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快“云电送粤”实施步伐云南广东两省达成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论文文献综述)
任慧[1](2020)在《新电改背景下LCJ能源销售公司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指出2015年3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正式印发,开启了我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序幕,掀起了我国电力市场建设发展的浪潮。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方案设计了“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电力体制架构,提出了“三放开,一独立,三强化”的改革重点和路径。其中,售电侧市场化改革是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亮点和重点,《关于推进售电侧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向社会资本开放售电业务,多途径培育售电侧市场竞争主体,给发电侧和用户侧提供公平交易的渠道,提升售电服务质量和用户用能水平。新电改的积极有序推进,售电市场的逐步放开,给电力市场新兴主体售电公司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创造了巨大的盈利空间。但售电公司普遍缺乏电力市场化交易技能与经验,同时,市场交易体制不完善、电改政策导向不明朗、售电市场复杂多变等因素都为售电公司的发展带来了巨大风险和挑战。本文基于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实际推进情况,针对电力市场新兴主体售电公司,从市场营销的角度对其展开全面分析研究。LCJ能源销售公司作为国有大型发电企业的全资售电公司,研究其营销策略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及理论意义。首先,研究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背景、方案设计、改革进程,剖析LCJ能源销售公司营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其次,利用PEST分析、波特五力模型分析对LCJ能源销售公司营销环境及竞争环境进行多角度分析,并通过对其营销业务的SWOT分析,识别出公司的竞争优劣势和风险。最后,开展全新的售电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进而制定公司市场营销策略,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为市场上同类型售电公司提高市场营销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提供依据。
赵磊[2](2017)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机制创新研究》文中提出泛珠三角区域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在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推进新一轮泛珠三角区域合作,需要进一步加强机制创新,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探索内地与港澳合作、东中西合作、跨省(区)合作、流域合作的新模式,为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提供更有力的制度支撑。本文对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背景与源起、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机制创新的价值意义以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机制研究现状进行系统梳理,并结合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府际关系与复合行政理论,对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机制建设进展情况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进行深入总结分析。同时,采用比较分析法,对京津冀、长江经济带、欧盟等区域合作机制进行系统研究,分析比较不同合作机制的优势、劣势,以及对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借鉴意义。最后,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区域合作发展新格局、建设市场一体化机制、建立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机制、建立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机制、建立区域合作资金保障机制、建立生态环境协同监管和综合治理机制等合作机制创新的思路和建议。
万楚林[3](2018)在《国外电力市场借鉴与南方区域市场体系设计研究》文中提出现阶段,南方区域范围内已成功运行4个省内电力市场和1个跨区跨省电力市场,走在国家电改前列。但随着发用电计划的进一步放开,省内中长期电量交易模式开始面临资源优化空间小、省内交易集中度高、中长期电量合约难以分解执行、电价形成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同时,在《关于开展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办能源[2017]1453号)颁布的背景下,以广东为起步的南方区域成为了国内第一批电力现货市场试点,南方区域现货市场建设将成为下一阶段政府和电网企业的重要任务。本文针对南方区域范围内电力市场发展所遇到的问题,结合国家政策颁布下的市场建设需求,进行了以下研究工作:首先,以美国PJM、英国和北欧电力市场作为国外成功运行的电力市场典型代表,以南方区域省内及省间电力市场为研究对象,深入调研所属在地区的电力工业特点、交易调度机构设置、电力市场模式及其交易品种。结合电力工业和市场建设基础的对比,分析市场模式及交易品种的设计逻辑,为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设计提供借鉴经验。其次,以我国国情、国家战略及电网企业的业务设置特点为基础,借鉴国外电力市场设计逻辑和发展经验,提出兼顾多模式的区域共同市场设计方案,并结合南方区域电力工业特点、市场发展基础及关键问题解决思路,设计适用于南方区域的电力市场模式。再次,提出交易计划执行与交易结算的协调与衔接方法,提出差价电量合同的曲线分解办法。理论上验证调度计划及交易结算的可行性,最终形成南方区域电力市场的完整体系。最后,结合国外多模式下电力市场交易品种设计的逻辑分析,以所提出的南方区域电力市场模式为基础,从交易标的、交易周期、交易方式等方面设计出适用于兼顾多模式的南方区域共同市场交易品种,形成交易品种库。
