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京城名老中医畅谈新世纪中医药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高彦彬,龚慕辛,刘长利,章红英,张秋云,朱智耀,高连印[1](2021)在《系统地进行中医学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首都医科大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首都医科大学中医学专业依托学校国家医学创新平台,一流的中西医临床资源,丰富的国际合作交流资源,全程全员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将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全程有机融合,实施传承燕京医学特色优势,"衷中参西"的精品教育,培养服务北京,面向全国的传承创新并重的卓越中医人才,特色鲜明,优势明显。面向"十四五"中医学专业将着力推进全方位、开放性的中医协同育人、推进全过程的文化传承和课程思政领航、推进信息化智能化学习支持平台建设、推进"四有""五术"名师培育、推进师生国际视野的拓展。
张宁[2](2020)在《民国时期“京城四大名医”治疗温病用药规律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和目的:民国时期,由于战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等因素导致霍乱、白喉、肠伤寒、脑炎、猩红热、痢疾等传染病广泛流行。大量的医疗活动促使中医医家积累了诊疗温病的临床经验。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不定时发生局部或大面积传染病流行。2020年全球大范围内爆发新型冠状病毒型肺炎,针对其流行规律和症状特点,我国运用中医药理论预防控制疫情,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许多急性发热性传染性疾病属于温病的范畴,运用数据挖掘方法研究京城四大名医温病的用药规律和用药特色,对于有效预防和治疗传染病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方法:(1)本课题收集并整理京城四大名医有关温病的医话、医论及医案等,运用文献法方法梳理和分析民国时期京城四大名医温病救阴的学术思想;(2)借助数据挖掘中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定量分析京城四大名医治疗温病的用药特色。结果:京城四大名医在多年温病防治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由于温病在传变过程中热势较盛,阴伤是较为突出的病机特点,且阴伤的程度轻重直接关系着温病的转归和预后,所以温病救阴在温病的治疗中有重要意义。文献研究京城四大名医温病救阴学术思想发现,在温病救阴的治疗方面,萧龙友偏于温补,平淡清养为主要特色;孔伯华偏于寒凉,重剂清热为主要特色;施今墨调和升降,泄热与养阴并重为主要特色;汪逢春用药轻灵,以轻宣芳透为主要特色。.数据挖掘研究发现,京城四大名医在治疗温热类温病时,选用药物的四气都以寒为主,五味以苦辛甘为主,归经以肺、胃、肝经为主,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基本一致。单味药物使用和选用常用药物组合各有特色。治疗温热类温病,萧龙友以知母为核心药物,较多使用甘草、知母、浙贝母、牡丹皮、栀子、南沙参、黄芩、牛膝、杏仁、天花粉;药物组合则喜用浙贝母-知母、天花粉-知母、甘草-南沙参,具有清热透邪、保阴护津的用药特色。孔伯华以石膏和知母为核心药物,较多使用知母、石膏、芦根、薄荷、金银花、僵蚕、黄柏、白茅根、莲子心、龙胆;药物组合则喜用石膏-知母、薄荷-白茅根-芦根,具有辛寒清气、宣透郁热的用药特色。治疗温热类温病,施今墨以连翘为核心药物,较多使用桔梗、杏仁、连翘、薤白、枳壳、白茅根、白前、芦根、紫菀、佩兰;药物组合则喜用桔梗-枳壳、薤白-杏仁、白茅根-芦根、连翘-牛蒡子,具有调和升降、清热养阴的用药特色。治疗温热类温病,汪逢春以连翘为核心药物,较多使用连翘、前胡、忍冬藤、浙贝母、赤芍、莱菔子、紫苏子、瓜萎、枳壳、枇杷叶;药物组合则喜用连翘-薄荷-忍冬藤、莱菔子-紫苏子-前胡,具有宣郁清热、畅达气机的用药特色。京城四大名医在治疗湿热类温病时,选用药物的四气都以寒、平为主,五味以苦辛甘为主,归经以肺、脾、胃、肝经为主,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基本一致。单味药物使用和选用常用药物组合各有特色。治疗湿热类温病,萧龙友以栀子和牡丹皮为核心药物,较多使用甘草、栀子、牡丹皮、茯苓、神曲、鸡内金、稻芽、桑枝、芦根、青蒿;药物组合则喜用栀子-牡丹皮、甘草-茯苓、鸡内金-神曲-稻芽,具有苦寒泄热、利湿消滞的用药特色。治疗湿热类温病,孔伯华以知母为核心药物,较多使用知母、竹茹、莲子心、黄柏、芦根、旋覆花、代赭石、荷叶、石决明、薄荷;药物组合则喜用知母-竹茹、知母-黄柏、旋覆花-代赭石,具有清热平肝、降逆化湿的用药特色。治疗湿热类温病,施今墨以黄芩为核心药物,较多使用黄芩、茯苓、佩兰、白茅根、赤芍、黄连、天花粉、石膏、谷芽、桔梗;药物组合则喜用黄芩-黄连、茯苓-白茅根、佩兰-赤芍,具有辛开苦降、分消走泄的用药特色。治疗湿热类温病,汪逢春以黄连和厚朴为核心药物,较多使用黄连、厚朴、栀子、白豆蔻、杏仁、茯苓、瓜萎、泽泻、枇杷叶、前胡;药物组合则喜用黄连-厚朴、杏仁-白豆蔻、茯苓-泽泻,具有宣畅气机、三焦分消的用药特色。
范杰,郑洋,刘密凤,苏芮,韩芳,刘宝利[3](2020)在《三级中医医院高层次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文中提出人才作为医院的核心资产和宝贵财富是医院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科研创新的第一资源。笔者通过总结北京市某三级中医医院在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实践经验,提出中西医人才交融、复合型人才引入等适合中医医院人才引进的策略。总结出依托高级别人才项目、鼓励人才学历深造、完善激励政策等人才培养途径。在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健全保障机制等人才管理措施的基础上可以有效促进医院人才队伍的建设和良性发展。
崔良晓[4](2018)在《“新中医”与近代中医知识体系的转型 ——以“海上名医”秦伯来为中心》文中指出中医发展至近代,已然步入转型时代。在西方医学的冲击下,弊病丛生的传统中医面临了极大的生存危机。身处四面交困的窘境,中医界人士掀起了一系列抗争图存的救亡运动,构成了近代中医发展的主旋律。在这场跨越时代的救亡运动中,伴随着中西医激烈的论争,传统中医在“新中医”群体的努力下实现了知识体系的转型与建构。秦伯未作为当时“新中医”群体中的一员,积极接受西医知识,勇于变革传统中医,为中医发展摸索了多条路径。在中医学术研究方面,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这一新式院校中成长起来的秦伯未,接受中西医知识,形成了独到的衷中参西的中医观。他运用西医知识整理经典医籍,强调中医经典理论的研究,反对过激的西医化。他的学术观点连同其他学人观点,共同凝聚出近代中医学说理论新貌。在中医教育方面,秦伯未积极探索中医教育的多种形式。他投身院校教育,与医界同仁共同创办上海中国医学院,完善课程设置,培育中医人才;他发挥个人力量,依托医室形成“秦氏同门”的群体力量,凝聚专业人才;他创设函授、刊授的社会教育形式,更为广泛地传播中医知识。在中医出版方面,秦伯未形成了独到的期刊编辑思想,关注读者视角,凝聚编创团体,更成为期刊传播中的“把关人”。其主办了四份各具特色的期刊,整合了中医药资源,构建出公共学术空间。还依托中医书局,打造品牌效应,推动中医知识的生产和消费。在中医社团方面,秦伯未从参与者到创办者,加入许多不同类型的中医社团,参与到众多社团活动中。中医社团结群聚力,在中西医论争、保障同业、期刊互动等方面均发挥了群体效力。在秦伯未的医学人生里,他始终致力于中医事业的发展。尽管他不是当时中医界中影响最大的人物,但他摸索开创了多种发展方式,这是远远超过同时期中医人士的。他创新了中医发展的既有模式,实际上也为近代中医知识体系的转型提供了更多的路径。透过秦伯未极为广泛的各项活动,能够看到近代中医的新面貌。在近代,传统中医学说融汇西方学说,重新整理出新体系。中医知识的传承也脱离了传统的师徒相授、医派相承,转为进入科学化的学科体制。另外中医期刊的繁荣、中医专业社群的出现,都是中医知识体系转型的表征。在以秦伯未为代表的“新中医”群体的努力下,近代中医在救亡图存的抗争道路上突破了四面楚歌的窘迫,完成了知识体系的转型,实现了学科的进步与发展。
