.1.3 文献总结与启示 |
3.2 从能动者-结构理论到行动者网络:解释城市-区域空间演化机制的新视角 |
3.2.1 行动者网络的起源与发展 |
3.2.2 行动者网络在人文地理学的应用与关系经济地理的兴起 |
3.2.3 从能动者-结构到行动者网络的发展对城市-区域空间演化机制的启示 |
3.3 城市群空间演化研究的国内文献综述 |
3.3.1 城市群空间格局演化的研究综述 |
3.3.2 城市群内部功能分工与空间联系的研究综述 |
3.3.3 城市群集聚扩散研究 |
3.3.4 城市群空间演化动力机制研究综述 |
3.4 论文的理论假设与框架构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空间演化特征分析 |
4.1 范围界定、空间说明与分析框架 |
4.1.1 长三角空间范围的历史演变及本文的空间界定 |
4.1.2 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的三个空间层次划分 |
4.1.3 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空间演化特征的分析框架 |
4.2 长三角城市群区域发展整体概况 |
4.2.1 长三角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演变与区域发展 |
4.2.2 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的国际国内地位不断提升 |
4.3 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变特征 |
4.3.1 人均GDP空间演变特征:经济重心北移与形态多中心化 |
4.3.2 基于地均GDP(经济密度)的多中心化趋势验证 |
4.4 长三角城市群区域内部差异演变特征分析 |
4.4.1 分析框架及数据方法说明 |
4.4.2 多尺度、多层级视角下的区域差异演化特征 |
4.4.3 长三角区域经济增长的p收敛检验 |
4.5 长三角城市群区域内部城市联系演化特征分析 |
4.5.1 研究方法 |
4.5.2 数据处理 |
4.5.3 长三角城市群区域内宏观城市经济联系演变:网络化趋势明显 |
4.5.4 微观企业联系视角的长三角城市网络特征:多样化特征显现 |
4.5.5 长三角城市群区域城市联系的演变特征总结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城市群集聚扩散与大都市区空间溢出检验 |
5.1 集聚与扩散的理论基础 |
5.2 长三角不同空间尺度下经济要素的集聚扩散总体态势 |
5.3 长三角城市群区域内大都市区的空间格局演变 |
5.3.1 2010年长三角区域内大都市区的分布 |
5.3.2 2000年-2010年长三角城市群区域内大都市区空间演变特征 |
5.4 大都市区的空间扩张与新增长空间 |
5.4.1 大都市区空间扩张与快速人口增长空间 |
5.4.2 大都市区空间集散与城市经济的核心-边缘关系演变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城市群空间演化的机理与企业行为对演化过程的影响 |
6.1 城市群空间演化机理的理论框架 |
6.1.1 基于自组织与他组织的城市群空间演化理论模型 |
6.1.2 集聚与扩散是城市群空间演化的基本过程 |
6.2 基于空间系统内行为主体视角的实证分析框架 |
6.2.1 企业、政府与劳动者是城市群空间演化的重要行为主体 |
6.2.2 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空间演化机理实证检验的框架 |
6.3 企业区位决策对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空间演化的作用 |
6.3.1 企业区位决策对城市群空间演化作用的理论分析 |
6.3.2 企业区位决策与城市群功能分工的耦合性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政府行为对城市群区域空间演化的作用 |
7.1 政府作用的相关理论 |
7.2 政府作用的一般模式 |
7.3 长三角城市群演化过程中中央政府的作用分析 |
7.3.1 中央政府宏观引导了长三角城市群体系的框架构建 |
7.3.2 中央政府的地区政策倾斜推动了核心城市的发展 |
7.3.3 中央政府的区域规划、投资建设促进了城市群基本骨架的形成 |
7.3.4 行政区划调整推进了城市群整合发展 |
7.4 地方政府的积极参与和城市群集聚扩散 |
7.4.1 地方政府战略规划下的产业转型、升级与产业集聚与扩散——以上海为例 |
7.4.2 地方政府的城市功能定位与产业方针为城市间交流合作奠定基础 |
7.4.3 地方政府的积极参与与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
7.5 政策空间载体——开发区对城市群分工联系与合作的实证分析 |
7.5.1 开发区间的产业分工与城市联系 |
7.5.2 开发区的扩张与合作途径构建了新型城市关联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长三角城市群“多中心化”、“均衡化”、“网络化”趋势明显 |
8.1.2 城市群发展演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不同空间范围所处的阶段不同 |