程瓯[4](2016)在《中国电信产业的R-SCP分析》文中指出电信产业是中国近十几年来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电信产业视为自然垄断产业,电信服务的基础性、网络的完整性以及电信运营的规模经济性决定了电信产业的自然垄断属性。1994年,中国联通的进入打破了电信业的垄断,之后中国电信业经历了几次大的拆分,电信市场的竞争格局基本形成。2008年电信产业融合重组,形成电信、移动和联通三足鼎立的局面。随着产业的发展和通信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三网融合”政策的推进和移动互联网时代商业模式的变革,中国电信产业市场结构失衡、业务增长乏力的问题己经显现出来,在这些现象的背后,隐藏着规制与竞争方面的深层次的问题。因此,在打破垄断引入竞争以后,如何形成均衡的市场竞争格局,如何进一步规范市场行为,如何进一步完善电信监管机制,为电信运营商之间的有效竞争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对垄断性较强但又具有一定竞争性的电信产业来说,单纯用规制理论或产业组织理论进行分析,都是有失偏颇的。因此,本文在“SCP”范式的基础上,结合电信产业的经济特性,将产业组织理论和规制理论相融合,构建了“政府规制-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R-SCP"理论分析框架,并通过这个理论框架对电信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以及电信产业规制进行研究,结合“三网融合”、移动互联网等新态势,对电信产业进行全面的实证分析,为我国电信业的产业组织发展、电信产业政策和规制改革等提出新的建议,为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本文的研究内容归纳起来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和理论基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内容。主要对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作了介绍。对相关理论进行考察,在回顾自然垄断理论、规制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上,分析“SCP”范式对自然垄断产业的适用性以及局限性。第二部分构建电信产业"R-SCP"理论分析框架,包括第三章和第四章的内容。介绍了我国电信产业的发展历程,分析电信产业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结合电信产业所具有的自然垄断与竞争特性,构建"R-SCP"理论分析框架,在该理论框架内,规制、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都是电信产业的内生变量,规制影响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同时也受到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与绩效的影响。第三部分是实证研究部分,包括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的内容。运用"R-SCP"理论分析框架对中国电信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进行实证分析。重点分析不对称规制、“三网融合”对市场结构的影响,分析“移动通信转售”、手机实名制等产业政策变化以及放松规制对市场行为的影响,结合电信产业几次大的拆分和重组,对各个阶段的市场绩效进行实证分析。第四部分是移动互联网对电信产业组织及规制的影响,主要是第八章的内容。分析移动互联网对电信产业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影响,并以“微信”为例分析移动互联网对电信产业语音、短信业务的替代作用,指出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产业组织变革和转型方向,探索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产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并分析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产业规制的新特点。第五部分是中国电信业产业组织有效化及规制合理化建议,包括第九章和第十章的内容。介绍了电信产业组织有效化的内涵及目标,规制合理化与产业组织有效化的关系,以及产业融合对电信规制的影响,借鉴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电信规制与改革经验,对中国电信业产业组织有效化及规制合理化提出政策建议。最后,对全文的主要结论进行总结,对下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本文研究表明,中国电信业的产业组织受到政府规制和市场机制两方面的共同影响,随着产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和进一步放松规制,市场机制对电信产业组织的影响将越来越强。但由于电信产业所具有的网络特性,政府规制仍然有必要保持。政府需要改变直接用行政手段参与电信业产业组织调整的状况,更多地借助市场机制实现对电信产业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的调整,重点关注对公平竞争环境的塑造和保护。
蒋丹丹[5](2016)在《“泛珠”经济合作与域内企业赴桂投资相互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区域经济合作是区域内的经济主体在市场和资源共享、投资、贸易、产业发展等领域相互合作,形成利益共同体的过程。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化,特别是投资自由化、投资便利化、产业分工合作、市场和资源共享、公共产品供给水平提升等,理论上可以有效扩大投资主体的市场需求,降低投资主体的投资成本和风险,化解投资活动中的各种障碍,从而产生较为明显的投资促进效应。与此同时,既有的理论研究成果以及国内外区域经济合作实践案例也表明,投资主体受益于区域经济合作投资促进效应而产生的在区域内更为活跃的投资行为,包括在区域产业和区域空间分布等领域的投资决策,亦进一步加深了区域各方经济合作的联系,促进了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化。伴随着我国开放经济进程的深化,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三角、珠三角以及环渤海等地区的经济合作态势如火如荼。长三角经济带和京津冀经济圈已于2015年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标志着我国跨省级行政区划的区域经济合作战略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如果考察省级经济行政区划,上述投资促进效应又大致可以分解为三种形式:域内企业跨省投资的促进效应、域内企业省内投资的促进效应和域外企业赴域内投资的促进效应。相较而言,域内企业跨省投资行为对加强区域各方经济合作有更为直接的促进作用。论文基于兼顾区域经济合作与投资相互关系分析的考虑,同时也受数据搜集、内容篇幅、个案企业投资决策边界界定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将研究视角锁定为域内企业受区域经济合作相关政策和制度供给刺激而产生的跨省投资现象。事实上,早在2004年,广东、广西、湖南、福建等内地9省区和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签署通过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泛珠”三角经济区内“9+2”省区合作模式的正式启动。从迄今为止长达12年的跨省区域经济合作实践历程以及涵盖东中西部省区的合作主体看,“泛珠”合作无疑更具有研究样本的典型性,其研究素材也相应更加丰富。此外,结合笔者身处广西以及立志投身于广西经济建设的实际,遂将“泛珠”域内企业的赴桂投资行为作为研究范例。需要强调的是,基于以域内企业跨省投资现象作为研究视角的基本思想,本文对“域内企业”概念指向性地界定为除广西之外的其他“泛珠”省区企业。因此,论文立足于“泛珠”经济合作,聚焦于“泛珠”经济合作和域内企业赴桂投资相互关系的研究,并通过实地走访广西区发改委、广西区工信委、广西区商务厅以及四川、湖南、江西、福建、广东等省的驻桂商会和典型企业,收集了大量一手素材,在此基础上力求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入探讨我国区域经济合作中关于投资促进的相关制度安排和政策供给,从而进一步提升域内企业跨省投资水平和效率,并通过投资水平的提升促进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化。论文以开放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投资理论为基础,界定了“泛珠”域内企业的概念以及域内企业跨省投资行为。