郑昭瀛[5](2017)在《基于国医大师医案数据挖掘及半结构式访谈的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诊疗策略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冠心病心绞痛是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疾病,属于中医学“胸痹”范畴。中医药在改善和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防治手术后危险因素等方面优势显着。尤其是基于辨证论治的个体化治疗更是中医药的特色所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研究以国医大师诊治冠心病心绞痛的临证经验为核心,通过对其临证医案进行数据挖掘,结合半结构式访谈,系统梳理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临床诊疗策略,为临床辨治本病提供依据,同时也为病证结合指导下名医临床经验的继承提供方法学探索。方法:本研究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方法,制定文献检索策略,从已发表论着及专着中收集国医大师诊治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医案,构建国医大师冠心病心绞痛临证医案数据库。联合应用描述性统计、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对冠心病心绞痛医案中的一般资料、临床症状、舌脉信息、辨证、治则治法、方药进行统计分析,获得其分布特点。第二部分研究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方法,在第一部分研究基础上,对第一部分研究结果及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访谈,通过对访谈资料的归纳及三级编码整理,获得基于国医大师半结构式访谈的冠心病心绞痛“核心类属”结果。结合访谈结果对医案数据进行关联规则及复杂系统熵聚类数据挖掘,最终获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诊疗策略。结果:①本研究累计检索60位国医大师公开发表文献5967篇,出版书籍330本,最终纳入国医大师诊治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病例166则。②医案中男性患者占58.43%、女性占41.57%,其高峰年龄段出现在50-79岁。③166则医案累计出现症状信息162条,经症状规范化后实际条目62条,其中累计频率>30%的症状为“胸闷>气短>心悸>胸痛>乏力>失眠>头晕”;主症以“胸闷”最为多见,其次为“胸痛”和“心前区刺痛”,构成比分别为54.82%、23.49%、10.24%。④166则医案中,累计出现患者舌质信息11条、舌苔信息7条,脉象信息15条。舌象中,暗舌、红舌、淡舌,白苔、薄苔、腻苔最为常见,其累计频率均高于30%;脉象中,弦脉、细脉、沉脉为累计频率高于30%的脉象。⑤166则医案中出现了 152个不同的证候诊断表述,血瘀、气虚、痰、阴虚、气滞、阳虚、浊、热为累计频率大于10%的证候要素。⑥166则医案共提取出治则治法89种,活血、益气、化痰、化瘀、通阳、温阳、养阴、理气、宣痹、清热为累计频率>10%的治则治法;冠心病心绞痛的治则治法又有针对病理因素、病位、物质基础、症的不同。⑥其药物以活血药、理气药、化痰药、补气药为主。⑦通过医案挖掘及小组讨论,选择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国医大师陈可冀教授、国医大师梅国强教授进行半结构式访谈。⑧三位国医大师均完成10个通用预设问题,同时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增补问题5个、陈可冀教授增补问题7个、梅国强教授增补问题3个。⑨经三级编码,对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诊治过程中的6大类问题进行访谈,最终获得确切有效信息30条。⑩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症状、证候、治则治法、方要上存在对应关系。结论:①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诊治当围绕临床症状、证候要素判别、治法组合、方药优选、全面调护五方面进行。②联合进行医案数据挖掘及医家半结构式访谈为我们更加准确把握名医临证有效经验,传承、发展中医药提供了方法学支持。
胡永干[6](2017)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医药事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本文以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核心方针政策为引领,以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三个历史时期为纵,以各个时期中医药事业发展所涉及的领域为横,以近现代中医药历史命运的沉浮转换为暗线,以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认识发展、政策发展、实践发展为明线,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医药的认识、政策和实践发展的史实结合起来,探究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历史动因、历史特点、历史规律、历史意义、经验教训、未来战略,彰显中国共产党在近现代中医药历史命运由沉到浮,由落到起的历史过程中的历史作用和历史贡献。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重视中医药的使用,并在应用中医药的过程中,加深了对中医药作用的认识,确立了对中医药的实践认可,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支持中医药发展的“中西医合作”的方针,推动了中医药事业初步发展。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对中医药实践认可的基础上,发展到对中医药的文化认可,形成“团结中西医”的方针,把中医药作为解决人民医疗卫生问题的重要途径,主张通过保护和改造中医药来继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对否定中医药的思想进行了斗争,对党的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偏差进行了纠正和调整,以保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调整恢复中医药政策的基础上,形成对中医药的科学认可,确立“中西医并重”的方针,推动了中医药事业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过程是一个追求中医药事业复兴的过程,既留下了宝贵的经验,也有曲折发展的教训,这为当前和今后继续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启迪和借鉴。本文主要由绪论和正文六章以及结束语共八个部分组成。具体如下:绪论部分主要对开展本研究的缘由和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重点、难点及创新点进行概括,对中医药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第一章主要阐述近代中医药的历史命运。该部分通过对近代中医药历史命运的梳理,指出近代中医药发展呈现出被消灭还是继续发展两种不同命运趋向,而废除和消灭中医药成为影响近代中医药历史命运的主线;提出近代以来国家贫弱所造成的民族自卑和文化自卑,是造成歧视和否定中医药的根源的观点;总结了近代中医药历史命运的启示;为后文阐述中国共产党是近代坚持发展中医药事业力量代表,是近代中医药事业光明历史命运代表埋下伏笔。第二章主要考察中国共产党选择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动因。主要从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生命健康的责任担当、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医疗卫生国情的认识、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理性态度这三个维度,对中国共产党选择发展中医事业的动因进行理论分析,彰显中国共产党选择发展中医药事业不仅是对中医药价值的高度认可,也是对人民利益和中华民族利益的深沉关切,更是改变中医药事业历史命运的关键所在。第三章主要考察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医药的提倡与应用。该部分按照从实践到政策,由政策到实践效果的分析模式,从总体上对民主革命时期“中西两法”治疗的实践、“中西医合作”方针的形成、中医药事业的初步发展进行分析考察,并对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特点进行概括和评析,借以突出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基于实践需要的主动适应性,以及注重中医药使用的特点,彰显中国共产党坚持使用中医药的重大意义: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坚持,迎来了中医药繁荣发展的光明希望。第四章主要考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医药的保护和改造。该部分在沿袭从实践到政策、从政策到实践效果的分析模式基础上,依次考察建国初“团结中西医”方针的确立、中国共产党对中医药的认识分歧及政策调整、中医药事业的曲折发展三个方面;展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关于发展中医药事业的认识分歧,以及分歧的实质及产生原因;揭示中医药事业曲折发展的历程,探究该时期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特点;着重阐发“团结中西医”方针所包含的对中医药进行保护、改造、提高的政策内涵,以及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整个时期,对保障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彰显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对待中医药的正确政策,中医药才终于摆脱濒临灭亡的历史命运。