8.1.3 大都市区溢出效应显着,制造业空间扩散的态势明显 |
8.1.4 企业作为区域系统自组织的关键行为主体对城市群空间演化的影响巨大 |
8.1.5 政府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引导了我国城市群空间演化的方向 |
8.2 主要启示 |
8.2.1 引导构建合理的增长极网络,充分发挥增长极的溢出效应 |
8.2.2 鼓励和引导产业转移,形成合理分工格局 |
8.2.3 加快体制改革,建立有效的城市群治理制度 |
8.3 研究不足之处以及未来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的科研工作及学术成果 |
后记 |
(6)日本企业经营理念的历史考察 ——以家训·家宪·社训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要旨 |
Abstract |
图目录 |
表目录 |
序章 |
一、选题意义 |
1、把握日本企业的历史进程及其发展状况 |
2、了解经营理念的传承脉络与时代特征 |
3、理解当代日本企业的理念构建 |
4、有助于完善我国企业的伦理道德建设 |
二、研究综述 |
1、日本学界的研究现状 |
2、中国学界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 |
1、范畴界定 |
2、研究方法 |
3、研究思路 |
4、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家内伦理型经营理念——以近世商家家训为中心 |
第一节 江户前期商人致富伦理的萌发 |
1.1.1 幕藩体制下商人阶层初长成 |
1.1.2 商家家训的初创及其致富伦理 |
第二节 江户中后期商家经济伦理的形成 |
1.2.1 町人社会的定型 |
1.2.2 商家家训的发展与经营实践 |
1.2.3 鸿池家家训的变迁:从《幸元子孙制词条目》到《宗利家训》 |
第二章 家族主义型经营理念——以近代财阀家宪为中心 |
第一节 家宪制定与近代化精神 |
2.1.1 明治新政下近代企业的崛起 |
2.1.2 近代企业的家宪制定及其近代性 |
2.1.3 三井家宪的变迁:从《宗竺遗书》到《三井家宪》 |
第二节 家族主义经营理念 |
2.2.1 财阀的形成及其家族性 |
2.2.2 近代企业的家族主义理念 |
2.2.3 住友的家族主义经营 |
第三节 战时家族国家观的极端化 |
2.3.1 战时经济与日本企业 |
2.3.2 家族国家观的极端化 |
2.3.3 三菱财阀:营利与国益的统一 |
第三章 集团主义型经营理念——以战后企业社训为中心 |
第一节 复兴期人本理念的导入 |
3.1.1 废墟上的企业重建 |
3.1.2 社是·社训与人本理念的导入 |
3.1.3 劳资危机与丰田的教育伦理 |
第二节 自主期的创新理念 |
3.2.1 企业集团的复苏及其集团观念 |
3.2.2 创新意识——从技术引进到自主研发 |
3.2.3 松下的自主创新之路 |
第三节 日本式经营理念的确立 |
3.3.1 企业的高速成长 |
3.3.2 三大神器的理念构架——家族式集团主义 |
3.3.3 索尼的“亲如一家” |
第四章 社会责任型经营理念——以当代企业经营理念为中心 |
第一节 社会责任的经营理念化 |
4.1.1 企业的社会责任 |
4.1.2 社会责任理念在日本 |
第二节 石油危机与环保理念实践 |
4.2.1 石油危机下的企业生存 |
4.2.2 环境保护经营理念 |
4.2.3 本田技研的环保理念实践 |
第三节 平成萧条与顾客第一主义 |
4.3.1 泡沫经济下企业的发展困境 |
4.3.2 顾客第一主义的重塑 |
4.3.3 伊藤洋华堂集团:站在顾客的立场 |
第四节 新世纪以来责任型理念的新探索 |
4.4.1 从企业公民向社会责任的实践——欧姆龙倡导的企业公益性 |
4.4.2 全球化经营理念 |
4.4.3 企业丑闻的发生与企业文化向社会责任的回归 |
第五章 探微日本企业的长寿之道 |
第一节 日本长寿企业的经营理念 |
5.1.1 长寿企业概观 |
5.1.2 经营理念的历史变迁——从家训到社训 |
5.1.3 经营理念所见之长寿之道 |
第二节 日本长寿企业的传统与革新 |
5.2.1 长寿企业的继承与创新 |
5.2.2 丸红:“正、新、和”的理念传统 |
5.2.3 虎屋的革新:顾客价值创造 |
第三节 日本长寿企业的经验分析 |
5.3.1 危机下的救赎与成长 |
5.3.2 长寿企业的世代传承 |
5.3.3 长寿企业启示录 |
终章 |
一、日本企业经营理念的传承与发展——四横四纵的脉络 |
二、日本企业经营理念的特征 |
1、家族文化的影响深远 |
2、传承责任意识的深化 |
3、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的契合 |
4、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 |
三、日本企业经营理念的历史评价 |
1、发展脉络助推企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2、完善企业界经营伦理建设的必要性 |
3、危机下救赎的原点回归 |
4、日本式经营理念的负面性 |
四、日本企业经营理念的认识与思考 |
1、日本企业文化的反思与展望 |
2、理念与实践的背离与问题的解决 |