在此基础上,论文首先梳理了“泛珠”经济合作逾10年的发展历程,详细描述了“泛珠”合作框架下的相关政策设计、制度安排和主要合作领域及其成果,并从总体规模、空间分布、行业分布三个层面反映域内企业跨省投资的整体情况。然后立足于域内企业赴桂投资的实际,分省介绍“泛珠”其他省区企业在广西的投资情况,并对“泛珠”经济合作背景下域内企业赴桂投资的发展和域内企业赴桂投资影响下“泛珠”经济合作的发展情况进行研究,探讨“泛珠”经济合作和域内企业赴桂投资的相互关系。从而通过对“泛珠”经济合作与域内企业赴桂投资相互关系的研究,挖掘当前制约域内企业赴桂投资的深层次原因,以提出促进企业省际投资进而提升“泛珠”经济合作水平的参考性建议。论文研究表明,十余年来“泛珠”经济合作通过投资效应、规模经济效应和政府、利益、市场驱动机制促进了域内企业赴桂投资,使得域内企业赴桂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行业和空间分布结构不断优化。而域内企业的赴桂投资又通过资源配置效应、产业集聚效应和经济增长效应进一步深化了“泛珠”经济合作,形成了互动。但同时,资金短缺、人才紧张、市场环境有待改善等消极因素对域内企业的影响,阻碍了企业的赴桂投资活动。经分析,政府和企业的良性互动是解决域内企业跨省投资困难,促进区域经济合作的关键。在企业提高自身实力和竞争力的基础上,中央和地方政府要积极发挥职能,从根本上弥补“泛珠”经济合作制度安排层面的短板,完善区域的体制机制设计,改善区域投资环境,最终破解域内企业跨省投资和“泛珠”经济合作的发展瓶颈。
吕翔[6](2014)在《区域冲突与合作及制度创新研究 ——以京津冀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城市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地方经济越来越以区域经济的方式参与全球分工和竞争,一体化的区域也成为地区和国家参与竞争的基本单位。同时也涌现了大量区域公共问题,这些问题都超越了行政区划的界限,其解决依赖于区域内各地方政府的联合治理。最近频发的环境问题让京津冀再次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美丽中国”和“中国梦”的实现面临生态环境的巨大挑战。京津冀地区还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经济中心和进出口门户,其发展对于缩小国内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和枢纽地位。为此,京津冀地区的区域冲突与区域合作问题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强烈关注。可见,区域合作已是京津冀地区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我国中央政府管理体制的不足以及地方政府间合作机制的缺乏带来了许多许多不良后果,如战略规划、产业项目、基础设施以及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区域冲突,这也成为京津冀地区区域合作的主要体制性障碍。因此,如何破除这些障碍,避免京津冀区域冲突并推进区域合作对于其自身发展,乃至我国竞争力在全球地位的提升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回顾了以往关于区域冲突与合作的相关文献后发现,现有文献主要存在两大不足:一是对交易成本影响区域冲突与合作的机制分析过于笼统,二是对地方政府在区域冲突与合作中博弈行为的分析不够全面,特别是在税收竞争模型中常忽略晋升激励和交易成本这两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为此,本文以区域合作面临的制度障碍以及障碍破除为落脚点,对以上两个问题进行探索,并结合京津冀地区的现实情况,为京津冀地区的区域合作问题提出制度创新方面的政策建议。全文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在分析现实背景与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章在分析现实背景与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论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介绍了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框架、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点,并对基本概念进行界定。第二章,区域冲突与合作机理分析:本文从交易成本和政府激励双重因素的视角深入分析区域冲突与合作的内在机理,并系统分析了交易成本因素如何影响区域冲突与合作,突破了现有文献的分析常过于笼统的缺陷。第三章,区域冲突与合作博弈论分析:区域冲突与合作的博弈论分析。首先,本文在对地方政府间关系进行简单综述后,得出解决区域冲突与合作的关键在于地方政府间利益的协调和分配,由此引入博弈论模型。其次,介绍了四种基本博弈模型,最后,引入一个综合模型——晋升激励以及交易成本作用下的税收博弈。第四章,京津冀地区博弈资源比较。本文从要素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和政治权力三方面对京津冀各地区的博弈资源进行比较,以表明地方政府间的非对称性。第五章,京津冀区域冲突与合作现状分析。本文将京津冀区域冲突的表现分四方面进行讨论,分别是战略规划、产业项目、基础设施以及资源环境,京津冀的区域合作则主要体现在产业项目、基础设施和资源环境三方面。第六章,影响京津冀区域合作的制度障碍。将导致京津冀合作不足而冲突过度的制度障碍分为中央政府管理体制障碍以及地方政府间合作制度障碍。第七章,京津冀区域合作动力机制与制度创新分析。对京津冀区域合作如何推进进行阐述。第八章,结论与研究展望。
杨桂芬[7](2011)在《云南建设境内外电力交换枢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能源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电力作为一种应用最广泛、使用最方便和最清洁的二次能源,是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云南具有建设境内外电力交换枢纽的独特优势和基础。把云南建设成为境内外电力交换枢纽也是桥头堡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对云南建设境内外电力交换枢纽的条件、基础、面临的困难及如何推进电力交换枢纽建设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研究的相关背景、意义,以及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析了云南建设境内外电力交换枢纽的条件。分为三节,第一,云南独特的区位与能源资源优势为其打造境内外电力交换枢纽提供了前提条件;第二,大湄公河次区域电力合作为云南建设境内外电力交换枢纽创造了重要条件;第三,云南建设境内外电力交换枢纽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第三部分从云电东送和云电外送两个方面分析云南建设境内外电力交换枢纽进展。云南具有打造境内外电力交换枢纽的良好优势,电力交换枢纽初见端倪。第四部分主要分析了云南打造境内外电力交换枢纽面临的困难。论文最后一部分提出了云南建设境内外电力交换枢纽的对策。