第五章主要考察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医药的扶持和推广。该部分沿袭前两章的分析模式,从改革开放初中医药事业的恢复和调整、“中西医并重”方针的确立、中医药事业的全面发展三个方面,展现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脉络、历史特点;注重阐发“中西医并重”方针所包含的尊重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和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内涵;分析该方针对改革开放时期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彰显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根本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医药事业受歧视、被消灭的历史命运,代之以发展复兴的历史命运。第六章主要阐述中国共产党发展中医药事业的经验与启示。其经验主要包括:客观看待中医药的价值和作用;采取保护和扶持中医药的政策;坚持鼓励西医学习中医。其教训主要是:不能将中西医学术问题政治化;不能以群众运动的形式发展中医药事业;不能以西医思维发展中医药事业。其启示主要是:党和国家要创造有利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要按照中医药自身的规律发展中医药事业l要从科学与人文的双重属性认识中医药等。结束语部分主要是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战略思考。该部分内容立足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着眼于中医药事业的未来发展和复兴。从当前中医药处于弱势地位的实际情况,以及中医药特色淡化等突出问题出发,对未来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应采取的战略进行分析思考。提出正确处理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正确处理中西医关系;推进形成中医药政策和法律体系;加强中医药宣传,营造有利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社会环境;树立中医药文化自信、推动中医药国际化等一系列发展中医药事业的举措,为未来中医药事业的复兴发展提供借鉴,旨在通过该部分内容与近代中医药的历史命运相呼应,彰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近代中医药历史命运随着国家民族命运的改变而得到改变的历史事实。
金阿宁[7](2013)在《中医学“卓越医生”培养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10年,Flexer发表的着名报告奠定了现代医学教育体系基础。100多年后的今天,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第三次医学教育改革的浪潮。正如医学教育全球独立委员会在《面向新世纪的卫生人才的报告》中所提出的,我们在“以学科为基础的大学教育”和“以问题为导向的整合教育”等两代改革的基础上,积极推进转化式学习的第三代医学教育改革。中国医学教育也同样面临着改革的契机,到了发展的关键节点。2012年,我国推出了“卓越医生培养计划”,教育部和卫生部旨在通过这一改革,将大众化的医学教育回归到精英教育的轨道,培养适应发展需要和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医学人才。中医学做为世界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国家医学教育改革中共享发展成果,如何将以现代师承教育为代表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继续推向深入,如何持续提高中医学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中医学领军卓越人才,这对推进人才强国战略,深化医疗体制改革,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全局性的战略意义。在这种大背景下,本文定位于中医学的“卓越医生”培养模式研究,在充分考查中医教育历史沿革和实施现状的前提下,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地区的先进医学教育理念,基于素质教育、成功学等理论,综合运用文献调研、历史研究、案例研究、比较研究、问卷调查等方法,探讨中医学卓越人才的基本素质特征,系统分析中医学人才成长规律和培养模式关键环节要素,建构反映中医学卓越医生能力素质的“5A”胜任力模型,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本土化的,独具中医特色的培养模式,以期促进我国中医学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本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明确中医学“卓越医生”的研究目标为何要培养“卓越医生”,对“卓越医生”的培养是如何被提出和确立的?这是本文要首先明确的问题。笔者从历史和理论两个角度进行分析。首先,从已有研究文献出发,对本文相关概念以及关于卓越医生培养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进行分析,把握已有研究的基本观点,理清思路,寻找本研究的切入点。在此基础上,明确了现代中医教育应该以“卓越中医生”为培养目标,改革教育模式,提高培养质量。二、回顾中医教育的发展历程看清历史才能明确方向。本文从中医学教育的发展史入手,详细分析了历朝历代在中医教育方面的机构设置、教师组成、学生选拔及医事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力求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中医教育的独特规律,研究中医教育的优良方法和有效经验,以期对当今中医教育产生启示和推动作用。进而,以我国中医教育发展为主线,追溯了我国关于高等中医人才培养的思想演变与实践进程,力求在历史的宏大背景下把握不同时期卓越医生的培养理念和特点,从中获取经验、汲取教训。三、探讨中医学教育改革现况为了能够更加深入的挖掘目前人才培养中的现实问题,本研究选取了国内中医药院校作为调研对象,通过文献法、比较法、访谈法等方法,调查目前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尤其是师承教育的实际情况。调查发现各学校在办学定位、培养目标上突出了“中医”的特点,认识到中医教育有着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以传统文化为基础,以临床实践为核心,以师承为途径,先后在本科和研究生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进行了试点改革,取得了良好效果。但调查同时发现在具体的人才培养活动中还难以适应培养中医学“卓越医生”的需要,整体看改革只是局部和短期的,离经验的总结和推广还有一定距离。四、借鉴国际卓越医生培养经验在把握中医教育的历史和现状基础上,本文对美国、英国、德国等北美和欧洲国家的临床医学教育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各国医学教育的经验作法,同时对21世纪医学教育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对第三次医学教育改革浪潮强调以医生岗位胜任力为基础,以转化式学习和相互依存的医学教育为重点,实现卫生系统和教育系统的合作,开展标准化评估等发展方向有了明确的认识,并对中医学卓越医生培养模式起到指引作用。五、分析中医学“卓越医生”胜任力特征结果导向的医学教育是未来医学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现行培养目标往往缺乏具体可操作性,只是一个相对概括性的导向,难以直接对实际的教育过程进行指导。因此,本文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胜任力理论的基础上,从医学高等教育的角度对其加以完善,适应医学教育发展趋势,从胜任力角度出发,循着“医学生——合格医生——卓越医生”的顺序层层递进,通过实证研究,构建出符合中医学卓越医生特征的“道德领域”、“思维领域”、“沟通领域”、“学习领域”、“实践领域”的5A胜任力模型,分析各维度所应包含的具体特征,以此作为卓越医生培养的目标规格。六、构建中医学“卓越医生”培养模式确立了中医学“卓越医生”胜任力模型,也就是确立了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这是一种目标指向。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取决于策略的设计,涉及到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关悉培养方案的建构。