3、日本企业文化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
附录 日本长寿企业经营理念(社是·社训)选译 |
参考文献 |
一、日文文献 |
二、中文文献 |
后记 |
个人简历 |
(7)新世纪日本文化外交及其对中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选题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目的和方法 |
五、创新之处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文化外交的概念界定 |
第一节 文化外交中外定义辨析 |
第二节 日本语境中的文化外交 |
第二章 日本文化外交概说 |
第一节 战后日本文化外交发展的历史轨迹 |
第二节 新世纪日本文化外交的内容 |
第三节 新世纪日本文化外交的机制 |
第四节 新世纪日本文化外交的特点 |
第三章 新世纪以来日本对华文化外交 |
第一节 新世纪以来日本文化外交战略 |
第二节 新世纪以来对华文化外交的实施 |
第三节 新世纪对华文化外交的效果 |
第四章 日本文化外交的案例分析 |
第一节 机构个案分析——国际交流基金 |
第二节 活动个案分析——JET 项目在华营运 |
第五章 日本文化外交在中国的影响 |
第一节 日本对华文化外交的制约因素 |
第二节 对中国文化外交的启示 |
第三节 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谢辞 |
附表 |
(9)专业化劳动力、经济增长与产业升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经济增长的秘密 |
第二节 中国经济增长的迷局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结构和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2 文章结构和主要内容 |
1.3.3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二章 经济增长理论的回顾和评论 |
第一节 第一代经济增长理论:资本积累 |
2.1.1 哈罗德-多马模型 |
2.1.2 索罗-斯旺模型 |
第二节 第二代经济增长理论:知识积累 |
2.2.1 AK模型 |
2.2.2 干中学模型 |
2.2.3 两部门模型 |
2.2.4 罗默模型 |
2.2.5 人力资本理论 |
第三节 第三代经济增长理论:分工与专业化 |
2.3.1 斯密与杨格定理 |
2.3.2 D-S模型与分工理论的新发展 |
2.3.3 杨小凯-博兰德的分工演进理论 |
2.3.4 基姆-莫迪塔的劳动专业化理论 |
2.3.5 贝克尔-墨菲的协调成本理论 |
2.3.6 技术创新的内生化模型 |
第四节 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增长理论新发展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空间集聚与内生专业化劳动力 |
第一节 DS理论的空间化 |
第二节 模块化分工与现代产业组织 |
3.2.1 模块化分工引起社会分工深化与规模收益递增 |
3.2.2 模块化分工与空间产业扩散与集聚 |
第三节 一个标准的产业升级动态均衡解:戴群解 |
3.3.1 非空间的内生专业化劳动力 |
3.3.2 专业化劳动力与空间产业集聚 |
第四节 对内生专业化劳动力与空间集聚的再考察 |
3.4.1 空间集聚推动企业内部分工转变为社会分工 |
3.4.2 分工与专业化劳动力的演进过程 |
3.4.3 企业边界、产业边界与专业化劳动力的细分 |
第五节 内生专业化劳动力增长理论的扩展 |
3.5.1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落后国家或地区创新活动的特征 |
3.5.2 开放式创新与模块化分工形成了持续的规模报酬递增效应 |
3.5.3 基于内生专业化劳动力的经济赶超过程 |
第四章 内生专业化劳动力增长的深圳模式 |
第一节 有关产业外包与生产率实证研究的理论综述 |
第二节 深圳动态产业升级的起点与主要特征 |
4.2.1 深圳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
4.2.2 深圳布吉街道产业升级的故事 |
第三节 从模块化分工到内生专业化劳动力产业升级的内在机制 |
4.3.2 模块化分工组织形态变化与产业升级 |
4.3.3 模块化分工与产业升级 |
第四节 内生专业化劳动力增长过程中政府的作用 |
第五章 无边界的产业 |
第一节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
5.1.1 产业分工、聚集、升级的历程 |
5.1.2 产业发展的主要特征 |
5.1.3 高度分工的网状产业结构 |
5.1.4 产业聚集的外部性 |
5.1.5 小结 |
第二节 生物基因产业 |
5.2.1 深圳生物产业 |
5.2.2 生物基因产业 |
5.2.3 小结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5.3.1 产业无边界 |
5.3.2 创新的持续性 |
5.3.3 原始创新的重要性 |
5.3.4 产业的替代性 |
第六章 有边界、有创造的产业 |
第一节 黄金珠宝产业 |