孙浩[8](2011)在《西电东送电价机制与经营管理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电东送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在西电东送为南方联网省(区)带来可观效益的同时,由于各种原因,目前西电东送中也存在各参与方利益分配不均衡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方参与西电东送的积极性,阻碍了西电东送战略的顺利实施。因此,深入剖析当前西电东送的利益分配格局,寻找利益失衡的深层原因,研究协调各方主体利益、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的关键问题,对促进西电东送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站在社会、主体的高度总结了西电东送实施以来取得的成效,客观地测算了西电东送当前的利益分配格局现状并分析了利益失衡的深层原因。其次,建立了输配电价测算模型,分别在单一制电价模式与两部制电价模式下对“十二五”期间合理的输电电价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合理优化价格机制的必要性,并从前瞻性角度出发对采用两部制电价方案的积极性进行了探讨,论证得出采用两部制电价方案有利于控制电网公司的收益在合理范围内,有利于提高电网的利用率、促进电力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引导电源投资并且与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的两部制改革方向一致。最后本文根据西电东送双边交易现状存在的问题明确了交易模式的改进方向,分为过渡阶段与市场化阶段对未来西电东送交易模式进行了研究设计,提出了加强线损管理和计量管理的建议,论证了在输电网建设项目中采用融资租赁模式的可行性,建立了融资租赁与贷款方式的收益对比分析模型以支持输电企业的融资决策。
陈利君[9](2010)在《建设电力“桥头堡”的思考》文中指出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全局、根据国内外发展新形势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发展开放型经济、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重大战略举措。电力作为云南的支柱产业,在"桥头堡"建设新的形势下,只有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努力提高国际竞争力,才能更好地支持"桥头堡"建设。
张世宏[10](2010)在《云南省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04年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正式诞生以来,泛珠各省区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合作内容也在不断深化。云南省在积极推进参与区域各方的合作中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受自身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使云南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中的获利能力有限。本论文首先回顾了云南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以来的工作进展和所取得的各项成效,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云南省参与该区域合作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受自身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三次产业分布不合理以及产业整体竞争力较弱的影响,使云南省参与该区域合作的整体层次不高,主要表现为以要素禀赋驱动,在区域分工中处于资源要素和劳动力的供给者;同时,承接来自区域内的产业转移效果不佳,对自身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以及作为落后省区在参与合作中利益分享不均衡、参与合作的基础设施与政策环境有待改善等。本论文接着详细分析了云南省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云南省的劣势主要表现在能力结构、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和文化教育等方面,同时云南省面临广西“泛北部湾”合作机制的竞争,面临与其他省际之间承接发达省区产业转移的竞争。结合云南省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资源、区位、特色产业以及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市场开拓和劳动力成本等方面优势,作者认为:首先应对重点合作区域和合作伙伴进行选择,将广东、香港和四川作为第一层次和重点区域进行推进,利用广东、香港丰富的资金、技术、人才和市场信息来弥补云南的不足,加快对外力投资的吸收力度。同时,四川技术、人才、产业等方面优势明显,也应成为云南开展经济合作的重点区域,此外还要加强与广西在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衔接和合作,降低云南与东南沿海地区之间的物流成本,促进西电东送和区域能源供应一体化建设,增强云南及经济发展的后劲;其次,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面向西南开放的区位和国际大通道优势,充分发挥自身在一些特殊产业上的优势,发挥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市场开拓优势,进行合理规划。加大云南承接泛珠三角区域内产业转移的力度,加强对资金、技术和项目的吸引力度,加快以工业园区为主体的承接产业转移的载体建设,同时合理布局产业承接的省内区域布局,尤其要注重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承接,以逐步形成良性互动的产业发展格局,促进云南省的产业结构升级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第三,在注重以国际大通道和省际大通道为主的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基础上,应更加重视软件建设,在通关效率等贸易便利化、信息平台建设、农产品的绿色通道建设以及区域内的生产要素流动市场环境方面力争有较大的改善。最后,本着确保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指导思想,作为珠江发源地的云南省应积极推动建立区域利益协调机制,呼吁建立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机制,以确保泛珠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快“云电送粤”实施步伐云南广东两省达成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快“云电送粤”实施步伐云南广东两省达成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论文提纲范文)
(1)新电改背景下LCJ能源销售公司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思路 |
二、技术路线 |
第五节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电力市场 |
二、市场营销基本概念 |
三、电力市场营销 |
第二节 市场营销理论及分析工具 |
一、4P营销理论 |
二、PEST分析 |
三、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
四、SWOT分析 |
五、STP战略分析 |
第三章 新电改背景下LCJ能源销售公司营销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一节 公司简介 |
第二节 电力体制改革概述 |
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 |
二、云南省电力体制改革 |
第三节 LCJ能源销售公司营销现状及问题分析 |
一、LCJ能源销售公司营销现状 |
二、LCJ能源销售公司营销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LCJ能源销售公司营销形势分析 |
第一节 营销环境分析 |
一、PEST分析 |
二、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
第二节 营销业务SWOT分析 |
一、优势 |
二、劣势 |
三、机会 |
四、威胁 |
第五章 LCJ能源销售公司营销策略研究 |
第一节 STP战略分析 |
一、售电市场细分 |
二、目标市场战略 |