本文基于卓越医生胜任力模型的的层级结构,抓住“入学形式”、“培养方式”、“质量评价”和“管理体制”等关键环节,并对各个环节的基本特点和实施方向做了进一步探讨,构建了一个承于传统并注重创新的中医学“卓越医生”培养模式,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医药院校高素质卓越医生培养模式的具体策略。最后,在以上关于中医学卓越医生的文献、历史和实证等方面的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尝试在高等教育和中医行业两个宏观视角上,提出了建设性的中医学“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总体实施方案、中医学“卓越医生”人才培养方案(5+3模式)和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医师承继续教育的意见等,以期为国家医学教育事业和中医药行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秦筠,王翠霞,林楠[8](2012)在《祖国医学界的闪亮之星——专访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文中认为采访刘清泉院长并非易事,倒不是他架子有多大,而是因为他的思想和抱负,总是有太多的工作:为了医院的建设、为了中医人才的培养、为了中医急救学科的进步、为了患者的安全和利益、为了中医事业的传承和发展……刘院长说,他到北京中医医院上任时,医管局给他下的任务是:
黄晓兰[9](2012)在《现代教育体制下的名中医培养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代教育发端于西方,中医高等教育学习借鉴了西方医学的教学运行机制,由于两种医学体系对于健康和疾病的认知思维方式差异巨大,探索如何将传统师承教育的精髓融入现代高等教育,推进高校培养更多的名中医,成为当前中医教育工作者较为紧迫的任务之一。2009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规划发展中医药院校教育,进行中医临床类招生与培养改革试点。在现代教育体制下探索名中医的培养模式,对于造就一批中医临床名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现代教育体制下的名中医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医高等教育存在问题、名中医成长规律、古代师承教育至现代高等中医教育的培养体制转变、绩效管理运用等分析,结合一些院校正在开展的中医本科师承班、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实践,以及名中医培养工程的探索,对现代教育体制下的名中医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研究。本文提出构建现代教育体制下名中医培养模式的主要观点是:传统师承与现代教育相融合,发挥学校规范化、系统化教育与师承针对性、实践性、独特性教育的优势;名中医培养与高学历教育相结合,采取分周期、分阶段培养方法;制定名中医培养各阶段绩效计划,提高培养目标实现的效率。
庞博[10](2012)在《施今墨学派名老中医诊治糖尿病学术思想与经验传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目的1.1通过Weka (Waikato Environment for Knowledge Analysis)软件的应用,重点探索贝叶斯网络等机器学习方法在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应用前景,进一步探索促进中医学术经验传承和学术流派发展的有效方法;1.2应用跟师学习与机器学习相结合,群案分析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监督学习与无监督学习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总结和继承施今墨学术流派诊治糖尿病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1.3引入循证思路,形成适合中医学特点,借助集“规范化采集”“网络化存储”“标准化处理”“多元化挖掘”四位一体的中医医案信息化共享平台,探索由“经验”向“知识”再向“证据”转化的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继承研究多元化途径。2方法2.1数据采集以施今墨学术流派具有明确传承轨迹的4位医家,施今墨、祝谌予、吕仁和、赵进喜诊治的糖尿病医案为研究对象。参照“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要求的病例采集格式,采用统一设计、标准规范、项目齐全、重点突出的病例信息采集表观察、采集、转录一般资料、病史资料、刻下症、体格检查与四诊资料、理化检查资料、中医诊断、证候诊断和立法、处方用药、辅助疗法与医嘱及医师临证思辨经验、语录。2.2数据录入对符合规范的病例信息采集表数据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14.0.6112.5000进行双人双录入,其后转化为CSV (Comma Separated Value)等统计分析要求的数据格式。2.3数据处理与质量控制对采集数据进行数据清理、数据集成、数据变换和数据归约。应用规范统一的病案采集表并经过统一培训控制采集质量,双人双录入,逐条核对控制录入质量,借助VBA(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编译程序控制数据质量与数据结构转换质量。3.4统计分析与数据挖掘采用SPSS (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13.0统计分析系统进行,对D性别,E年龄,G应诊医师,J诊次,K病案类型,N主诉,Q刻下症,S舌象,T脉象,U既往病史,X空腹血糖、餐后血糖,AB病因,AC西医诊断,AD中医诊断,AF中医证候,AH证素,AJ治法(归约),AK处方,AL处方药物,AM主方,AN剂量,AO药味,AP剂型等项目采用描述性分析,对数据频数、集中趋势、离散趋势进行统计分析。应用Weka3.6软件对Q刻下症、AE中医诊断(归约)、AG中医证候(归约)、AH证素、AJ治法(归约)、AL处方药物、AM主方等“病-证-症-法-方-药”核心属性数据进行分类、聚类、关联等分析。应用中医处方智能分析系统(Chinese Medicine Prescription Intelligence Analysis System, CPIAS)(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信息研究室研制中)网络版对4位医家典型医案的相对药量、药性、药味、归经、方剂功效、筛选功效、症状重排、证素、筛选证素、方剂证候进行个案分析。3结果3.1纳入情况依据纳入标准、排除标准进行遴选,研究纳入施今墨、祝谌予、吕仁和、赵进喜(以下简称4位医家)诊治糖尿病病例938例,其中初诊414例,复诊524例,回顾性病例487例,前瞻性病例451例。施今墨诊疗病例23例,其中初诊12例,复诊11例;祝谌予诊疗病例337例,其中初诊121例,复诊216例;吕仁和诊疗病例447例,其中初诊203例,复诊244例;赵进喜诊疗病例132例,初诊病例78例,复诊病例53例。共收集4位医家诊疗经验包括辨证要点、病因分析、病机变化、治法思路、遣方用药特色与经验等共计1904项,其中施今墨诊疗经验59项,祝谌予诊疗经验1015项,吕仁和诊疗经验503项,赵进喜诊疗经验327项。3.2描述性分析结果在纳入分析的938例医案中,患者男性475例,女性463例;患者年龄最大85岁,最小18岁,年龄中位数为55岁,平均年龄为55.56±12.290岁;初诊共计出现口渴多饮等48个症状;患者糖尿病病程最长的392个月,最短的3天,平均73.41±71.821月;共计出现2型糖尿病等60个西医诊断疾病及消渴病等59个中医诊断疾病及脾痒(期)、消渴期、消瘅期3个疾病分期,其中前3位的是:消渴病930例,占总数99.04%,消渴病肾病249例,占总数26.52%,消渴病·风眩215例,占总数22.90%;共计出现久病正虚等13个病因,其中前3位的是久病正虚121例,占总数29.23%,饮食不节78例,占总数18.84%,情志不舒62例,占总数18.84%。在纳入分析的938例医案中,共计出现疲乏等259个症状,其中前3位的是:疲乏332例,占总数35.39%,视瞻昏渺249例,占总数26.55%,口渴多饮154例,占总数16.42%;共计出现细脉等56个舌象、脉象;共计出现气阴两虚等138个中医证候,其中前3位的是:气阴两虚334例,占总数35.57%,肝肾亏虚264例,占总数28.12%,经脉不活195例,占总数20.77%;共计出现血瘀等49个中医证素,其中前3位的是:血瘀776例,占总数82.73%,肾730例,占总数77.83%,肝692例,占总数73.77%;共计出现活血等98个中医治法(归约),其中前3位的是:活血806例,占总数85.93%,益气620例,占总数66.10%,健脾595例,占总数63.43%;在纳入分析的938例医案中,共计出现降糖对药方等125个中医处方主方。其中前3位的是:降糖对药方257例,占总数27.40%,狗脊饮子121例,占总数12.90%,当归补血汤106例,占总数11.30%;共计出现丹参等365个中药药物,其中前3位的是:丹参626例,占总数66.74%,黄芪513例,占总数54.69%,地黄402例,占总数42.86%;医案处方汤剂921例,蜜丸2例,水丸14例,中成药1例,外洗3例;医案处方最大剂量60付,最小剂量1付,平均剂量为13.96±4.375付;医案处方最大药味数36味,最小药味4味,中位数15味,平均药味数为14.70±3.151味。