6.1.1 产业分工、集聚、升级历程 |
6.1.2 深圳黄金珠宝产业发展特征 |
6.1.3 产业分工与专业化 |
6.1.4 网状产业结构 |
6.1.5 产业聚集的外部性 |
6.1.6 小结 |
第二节 服装产业 |
6.2.1 产业分工、集聚、升级的历程 |
6.2.2 产业发展特征 |
6.2.3 产业分工与专业化 |
6.2.4 网状产业结构 |
6.2.5 产业集聚的外部性 |
6.2.6 小结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6.3.1 产业边界确定 |
6.3.2 产业的升级趋势 |
6.3.3 产业的动态集聚趋势 |
第七章 创新的空间 |
第一节 政府的作用 |
7.1.1 推动形成有效市场环境,激发市场自身活力 |
7.1.2 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鼓励科技创新 |
7.1.3 强化政府扶持力度,促进产业集聚,推动产业升级 |
第二节 学术机构的作用 |
7.2.1 国内大学的发展与创新 |
7.2.2 大学发展推动深圳产业创新 |
7.2.3 问题 |
第三节 创新的现代服务体系 |
7.3.1 专业化并不断创新的金融服务业 |
7.3.2 创新的现代物流业 |
第八章 总结、建议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建议 |
第三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10)2007年我国继电器产业经济运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基本情况 |
1.1 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人民币 |
1.2 进出口总额突破10亿美元 |
1.3 经济效益稳步提升 |
1.4 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
2 主要特点 |
2.1 全行业平稳较快增长, 产业规模跃上新台阶 |
2.2 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 |
(1) 积极推进上市, 企业结构不断优化 |
(2) 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步伐加快, 产品层次不断提升 |
(3) 产业集聚效应显现, 形成了国际化的生产制造基地 |
(4) 区域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
2.3 自主创新能力显着增强 |
(1) 高投入促进新产品迈向更高层次 |
(2) 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
(3)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取得重大成果 |
2.4 国际化经营业绩显着 |
3 形势展望 |
3.1 国际经济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增加, 出口面临重压 |
3.2 我国宏观经济总体看好, 两化融合为产业发展带来新契机 |
3.3 产业发展面临多重压力, 发展空间与增长质量有待拓展与提高 |
(1) 资金链紧张、订单下滑 |
(2)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压力加大 |
(3) 产业面临的生态要求日益迫切 |
3.4 新技术趋势将引导新的产业发展方向 |
(1) 全力向传统产业渗透融合 |
(2) 向复合化、集成化方向演进 |
(3) 大力研发新型继电器产品及继电器新技术 |
四、欧姆龙迈向新世纪(论文参考文献)
- [1]上海市青年群体参与合唱团的动机与影响要素研究[D]. 刘昊. 上海音乐学院, 2021(09)
- [2]全面收费背景下我国高水平大学研究生奖助制度研究 ——以X大学为例[D]. 金欢. 苏州大学, 2019(04)
- [3]浅谈创新型人才的培养[J]. 王艳秋. 无线互联科技, 2014(05)
- [4]“葡北油库”数字化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D]. 唐克. 东北石油大学, 2014(02)
- [5]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演化研究[D]. 毕秀晶. 华东师范大学, 2014(05)
- [6]日本企业经营理念的历史考察 ——以家训·家宪·社训为中心[D]. 尚爻. 南开大学, 2012(07)
- [7]新世纪日本文化外交及其对中国的影响[D]. 傅泳菡. 外交学院, 2011(05)
- [8]中国图书出版月度CIP数据选摘[J]. 中国版本图书馆全国图书在版编目中心. 全国新书目, 2011(01)
- [9]专业化劳动力、经济增长与产业升级[D]. 李战杰. 南开大学, 2010(07)
- [10]2007年我国继电器产业经济运行分析[J]. 金峻. 机电元件, 2008(04)
标签:中国城市群论文; 长三角城市群规划论文; 集聚效应论文; 研究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