三、市场定位战略 |
第二节 营销策略制定 |
一、产品策略 |
二、价格策略 |
三、渠道策略 |
四、促销策略 |
五、服务策略 |
第三节 营销策略的执行保障 |
一、构建新型电力营销体制 |
二、提升服务水平及质量 |
三、构建新型的营销信息化系统 |
四、建立风险防范长效机制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机制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导言 |
(一)论文的研究背景 |
(二)论文选题的意义 |
(三)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机制研究现状 |
(四)本文研究的思路和创新之处 |
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机制创新的概念和理论基础 |
(一)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机制创新的概念 |
(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机制创新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三、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机制建设进展情况及面临问题 |
(一)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机制建设的主要进展 |
(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
四、国内外区域合作机制建设的实践和启示 |
(一)长江经济带合作机制建设的主要经验 |
(二)京津冀协同发展机制建设的主要经验 |
(三)欧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经验 |
(四)国内外区域合作机制建设的启示 |
五、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机制创新的政策建议 |
(一)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机制创新的基本框架 |
(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机制创新措施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国外电力市场借鉴与南方区域市场体系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家电力市场改革背景 |
1.1.1. 新一轮电力市场改革实质 |
1.1.2. 区域市场建设背景 |
1.2. 国内外区域电力市场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区域电力市场研究现状 |
1.2.2. 国外区域电力市场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电力市场研究现状总结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1.4. 课题研究创新点及意义 |
第二章 国外典型电力市场的分析及借鉴 |
2.1. 国外电力市场模式概况 |
2.2. 美国PJM电力市场 |
2.2.1. 电力工业特点 |
2.2.2. 交易调度机构设置 |
2.2.3. 电力市场体系 |
2.3. 英国电力市场 |
2.3.1. 电力工业特点 |
2.3.2. 交易调度机构设置 |
2.3.3. 电力市场体系 |
2.4. 北欧电力市场 |
2.4.1. 电力工业特点 |
2.4.2. 交易调度机构设置 |
2.4.3. 电力市场体系 |
2.5. 国外电力市场设计对比及逻辑分析 |
2.5.1. 电力工业基础对比 |
2.5.2. 市场模式对比及逻辑分析 |
2.5.3. 市场交易品种对比及逻辑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建设的基础条件 |
3.1. 电力工业特点 |
3.1.1. 电源结构特点 |
3.1.2. 电网建设情况 |
3.1.3. 负荷增长情况 |
3.2. 市场建设基础 |
3.2.1. 省内省间市场体系 |
3.2.2. 交易调度机构设置 |
3.2.3. 市场主体准入情况 |
3.2.4. 省内省间交易情况 |
3.2.5. 省内省间交易品种 |
3.3.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建设面临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思路 |
3.3.1. 南方区域电力工业结构面临的问题 |
3.3.2.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建设面临的问题 |
3.3.3. 解决思路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体系设计 |
4.1. 市场设计目标 |
4.2.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模式选择 |
4.2.1. 区域电力市场模式的设计内容 |
4.2.2.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设计基本原则 |
4.2.3. 国外电力市场模式适应性分析 |
4.2.4. 南方区域兼顾多模式的共同市场设计 |
4.2.5. 市场整体特点 |
4.3. 市场体系构建与衔接 |
4.3.1. 交易执行计划的协调与衔接 |
4.3.2. 交易结算的协调与衔接 |
4.4.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建设红利分析 |
4.4.1. 市场体系特点 |
4.4.2. 市场建设红利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交易品种设计 |
5.1.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交易品种分析设计 |
5.1.1. 交易标的设计 |
5.1.2. 交易周期的设计 |
5.1.3. 交易方式的设计 |
5.2.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交易品种库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中国电信产业的R-SCP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思路、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自然垄断理论 |
2.1.1 早期自然垄断理论 |
2.1.2 传统自然垄断理论 |
2.1.3 现代自然垄断理论 |
2.2 规制理论 |
2.2.1 规制公共利益理论 |
2.2.2 规制俘获理论 |
2.2.3 规制经济理论 |
2.3 产业组织理论 |
2.3.1 产业组织理论概述 |
2.3.2 产业组织理论的SCP范式 |
2.3.3 传统SCP范式对自然垄断产业的适用性分析 |
2.4 中国电信业的产业特性 |
2.4.1 中国电信业的技术经济特征 |
2.4.2 电信业技术经济特征的变化 |
2.4.3 电信企业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
第3章 中国电信业的发展历程及面临的新问题 |
3.1 中国电信产业的发展历程 |
3.1.1 中国电信产业发展初期 |
3.1.2 中国电信业市场拆分重组历程 |
3.2 中国电信产业监管政策演进 |
3.2.1 从垄断到调整市场结构引入竞争 |
3.2.2 从调整市场结构转向规范市场行为 |
3.2.3 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提高市场绩效——成立中国铁塔公司 |
3.3 中国电信产业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 |
3.3.1 移动互联网对电信业传统商业模式形成挑战 |
3.3.2 “三网融合”政策推进加剧了电信市场竞争 |
3.3.3 电信运营商在产业链中的主导地位逐渐弱化 |