3.3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结果施今墨医案以“阴虚”作为分类属性进行贝叶斯网络分析,分类准确率达95.65%,Kappa值0.7767,发现病-证-症-法-方-药之间的结构关系57条,如以脏养脏->尿多(0.917)等(括号中为条件概率值),其父项(节点)与子项(节点)之间互相关联并形成一定规律,如茯神->不寐->心->茯苓,体现了茯苓、茯神与心、神证素和不寐症状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气阴两虚”作为分类属性进行支持向量机的SMO分析,分类准确率达86.86%,Kappa值0.7315,并得出证-症之间的权重关系,其中阈值=1.002,权重在0.45以上的症状有(括号中为权值):消瘦(1.0433)、疲乏(0.5515)、大便秘结(0.4878)、小便浑浊(0.4869);关联规则分析提示:山药、黄芪,党参、黄芪,五味子、黄芪,天花粉、山药、黄芪,麦冬、黄芪,绿豆衣、天花粉,山药、玄参、黄芪,山药、五味子、黄芪,天花粉、黄芪,玄参、黄芪,瓜蒌子、天花粉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配伍运用规律。祝谌予医案以“调气活血方(黄芪)”作为分类属性进行贝叶斯网络分析,分类准确率达99.41%,Kappa值0.9773,发现病-证-症-法-方-药之间的结构关系68条,如健脾->肾(0.995)等,再如经脉不活->寄生->续断->夜尿频多,体现了寄生、续断与经脉不活证候和夜尿频多症状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山药”作为分类属性进行基于支持向量机的SMO分析,分类准确率达89.91%,Kappa值0.5661,并得出药-症之间的权重关系,其中阈值=0.9998,权重在0.45以上的症状有(括号中为权值):消瘦(0.9771)、腰痛(0.9476)、遇劳加重(0.8744)、弦脉(0.8203)、口渴多饮(0.8146)、尿多(0.771)、大便溏(0.7271)、紫红舌(0.6176)、善太息(0.5521)、食欲不振(0.5504)、腻苔(0.4971)、头痛(0.4875)、烦热(0.4829)、滑脉(0.4643)、疲乏(0.4614);SimpleKMeans药物聚类分析得到类别1为调气活血方(黄芪)+桑寄生、鸡血藤,类别2为降糖对药方+桑寄生,类别3为降糖对药方+温清饮,类别4为降糖对药方+生脉散。关联规则分析提示:黄芩、黄连,黄芪、黄连、黄芩,北沙参、五味子、麦冬,玄参、麦冬、五味子,地黄、苍术、丹参,黄芪、玄参、葛根,黄芪、玄参、葛根,地黄、苍术、丹参,葛根、丹参,苍术、玄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配伍运用规律。吕仁和医案以“消渴病肾病”作为分类属性进行贝叶斯网络分析,分类准确率达70.6935%,Kappa值0.4122,发现病-证-症-法-方-药之间的结构关系98条,如消症->鬼箭羽(0.901)等,再如茵陈->栀子->清热->火热->解毒->毒,体现了茵陈、栀子与火热、毒证素和清热、解毒治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如丹参->活血->血瘀->消症->鬼箭羽->细脉,体现了丹参、鬼箭羽与活血、消症治法以及血瘀证素和细脉症状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散结”作为分类属性进行基于支持向量机的SMO分析,分类准确率达94.18%,Kappa值0.76,并得出证-症之间的权重关系,其中阈值=1.5764,权重在0.45以上的症状有(括号中为权值):荔枝核(2.618)、夏枯草(1.6079)、土鳖虫(0.9953)、桃仁(0.7243)、鬼箭羽(0.7023)、乌药(0.6656)、山药(0.6571)、太子参(0.5925)、瓜蒌(0.5773)、紫苏梗(0.5322)、红景天(0.4631);药物EM聚类分析,得到类别1为滋阴清热生津为主的玄参、知母、地黄、黄连、葛根,类别2为以赤芍疏肝益肾为主的牛膝、狗脊、枳实、白芍、枳壳、川断、杜仲、柴胡,类别3为以益气活血、理气和胃为主的丹参、丹皮、枳实、枳壳、川芎、太子参、佛手、香橼,类别4为以益气养血活血为主的丹参、丹皮、赤芍、甘草、当归、黄芪、川断,类别5为以补肾活血为主的丹参、丹皮、牛膝、狗脊、续断;关联规则分析提示:桃仁、红花,丹参、当归、黄芪,牡丹皮、狗脊、丹参、川牛膝,续断、川牛膝、狗脊,赤芍、枳壳、白芍,当归、黄芪,川牛膝、续断、狗脊,续断、狗脊,杜仲、狗脊,续断、川牛膝,枳壳、枳实,丹参、牡丹皮、狗脊、川牛膝,赤芍、白芍,白芍、赤芍,枳实、赤芍,赤芍、丹参、牡丹皮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配伍运用规律。赵进喜医案以“消渴病肾病”作为分类属性进行贝叶斯网络分析,分类准确率达93.13%,Kappa值0.8489,发现病-证-症-法-方-药之间的结构关系81条,如消渴病肾病->解毒(0.83)等,又如气虚->气阴两虚->气滞->理气->北沙参,气虚->气阴两虚->气滞->理气->枳壳之间的2条直线条件关系共同构成一个网络关系,揭示气虚、气阴两虚、气滞与理气治法和北沙参、枳壳药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少阴阴虚体质”作为分类属性进行基于支持向量机的SMO分析,分类准确率达80.15%,Kappa值0.5109,并得出证-症之间的权重关系,其中阈值=1,权重在0.45以上的症状有(括号中为权值):皮肤瘙痒(2.0101)、急躁(1.6854)、咽喉不利(1.2308)、口干(1.1764)、遇劳加重(0.8922)、咽干(0.8128)、目眩(0.6759)、憋气(0.5439)、消瘦(0.5396)、视瞻昏渺(0.4876)、自汗(0.4857)、气短(0.4734)、腰膝无力(0.4694);药物SimpleKMeans聚类分析,得到类别1为以益气养血、利水渗湿为主的加味当归补血汤,类别2为以益气升陷、为主的加味升陷汤,类别3为以清热养阴、活血散结为主的降糖方,类别4为以益气养血、活血化瘀、泄浊解毒、为主的芪归升降散,类别5为以疏肝理气,养血活血为主加味四逆散;关联规则分析提示:僵蚕、姜黄、蝉蜕,当归、僵蚕、姜黄,蝉蜕、僵蚕,白芍、柴胡、赤芍,土茯苓、川芎、当归,黄芪、当归、川芎,川芎、当归,荔枝核、鬼箭羽,丹参、白芍、赤芍,赤芍、白芍,当归、黄芪、土茯苓,姜黄、当归,丹参、鬼箭羽、葛根,荔枝核、葛根,丹参、黄连、葛根,白芍、赤芍、柴胡,土茯苓、当归、川芎,当归、川芎、土茯苓,鬼箭羽、丹参、葛根,黄连、葛根,葛根、丹参,地黄、葛根,当归、黄芪,柴胡、白芍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配伍运用规律。此外对施今墨、祝谌予、吕仁和、赵进喜典型医案4例共7诊次进行基于宏观量化技术的CPIAS个案分析,得到相对药量、综合药性、综合药味、综合归经、筛选功效、症状权重、筛选证素、方剂证候等信息。4结论研究采用跟师学习与机器学习相结合,群案分析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监督学习与无监督学习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于施今墨学术流派诊治糖尿病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继承进行了有益探索,挖掘了学术流派名老中医思辨规律定量数据,证实施今墨学术流派学术思想系统,临床经验丰富,大量总结工作亟待开展;基于“以人为本”“点面结合”“常变兼顾”“量性双重”思路的数据挖掘方法在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临床经验总结方面展现出良好的效能;基于循证思路的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方法学有待进一步探索。
二、京城名老中医畅谈新世纪中医药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京城名老中医畅谈新世纪中医药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系统地进行中医学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首都医科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首都医科大学中医学专业定位、历史沿革和特色优势 |
1.1专业定位与历史沿革 |
1.2 专业特色优势 |
1.2.1 推进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衷中参西”精品教育 |
1.2.2 依托燕京医学优势,培养首都特色中医人才 |
1.3 中医学专业优势 |
2 深化中医学专业综合改革的主要措施和成效 |
2.1 不断完善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
2.2 进行课程整合、不断优化课程体系 |
2.3 引育结合、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2.4 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完善科教融通机制 |
3 中医学专业下一步建设思路 |
3.1 推进全方位、开放性的中医协同育人 |
3.2 推进全过程的文化传承和课程思政领航 |
3.3 推进信息化智能化学习支持平台建设 |
3.4 推进“四有”“五术”名师培育 |
3.5 推进师生国际视野的拓展 |
(2)民国时期“京城四大名医”治疗温病用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京城四大名医研究概况 |
1. 萧龙友研究概况 |
1.1 萧龙友生平简介 |
1.2 萧龙友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 |
2. 孔伯华研究概况 |
2.1 孔伯华生平简介 |
2.2 孔伯华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 |
3. 施今墨研究概况 |
3.1 施今墨生平简介 |
3.2 施今墨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 |
4. 汪逢春研究概况 |
4.1 汪逢春生平简介 |
4.2 汪逢春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民国时期温病流行概况及治疗 |
1. 民国时期社会历史概况 |
2. 民国时期医学发展概况 |
3. 民国时期温病流行背景 |
3.1 因时——非时气候 |
3.2 因地——特殊地形 |
3.3 因人——人口稠密、防疫意识薄弱 |
4. 民国时期温病流行情况 |
5 京城四大名医温病救阴思想分析 |
5.1 萧龙友平淡清养,濡润肺胃以救阴 |
5.2 孔伯华辛寒清气,重剂清热以救阴 |
5.3 施今墨调和升降,祛热滋阴同施以救阴 |
5.4 汪逢春轻宣芳透,多法结合以救阴 |
第三部分 京城四大名医治疗温病用药规律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数据资料来源 |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
1.3 数据标准化 |
1.4 数据库的构建 |
1.5 数据录入 |
1.6 数据分析 |
1.7 数据挖掘方法概况 |
1.8 技术路线图 |
2. 研究结果 |
2.1 萧龙友治疗温热类温病用药统计结果 |
2.2 萧龙友治疗湿热类温病用药统计结果 |
2.3 孔伯华治疗温热类温病用药统计结果 |
2.4 孔伯华治疗湿热类温病用药统计结果 |
2.5 施今墨治疗温热类温病用药统计结果 |
2.6 施今墨治疗湿热类温病用药统计结果 |
2.7 汪逢春治疗温热类温病用药统计结果 |
2.8 汪逢春治疗湿热类温病用药统剂结果 |
3. 讨论 |
3.1. 萧龙友治疗温热类温病用药规律分析 |
3.2 萧龙友治疗湿热类温病用药规律分析 |
3.3 孔伯华治疗温热类温病用药规律分析 |
3.4 孔伯华治疗湿热类温病用药规律分析 |
3.5 施今墨治疗温热类温病用药规律分析 |
3.6 施今墨治疗湿热类温病用药规律分析 |
3.7 汪逢春治疗温热类温病用药规律分析 |
3.8 汪逢春治疗湿热类温病用药规律分析 |
3.9 京城四大名医传承创新、求同存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三级中医医院高层次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以“中医为本”为理念中医队伍名医辈出 |
1.1 名医荟萃奠定深厚的中医学学术根基 |
1.2 配徒拜师言传身教,医德医术一脉相承 |
2 引进和培养现代医学技术人才为中医事业发展搭建良好平台 |
2.1 培养并适当引进西医人才推动医院发展 |
2.2 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引进促进中医临床和科研进步 |
3 多种培养途径加速高层次人才成长 |
3.1 依托各类人才项目促进人才成长 |
3.2 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在职进行学历深造 |
3.3 鼓励外出进修学习,尤其是到国外交流,使对外交流常规化、制度化 |
3.4 完善人才激励政策 |
4 进一步加强中医高层次人才建设和管理的措施 |
4.1 制定符合医院实际的人才培养计划 |
4.2 健全管理机制,保证待遇 |
4.3 以学科建设为载体,建立人才梯队 |
4.4 构建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氛围 |
(4)“新中医”与近代中医知识体系的转型 ——以“海上名医”秦伯来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学术前史 |
三、概念界定、研究方法与重难点 |
(一) 概念界定 |
(二) 研究方法 |
(三) 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一章 转型时代中的“新中医” |
第一节 步入转型时代的中医 |
一、确立医疗地位的西医 |
二、面临生存危机的中医 |
三、中医界的抗争运动 |
第二节 革新中医的“新中医”群体 |
一、支持中西医汇通 |
二、主张中医科学化 |
三、维护传统中医 |
第二章 “衷中参西”:秦伯未的中医观 |
第一节 秦伯未的中医之路 |
一、成医历程 |
二、职业生活 |
三、日常生活 |
第二节 秦伯未的医学主张 |
一、崇尚医籍经典 |
二、注重临床实践 |
第三节 衷中参西的中医观 |
一、整理中医,融会贯通 |
二、中西汇通,改造传统 |
第三章 培植后学:秦伯未与中医教育 |
第一节 从“医派”到“学院派” |
一、传统中医教育样貌 |
二、近代中医教育生存环境 |
三、走向学科建制的新式教育 |
第二节 秦伯未的教育实践 |
一、投身院校教育——以上海中国医学院为例 |
二、创设其他教育形式 |
第三节 秦伯未的中医教育思想 |
一、衷中参西,革新教育 |
二、躬身教育,指导后学 |
三、关注社会,重视宣传 |
第四章 中医知识传播:秦伯未与中医期刊 |
第一节 近代中医药期刊的创办 |
一、振兴中医的“期刊热” |
二、秦伯未主办的中医药期刊 |
第二节 完备期刊运营 |
一、秦伯未的期刊编辑思想 |
二、中医书局的期刊群效应 |
第三节 期刊作用下的近代中医发展 |
一、构建公共学术空间 |
二、整合中医药资源 |
三、形塑大众卫生观念 |
第五章 结群聚力:秦伯未与中医团体 |
第一节 秦伯未参与的中医团体 |
一、上海中医学会 |
二、中医指导社与中医世界社 |
三、全国医药团体总联合会 |
四、上海国医公会 |
第二节 中医团体的作用 |
一、期刊互动,密切联系 |
二、保障同业,敦促学术 |
三、凝聚力量,抗争请愿 |
结语 秦伯未与近代中医知识体系转型 |
附录 |
附录一: 秦伯未大事年表 |
附录二: 秦氏着述一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基于国医大师医案数据挖掘及半结构式访谈的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诊疗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中医医案研究新进展 |
综述二、名医访谈在中医临证经验传承中的应用现状 |
第二部分 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诊疗策略研究 |
前言 |
研究一、国医大师冠心病心绞痛临证医案数据挖掘 |
研究二、国医大师冠心病心绞痛诊治思路半结构式访谈 |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中医药科研项目查新报告书 |
(6)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一) 选题依据 |
(二) 选题价值及意义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 中医及中医学 |
(二) 中药及中药学 |
(三) 中医药及中医药事业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 国内外研究概况 |
(二) 简要评析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研究内容和基本框架 |
(一) 研究内容 |
(二) 基本框架 |
六、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一) 研究重点 |
(二) 研究难点 |
(三)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近代中医药的历史命运 |
第一节 中医药的历史作用及特点 |
一、中医药具有独立完整的理论体系 |
二、中医药长期以来对保障中国人生命健康发挥了重大作用 |
三、中医药具有便、简、验、廉的特点 |
第二节 西学东渐与近代否定中医药的思潮 |
一、西医的传入与近代否定中医药思潮的出现 |
二、新文化运动与近代否定中医药思潮的发展 |
三、近代否定中医药思潮的认识根源 |
第三节 近代维护中医药的抗争 |
一、民国教育系统漏列中医案及中医界的抗争 |
二、废止中医案及中医药界的抗争 |
第三节 近代中医药事业的两种发展趋向及启示 |
一、废除还是发展:近代中医药事业的两种发展趋向 |
二、民族自卑与文化自卑:近代中医药历史命运的根源 |
三、近代中医药历史命运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动因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生命健康的责任担当 |
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要求重视人民的生命健康 |
二、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维护人民的生命健康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医疗卫生国情的认识 |
一、近代中国疾病多发 |
二、西医少,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 |