3.3.4 防范打击电信诈骗对运营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第4章 构建“R-SCP”电信产业分析框架 |
4.1 电信业规制的目标 |
4.2 电信业规制的主要内容 |
4.3 中国电信产业规制的现状 |
4.4 现有理论在电信产业组织研究中的局限性分析 |
4.4.1 “SCP”范式在电信产业组织研究中的局限性 |
4.4.2 规制理论在电信产业组织研究中的局限性 |
4.5 电信产业组织的研究思路 |
4.5.1 决定电信产业组织变迁的重要因素 |
4.5.2 电信产业组织研究的主要思路 |
4.6 构建基于规制的“R-SCP”理论分析框架 |
4.6.1 “R-SCP”框架的逻辑关系 |
4.6.2 “R-SCP”理论框架对电信产业的适用性 |
第5章 基于规制的中国电信产业市场结构分析 |
5.1 影响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 |
5.2 中国电信产业市场结构分析 |
5.3 政府行为对电信市场结构的直接塑造 |
5.3.1 放松进入规制与引入竞争 |
5.3.2 电信纵向拆分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
5.3.3 电信南北拆分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
5.4 不对称规制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
5.4.1 进入者策略与在位者优势 |
5.4.2 不对称规制对市场份额和价格的影响 |
5.4.3 不对称规制与联通CDMA手机补贴 |
5.4.4 不对称规制对市场结构的影响——3G/4G牌照发放 |
5.4.5 “单向携号转网”规制政策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
5.5 企业行为对电信市场结构的影响 |
5.5.1 中国电信的限制性定价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
5.5.2 中国移动的差异化策略对市场份额的影响 |
5.5.3 中国联通的技术创新行为 |
5.6 产业融合对电信业市场结构的影响 |
5.6.1 三网融合对电信产业市场结构的影响 |
5.6.2 中国三网融合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5.6.3 中国广电成为第四大电信运营商影响市场格局 |
第6章 基于规制的中国电信产业市场行为分析 |
6.1 市场行为的影响因素 |
6.1.1 影响电信企业市场行为的主要因素 |
6.1.2 规制条件下企业行为特征分析 |
6.1.3 中国电信企业各阶段行为分析 |
6.2 规制与放松规制对电信市场行为的影响 |
6.2.1 规制失效下电信企业的排他性行为 |
6.2.2 不对称规制下的电信市场竞争行为 |
6.2.3 电信企业对规制的突破与放松规制 |
6.3 市场结构对市场行为的影响——以中国联通为例 |
6.3.1 中国联通3G市场定位 |
6.3.2 中国联通3G六统一运营策略 |
6.3.3 中国联通价格行为分析 |
6.3.4 中国联通非价格行为分析 |
6.3.5 中国联通组织调整行为分析 |
6.4 产业政策对电信企业市场行为的影响 |
6.4.1 “移动通信转售”对电信企业行为的影响 |
6.4.2 手机实名制对电信企业行为的影响 |
第7章 基于规制的中国电信产业市场绩效分析 |
7.1 中国电信产业市场绩效的评价方法 |
7.1.1 产业组织理论对经济绩效的评价内容 |
7.1.2 竞争和规制对电信产业市场绩效的影响 |
7.1.3 中国电信产业市场绩效的衡量指标 |
7.2 中国电信产业绩效的实证分析 |
7.2.1 完全垄断阶段的绩效分析(1994年之前) |
7.2.2 双寡头垄断阶段的绩效分析(1994-1998年) |
7.2.3 引入竞争阶段的绩效分析(1999-2001年) |
7.2.4 扩大竞争阶段的绩效分析(2002-2008年) |
7.2.5 电信业重组后的绩效分析(2009年至今) |
7.3 中国电信产业市场绩效的总体评价 |
第8章 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产业的新特征及其规制 |
8.1 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及趋势 |
8.2 移动互联网对电信产业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影响 |
8.2.1 电信运营商产业主导权丧失 |
8.2.2 电信运营商进一步被管道化 |
8.2.3 移动互联网业务替代传统电信业务——以“微信”为例 |
8.2.4 免费模式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成为主导 |
8.3 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产业组织变革与转型 |
8.3.1 从全业务运营商转向综合信息服务商 |
8.3.2 运营重心从传统语音转向数据应用 |
8.3.3 由纯管道经营向智能管道转型 |
8.4 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产业市场竞争行为 |
8.4.1 开展4G流量价值经营提升市场绩效 |
8.4.2 搭建应用平台与OTT企业合作运营 |
8.4.3 重视应用服务——以移动支付为例 |
8.4.4 以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技术提升电信产业竞争力 |
8.5 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产业规制的新特点 |
第9章 中国电信业产业组织有效化及规制合理化建议 |
9.1 电信产业组织有效化的内涵及目标 |
9.2 规制合理化与产业组织有效化的关系 |
9.3 产业融合对电信业规制的影响 |
9.3.1 电信产业和广电产业的市场化程度分析 |
9.3.2 相关市场主体存在各自的利益诉求 |
9.3.3 行业监管者维护部门利益以及职责有所差异 |
9.4 外国电信产业规制与改革经验 |
9.4.1 英国电信产业规制与改革 |
9.4.2 美国电信产业规制与改革 |
9.4.3 国外电信产业规制与改制的启示 |
9.5 中国电信产业的规制改革建议 |
9.5.1 产业融合背景下规制重构的保障机制 |
9.5.2 电信产业市场竞争政策的趋势 |
9.5.3 中国电信业产业组织有效化建议 |
9.5.4 中国电信业规制合理化建议 |
第10章 总结与展望 |
10.1 研究结论 |
10.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后记 |
(5)“泛珠”经济合作与域内企业赴桂投资相互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意义 |
(二)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 研究内容 |
2. 研究方法 |
(三)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1. 可能的创新点 |
2. 存在的不足 |
一、“泛珠”经济合作框架下企业跨省投资的理论基础 |
(一) 相关概念界定 |
1. “泛珠”经济合作 |
2. 域内企业 |
3. 跨省投资 |
(二) 企业投资与区域经济合作:原理及代表性理论 |
1. 企业投资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关系 |
2. 区域经济合作背景下企业跨区域投资的代表性理论 |
(三)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 企业跨区域投资的研究综述 |
2. “泛珠”经济合作的研究综述 |
二、“泛珠”经济合作与域内企业跨省投资现状 |
(一) “泛珠”经济合作的历程与现实格局 |
1. “泛珠”经济合作的历程 |
2. “泛珠”经济合作的现实格局 |
(二) “泛珠”经济合作背景下的域内企业跨省投资现状 |
1. 总体规模 |
2. 空间分布 |
3. 行业分布 |
三、“泛珠”域内企业赴桂投资的格局 |
(一) 香港企业赴桂投资 |
(二) 澳门企业赴桂投资 |
(三) 广东企业赴桂投资 |
(四) 福建企业赴桂投资 |
(五) 湖南企业赴桂投资 |
(六) 四川企业赴桂投资 |
(七) 江西企业赴桂投资 |
(八) 贵州企业赴桂投资 |
(九) 云南企业赴桂投资 |
(十) 海南企业赴桂投资 |