三、发展中医药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必然选择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性态度 |
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
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医药的提倡与应用 |
第一节 “中西两法治疗”的实践 |
第二节 “中西医合作”及“中医科学化”方针的形成 |
一、根据地建设和社会改造 |
二、边区的中西医矛盾和分歧 |
三、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形成 |
四、“中西医合作”及“中医科学化”方针的形成过程 |
第三节 中医药事业的初步发展 |
一、提倡和鼓励使用中医药的最初规定 |
二、中医药人才培养方式的初步探索 |
三、中医药学术研究团体的建立 |
四、中药研究的初步开展 |
第四节 民主革命时期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认识与评价 |
一、民主革命时期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特点 |
二、民主革命时期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意义 |
三、对民主革命时期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医药的保护与改造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团结中西医”方针的确立及其内涵 |
一、“团结中西医”方针的确立 |
二、“团结中西医”方针的内涵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对中医药的认识分歧及政策调整 |
一、“封建医”还是“伟大宝库”——对中医药认识的分歧 |
二、从中医学习西医到西医学习中医—对中医药政策的调整 |
第三节 中医药方针政策的贯彻及中医药事业的曲折发展 |
一、过渡时期新中国中医药事业的起步 |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医药事业的曲折发展 |
第四节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认识与评价 |
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特点 |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意义 |
三、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医药的扶持与推广 |
第一节 中医药事业的恢复和调整 |
一、恢复党的中医药政策 |
二、设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三、整顿中医医院及教科研工作 |
第二节 “中西医并重”方针的确立及其内涵 |
一、依靠三支力量,促进中西医结合方针的形成 |
二、“中西医并重”方针的确立 |
三、“中西医并重”方针的内涵 |
第三节 中医药事业的全面发展 |
一、中医药现代化建设的推进 |
二、农村中医药卫生服务的发展 |
三、中医药立法持续推进 |
四、中医药在医疗改革中的特色优势得到发挥 |
五、中医药教育及人才培养进一步发展 |
六、中医药服务和中医药产业广泛发展 |
七、中医药文化受到重视 |
八、中医药国际化深入发展 |
第四节 改革开放时期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认识与评价 |
一、改革开放时期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特点 |
二、改革开放时期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意义 |
三、对改革开放时期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意义经验及启示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历史意义 |
一、根本改变了近代中医药的历史命运 |
二、为建设健康中国提供了路径选择 |
三、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提供了重要载体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经验 |
一、客观看待中医药的价值和作用 |
二、保护和扶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
三、西医学习中医是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教训 |
一、不能将中西医学术问题政治化 |
二、不能用群众运动的方式发展中医药事业 |
三、不能用西医思维发展中医药事业 |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启示 |
一、创造有利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
二、按照中医药自身规律发展中医药事业 |
三、从科学与人文的双重属性认识中医药 |
结束语 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战略思考 |
一、正确处理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
二、正确处理中西医关系 |
三、推动形成中医药法律体系 |
四、做好中医药宣传,形成有利于中医药发展的社会环境 |
五、树立中医药文化自信,推进中医药国际化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中医学“卓越医生”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分析法 |
1.3.2 历史研究法 |
1.3.3 案例分析法 |
1.3.4 比较研究法 |
1.3.5 问卷调查法 |
1.4 核心概念 |
1.4.1 卓越医生 |
1.4.2 中医师承 |
1.4.3 人才培养模式 |
1.5 特色创新 |
1.5.1 开展全国医药院校师承教育试点改革调查 |
1.5.2 构建中医学卓越医生胜任力的“5A”模型 |
1.5.3 形成全过程的中医学卓越人才教育体系 |
第二章 中医教育历史考查 |
2.1 古代中医教育(公元前21世纪——1840) |
2.1.1 先秦时期 |
2.1.2 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2.1.3 隋唐时期 |
2.1.4 宋金元时期 |
2.1.5 明清时期 |
2.2 近代中医教育(1840——1949) |
2.2.1 晚清时期 |
2.2.2 北洋政府时期 |
2.2.3 南京政府时期 |
2.3 现代中医教育(1949——) |
2.3.1 初期探索时期——中医进修 |
2.3.2 限制发展时期——四条限令 |
2.3.3 政策调整时期——西学中运动 |
2.3.4 恢复发展时期——中医药院校确立 |
2.3.5 全面发展时期——衡阳会议 |
第三章 中医学“卓越医生”培养现状 |
3.1 中医本科教育改革试点现状 |
3.1.1 少年育苗模式——山东中医少年班 |
3.1.2 流派传承模式——河南仲景班、安徽新安医学班 |
3.1.3 综合素质模式——江西双惟名中医摇篮班 |
3.1.4 传统特色模式——广西、山西、广东中医传统班 |
3.1.5 国医大师模式——“任继学班”和“李斯炽班” |
3.2 中医长学制(研究生)教育及改革现状 |
3.2.1 卓越人才模式——北京中医药大学岐黄国医班、卓越医学人才培养计划班 |
3.2.2 双导师模式——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师承特色班 |
3.2.3 基因工程模式——山东中医药大学“传统型中医”班 |
3.2.4 中医大师模式——同济大学“中医大师传承人才培养项目” |
3.3 中医毕业后教育(住院医师培训)改革现状 |
3.3.1 国家中医住院医师培训 |
3.3.2 省市级中医机构开展的住院医师培训 |
3.3.3 院校开展的住院医师培训 |
3.4 中医教育规律特点总结 |
3.4.1 传统文化是发展基础 |
3.4.2 临床实践是核心环节 |
3.4.3 师承传授是有效途径 |
第四章 国外“卓越医生”教育经验借鉴 |
4.1 美国的卓越医生培养模式分析 |
4.1.1 “4+4”模式的培养体制 |
4.1.2 卓越的职业精神教育 |
4.1.3 完善的考核评估体系 |
4.2 德国的卓越医生培养模式分析 |
4.2.1 明确的培养目标 |
4.2.2 强化临床思辨与探索 |
4.2.3 专业化的职业发展途径 |
4.3 英国的卓越医生培养模式分析 |
4.3.1 导师制的教学模式 |
4.3.2 标准化的临床沟通课程 |
4.3.3 规范化的毕业后教育 |
4.4 国外的卓越医生教育经验借鉴 |
4.4.1 以医生岗位胜任能力为基础的目标导向 |
4.4.2 相互依存医学教育背景下的转化式学习 |
4.4.3 卫生系统和教育系统合作才能实现完全发展 |
第五章 中医学“卓越医生”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
5.1 中医学“卓越医生”胜任力概述 |
5.2 中医学“卓越医生”胜任力影响因素探究及问卷编制 |
5.2.1 胜任力影响因素探究 |
5.2.2 问卷项目的编制及项目分析 |
5.2.3 探索性因素分析及初测问卷的形成 |