四、“泛珠”经济合作与域内企业赴桂投资相互关系分析 |
(一) “泛珠”经济合作背景下域内企业赴桂投资的发展 |
1. 域内企业赴桂投资规模的演变 |
2. 域内企业赴桂投资的空间演变 |
3. 域内企业赴桂投资的行业演变 |
(二) 域内企业赴桂投资影响下“泛珠”经济合作的发展 |
1. 交通一体化的发展 |
2. 政策一体化的发展 |
3. 市场一体化的发展 |
4. 社会一体化的发展 |
(三) “泛珠”经济合作与域内企业赴桂投资的相互关系 |
1.“泛珠”经济合作促进了域内企业赴桂投资 |
2. 域内企业赴桂投资进一步深化“泛珠”经济合作 |
五、“泛珠”域内企业赴桂投资面临的主要困难及深层次原因分析 |
(一) “泛珠”域内企业赴桂投资面临的主要困难 |
1. 企业跨区域投资的融资扶持力度不足 |
2. 区域内部的劳动力流动不协调 |
3. 外来企业的生存环境不优 |
4. 广西的整体投资环境还有待改善 |
5. 经济大环境不稳定 |
(二) “泛珠”域内企业赴桂投资面临困难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
1. 区域的制度设计相对薄弱,政策效力较为有限 |
2. 缺乏有效的政府引导 |
3. 金融体系不完善,资本市场不健全 |
4. 广西的发展滞后 |
5. 企业内部缺陷的制约 |
六、推动区域企业域内跨省投资,提升“泛珠”经济合作水平的对策建议 |
(一) 创新区域合作机制,为企业提供制度保障 |
(二) 积极发挥政府职能,有效利用行政手段 |
(三) 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区域投资环境 |
(四) 建立健全商会组织,全力为企业提供服务 |
(五) 发挥企业主动性,提高企业竞争力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区域冲突与合作及制度创新研究 ——以京津冀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现实背景与意义 |
1.1.1 京津冀区域合作是解决分权化新问题的需要 |
1.1.2 京津冀区域合作是城市化和区域一体化的需要 |
1.1.3 京津冀区域合作是统筹区域发展的需要 |
1.1.4 京津冀区域合作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需要 |
1.1.5 京津冀区域合作是探索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 |
第二节 基本概念 |
1.2.1 区域冲突与合作 |
1.2.2 京津冀地区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文献述评 |
第四节 理论背景与意义 |
第五节 研究内容、研究框架与可能的创新点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1.5.3 研究方法 |
1.5.4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冲突与合作机理分析 |
第一节 交易成本因素 |
2.1.1 基本概念 |
2.1.2 交易成本的维度与交易方式的选择 |
2.1.3 交易成本与区域冲突、合作 |
第二节 政府激励的因素 |
2.2.1 起源:政府的“经济人”属性 |
2.2.2 表现形式:税收激励和晋升激励 |
第三章 区域冲突与合作博弈论分析 |
第一节 基础博弈模型 |
3.1.1 囚徒困境博弈 |
3.1.2 保证博弈 |
3.1.3 重复博弈 |
3.1.4 讨价还价博弈 |
第二节 晋升激励以及交易成本作用下的税收博弈 |
3.2.1 假设 |
3.2.2 模型描述 |
3.2.3 模型的纳什均衡解及分析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京津冀地区博弈资源比较 |
第一节 要素禀赋的比较 |
4.1.1 自然资源 |
4.1.2 劳动力要素 |
4.1.3 资本要素 |
4.1.4 技术要素 |
第二节 经济和政治权力的比较 |
4.2.1 经济权力的比较 |
4.2.2 政治权力的比较 |
第五章 京津冀区域冲突与合作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京津冀区域冲突与合作整体现状 |
第二节 京津冀区域冲突的表现形式 |
5.2.1 战略规划的冲突 |
5.2.2 产业项目的重构与竞争性开发 |
5.2.3 基础设施的竞争与重复建设 |
5.2.4 资源环境的冲突 |
第三节 京津冀区域合作的发展历程 |
5.3.1 启动阶段 |
5.3.2 徘徊阶段 |
5.3.3 复兴阶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影响京津冀区域合作的制度障碍 |
第一节 中央政府管理体制障碍 |
6.1.1 政绩考核机制的一致性与主体功能区定位差异化的不匹配 |
6.1.2 中央政策执行与辖区居民利益诉求的矛盾 |
6.1.3 地方政府官员任期制的诱导性 |
第二节 地方政府间合作制度障碍 |
6.2.1 监督机制与奖惩机制的困境 |
6.2.2 区域利益协调机制的缺失 |
6.2.3 区域信息的不对称 |
第七章 京津冀区域合作动力机制与制度创新分析 |
第一节 京津冀区域合作动力机制 |
7.1.1 公共利益的诉求 |
7.1.2 预期收益的增大效应 |
7.1.3 中央政府的大力推进 |
第二节 从制度环境层面进行优化 |
7.2.1 加强中央政府的引导 |
7.2.2 改革政绩考核机制 |
7.2.3 转变政府职能 |
第三节 从制度设计层面进行创新 |
7.3.1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
7.3.2 建立区域基金体系 |
7.3.3 建立利益共享机制 |
7.3.4 建立生态利益补偿机制 |
第八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云南建设境内外电力交换枢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写作的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云南建设境内外电力交换枢纽的条件分析 |
第一节 云南独特的区位与能源资源优势为其打造境内外电力交换枢纽提供了前提条件 |
第二节 大湄公河次区域电力合作为云南建设境内外电力交换枢纽创造了条件 |
第三节 云南建设境内外电力交换枢纽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 |
第四节 云南建设内外电力交换枢纽具有良好的外部条件 |
第二章 云南建设境内外电力交换枢纽进展分析 |
第一节 云电东送广东大力推进 |
第二节 "云电外送"发展迅速,电力合作不断加深 |
第三节 打造国际化区域电网加速 |
第三章 云南建设境内外电力交换枢纽面临的困难 |
第一节 云南电力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
第二节 云南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电力贸易与合作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云南建设境内外电力交换枢纽面临的压力 |
第四章 云南建设境内外电力交换枢纽的对策 |
第一节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抓住时机,拓展电力市场 |
第二节 加强次区域国际合作,加强沟通交流,促进合作制度化 |
第三节 积极应对建设境内外电力交换枢纽面临的压力和风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西电东送电价机制与经营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
第2章 西电东送现状及利益格局分析 |
2.1 西电东送发展沿革 |
2.2 西电东送现行电价体系 |
2.3 西电东送现行交易模式 |
2.4 西电东送利益格局分析 |
2.4.1 西电东送利益分配现状 |
2.4.2 利益失衡深层原因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西电东送电价机制研究 |
3.1 输配电价格基本理论 |
3.1.1 输配电价格概念 |
3.1.2 输配电价格制定方法 |
3.2 合理输电价格测算与分析 |
3.2.1 单一制电价模式下的输电价格测算分析 |
3.2.2 两部制电价模式下的输电价格测算分析 |