5.2.4 验证性因素分析及信效度分析 |
5.3 中医学“卓越医生”的“5A”胜任力模型构建 |
5.3.1 大医广德:树仁心——道德领域(morals ability) |
5.3.2 道法自然:启悟性——思维领域(thinking ability) |
5.3.3 有容乃大:纳百家——沟通领域(communication ability) |
5.3.4 传习经典:厚基础——学习领域(learning ability) |
5.3.5 勤于临证:精技能——实践领域(practice ability) |
第六章 中医学“卓越医生”培养模式的实施建议 |
6.1 中医学“卓越医生”培养模式实施原则 |
6.1.1 理想模式与现实制度最优契合原则 |
6.1.2 自身特色与国际经验紧密结合原则 |
6.1.3 发展创新与继承传统优势组合原则 |
6.2 中医学“卓越医生”培养的关键环节 |
6.2.1 中医学卓越医生入学形式 |
6.2.2 中医学卓越医生培养方式 |
6.2.3 中医学卓越医生质量评价 |
6.2.4 中医学卓越医生管理体制 |
6.3 中医学“卓越医生”人才培养实施设计 |
6.3.1 中医学“卓越医生”人才培养整体规划 |
6.3.2 中医学“卓越医生”5+3人才培养方案 |
6.3.3 中医学“卓越医生”师承人才培养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8)祖国医学界的闪亮之星——专访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论文提纲范文)
丰富医院文化 |
定位医院发展 |
注重尊重人才 |
力推惠民政策 |
正气管理医院 |
德艺双馨 |
(9)现代教育体制下的名中医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1.探讨现代教育体制下的名中医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
2.构建现代教育体制下名中医培养模式的切入点 |
3、名中医培养模式相关研究的现状及本论文的研究路径 |
第一章 高等中医教育模式亟待创新 |
第一节 高等中医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 毕业生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
二、 名中医培养的现实困惑 |
第二节 传统师承与现代教育两种中医培养方式比较 |
一、 传统中医师承是培养名中医的有效途径之一 |
二、 现代高等中医教育有利于提高名中医的培养效率 |
第三节 现代名中医培养模式在本科师承班的实践中“破冰” |
一、 中医本科师承班的创新做法 |
二、 中医本科师承班的成效及意义 |
第二章 名中医成才规律与培养模式新探 |
第一节 现代名中医的成才超越了单纯的师承教育形式 |
一、 现代名中医求学之路多元化 |
二、 超越单纯的师承教育形式 |
第二节 先学校后师承成为培养当代名中医的重要路径 |
一、 先学校而后师承的比例逐步提升 |
二、 当代名中医成长规律带来的启示 |
第三节 名中医培养模式的关键点 |
一、 中医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相得益彰 |
二、 中医教学体系与课程设置相得益彰 |
三、 中医临床实践与中医思维训练相得益彰 |
第三章 中医教育体制转换与模式的实践 |
第一节 名中医培养教育体制的转换 |
一、 培养教育体制的两次转换 |
二、 近代中医学校教育体制转换中形成的特征 |
三、 现代中医高等教育体制转换中形成的特征 |
第二节 现代教育体制下的培养模式实践之一——创新实验区 |
一、 高等中医院校创新实验区的总体构想 |
二、 对创新实验区的利弊分析 |
第三节 现代教育体制下的培养模式实践之二——名中医培养工程 |
一、 名中医培养工程与高学历教育相结合的可行性 |
二、 高等中医院校名中医工程的探索 |
三、 高等中医院校名中医分阶段培养周期及方式的构想 |
四、 高等中医院校名中医工程的机制创新 |
第四章 绩效管理与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
第一节 对培养模式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
一、 传统师承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在于学生志向明确 |
二、 现代名中医培养模式的可持续发展在于推行绩效管理 |
第二节 模式中的绩效管理运用 |
一、 变名中医培养的工作计划为名中医培养的绩效计划 |
二、 制定以名中医培养为导向的绩效评价 |
三、 完善以名中医培养为导向的绩效沟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10)施今墨学派名老中医诊治糖尿病学术思想与经验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1 目的 |
2 方法 |
3 结果 |
4 结论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1:施今墨学术流派源流发展概述 |
1 中医学术流派的起源 |
2 中医学术流派的划分 |
3 施今墨学术流派的形成背景 |
4 施今墨学术流派的形成与发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2: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继承方法学研究述评 |
1 学习型继承方法 |
2 传统归纳总结式继承方法 |
3 基于临床流行病学的继承方法 |
4 基于动物实验和新药研发继承方法 |
5 借助现代数学和信息技术继承方法 |
6 基于学术流派的名老中医继承研究方法 |
参考文献 |
综述3:施今墨学术流派诊治糖尿病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总结 |
1 施今墨诊疗糖尿病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 |
2 祝谌予诊疗糖尿病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 |
3 吕仁和诊疗糖尿病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 |
4 赵进喜诊疗糖尿病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施今墨学派名老中医诊治糖尿病医案数据挖掘研究 |
前言 |
临床资料 |
1 前瞻性病例 |
2 回顾性病例 |
诊疗标准 |
1 诊断标准 |
2 纳入标准 |
3 排除标准 |
研究方法 |
1 病案采集 |
2 数据录入与处理 |
3 质量控制 |
4 统计分析与数据挖掘 |
研究结果 |
1 病例、医案纳入情况 |
2 医案数据分布规律 |
3 医案数据挖掘 |
4 小结 |
结论 |
讨论 |
1 医案数据挖掘分析 |
2 施今墨学术流派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薪火传承 |
3 采用信息技术有助于中医传承“经验”向“知识”的转化 |
4 引入循证思想有助于中医传承“知识”向“证据”的转化 |
5 基于循证的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思路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四、京城名老中医畅谈新世纪中医药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系统地进行中医学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首都医科大学为例[J]. 高彦彬,龚慕辛,刘长利,章红英,张秋云,朱智耀,高连印. 医学教育管理, 2021(05)
- [2]民国时期“京城四大名医”治疗温病用药规律研究[D]. 张宁.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3]三级中医医院高层次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J]. 范杰,郑洋,刘密凤,苏芮,韩芳,刘宝利. 中国医院, 2020(05)
- [4]“新中医”与近代中医知识体系的转型 ——以“海上名医”秦伯来为中心[D]. 崔良晓.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6)
- [5]基于国医大师医案数据挖掘及半结构式访谈的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诊疗策略研究[D]. 郑昭瀛.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7(11)
- [6]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研究[D]. 胡永干. 武汉大学, 2017(06)
- [7]中医学“卓越医生”培养模式研究[D]. 金阿宁. 中南大学, 2013(02)
- [8]祖国医学界的闪亮之星——专访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J]. 秦筠,王翠霞,林楠. 中国卫生产业, 2012(22)
- [9]现代教育体制下的名中医培养模式研究[D]. 黄晓兰. 福建师范大学, 2012(02)
- [10]施今墨学派名老中医诊治糖尿病学术思想与经验传承研究[D]. 庞博.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12)