3.3 实行两部制电价的必要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西电东送经营管理模式研究 |
4.1 交易模式研究 |
4.1.1 交易模式优化方向 |
4.1.2 未来交易模式设计 |
4.2 生产运营管理模式研究 |
4.2.1 降损策略 |
4.2.2 计量管理 |
4.3 融资方式决策研究 |
4.3.1 融资租赁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
4.3.2 融资租赁的收益分析 |
4.3.3 融资租赁与贷款方式的收益对比分析 |
4.3.4 算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10)云南省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经济合作相关文献回顾 |
2.1 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理论 |
2.2 区域经济合作理论 |
2.3 竞争优势理论与后发优势 |
2.4 云南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研究现状 |
第三章 云南省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现状分析 |
3.1 云南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工作进展 |
3.1.1 建立专门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 |
3.1.2 参加论坛与经贸洽谈会 |
3.1.3 成功承办第三届论坛与经贸洽谈会 |
3.1.4 研究和探索区域合作发展新思路 |
3.2 云南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成效 |
3.2.1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 |
3.2.2 良好开放的市场环境正在形成 |
3.2.3 能源合作取得新成效 |
3.2.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成绩显着 |
3.2.5 农业合作务实推进 |
3.2.6 无障碍旅游圈快速构建 |
3.2.7 通关便利化稳步推行 |
3.2.8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得到深化 |
3.2.9 科技、信息交流合作日趋紧密 |
第四章 云南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
4.1 参与合作的整体层次不高 |
4.1.1 经济发展水平在泛珠区域处于落后地位 |
4.1.2 云南省的三次产业分布较落后 |
4.1.3 支柱产业与泛珠其他省(区)之间产业趋同 |
4.1.4 各产业科技水平低、产业整体竞争力差 |
4.1.5 在每年的固定资产投资中外资投入比例极低 |
4.2 云南承接产业转移效果不佳 |
4.2.1 地区差距性导致合作障碍 |
4.2.2 产业转移多为资源控制型,产业结构升级效应不明显 |
4.2.3 产业转移的空间分布集中 |
4.3 区域合作的基础设施与政策环境待改善 |
4.3.1 交通设施方面 |
4.3.2 政策环境方面 |
4.4 区域合作的利益不均衡 |
第五章 云南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SWOT分析 |
5.1 云南省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优势(STRENGTH) |
5.1.1 资源互补优势 |
5.1.2 区位/通道优势 |
5.1.3 特色产业优势 |
5.1.4 市场开拓优势 |
5.1.5 劳动力成本优势 |
5.2 云南省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劣势(WEAKNESS) |
5.2.1 能力结构劣势 |
5.2.2 产业结构劣势 |
5.2.3 基础设施劣势 |
5.2.4 文化教育劣势 |
5.3 云南省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机遇(OPPORTUNITY) |
5.3.1 区域合作机遇 |
5.3.2 加快基础设施、通道建设及现代物流发展机遇 |
5.3.3 承接产业转移机遇 |
5.3.4 重点行业发展机遇 |
5.3.5 深化农业合作,推进农业产业化 |
5.3.6 转移农村劳动力和积累人力资本机遇 |
5.4 云南省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面临的挑战(THREAT) |
5.4.1 面临广西"泛北部湾"等合作机制的竞争 |
5.4.2 省际之间对贸易伙伴的竞争 |
5.4.3 省际之间对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竞争 |
第六章 云南省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对策措施 |
6.1 合作区域的层次与合作内容选择 |
6.1.1 合作伙伴的层次选择 |
6.1.2 重点合作区域的合作内容 |
6.1.3 潜在合作区域的的合作内容 |
6.2 合理规划,加大云南承接产业转移力度 |
6.2.1 制定云南承接泛珠三角各层次重点合作区域的产业转移规划 |
6.2.2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资金和项目的吸引力度 |
6.2.3 加强承接产业转移的载体建设 |
6.2.4 逐步形成良性互动的产业发展格局 |
6.2.5 合理布局产业承接区域 |
6.2.6 注重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承接 |
6.3 改善区域合作的基础设施,构筑一体化的交通基础设施体系 |
6.3.1 推动国际大通道建设 |
6.3.2 推动省际大通道建设 |
6.3.3 加强信息平台的建设和信息技术的对外合作 |
6.4 重视云南省作为"桥头堡"的软件建设 |
6.4.1 解决交通瓶颈问题,提高通关效率 |
6.4.2 促进泛珠与东盟广泛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建设 |
6.5 加快体制对接,推进统一市场建设 |
6.6 完善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利益协调机制 |
6.6.1 探索区域利益协调方式 |
6.6.2 建立区域利益协调机构 |
6.6.3 确保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加快“云电送粤”实施步伐云南广东两省达成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电改背景下LCJ能源销售公司营销策略研究[D]. 任慧.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2]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机制创新研究[D]. 赵磊. 兰州大学, 2017(04)
- [3]国外电力市场借鉴与南方区域市场体系设计研究[D]. 万楚林.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1)
- [4]中国电信产业的R-SCP分析[D]. 程瓯. 武汉大学, 2016(01)
- [5]“泛珠”经济合作与域内企业赴桂投资相互关系研究[D]. 蒋丹丹. 广西师范大学, 2016(02)
- [6]区域冲突与合作及制度创新研究 ——以京津冀地区为例[D]. 吕翔. 南开大学, 2014(04)
- [7]云南建设境内外电力交换枢纽研究[D]. 杨桂芬. 云南大学, 2011(04)
- [8]西电东送电价机制与经营管理模式研究[D]. 孙浩. 华北电力大学, 2011(05)
- [9]建设电力“桥头堡”的思考[J]. 陈利君. 云南电业, 2010(07)
- [10]云南省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对策研究[D]. 张世宏. 昆明理工大学,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